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最美鄉村教師的師德

最美鄉村教師的師德

發布時間: 2021-08-27 09:30:13

『壹』 最美鄉村女教師

最美教師張麗麗2012年5月8日,在電視新聞中獲悉佳木斯十九中學張麗莉老師勇救學生的事跡令社區黨員幹部居民深受感動。一輛客車在等待師生上車時,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桿致使車輛失控撞向學生,危急之下,教師張麗莉將學生推向一旁,自己卻被碾到車下,導致雙腿高位截癱……
她在學生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捨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軀支撐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動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大愛贊歌。她踐行了中華民族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彰顯了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這位年輕女教師,用生命譜寫著最偉大的愛的贊歌。她是當之無愧的「最美教師」。
近日,在社區黨員幹部居民中掀起了向「最美教師」學習的熱潮,大家都深深地被「最美教師」的義舉所打動,紛紛表示要學習「最美教師」強烈的責任感和愛心。
大家認為,「最美教師」的義舉正是對愛崗敬業、忠於職守的崇高品質和心系學生、愛生如子的高尚師德的最好詮釋,在她身上印證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為社會各行各業樹立了榜樣。我們要向「最美教師」學習:一是至善大愛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大愛。這種愛就是把學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裡。二是甘於奉獻高度負責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責任。
學校是教師教書的場所,同時也是育人的場所,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張麗莉的英勇行為表現了一名人民教師慈母般的大愛情懷,展現了純潔無私的大美形象,體現了中華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美女教師」張麗莉事跡在感動中國的同時,也給我們每個人最真實的感動,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在學習張麗莉事跡中,大家表示要以「最美教師」為榜樣,學習她臨危不懼、捨己救人的英雄氣概,學習她無私奉獻、愛生如子的高尚情懷,學習她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的崇高品格,學習她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度,以滿腔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實實的做事,兢兢業業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貢獻出自己的光和熱。

『貳』 最美教師和最美鄉官體現了哪些方面的責任

鄉村「最美教師」身上印證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為廣大教師樹立了可親可敬的榜樣。老師們通過撰寫學習心得的形式來表達對「最美教師」的敬意。我要向「最美教師」學習:
第一是忠於職守、高度負責的精神。最美老師,美在責任。她們的責任心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盡心、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度,充分體現了她們敢於負責,敢於擔當的精神。向她們學習,就是要樹立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把崗位當作社會責任,把工作當作一種事業的追求,滿腔熱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項工作,踏踏實實的幹事,兢兢業業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第二是樂於助人、至善大愛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大愛。這種愛就是把學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裡,對學生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堅守著可以沒有大師,沒有大樓,但絕不能沒有大愛的堅韌的信念和價值。向最美教師學習,就是要傳承中華的美德,弘揚大愛精神,本著愛人民、愛社會、愛他人的博大情,扎扎實實的做好為群眾服務的各項工作,努力把衢州打造成為充滿愛心,人人嚮往的幸福之城。
第三是甘於奉獻、團結互助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團隊。正是因為學校的這種團結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譜寫了這曲感人的贊歌。向她們學習,就要增強大局觀念,強化責任意識,強化團隊精神,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強化工作的合力,為衢州兩個崛起貢獻智慧和力量。
學校教師決心以「最美教師」為榜樣,開拓進取,做人民滿意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

利用暑假,我認真學習了「最美鄉村教師」的感人事跡。看著那一個個平凡的名字,殊不知,名字的背後卻書寫著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的真實故事。這些鄉村教師,在不同的環境中,卻發揚著最偉大的民族精神——無私奉獻,他們的精神、他們的行動正是對教師高尚師德的最美好的詮釋。
提及這些最美鄉村教師,無論是身體殘疾,還是在大山底下堅守了三四十年,還是自己一人扛著整個學校的擔子,既當老師,又當學生的炊事員、管理員、維修工,還是為了那些可憐的孩子,錯失了美好的愛情……不管是什麼,他們的信念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做好教育,一切為了孩子。他們為了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為了讓大山裡的孩子走出去,他們不辭辛苦,任勞任怨,用自己的知識、自己的愛心與責任心譜寫著一曲又一曲動人的樂章。
最讓我感動的是就是「任影」。我真的難以想像一個高位截癱的人,付出了怎樣的艱辛,克服了多少的困難,才能游刃有餘的在黑板上寫字,給孩子們輔導功課。可想而知,她所承載的痛苦是我們常人所難以承受的。也許正印證了這樣一句話:不放棄就有希望,在苦我也能忍受。
想像著她內心的痛楚,卻堅強地走了過來,自己真的是自愧不如。我們生活在發達地區,身處優越的教學環境,擁有先進的教學設備,和她比起來,我們有何理由再叫苦叫累?此時此刻,她的身影成了我克服所有困難的動力。
今後,我要以她和他們為生活工作的榜樣,讓他們的精神時時刻刻鞭策激勵我自己。面對壓力、困難絕不退縮、不逃避,要將其化為工作的動力,勇往直前。在提升自身文化修養、教學能力的同時,更要時刻想著孩子們。要在務實求真的工作中,力求創新,讓每一位孩子都享受學習的樂趣,讓他們在我的沐浴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叄』 2016年偃師市最美鄉村教師評選

