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師德培訓
⑴ 2015年的兩會中有提到「師德師風建設」的內容嗎
根本就沒有提這個事兒!
首先看看你這事兒與 中國夢 有關系嗎?
與 中國 夢 無關的事兒版,都不是事兒。
唉。權。。
老百姓全盼望兩會能夠解決老百姓自己的事情,可惜啊,兩會只是討論 夢 的事兒。
你說的這些事情都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的具體事,兩會不高興,也不會關心的,代表咱們老百姓的
人只是關系虛無縹緲的中國夢,兩會和老百姓一毛錢的關系都沒有
⑵ 2015教師如何用三嚴三實要求規范自己的工作的最新相關信息
作為一名老師,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同時還要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貫徹和落實「三嚴三實」必須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提升個人修養和素質,嚴守工作紀律和職業首先規范,廉潔從教,踏實工作,真正落實教書育人,在自己的崗位上為教育事業奮斗終身。
一、加強學習,提高思想認識,強化師德修養
加強法律法規學習,落實依法治教,依法執教。加強教師師德修養,遵紀守法,做學生的楷模,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三嚴三實」要求全體黨員既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要「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通過學習我明白了總書記提出的關於作風建設「三嚴三實」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它不僅給廣大黨員幹部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也為教師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課。「三嚴三實」的提出,作為黨員教師,要加強學習,要遵守黨紀國法,要從嚴從實的要求自己,著力於現在的教育教學工作。要嚴格自省、自勵、自律,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養,自覺抵制歪門邪道,塑造良好的師德修養,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做學生的楷模。在教育學生時要尊重教育規律,尊重客觀事實,尊重學生的實際情況,腳踏實地,一絲不苟地把工作做好,並重視工作的實際效果。同時要說到做到,表裡如一,始終如一。對班級每一名學生的情況都應該了解,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思想動向等,還要經常到學生家進行家訪,真正做到教育上的務實。在教學過程中,嚴格按照新課程標准,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扎實的上好每節課,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在教學中要將「三嚴三實」貫穿到課堂中去,只有在了解學生的前提下,才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有的放矢進行教育引導。要為學生的發展著想,要堅持一切為了學生,一切以學生需要為本,要從實際動身,謀劃好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效備課,設計好教學環節,不脫離學生學情。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用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武裝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能力。加強黨性修養,用共產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真正落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根據「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體要求,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做人民滿意的好老師。
二、愛崗敬業,做好本崗工作,提高業務能力
「三嚴三實」為黨員幹部做一個好乾部指出了一條明確的方向,那就是要加強黨性修養,堅持用權為民,不弄特權、不以權謀私,遵守黨紀國法,做到為政清廉。在做事上要從實際動身,不脫離實際,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勇於擔當,要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忠誠老實,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讓我們從根本上改變自己、強大自己、提升自己,讓我們更優秀、更完善、更勝任人民教師這項工作。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做一誠實的人,實在的人,在教育過程中教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努力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四有」新人。作為教師黨員,要求真務實,腳踏實地,紮根教育基地,誠實苦幹,營造一個精緻的育人環境。只有立足教育事業,才會滿腔熱情地去務實,以誠待人,忠實處世,克服私慾,才會正確處理教書與育人的關系。樹立無私奉獻意識,在本職工作中勤懇、無怨、熱情、忠誠。要以自身高尚的師德形象和良好的師表形象去感染、影響和培育德才兼備的學生,讓他們快樂健康的成長,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合格建設者。
