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外交官

師生外交官

發布時間: 2021-08-25 23:37:04

㈠ 出口成章的技巧是什麼拜託各位了 3Q

樓主你好! 口語表達能力是一個人素質的重要體現。人人羨慕那些妙語連珠、出口成章的說話高手,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意識到了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之後,不必為自己的種種不足而兢兢業業退縮,只要你有一顆進取的心,就有了獲得高妙口才的一個重要條件。本書針對影響到口頭表達效果的各個方面的大量生動精彩的例子。相信用心讀書的朋友在讀完本書後,肯定會有所收獲。 這本書本著簡明,實用的原則,把口語的奧秘呈現在讀者的面前。最後還為大家精選了7篇堪稱經典的有代表性的演說辭,這些選文都是藝術性和思想性高度統一的佳作,和書中的其他例子一樣,在使你獲得口語表達知識的同時,還能接觸到大量的社會人文知識,對當今分科嚴要各的學校教育體制下的理科學生來說,這也是他們增加自己人文素養的一個很好的工具。 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就一定是人才。如果你本來就口才不錯,那麼本書會讓錦上添花。假如你於內秀,不善於開口說話,本書的知識和技巧可為你雪中送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何一個擅長口頭表達的人都是對口頭表達有興趣的人。如果本書僅僅能夠做到使你對口頭表達產生了一點點興趣的話,我們也會感到無比的欣慰。 目錄: 第一章 入門 第一節 口才是金 第二節 什麼是出口成章 第三節 你也能出口成章 第二章 基礎 第一節 言之有物――重內容 第二節 言之有理――合邏輯 第三節 言之有文――講修辭 第四節 言之有趣――會幽默 第五節 言之有情――能感人 第三章 技巧 第一節 詞語的錘煉 第二節 修辭格的運用 第三節 普通話技巧 第四節 呼吸和共鳴技巧 第五節 吐字歸音技巧 第六節 語調技巧 第四章 演講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命題演講 第三節 即興演講 第五章 論辯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論辯的技巧 第三節 論說謊口才的培養 第六章 社交 第一節 介紹 第二節 聊天 第三節 歡迎和難送致辭 第四節 答謝辭和告別辭 第五節 競選辭 第六節 就職辭 第七節 導游辭 第八節 祝酒辭 第九節 祝婚辭 第七章 鑒賞 在凱撒葬禮上的演說 不自由,毋寧死 在葛底斯堡的演說 悼念瑪麗?居里 要為自由而戰斗 我有一個夢想 敬告中國二萬萬女同胞 後記 建議你去看下這本書《出口成章》作者: 閆世東,閻浩然,陳罕冰 編著 ISBN: 9787504719225 , 7504719226 出版社: 中國物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3-1-1 在圖書館也可以借到```

㈡ "外交部翻譯官姚夢瑤被稱為""呆萌女神"",她究竟有何背景"

外交部翻譯官姚夢瑤被稱為"呆萌女神",她更是成為了不少學子的學習榜樣,不僅顏值高,而且很優秀,那一句“及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話用來形容她再合適不過了,那麼姚夢瑤究竟有著怎麼樣的背景呢?下面小匠老師就來為大家介紹下這位被稱為“呆萌女神”的外交部翻譯官。

二、不僅是學霸還是孝子

因為平時的工作非常忙碌,很少有機會能夠回到自己的家鄉,姚夢瑤非常牽掛自己的家人,特別是自己已經高齡的爺爺奶奶,只要有空就會經常與他們通電話,因為是外交部翻譯官的緣故,姚夢瑤有時候要出差到很遠的地方去,姚夢瑤的爸爸表示:

這也是她的工作和所有人一樣,並沒有什麼特殊,我們只希望他安心工作,認真工作。

姚夢瑤能夠擁有讓人羨慕的一份職業,這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打拚而換來的,她在學習英語過程當中也遇到了許多的難題,但都必須學會去克服,沒有被困難所打倒,其實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只有付出才能夠有收獲,我們也希望姚夢瑤能夠在自己的事業上發展的更好,為我國外交事業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那麼對於外交部翻譯官姚夢瑤,大家對她的印象怎麼樣呢?歡迎留言交流。

我是“教育小匠”,用心解答有趣、有料的問題,如果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點擊關注!

㈢ 她放棄外交官改當演員,出道14年零緋聞,你認識嗎

也許在很多人眼裡,外交官一直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同時,普通人也不是隨便就能勝任的工作。能當這個職業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然而,你可能無法想像有人放棄外交官而選擇演員。外交官和演員似乎很難聯系起來。但娛樂圈有這樣一位女藝人,她放棄了外交身份,進入娛樂圈,成為了一名女演員。她也做得很好。這個人叫於明加,是一位實力派演員。

為了保護丈夫,她從來沒有提起過丈夫的任何事。不過,她偶爾會在網上公布自己和女兒的照片。可見,她的兩個女兒都繼承了她的好基因,非常漂亮。於明加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幸運的笑容。看來她的婚姻生活真的很幸福。據說她丈夫很寵愛她。這樣的人生叫人們怎能不羨慕她呢?不知大家對她印象如何呢?歡迎留言。

㈣ 北京外國語大學是一本還是重點

北京外國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首批「211工程」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之一。

學校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外國語高等學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於延安的中國抗日軍政大學三分校俄文大隊,後發展為延安外國語學校,建校始隸屬於黨中央領導。

新中國成立後,學校歸外交部領導,1954年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學院,1959年與北京俄語學院合並組建新的北京外國語學院。1980年後直屬教育部領導,1994年正式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