偃師市教育局
關於開展第三屆尋找最美教師活動的
通 知

各鎮中心校,局屬學校: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要求,弘揚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積極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推進我市教育持續、健康、均衡發展,市教育局決定在全市各鎮中小學校、局屬學校中開展第三屆「尋找最美教師」活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動目的
通過深入尋找、發掘、宣傳有代表性、高素質的教師,對他們奉獻教育的炙熱情懷給予褒揚和鼓勵,在全市掀起尊師重教的熱潮,助推我市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二、活動對象
在各鎮初中、小學、局屬學校從教8年以上的在編在崗教師(包括特崗教師,特崗教師從教3年以上)。
三、評選標准
1、參評人員的事跡要感人、有代表性,能彰顯教育工作者獻身教育、甘為人梯的堅定信念,能展現教師紮根一線、默默耕耘、無私奉獻、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健康向上的當代教師風采,深受學生及家長好評,在當地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2、參評教師的教育教學成績居同類學校中等及以上水平,曾取得過「偃師市師德標兵」或「偃師市優秀教師」以上榮譽稱號。
3、在2014年、2015年先後開展的偃師市「揚師德,正師風,爭做『四有』好老師」主題教育活動、「弘揚教師魂,激發正能量」師德巡講活動中涌現出的優秀師德典型要優先推薦。
4、近年來取得過「洛陽最美教師」、「偃師最美鄉村教師」稱號的不再參與本次評選。
5、凡有有償補課或有償家教行為的教師不能參與本次活動。
6、推薦人選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決杜絕弄虛作假、誇大拔高等現象。
四、活動安排
1、報名階段( 3月21日至4月8日)
報名形式採用單位推薦,原則上各鎮中心校限推薦「最美教師」候選人2名,各局屬高中、初中、小學限推薦2名,職業學校、幼兒園、特教學校各限推薦1名。候選人名單要在所任職單位公示5天無異議後上報。報名者需填寫《偃師市最美教師推薦表》(見附件),同時上報不少於3000字的事跡材料(各一式兩份,加蓋所在中心校或局屬學校公章),電子版發至郵箱:[email protected]。請各鎮中心校務於4月6日、各局屬學校務於4月7日將推薦表、事跡材料、師德標兵或優秀教師證書原件報市教育局師訓科,過期不候。
2、評選階段(4月11日至4月22日)
市教育局成立評審委員會,對報名者進行審查、初選,並通過個人自我展示、深入學校調查的形式,對初選者進一步了解,評選出「最美教師」候選人。通過偃師市教育局網站、偃師市民生網對候選人的先進事跡大力宣傳、報道。
3、網投階段(4月25日至5月6日)
通過偃師市民生網「最美教師」評選投票平台進行投票,並設立舉報電話6776 ,「最美教師」候選人接受全市人民的投票與監督。
4、決選階段(5月9日至6月24日)
市教育局評審委員會按照網投30%、評委打分30%、實地調研40%的比重,選出「最美教師」10名。
5、表彰階段(9月1日至9月10日)
藉助網路、報紙、電視等媒體對10位「最美教師」的先進事跡宣傳報道,並在市教師節表彰大會上為當選的「最美教師」頒獎。
五、具體要求
「尋找最美教師」活動是展示我市教師精神風貌的重要途徑,是打造一流教師隊伍、促進城鎮教育均衡發展的有力抓手。希望各單位高度重視,宣傳到位,明確專人負責,精心組織,嚴格把關,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做好遴選考核和評選推薦的各項工作。各單位要深入挖掘優秀典型,把那些師德高尚、業績突出、學生和家長心目中的好老師推選上來;要組織師生並發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做好「最美教師」的網路投票工作;要大力學習宣傳「最美教師」的先進事跡,努力營造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的良好氛圍,擴大活動影響。
聯系人:萬陽春,聯系電話:6776。此文件電子版放在偃師市教育局公文傳輸系統和師訓科公共郵箱:[email protected],密碼:sxk666666。