三、加強思想教育工作,提高育人質量
「三嚴三實」是對我們黨優良作風和傳統的繼承與發揚,是對黨員幹部牢記宗旨、永不忘本的明確要求,指明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員幹部的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准則。在學校,老師的一言一行都被學生們看在眼裡,他們正處在人生成長重要時期,對於各種行為處事的方式都會學習和模仿。因此,我們在做好日常教學管理工作時,更要加強自身修養,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一)教師要正衣冠,做表率,守信用。我們要加強學習,要提高認識,遵紀守法,塑造良好的師德形象,做學生的楷模。樹立良好的師德要求教師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要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守住校園這片潔凈的樂土,不讓社會上一些唯利是圖、金錢至上、拜金主義思想所迷惑。在開展教育工作時要尊重教育規律,尊重客觀事實,尊重學生的實際情況,踏踏實實,一絲不苟地做好教育工作,並注重工作的實際效果,要守信用,要說到做到,提高教育效果。
(二)工作要講實效,多寬容,常反思。在教育中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的教育理念,堅持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一切以學生需要為本,對待學生人人平等。教學工作要從實際出發,謀劃好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效備課,設計好教學環節,不脫離學生這個群體。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敢於承擔教書育人這個重擔,勇於面對現實,善於解決問題。老師要以博大的胸懷,對犯錯的學生多一些寬容和諒解,對學生的某些建議,應虛心接受,在自我剖析、自我反省中不斷提高,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
(三)老師要講師德,虛心聽取意見。「三嚴三實」的提出,其本身是要求我們做好老師,做社會認可的好教師。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遞者。教師要遵規守紀,團結同事,對同事的某些建議,要虛心接受和反思,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襟懷坦白,公道正直,從而贏得同事的支持和尊重。如何做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好老師,「三嚴三實」給了我們明確的要求,我們不僅要嚴格要求自己,同時也要用我們的心愛去關愛每一個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努力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⑶ 幼兒教師怎麼寫崗前培訓心得2015
崗前培訓對我們剛剛走出校門的新教師來說就如同是雪中送炭。我們就像是剛剛成長的孩童,對於教育事業的認識還很膚淺,在教學的道路上不知從何抓起,崗前培訓就是我的指路明燈! 這次培訓的內容十分豐富,結合了新教師的需要安排培訓內容,在理論上對教學學規章制度、教學常規,新課程理念,師德等等加以講解,讓我受益匪淺!說下我的心得體會,做合格的新世紀幼兒教師。 通過這次培訓,聽了教師的事例以後,才知道什麼叫上課!什麼叫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幼兒教師是幼兒園教育的實施者,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幼兒教育的質量,提高教師的素質是當前幼兒教育的當務之急。幼兒教師應具備哪些教育素質? 一、要有正確的教育目的觀 作為教師應該明確究竟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好的幼兒教育,才是高質量的幼兒教育。一直以來,幼兒教育都是以小學的預備階段存在的,一些家長為了使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信奉「提前開始、越早越好」的教育思想,要求幼兒園大量給幼兒教識字、拼音、書寫、計算等等,甚至要求將小學書本內容提前灌輸給幼兒。為了迎合家長的心理,一些幼兒園過多地關注了幼兒知識、技能的學習,而忽視了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習慣、興趣的培養。這種幼兒教育剝奪了幼兒的童真童趣和游戲玩耍的權利,使幼兒失去了天真、爛漫的童年生活。其實,孩子早期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培養神童,而在於培養頭腦靈活、身體健康、性格開朗、品質優秀、人格健全的孩子。高質量的幼兒教育應該是要讓每一個人的潛質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幼兒能自主地做事、自信的生活,體驗到在幼兒園學習是一件幸福的事。應讓幼兒感到學習的過程是在追趕美麗的蝴蝶,而不是追趕隨時可能會蜇人的黃蜂。