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仁心師德
A. 白岩松的一篇文章"我為什麼信任醫生
http://wx.shenchuang.com/article/2015-04-04/565108.html
教師要做什麼樣的人
疫情是一面鏡子,它折射出的人性光輝讓「崇高」這個詞生動而具體。在危險的疫情面前,84歲的鍾南山院士再度掛帥,出征前線保衛武漢;73歲的李蘭娟院士不舍晝夜研究防疫方案,引領科研攻關;身患漸凍症的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與時間賽跑,竭力搶救病人生命;還有那千千萬萬不計生死的醫護人員,雖無名卻無畏,讓「醫者仁心」這四個閃亮的字刺破黑暗,帶來光明的希望。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什麼是真正的初心使命、敬業精神、職業操守。醫生救死扶傷、懸壺濟世,教師更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醫者仁心、師者大德,始終都是這個社會呼喚的時代精神。
透過疫情進行深刻審視,作為教師一定要有堅定的職業信仰,這是師德的根基,我們要時常叩問自己,不論在常態教育中,還是在重大危機面前,抑或改革變化時,是否都能堅守初心、不負使命。疫情給教育工作者也上了一堂「人生大課」,每一名教師都要在經歷大事件的過程中,形成大格局。教師要進一步認識到,師德不單單是對學生的關愛,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更應該是一種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與擔當,將家國情懷深深熔鑄於職業信仰中,這也是教師個人價值的升華。
認知智慧教育
用好信息技術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形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而這場突發的疫情更是加速了智慧教育時代的步伐。全民居家隔離改變了教育的時空、情境、方式、內容等,線上教育、雲端管理便成為了非常時期的應對之策,更是未來教育趨勢的一個清晰信號。教師是這場教育考驗的直接應對者,要著眼未來,透過非常時期,深謀長遠發展。
在這場提前到來的檢閱面前,許多教師在信息技術運用上也展現出了諸多不適應,以及思維局限和能力缺陷,這是值得每一位教師深思的問題。教師的信息素養水平關乎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校改革發展的進程,是新時代教師專業技能的一項必備素養。廣大教師要充分把握疫情倒逼的成長契機,深刻認知教育技術變革的力量,積極學習、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補齊能力短板,形成互聯網教育思維,以信息技術服務於教育個性化發展,從而用智慧教育推動自身、帶領學生在智能化、泛在化、終身化的學習體系裡得到長足的成長發展。
C. 醫德、師德該不該用來綁架醫生和教師
醫德、師德不該用來綁架醫生和教師,這些是用來約束他們的條約,但也不是大眾用來綁架他們的理由!
D. 西電教師毆打醫護人員如何處理的
西安電子科大回應教師毆打醫護人員:已嚴厲批評。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