(4)師生外交官擴展閱讀:

一、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現有在職在編教職工1255人,來自44個國家和地區的外籍教師172人,教師中超過90%擁有海外學習經歷。

學校有國家級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03人,學校擁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四個一批」人才、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長江學者」青年項目、「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首席專家共11人。

其中包括博士生導師 81人、碩士生導師240人,教授134人、副教授233人,其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組成員2人,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3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07人。

二、校園文化

2011年,北外共舉辦英語主持人大賽、英語演講比賽、翻譯大賽、口譯大賽等專業技能類活動,攝影大賽、校園十大歌星賽、棋類比賽等興趣特長類活動,中外留學生文藝晚會、新年師生文藝晚會、中國外交官走進北外交流演出等文化娛樂類活動,第六屆「外研社」杯運動會、「北外杯」籃球賽、「冬季三項」等體育競技類活動等。

各院系舉行了第十屆英語文化節、俄羅斯文化節、第十一屆日本文化節、首屆北京高校法語文化日、科威特文化周等活動。

其中,第十屆英語文化節中「英語演講比賽」、「英文歌曲大賽」以及「Drama Night 短劇之夜」等活動吸引了全國各高校大學生參加比賽,已成為英語文化節的品牌活動,在全國高校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㈤ 唐聞生的人物事跡

