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學老師師德差怎麼辦
㈠ 對於現在部分老師,尤其是小學老師師德敗壞。大家怎麼理解。
還有一說,都是家長給慣壞的。。
普通的小學就沒這么多事,有些家長根本連學費都拖欠,還管你過中秋、過教師節啊!
㈡ 農村小學教學質量太差怎麼辦
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根基和辦學的生命線,積極深化課程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著力提高小學教育教學質量,這和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學校制度的健全,和社會、家長、教師都有著密切的關系。
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以及國家為學生提供免費的教科書以來,學生的入學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輟學的學生明顯的減少。但是由於學生家長大多數在外務工,對子女的教育失去了信心,看見子女成績不好,就抱著破罐子破摔
的心理,帶著尚未完成學業的孩子一同打工去了。這樣的現象在農村不勝枚舉,我為這些學生的出走感到十分的惋惜和痛心,同時也為家長的愚昧無知感到萬分的無奈。還有的學生因為班級頻繁的更換老師,對老師上課教育方法的不適應等,使學生產生了厭學或者逃學的心理。
針對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所面臨的上述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措施去加以改進。個人膚淺認識,僅作參考。
一、學校要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做到以制度來約束人
學校管理制度是學校內部的治校之法。因此學校各種制度一經確立,就必須成為全體師生員工必須遵循的行為准則,並具有強制性。在貫徹執行學校管理制度的過程中,規章制度的具體規定與要求的效力,適用於其覆蓋的所有人和事,無論是對學校領導還是對教職工,一視同仁。身教重於言教,學校領導尤其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做維護制度權威性、嚴肅性的典範,因此在規章制度起步實施之時,就要嚴格貫徹執行,決不能網開一面或搞下不為例。學校管理的實施,是長期細致並具有反復性的工作,要採取多種形式加強督促檢查和強化激勵,使各項規章制度的規定和要求落到實處。並不斷完善,使學校制度走向科學化、合理化、人性化,在學校管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發展教師是關鍵,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堅決貫徹執行《教師法》《職業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規,確實保護教師的合法權益。充分發揮教師的聰明才智,採用現代教育管理方法,實行科學民主管理,努力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使教師的合法權益得到真正的保證,真正讓教師在素質教育中發揮主力軍的作用。
教師隊伍是影響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就目前農村教師隊伍的現狀來看,他們獲取信息知識的途徑非常有限,視野極窄。本人認為,應加強以校本教研為主,定期組織教學業務學習,開展集體備課、賽課、聽課、評課活動和課堂小問題研究,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縣課題研究,參加各種層次和不同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並承擔各級教研任務,與其他學校開展送課等教學結對聯誼活動,激勵教師參加學歷提高、技能升級、撰寫論文、製作課件、總結反思和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等形式提高業務。
通過請進來,送出去,開展傳、幫、帶活動以及自我反思、同行互助、骨幹引領等途徑為青年教師搭建成長平台,拓寬培養渠道。同時,重視教師的師德、職業教育和心理輔導,加強教師發展性考評,努力促進教師整體素質從根本上達到量變和質變,切實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三、繼續加大教育投入
農村學校的教學設施也是影響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所在。由於農村貧困面比較大,大部分學校的校園設施還不夠健全。譬如:遠程教育設備在很多農村學校,連基本的辦公室都沒有,多數學校是將辦公室和遠程教育辦公室擠在一起。這樣的現狀在農村學校較為普遍。因此,必須
繼續加大對基層中小學的教育教學經費投入,徹底根除當前校舍破、舊、險的辦學條件,
改變現代化設備落後的現狀,
真正為素質教育提供可靠的物質基礎保證。
四、改革考試與考核的評價方法
必須真正改變單一的、靜態的書面考核所取得的成績作為質量檢查的標准,不僅要有知識掌握的評價,而且要有學生人格的評價、認知能力的評價以及心理狀態的評價。
要摒棄陳舊落後的評價制度,
與時俱進,強化教育評價中教師的
服務意識和指導意識,
而不僅僅單一地從學生考試成績上來進行評價考核。因此,教育教學評價考核運用的方式,不僅要有口試、筆試,還應有動手操作等多種方式來進行評價。
五、抓好學校、社會、家長三維一體的三結合工作
學校要定期召開學生家長會,邀請社會各界知名人事參加,加大學校各種制度在家長中的宣傳力度,