在我們這個中等城市地區,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雖有所改變,但仍然存在,需要教師、家長繼續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目的觀,還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二、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師缺乏教具演示,缺乏圖案色彩,缺乏生動的游戲,乾巴巴的說教索然無味。課堂上,老師總會要求幼兒「小手放在小腿上」「小手背後,乖乖坐好不準動」等等,幼兒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灌輸。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於生活和游戲之中」。要改變傳統的注入式教育,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注重在游戲、生活中教育幼兒,集體、小組、個別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並用,爭取家庭、社區的支持與配合,使幼兒在生動、活潑的活動中得到主動地發展。應允許幼兒自主選擇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允許自由選擇夥伴,允許有自己的見解,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作為幼兒教師,應清楚地認識到:兒童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要點燃的火把。 三、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關系 在傳統的觀念中,老師總是權威的化身,老師總是對的,傳統的師幼關系就是:我說你聽、我教你學、我講你做。在師幼互動中,由於教師把自己更多地定位為管理者和控制者的角色上,因此,在不少時間,幼兒首先是不被允許發起互動信號的,如在進行集體教育活動中,幼兒首先要做到的是安靜,而不是和教師發生交流和互動。又如,不少教師更為關注的是「班上是不是出事」、「有沒有消極行為」,至於幼兒到底在干什麼,或幼兒心理、情感上有什麼特殊需要,教師並不在意;在師幼互動中,幼兒更多將自己定位為互動中的服從者,聽從和遵守的成份更多,比如,要「好好和大人說話」、「想做什麼必須向教師申請」等。教師沒有把幼兒作為一個平等的個體,教師與幼兒之間缺乏情感的交流與互動。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與幼兒應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關系。因此,教師與幼兒的關系是平等的,教師應尊重幼兒、信任幼兒。教師是孩子的合作夥伴,是玩伴,是與幼兒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的人。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要求教師「蹲下來說話,抱起來交流,牽著手教育」,就是倡導師幼間民主、平等的對話關系。由於傳統師道尊嚴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本地區幼兒教師觀念滯後,要真正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關系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四、賦予教師愛的魔力 德國學者斯普朗格曾經將「愛」比喻為教育的「根」。在兒童教育中,「教育愛」不斷滋養著兒童教育這棵「大樹」,為其茁壯成長提供必需的各種「營養」,例如:教育愛可以滿足兒童愛的需要,賦予教師神奇的「魔力」,是教育智慧永不枯竭的源泉等等。正是教育愛賦予了教師以神奇的魔力,使其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化消極為積極」以及「化不可能為可能」。 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有時,對孩子的愛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孩子都十分在乎老師的態度,不管是調皮好動的孩子,還是性格內向的孩子,有時,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個擁抱,甚至一個贊許的眼神,摸摸他的小腦袋,拉拉他的小手,和他說上幾句悄悄話,都會讓孩子興奮不已,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古語道:親其師則信其道。作為幼兒教師,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愛,因為你在給予孩子愛的同時,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愛來回報你。教師要把幼兒當作自己親密的朋友,容忍幼兒的缺點,尊重幼兒的話語權,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始終微笑地面對每一個孩子,熱愛每一個孩子。有人說過這樣段話:師愛,沒有樹高,沒有花香,卻有海的胸襟,山的脊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贊賞的話語,一個溫暖的微笑,也許就可以改變一個孩子。 同時,教師要對每個孩子都報有期待,教師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聰明的火花,都是可造之材。每個孩子都有它的優勢領域和弱勢領域,幼兒園里不存在誰聰明誰不聰明的問題,也不存在這個孩子有多聰明的問題,而只存在這個孩子在哪方面聰明的問題。幼兒園里沒有「笨孩子」「壞孩子」的說法,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也是出色的。