領袖身邊的才女翻譯
自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一直到周恩來、毛澤東辭世以前,唐聞生和外交部的另一位風雲人物王海容作為優秀的翻譯,幾乎參加了這兩位偉人與來訪各國政要、知名人士的所有會見,在外交界乃至中國政壇嶄露頭角。她的倩影總是在毛澤東和周恩來的身邊出現,可以說見證了70年代中國外交史上的重要時刻。
1、三年輕松讀完北外五年的課程
唐聞生的父親唐明照早年就讀於清華大學,後赴美國加州大學深造,在大洋彼岸為黨的事業奮鬥了十餘年。母親張希先出身華僑世家,曾是燕京大學「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的先鋒。他倆在異國結為伉儷。1943年春天,在布魯克林區一家普通的產科醫院,一位小女孩呱呱墜地,她就是唐聞生。 朝鮮戰爭爆發後,為了避免麥卡錫主義的迫害,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唐明照挈婦攜雛於1952年返回祖國,先後在外交部、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以及民間團體任職。 唐聞生美好的童年是在紐約曼哈頓島上的格林威治村裡度過的。6歲那年,父母把唐聞生送進了紐約一所頗有名氣的「小紅屋小學」。雖然只有短短兩年,但她卻在這兒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直到今天,唐聞生仍懷著深深的依戀之情說:「那裡教給我很多東西……」 回到剛獲新生的古都北京,唐聞生錯過了開學的時間,在家裡呆了4個月。那時候,唐明照一家住在台基廠1號——現在的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樓上是閱覽室,唐聞生常去那兒獨自看書。那些彩色封面、童趣盎然的兒童讀物如《木偶奇遇記》等很快占據了她幼小的心靈,激起了她強烈的求知慾望。唐聞生的「師傅」冀朝鑄(前聯合國副秘書長、駐英國大使)和太太汪向同新婚之初,曾與唐家比鄰而居。當年唐明照在大洋彼岸時,和冀朝鑄的父親冀貢泉是一條戰壕里的戰友。 第二年開春,唐聞生插入北京東城區明明小學三年級繼續自己的初級教育。三年後,品學兼優的唐聞生考入北京師大女附中。當1962年初夏唐聞生從這所有名的學校畢業參加一年一度的高考時,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清純少女。 豆蔻年華的唐聞生輕松地拿到了北京外國語學院(現為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的錄取通知書。唐明照夫婦十分注重對女兒的教育。父親曾給女兒借來很多蘇聯出版的英文讀物: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莎士比亞的《暴風雨》等。每次出國開會途經莫斯科,唐明照總是買回許多足以令唐聞生歡呼雀躍的好書。故而當1962年夏唐聞生邁入「北外」美麗的校園時,她的英語水準在同齡人當中顯得鶴立雞群。 從入學一開始,唐聞生便成了學校各種聯歡晚會、Party出場率最高的主角。唐聞生不費吹灰之力地用三年時間就讀完了五年的全部課程——在一、三年級各跳了一級,讓眾多師生刮目相看。 早在60年代中期,周恩來總理就未雨綢繆,讓跟隨自己十餘年的第五任英語譯員冀朝鑄多次到「北外「物色高級翻譯人才。冀朝鑄在「北外」校園一眼就看中了活潑可愛的英語系高才生唐聞生。
2、總理勉勵她趕上「師傅」冀朝鑄
1965年4月,渾身洋溢著少女青春風採的唐聞生,乘車來到外交部街33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在這輛大巴上,坐著許多分配到外交部的年輕人,他們也是「北外」畢業生,其中就有身材魁梧、孔武有力的前外交部副部長、現任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的張德廣先生。 唐聞生被分配在教育司翻譯處英文組。她第一次在外事場合見到敬愛的周總理是進入外交部不久,在芬蘭駐華大使館里。當時,周恩來應邀參加芬蘭大使舉行的一個宴會,總理譯員冀朝鑄同行。唐聞生所以能側身其間,是因為芬蘭大使還邀請了另一位中國客人——當時的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甘野陶先生,唐聞生是作為甘野陶的英語譯員隨同前往的。 周恩來一眼就認出了唐聞生這張新面孔:「你叫什麼名字?」「唐聞生。」望著神采飛揚的總理,唐聞生紅著臉回答,她有點不知所措。而記憶過人的周恩來立即想起先前冀朝鑄從「北外」回來對唐聞生的介紹。「好好乾,用兩年時間趕上你的師傅!」周總理微笑頷首,指指身旁的冀朝鑄對唐聞生說。
3、第一次做毛澤東翻譯就暈了過去
1966年7月,毛澤東離開「文革」山雨欲來的北京。南下武漢。7月16日上午,乘坐快艇的毛澤東在武昌大堤附近下水,這是他自1956年以來第四次暢游長江。當毛澤東在長江里暢游的時候,卻有兩人與毛澤東的興致截然不同。一是坐鎮北京主持中央工作的劉少奇,他正為首都大專院校方興未艾的「文革」派駐工作組而弄得焦頭爛額。二是來武漢的外交部小翻譯唐聞生,她因臨時抽調擔任毛澤東的同聲傳譯而如坐針氈。7月9日,由大詩人郭沫若先生擔任主席的亞非作家緊急會議在北京隆重閉幕。稍後,參加會議的53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以及5個國家組織的觀察員聯袂南下,一路觀光游覽,來到武漢恭候毛澤東的召見。外交部為毛澤東的接見配備了3名翻譯:法語翻譯齊宗華、阿拉伯語翻譯鄭達庸和英語翻譯唐聞生。「大腕」冀朝鑄當時在湖南瀏陽鄉下參加「四清」,其他主力一時也分身乏術,這才想到讓天真可愛的唐聞生臨時「救場」。 乍一聽,唐聞生的頭像撥浪鼓,一個勁地搖個沒完。她緊張害怕得要命。「主席的湖南話聽不懂?沒關系,廖承志、劉寧一都在場,可以提示……」她終於勉勉強強被說服了。 唐聞生與齊宗華、鄭達庸一行星夜直奔武漢。毛澤東暢游長江的次日清晨,接見即將開始,齊宗華、鄭達庸和唐聞生准備就緒、整裝待發的當口,巨人毛澤東即將出現在眼前,一直在忐忑不安中的唐聞生終於控制不住自己,幾乎暈了過去。「你可不能暈,不然就沒人了……」大家急切地呼喊,她微微睜開雙眼。又是一個意外的消息,胖墩墩的廖承志走過來輕聲告訴大家:「主席不準備講話了……」迷迷糊糊的唐聞生這才如釋重負。然而唐聞生畢竟不是等閑之輩,吃一塹,長一智,她苦練譯技,蓄勢待發。1970年11月10日,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將軍抵達北京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唐聞生擔任主翻,這一回真的是「小丫扛大旗」了。當晚,在貴賓們下榻的東交民巷15號賓館里,葉海亞·汗在與周恩來的首次單獨會談中,迫不及待地為尼克松傳話。唐聞生也正是在此時正式開始參與解凍時期的對美事務。她是中美兩大國從對抗走向緩和的見證人。冀朝鑄的夫人汪向同女士曾經這樣寫道:「在此之後,中美之間進行了數次書面上的往來。這些書面上往來的翻譯工作都是朝鑄和唐聞生兩個人搞的。除了朝鑄和唐聞生之外,還有王海容以及極少數的領導同志和其他工作人員參加了有關工作。此外,再也沒有旁人知道。這些情況直到中美正式建交之前都是絕密的。」
4、感受偉人的宏大氣魄