附件:偃師市最美教師推薦表。 http://www.yanshie.cn/show.asp?id=604

『肆』 2014最美鄉村教師200字作文

姜夢雲,女,漢族、1977年出生,本科學歷,1996年參加工作,現任小學語文高專級教師。

姜老師紮根屬農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無私奉獻,已經在農村教育戰線上工作了16個春秋。她16年如一日,以校為家,一直工作在教學第一線,長期擔任小學畢業班語文。她師德高尚,模範履行教師職責,熱愛學生,團結同志,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為農村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教育、教學成效顯著,是位德才兼備的優秀教師。

『伍』 樂至最美鄉村教師師德故事

「7年前,我剛到時,對這所村小是抵觸的。」陳秋菊說。2008年,她中專畢業,因為符合條件報考教師,她考進了中天鎮樂陽小學。在她的同學中,只有她一個人的工作去向是鄉村小學。
那時的陳秋菊還從來沒出過樂至縣城,她想到更遠的地方看看。工作報到那天,她隻身拖著碩大的行李箱登上了開往鄉下的班車。經過一路顛簸,下車時,一條坑坑窪窪的泥路出現在眼前,當地村民告訴她,要到樂陽小學,還需要再走5公里。就這樣拖著行李,陳秋菊步行了一個多小時,終於站到了小學的大門前。
操場是泥土鋪成的,籃球架的籃框已經搖搖欲墜。她的宿舍是一間不到10平米的石頭房子,有些潮濕,沒有廚房、衛生間,用水要先沉澱,而她沒有帶任何的煮飯用具。雖然是夏天,但陳秋菊感覺山風吹來時,有些冷颼颼的。
陳秋菊說:「我當時放聲大哭,感覺被全世界遺棄了。」第一天上課,陳秋菊發現班裡的學生大小不一,還有學生身患殘疾。當天就有一個智力殘疾的孩子,偷偷溜出了學校,學校的老師們找了半天,才把孩子找到。這讓當時的陳秋菊更想離開這里,並產生了厭教情緒。
感動
黑板上寫滿「老師我愛你」
學生們想她留下來
後來,在學校領導和老教師的幫助下,陳秋菊逐漸適應了教學工作,但仍在尋找機會離開。但孩子們的一個舉動,讓她最終放棄了這個念頭。
2009年,參加工作的第二年,陳秋菊接到了一個畢業班。突然一天,她嚴重感冒,住進了醫院,離開了學校一個星期。當她回到學校時,孩子們全都圍了過來,「我看見講桌上放滿了野花,還有孩子們畫的畫。」陳秋菊說,當她翻開那些畫作時,發現了一張略顯潦草的畫作,上面寫著「陳老師,我愛你」,那是那名智力殘疾的孩子送來的畫。陳秋菊當即就流出了眼淚。
自那以後,孩子們都以為陳秋菊喜歡野花和畫。陳秋菊的講桌上,一年四季總有各種各樣的鮮花,全是孩子們放學後給她采來的;每逢節日放假回來的第一天,孩子們就會在黑板上畫滿漂亮的粉筆畫,空隙處全是學生們寫給陳秋菊的祝福,而這些祝福中,最多的一句就是「陳老師,我愛你」。
剛來這里教書的幾年,陳秋菊沒有時間談戀愛,孩子們知道她是學校老師中唯一的單身,所以每到5月20日,學生們就會在黑板上畫滿心形的圖案。
陳秋菊知道孩子們是想用這樣的方式把她留下來,但到了2013年,從小帶她長大的外公突然病重,她又一次面臨選擇。
傳承
外公叮囑她要對得起學生
兩次放棄進城工作機會
2013年,陳秋菊的外公被查出肺癌晚期,而此時,她得到了一個回樂至縣城工作的機會。「我當時真想回去,我從小就在外公家裡長大,而且又有這么一個機會等著我。」陳秋菊說。
可是當陳秋菊在病床前把想法告訴外公時,外公卻生了氣:「教書是清貧活路,要對得起你教的學生。」外公也曾是一名偏遠鄉村的教師,他在那裡教了幾十年書,他告訴外孫女,教育是一件講良心的活。那次談話不久後,外公就去世了。但外公的話,陳秋菊一直記在心裡,她放棄了進城工作的機會,留在了樂陽小學。2014年,樂至縣城的一個政府單位覺得陳秋菊文筆不錯,又拋來了橄欖枝,希望她去從事文藝創作,但陳秋菊還是拒絕了。

