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復星暑期實習

復星暑期實習

發布時間: 2021-08-27 10:14:09

㈠ 復旦大學走出過哪些知名校友

知名校友,我只想到陳果,畢竟是網紅。但是聽到關於她負面消息居多,嗯,各方面的,我保持中立態度,因為消息這個有可能是加工過度了。對於她的課程我沒聽過,在網上被安利過,可惜真的聽不大下去了,可能覺得有些雞湯吧,我這個人又不大愛喝雞湯。但是有的時候人生艱難,適度喝喝雞湯可以幫你過得舒服些,感覺人生還有希望,那雞湯其實就是還不錯的~


㈡ 黑蘋果的黑蘋果青年計劃

「黑蘋果青年計劃」於2010年由零點青年公益發展中心(YES)發起,宗旨在於推動青年社會參與(YouthSocial Engagement)這一新的公益理念。
「黑蘋果青年計劃」包括兩部分:
其一,通過凝聚社會資源,在全國各大高校內全面推廣包含公益創業、校外實習、概念設計、社會訪問、高管一日助理在內的各類多元化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和推動大學生自主策劃並實施社會實踐項目,幫助大學生擴展社會參與的途徑,並真正有效地提高其社會參與意識與參與能力。
其二,將在全國各大城市發起黑蘋果青年「四季主題會」,旨在聯系關注青年文化的社會各界,通過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為社會青年群體進一步提升知識與社會能力,降低社會生活與事業發展的成本做出貢獻。
1.黑蘋果青年公益創業
黑蘋果青年大學生公益創業致力於聯合政府、企業、公益組織、高校、媒體等多方資源創建大學生公益創業的支持平台,通過提供啟動資金、培訓、指導、咨詢、評估、資源鏈接、社會傳播等多方面支持,讓大學生更多地了解公益、參與公益,甚至使有公益理想者以公益為自己未來的職業志向。這一項目為大學生公益創業團隊提供創業資金、能力培訓和咨詢指導為大學生公益創業團隊提供支持,發布公益創業指導手冊以及公益創業故事集來推廣大學生公益創業的理念,建立我們的網站為大學生提供交流公益創業想法與公益創業項目的平台,以促進大學生開展社會公益創業實踐,探索大學生公益創業的可行模式。
截止2011年6月,公益創業行動已展開校園動員30餘場,共收到參與報名的公益團隊計劃書955份,扶持公益團隊65個。隨著公益創業的參與者越來越多,我們也會用更為專業的水平為願意參與公益創業的大學生提供服務與支持。
2.黑蘋果大學生實習聯盟
基於多年關注社會文化和青年群體發展的企業理念,聯合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和多所高校共同發起成立的公益組織。旨在集合企業、高校、社會、家庭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廣「大學生實習文化」,為推動更多優秀大學生的黑蘋果化而努力。
聯盟產品:大學生實習聯盟網站、實習手冊、實習2.0動員、HR交流會、實習聯盟高校核心社團、高管一日助理、農經社對口實習項目、遠程記者項目。
大學生實習聯盟成立以來,已經向全國3800家企業發出實習倡議,已經成功完成16多高校49場高校路演活動,直接輻射數千名學生。於京、滬、蘇、杭四座城市完成企業H&R交流會、頭腦風暴、火花碰撞,探討新員工管理新招,覆蓋數百家企業。
3.黑蘋果青年社會訪問
黑蘋果青年社會訪問(University StudentSocial Interview )項目以零點公司原有訪員中心為平台,通過參與項目訪問的形式傳播黑蘋果理念。
2010年後,各地訪問員中心從單純商業合作方式轉型為YES黑蘋果基礎孕育基地,大力支持學生在高校建立黑蘋果社會訪問協會,尋求多種公益合作模式,不僅提供實踐機會,同時為高校組織及學生活動提供智力支持及活動資助,從而將社會訪問技巧培養成大學生職業發展技能,從方法論上推動「黑蘋果」的成長。
目前,在全國建立了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根據地,並同時向華北、華東、華南、華中地區進行活動的開展,在趣味中探索社會訪問的專業知識,並運用這些知識進行社會實踐等。
4.黑蘋果青年概念設計
YES黑蘋果運作團隊通過各種創新類活動及設計大賽,挖掘與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利用大賽及有趣的活動搭建交流互動的平台,聚集更多的「黑蘋果」,更好得推廣與傳播黑蘋果理念,比如:創想2015大賽、汽車概念設計大賽、手工益設計大賽等。
5.高管一日助理
「高管一日助理」是YES旗下的「黑蘋果青年」發起的一項關愛大學生群體的公益行動。該活動鼓勵企業高管在自己方便的時間,向一位大學生開放當一天的「一日助理」的機會,讓該學生跟隨企業高管,完成一天的觀察與工作見習。
2010年,在包括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袁岳先生、復星集團郭廣昌先生,阿里巴巴集團李俊凌先生在內的等三十多位高管,為包括美國哈佛大學、美國杜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日本東京大學、中國清華大學等國內外大學在內將近一百名的青年學子提供了「高管一日助理」活動參與機會。