唐聞生日後在與毛澤東的相處中很快發現,這位足以震懾眾人的領袖其實平易近人,非常幽默。1970年10月1日的天安門城樓,毛澤東於萬眾歡呼聲中會見美國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諾先生。這是毛澤東對尼克松多次發出的美國要同中國和解信號的首次公開回應。但美國人對毛澤東的「秋波」未加理睬。毛澤東穩坐釣魚船,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1970年12月13日的《時代》周刊發表了斯諾報道周恩來8月18日深夜在首都體育館貴賓室接見他的談話,題為《周恩來的談話的第一部分》。毛澤東在新華社編輯出版的《參考資料》上獲悉這條引起世界重大反響的消息後,非常重視,立即調閱全文。毛澤東突然臨時決定會見斯諾,因為他對中美關系特別是尼克松訪華有話要說。12月18日清晨5時左右,奉毛澤東之命,唐聞生匆匆來到斯諾夫婦的下榻處,喚醒了因熬夜而剛剛人睡的斯諾先生,將他帶往毛澤東住處。 這一天,雖說毛澤東偶染風寒而身體不適,但是賓主談笑風生。身著睡衣的毛澤東安詳地坐在沙發上,他的膝蓋上蓋著一條毛毯。包括用早餐的時間在內,雙方海闊天空的談話持續了整整5個小時,一直到午後1時。毛澤東強調說,「我們進行的是一次交談。」 吃早飯的時候,毛澤東宴請斯諾先生,王海容、唐聞生作陪。毛澤東起立與斯諾熱情碰杯。「毛主席萬歲!」斯諾用中文說出自己的感激之情。「斯諾萬歲!」毛澤東再次舉杯,又用英語重復了一遍:「LongliveSnow(斯諾萬歲)!」席間氣氛變得更為輕松愉快。接下來毛澤東又跟坐在自己身旁的王海容、唐聞生碰杯,然後戲謔斯諾:「我看你這個說了半天woman解放的人就是不尊重woman(婦女),你都不跟她們碰杯……」說完,大家都笑了起來。斯諾倒也挺爽快,連連向王海容、唐聞生「賠罪」:「Sorry,Sorry(對不起)。」 早餐結束後毛澤東和斯諾的談話才切人了正題。毛澤東告訴斯諾:美國總統尼克松對波蘭華沙那個會談不感興趣,要當面談,又不要公開,神秘得很。如果尼克松願意來,我願意和他談。談得成也行,談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當作旅行者來也行,當作總統來也行。說著,毛澤東還特別讓唐聞生把筆記本遞給斯諾過目,以示自己剛才所言的真誠。「我看我不會跟尼克松吵架,批評是要批評他的。我們也要作自我批評,就是講我們的錯誤、缺點了,比如:我們的生產水平比美國低,別的我們不作自我批評。」毛澤東常常用風趣幽默的語言來談論嚴肅的話題。 高屋建瓴,縱論天下,世界風雲囊括於中南海斗室之間。領袖與偉人那種曾經滄海橫流,盡顯英雄本色的宏大氣度魄力和不可名狀的風采魅力,使唐聞生受到極大的感染。在此後的五六年中,她不止一次地有幸聆聽這完全是一種享受的對話。
5、基辛格開玩笑:「南希·唐可以競選美國總統」
1971年盛夏,美國國家安全事務顧問亨利·基辛格博士假道巴基斯坦秘密首次訪華。唐聞生和冀朝鑄輪流擔任周恩來與基辛格會談的英語譯員。 雙方落座後,基辛格很隨意地對唐聞生說,很高興能見到南希·唐。唐聞生驚嘆美方的情報工作出色——當年她從美國回到祖國時才只有9歲啊!見外交部官員章文晉等人臉上露出驚異的神色,唐聞生連忙解釋,這是自己在美國的名字。基辛格幽默敏銳,學識淵博,精明強干。7月11日中午,葉劍英與基辛格一行在釣魚台共進最後一次午宴,由於雙方就《公告》措詞、發表時間達成一致,兩天來的緊張氣氛一掃而空,賓主談笑風生。基辛格開玩笑說,南希·唐可以競選美國總統,而他則不行,因為唐聞生在美國出生…… 尼克松訪華舉世矚目。在嚴寒籠罩的首都機場,當周恩來總理陪同尼克松總統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的時候,著厚呢大衣的唐聞生就在一旁為他們作翻譯。從此,唐聞生名聲大振,她的充滿青春朝氣與活力的形象更加頻繁地出現在中國和西方各種傳媒中。
6、唐聞生與暮年周恩來
基辛格來訪半個月前的6月21日晚上7時10分,周恩來總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福建廳會見並宴請正在中國訪問的《紐約時報》助理總編輯西摩·托平夫婦、《每日新聞》社長兼發行人威廉·阿特伍德夫婦以及《華爾街日報》外事記者羅伯特·基特利和夫人等一干美國報界人士。譯員冀朝鑄和唐聞生分別在周總理左右入座。 這是一次老朋友的聚會。托平是加拿大友好人士朗寧先生的大女婿。出生在湖北襄樊的朗寧先生是傳教士的兒子,從小由中國保姆帶大。新中國誕生前,他是加拿大駐南京大使館的外交官,後來出使奧斯陸。在加拿大沒有承認新中國的情勢下,朗寧與新中國首任駐挪威大使王幼平將軍結為莫逆之交。曾多次訪華的托平夫人是加拿大記者,積極推動中加建交。談話一開始,周恩來就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托平先生和朗寧先生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的時候看到了舊中國政府已經垮台,那大概是1949年4月……」 周恩來深情地回憶壯年時期在南京度過的歲月後,感慨道:「現在作為總理,我就沒有那麼自由了。」說到這里,他用開始出現壽斑的手指著托平、阿特伍德、基特利手裡的筆記本說:「比如,我現在說一句,你們就記一句。」 會見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賓主走向宴會廳。周恩來表示由於健康原因不能多飲酒,「這種酒不上火,盡管你可以用火柴點燃它。」「喝了30年酒,我已經戒了……」 雖然周恩來事先聲明戒了酒,宴會中他和美國客人還是一直互相敬酒,氣氛熱烈。「我要喝就真喝,決不裝樣了!」周恩來的臉上泛起了紅暈。 唐聞生如坐針氈,她為總理的健康擔心。宴會已經進行了將近四個小時,大廳里的時針慢慢地逼近子夜時分。當周恩來端起最後一杯茅台酒時,唐聞生終於站了起來,當著眾賓客的面,神情嚴肅地說:「總理,您不能再喝了!」但是酒興未盡的周恩來不顧唐聞生的反對,一氣幹了這杯「最後的茅台」,然後轉身向有點生氣的唐聞生微笑致意。「勸酒」的小插曲從一個側面表現出唐聞生的可愛和單純。她的可愛的確給人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少來訪的外國人士在評論唐聞生時都用了同一個英文單詞:「sweet(甜蜜)。」 1971年,唐聞生加入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時年28歲。但是激動萬分的唐聞生當時決不會想到兩年後,在毛澤東最後一次出席並主持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她會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迄今為止,她仍是外交部現職官員進入中央委員會的唯一女性。 唐聞生在外交部擔任的最後職務是黨組成員、美洲大洋洲司副司長。
中國唯一的英文大報《中國日報》副總編輯
1984年起任中國唯一的一家英文大報《中國日報》副總編輯,後任任鐵道部外事局局長,1999年任全國僑聯會副主席。
繼承父輩事業
唐聞生是新中國外交界最優秀的英語譯員之一。作為毛澤東和周恩來的英語翻譯。
環球在線消息:2006年8月3日,在日本東京舉辦的第二屆北京·東京論壇中,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駐日特約記者就舉辦這個論壇的意義等有關方面的問題采訪到了參加會議的唐聞生先生。對於記者這一代人來說,唐先生是一個傳奇。唐先生是新中國第一位聯合國副秘書長唐明照先生的「千金」,唐先生在回憶父親對自己的影響時說:「父親是一位很正直的人,非常講究原則,但又很講道理。他的言傳身教是我終生的財富。」唐媽媽張希先女士曾經是燕京大學未名湖畔「最漂亮的姑娘」,參加過一二九愛國運動,後來又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學成之後成為一名兒童教育事業的推動者。唐聞生先生出生於美國紐約,1952年隨母回國,在父母親的悉心教導之下,唐聞生先生繼承了父輩的事業。在中國70年代的外交史中,唐先生親身見證了許多影響世界格局改變的重大事件。
