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關系名著
❶ 我國古代的最早的教育學著作是
《學記》是我國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體系的古代教育學作品。
《學記》,是古代漢民族典章制度專著《禮記》(《小戴禮記》)中的一篇,寫作於戰國晚期。相傳為西漢戴聖編撰。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為孟子的學生樂正克。《學記》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以及同學之間的關系。比較系統和全面地總結和概括了先秦漢民族的教育經驗。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
❷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論著作是( )。
《學記》
《學記》,是古代漢民族典章制度專著《禮記》(《小戴禮記》)中內的一篇,寫作於戰國晚期容。相傳為西漢戴聖編撰。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為孟子的學生樂正克。《學記》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以及同學之間的關系。比較系統和全面地總結和概括了先秦漢民族的教育經驗。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
《學記》是研究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和實踐的寶貴資料。書中在總結先秦儒家教學經驗基礎上提出的教學原理,教學原則與方法,以及尊師重道的思想,對中國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是中國也是世界珍貴的教育遺產之一。《學記》是以《大學》為其政治基礎,以《中庸》為其哲學基礎的。
《學記》全文雖然只有1229個字,但卻對我國先秦時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經驗做了高度的概括和總結,它不僅對中國古代教育史的發展產生過深遠影響,而且至今仍有重 要的參考價值,值得我們認真地研究、借鑒。
❸ 中國第一部教育學著作是
《大教學論》被來稱為世自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統的教育學理論巨著。
17世紀的捷克教育家,揚·阿姆斯·誇美紐斯jan
amos
comenius(1592—1670)一生著述265種著作。其中,《大教學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體系完整的教育學著作。《母育學校》是歷史上第一本學前教育學專著。《泛智學校》中提出的泛智論是探索將一切有用的實際知識教給一切人的理論。
❹ 中國四大名著的作者是師徒關系
中國四大名著的作者中的施耐庵和羅貫中是師生關系。
「施耐庵羅貫中為師徒關系」之說。出自明代淮安王道生《施耐庵墓誌》和清代胡應麟《少室山房
筆叢》等書中。羅貫中姓羅名本字貫中。盡管歷史記載不多,但依然可以考證施耐庵、羅貫中同屬元末明初,施耐庵年長二三十歲,二人曾先後參加張士誠起義。
中國四大名著作者:
《紅樓夢》
作者:曹雪芹,
清代小說家。
《西遊記》
作者:吳承恩,明代小說家。
《三國演義》
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戲曲家。
《水滸傳》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區)人,祖籍安徽省桐城縣高甸(今樅陽縣雨壇鄉高甸),因隨祖父遷徙至淮安府(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西遊記》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紹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大鬧天宮;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敘三藏取經的緣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書故事的主體,寫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終到達西天取回真經。《西遊記》書中孫悟空這個形象,以其鮮明的個性特徵,在中國文學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藝術豐碑。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高鶚簡介:曹雪芹(約1715—約1763)是清代著名小說家,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曹雪芹祖籍遼寧省遼陽市,出生地為江寧(今江蘇南京),先祖為中原漢人,滿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紅樓夢》是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心血之作,今傳《紅樓夢》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絕大部分出於曹雪芹的手筆,後40回則為高鶚所續寫。高鶚(約1738-約1815年)是清代文學家,字蘭墅,一字雲士。因酷愛小說《紅樓夢》,別號「紅樓外史」。漢軍黃旗內務府人,祖籍鐵嶺(今屬遼寧),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高鶚除有《紅樓夢》後40回續書外,另有詩文著作多種,《清史稿·文苑二》著錄有《蘭墅詩抄》,楊宗羲《八旗文經》著錄《高蘭墅集》,今俱佚。現存《蘭墅十藝》(草稿本)、《吏治輯要》及詩集《月小山房遺稿》、詞集《硯香詞·簏存草》等。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簡介: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是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演義》的作者,山西並州太原府人羅貫中寫作的劇本:《趙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羅貫中寫作的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水滸傳》(與施耐庵合著)、《三國演義》。
《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簡介:施耐庵(1296年—1371年)是元末明初的文學家,,今江蘇興化人。博古通今,才氣橫溢,相傳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後裔。
❺ 明清四大名著作者,兩人是師生關系,老師是( ),學生是( )
老師是( 施耐庵),學生是( 羅貫中)
《紅樓夢》
內容簡介:《紅樓夢》一書,以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愛情悲劇為主線,通過對「賈、史、王、薛」四大家族榮衰的描寫,展示了廣闊的社會生活視野,森羅萬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們稱《紅樓夢》內蘊著一個時代的歷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網路全書。
1. 現在人們說起《紅樓夢》,往往指的就是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和高鶚的後四十回續書的總稱。這120回的本子,總字數達1075000字左右。
2. 曹雪芹在寫這部書時,用了「諧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賈家四姐妹命名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這是諧「原應嘆息」的音;在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時,警幻仙姑讓他飲的茶「千紅一窟」,是「千紅一哭」的諧音,又讓他飲「萬艷同杯」的酒,這酒名是「萬艷同悲」的諧音,這樣的手法幾乎貫穿了全書.