調動學生家長的積極性,號召家長每日檢查孩子的作業,幫助孩子弄懂學習內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學習成績。
社會是一個大染缸,學生的很多不良行為都是在社會中感染的,因此,學校和家長要呼籲社會各界要做好對各類學生的監督力度,不要讓學生養成各種不良的習慣。比如學生的抽煙習慣的養成,如果社會各界監督得當,沒有人賣煙給未成年人,他們會養成抽煙的習慣嗎?因此要加強對學生養成教育的宣傳力度,同時學校、社會、家長要經常聯系,進行溝通,共同創造一個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環境。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農村小學素質教育質量的提高任重道遠
,倍受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作為一名身處一線的農村教師,我將按照教育部門的工作要求做好本職工作,同時也希望以上我的點滴挫見能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給大家帶來拋磚引玉的
對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如何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和對優秀教師的要求,我認識到,教師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其職業生活中,調節和處理與他人、與社會、與集體、與職業工作關系所應遵守的基本行為規范或行為准則,以及在這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質。自我剖析我所存在的問題有:
1、在依法執教方面,盡管我能夠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能夠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沒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但學習和宣傳教育政策不夠深入,有時候還存在消極的教育言論、行動等問題。依法治教就是要求教師從嚴格守法的高度,在全部職業行為中始終堅持正確的方向,這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首要准則,我有時候放鬆了或不注意這個准則。
2、在愛崗敬業方面,我基本上能夠做到熱愛教育、熱愛學校,教書育人,注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傳播有益學生身心健康思想。愛是教師職業的基礎,愛崗敬業是教師處理與教育事業之間關系的准則,是全部教師職業道德的基礎前提。但有時候我對待工作還不夠盡職盡責;在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等方面,偶爾有敷衍塞責現象。
3、在熱愛學生方面,我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導,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在平等、公平對待學生,特別是要求學生方面,還不夠嚴格。熱愛學生是教師處理與學生之間關系的准則,是全部教師職業道德的精髓。愛是教育的萬金油,當教育之愛成為普照的春暉,師生之間愛的能量就會在交換與互動中不斷裂變,釋放能量,產生一個個教育的奇跡。如何激發愛心、永保愛心,我尚待努力。
4、團結協作是教師處理與同事之間關系的准則,是優化校內育人環境的關鍵因素。這是教師的職業特點所決定的。在團結協作方面,我基本上能夠做到謙虛謹慎、尊重同志,就是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還不夠理想;我能夠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也關心集體,積極維護學校榮譽,但對如何更好地共創文明校風,還缺乏智慧上的協作;我應當通過靠集體的力量,群體的智慧,合作創共贏。
5、在為人師表方面,我模範遵守社會公德,注意處理個人職業勞動與自身人格塑造之間關系的准則,衣著整潔得體,語言健康,舉止文明禮貌,以身作則,作風正派;但身教注重不夠,律己不夠嚴格,語言規范性有優待加強,缺乏對為人師表是教育事業對教師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的理解。
二、我就以上存在的問題的改進措施
對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沂南縣師德修養二十條》《沂南縣師德警戒線》《沂南縣教師應事應語、忌事忌語》對教師的師德師風和對優秀教師的要求,我擬定如下4項整改措施:
1、轉變作風,積極工作。
堅持科學的態度和求實的精神,兢兢業業地做好教育工作,樹立強烈的時間觀念、效率觀念、質量觀念。嚴格要求,自我加壓,始終保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狀態,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時時處處嚴格約束自己,正確對待個人得失,不計名利,不講價錢,不圖虛名,不事張揚,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全心全意為教育、為人民服務。文
2、加強教學業務知識學習,努力提高綜合素質。
