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師德
我孩子上五年級,學籍在四年級這是怎麼回事?學校是不是給弄錯了?孩子年齡不是不夠。
2. 文成公主的父親是誰
文成公主的父親史書也未記載,多猜測為江夏郡王李道宗。
李道宗為唐高祖李淵的堂侄。唐武德元年(618年)五月二十日,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李道宗的父親李韶被追封東平王,贈戶部尚書。李道宗則封為左千牛備身、略陽郡公。
李道宗,他的女兒就生在任城 。史書中沒有記載文成公主的祖籍、出生地、名字、父母,而記載她為宗(室)女。
(2)任城師德擴展閱讀
隨文成公主入藏的文士們幫助整理吐蕃的有關文獻,記錄松贊干布與大臣們的重要談話,使吐蕃的政治走出原始性,走向正規化。松贊干布因娶公主,羨慕華風。
派吐蕃貴族子弟至長安國學學習詩書,在唐境聘請文士為他掌管表疏,又向唐請求給予蠶種及製造酒、碾磑、紙墨的工匠。唐人陳陶《隴西行》詩有「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語,可證文成公主對吐蕃吸收漢族文化有非常大的影響。
文成公主篤信佛教,在邏些建造小昭寺,協助泥婆羅(今尼泊爾)尺尊公主修建大昭寺。文成公主從長安帶到吐蕃的釋迦牟尼像至今仍保存在大昭寺,而大昭寺前的公主柳,傳說為其親手所栽。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後的200多年間,吐蕃和唐朝之間使臣和商人依然往來頻繁。
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遠支宗室女,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為文成公主;貞觀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成為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王後。
貞觀15年(641)正月十五,唐太宗將文成公主下嫁松贊干布,詔令江夏王李道宗持節護送。文成公主在唐送親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親專使祿東贊的伴隨下,前往吐蕃。文成公主一行從長安出發,途經西寧,翻日月山,長途跋涉到達拉薩。
松贊干布非常喜歡賢淑多才的文成公主,專門為公主修築的布達拉宮,共有1000間宮室,富麗壯觀。但後來毀於雷電、戰火。經過17世紀的兩次擴建,形成現今的規模。
布達拉宮主樓13層,高117米,佔地面積36萬余平方米,氣勢磅礴。布達拉宮中保存有大量內容豐富的壁畫,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難吐蕃婚使噶爾祿東贊的故事,文成公主進藏一路遇到的艱難險阻,以及抵達拉薩時受到熱烈歡迎的場面等。
這些壁畫構圖精巧,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鮮艷。布達拉宮的吐蕃遺址後面還有松贊干布當年修身靜坐之室,四壁陳列著松贊干布、文成公主、祿東贊等的彩色塑像。
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後,中原與吐蕃之間關系極為友好,使臣和商人頻繁往來。松贊干布十分傾慕中原文化,他脫掉氈裘,改穿絹綺,並派吐蕃貴族子弟到長安國學讀書。
3. 濟寧四中建成後初中有宿舍嗎
