顧振樂師生展
1. 顧振樂的人物生平
字樂齋、又字心某,上海嘉定人。
14歲開始學畫,曾求教於趙夢蘇,又得童星錄指授,得嘉定翟樹宜啟蒙學篆刻,1944年拜張石園門下為入室弟子。
現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主促進會上海市委文化藝術委員,上海市高校書法教育研究會理事,上海科技大學中文系顧問。
擅書法、篆刻,並潛心於書法篆刻理論工作。
1976年以來,作品多次入選在日本東京、大阪等地展覽,1987年赴東京參加中日邦交正常化15周年中國著名書家百人展。
1987年6月被上海華東師大聘任為《中華書法篆刻大辭典》編委。
收藏不要因為某個書畫家或者別的藝術家出名了就去收購,更不要去收購已經炒得很高的書畫等藝術品(就像炒得很高的莊家股、綠雞蛋、野生甲魚······價格越高,假的越多),價格越高贗品、仿品也越多!!!也不要因為某個藝術家還不出名,就不收藏他的藝術品,甚至藝術價值高的也不收藏。只要是真正有價值,有特色的書畫等藝術品都值得收藏。因為許多藝術家起初不出名,他的書畫等卻已經很好,很有特色了,只是人們還沒有認識到,但金子總有一天會發光。比方八大山人······江西的黃秋園、陶博吾······等都是逝世後書畫才被重視和發掘出來,而且他們當時什麼都不是,什麼身份也沒有;後來人們趨之如騖,欲購而不可得。所以說只要是好的、有特色的藝術品,在作者尚未出名,且作品價格非常低廉時購買,成本低,升值潛力大,收藏它們能保證一本萬利,收藏者何樂而不為呢???假若只是收購貴的,即使身家億萬又能收購多少呢? 即使收購得起,能確保升值嗎?更甚者,像股票一樣,到了低谷時期,還可能貶值!!!如果說價格,倘若只是一張紙一個的大字幾十元平尺是可以的,若是四個大字一百元平尺也是可以的,可如果是小字就不止了,抄經書或者是詩詞,字數在幾百幾千,就是千元平尺,甚至幾千元平尺都是要的。還要看紙張,用墨,以及寫得怎樣等等。另外,藝術品價格高低都得市場說了算,有的買高檔的,有的買低檔的。另外相同與不相同的字畫在不同的人眼裡價格都是不一樣的,但是無論誰的書畫都有好差,都有值錢與不值錢的,有貴的和相對便宜一點的,所以不能籠統用平方尺來論,只能說某一張是多少錢一平方尺。潤格也沒有什麼准頭,只是一種參考,主要還是靠自己的判斷和對他的書畫的了解,以及當時的市場的炒作情況而定。一幅字畫,在不同地點、不同時刻、不同的拍賣人手裡,價格都會不一樣。比如,同一個人的書畫有的值10元或者20元一平尺,有的值50元或者100元一平尺,有的值1000元/平尺,有的2000元平尺,有的可能3000平尺、······,甚至1萬、幾萬平尺······;而且換另一個拍賣商、中介又是別一種情況······所以是很難判斷的,更不是絕對的一個價格。任何個人的評價都只是片面的、個人的觀點。有個性、有特色的、名人的,有特別喜歡的買家想要,這些都可能使得價格更高。但如果是千篇一律的、模仿的、或者只是因為某個人現在有職務,或者純粹是炒作才使得書畫價格高;那麼等他退了,或者沒有人炒作了,價格很快會降下來,甚至不值錢。其他任何藝術品均如此。只要是還好,都有收藏價值。這里特別提出的是——潤格是不靠譜的一種參考,主要還是看市場,還有自己對作品的了解,就像我上面說的。還有仿品和印刷品及行畫都是不值錢的,現在市面上很多都是行畫和仿品等;除了年代久遠同時是名人作品、名人仿品才會值點錢。不好意思,主意還是要自己拿,別人說的都只能作為參考。一己之見,說得不對請原諒。也曾經有人說我廢話!除非你懶,光想吃現成的,不學無術。市場是瞬息萬變的!即使是恆定不變的,給你魚就好,你知道是好魚壞魚,還是有毒的魚呢?給你漁,學會了,自己會捕魚多好!管他好魚壞魚毒魚!你都能分辨!
本回答由網友推薦
3. 顧振樂的人物評論
民國初年,每到江南曬霉時節,嘉定小城一塾師府第「安順堂」內
,但見一位垂髫稚童攬抱著一札札其曾祖門生、同治元年狀元徐蝃(官至協辦大學士、禮部尚書)及其胞弟的書畫軸卷,蹣跚著走向廳堂前的廊檐下和宅園樹陰處,在青石上小心翼翼地一幅幅展開。讓熏風吹走存積的晦澀時,稚童亦乘機撅腚伏首,跪護在字畫旁,如飢似渴地吮吸著前人的涵露,一邊還不停地用手指在地上比劃臨摹著。當年那位勤奮好學,秉賦聰穎,對書、畫、印著了魔似的,名叫顧振樂(字心某,號樂齋)的孩童,因初時不辨何為刻刀,曾鬧出在金石上初試鋒芒用的竟是一把扦腳刀的笑料。一輪干支循環,其已是一位深諳書、畫、治印用筆馳刀之道,海上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了。胡厥文先生高大墓碑上那雄渾蒼厚、遒勁飄逸、令人嘆為觀止的碑文,亦出自其手。
顧振樂先生早在青年時經翟樹宜與趙夢蘇(民國嘉定畫家)引薦,獲商務印書館童式規指點,得《星錄小楷》之精髓;又拜海上名畫家張石園為師,並與師弟兄方去疾、單曉天等聯袂研習切磋。此後其書畫篆技藝日精,終自成一格,卓然成家。
顧老為人誠信謙虛,淡泊名利,秉承祖訓,以教書育人為本分,處處為人師表。雖桃李滿天下,且有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上海文史館員及科大客座教授等諸多光環,卻從不事張揚。退休後還奔波於復旦、財大、醫大、上師大等高等學府間10餘年,為弘揚、振興祖國傳統文化藝術,默默奉獻著余熱。
古稀之後,其更是靜心傾力於拓展篆印藝技,至今捉刀不輟。如今91歲高齡,仍目明耳聰,精神矍鑠,於方寸上奏刀施意,如游龍走蛟,酣暢淋漓(見附圖),這於當今滬上篆刻界恐屬絕無僅有者矣。
有人問其訣,他笑說:治印心手並用,舒筋通脈,凝氣聚神,養怡致靜,怎不益身健體,知足常樂。其實對顧老的德藝,陳從周先生早有評說:「顧君性格深沉內向,富文學修養,為人步步成規,作書一筆不苟,重情義,薄利祿……」
作為一個淡泊名利、樂於育人、一生為振興國粹奔波勞碌的仁者,其晚年身心怎能不健朗長樂!
4. 請愛好字畫的老師給看看這幅字畫出自何人有沒價值謝謝!
第一幅畫:螃蟹圖
作者:柯青。
第二幅字:竹光晨露滑;池靜夜泉生。
落款:子丞 印文:聽濤翁
第三幅:秋菊醉蟹
印文:徐 紅星
——————
字、畫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