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鄉村教師生活補貼
為了增強鄉村的教育發展,解決城鄉教育不平衡的問題,我國一直以來對鄉村教師隊伍以及師資力量建設給予了許多扶持和幫助。但事實上,鄉村教師的工資仍然不高,加上農村環境條件等因素影響,能夠長期留在鄉村執教的教師並不多。因此,國家為了留住這些人才,根據政策要求按條件差異給鄉村教師發放鄉村補貼,而且據悉2019年鄉村教師的生活補貼標准將全面提高。下面惠農網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今年的鄉村教師的補貼標准吧。
那些人能享受到鄉村教師補貼?
首先享受鄉村教師補貼的人群必須是在崗在編的辦公教師,像那些義務支教的非在編人員或者編外人員是不能享受到鄉村教師補貼的。另外,因病長期請假或者停薪留職等長期不在崗人員,同樣也不能享受鄉村教師補貼。
其次能夠享受到鄉村教師補貼的學校也必須是鄉村的學校,城區內的學校是沒有鄉村補貼的,而且有的地方還規定,距離城區不超過某一公里數的中小學校,雖然屬於鄉鎮學區管轄范圍,但也不能領取鄉村補貼。
鄉村教師的補貼內容有哪些?
1、依照鄉村學校艱苦邊遠程度實行差別化的補助標准,中央財政將繼續給予綜合獎補。
2、依法依規落實鄉村教師工資待遇政策,依法為教師繳納住房公積金和各項社會保險費。
3、在現行制度架構內,做好鄉村教師重大疾病救助工作。
4、實施邊遠艱苦地區鄉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各地要按規定將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住房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統籌予以解決。
鄉村教師的補貼標準是多少?
據悉,我國不僅僅在集中的貧困地區,在一些發達城市如北京、上海、遼寧、廣東以及福建等部分地區也同樣實施了鄉村教師生活補貼。根據中央財政的補貼政策,各省市的補貼標准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像福建就要求不得每人每月低於500元,貴州則為一月300~500元。而在2019年生活補貼將重點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傾斜,並且將進一步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相關政策文件,同時進一步的提高鄉村教師待遇,推動生活補貼的提標擴面。
以上就是2019年鄉村教師生活補貼標準的全部內容。總的來說,鄉村教師補貼就是為了提高鄉村教師的待遇,讓鄉村學校也能吸收師資人才、留得住人才,還有一些地區甚至還有職稱上的額外補貼。相信在多方的努力下,鄉村教育一定會越來越好。
『貳』 河北省人社廳2015年12月21日通報農村教師補貼的新規定
吸引優秀人才到鄉村從教、穩定鄉村教師隊伍,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切實提高鄉村教師的地位和待遇。2014年我省啟動實施了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惠及22個縣4.4萬名鄉村教師,他們平均每人每月增加300元,深受教師歡迎。這次出台的《實施辦法》集中從多個方面制定惠師政策,提高教師待遇、改善教師生活條件。一是實施鄉鎮工作生活補貼制度,為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發放鄉鎮工作補貼。二是實現我省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全覆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繼續實施,由省級財政負擔;其他地區參照實施,補助標准根據本地實際確定,資金由同級財政負擔;連片特困地區以外的貧困縣由省級財政給予適當獎補。三是進一步明確鄉村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依法為教師繳納住房公積金和社會保險費。四是強化鄉村教師生活保障,諸如規定每年為鄉村教師組織一次體檢;設立鄉村貧困教師幫扶基金,對因遭遇突發事故或突患重大疾病,造成生活特別困難的鄉村教師進行救助幫扶;將鄉村學校教師住房納入保障性住房建設規劃,享受中央和省保障性住房優惠政策和資金補助;加快鄉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力爭到2020年,再幫助1萬名鄉村教師解決周轉宿舍問題,切實改善鄉村教師的生活條件等等。
具體可以參照文件:http://hb.zgjsks.com/html/2015/shizhengredian_1212/7877.html
『叄』 河北教師的鄉村補助為什麼不包括高中教師