根據家長期盼值+學校單個班級人數+升學率判斷:
第一陣營:
濟寧學院附中(總校)、濟寧市第十五中學(西校區)、濟寧市第十三中學(總校)
第二陣營:
濟寧市第八中學、濟寧學院附中(分校)、濟寧市運河實驗中學
第三陣營:
濟寧市第十五中學(東校區)、濟寧市第十三中學(北校區,原9中)、濟寧市第十二中學
濟寧市豐泰中學(附中北校)、濟寧市第十四中學
第四陣營:
濟寧市任城區實驗初中、濟寧市北湖中學、濟寧市第十八中學
4. 唐朝有許多少數名族的首領,除松贊干布以外還有哪些為促進我國統一的首領做出了貢獻寫出他們的名字和事跡
突厥阿史那社爾、阿史那忠、回鶻俟利發吐迷度等,臣服於唐朝,為唐朝出征作戰。
南詔多次臣服於唐朝。南詔幾次反唐,擊敗唐軍。唐朝李晟、髙駢等多次擊敗南詔軍,唐朝害死南詔3個重要謀臣,南詔衰落,在南詔的唐人後裔奪權滅了南詔。
唐朝與其幾個主要對手之間的關系與戰爭,簡單說來是,唐朝取的大勝比大敗多,曾打敗過唐軍的周邊勢力,後來又被唐軍打敗。
詳細情況見參考資料,如有矛盾,以參考資料為准。參考資料里有從史料總結出的 唐朝與周邊勢力的關系與主要交戰、不是吐蕃擋住阿拉伯東進防止中國被伊斯蘭化 等
參考資料http://hi..com/aychcgcbiwcgnyr/item/7893760565f39c28ebfe3856以及我空間里的幾篇文章。
以下根據史料,講了唐朝對周邊勢力的關系與主要交戰,不過沒有講唐朝對高句麗、西突厥、某些鐵勒的多次大勝。
617年,李淵太原起兵時還是隋朝的臣,遣劉文靜至突厥,見始畢可汗,請兵,且與之約:「民眾土地入唐公,金玉繒帛歸突厥。」李樹桐在《唐史考辨》中通過分析史料否定了稱臣於突厥。唐朝建立後,與突厥用平等的禮節「敵國禮」,《資治通鑒》:「先是,上與突厥書用敵國禮」。唐朝建立初期與東突厥是基本平等的,但是突厥多次毀盟南下。《舊唐書》對渭水之盟的記載,太宗與侍中高士廉、中書令房玄齡、將軍周范馳六騎幸渭水之上,與頡利隔津而語,責以負約。其酋帥大驚,皆下馬羅拜。俄而,眾軍繼至,頡利見軍容大盛,又知思力就拘,由是大懼。太宗獨與頡利臨水交言,麾諸軍卻而陣焉。……是日,頡利請和,詔許焉 。車駕即日還宮。乙酉,又幸城西,刑白馬與頡利同盟於便橋之上,頡利引兵而退。……上曰 :「我觀突厥之兵,雖眾而不整,君臣之計,唯財利是視。可汗獨在水西,酋帥皆來謁我,我因而襲擊其眾,勢同拉朽。然我已令無忌、李靖設伏於幽州以待之,虜若奔還,伏兵邀其前,大軍躡其後,覆之如反掌矣!我所以不戰者,即位日淺,為國之道,安靜為務,一與虜戰,必有死傷;又匈虜一敗,或當懼而修德,結怨於我,為患不細。我今卷甲韜戈,陷以玉帛,頑虜驕恣,必自此始,破亡之漸,其在茲乎!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此之謂也!」九月,頡利獻馬三千匹,羊萬口,上不受 ;詔頡利所掠中國戶口者悉令歸之。
不久,唐軍打敗東突厥,生擒頡利可汗。《資治通鑒》:「……靖斬首萬餘級,俘男女十餘萬……頡利帥萬餘人慾度磧,李世勣軍於磧口,頡利至,不得度,其大酋長皆帥眾降,世勣虜五萬餘口而還……」突厥臣服於唐朝,突厥碑文上記突厥「貴族子弟,陷為唐奴,其清白女子,降作奴婢。突厥之匍,棄其突厥名稱,承用唐官之唐名,遂服從唐皇,臣事之者五十年。為之東征向日出之方,西征遠至鐵門。彼等之克國除暴,皆為唐皇出力也。」
李勣率唐軍打敗強盛時期的薛延陀,《資治通鑒》:「……唐兵縱擊,斬首三千餘級,捕虜五萬餘人。」《舊唐書 列傳第十七》:「命勣為朔州行軍總管,率輕騎三千追及延陀於青山,擊大破之,斬其名王一人,俘獲首領,虜五萬余計,以功封一子為縣公。」……