任過中國僑聯副主席等職
80年代以來,唐先生歷任中國日報副總編,中國鐵道部國際合作司司長,中國僑聯副主席等職。幾十年工作歲月的起伏,煉就了唐先生「她在叢中笑」的灑脫氣度。作為經歷過中日恢復邦交這個重要歷史時刻的見證人,唐先生在目前中日關系出現一些問題的時候,和許多熱心的有識之士一同為推動盡早解決這些問題而努力。望著先生一頭華發和一臉充滿信心的笑容,怎能不讓人感動和佩服。
記者:唐先生您已經是第二次參加北京·東京論壇了,作為我國許多重要事件的歷史見證人,在目前中日關系出現問題的時候,能否請您談談參加這個論壇的一些感受。
渴望中日兩國關系得到改善
唐先生:我不是中日問題的專家。不過我們這一代人親身經歷過中日恢復邦交的那些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出身在二戰期間的1943年,我的父輩都經歷過,反對過那場侵略戰爭。可是我們也清楚,即使是在最嚴峻的形勢下,中日兩國的人民當中始終存在著一股要求友好的暖流。新中國成立後,我父親曾多次到日本的廣島參加有關反對原子彈的會議。很多與會的日本朋友都堅決反對再次發生戰爭。那時的日本政府對新中國抱有敵意,很長一段時間內,中日邦交始終不能恢復。然而,兩國民間都有不少人堅持不懈地為中日關系盡早得以改善而努力。正因如此,1972年田中角榮首相率團訪問中國,中日恢復邦交,對中日兩國人民來說都是令人非常興奮的歷史性重大事件,那些感人至深的歷史場景至今讓人記憶猶新。自那以後,中日兩國關系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就說你們這些留學生吧,兩國為對方培養的許多留學生在學成之後,都擔起了促進兩國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交流合作橋梁的責任,一代又一代人為中日友好關系的發展編織了紐帶。正是由於中日兩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中日關系在兩國恢復邦交後不斷發展,這符合中日雙方的利益,是讓兩國人民都感到欣慰的事情。「中日兩國一衣帶水」,象我這個年代的人都記得當時我國領導人許多語重心長的話語。我們國家的人民和政府也的確希望當初由兩國人民共同構建的這種良性發展的中日關系能夠長遠地發展下去。
在鐵道部門工作時促使與日本建立友誼
我個人從事對外工作在與日本朋友的合作中,也體會到或許是因為中日兩國都同屬於東方文明熏陶下的國家,所以我們會較容易了解對方的想法。如果雙方能真誠合作,在工作中更容易出現事半功倍的結果。我曾經在鐵道部門工作過十幾年,那時候中日之間在鐵路建設方面有著密切的合作。許多日本鐵道技術人員到中國來參加中國鐵路的建設。他們對我說,日本那時已經過了象中國這樣需要大規模進行鐵道建設的時代,而能參加中國的鐵路建設,他們有英雄找到用武之地的感受。而日本鐵道技術人員的真誠友誼,以及他們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敬業精神,讓所有與他們合作過的中方工作人員都深受感動。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在中日關系陰雲密布時認為可搭建民間平台
不幸的是中日關系後來卻出現了停滯甚至倒退。出現這種文化狀況的原因是復雜的,許多年輕的中國朋友對此不能理解。他們不能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一小部分日本人不能夠正確對待歷史,把戰犯當成英雄這也是一些成年人、尤其是親身經歷過那場戰爭的人無法理解的問題。不僅是中國人不能理解,受到那場戰爭傷害的各國人民都難以理解。由此而產生的憤慨,使一部分年輕人做出了過激行為,這又在部分的日本人中引起了反響。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中日關系的上空陰雲密布。看到局面不斷惡化,中日兩國政治、經濟、媒體等方面的有識之士,認為有必要搭建一個民間的平台,通過坦率的討論,探求促進形勢好轉的辦法。於是他們搭建了「北京·東京論壇」這個非官方的公共外交平台。我對此深表贊同,兩國的有識之士坐在一起討論問題,包括互有分歧的問題,進行溝通,尋求共識,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也是會產生影響的。
推動中日關系走出困境
事實上這種影響已經表現出來。如果說去年在北京首次召開的北京·東京論壇還有一點嘗試的性質的話,雙方坦誠熱烈的交流和討論使大家都受到鼓舞。這次在東京舉辦的第二次會議――東京·北京論壇,在規模,討論的深度和廣度方面都比第一次論壇有了很大的進展。這既證明這個論壇辦的成功,也反映出中日民間都對中日關系突破目前的局面有所期待。北京·東京論壇去年首次舉辦的時候有一個舉辦10年之約。我相信10年後,當大家回首論壇的作用和影響時,會對中日間的有識之士為推動兩國關系健康發展所做出的努力而感到欣慰。因為他們從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出發,推動中日關系走出困境,健康發展,這不僅符合中日兩國各自的利益,也符合亞洲各國人民的利益。
我對鐵路工作還是很有感情的
唐先生:我曾經在鐵道部門擔任13年國際合作司司長,雖然於1999年離開了這個部門,但我對鐵路工作還是很有感情的。中國的鐵路現在正處於大發展的時期,鐵路是中國國民經濟的大動脈和主要運輸方式。目前我國鐵路狀況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還不相適應,因此中國鐵路不管在路網還是技術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需求。中國的鐵路建設需要有更大的發展,在這一發展中含有廣泛的國際合作的空間。
日本在鐵道建設方面有非常精良的技術和產品。因此我個人認為,中日兩國在鐵道建設方面是有許多合作潛力的。當然,良好的技術轉讓會有利於促進合作,比如我國鐵道部門購買了日本川崎重工的2個60列客車時,就是如此。目前中日關系被形容為「政冷經熱」,但是我覺得正是因為「政冷」,所以中日的經濟關系並沒有達到它應能達到的高度。如果中日之間的政治關系能夠好轉的話,兩國在鐵道建設等方面的合作空間會更大。這有待中日雙方共同努力。
記者:我知道唐先生曾任中國僑聯第六屆副主席之一,您本人也出生在華僑世家,我想您對廣大的海外同胞會有特別的感情,請您和在日華僑華人分享一下您的感受。
我向推動中日友好的新老華僑華人致意
唐先生:藉此機會,我願首先通過貴報向廣大的在日華僑華人問好。謝謝大家為建設新家鄉和故鄉、以及發展中日友好所做出的貢獻。許多老一輩的在日華僑華人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獻給了中日友好的事業,他們的精神讓我很感動。新一代華僑華人也在通過自己的努力,為中日兩國的共同發展和中日人民的友誼發揮著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我向新老華僑華人致意,希望他們事業發達,家庭幸福,身體健康。回國時,歡迎同中國僑聯和各地僑聯聯系。僑聯永遠是華僑之家。