為了確保鄉村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滿足教育教學實際需求,《實施辦法》提出了統一城鄉教職工編制標准,並考慮到農村學校生源分散、班級容量小等特點,提出實行村小學、教學點編制按照生師比和班師比相結合的方式核定;寄宿制學校合理配置專職生活老師。明確提出縣級教育部門按照班額、生源等情況統籌分配各校教職工編制,根據學校布局結構和不同學段學生規模變化等情況對編制及時進行動態調整。嚴禁各地「有編不補」,嚴禁任何部門和單位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佔用或變相佔用鄉村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此外,《實施辦法》還提出探索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提供工勤和教學輔助等服務,解決鄉村教師隊伍的遺留問題;提出了改革鄉村幼兒園用人機制。這些舉措都為鄉村學校師資補充提供了制度保障,也有助於減輕目前鄉村教師特別是教學點教師的工作負擔。
詳細可以查看計劃原文:http://hb.zgjsks.com/html/2015/zcfg_1212/7878.html
『肆』 河北鄉村補助,教師幾個月
吸引優秀人才到鄉村從教、穩定鄉村教師隊伍,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切實提高鄉村教師的地位和待遇。2014年我省啟動實施了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惠及22個縣4.4萬名鄉村教師,他們平均每人每月增加300元,深受教師歡迎。這次出台的《實施辦法》集中從多個方面制定惠師政策,提高教師待遇、改善教師生活條件。一是實施鄉鎮工作生活補貼制度,為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發放鄉鎮工作補貼。二是實現我省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全覆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繼續實施,由省級財政負擔;其他地區參照實施,補助標准根據本地實際確定,資金由同級財政負擔;連片特困地區以外的貧困縣由省級財政給予適當獎補。三是進一步明確鄉村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依法為教師繳納住房公積金和社會保險費。四是強化鄉村教師生活保障,諸如規定每年為鄉村教師組織一次體檢;設立鄉村貧困教師幫扶基金,對因遭遇突發事故或突患重大疾病,造成生活特別困難的鄉村教師進行救助幫扶;將鄉村學校教師住房納入保障性住房建設規劃,享受中央和省保障性住房優惠政策和資金補助;加快鄉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力爭到2020年,再幫助1萬名鄉村教師解決周轉宿舍問題,切實改善鄉村教師的生活條件等等。
http://hb.zgjsks.com/html/2015/shizhengredian_1212/7877.html
『伍』 教師工資改革最新消息,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多少
2016教師工資改革最新消息: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加快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
《意見》提出,到2020年,城鄉二元結構壁壘基本消除,義務教育與城鎮化發展基本協調;城鄉學校布局更加合理,大班額基本消除,學校標准化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城鄉師資配置基本均衡,鄉村教師待遇穩步提高、崗位吸引力大幅增強,鄉村教育質量明顯提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中金網7月12日
《意見》明確,要按照城鎮化規劃和常住人口規模編制城鎮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規劃,確保城鎮學校建設用地和足夠的學位供給。實施消除大班額計劃,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改革鄉村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實行鄉村教師收入分配傾斜政策,落實並完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邊遠艱苦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確保縣域內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施農村教師生活補助制度
在均衡教育資源方面,推出的舉措有:建立農村教師長效補充機制,按照「總量平衡、退一補一」原則,建立年度教師補充機制,及時招聘、調整和補充農村學校教師;實施面向農村中小學的「公益崗位計劃」「三支一扶計劃」「師范生頂崗實習計劃」,開展「名師」送教下鄉、巡迴講學活動,滿足農村學校教育教學需要;推動市區學校骨幹教師向農村學校流動,實行中小學教師隊伍「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完善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採取定期交流、跨校競聘、集團化辦學、學區一體化管理、學校聯盟、對口支援、鄉鎮中心學校教師走教等多種途徑和方式,引導優秀校長和骨幹教師向農村學校流動,逐步實現區域內教師校長交流的制度化、常態化;全面提高農村教師能力素質,實施「農村教師素質提升工程」,把農村教師培訓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創新教師培養模式,保障培訓經費投入,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實現農村教師培訓全覆蓋。