㈢ 郭廣昌是一個怎樣的人

望採納。
我的「雷達」在中國富商進入房間前通常能很早地探測到他,因為走廊里會發出富商下屬們為其讓路而絆倒自己的聲音。

但是,在郭廣昌到達他公司總部管理層餐廳與我共進午餐前,沒看到有人行色匆匆和點頭致意。他的總部位於上海外灘並不顯眼的一端。突然他就出現了,體型瘦弱,戴著眼鏡。如果他不是建立起總資產500億美元的企業,看上去會被認為是介於圖書管理員和打工者之間的從業者。

郭廣昌不是中國最富有的,也不是最光鮮的,更不是(據他自己說)最聰明的。但47歲的他早已從赤貧農民變成億萬富豪,如今,發財致富的願望再也不是他堅持早起的動力了。

他在1992年和三個大學好友共同創立的復星集團現已發展為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復星是一系列機構組織的大股東:我孩子在上海打流感疫苗的醫院、買生日蛋糕的蛋糕店、喜歡在假期時去度假的度假村,當然還有不計其數的我們行走的地面(因為復星控股的上海房地產)。

復星最近正在嘗試收購地中海俱樂部(可能實現),已經收購了葡萄牙最大的保險集團Caixa Seguros。復星今年迄今為止已經完成了12筆海外收購交易,它很可能不久就會來到你的鄰國,准備收購一家你熟悉的公司。因此,現在是一個理想的時刻去了解和探究郭廣昌的投資邏輯。

郭廣昌表示,佛家思想、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和巴菲特都對他有影響。他說,他從中國古代聖人(以及來自奧馬哈的巴菲特)尋找到了靈感,以此做出投資決策。他還熱衷於亞洲的武術藝術——太極拳,經常練習太極。但是我們首先談論的是食物,不只是因為我們正在吃午餐。

郭廣昌1967年出生在中國東部的浙江省,當時食物(食物的匱乏)是中國的一個大難題。他回憶到,當時他全家沒有挨餓,但也沒有大魚大肉。「我們肯定可以吃飽,但是吃的東西很糟糕,」他說道,並回憶起他母親如何「種番薯來喂養我們」。

然而,和很多同齡人一樣,郭廣昌對那段歷史似乎更多的是懷念,而不是批評。他津津樂道地說起那時母親的拿手好菜「梅乾菜」,他說和一大塊豬油一起燒,味道最好。

他說:「我們當時很窮。我們經常蒸一碗米飯,然後在米飯上面放一層梅乾菜,豬油會融化到米飯里,聞起來香極了。即使到了今天,我一想到還會流口水。梅乾菜讓我們懷念過去。」

梅乾菜之於郭廣昌就像瑪德琳蛋糕之於普魯斯特,這種菜乾也成為郭廣昌在寄宿學校的主要食物。在中國,大多數農村孩子(包括來自郭廣昌這種農民家庭的孩子)如果要上學,就只能寄宿在最近的鎮上。郭廣昌的母親給他裝了一罐豬油梅乾菜和家裡能省下的所有豬肉,讓他帶足口糧去學校度過整整一周。