事件:1.王鳳姐弄權鐵檻寺
2.林黛玉焚稿斷痴情
3.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3. 劉姥姥初進大觀園
人物性格:
1.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視功名權貴,與寶玉同為封建的叛逆者
2.王熙鳳:精明強干,賈府的實際大管家,極盡權術機變,殘忍陰毒之能事,
3.賈寶玉:封建叛逆者。他厭惡封建社會的仕宦道路,反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觀念
。
《西遊記》
內容簡介:孫悟空與豬八戒、沙僧一起保護唐僧取經。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戰勝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功成圓滿,終成正果
人物形象:
唐僧:身材高大,舉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經造詣極高。他西行取經遇到九九八十一難,始終痴心不改,在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最後被封為「旃檀功德佛」。
孫悟空:他嫉惡如仇,不怕困難,堅忍不拔,英勇無畏,取經後被封為斗戰勝佛。
豬八戒:性格溫和,憨厚單純,力氣大,但又好吃懶做,愛佔小便宜,他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為唐僧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最後被封為「凈壇使者」。是個被人們喜愛同情的喜劇人物。
沙和尚:保護唐僧西天取經路上,任勞任怨,忠心不二,取經後被封為「金身羅漢」。
事件:1.孫悟空打鬧天宮 2. 雲棧洞悟空收八戒 3. 八戒大戰流沙河 4.孫行者三調芭蕉扇 5.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三國演義》
內容簡介:《三國演義》通過集中描繪三國時代各封建統治集團之間的政治、軍事、外交斗爭,揭示了東漢末年社會現實的動盪和黑暗,譴責了封建統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難,表達了人民呼喚明君、呼喚安定的強烈願望。
人物簡介:
曹操:自幼放任盪不羈,但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當年,汝南有個善於評論人物的名士,名叫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諸葛亮:智者和智慧的象徵,清忠耿直,用人唯賢,謙虛、謹慎、認真又盡職 鞠躬盡瘁。
劉備:一代梟雄,寬厚仁愛,求賢若渴。俗話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
關公:忠義,智勇雙全
事件:1.桃園三結義 2. 火燒赤壁 3.草船借劍 4.孔明借東風 5.關公五關斬六將 6.諸葛亮智用空城計
《水滸》
內容簡介: 宋朝統治者腐朽兇殘,宋江、魯智深等眾多好漢最終都因為種種不同原因而被迫在梁山落草為寇,揭桿起義。他們舉起義旗,打著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的口號,殺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擊了反動統治者的囂張氣焰,張揚了人民群眾的神勇鬥志,干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
人物簡介:宋江:豪爽,義氣,仗義疏財
李逵:魯莽,孝順,勇猛
武松:有勇又謀,打抱不平,是一位英雄好漢
作者;
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
羅貫中(1330年一1400年之間),名本,號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說家。他的籍貫一說是太原(今山西),一說是錢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確考。據傳說,羅貫中曾充任過元末農民起義軍張士誠的幕客.除《三國志通俗演義》外,他還創作有《隋唐志傳》等通俗小說和《趙太祖龍虎風雲會》等戲劇。另外,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水滸傳》後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四大名著之【水滸傳】
施耐庵(1296年-1370年)中國小說家。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作者。出生於江蘇一代,興化白駒場人。關於他的生平資料正確性有所爭議,也有查無此人之說。主要是水滸傳一書作者素有爭議,有一考為該書根本非施耐庵所寫,而是羅貫中所寫。在中央電視台拍攝的電視劇《水滸傳》中,將作者寫做施耐庵和羅貫中。
四大名著之【西遊記】
吳承恩(約1504年-約1582年) ,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江蘇淮安人。吳承恩大約4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長興縣丞,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後「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大約活了將近80歲。