在提高農村教師待遇方面,推出的舉措有:依法依規落實農村教師工資待遇政策,實施農村教師生活補助制度和農村教師幫扶計劃,切實改善農村教師住房條件,提高農村教師崗位吸引力;加強農村教師編制管理,依據有關規定,按照生師比和班師比相結合的方式對村小學、教學點編制進行動態調整,重點解決農村學校音體美和信息技術及外語教師不足、部分學校缺編問題,確保農村學校開全開足國家規定課程;職稱(職務)評聘政策向農村學校傾斜,在全區城鄉學校教師崗位結構比例保持總體平衡的基礎上,專業技術中、高級崗位設置向農村學校傾斜,執行省定最高崗位結構比例,農村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條件適當放寬。
此外,還將建立農村教師榮譽制度。提高農村教師社會地位,對常年堅守農村學校並做出優異成績的農村教師,在區教育系統模範、優秀表彰中指標單列,優先推薦參加上級表彰;並吸納社會力量建立專項基金,給予物質獎勵,大力營造關心支持農村教師的社會氛圍。
多數省份補助覆蓋面大幅提高
目前,有連片特困地區縣的2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統稱22個省份)都出台了省級層面實施方案。2014年,22個省份699個連片特困地區縣中,已有21個省份604個縣實施了鄉村教師生活補助,覆蓋縣數達到86%,比2013年增加55%;享受補助學校6.7萬所,受益鄉村教師94.9萬人。河北、內蒙古、黑龍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西、重慶、四川、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兵團等16個省實現了連片特困地區縣全覆蓋。
中央地方加大資金投入 補助標准逐步提高
2014年,604個實施縣共投入鄉村教師生活補助資金33.2億元,比2013年增加23.2億元,增幅為232%。中央財政相應下達綜合獎補資金22.8億元,比2013年增加10.78億元。人均月補助標准為307元,比2013年增加49元,其中500元及以上的佔13%,300-500元的佔46%。從各省政策看,湖南、四川、雲南、西藏、新疆、兵團等地標准較高。如湖南按學校所在地情況,分為700元、500元、300元3個檔次;四川要求不低於400元,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提高補助標准;雲南統一執行500元的標准;西藏按照地區類別等情況,從300元到950元主要分為3個檔次;新疆基本按照艱苦邊遠地區類別劃分,從200元到800元分為7個檔次;兵團平均為600元,具體由各地綜合考慮艱苦邊遠程度等因素拉開檔次。
許多省份實施范圍不斷擴大 帶動效應初步顯現
許多省份不僅關注連片特困地區縣,還將實施范圍進一步擴大到省貧縣等相對艱苦邊遠的地區,使更多鄉村教師從中受益。如廣西補助對象除了連片特困地區鄉村學校外,還包括其它地區的教學點;江西補助對象為全省范圍內的山區、庫區、湖區等地區的農村屮小學;雲南、西藏、青海、寧夏、新疆等省份補助對象為全省所有鄉鎮及以下學校。此外,在中央政策的引領下,江蘇、山東、廣東等沒有連片特困地區縣的省份也結合地方實際,出台相關政策,對鄉村教師實施補助。如廣東2013年開始實施山區和農村邊遠地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崗位津貼制度,2014年將標准進一步提高至人均不低於700元/月,省級財政承擔資金的50%-80%。
部分地區出現城鎮教師爭相到鄉村學校任教的局面
部分實施縣結合本地實際,制定了較高的補助標准,如安徽金寨縣、湖南瀘溪縣、鳳凰縣,四川馬邊縣,雲南綏江縣等地的最高補助標准達到或超過了1000元,其中馬邊縣最高為2000元。由於補助標准較高,這些地區鄉村教師的職業吸引力顯著增強,出現了城鎮教師爭相到鄉村學校任教的可喜局面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路轉載,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陸』 農村三十年教師怎樣補助
以河南為例子。
在農村鄉(鎮)及其以下中小學校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累計男滿三十年、女滿二十五年教齡的教師,退休後享受其退休時工資百分之百的退休金待遇。
本辦法施行之前已退休的教師,凡符合上述條件的,自本辦法施行之月起,享受其退休時工資百分之百的退休金待遇。
獲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市(地)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表彰的優秀教師,累計男滿三十年、女滿二十五年教齡,退休後享受其退休時工資百分之百的退休金待遇。
