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及家訪記錄
貧困學生家訪的記錄可以把時間,地點,情況,過程內容寫下來。
『貳』 怎麼填寫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家訪記錄表的采訪學生個人基本情況
建檔立卡貧困戶走訪記錄應按實際情況寫即可,具體包括時間,地點,哪些領導及工作人員上門入戶,表達對貧困戶的關心,鼓勵貧困戶等。
註:
1、國務院扶貧辦有個扶貧開發系統,縣級以上扶貧辦大多有查詢許可權,建議去當地咨詢是否在檔或扶貧政策。直接向相關人員咨詢。
2、建檔立卡貧困戶是按照「戶主申請、村民小組提名、村民代表評議和票決、村委會審查、鄉(鎮)政府審核、縣扶貧辦復核、縣人民政府審批」的程序進行確定的。
村委會有扶貧對象民主評議和票決的會議記錄及代表簽名,鄉鎮人民政府和縣扶貧辦有扶貧對象審核的相關記錄和檔案資料,縣扶貧辦對鄉鎮上報的扶貧對象信息資料進行最後把關,確保沒有爭議或爭議解決後報縣人民政府批准,統一建立縣級檔案,並按要求錄入全國貧困農戶信息系統。
3、「貧困戶的建檔立卡」是指貧困戶信息進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業務管理子系統》簡稱「建檔立卡」及業務系統不對貧困戶開放查詢功能,目前貧困戶無法登錄網站查詢。不過有些地方開放了查詢功能,大家可以以當地出示的公告為准。
(2)幫扶及家訪記錄擴展閱讀:
建檔立卡貧困戶走訪應動態了解掌握所幫建檔立卡貧困戶具體生活實際、困難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並根據了解的困難和問題,制定詳細、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的具體幫扶措施。
要強化幫扶責任人對於各項幫扶政策的了解和知曉度,幫扶責任人要清楚掌握各項扶貧政策,准確把握扶貧政策的扶持對象、適用條件、補貼金額等相關內容。結合《煙台開發區精準扶貧手冊》,做好扶貧政策宣講,讓結對貧困戶清楚明白政策規定。
幫扶責任人要清楚了解結對幫扶的貧困戶家底,可參照貧困戶家中存放的脫貧實錄,重點了解身體狀況、子女情況、致貧原因、脫貧時間等基本情況。要認真填寫《煙台開發區精準扶貧手冊》和《精準幫扶責任卡(副卡)》,做好記錄。
『叄』 貧困生家訪情況記錄怎麼寫
張瑞齊是我們二年級的一名普通學生,個子不高,黝黑的小臉蛋時常看得到綻放的笑容。如果你不了解她,你一定會認為她是一個在陽光下快樂成長的孩子。
由於張瑞齊爸爸農活忙的原因,直到9月25日下午我們才約好。放學後,我騎著車子帶著張瑞齊,穿過了一片小巷終於到了張瑞齊的家。通過我們在路上的交談,我知道了張瑞齊每天都一個人步行去學校,懂事的張瑞齊還在後邊加了一句她不累,聽了讓人有些心疼。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發現這個孩子太需要被呵護了,她遠遠比我了解的情況要糟糕得多。張瑞齊的家庭經濟來源依靠農業,家中爺爺70多歲,母親離家出走回了雲南,由於家中缺乏勞動力,收入很低,父親身體又殘疾,家中生活非常困難。由此我也能理解,推開門後有些凌亂的家,也許這就是沒有媽媽的家特有的環境吧。通過交談,我了解到張瑞齊的爸爸現在打工,為了能生活,他通常都是早出晚歸,中午張瑞齊都是在家和爺爺一起吃飯。繁忙的工作讓他疏忽了對張瑞齊生活的照顧,他坦言張瑞齊是個懂事的孩子,在很多事情上都不用他操心。在交流中我們彼此交換意見,希望在社會、家長與老師的關懷下,讓張瑞齊生活的更加快樂。
結束家訪已經是晚上7點多了,一個多小時的交流讓我的心情愈發的沉重,我也深深的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有多重。
我深知要想真正了解一個孩子,就要從多方面去了解她。無論是怎樣的一個孩子,他的成長都離不開「愛」,這種愛既來自家庭也要來自教師。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沒有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