『陸』 最美鄉村教師作文400字

最美鄉村教師作文400字:

為了34個即將畢業的孩子,到巫山縣平河鄉小學支教的鄉村女教師曹瑾,拖著重病堅持工作,最終倒在了她熱愛的教師崗位上。連日來,本報的連續報道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不少單位和個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但不幸的是,昨日凌晨,這位被網友稱為「最美鄉村教師」的女孩還是因癌細胞擴散醫治無效去世了,年僅23歲。

其實,最美鄉村教師不僅是年輕女孩子獨有的青春氣息的美,更是她教書育人的精神和樂於奉獻的品質讓人感動!

在最美鄉村教師當上老師後,懷著圓夢後的喜悅,曹瑾很快進入角色,成為六年級2班的班主任。在她班裡,34個學生中有27個是留守兒童。為了帶好這群孩子,曹瑾除了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還擔任了一個女生寢室的「知心姐姐」,每天從早忙到晚。今年4月末,曹瑾感覺身體不適,吃不下飯,父母、男友、同事、學生都勸她去醫院檢查。為了不影響孩子們的學業,這個倔強的女教師帶病堅持工作,直到7月2日病情惡化,才被送到醫院,已是惡性淋巴瘤晚期。

不過,最美鄉村教師還有一個遺憾,她最大心願是捐獻眼角膜,但病危時雙眼被癌細胞侵蝕,不能捐贈眼角膜了。但是人們都被她的精神所感動,這種勇敢、勤勞、堅強,堪稱80後典範!