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對其他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累計男滿三十年、女滿二十五年教齡的退休教師在其原退休金基礎上給予補貼。 國家補助、集體支付工資的教師退休後,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生活補助。
(6)河北鄉村教師生活補貼擴展閱讀
河南提高貧困地區鄉村教師補助最高每月補助800元。
河南省計劃按照鄉200元/月、村500元/月、教學點800元/月的標准給予貧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並且,2017年到2020年計劃投資14.4億元,建設周轉宿舍2.38萬套,重點解決4.29萬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住宿問題。
河南省還將進一步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確保順利完成2018年改擴建、新建900所寄宿制學校的建設任務,達到每個縣至少有一半的鄉鎮完成改擴建、新建一所寄宿制小學目標。
『柒』 鄉村教師補貼
以河南為例子。
在農村鄉(鎮)及其以下中小學校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累計男滿三十年、女滿二十五年教齡的教師,退休後享受其退休時工資百分之百的退休金待遇。
本辦法施行之前已退休的教師,凡符合上述條件的,自本辦法施行之月起,享受其退休時工資百分之百的退休金待遇。
獲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市(地)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表彰的優秀教師,累計男滿三十年、女滿二十五年教齡,退休後享受其退休時工資百分之百的退休金待遇。
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對其他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累計男滿三十年、女滿二十五年教齡的退休教師在其原退休金基礎上給予補貼。國家補助、集體支付工資的教師退休後,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生活補助。
(7)河北鄉村教師生活補貼擴展閱讀:
河南省為貧困地區的農村教師增加了每月800元的補貼。
河南省對貧困地區農村教師的生活補助標准,按照農村每月200元、農村每月500元、教學中心每月800元的標准執行。此外,計劃2017年至2020年投資14.4億元,建設2.38萬套循環宿舍,重點為4.29萬名農村中小學教師提供住房。
河南也將進一步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建設,確保順利完成900個新建設的寄宿學校,到2018年達到的目標至少一半的鄉長、鎮長在每個縣完成重建,擴張和寄宿小學建設。
『捌』 河北省借調鄉村教師長生活補貼嗎
以校為家,每周近20節課的工作量,除了備課、批改作業、正常教研外,還要充當「宿舍管理員」、「餐廳值班員」、「代理家長」……長期以來,我省廣大鄉村教師工作在艱苦清貧的環境中,不僅必須練就「十八般武藝」,還經常面臨著「去或者留」的困惑。
鄉村教師須練就「十八般武藝」
中牟縣三官廟鄉三官三中是一所農村寄宿制中學,距縣城35公里,學校條件在全省算中等。
11月11日上午9點多,記者來到這里采訪,副校長王守慶介紹說,這里的硬體條件還不錯,教學樓、宿舍樓都是八成新的,實驗樓才剛剛啟用,目前最大的困擾是缺老師,3個年級共7個班,只有29名教師。由於缺老師,開學分課的時候總覺得「掰不開」,有時校長也得代一兩個班的課。「每周近20節的課,對老師來說還可以承受。關鍵是教學以外,他們還承擔了大量的其他工作。」
記者了解到,由於是寄宿制學校,學生周一到周六都在學校。為了照顧學生的生活起居,幾乎所有的老師也都在學校與孩子們同吃同住,每周只能回家一次。
趙瑩瑩是數學老師,也是班主任。她每天要上至少三節課,備課、批改作業花去4個多小時,此外晚上查寢,中午檢查午休,和孩子談心,甚至連擰緊水龍頭和下課關燈都在她的職責范圍以內。
而與這些隨時隨地都要保持工作狀態的中學老師相比,一些地方的村小學、教學點的老師更可謂「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在生源少、教師少的情況下,有時候一名老師要教一個班的所有課程或者多個年級的多門課程,除了語文、數學外,還要保證給孩子們開設英語、體音美等課程。單單備課的工作量就很繁重。
待遇差 鄉村教師糾結去與留
鄉村教師流失是一個無法迴避的現實,而且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些年,鄉村教師的工資、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與他們的付出相比,還比較微薄,特別是一些偏遠的教學點,吃、住、行等基本生存條件都難以保障,也成為鄉村教師糾結去與留的原因。
「我們學校從2000年以來,每年都會有五六名教師調走或離開,最多的時候甚至超過了10個人。這些離開的,大多是30歲以下的年輕教師。」王守慶說。