我必須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一是從實踐中學,向廣大的教職工學習,學習他們先進方法和思想,二是勤於從書上學,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業精於勤,信服於人。三是向挫折和教訓學,不斷加以改進和提高,以致完善自我,豐富人生。
3、我必須搞好培訓網站,利用「三網」教育資源為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為學校謀發展,為同學們服務、為老師們服務。始終記住「學高為師,德高為范」這名句。
4、我還要繼續正確地對待群眾提出的各種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從群眾意見中看清自己平常沒有察覺或沒有引起重視的缺點和不足,虛心接受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解決好自己的師德問題。歡迎廣大師生、家長再提意見,批評指正。
㈣ 對於沒師德的老師我該怎麼辦
讓孩子退學吧,自己在家好好教導他,一直這樣下去,孩子的一輩子就廢了,這樣的老師要曝光她
㈤ 淺談小學教師如何提升個人師德修養
城北中心小學吳斯瑜 美國學者所羅門教授說:「在個體人格發展方面,教師的影響僅次於父母。一個孩子如果擁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愛,又得到一個身心健康的教師,那是無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在父母那邊得到足夠的關懷和愛護,又受到情緒不穩定教師的無端困擾,必將造成許多身心發展的問題。」所以,作為小學教師,作為把孩子領入知識殿堂大門的老師,更應該努力提升個人的師德修養。 一、調整心態,增強職業認同感。 加入教師隊伍的人,形形色色,有些是真心地熱愛教育事業,有些可能是形勢使然,把教師職業只是看作一個飯碗。所以當遇到教師的收入和地位仍然不是很如意,老師的工作不是社會全部人能理解時,這些人對教師這份職業更是沒有認同感。這時,需要個人心態的調整,首先應該認識到教師職業的神聖,有針對性地去了解、學習古往今來的名師,領略他們高尚、偉大的人格,仰望他們在歷史長河留下的爍爍光華,重新認識教師職業的崇高,選擇教師這個職業,就意味著一份責任,一種使命,更是一種光榮。其次,要充分認識到教師的勞動,是精神產品上的收獲,是個可以長期看見效益的收獲,看到自己培養的人才在各條戰線上做出傑出的貢獻時,教師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自然油然而生。 二、自我緩解,化壓力為動力。 教師的工作,特別是小學教師的工作是極其繁瑣,細膩,甚至看去是極其微小的。低年級的孩子除了教學,在生活上不僅需要你人格力量的感染,還需要你事無巨細的關心,手把手的教導。從文明禮貌到交通安全,直到服裝整潔都需要細致入微的指導。一個人長時間投入在這樣瑣碎、重復的工作中,意志會有所消磨,而學校里還有各種活動,公開課、評比、檢查,教師必然感覺到壓力重重,動輒則咎。如何緩解壓力,首先,要意識到一定壓力是有益處的。它能提供行為的動機。在各種公開課和評比中,你的教學能力和班主任工作能力肯定能得到提高,在每次的活動過後,不管是成功、失敗,都不要太計較得失,肯定自身的每一次提高,多尋找心靈的滿足感。在瑣碎的工作中,多看到自己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多找找學生的進步,哪怕是一點點。那麼,工作就不再是盲目,重復的,工作的意義和成就也會顯現出來。 三、不斷充實,厚積而薄發。 思想家黃宗羲曾說:「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矣」。豐富的學識和開闊的視野本身就是一個高素質教師的專業要求,而也只有豐富的學識和開闊的視野,才能沉澱出高尚的人文素養。大師讓我們高山仰止,不止是因為他們的博聞強記,學術成果,更是因為他們的人文素養和高尚的人格,那是他們身上豐富的文化沉澱所展現出的魅力。薛瑞萍老師在《心平氣和一年級》中說到:「小學教師是一份艱辛卑微的職業,要想從中獲得充實寧靜的感覺,必先擁有豐盈的教育智慧 。」作為教師,應不斷豐富專業知識,多看書,多反思,多積累,教育的智慧,只有厚積才能薄發。 四、關愛學生,從心出發。 「師愛」是教師對學生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愛,需要盡心,需要寬容,需要平等。桂賢娣老師說,要因生施愛。因生施愛,首先需要盡心,要了解每位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需要。這聽起來並不容易,但只要從心開始的關心,孩子自然而然地會和你親近,了解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犯錯,是每個孩子都會做的事,正確地看待孩子犯的錯誤,有一顆寬容的心,多從學生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理解他們,才能真正的寬容孩子。平等,則需要保持一顆童心,有一顆童心才能和孩子真正的溝通,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平等。關愛學生,不是口頭,也不只是事無巨細的教導,還應從心出發,用心貼著心,才能溫暖。當你向孩子們交出你的心時,孩子肯定會回報給你更炙熱、純凈的心。這時,教師職業特有的快樂,已不是能用言語來形容。 人們都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生活在一個充滿物慾和復雜人際的紅塵俗世里的教師,他的靈魂是不是天底下最健康的靈魂呢?教師也是凡人,在紛繁復雜的大千世界,要保持一顆純凈的心,一個潔凈的靈魂,需要自身通過不斷的自省和學習。只有不斷地完善、提高自我修養,教師才能真正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學生的領路人。
