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焉存
1. 教師出現了嚴重的教師師德違規行為如果學校存在什麼問題將嚴肅追究相關負責人
教師出現了嚴重的教師師德違規行為,如果學校存在教育不力,監管不力的問題,將嚴肅追究相關負責人。
2. 師德,國之魂范。存此,可與古之良將相匹,置圖與凌煙閣上;滅此良知,則地獄之設正為斯人!是啥意思急急
我直譯一下哈。。我只記得好像是康熙爺說的。
教師的品德,乃是國家的靈魂典範。它的存在,可以和古時候的那些良將相媲美,可以將他們置成畫像繪到凌煙閣之上;
教師倘若沒有了師德,那地府擺設的那些刑法 ,等得就是這樣的人。
(ps:凌煙閣:貞觀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為懷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眾位功臣,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圖像,褚遂良題之,皆真人大小,時常前往懷舊。)
3. 韓愈以一身立教,而為師於百千萬年間,其身亡而其教存是什麼意思
認為師德長存於天地之間,雖世事變遷,而這一教育之魂永恆。
現實中,中華民族有悠久的教育傳統,師道在不斷的傳承中發展,逐步積累和豐富了中華民族的師者風范要求。
重溫師道的含義,繼承和發揚傳統師道,從傳統中汲取營養,讓教師這一職業在今天依然能夠成為學生的榜樣,成為文化傳承的精神使者,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教育就是這樣一條綿延不絕的河流,它既是中華文化的承載者,更是傳統師德的承載者。不同時期,因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變化,主流學說因之改變,教育風尚隨之而動,但師德作為教育之靈魂,核心之所在,卻堅守著它的原則,在穩固中尋求發展。
(3)師德焉存擴展閱讀:
古人關於師德的詩詞語錄:
1、孔子為萬世師表,確立了中國傳統師德的典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要為學生樹立榜樣,重視師德師風;「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發憤忘食,樂以忘憂」,教師的治學精神,對學業的鑽研,既成就教育,更惠及學生。
2、西漢楊雄倡導師者的楷模作用,「師哉,師哉!桐子之命也。務學不如務求師。師者,人之模範也」(《發言·學行》)。此論與啟功先生題寫的「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及其相近。
3、宋朝朱熹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白鹿洞書院教條》),認為師德之美在乎博學,在乎謹慎,在乎思索,在乎奮進。
4. 師德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師德師風建設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敬業精神不強,缺乏獻身教育的事業心
個別教師缺乏教育熱情和愛崗敬業精神,不願意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他們不用心去教育學生,不認真鑽研教材,備課就只是簡單地從網上下載課件,上課馬馬虎虎、無精打采,作業批改不認真,教學效果差。有的甚至嚴重違背教師職業道德,不能安心於教育工作,更談不上進行教育教學改革了,家長意見較大。
2.工作作風浮躁,缺乏責任感
有的教師精神萎靡、作風渙散、紀律鬆弛;上班遲到早退、工作時間上網聊天、玩游戲、炒股;工作上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有的教師缺乏職業使命感,不講政治、不講原則,熱衷於傳播各種流言蜚語和小道消息,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少數教師與學生家長聯系的頻率較低。究其原因,就在於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只重視教學工作,而忽視了思想教育工作,他們對家校聯系重要性的認識不夠,認為聯系家長是班主任的事,班主任又常常認為只有在學生出現問題時才需要與家長聯系,導致家庭與學校教育脫節。
3.師表意識淡薄,缺乏對學生應有的愛心
極小部分教師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分場合講粗話,上課抽煙,打手機;對不文明的行為和萎靡的社會風氣,不僅不予以拒絕,而且還在課堂上灌輸給學生。這些行為均不同程度地損壞了教師的形象。有的教師不尊重學生,對學生,特別是後進生缺乏耐心,經常隨意體罰學生。個別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方法簡單粗暴,動不動就將差生拒之門外或趕出學校,傷害了學生的自尊,侮辱了學生的人格。
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對策思考
根據當前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建立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
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以愛為核心,結合教師工作實際,對照師德規范要求,逐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一是建立起完善的政治學習制度,堅持用科學的理論、系列法規來幫助廣大教師樹立堅定的政治信念。二是依據師德規范要求,制定完善的師德師風評價標准和違反文明標准執教的處罰規定,堅持用科學的尺子約束教師,規范教師的行為。三是逐步完善社會、家長及學生民主評議師德師風的制度。四是建立起向社會承諾的制度,對社會和群眾關心的重大問題、熱點問題,向社會和家長承諾,接受社會監督。五是定期召開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會、研討會,對師德師風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和好的經驗,及時加以總結,形成自身特色體系。六是違反上級部門關於師德師風建設有關規定的給予一票否決。
2.轉變教育方式,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進一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組織教師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有關的法律法規,嚴格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堅持思想教育和績效考核相結合,杜絕體罰學生或變相體罰學生的行為。
3.充分發揮榜樣作用,改善教師心智模式和行為習慣
以「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為准則,以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水平為重點,引導教師樹立遠大的職業理想,正確處理各種關系,把本職工作、個人理想與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系起來,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聯系起來,愛崗敬業、忠於職守、樂於奉獻、主動工作,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做出新貢獻。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是一項常抓常新的工作,是教育部門和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應當借當前學習宣傳落實十九大精神契機,圍繞「不斷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主題,認真探索,靜下心來找到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並加以實施,切實提高教師整體的素質,為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5. 師德師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師德目復前存在以下問題制:
1.職業道德觀念淡薄
2.缺乏愛心
3.缺乏責任
4.道德缺失
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這么幾點:
一個就是缺乏事業心,責任心。這個責任心,既是一個果,它同時又是一個因。所以,這是我們要注意的。
第二個原因是教師這個行業,壓力確實是很大,很辛苦。在這種高壓之下,教師心理可能就會有一些失衡,教師的思想意識也可能會產生一些偏頗。還有就是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等等,造成的職業倦怠。職業倦怠的時候,人就好像干什麼都提不起勁了,這時候,就不能夠用道德規范來很好地約束自己,也會導致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再一個原因就是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弱,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怎麼樣面對各種壓力,如何調節自己。在面對各種情境的時候,如何控制自己的言行,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也是造成自己的不同行為表現的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