「鄉里想往縣城去、縣城想往市裡走,即使去不了縣城或者市區,城區周圍的學校,甚至只是借調也願意,農村學校成了教師培養的『試驗田』和優秀教師的『中轉站』。」
盡管無奈,王守慶還是對年輕教師的選擇表示理解。「大學畢業來農村教書不容易,有的夫妻兩地分居我們留不住;有的在縣城買了房,遲早會走;有的能力強被挖走也不能影響人家。」
數學老師張良在這所學校任教已經一年多了,每個月的工資勉強夠開銷。看著出去打工的同村青年一個個蓋房、買房,自己買房子的錢從哪裡來還是個未知數。「我沒想過放棄教師這個職業,畢竟工作穩定,孩子們也需要我。可每天早起晚睡,生活單調而重復。困在四堵牆之內,信息閉塞,交際圈子狹小,有時也會令人感到疲倦。」張良說。
河南省教育學院楊少華教授認為,社會不能只單純地抱怨和責備鄉村教師。生活待遇低、工作待遇差是他們難以安心從教的重要原因,然而深層次的原因在於鄉村教師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太多,這些困難又得不到及時的幫助和解決。中原工學院副院長黃乾建議,進一步改善鄉村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讓他們留得住、有發展、受尊重,對那些長期在鄉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老師,要在工資、職稱等方面實行必要的傾斜,完善津補貼標准。
『玖』 廊坊市鄉鎮補貼包括教師嗎
根據《廊坊市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實施辦法,第六條,是由鄉村教師補貼的:
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於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部署要求,縮小城鄉教育差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重點解決我市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不強、補充渠道不暢、優質資源配置不足、結構不盡合理、整體素質不高等突出問題,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5〕43號)和《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河北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實施辦法的通知》(冀政辦發〔2015〕30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六)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
1.實施鄉鎮工作補貼制度。各縣(市、區)政府要嚴格按照《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河北省財政廳關於印發〈河北省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鄉鎮工作補貼實施辦法〉的通知》(冀人社發〔2015〕34號)規定,為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發放鄉鎮工作補貼。
2.各縣(市、區)政府參照《河北省教育廳河北省財政廳關於落實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的實施意見》(冀教財〔2014〕37號)》制定本地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發放實施方案,補助標准可根據本地實際確定,所需資金由縣級財政負擔。各縣(市、區)依據學校艱苦邊遠程度實行差別化的補助標准,重點向村小學和教學點傾斜。部分地區已實行的補助政策要繼續實施。
3.各縣(市、區)要依法依規落實鄉村教師工資待遇政策,確保我市鄉村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並逐步提高。依法為教師繳納住房公積金和社會保險費,縣域內統一繳費和補助標准。
4.各縣(市、區)要積極實施鄉村教師幫扶計劃。對因遭遇突發事故或突患重大疾病,造成家庭生活特別困難的鄉村教師進行救助幫扶。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積極為學校捐助資金,用於教師幫扶。切實推進鄉村教師定期體檢工作,每年組織一次免費體檢。各縣(市、區)醫療機構要加強與教育部門合作,積極制定適合鄉村教師需求的體檢方案,並加強對體檢教師的跟蹤指導。
5.各縣(市、區)政府要多渠道籌集資金,切實推進邊遠艱苦地區鄉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縣、鄉政府要將鄉村學校教師住房納入保障性住房建設規劃,由縣(市、區)政府統籌規劃,在鄉(鎮)政府所在地修建,並享受中央和省保障性住房優惠政策和資金補助。將符合條件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納入住房保障范疇,同等條件下優先輪候、優先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