『柒』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作文

我可以幫你指個方向的。最好到農村去,越窮的地方,鄉村教師文章越美的。

『捌』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2016500字徵文

在平頂山市教誨戰線上,涌現出了一大批紮根農村、冷靜耕種、忘我事變、無私奉獻的典範人物和悅耳古跡,劉愛霞先生就是個中之一位.
劉愛霞、女、漢族、1965年12月出生於平頂山市葉縣廉村鄉韓橋村,中師學歷、1988年9月介入事變,現任葉縣城關鄉中心校小學高級西席.
屈指算來,劉愛霞先生已經在農村教誨戰線上摸爬滾打了二十四個春秋.她二十四年如一日,以校為家,一向事變在解說第一線,恆久接受小學結業班數學.她師德高貴,楷模推行西席職責,熱愛門生,連合同道,忘我事變,無私奉獻,為農村的教誨奇跡費盡心血,教誨、解說成效明顯,是位德才兼備的優越西席.
二十四年來,劉愛霞先生在平時的解說崗亭上做出了不服凡的古跡.首要古跡如下:作文800字
劉愛霞先生忠誠黨的教誨奇跡,有兇猛的敬業和奉獻精力,有較強的進取意識,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全力進補綴論常識,進一步加強本身的人生觀.能當真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和西席職業道德類型的要求,做到說話文明,舉止端莊,規矩待人,以身作則,並能用本身的德性言行來教誨影響門生.在事變中,講敬業,比奉獻.她連合同道,體諒門生,絕對聽從學校率領的布置,對事變盡職盡責,任勞任怨.
1988年9月,劉愛霞先生踏上了農村小學教誨的「三尺講台」.從當時起,她就把人生的坐標定在了為教誨獻身的軌跡上,出於真心熱愛教誨奇跡、熱愛崗亭、熱愛每一個門生,把本身的奇跡看得無比神聖.為了做好西席這個神聖的事變,她始終僵持不絕的進修,僵持閱讀有關教誨學和生理學方面的書本和教誨解說刊物,客氣進修老同道的教誨解說履歷,全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及格的人民西席.二十四年來,她體系地進修了《教誨學》、《兒童生理學》、《西席生理素質專題》、《西席職業道德涵養》等理論書本,深入研究教誨解說理論.同時主動介入解說根基功實習.她深知沒有充分、厚重的營業功底,沒有精確的常識布局,沒有較為先輩的教誨頭腦,就無法勝任太陽底下這一光耀的職業.她在解說中力圖做到有清楚透徹的思緒,耐性尋味的開導,深入淺出的講授,當代解說本領的公道運用,都得益於不絕的進修和吃苦的實習,使每一節課都成為精雕細琢的藝術品.
任教二十四年來,波折與鮮花同路,崎嶇和歡歌齊飛.在劉愛霞先生的心中始終銘刻「金獎銀獎不如家長的獎勵,金杯銀杯不如家長的口碑.」她始終把作育完美人品的門生看作等同生命一樣重要的大事.她班有個男孩子,許多同窗向她反應,這名男同窗下課不肯和各人一路玩,很孤介,並且他常常摸班上女孩子的頭發和衣服什麼的,叫女同窗很畏懼.她相識到這一環境後沒有立即品評這個小男孩,而是通過觀測走訪和一系列事變,終於解開了這個謎,也找到了辦理題目的要領.原本,這個男孩的怙恃離異,父親在外地打工,母親也很少回家,對孩子不管不問;爺爺奶奶都上了年齡,又沒有文化,對孩子的打點很不到位.於是她就多次和這個小男孩交心,使他終於吐出了內心話:此外孩子都有爸爸媽媽的疼愛,我也要,並且怕同窗看不起.劉先生大白了,原本這個孩子是糊口上窮乏體諒,心靈上窮乏溫順的「留守兒童」.以後往後,劉愛霞先生一有空就和他在一路玩,偶然把他摟在懷里,並常常把他帶回本身家,象看待本身的孩子一樣,使他能感覺到母親般的溫順,讓他的少兒生理得以正常發育,人品得以正常完美.顛末一段時刻的作育,這名同窗終於和其他孩子一樣可以或許正確處理賞罰同窗之間的相關,和同窗相處得很融洽.這樣的例子在劉先生身上許多許多,她時候把德育事變放在解說事變的首位,既教書又育人,使班上的孩子都可以或許全面成長,康健生長.劉愛霞先生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解說無小事,育人需全心」.
任教二十四年來,劉愛霞先生始終耕種在「三尺講台」.她恪盡職守、任勞任怨、不求回報、只講奉獻.積年來,她所擔學科在全縣組織的統考中老是首屈一指,她向導的門生袁晨啟曾榮獲「河南省第二屆中小學師生書法大賽二等獎」,她本人也榮獲了「河南省第二屆中小學師生書法大賽優越向導獎」,多次得到縣鄉優越西席獎.
日復一日的平時光陰,冷靜耕種的無悔人生,劉愛霞先生獻身教誨、甘為人梯,用堅實讓門生踩著臂膀奔向新的征程;寧肯化春蠶,用才氣讓常識與伶俐延長;寧肯當園丁,用愛心和汗水培養桃李芳香.她憑著對教誨奇跡執著的追求和兇猛的責任感,在「三尺講台」上謄寫本身的完佳麗生,她是教誨戰線上一顆璀璨的明星,是值得各人進修的好模範,是最美滿的村子西席.

熱點內容
硝酸鈣的化學式 發布:2025-08-24 20:54:14 瀏覽:595
四平招聘教師 發布:2025-08-24 19:15:36 瀏覽:290
學習讓師德在教育中閃光心得體會 發布:2025-08-24 19:05:49 瀏覽:260
校園產業 發布:2025-08-24 18:45:21 瀏覽:321
西華大學古城教學區 發布:2025-08-24 16:57:57 瀏覽:439
2017四川文科數學高考 發布:2025-08-24 15:30:36 瀏覽:210
孩子發燒物理降溫的方法 發布:2025-08-24 14:28:36 瀏覽:747
校園女孩圖片 發布:2025-08-24 14:22:41 瀏覽:657
程遠老師 發布:2025-08-24 11:15:36 瀏覽:216
怎麼做分錄 發布:2025-08-24 08:33:23 瀏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