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師生故事
名人感恩老師的故事
居里夫人是波蘭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女科學家,曾經兩次獲得諾貝爾獎金,被人們尊稱為「鐳的母親」。她在取得巨大的成就和受到世人的無限敬仰的同時,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少年時代教法語的歐班老師,因為居里夫人深深懂得,如果當初沒有老師細心嚴格的教誨,自己是不可能取得這樣偉大的成就的。
這一天,歐班老師收到一封信,寄信人是「瑪麗·居里」。 歐班老師簡直不敢收下,還以為是郵局弄錯了呢!因為,這時的居里夫人早已經是一位在全世界都被贊頌的偉大科學家,怎麼會給一個又老又窮,默默無聞的農村教師寫信呢?歐班老師連連擺手對郵遞員說:「先生,您一定是弄錯了,一定是弄錯了,我不可能收到這位名人的來信!」直到送信的人十分肯定收信人沒錯,她才用不斷顫抖的手拆開了信封。
歐班老師覺得這件事情真是難以置信啊!她顫顫巍巍地戴上老花鏡,拆開信仔仔細細地讀了起來,讀著讀著,激動地淚水不禁湧出了眼眶,原來寫信人竟是她二十年前門門功課都考全班第一的小姑娘瑪麗亞!居里夫人在信中向歐班老師深表敬意,告訴老師,她一直在法國從事科學研究,並且誠懇地邀請老師能到巴黎作客,細心的居里夫人還把往返的路費一起寄了過來。歐班老師讀完了信,獃獃地坐在椅子上,淚水模糊了她的雙眼,那個多年前可愛勤奮的小瑪利亞浮現在她的眼前,歐班老師喃喃地說:「我竟然教出來了一個這樣偉大的科學家。」
過了不久,久別的師生就見面了,居里夫人在家裡熱情接待了少年時代的老師歐班女士。她親自下廚房做菜,向老師祝酒。飯後又和老師緊緊挨在一起,親切地談心。她使歐班老師忘掉了一切拘束,忘掉了面前是一位諾貝爾獎金的獲得者。
B. 名人尊師的故事
毛澤東向教師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同志來到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特意邀請自己在私塾讀書的老師毛禹珠一起吃飯。席間毛澤東熱情地向老師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笑著回答:「敬老敬賢,應該應該!」
周恩來向老師贈款
1952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苓突然患腦血栓逝世,周恩來參加了治喪委員會並送了花圈,白色緞帶上寫著:「伯苓師千古,學生周恩來敬輓。」張伯苓逝世後,周恩來一直掂記著張家的生活。1961年國家困難時期,周恩來給張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幣,並囑咐交際處要加倍關照張夫人和子女。
朱德給老師敬禮
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雲南政治學校禮堂看戲。開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邊觀眾談話。這時,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務員引了進來,朱德一眼便認出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葉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禮。禮畢又緊緊握住老人的雙手,親切地呼喚:「葉老師!」,然後請葉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後他才坐下。
C. 古今中外師生情深的典型故事
1、程門立雪
宋朝的時候,有一位有學問的人,名叫楊時,他對老師十分尊重,一向虛心好學。 「程門立雪」 便是他尊敬老師、刻苦求學的一段 小故事。楊時在青少年時代,就非常用功。後來中了進士,他不願做官,繼續訪師求教,鑽研學問。
當時程顥、程頤兄弟倆是全國有名的學問家。楊時先是拜程顥為老師,學到了不少知識。4 年後,程顥逝世了。為了繼續學習,他 又拜程頤為老師。這時候,楊時已經 40 歲了,但對老師還是那麼謙虛、恭敬。 有一天,天空濃雲密布,眼看一場大雪就要到來。
午飯後,楊時為了找老師請教一個問題,約了同學游酢一起去程頤家裡。守門的 說,程頤正在睡午覺,他們不願打擾老師的午睡,便一聲不響地立在門外等著。 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大。他們站在門外,雪花在頭上飄舞,凜冽的寒氣,凍得他們 渾身發抖,他們仍舊站在門外等著。
過了好長時間,程頤醒過來了,這才知道楊時和游酢在門外雪地里已經等了好久,便趕快叫 他們進來。 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得有一尺多深了。 楊時這種尊敬老帥的優良品德,一直受到人們的稱贊。
正由於他能夠尊敬師長,虛心向老師 求教,學業才進步很快,後來終於成為 一位全國知名的學者。四面八方來向他求教的人,都不遠千里地來拜他為老師,大家尊稱他 為「龜山先生」。
D. 關於師生情的名人事例
1、程門立雪
宋朝時,有游酢、揚時兩人跟著程頤老夫子學習,他們對老師非常的恭敬。在冬季的某一天,這兩位學生陪著老師,並聽老師教誨。說了一會兒,夫子便閉目養神,不知不覺地睡著了。他們兩個不敢離開,又怕吵醒夫子,就靜靜地站在兩旁等夫子醒來。
夫子醒來見他們兩位還站在旁邊,便說了:「你們還沒走啊!」他們兩個回答:「我們是因為先生睡著了,沒有請命,不敢離去!」於是再把書中有疑問的地方請教夫子,最後才向夫子拜辭。出門的時候他們才發現雪已經積了三尺深了。這兩位學生,後來也都成為很有名的人。
