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職工師德
❶ 什麼是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對從事醫務工作的人們有重要意義,醫生的道德比知識和技能更為可貴。醫生除了應有高度的知識修養和技能培訓外,還應該具有明確、堅定、正確的信念。
醫生的職業和其他職業相比,似乎具有更特殊的重要性。因為在醫療實踐活動中,醫務人員更多的是與陌生的患者打交道,醫務人員掌握著患者的病情,了解治癒疾病的方法,而病人由於了解的醫學知識不多,對某些葯物的療效和毒副作用不了解,對一些手術的必要性和危險性不了解,對自身的病變情況及其後果不很了解等原因,而很難做出正確的選擇和決策。從這一角度說,在醫患關系中,醫務人員處於主動地位,病人則更多地處於被動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就更加需要醫務人員具有高尚的醫德,具有高度的自律精神,要始終堅持「防病治病,救死扶傷,實行人道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健康服務」的原則,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就要求醫務人員認清個人在醫療活動中所應擔當的社會職責和應盡的社會義務,將外在的職業道德規范即職業義務內化為自我的職業良心,形成自己的職業道德認知、職業道德情感、職業道德意志以及職業道德習慣,提升自身的職業道德境界。
因此,加強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完善相應的社會機制。在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要努力貫徹國家、醫院、個人三者利益兼顧的原則,既要講個人的合理報酬,更要把國家、醫院的利益放在首位,要使醫務人員認識到,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義利關系是統一的,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利益是一致的,醫患雙方的利益是一致的,醫務人員為病人服務的過程也就是其個人價值實現的過程,醫務人員只有為病人負責,為整個人群負責,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才能在實現自身社會價值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的價值。
❷ 醫務人員應具備的職業道德
醫務工作者職業道德;忠於社會主義醫療事業,熱愛本職工作,處處關心病人的疾苦,把維護人民的生命,增進人民的健康,同疾病作斗爭,作為自己崇高的職責。認真鑽研醫務技術,對技術精益求精,勇於攻克疑難病症,積極進行革新創造,不斷開拓醫學新領域。
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病人極端熱情,一視同仁時刻想到病人的痛苦和安危,養成嚴謹細致的醫療作風,平等待人不收禮,不「走後門」,服務細致,謹慎周到,一絲不苟,診斷准確無誤,勇敢果斷,敢於負責,保守病人病情「秘密」,舉止文雅,端莊可親,不利用工作之便,侵害病人權利。
識賢任能、敢於負責,謙虛謹慎、平易近人作風深入,密切聯系群眾,文明禮貌,以誠待人,不弄虛作假,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醫療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一切臨床醫務人員必須時刻自覺地以高尚的醫德標准來嚴格要求自己。
(2)醫院職工師德擴展閱讀;
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及應具備的思想品質,也是行醫者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對於醫務人員來說高尚的醫德和精湛醫術同樣重要。否則,就像愛因斯坦所說,只有專業知識,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
良好的文化修養,提高對疾病診斷和相關問題的洞察能力,促進人文修養的提高。通過心理學知識可以掌握不同人群的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及不同層次患者的心理變化與需求,深層次地與病人進行溝通和交流。通過廣泛地涉獵各科醫學知識才能給病人一種精神關懷。
提高業務水平的同時,還應提高醫務人員的心理素質,只有具備了健康的心理素質,才能增強對外界壓力的承受能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以適應各種場合各類人群的溝通;才能真誠地服務患者,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不同層次的服務對象;才能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醫生與患者的關系。
提高個人情商這些需要醫務人員在工作中不停的學習社會科學及行業相關知識,提高認識社會的能力,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同時也使自己的人生樂觀豁達,充滿陽光,愛工作、愛事業、愛病人。要做到一切從病人出發,對工作極端負責,對技術精益求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儀表端正,禮儀服務,不得在診室內隨地吐痰、吸煙、嚼口香糖,要保持診室、病房新鮮、整潔、肅靜、環境優美,為病人創造良好的衛生環境。
❸ 醫務人員職業道德不要求
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不可以不要求的,
如果醫務人員沒有職業道德的話,
這是不可以做醫務人員的呀。
❹ 醫院文化在醫務人員職業道德素養的形成中發揮什麼作用
不是每個人都會吧……但是有大部分的職業道德是很低!有小部分的就不會!