四大名著之【紅樓夢】
在20世紀初,「紅樓夢作者究竟是誰」這個問題曾經引起中國學界的爭論,這個爭論至今仍然存在。大致上可分為二說:一、紅樓夢是由曹雪芹所撰寫的;二、紅樓夢的作者另有其人。
至於紅樓夢本身則在第一章中說:這個故事真正作者已不可考,是由曹雪芹傳抄、批閱及增刪數次而成。一般而言,認為曹雪芹是本書作者是比較主流的看法。
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祖籍遼陽。祖先原為漢人,後入旗籍,為正白旗。中國清代著名作家。長篇名著《紅樓夢》的作者。
高鶚(約1738年 - 約1815年),滿族人,清代文學家。字蘭墅,一字雲士。祖籍遼寧鐵嶺,著有《紅樓夢》後40回續書
❻ 教育名著《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教育名著《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教育名著《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名著《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是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給從事教育事業的教師的,全書共100條建議,每一條建議都是教育家給教師指路的,闡述著教書育人的真理,確實給我們教師在教學方面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教育名著《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給我們展現了教師教育人生態度的一種凝練,使我們明確怎樣去做一個優秀的教書育人者.
通過學習《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使我們不知不覺的穿過時空隧道走進了1918年12月28日,去詳細了解作者的出生地,工作的地方,使人有一種急於認識這位大教育家的慾望.蘇霍姆林斯基從出生到上小學一直到工作,成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總是積極向上的,勤懇的,一生寫作了41部教育專著,1200篇童話,生前被評為烏克蘭功勛師,獲得2枚列寧勛章,多枚馬卡連科獎章.應該說,蘇確實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他把自己的全部的生命活力都投入到了前蘇聯的教育事業上,這一點是公認的,是我們現代教師應該學習的精神.當前,國際上的各種競爭例如經濟、科技、軍事等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又賴於教育去培養,所以盡快造就具有良好心理素質和廣泛適應能力的各種人才就成為教育改革和現代學校關注的中心課題.
而今,我國的中學生正處於新舊體制常常發生碰撞,許多問題不可能盡如人意和適時解決,各行各業的改革都步履艱難的背景下,受應試教育的驅使中學生被迫投入競爭,隨著父母離異的、破損家庭的增多,以及社會環境的某些消極影響,造成了中學生的種種心理問題.面對中學生存在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僅僅靠原有的教育教學與德育工作難於應付局面.為了改變學校教育的被動狀態,社會、學校、家長都在呼喚心理學直接參與學校教育工作.陳學詩、沈漁村、李心天等一批專家、學者呼籲「為促進人們的心理健康,建立健全人格、預防心理疾病」⑤應「廣泛開展心理衛生科普宣傳和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中小學增加心理衛生課」⑥,所以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教育面臨的新課題新任務.
通過有效的途徑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的心理得以正常發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導,不良心理與行為得到矯治,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積極性高、思維活躍,學習上沒有心理負擔與壓力,愛學、會學並富有創造性.個性健全發展,能夠適應學校、社會的要求,完善自我.在此基礎上,教學質量大面積提高.
《給教師的建議》成書於十九世紀初期,雖然在時間上和我們相隔很遠,但其內容中閃現的教育理念是和我們在同一時代的,尤其是書中要求教師培養和諧的全面發展的學生,強調學生應該善於自我表現的理念等等.總之,書中有許多建議是我們教師今天應該借鑒的.
業務筆記《開拓創新的課堂教學》
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
新課程呼喚綜合型的教師,讀後感《教育名著《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多年來,學校教學一直是分科進行的,教師的角色一旦確定,不少教師便畫地為牢,把自己禁錮在學科壁壘中,不再涉獵其他學科的知識,教數學的不研究數學在物理、化學、生物中的應用,教語文的也不光顧歷史、地理、政治書籍,這種單一的知識結構,遠遠不能適應新課程的需要.