2、華羅庚成名不忘師恩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成名之後不止一次說過:「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師栽培。1949年,華羅庚從國外回來,馬上趕回故鄉江蘇金壇縣,看望發現他數學才能的第一個」伯樂「,王維克老師。
他在金壇作數學報告時,特地把王老師請上主席台就座,進會場時讓老師走在前面,就座時只肯坐在老師的下首。
3、毛澤東感恩老師
建國之初,毛澤東盡管政務十分繁忙,仍忘不了他與徐特立之間的師生情誼。一次,毛澤東特地派人來到徐特立的住地,邀請他到中南海家中吃飯。席上,還專備了幾樣家鄉風味的菜餚招待老師———一碗湘筍,一盤青椒,這是兩人都愛吃的。
毛澤東抱歉地說:「徐老,請你來,沒有好菜吃。」徐老笑著說:「人意好,水也甜嘛!」主席要讓老師坐上席,徐老說:「你是全國人民的主席,應該坐上席。」毛澤東馬上說:「您是主席的老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您更應該上坐。」硬是讓徐老坐了上席。
4、朱德敬禮
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雲南政治學校禮堂看戲。開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邊觀眾談話。這時,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務員引了進來,朱德一眼便認出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葉成林,匆忙起身上前,破正敬禮。
禮畢又緊緊握住老人的雙手,親切地召喚:「葉老師!」,而後請葉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後他才坐下。
5、魯迅尊敬老師
魯迅對啟蒙老師壽鏡吾一直很尊敬。他18歲到南京讀書,每當放假回紹興時,總要抽空看望壽先生。
1902年至1909年,在東渡日本留學的8年間,他經常寫信向壽老師匯報自己在異國的學習情況。一次,他奉母命從日本回紹興辦婚事,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時間專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壽先生。
魯迅在日本還拜章太炎先生為師學文字學。章太炎先生逝世後,他連續撰文兩篇紀念。
E. 古人名人尊師故事
1、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飛因幼年喪父,家境貧寒,無錢上學。周侗老師十分喜歡這個勤學的孩子,免費收岳飛為學生。周侗老師不僅教育他如何做人,幫助他樹立愛國愛民、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還教會他射箭的絕技。
周侗老師去世後,岳飛把他當父親一樣安葬。每到初一、十五,岳飛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會祭拜周老師。在痛哭一番之後,他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重的弓,射三箭後才回去。
2、桓榮是漢明帝的老師,而明帝對老師一向非常尊教。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裡放了老師的桌椅,就請老師坐在東邊的方位,又將文武百官都叫來,當場行師生之禮,親自拜桓榮為老師。
3、相傳,孔子有七十二個有名的弟子,子貢便是其中之一。一次,魯國大夫在人前貶低孔子,抬高子貢。子貢非常氣憤。他當即以房子打比方,說老師的圍牆高十數丈,屋內富麗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過是只有肩高的圍牆,一眼就可望盡。
他還把老師比作太陽和月亮,說孔子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後,子貢悲痛萬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4、北宋大學問家楊時,在40多歲時與好友游酢一起去向程頤求教,湊巧趕上程頤在屋中打盹兒。楊時便勸告游酢不要驚醒老師,於是兩人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
一會兒下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急,楊時和游酢卻還立在雪中,游酢實在凍得受不了,幾次想叫醒程頤,都被楊時攔住了。程頤一覺醒來,才發現門外的兩個「雪人」。
5、漢明帝劉庄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
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
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侯、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F. 關於師生情的事例(成語 名人名言 名人事例 小故事)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小故事:
張良椎擊秦王未遂,被懸榜通緝,不得不埋名隱姓,逃匿於下邳(今江蘇睢寧北),靜候風聲。一天,張良閑步沂水圯橋頭,遇一穿著粗布短袍的老翁,這個老翁走到張良的身邊時,故意把鞋脫落橋下,然後傲慢地差使張良道:「小子,下去給我撿鞋!」張良愕然,但還是強忍心中的不滿,違心地替他取了上來。隨後,老人又蹺起腳來,命張良給他穿上。此時的張良真想揮拳揍他,但因他已久歷人間滄桑,飽經漂泊生活的種種磨難,因而強壓怒火,膝跪於前,小心翼翼地幫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謝,反而仰面長笑而去。張良呆視良久,只見那老翁走出里許之地,又返回橋上,對張良贊嘆道:「孺子可教矣。」並約張良5日後的凌晨再到橋頭相會。張良不知何意,但還是恭敬地跪地應諾。 5天後,雞鳴時分,張良急匆匆地趕到橋上。誰知老人故意提前來到橋上,此刻已等在橋頭,見張良來到,忿忿地斥責道:「與老人約,為何誤時 ?5日後再來!」說罷離去。結果第二次張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張良索性半夜就到橋上等候。他經受住了考驗,其至誠和隱忍精神感動了老者,於是送給他一本書,說:「讀此書則可為王者師,10年後天下大亂,你可用此書興邦立國;13年後再來見我。」說罷,揚長而去。這位老人就是傳說中的神秘人物:隱身岩穴的高士黃石公,亦稱「圮上老人」。 張良驚喜異常,天亮時分,捧書一看,乃《太公兵法》(此名為訛傳,實為《素書》)。從此,張良日夜研習兵書,俯仰天下大事,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智囊」。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舉兵反秦。緊接著,各地反秦武裝風起雲涌。矢志抗秦的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後因自感身單勢孤,難以立足,只好率眾往投景駒(自立為楚假王的農民軍領袖),途中正好遇上劉邦率領義軍在下邳一帶發展勢力。兩人一見傾心,張良多次以《太公兵法》進說劉邦,劉邦多能領悟,並常常採納張良的謀略。於是,張良果斷地改變了投奔景駒的主意,決定跟從劉邦。作為士人,深通韜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謀略的前提則是要有善於納諫的明主。這次不期而遇,張良「轉舵」明主,反映了他在紛紜復雜的形勢中清醒的頭腦和獨到的眼光。從此,張良深受劉邦的器重和信賴,他的聰明才智也有機會得以充分地發揮。
G. 名人師生之間包容的故事
宋朝時,岳武穆王的老師周同的力氣很大,可以拉開三百斤的弓箭。當周同死了之後,每到初一、十五,岳武穆王一定到老師的墓前祭拜,並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後,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的弓發出三支箭才回去。他這份念念不忘師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後精忠報國的忠心。
尊敬師長名留後世
桓榮是漢明帝的老師,而明帝對老師一向非常尊教。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裡放了老師的桌椅,就請老師坐在東邊的方位,又將文武百官都叫來,當場行師生之禮,親自拜桓榮為老師。明帝能放下自己尊貴的身份來恭敬老師,可見他的用心與風范,值得大家學習。
尊師重道立雪程門
宋朝時,有游酢、揚時兩人跟著程頤老夫子學習,他們對老師非常的恭敬。在冬季的某一天,這兩位學生陪著老師,並聽老師教誨。說了一會兒,夫子便閉目養神,不知不覺地睡著了。他們兩個不敢離開,又怕吵醒夫子,就靜靜地站在兩旁等夫子醒來。夫子醒來見他們兩位還站在旁邊,便說了:「你們還沒走啊!」他們兩個回答:「我們是因為先生睡著了,沒有請命,不敢離去!」於是再把書中有疑問的地方請教夫子,最後才向夫子拜辭。出門的時候他們才發現雪已經積了三尺深了。這兩位學生,後來也都成為很有名的人。
舉凡弟子要能夠成材,首先要懂得向老師虛心求教,而在跟隨老師的同時,就應該要明白恭敬侍奉師長的道理。須知父母養育我們,師長教導我們,是一樣的恩澤,怎麼可以不尊敬呢!而且,一個能尊敬老師的人,也就能重視學業;相對的,也就是尊重自己。游酢、揚時尊師重道的精神,值得大家去體會、學習。
恭敬師傅天子善報
明朝時在四川灌縣有一位銀匠,名叫何雲發,他平日侍奉師傅非常恭敬誠懇。每次若在道路上遇到師傅,他一定雙手拱立,誠心敬意地向師傅問好。不久他的家漸漸地富有起來,但是結婚多年卻一直沒有子女,有一天他妻子夢到神來托夢說:「你命中本來註定沒有子女,但因你的丈夫懂得恭敬師傅,所以上天許你生個貴子。」後來他們夫婦果真生了貴子,並得到這貴子的孝順供養,一生衣食豐厚。
名人尊師的故事
毛澤東向教師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同志來到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特意邀請自己在私塾讀書的老師毛禹珠一起吃飯。席間毛澤東熱情地向老師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笑著回答:「敬老敬賢,應該應該!」
周恩來向老師贈款
1952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苓突然患腦血栓逝世,周恩來參加了治喪委員會並送了花圈,白色緞帶上寫著:「伯苓師千古,學生周恩來敬輓。」張伯苓逝世後,周恩來一直掂記著張家的生活。1961年國家困難時期,周恩來給張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幣,並囑咐交際處要加倍關照張夫人和子女。
魯迅尊敬老師
魯迅對啟蒙老師壽鏡吾一直很尊敬。他18歲到南京讀書,每當放假回紹興時,總要抽空看望壽先生。1902年至1909年,在東渡日本留學的8年間,他經常寫信向壽老師匯報自己在異國的學習情況。一次,他奉母命從日本回紹興辦婚事,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時間專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壽先生。魯迅在日本還拜章太炎先生為師學文字學。章太炎先生逝世後,他連續撰文兩篇紀念。