作為教師,就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閃光點,對他們進行激發、鼓勵增強其自信心,使其在弱勢領域也有進步。「羅森塔爾效應」就證明了期待對人的重要作用,即「你如果把一般的學生看作天才,對待他如同天才,他果真成了天才」。 五、具備學習和反思的能力 每一位教師都應有一顆求知心。現代社會日新月異,各種新知識、新技能層出入窮,獲取一勞永逸知識的時代已成為過去,在學習化社會里,幼兒園教師的生存也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完善和學習過程。新時代背景下,要求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學者,而不單單是教書匠。如果我們還以陳舊落後的知識和方法去教人、管人的話,勢必誤人子弟。再加上,幼兒興趣愛好廣泛,好奇好問,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迅速回應兒童的需求,及時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維持兒童對周圍事物與環境的探知興趣,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周圍事物。如果教師對孩子的問題一問三不知,也有損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教師要給幼兒一碗水,自己僅有一桶水是不夠的,要成為涓涓的小河。因此,教師要有知識更新的緊迫感,利用點滴時間去學習。 教師要學會反思。反思性教學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通過孩子在活動中的反應和表現,老師就能夠分析出主題的選擇是否符合幼兒的興趣與需求,所確定的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所投放的材料是否適宜,教育的組織形式和教師的指導,是否有助於幼兒主動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並獲取知識經驗,所有這些都需要老師進行反思。教師反思的過程,就是教師自我學習、自我提升的過程。波斯納曾經指
⑷ 2015幼兒教師師德演講應該用什麼背景音樂
鋼琴: 《Kiss The Rain 雨的印記》(Yiruma) a 《Tears眼淚》(The Daydream) 《YOU&ME》(The Daydream) 《天空之城》鋼琴版 Carrying You 《Merry Christmas》 Mr.Lawrence(坂本龍一《流動的城市》林海 《月光邊境》林海 《迷失》林海 《遠方的寂靜》林海 《Canon In D》帕海貝爾 《鳥之詩》鋼琴版 小提琴: 《流浪者之歌》薩拉薩蒂 《天空之城》久石讓 《小百合》(《雲之彼端 約定的地方》中的曲子) 《Ave Maria聖母頌》舒伯特 《D大調卡農》帕海貝爾 《鬥牛士之歌》薩拉薩蒂 《D大調第一華麗波蘭舞曲》維尼亞夫斯基 《24首隨想曲》帕格尼尼 《G小調恰空》維塔利 大提琴 《天鵝》聖桑 (優雅的天鵝) 《G大調第1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之前奏曲》巴赫(很經典) 《降B大調第九大提琴協奏曲》博凱里尼 《西西里舞曲》福雷(非常有旋律性,好聽的曲子啊) 單簧管 《單簧管波爾卡》波蘭民謠 《浪漫曲》聖桑(溫柔的) 小號 《亞麻色頭發的少女》德彪西 《雙鷹旗下進行曲》瓦格納(進行曲) 《阿萊城的姑娘之法朗多爾》比才(較有氣勢) 《行星組曲之木星》霍爾斯特(溫馨,卻又有點憂傷的感覺) 《小夜曲》舒伯特(小夜曲,浪漫啊) 《歌之翼》門德爾松(充滿著陽光的味道) 長笛 《a小調無伴奏長笛組曲》巴赫(這首曲子被認為是最不像長笛組曲的長笛組曲) 《沉思》馬斯涅(浪漫的法國風格) 《培爾·金特組曲之第一組曲晨景》格里格(清新優美的小品) 《阿爾比諾尼柔板》阿爾比諾尼(憂傷、沉重)
⑸ 2015年音樂教師師德考核小結
資格審查
筆試包括《教育心理學》《心理學》《時事政治》《教育法律法規》
面試包括:自我介紹、問題答辯
心理測試
技能技巧考試《主專業》《輔修專業》《舞蹈》
體檢
審批
⑹ 2015年幼兒園愛崗敬業反饋
愛是教師最美麗的語言。要當好一名幼兒教師,就要愛崗敬業,熱愛孩子! 熱愛學生是師德教育的核心。教師的職業道德品質是否高尚,主要從以下方面看:看他否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能否堅定不移地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看他是否熱愛學生,能不能做到既教書又育人。隨著社會的發展,黨和國家對教育的深切關注,真誠地熱愛學生已被視為當代教師的師德之魂。因為: 一、熱愛學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 任何教育的結果,都是伴隨著一定的師生關系產生的,其結果的好壞有時受師生關系好壞的影響,不同的師生關系往往導致不同的教育結果。今天的學生需要有一個安靜、和諧、健康的學習環境。而要做到此點,師生關系的建立必須是「民主型」的。因為在民主型的關系中,由於師生之間注意協商、溝通,關系比較和諧,學生的情緒就會輕松愉快,有個良好的學習心境。在他們所認同的目標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動積極地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都高。反之,若師生關系是「專制型」、「放任型」的。則會帶來學生情緒上的緊張或放任,造成內心煩躁、恐懼等,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會有高效的學習,學習效果也不會好。這種情況,正如英國教育家洛克所揭示的:「兒童從導師方面受了無情的言語和鞭韃,他的心裡,就充滿了恐怖,恐怖立刻占據了他的整個心理,使他再也沒有容納別種印象的空隙了。」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要進行多方面的互動,會產生種種矛盾。