❺ 醫務人員道德規范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第一條 為加強衛生系統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改善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特製定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規范」)。
第二條
醫德,即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是醫務人員應具備的思想品質,是醫務人員與病人、社會以及醫務人員之間關系的總和。醫德規范是指導醫務人員進行醫療活動的思想和行為的准則。
第三條 醫德規范如下:
(一)救死扶傷,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
(二)尊重病人的人格與權利,對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財產狀況,都應一視同仁;
(三)文明禮貌服務。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同情、關心和體貼病人;
(四)廉潔奉公。自覺遵紀守法,不以醫謀私;
(五)為病人保守醫密,實行保護性醫療,不泄露病人隱私與秘密;
(六)互學互尊,團結協作。正確處理同行同事間的關系;
(七)嚴謹求實,奮發進取,鑽研醫術,精益求精。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
第四條 為使本規范切實得到貫徹落實,必須堅持進行醫德教育,加強醫德醫風建設,認真進行醫德考核與評價。
第五條 各醫療單位都必須把醫德教育和醫德醫風建設作為目標管理的重要內容,作為衡量和評價一個單位工作好壞的重要標准。
第六條 醫德教育應以正面教育為主,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實效,長期堅持不懈。要實行醫院新成員的上崗前教育,使之形成制度。未經上崗前培訓不得上崗。
第七條 各醫療單位都應建立醫德考核與評價制度,制定醫德考核標准及考核辦法,定期或者隨時進行考核,並建立醫德考核檔案。
第八條 醫德考核與評價方法可分為自我評價、社會評價、科室考核和上級考核。特別要注重社會評價,經常聽取患者和社會各界的意見,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第九條 對醫務人員醫德考核結果,要作為應聘、提薪、晉升以及評選先進工作者的首要條件。
第十條
實行獎優罰劣。對嚴格遵守醫德規范、醫德高尚的個人,應予表彰和獎勵。對於不認真遵守醫德規范者,應進行批評教育。對於嚴重違反醫德規范,經教育不改者,應分別情況給予處分。
第十一條 本規范適用於全國各級各類醫院、診所的醫務人員,包括醫生、護士、醫技科室人員,管理人員和工勤人員也要參照本規范的精神執行。
第十二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和各醫療單位可遵照本規范精神和要求,制定醫德規范實施細則及具體辦法。
第十三條 本規范自發布之日起實行。
❻ 醫務人員應遵循哪些職業道德行為規范
醫德規范如下:
1、救死扶傷,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與權利,對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財產狀況,都應一視同仁。
3、文明禮貌服務。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同情、關心和體貼病人。
4、 廉潔奉公。自覺遵紀守法,不以醫謀私。
5、 為病人保守醫密,實行保護性醫療,不泄露病人隱私與秘密。
6、 互學互尊,團結協作。正確處理同行、同事間關系。
7、嚴謹求實,奮發進取,鑽研醫術,精益求精、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
醫務人員可分為醫療機構、預防機構的醫務人員(母嬰保健法實施細則規定保健機構應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故已不存在保健機構的醫務人員)。
只有醫療機構或依法處於醫療機構地位的其他機構的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過失致人身體損害的,才可構成醫療事故。預防機構的醫務人員從事本機構業務范圍的活動,不是醫療活動,不能成為醫療糾紛的主體。
(6)醫院職工師德擴展閱讀
醫生的特徵:
全人類性
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是醫務工作者的神聖職責,是為人類的健康服務,因此,醫務行業職業道德具有全人類性。這是醫務行業職業道德的最基本特徵,是人道主義的重要體現。
嚴肅性
醫生對病人的診斷及葯品的質量都關系著人民的健康,因此,醫務人員對病人做診斷、開葯方,發放、出售葯品都必須認真、嚴肅,否則,將給人民造成難以彌補的後果。
平等性
醫務人員職業道德要求從業者對患者一律平等,一視同仁,無論患者職務高低,何種身份都必須平等對待。平等性是醫務行業職業道德的顯著特點。
❼ 醫院的職業道德是什麼
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2、樹立人文的行醫理念;
3、鑽研醫術,精益求精;
4、擺正「道義」和「利益」的關系;
5、誠實、謙虛,尊重患者;
6、以德治醫與依法治醫相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