我們在復星素餐廳的一間包間里共進午餐,餐廳是向員工和管理層免費開放的。當我問他我們要不要午餐吃梅乾菜時,他高興地叫起來。但看起來我們吃不成了,不是因為這道接地氣的菜不夠高大上,而是因為不夠素。他吃著熱氣騰騰的手擀麵,嘴裡塞滿了他母親過去種的那種番薯。我問他是不是素食主義者,他說不是,但他為母親守孝的一個月內沒吃肉,因為她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如果可能,每天的午餐他也盡量不吃肉。

今天的菜品是冷蒸甜玉米、香菇炒冬瓜、秋葵、菠菜和土豆豇豆。中國大多數商務午餐都會配中國的白酒,但這里沒有。這部分體現了郭廣昌生活和致富方式——凡事不走極端,無論是飲食還是投資。他繼續說道,太極能夠平衡陰陽。

我問,太極和收購葡萄牙保險公司有什麼關系?郭廣昌開始介紹他是如何把太極文化和理念嫁接到他的投資決策中去的。

「太極不是講究先發制人的,太極講究後發制人,」他說道。「就是去體會某種變化以後但是反應比別人快。這從投資的角度來說也是這樣,你永遠不可能比這個市場快很多,因為人的智力和眼界都是有限的。但是,你能夠看到這種變化的時候,感受卻比別人快一點,在變化之中感受比別人快一點,另外就是說在變化之中你敢於去做決定。其實你每天和市場打交道,每天體會市場的變化,其實這種感覺是一樣的。」

雖然任何稱職的太極大師都會告訴你,要領悟太極這門武術和精神相結合的藝術形式的精髓需要很多年,而且我知道我僅僅領會了他的一小部分意思,但是我確實對「感知變化」這回事略知一二。我最近也在學太極,知道如何改變我的平衡(只需將一根手指向下伸到大腿外側),就算教練用力連續打我也無法將我打倒。

郭廣昌說他過去幾乎每天都打太極;即使現在他忙得每周打不了兩次,他「坐著也能打太極」,甚至我們正在進行的午餐期間。「你看,我很少這樣坐著,」他駝著背示範。「我平時都是這樣坐的,」他解釋道,後背挺直坐在椅子邊上。「這樣坐,你的氣才能在體內順暢流動。」他補充道,這幫助他「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並且「一般的身體不適都能自我調節和恢復」。

我對「氣」這個中國醫療精神概念和對太極一樣不甚了解。但是郭廣昌執意要給我解釋,竟然冒出了幾句英文,「如果你只打五到十分鍾,那對你的健康有益。甚至有時候在開電話會議,我一邊聽著電話那邊,一邊打幾個動作。」他說道。員工說,大家都知道他在勞心勞力的會議茶歇期間就不由自主地打起太極。

東方人的精神修習對他的投資策略所產生的影響不止於此。郭廣昌解釋道,佛教最重要的就是一切從你的心出發,去體會別人的心。從做生意角度也是這樣,就是將心比心。我感覺做生意就是一種修行,佛教所說的修行。所以你不要就是說出於僅僅賺錢的目的,而是從為別人考慮的角度去把事情做好了,賺錢只是一個最後自然的結果。

「企業,」他補充道:「也是慈善的最佳形式」(或許這正是他對請求善款的佛教徒所說的話)。「通過讓企業成功,你可以提供更多就業。然後,如果你能優待你的員工,那麼你的企業本身就是一個慈善機構。」郭廣昌表示,獲取財富的關鍵不在於智力,而在於一種叫做「心力」的東西。這是一個讓許多善於表達的人也難以詮釋的詞語,郭廣昌對它的解釋是:「有些人做了錯誤的決定,但並非因為他們智商不高,而是因為他們沒能抵禦心魔的誘惑。」

例如,「在次貸危機之前,美國有許多人購買次級債務。當時他們很清楚這么做有問題,但他們知道,如果不買,他們當年的獎金就會減少,所以他們的決定是根據短期利益,而不是因為他們對風險毫不知情。」那些人就沒有心力。他說,即使你是高管,你認為你做的總是對的,但事實上,能夠承認你犯的錯誤,是心力的另一種形式。他說道,比如阿甘,「他並不是非常聰明,但是非常成功。」