㈥ 中小學教師如何加強師德修養
教師的道德教育表現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在學生的眼裡教師具有榜樣示範的作用。教師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應該以優良的道德品質去熏陶、影響學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小學教師如何加強師德修養文章內容。
中小學教師加強師德修養的要點:思想崇高、樂於奉獻
教師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是教師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有人說,教師起得比雞還早,比螞蟻還忙,乾的活比騾子還累,睡得比狗還晚。這說明他們的一生註定平凡,生活註定清貧,卻承載著中華民族之希望,培育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少年。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有較高的職業自豪感,有兩袖清風、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社會在進步,科技在發展,各種不良信息與不良思想時刻在侵害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由於中小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還沒有形成,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等都處在養成階段,他們更需要教師的加倍呵護、細心幫教、耐心引導、精心培育。因此,作為教師,更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提高自身政治覺悟,堅持科學發展的原則,以育人為宗旨,用正確的思想引導學生,用自身的行動帶動感染學生。要有熱愛教育、熱愛學生、教書育人、誨人不倦的崇高思想,要有忠於職守、樂於奉獻的敬業精神。
中小學教師加強師德修養的要點:熱愛學生、誨人不倦
韓愈說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點明了教師的職責與作用。「授業」是指把教師多年積累的學科理論知識、社會實踐經驗、解決問題的技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為學生獲取新知識、形成新理論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未來的教育中,教師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指導學生有效地學習生活,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學生發現、解決問題,進而掌握學習技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學生不僅要循循善誘,還要因材施教,對不同能力的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
教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傳道」是指教人做人的道理,即學會做事、學會與人共處、學會生存。教師不僅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情感的引導者,還應擁有一顆博愛、寬容的心。即師愛,熱愛學生就要多方面地去關心他們,不僅僅從學習上,還要從思想上、生活上的各個方面關心學生,還要教育學生學會寬容,發現別人的長處,學會與別人一起工作,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麼教師的愛心則是教育成功的動力與源泉。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情感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情感、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與愛護,就會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愛每一個學生,對全體學生要一視同仁。雖然有時也會因學生的調皮而心生埋怨,因他們的成績退步而急躁,因他們違反校規校紀而失態,因工作量太多壓力太大感到很累、很煩,但強烈的責任感告訴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是嬌慣,而是嚴格要求。既要表揚激勵他們,又要防微杜漸,防止他們因點滴的成績而驕傲,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
中小學教師加強師德修養的要點:嚴於律己、以身作則