㈥ 師生情的詩歌

1、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代: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譯文:綠野堂建成之後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指著宅子說這是裴令公的家啊。

裴令公的桃李學生遍布天下,哪裡用得著再在門前屋後種花呢?

2、新竹

清代:鄭燮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譯文: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比喻老師)扶持。

下年又有新長出來的,會長得更高。

3、尋雍尊師隱居

唐代: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

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鶴眠。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譯文: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遙世外不用記年。

撥開濃雲尋找古老的山間古道,奇樹聽那塗塗的流泉。

溫暖的花叢中卧著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鶴在眠。

與雍尊師交談起來一直到江水已籠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獨自走下煙雲彌漫的寒山。

4、師生情誼別樣紅

作者:劉興勝

六十花甲憶人生,精彩人生啟於蒙.蒙師領吾入學路,吾愛蒙師火樣紅.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艇.既然自幼立大志,千難萬險勇攀登.

求知路遙如摘星,萬水千山道不平.披荊斬棘沖謎霧,滿眉滄桑吾不停.

功夫不負恆心重,千錘百煉造就成.二零零五謎霧散,金屬拒導建方程.

超導拒導是孿兄,孿生兄弟對稱銘.實驗物理新發現,百年物理又震驚.

物理謎團一百種,六成難題含其中.地磁倒轉實驗證,天體磁性有方程.

基礎科學來推動,理論模型來驗證.只恨弱身齡非青,眾多實驗難完成,

四方無助求群英,天下英豪能響應.拒導論文先發表,重復實驗全球行.

全球大師一起動,分支學科得革命.量子理論得擴充,何恐弱身齡已重.

自古晚情吟悲景,吾比秋意看春生.目闊心寬千萬丈,波瀾壯闊夕陽紅.

六十花甲看人生,美麗人生源於蒙.感謝蒙師指學路,師生情誼別樣紅.