郭廣昌還以沃倫•巴菲特作為例子。他踐行巴菲特的策略,建立一個以保險資金為核心來進行多元化投資的集團。郭廣昌說道:「我覺得他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為他比別人更精明。」他補充道,而更多的是因為恪守投資紀律、對市場敏感、放眼長遠。這些因素,也是心力。

除了佛家思想和巴菲特模式的踐行,郭廣昌也把他的成功歸因於另一位聖人:鄧小平。在毛澤東逝世後,鄧小平領導中國進行了重要的經濟改革。郭廣昌說:「如果[鄧小平]沒有把土地分給農民,我們就沒有足夠的糧食,浙江省的大多數[村民]就會挨餓。」他還表示,如果沒有鄧小平的改革,他可能就沒有機會上大學,「也就不可能有復星。」

郭廣昌公司的名稱也反映出他所熱愛的大學:「復星」意指「復旦大學之星」。復旦大學是他的母校,也是上海最知名的高等學府。不過他在復旦獲得的不僅僅是張哲學學士文憑:他通過向晚上學習到11點、飢腸轆轆的同學售賣麵包,,從中磨練了經商的技能。一個晚上他可以賺5塊錢,這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在當時,他補充道,每月的開銷只有30塊錢。

1989年畢業後,他原打算出國留學。但他決定用這筆學費,和三個同學(這些人仍與其保持合作)一起成立復星。在公司成立22年後的今天,復星的投資覆蓋了鋼鐵、采礦、旅遊及醫葯行業。

這類「浙商」的傳奇故事在現代中國並非前所未聞: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也是浙江人士,也是太極的忠實習者。郭廣昌常常會被拿來和馬雲作比較。但這位復星董事長卻說自己不如電商巨頭馬雲聰明。「沒有人能像馬雲那樣聰明」,郭廣昌笑稱道:「他是…叫什麼來著,外星人。我只是個普通人」。

話題轉至近期發展。復星為取得法國度假連鎖集團「地中海俱樂部」的控股權已奮戰逾一年,最近斥資7.25億美元收購紐約第一大通曼哈頓廣場。但近期復星最重要的戰略舉動是以10億歐元收購了葡萄牙Caixa Seguros保險集團。在評級機構已表示復星負債過多的時候,該保險集團可以令郭廣昌獲得所需的資金,以收購地中海俱樂部等海外公司,借力中國動力,而無需增加債務。

他說:「擁有這家保險公司,意味著我們擁有130億歐元的保險資產可用於投資業務。」他補充道,在阿里巴巴美國IPO中,復星的葡保也獲得了阿里巴巴配售的1億美元股份。但是我說,你不能只是從這家葡萄牙公司中獲取資金,你還得把保險賣給葡萄牙人(還要和與中國監管機構大不相同的葡萄牙保險監管機構打交道),這難道不困難嗎?郭廣昌說:「這並非我們第一次投資保險公司。我們了解保險業務。」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承諾,但他的信心絲毫沒有動搖。巴菲特運用保險來推動投資,郭廣昌也致力於此。

午餐即將結束,但郭廣昌幾乎都沒怎麼吃面。我也依然好奇:一個出身農民家庭、但現在已經非常成功的人怎樣看待中國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等眼下面臨的現狀?因為我知道,許多海外專家們正在為中國人的貪婪、炫耀、傳統價值觀沒落而憂心忡忡。郭廣昌是否也擔心中國將因自身的佔有欲而不堪重負、陷入崩潰呢?

他溫和地反駁了我。「我希望你能了解,我們過去貧困了很長一段時間;我希望你能了解,我們對美好生活和富裕的嚮往,讓我們都不要急於批評。這就是我的觀點。」

他補充說:「我認為中國文化,包括儒家思想、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內,其實是非常平衡的。它會引導人們回歸到他們內心真正需要的事物上。當人們足夠富有時,他們想要的也會不一樣。一開始,一個人想變得有錢,想炫耀他的財富,這很正常。但是逐漸的,他會發現這樣很無聊。他會漸漸地發現,內在的精神平衡更加重要。他也會轉而追求這種平衡。」