以德為高,身正為范。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教師,是以辛勤的汗水來塑造學生靈魂的職業,我們應把這一神聖的職業當作自己一生的事業來做。教師教育學生是通過國家所選定的教材,在教師的挖掘整理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相應的教法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從而愛學樂學。教師個人的文化素質的差異、敬業精神的不同對學生產生的影響也很大。因為中小學生正處於成長的階段,他們喜歡模仿,尤其對自己喜歡的老師有時甚至達到痴迷的程度。他們觀察老師的語言、動作、神態,分析老師的處事原則,甚至分析教師的心理特徵,然後一味地去模仿去學習。因此人們都說中小學教師是啟蒙老師,可見其育人作用非同一般。道德教育往往貫穿於知識教育中,教師應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確立好自己的處事原則,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要著眼於職業特點,著眼於學生的發展,著眼於未來社會的進步。教師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則,在學生面前處處以榜樣的力量去影響他們。
做於生之前,言於生之後,既要在行動上為學生做出表率,又要遵從學生的思維方式。因為學生是一個活的生命體,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意識,更有自己的尊嚴。作為老師更應該經常反省自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是否給學生尊嚴,是否珍視學生的存在,是否平等對待學生。如果一個人缺乏尊嚴地生活,必然導致興趣與信心的失落,進取心的衰退,學習成績的下降,生命自然會失去光彩。因此要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讓愛在學生的心中閃光。教師的社會責任感、處理事情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即使在校外的道德表現同樣起到教育作用。因此,教師要時刻用職業道德標准約束自己,以身作則,成為真正的人類靈魂的塑造者。
中小學教師加強師德修養的要點:為人師表、儀容端莊
為人師表,首先體現在教師的儀表儀容上。教師儀表,是指教師的穿著打扮、舉止風范和外部行為特徵。對於學生來說,教師的儀表具有榜樣和示範的作用,它有利於教師自身形象的提高,也有利於教師與學生的人際交往。它有利於教師對學生的思想品質與道德情操的教育與培養,也有利於配合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在具體的穿著方面,身材較矮的教師,選擇衣著應簡潔明快,利於把身體反襯得高一些。頸部細長的教師,應選擇著高領、筒領的上衣或小衫,利於增強頸部的粗壯感。體胖的教師,應選擇著深色衣服,以便給人以緊束感;體瘦的教師,應選擇暖色亮色的衣服,增強厚實感。
青年教師精力充沛,思想前衛,衣服的選擇應活潑明快,與新潮的款式適當地靠近。這就是學生喜歡穿著新潮服飾、談吐幽默的青年教師的原因,他們的穿著更受學生的歡迎。年齡大的教師德高望重,沉穩通達,應選擇嚴肅端莊、穩重大方,色澤款式又比較清新的衣服,既顯得充滿成熟的魅力,又顯得煥發了青春的活力。
教師也要隨著具體的環境變化而變化,課堂教學時的衣著整齊,活動、游戲、勞動時要寬松輕便。中小學教師的服裝要樸素、整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成熟的著裝習慣,同時受到思想情操方面的啟迪。對於一些年幼的孩子,根據他們天真爛漫、活潑好動的特點,教師應選擇一些色澤鮮艷、明快的服飾。
教師不但要注重自身的儀表,更要注重自己的儀容,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和學生的年齡的特點、學生的課堂表現適當變換不同的眼神、手勢、面部表情、聲調、體態等。在講課時,教師的面部表情要莊重而親切,目光要溫和,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應,認真傾聽學生的講話,耐心與學生進行交流。在學生不認真聽講、搞小動作時可以輕輕走到他的身邊拍拍他的身體,或提問他同桌的同學引起他的注意,當學生的表現較好時,要輕輕點頭表示表揚鼓勵。當學生提出或解決質量較高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帶頭拍手叫好,給他鼓勵。教師在課堂上不要目中無人,只顧自己講,也不要呆若木雞,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更不要因為個別學生的搗亂而瞪眼睛、發脾氣,要用高深的文化底蘊、廣博的胸懷、豐富的教學經驗感染學生。教師是中小學生最自然的模仿對象,一定要注意,教師給人的形象應該是健康向上、規范正面的,具有教育性,所以教師穿著要得體,不要奇裝異服;打扮要適宜,不要矯揉造作;外觀要整潔,不要蓬頭垢面;語言要文雅,不要粗野庸俗;行為要端莊,不要輕浮放縱,舉止要風度,不要徒有其表;表情要豐富,不要橫眉冷對;教態要自然,不要故弄玄虛。這樣才能起到潛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育人先育己,正人先正身,讓師德這一神聖的詞彙一生相伴。願師德這個永恆的主題,立於教師心間,直至永遠。
㈦ 孩子的老師沒師德怎麼辦
這種人根本就不配為人師表。必須得向學校的領導反映這個情況,就這樣的人怎內么可能教好容學生。向校領導建議換老師。如果校方不管就通過媒體、網路等方式報道此事。反正就算是你什麼也不說這個老師也不會對你家小孩好的。有些事可以忍,可是關繫到孩子未來的事不能忍。
㈧ 看老師有沒有師德了,有的重點小學的老師師德很差,有的普通小學的老師又德行很好
如果隨便打孩子,就找校長投訴她去,或者把孩子打傷了,找媒體,采訪學校,她就完了。
㈨ 遇上師德不好的老師怎麼辦
做你們認為做的對的事情 或者去問下校長這個老師當初是怎麼進來的 大概是老師被內你們氣著了吧容 才會說出這樣的話的 其實不必在意 若是真的在意 那就證明給她看 她的眼光很差 看錯了你們 若果真的不解氣 那就去教育廳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