5、騁驊

二十六載匆匆過,恍若彈指一揮間。

不期而遇眾學子,欣喜異常憶當年。

憶昔風華正茂時,三盡講台執教鞭。

自比園丁育幼苗,悉心耕耘勤澆灌。

嗷嗷待哺雛鷹鳥,天真爛漫好少年。

勤學亦有調皮時,樁樁趣事浮眼前。

慈母之心嚴父相,貌似威嚴心愛憐。

只盼百煉出金鋼,只盼雄鷹飛藍天。

陰晴雨雪寒窗苦,暮去朝來長相伴。

剛柔相濟並恩威,磨礪師生情無限。

㈦ 殘奧表現的李月在四川大地震有什麼經歷

9月13日上午,當殘疾人運動員正在北京殘奧會上奮力拚搏的時候,外交部橄欖廳氣氛也分外熱烈。外交部長楊潔篪、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黨組書記王新憲、國際殘奧委會執委、首席執行官哈維·岡薩雷斯微笑著置身於數十位同樣帶著燦爛笑容的殘疾人公眾中間,留下難忘的合影。
這歡樂的場面,僅僅是中國外交部與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合作舉辦的外交部「殘疾人專場公眾開放日暨殘奧村參觀」活動中的一個剪影。這一天,來自社會各界的34名殘疾人公眾代表應邀走進外交部、殘奧村,度過了一個精彩而有意義的上午。他們當中,有知名外企的員工,有自創企業的「老闆」,有首都高校的大學生,有來自殘疾人學校的師生,也有來自區縣政府的基層幹部。還有三位來自四川地震災區的青少年:在殘奧會開幕式上奉獻了動人演出的「芭蕾女孩」李月,被稱為「勇敢的夾縫男孩」、北川中學學生廖波,在震區第一個站立起來的截肢患者、都江堰聚源中學學生郭婷婷也格外引人注目。他們都曾在遭遇命運挫折時,勇敢面對、奮勇拼搏,以堅強的意志、自強不息的精神,贏得了所有人的敬佩與尊重。
外交部新聞發布廳是活動的第一站。外交部發言人、新聞司司長劉建超歡迎大家到來。他結合生動的多媒體演示,介紹了涉奧運外交工作和外交部總體情況。他說,奧運期間,不僅各國運動員、記者、觀眾雲集北京,許多國家首腦、政界要員也來到這里,出席開、閉幕式,觀看比賽,為運動員助威。從這一角度說,「兩個奧運」既是體育盛會,也是外交盛典,而盛典背後凝聚著的,是外交官們的心血。拄著雙拐堅持工作的禮賓司長、33個語種149人之多的翻譯隊伍、300多名禮賓聯絡員協力保障國際貴賓接待工作、順利組織約350名中外記者采訪胡錦濤主席歡迎宴會……隨著一個個鮮活的事例展現在大家眼前,在場公眾無一不為外交官們的辛勤工作、無私奉獻所感動。當聽說外交部有一名幹部在患骨癌截肢後仍堅守工作崗位20餘載,並出色完成各項任務後,不少殘疾人朋友流露出敬佩的神情。
聽過介紹後,不少來賓稱,他們對外交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對外交部為殘奧會和殘疾人事業所做貢獻表示由衷感謝,對外交官們胸懷祖國、心繫人民的高尚情操深感敬佩。一名殘疾人公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能來外交部參觀讓他非常高興,也讓他體會到了中國政府對殘疾人群眾的深切關懷,他相信「無論是健全人、還是殘疾人,我們都是一家人!」

㈧ 急求大學英語演講PPt,大學生使用,5-10分鍾

我們站點有,輸入www 910 hk=============================
網址空白請換為 . .
希望能解答你的問題=============================

奧運英語演講稿

老外交官談英語演講之道公眾演講

第七屆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冠軍得主演講稿演講範文

英語演講稿13演講範文

英語演講稿演講範文

英語演講稿優秀演講範文

第七屆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冠軍得主演講稿>>演講稿

中學生英語演講比賽演講稿徵文演講

中學生英語演講比賽演講稿

關於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英語演講稿

【月是中秋分外明,我把問候遙相寄。】
【皓月當空灑清輝,皓月當空灑清輝。】
【祝願佳節多好運,國圓家圓事事圓。】
【輸入www 910 hk,進入好多課件站。】
【廣大師生和朋友,免費教案和課件。】
【還有試題與論文,範文作文好多友。】
【課件小學與初中,kejian 910 hk。 】
【老師上課有教案,jiaoan 910 hk。 】
【工作上班有範文,fanwen 910 hk。 】
【學習作業有作文,zuowen 910 hk。 】
【答辯出版好論文,lunwen 910 hk。 】
【最後還有好試題,shiti 910 hk 。 】

㈨ 北京外國語大學的【BFS】標志是什麼意思

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英語全稱是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簡稱「BFS」,作為校徽標志。

北京外國語大學(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簡稱北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國家首批「211工程」,入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0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為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校「之一,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成員。

是京港大學聯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高校,設有研究生院,是中國外國語類高等院校中歷史悠久、教授語種最多、辦學層次齊全的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共和國外交官搖籃」。

(9)師生外交官擴展閱讀:

一、校徽含義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徽外形是西方高等學校校徽常用外形——盾形。盾形是從軍事意義上衍生出來的圖形,象徵一種執著探究、尋求真理的精神,寓意北京外國語大學將為國家培養眾多有探究精神的優秀人才。

其次,學校運用盾形作為校徽外形很好的體現了北京外國語大學這一所東方高等學府與西方眾多高校交流合作的良好願望。

校徽中間部分為「BFSU」英文簡稱的字母變形,恰好體現了北外「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訓。標志中文字以英文居多,突出北京外國語大學辦學特點。色彩則運用高貴的藍紫色,典雅穩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校訓

「兼容並蓄」,源自蔡元培任北大校長時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並包」,「兼容並蓄」意味著一種世界眼光和開放性胸懷,既是世界不同文化文明的兼容,又是以外語為主的其他學科的兼容,同時孕育著創新。

「博學篤行」出自《禮記·中庸》,講的是為學和實踐,「博學」意廣泛的獵取,「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要努力踐履所學,做到「知行合一」。前句是講學校的品質,後句講師生的品質,或者說前句講學校的目標,後句講對師生的要求。

㈩ 明清四大名著作者,兩人是師生關系,老師是( ),學生是( )

老師是( 施耐庵),學生是( 羅貫中)
《紅樓夢》

內容簡介:《紅樓夢》一書,以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愛情悲劇為主線,通過對「賈、史、王、薛」四大家族榮衰的描寫,展示了廣闊的社會生活視野,森羅萬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們稱《紅樓夢》內蘊著一個時代的歷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網路全書。
1. 現在人們說起《紅樓夢》,往往指的就是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和高鶚的後四十回續書的總稱。這120回的本子,總字數達1075000字左右。
2. 曹雪芹在寫這部書時,用了「諧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賈家四姐妹命名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這是諧「原應嘆息」的音;在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時,警幻仙姑讓他飲的茶「千紅一窟」,是「千紅一哭」的諧音,又讓他飲「萬艷同杯」的酒,這酒名是「萬艷同悲」的諧音,這樣的手法幾乎貫穿了全書.
事件:1.王鳳姐弄權鐵檻寺
2.林黛玉焚稿斷痴情
3.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3. 劉姥姥初進大觀園
人物性格:
1.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視功名權貴,與寶玉同為封建的叛逆者
2.王熙鳳:精明強干,賈府的實際大管家,極盡權術機變,殘忍陰毒之能事,
3.賈寶玉:封建叛逆者。他厭惡封建社會的仕宦道路,反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觀念