說罷,這位哲學企業家動身出發,也許是去投資你身邊又一個知名品牌。

㈣ 中國葯科大學畢業實習基地有哪些

.有不少啊,學校網站介紹,校外實習基地一共56個。
簡要介紹一些:
中國葯科大學實習基地一覽表

行政類
1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南方經濟研究所
2 江蘇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3 江蘇省葯品檢驗所
4 江蘇省葯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
5 南京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6 江寧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醫葯企業類
7 南京聖和葯業有限公司
8 北京悅康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9 南京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10 浙江仙琚制葯有限公司
11 南京華東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12 杭州愛大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13 南京金陵制葯廠
14 中國葯科大學制葯有限公司
15 浙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16 南京康海葯業有限公司
17 南京新港葯業有限公司
18 江蘇衛虹電子醫葯有限公司

其他類
19 江蘇瑞格律師事務所
20 江蘇世紀同仁律師事務所
21 江蘇當代國安律師事務所
22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3 華泰證券南京瑞金路營業部

24常州方圓制葯有限公司
25上海新亞葯業有限公司
26上海海天醫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27山東宏濟堂制葯集團有限公司
28江蘇省省畜產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
29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呂四中心
30復星醫葯東富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1中國葯科大學GMP實訓中心
32中國葯科大學實習基地東區

㈤ 急求上海復星集團郭廣昌的創業故事

郭廣昌,男,1967年生,浙江東陽人。現任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復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復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出生於浙江東陽農村的一個貧困家庭,1985年畢業於浙江名校--東陽中學,後考入復旦大學哲學系,1989年畢業留校,3年後他和四個同學用借來的3.8萬元創業,靠一種乙肝診斷試劑獲得第一桶金。此後,復星進入房地產、百貨、鋼鐵、金融等行業。復星投資3.5億於張志祥(本排名139位)的「建龍鋼鐵」,並於2002年組建德邦證券。復星還通過友誼股份持有中國最大的連鎖超市「聯華超市」的股份,旗下的房地產企業復地集團是上海最大的房地產商之一,正計劃在香港上市。「復星」還持有著名財經報紙《21世紀經濟報道》的股份。郭廣昌持有復星集團58%的股份,他是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民盟盟員。

復旦大學本科復旦大學MBA

公司總部:上海
主要行業:生物醫葯、房地產
行業地位:上海最大的房地產商之一
主要上市公司:復星實業(600196),1998年6月IPO
商業策略:藉助上海的地域優勢,通過資本運作展開多元化投資

歷程
1989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後留校任教。

1992年,已經順利通過TOEFL和GRE考試的郭廣昌,放棄到國外發展的機會,毅然「下海」創業。

1992年他與四個同學用從老師那裡借來的出國學費3.8萬元開始創業,先後從事過市場調查,食品、電子以及化工產品的生產。

1993年進入房地產銷售和生物醫葯領域,開始生產乙肝診斷試劑。靠乙肝診斷試劑獲得第一桶金。

1993年5月,郭廣昌決定將公司最初積累的「第一桶金」,全部投入基因工程檢測產品的開發上。

1995年郭廣昌倡導設立了「復星——大華百萬科教發展基金」。

1996年設立「復星——曹家渡街道百萬扶貧幫困基金」。

1996年10月開始,郭廣昌先後斥資近5億元,堅持市場導向,在現代生活醫葯產業、信息產業、房地產業領域里,積極參與了一批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合資合作和改造嫁接,整合資源,發揮優勢,開展了資源優化配置和「1+1>2」的共同發展。

1997年設立「復星——普陀百萬科教發展基金」等。

1997年郭廣昌把市場拓展的眼光瞄準國際市場,經過大量的艱苦工作,復星在巴西、印度、南非等國家積極拓展業務,並首批獲得民營科技企業自營進出口權。

1998年,「復星實業」上市後,「復星集團」開始多元化歷程。目前「復星」涉足房地產、鋼鐵、金融等行業。

1998年,美國總統柯林頓訪華在滬期間,專門會見了郭廣昌等12名上海非公經濟企業代表,柯林頓回國後還給郭廣昌來信,對他和復星集團的發展表示贊賞,並約請復星到美國發展。

