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師德規定
為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的研究生導師隊伍,教育部近日印發《關於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
《意見》明確了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具體包括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研究生學術創新能力、培養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增強研究生社會責任感、指導研究生恪守學術道德規范、優化研究生培養條件、注重對研究生人文關懷等七個方面。
《意見》指出,健全研究生導師評價激勵機制。要完善評價考核機制,把立德樹人納入教學評估和學科評估指標體系,加強對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落實情況的評價。明確表彰獎勵機制,研究生培養單位要將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考核結果,作為人才引進、職稱評定、職務晉升、績效分配、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充分發揮考核評價的鑒定、引導、激勵和教育功能。落實督導檢查機制,對於未能履行立德樹人職責的研究生導師,研究生培養單位視情況採取約談、限招、停招、取消導師資格等處理措施;對有違反師德行為的,實行一票否決,並依法依規給予相應處理。
『貳』 法律中,對違反師德的人有什麼處罰
違反師德,也就是違反教師的職業道德,這個用由當地教育局作出行政處罰,黨員的給予黨紀處分,涉嫌違法的,移交公安局處理。
『叄』 違反教師職業道德的處理辦法中處分包括哪些
這個是主要針對中小學教師的:
第七條給予教師處分按照以下許可權決定:
(一)警告和記版過處分,公辦學權校教師由所在學校決定,民辦學校教師由所在學校決定,報主管教育部門備案。
(二)降低專業技術職務等級、撤銷專業技術職務或者行政職務處分,由教師所在學校提出建議,學校主管教育部門決定並報同級人事部門備案。
(三)開除處分,公辦學校教師由所在學校提出建議,學校主管教育部門決定並報同級人事部門備案;民辦學校教師或者未納入人事編制管理的教師由所在學校決定並解除其聘任合同,報主管教育部門備案。
『肆』 常見的違反師德規范的行為有哪些
打罵學生,明嘲暗諷,亂補課,亂收費,指定參考書,攤牌費用,以學生要挾家長。
『伍』 師德規范的對違反師德規范者實行一票否決制
根據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日前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內的若容干意見》,我國將對師德表現作為教師年度考核、崗位聘任(聘用)、職稱評審、評優獎勵的首要標准,建立健全青年教師師德考核檔案,對違反師德規范者實行「一票否決制」。意見指出,高校青年教師主體積極健康向上,但也有少數青年教師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職業情感與職業道德淡化、服務意識不強,個別教師言行失范、不能為人師表。 下面就是嚴重違反師德規范的案例。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京華時報特約評論員張金嶺說,教師收受小學生午餐回扣,喪失教育從業者職業道德。昆明市部分小學從學生午餐中吃回扣,日前在引起媒體廣泛關注後,昆明市已就此事作出回應,市檢察院已經對涉嫌違法的人員進行依法查處。其實,類似從學生身上謀利的現象還有很多,比如輔導材料、作業本、校服等方面,但凡和錢掛上鉤的事情,都有可能被吃回扣。
還有一些教師違背基本師德、學術道德和科學精神,進行學術造假。這是一種學風浮躁、急功近利和學術詐騙的產物。應對其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嚴肅處理。
『陸』 違法教師師德師風規范如何處理
首先向向所以學校的領導反映。另外現在流行媒體監督,如果屬實可以通過媒體來暴光。違法教師師德師風規范如何處理?
『柒』 教育部師德十條禁令
教育部師德十條禁令:
1、嚴禁傳播違背國家法律法規、教育方針和對學生有不良影響的言論;
2、嚴禁擅自辦班或在工作日參與有償補課和外出代課;
3、嚴禁收受學生或家長財物、謀取個人私利;
4、嚴禁向學生亂收費、亂發資料和推銷商品;
5、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不得有對待學生不平等、不公正和譏諷、歧視和侮辱學生或者其他有辱人格尊嚴的言行;
6、嚴禁張榜公布學生的考試成績、名次;
7、嚴禁隨意停課和無計劃、無教案上課;
8、嚴禁以任何手段抄襲、剽竊和侵佔他人勞動成果,在招生、考試、職稱評審答辯等工作中,不得有弄虛作假等違規、違紀、違法行為;
9、嚴禁工作時間玩電子游戲、炒股,不得在課堂接、打手機和接待客人;
10、嚴禁指責和訓斥家長。
拓展資料
1、 為規范教師職業行為,保障教師、學生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2、 學校及學校主管教育部門發現教師可能存在第四條列舉行為的,應當及時組織調查,核實有關事實。作出處理決定前,應當聽取教師的陳述和申辯,聽取學生、其他教師、家長委員會或者家長代表意見,並告知教師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捌』 教育部違反師德師風的行為有哪些
「違反師德」的10種行為:
為規范高等學校教師教育教學行為,堅決糾正師德師風問題,特作如下規定:
一、嚴禁教師不依法依規履行教師職責,有損害國家利益、損害學生和學校合法權益的言行。
二、嚴禁教師在課堂教學、科學研究和網上網下日常活動中有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行。
三、嚴禁教師在教育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篡改侵吞他人成果、違規使用科研經費以及濫用學術資源和學術影響。
四、嚴禁教師有影響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的兼職兼薪行為。
五、嚴禁教師在招生、考試、學生推優、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
六、嚴禁教師對學生實施性騷擾或與學生發生不正當關系。
七、嚴禁教師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等財物,包括通過電子支付手段贈送的紅包禮金和以電子形式支付的手機話費等。
八、嚴禁教師參加學生及家長以任何形式安排的宴請以及支付費用的旅遊、健身休閑等娛樂活動。
九、嚴禁教師通過向學生推銷圖書、報刊、生活用品、社會保險等商業服務獲取回扣,以及讓學生及家長報銷或支付應由教師本人及家庭成員承擔的任何費用。
十、嚴禁教師利用職務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等違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其他行為。
(8)違反師德規定擴展閱讀:
十九大報告中提到,「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室隊伍,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要將師德考核納入高校教師考核重要內容,考核結果應通知到教師本人,確定不合格的,應當聽取教師本人意見。
師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應評定為不合格,並在教師職務(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評優獎勵等環節,實行一票否決。
在強化監督、懲處的同時,《意見》也注重師德激勵,要求職務(職稱)晉升和崗位聘用等評選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師德表現突出的高校教師。
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主要舉措是:創新師德教育,引導教師樹立崇高理想;加強師德宣傳,培育重德養德良好風尚;健全師德考核,促進教師提高自身修養;強化師德監督,有效防止師德失范行為;注重師德激勵,引導教師提升精神境界;嚴格師德懲處,發揮制度規范約束作用。
高校是師德建設的責任主體,主要負責人是師德建設的第一責任人。高校要明確師德建設的牽頭部門,成立組織、宣傳、紀檢監察、人事、教務、科研、工會、學術委員會等相關責任部門和組織協同配合的師德建設委員會。
建立和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院系具體落實、教師自我約束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師德建設合力。要建立一崗雙責的責任追究機制。要加大師德建設經費投入力度,為師德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高校主管部門要把師德建設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位,主要領導親自負責,並落實具體職能機構和人員。建立和完善師德建設督導評估制度,不斷加大督導檢查力度。支持高校設立師德建設研修基地,搭建教育交流平台,積極探索師德建設的特點和規律,不斷提升師德建設科學化水平。
『玖』 違反師德師風的處理辦法
違反師德師風師德的人員可依據情節嚴重程度採取停職,警告,開除,甚至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