《西遊記》

內容簡介:孫悟空與豬八戒、沙僧一起保護唐僧取經。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戰勝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功成圓滿,終成正果
人物形象:
唐僧:身材高大,舉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經造詣極高。他西行取經遇到九九八十一難,始終痴心不改,在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最後被封為「旃檀功德佛」。
孫悟空:他嫉惡如仇,不怕困難,堅忍不拔,英勇無畏,取經後被封為斗戰勝佛。
豬八戒:性格溫和,憨厚單純,力氣大,但又好吃懶做,愛佔小便宜,他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為唐僧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最後被封為「凈壇使者」。是個被人們喜愛同情的喜劇人物。
沙和尚:保護唐僧西天取經路上,任勞任怨,忠心不二,取經後被封為「金身羅漢」。
事件:1.孫悟空打鬧天宮 2. 雲棧洞悟空收八戒 3. 八戒大戰流沙河 4.孫行者三調芭蕉扇 5.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三國演義》

內容簡介:《三國演義》通過集中描繪三國時代各封建統治集團之間的政治、軍事、外交斗爭,揭示了東漢末年社會現實的動盪和黑暗,譴責了封建統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難,表達了人民呼喚明君、呼喚安定的強烈願望。
人物簡介:
曹操:自幼放任盪不羈,但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當年,汝南有個善於評論人物的名士,名叫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諸葛亮:智者和智慧的象徵,清忠耿直,用人唯賢,謙虛、謹慎、認真又盡職 鞠躬盡瘁。
劉備:一代梟雄,寬厚仁愛,求賢若渴。俗話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
關公:忠義,智勇雙全
事件:1.桃園三結義 2. 火燒赤壁 3.草船借劍 4.孔明借東風 5.關公五關斬六將 6.諸葛亮智用空城計
《水滸》

內容簡介: 宋朝統治者腐朽兇殘,宋江、魯智深等眾多好漢最終都因為種種不同原因而被迫在梁山落草為寇,揭桿起義。他們舉起義旗,打著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的口號,殺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擊了反動統治者的囂張氣焰,張揚了人民群眾的神勇鬥志,干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
人物簡介:宋江:豪爽,義氣,仗義疏財
李逵:魯莽,孝順,勇猛
武松:有勇又謀,打抱不平,是一位英雄好漢

作者;

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

羅貫中(1330年一1400年之間),名本,號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說家。他的籍貫一說是太原(今山西),一說是錢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確考。據傳說,羅貫中曾充任過元末農民起義軍張士誠的幕客.除《三國志通俗演義》外,他還創作有《隋唐志傳》等通俗小說和《趙太祖龍虎風雲會》等戲劇。另外,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水滸傳》後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四大名著之【水滸傳】

施耐庵(1296年-1370年)中國小說家。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作者。出生於江蘇一代,興化白駒場人。關於他的生平資料正確性有所爭議,也有查無此人之說。主要是水滸傳一書作者素有爭議,有一考為該書根本非施耐庵所寫,而是羅貫中所寫。在中央電視台拍攝的電視劇《水滸傳》中,將作者寫做施耐庵和羅貫中。

四大名著之【西遊記】

吳承恩(約1504年-約1582年) ,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江蘇淮安人。吳承恩大約4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長興縣丞,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後「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大約活了將近80歲。

四大名著之【紅樓夢】

在20世紀初,「紅樓夢作者究竟是誰」這個問題曾經引起中國學界的爭論,這個爭論至今仍然存在。大致上可分為二說:一、紅樓夢是由曹雪芹所撰寫的;二、紅樓夢的作者另有其人。

至於紅樓夢本身則在第一章中說:這個故事真正作者已不可考,是由曹雪芹傳抄、批閱及增刪數次而成。一般而言,認為曹雪芹是本書作者是比較主流的看法。

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祖籍遼陽。祖先原為漢人,後入旗籍,為正白旗。中國清代著名作家。長篇名著《紅樓夢》的作者。

高鶚(約1738年 - 約1815年),滿族人,清代文學家。字蘭墅,一字雲士。祖籍遼寧鐵嶺,著有《紅樓夢》後40回續書

熱點內容
物理過程模擬 發布:2025-05-16 19:11:36 瀏覽:878
賞識教育作文 發布:2025-05-16 18:49:59 瀏覽:234
集英語 發布:2025-05-16 17:04:47 瀏覽:492
老師被虐漫畫 發布:2025-05-16 14:44:27 瀏覽:702
生物中規律 發布:2025-05-16 10:58:44 瀏覽:154
班主任種子 發布:2025-05-16 09:59:57 瀏覽:333
財富地理博客 發布:2025-05-16 08:15:18 瀏覽:567
語文練習與測試六年級上冊 發布:2025-05-16 05:07:12 瀏覽:666
英語代詞表格 發布:2025-05-16 04:23:00 瀏覽:442
生物之最 發布:2025-05-16 01:24:17 瀏覽: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