1999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郭廣昌是全國政協委員,間接持有「復星實業」和「豫園商城」各35.1%和11.6%的股份,財富5.19億元。他的投資集中在上海,目前控股、參股5家上市公司,以及其他70多家公司,去年的總銷售收入達10億美元,納稅1000萬美元,有4000名員工。

他是中國資本市場中最活躍的企業家之一,他還投資媒體、鋼鐵行業,其中鋼鐵是與張志祥(第95位)合作的.復星集團旗下還有零售行業,主要是一個超市連鎖,兩個醫葯連鎖和一個大賣場。

主要社會職務:

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全國工商聯九屆執委會常委;

第八屆全國青聯委員;

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副會長;

上海市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上海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

上海市浙江商會會長。

所獲主要榮譽:

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

97年度上海市勞動模範;

第五屆「上海十大傑出青年」;

第三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2000年紫荊花杯傑出企業家成就獎;

2001年中國民營科技優秀企業家「開拓獎」;

2002年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家;

中國400富人榜第45名;

2002年度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九名。

2007年度胡潤百富榜榜第10名。

------------------------------------------------------------------------------------------------------------
郭廣昌的三大人生轉折

人大了,面臨的機會和誘惑就多,選擇也就多了。

尤其是像郭廣昌這樣的「大」人。

對復星這樣的企業來說,他的每一個選擇都在考驗著他的睿智和創造力。這些選擇對他和他的團隊來說都至關重要。

在重要的關口,幾乎每次選擇,對郭廣昌的人生軌跡來說都是一個轉折點。

第一個轉折點

初中畢業:放棄中師改讀高中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大學畢業前的這段時間的人生軌跡基本上都是被確定了的:小學—中學—大學。

在這段時間里,我們的人生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

可是對於郭廣昌來說,他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就出現在中學時代。

郭廣昌出生在浙江東陽的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人傑地靈的東陽,在經濟上還是比較落後的。像大多數的農家父母一樣,郭廣昌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兒子早日跳出「農門」,因此父母讓他報考了師范。一方面可以減輕家裡的負擔,另一方面也可以跳出「農門」,就這樣,成績優異的郭廣昌報考了師范。

拿到中師錄取通知書的郭廣昌,就像拿到人生的判決書。難道這輩子就呆在東陽做一名鄉村教師嗎?自己的大學夢呢?東陽中學走出了那麼多大學生、碩士生甚至博士生,難道自己這一輩子就只能是一個中師生嗎?

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郭做出了第一個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決定——放棄中師,改讀高中。父母不允,他就悄悄卷了一床竹席,背了十幾斤米上了東陽中學。高中3年,靠著每星期回家背幾斤米和一罐霉乾菜,他熬了過來。

正是過早地擔受人生的風雨和苦難,使得郭廣昌能夠在以後的人生路上處變不驚,臨危不懼。

今天的郭廣昌,已經很少向人提及這段往事了,可是他自己知道,那是自己人生的第一個抉擇。

這個看似很小的決定,幾乎影響了郭廣昌的一生。正是因為讀了高中,才有了他後來的上大學的機會,他的眼界也由此而更加開闊,這為他以後在資本和產業這條路上一路飛奔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

第二個轉折點

1992年:受鄧小平南巡講話影響,放棄出國改而「下海」

郭廣昌實現了他的大學夢。從東陽到上海,郭廣昌發現了一片比東陽更為廣闊的天地。在大學期間,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接觸社會上。

大學期間,郭廣昌做了兩件令他的同學津津樂道的事: 第一件是在1987年暑期,他一個人不聲不響地騎自行車沿大運河考察到了北京;第二件是在1988年暑假,他組織十幾個同學搞了個「黃金海岸3000里」活動,騎車沿海考察,到了海南。

這兩件事無疑幫助他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社會、認識了自己,更直接的結果是使他畢業時被留在了校團委。

在學校團委,他工作出色。但年輕的心使他渴望看到更廣闊的天空,他想出國留學,並為此積極准備,先後通過了TOFEL和GRE考試,而且還向親戚借好了出國所需的資金。
如果命運不發生轉折,他也許出國做了一名留學生。

1992年發生的一件事情改變了他人生的這一軌跡。

這件事就是鄧小平南巡。

鄧小平在南巡中擲地有聲的話,深深地打動了郭廣昌的心。一個年事已高的老人熱情洋溢的講話,讓25歲的郭廣昌熱血沸騰。

上海,也因這位老人的講話而成了投資和創業的熱土。在國內也可以大有作為!何必一定要到國外去呢?