H. 關於老師的名人事跡!!
3月31日中午12時10分,金壇市城南小學低年級學生排隊出校門前往金沙影劇院觀看革命傳統教育影片,帶隊教師二(1)班班主任殷雪梅在確認東西兩面沒有車輛經過的情況下,領著學生沿斑馬線過南環二路。此時,突然由西向東疾馳過來一輛白色桑塔納轎車,同時帶護學生的楊舊生老師連忙示意停車,並大喊:「有車,快閃開!」伸手將身邊的學生推回到校門口,可小車以保持100碼的速度飛馳而過,已挨近路南邊的殷雪梅老師聽到喊聲後迅捷反應過來,回身張開雙臂,將正行走在路中央的六七名學生一起撲推到路邊,學生們的生命保住了,殷雪梅老師卻被小車帶拋出25米,飛落在一片血泊中……送醫院搶救至今,殷雪梅一直昏迷不醒,生命垂危。 殷雪梅老師從教30年,先後在涑瀆中心小學、城東中心小學、華城中心小學、虹橋小學、城南小學任教,平時工作認真負責,像慈母般愛護學生,深受學生、家長愛戴。1991年被評為金壇市優秀教育工作者,1994年度被金壇市委、市政府授予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並在教師節表彰會上代表優秀教師上主席台發言。忠誠事業 愛生如子 無論是在最初的村辦小學任代課教師,還是到現在的局辦學校成德高望重的老教師,殷雪梅老師都視教育工作為神聖事業,她長期從事低中年級教育教學,體貼入微,對學生做好關鍵的啟蒙教育,期間傾注了她無數心血,也體味到無盡歡樂。 每年秋學期接受新一屆學生,其中總有幾名先天或生病導致的智力低下的孩子,其他班主任老師不太願意接受,但只要校領導跟殷雪梅老師一說,她都愉快地接納這些特殊的孩子。 1999年秋學期開學第一天,一名叫陸俊的弱智學生看到殷老師向她走過去,竟跑到路邊撿起一塊磚頭高舉著要砸過去,幸虧到校檢查開學工作的教育局工作人員及時上前搶奪下磚頭。就是對這樣的孩子,殷雪梅老師平時予以他更多的關注,本來有很多生活壞習慣的陸俊,經過殷雪梅老師幾個月的「調教」,完全像變了個人似的。 前年五一長假前夕,周盼同學突然持續發熱,到醫院檢查後確診為白血病,其父母自以為是在校課外活動中受傷而致,失去理智抱怨學校和老師,殷雪梅老師理解家長心情,不計較他們的態度,校內校外奔波,為之籌款幾萬元治療,周盼轉院至蘇州兒童醫院後,殷雪梅老師又多次搭車前去探望、慰問,後來,周盼父母明白病因真相後,專門到校向殷雪梅老師道歉並致謝。 班上劉臻賢因缺鈣走路不穩,前年冬天,另一個同學把他擠跌進水桶里,衣服濕透。殷雪梅老師得知情況後,把他抱到傳達室,放進被窩里,用取暖器對著烘烤,她又解開自己的衣服,把劉臻賢的小腳放到胸前取暖。淡泊名利 無私奉獻 殷雪梅老師憑著滿腔熱忱踏實工作,以她的崇高師德贏得同事和學生及家長的信任。有很多家長都要向殷老師表示點什麼,但她都婉言謝絕了。 殷雪梅老師兒子外出上大學後,她在校吃完午飯不休息,把班上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叫到辦公室補差,使得他們在短時間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學生吳振興非常調皮,喜歡多動,殷雪梅老師每天都要為他洗幾次臉,家長總覺得過意不去,多次委託也在學校做教師的親戚約殷雪梅老師赴宴,以表謝意,可殷雪梅老師總是說:「看到孩子有了進步,我比什麼都高興,還吃什麼飯呢?」做飲料生意的家長托親戚給殷雪梅老師家裡送了些飲料,殷雪梅老師見推脫不了這位人物信息來源於 名人網 原文鏈接: http://www.mr699.cn/story/my_biz.asp?id=6042
I. 名人與老師的故事
程門立雪,毛澤東感恩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