探究性學習給教師的定位是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探究性學習是指從學科領域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真實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教師作為學習的引導者,應做的包括:指導研究題目的選擇,指導研究活動的計劃,參與具體活動的進行,指導研究結果的提煉、處理.這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必須有廣博的知識面、理論水平、認識能力等等.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據專家分析,未來的課堂上,知識將由三個方面組成:教科書及教學參考書提供的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師生互動產生的知識.新課程將改變教科書一統課堂的局面,教師不再只是傳授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也將被激活,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的比重將大大增加,這種學習方式的改變必然導致師生關系的改變,使教師長期以來高高在上「傳道、授業、解惑」的地位發生改變,教師從知識的權威到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從知識的傳遞者,到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領導者.我們知道,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的角色,是不被淘汰的,但是,與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師唯一的角色.
教師在課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按照新課程的要求,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建立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建立一個接納的與寬容的課堂氣氛.作為學習的參與者,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並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這就要求師生之間建立一種平等的、融洽的新型師生關系.
業務筆記《多媒體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
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不僅是一種演示工具,也是一種交流工具,但最終將成為輔助學生學習的高級認知工具,並帶動教育的全面改革,也助使物理教學在教學觀念、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方面都要發生深刻的變革.
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編制系列學科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同時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和網路教學豐富的媒體表現形式、強大的教學交互功能、可無限擴展的知識信息鏈接以及方便自由的自主性學習特性來實現多媒體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有機整合.對於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等方面,都有著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
一: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演示,能活躍氣氛,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效率.
在利用課件演示方面,可以使用現成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或多媒體素材庫或上網搜索,選擇其中合適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講解中.例如,在教授物理興趣班的活動課教學中「聲音」一節時,利用網路下載「聲音的產生與傳播」課件,其中導入部分有留聲機發聲振動、雷電發聲、鷹抓老鼠、蝙蝠發出聲波反射等課件;在「聲音的傳播」中用了留聲機音樂(聲源)、聲波動畫、人耳結構等.以上課件都配之以聲音、動畫、文字說明,生動逼真的再現了聲音的發生、傳播、接收的機理,演示出課堂教學無法企及的過程,是課堂教學很好的輔助.
二:關於多媒體信息技術與在教學整合的反思
反思: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發展,絕大多數實驗都能通過軟體虛擬(模擬)進行,確實很理想化、很方便、也很美觀.然而在教學中只能起輔助教學的作用,如果過分依賴和渲染,會誤導學生,以為只能在電腦上實現.一定要明確通過軟體虛擬(模擬)進行,只能作為常規實驗的補充.無論是演示實驗還是學生動手實驗,甚至課外小實驗,都希望盡可能以真實器材、簡易(學生容易獲得的)器材來實現,返璞歸真,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來探尋規律,來分析實驗數據,來認識實驗誤差,以提高對物質世界的組織結構與運動規律的認識,提高學習的興趣,培養觀察和創造思維.