經過權衡和思考,郭廣昌放棄了出國的念頭,而是決定辭職,自己去闖盪一番事業,決定在上海的熱土中根植自己的理想。

事實證明,郭廣昌的選擇是正確的。

也就是在那一年,25歲的郭廣昌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和同校4位同學湊足人民幣10萬元,辦起了當時還相當少見的信息咨詢和調查專業公司。機緣和努力讓他在25歲那年就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

第三個轉折點

創業之後,實施人才戰略
此後的郭廣昌,在人生的道路上可謂一帆風順。

他和他的團隊,在中國商界名聲漸大。

做大了的郭廣昌,對名利看得更加淡薄,對外界也保持著一貫的低調。

因為他知道,更大危機往往潛伏於順利之時,這種「危機」就是暗藏於想做大企業過程中的不可預知的風險。

這是一種在外人很難領略到的「高處不勝寒」的心境。

因此,看起來一帆風順的創業之路反而成了一種風險。

如何來度過這種風險也是人生的一大選擇。

郭廣昌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他選擇了「人才戰略」來度過這個「危機」。

早在創業初始,郭廣昌就深刻認識到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青年人最需要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集體英雄主義。我們這些人,能力上可能每人只能打70-80分,但是我們要做能力的加法和乘法,在復星,我們最大的願望,是培養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企業家群體和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創業團隊。」郭廣昌不只一次地說這番話。
在人才引進和培養上,郭廣昌深化「以發展吸引人、以事業凝聚人、以工作培養人、以業績考核人」的用人觀念。

事實證明,「人才戰略」是郭廣昌最為明智的選擇。

在郭看來,他的選擇很多,轉折點也很多,但是這三點,對他來說,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郭廣昌信奉的理念:

◆企業的發展像一條河,一條不斷流淌的河,我們每一個人正像河中的一滴水,無論是在上游、中游還是下游,都能找到自己匯入的位置。

◆青年人最需要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集體英雄主義。我們這些人,能力上可能每人只能打70-80分,但是我們要做能力的加法和乘法,在復星,我們最大的願望,是培養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企業家群體和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創業團隊。

◆我堅信,企業家的責任就是創造財富。

㈥ 區塊鏈人才有多貴

21世紀什麼最貴?可能是區塊鏈人才。

從上海某211大學碩士畢業的張岩(化名)今年暑期開始在一家區塊鏈公司實習,主要負責行業信息的收集,實習期間工資為8000元,轉正以後月薪將達到22000元。

張岩的起薪已經遠高於應屆畢業生首次就業的工資水平。根據上海市人社局的統計,2017屆上海高校畢業生中,本科學歷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為4793元,碩士及以上學歷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為8001元。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目前行業人才緊缺度高,符合招聘要求的人才少,供需失衡導致人才溢價較高,預計兩到三年後,待到區塊鏈技術落地應用、全面開花時,市場的供求關系會進入一個穩定階段。

區塊鏈人才有多貴?

「我們招人一直都不順利,一個季度可能能進來5-8個人,只能達到我們預期的20%。」雲象區塊鏈創始人鄧旭一直希望將團隊迅速擴充到擁有100人的技術人員的隊伍,但卻苦於找不到合適的人才。

某公司招聘信息

高薪找不到人的尷尬局面如何破?