倘若教師沒有尊重,關心和熱愛學生,即沒有與學生溝通關系的法寶「博愛之心」。不把其視為親人,視為可傾吐心聲解決困惑的朋友,讓他們感受到親人般的關愛和保護。要真正化解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時由於學生偏見或教師有「寧給好心,不給好臉」的觀念和行為,可能會產生學生對教師的「好心」的誤解。但是教師只要走出這種愛的誤區,注意以正確的方式去體現對學生的尊重、愛護和關心,就能為建立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很好地化解矛盾。因此說,熱愛學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基礎。 二、熱愛學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 學生的成長不只是陽光、雨露、麵包和開水就能完成的。他們需要一樣與植物和其他動物所不同的東西——這就是火熱而真誠的心。中國有句古話:「愛人者,兼其屋上之鳥。」老師對學生的愛,會被學生內化為對教師的愛,進而把這種愛遷移到教師所教的學科上,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而「樂其道」,因此愛的教育是我們教學上的巨大推動力。教師關心學生,就能載起我們教育界稱之為嚴格要求的那條很難駕馭的小舟。沒有這種關心,小舟就會擱淺,用任何努力也無法使它移動。教師熱愛學生有助於學生良好品格的培養;有利於創造活潑、生動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有利於……而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條件。 二十一世紀呼喚著高素質、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高素質、多層次的人才培養呼喚著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也呼喚著高尚的師德修養。愛是教師美麗的語言,我們教師應有那顆與學生溝通的法寶——博愛之心,用愛去對待學生,影響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正如某學校校訓所言:愛護自己的孩子是人,愛護別人的孩子是神。倘若我們每位教師都是「神」,那麼,我敢肯定師生關系始終是一片片晴朗的天空。「辛勤的園丁、渡人的小船、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們對教師職業的贊譽。「以天心點燃燭光,引導人類走向光明」更道出了為人師表的神聖和職責。然而 ,教師並非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孤島上,教師置身於現實生活中,置身於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如何不受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那隻有具備嚴格的自律,高尚的師德水準,才能在現實的教育生涯中守身如玉,專心致志地做好本職工作。 關於師德問題,不少教育家及國家領導人曾有過精闢的論述:春秋末期,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等師德規范;唐代韓愈,還專門著有《師說》一文,指出教師的三大任務是:「傳道、授業、解惑」,並強調:「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以此作為從教擇師的標准.」綜上所述,我們清楚地意識到:正確認識自身的職業價值,倡導愛崗敬業,強化責任意識,是社會對教師職業道德的必然要求。 教師作為一個社會人,身處於市場經濟的環境下,面對窗外撲朔迷離的現代風景,難免會為干教師這一行不能「瀟灑走一回」而感到困惑。的確,教師的職業特點註定了他一輩子無法輝煌,許許多多從教幾十年的老教師直到退休的身居斗室,兩袖清風。難怪有些教師不安份於教學,想下海、跳槽……過去,本人也曾有過一段不安心從教的心理過程。初涉教壇時,我心中充滿了為教育事業奮斗終身的滿懷***,但不久這份***便被「清貧」而逐漸淡化,不安心從教的思想開始在心中萌芽。不久前的一以教為榮,以教為樂的專業思想情感。 熱愛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行為准則,是師德范疇的一項重要內容。教育學生是個艱巨的靈魂、性格塑造工程,作為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培養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應該像斯大林所說:「要小心翼翼地培養人,就要像園丁栽培心愛的花木一樣。」 十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使我認識到:真誠的師愛是促進學生上進的動力。在學生眼裡,教師是智慧的化身,道德的典範。教師勞動的對象是不成熟的少年兒童,他們正處於動態的發展中,有著很強的向師性,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可能給學生予扶危定傾。俗話說:「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無小節,節節是楷模。」為人師表,身教重於言傳。願廣大教育工作者都能以《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規范自己的言行,在這半畝方田裡勤耕力作,用自己豐富的知識,風趣的談吐來征服學生的心。用自己端莊的儀表,得體的舉止感化學生的行為。用自己高尚的師德,真誠的師愛,為師之責塑造學生的靈魂,,讓自己的生命之火為教育事業而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