〔教育名著《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❼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學記》(作者:樂正克)。
《學記》是中國古代一篇教育論文,是古代中國典章制度專著《禮記》(《小戴禮記》)中的一篇,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一般認為是戰國晚期思孟學派的作品,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為樂正克。
其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以及同學之間的關系,比較系統和全面地總結和概括了中國先秦時期的教育經驗。
(7)師生關系名著擴展閱讀:
戰國後期,經過長期私學辦學經驗的累積,百家爭鳴後學術思想的交流融合,出現了一批集中論述教育問題的理論著作,儒家經典《禮記》(作者:戴聖)中的諸多篇章,是這些教育論著之中的代表。尤其是其中的《學記》
《學記》是《禮記》中論教育的專篇,全文僅1200多字,但對教育的諸多問題均有論述,故被稱為「教育學的雛形」。是先秦儒家教育的理論和總結,具體論述了教育的作用、教育制度、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以及教師等問題。
關於教育作用。第一,在論述教育對社會作用時,《學記》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第二,在論述教育對個體發展的作用時,《學記》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這里把教育的過程比作一種對人性進行加工、雕飾的過程。
故《學記》中認識到了教育與政治的關系,即使是教育促進了人的發展,也是以人的發展為中介,進而促進社會的發展。
❽ 3.從盧梭與愛彌兒的交往互動出發,談一談盧梭的教 師觀。你怎樣看待書中呈現的師生關系
從盧梭與艾米爾在交往互動出發,如梭的教師觀,就是說一定要以學生為主要標准,為學生奉獻自己的真正的知識。全書反映了自然主義教育思想,闡述性善論。
《愛彌爾》是盧梭半小說體裁的教育名著。在這本書中,盧梭通過對他所設想的學生愛彌爾的教育,竭力反對封建教育,系統地闡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的觀點。
在書中,他不僅盡情地攻擊了封建政權,還盡情地抨擊了教會,因此遭受迫害,他的書被判為禁書並在巴黎廣場當眾焚毀,本人也受到通緝,被迫逃往國外。
(8)師生關系名著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繼16、17世紀荷蘭和英國相繼發生的資產階級革命之後,18世紀的西歐正處於資本主義經濟日益發展壯大,封建社會行將崩潰,更為深刻的資產階級革命即將到來的時期。這種情況在法國表現得尤為明顯。
當時,法國是一個落後的封建專制國家,封建貴族和僧侶們憑借封建王權和神權對第三等級施加沉重的壓迫,使整個第三等級其中包括資產階級完全處於政治上無權的地位。
但是,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資產階級的經濟實力日益擴大,使它再也不能容忍那種無權狀況了。反對封建壓迫,推翻君主專制制度,掃除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成了第三等級的共同要求。
盧梭和其他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的著作正是反映了這一要求。《愛彌兒》最初是盧梭應德舍農索夫人之請而寫的。《愛彌兒》寫於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版。
❾ 中國四大名著的作者是師徒關系
中國四大名著的作者中的施耐庵和羅貫中是師生關系。
「施耐庵羅貫中為師徒關系」之說。出自明代淮安王道生《施耐庵墓誌》和清代胡應麟《少室山房 筆叢》等書中。羅貫中姓羅名本字貫中。盡管歷史記載不多,但依然可以考證施耐庵、羅貫中同屬元末明初,施耐庵年長二三十歲,二人曾先後參加張士誠起義。
中國四大名著作者:
《紅樓夢》 作者:曹雪芹, 清代小說家。
《西遊記》 作者:吳承恩,明代小說家。
《三國演義》 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戲曲家。
《水滸傳》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區)人,祖籍安徽省桐城縣高甸(今樅陽縣雨壇鄉高甸),因隨祖父遷徙至淮安府(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西遊記》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紹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大鬧天宮;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敘三藏取經的緣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書故事的主體,寫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終到達西天取回真經。《西遊記》書中孫悟空這個形象,以其鮮明的個性特徵,在中國文學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藝術豐碑。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高鶚簡介:曹雪芹(約1715—約1763)是清代著名小說家,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曹雪芹祖籍遼寧省遼陽市,出生地為江寧(今江蘇南京),先祖為中原漢人,滿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紅樓夢》是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心血之作,今傳《紅樓夢》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絕大部分出於曹雪芹的手筆,後40回則為高鶚所續寫。高鶚(約1738-約1815年)是清代文學家,字蘭墅,一字雲士。因酷愛小說《紅樓夢》,別號「紅樓外史」。漢軍黃旗內務府人,祖籍鐵嶺(今屬遼寧),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高鶚除有《紅樓夢》後40回續書外,另有詩文著作多種,《清史稿·文苑二》著錄有《蘭墅詩抄》,楊宗羲《八旗文經》著錄《高蘭墅集》,今俱佚。現存《蘭墅十藝》(草稿本)、《吏治輯要》及詩集《月小山房遺稿》、詞集《硯香詞·簏存草》等。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簡介: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是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演義》的作者,山西並州太原府人羅貫中寫作的劇本:《趙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羅貫中寫作的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水滸傳》(與施耐庵合著)、《三國演義》。
《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簡介:施耐庵(1296年—1371年)是元末明初的文學家,,今江蘇興化人。博古通今,才氣橫溢,相傳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