「我理想中的區塊鏈人才主要有兩個標准,一是有計算機基礎,二是有演算法基礎。」鄧旭說。

據算力智庫創始人燕麗介紹,區塊鏈的人才分三種類型:

一是做內容研究方面,這類人才原來大多從事財經資訊類、傳統研究類等工作,經過一到兩個月的培訓適應就可以上手崗位;

二是產品的技術開發類,這一塊需要成熟的計算機技術人才,如研究底層數據開發、數據存儲等方面,他們需要在區塊鏈的場景中重新分配自身的工作領域,經過兩到三個月可以適應崗位需求;

三是產品需求的提煉師,這是最難找的人才,他們既需要懂區塊鏈的業務邏輯、挖掘痛點,又需要懂技術,能夠將客戶的需求與技術開發人員的能力溝通串聯。

億歐智庫分析師尚鞅也向中新經緯指出,區塊鏈本質是分布式的加密資料庫,核心思路是去中心化。區塊鏈是從比特幣演變而來的,此前高校里幾乎沒有開設相關課程,所以今天的區塊鏈技術從業人員大多是自學,客觀上凡是計算機專業背景的都有條件能學會。但是技術不是關鍵,關鍵是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只有當某個場景下,將數據進行分布式存儲能夠具備不可替代性和為企業帶來顯著效益的提升,才算是好的應用場景,所以鏈上的應用目前仍屬於探索階段。

「應用型人才太少了,」尚鞅說,任何新技術的應用轉化都需要一個過程,而目前很多技術人員不懂產品。

鄧旭分析當前造成區塊鏈人才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方面,區塊鏈普及速度快,而技術人員數量較少,造成了供需失衡;另一方面,區塊鏈實際上是綜合性技術,囊括了計算機語言、演算法、通信、密碼學等四大塊,目前高校培養的人才一般只具備一兩方面的知識儲備。此外,隨著去年ico的火熱,誕生了一大批新的區塊鏈公司,進一步加劇了區塊鏈供需失衡的局面。

隨著區塊鏈概念的大火,一些高校開始開設課程,培訓機構也紛紛入場分羹。燕麗建議,偏理工科的頂尖高校可以繼續發揮優勢,培養區塊鏈技術應用人才;而在業務方面上,仍然主要依靠傳統行業轉型過來的人才進行填補;社會組織、研究中心等機構可以組織區塊鏈行業人才的職業培訓,但好的職業培訓必須要持續兩到三個月,而非兩三天的「速成」培訓。

不過,鄧旭指出,現階段培訓只能為行業補充一些中低端的技術人才,但解決不了高端人才的問題。尚鞅也指出,開設了相關課程的大學也面臨難以留住師資的問題。「一方面容易被企業挖走,另一方面,真正懂技術和應用的人大多選擇自己開公司,或者去炒幣了。」

「區塊鏈技術是一門離錢最近的技術,因此很多人沉不下心來做技術,而且技術很復雜,又比較枯燥。」鄧旭說。

內容來源 觀察者網

㈦ 年薪百萬的金融圈大佬,都有什麼樣的實習經歷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Cat同學,本科是985金融,然後去了英國某G5學校讀金融碩士,現在的實習是在高盛上海,她的第一份實習開始於國金證券,下面是她所有的實習經歷:
高盛(上海)——暑期實習
復星資本——Investment Summer Intern——2 個月
LB 投資——VC Intern——1 個月
銀河證券——PE Intern——4 個月
BCG——PTA——3 個月
國金證券——研究部實習——4個月
Cat同學最後會留在高盛嗎?我也不清楚,但要知道高盛的entry level員工,70%是實習轉正的呢。
謝謝!

㈧ 上海三校生暑期高復、復星好還是儒林好

三校生高復當然是民進的最好,但是價格也蠻厲害得。至於復星和儒林,貌似儒林要好一點。我個人還是推薦你去民進。

熱點內容
游褒禪山記教學反思 發布:2025-08-25 03:51:39 瀏覽:894
監禁姐妹教師西瓜 發布:2025-08-25 03:19:29 瀏覽:790
李德印老師 發布:2025-08-25 02:35:21 瀏覽:859
硝酸鈣的化學式 發布:2025-08-24 20:54:14 瀏覽:595
四平招聘教師 發布:2025-08-24 19:15:36 瀏覽:290
學習讓師德在教育中閃光心得體會 發布:2025-08-24 19:05:49 瀏覽:260
校園產業 發布:2025-08-24 18:45:21 瀏覽:321
西華大學古城教學區 發布:2025-08-24 16:57:57 瀏覽:439
2017四川文科數學高考 發布:2025-08-24 15:30:36 瀏覽:210
孩子發燒物理降溫的方法 發布:2025-08-24 14:28:36 瀏覽: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