李靖率唐軍大破破吐谷渾,吐谷渾臣服。《舊唐書》:未幾,吐谷渾寇邊,太宗顧謂侍臣曰 :「得李靖為帥,豈非善也!」靖乃見房玄齡曰 :「靖雖年老 ,固堪一行 。」太宗大悅,即以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兵部尚書、任城王道宗、涼州都督李大亮、右衛將軍李道彥、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三總管征之。九年,軍次伏俟城,吐谷渾燒去野草,以餧我師,退保大非川,諸將咸言春草未生,馬已羸瘦,不可赴敵。唯靖決計而進,深入敵境,遂逾積石山。前後戰數十合,殺傷甚眾,大破其國。吐谷渾之眾遂殺其可汗來降,靖又立大寧王慕容順而還。……
公元638年松州之戰,太宗遣吏部尚書侯君集為當彌道行營大總管,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為白蘭道行軍總管,左武衛將軍牛進達為闊水道行軍總管,右領軍將軍劉蘭為洮河道行軍總管,率步騎五萬以擊之。唐軍先遣部隊在牛進達指揮下,打敗了吐蕃軍。松贊干布懼,引兵而退,退出黨項、白蘭羌等,遣使謝罪。因復請婚,太宗許之。松贊干布乃遣其相祿東贊致禮,獻金五千兩,自余寶玩數百事。⑥41年,唐太宗將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敦煌吐蕃文書里稱她為贊蒙文成公主。
(學者王堯等人指出,贊蒙即覺蒙、朱蒙。在被用於稱呼贊普的女人時,贊蒙(btsan mo)、朱蒙、覺蒙(jo mo)等頭銜沒有區別。朱蒙有被寫作末蒙。)
《敦煌吐蕃歷史文書》的記載中,有贊蒙尊稱並且去世後享有祭祀 是地位不低於吐蕃王後的人擁有的待遇,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都擁有這待遇,松贊干布的女人里僅文成公主擁有這待遇。
吐蕃書籍《賢者喜宴》記載「松贊干布登臨歡慶的寶座,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後。」)
(《新唐書》:「……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詔江夏王道宗持節護送,築館河源王之國。弄贊率兵次柏海親迎,見道宗,執婿禮恭甚,見中國服飾之美,縮縮愧沮。歸國,自以其先未有昏帝女者,乃為公主築一城以誇後世,遂立宮室以居。公主惡國人赭面,弄贊下令國中禁之。自褫氈罽,襲紈綃,為華風。遣諸豪子弟入國學,習《詩》、《書》。又請儒者典書疏。
帝伐遼還,使祿東贊上書曰:『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並臣治之。高麗恃遠,弗率於禮,天子自將度遼,隳城陷陣,指日凱旋,雖雁飛於天,無是之速。夫鵝猶雁也,臣謹冶黃金為鵝以獻 。』其高七尺,中實酒三斛。二十二年,右衛率府長史王玄策使西域,為中天竺所鈔,弄贊發精兵從玄策討破之,來獻俘。
高宗即位,擢駙馬都尉、西海郡王。弄贊以書詒長孫無忌曰 :『天子初即位,下有不忠者,願勒兵赴國共討之 。』並獻金琲十五種以薦昭陵。進封賨王,賜餉蕃渥。又請蠶種、酒人與碾磑等諸工,詔許。」
高宗武則天到中宗太平公主時期,唐(周)內訌不斷,削弱了自己的實力。大非川之戰、李敬玄青海湖之戰,唐軍幾次戰敗,吐蕃佔領青海西部,但是奪取西域安西失敗,唐長期控制西域安西,論欽陵要求唐撤出西域,被拒絕也無可奈何。《資治通鑒》:「河源道經略大使黑齒常之將兵擊吐蕃論贊婆於良非川,破之。收其糧畜而還。常之在軍七年,吐蕃深畏之」「吐蕃入寇河源軍,軍使婁師德將兵擊之於白水澗,八戰八捷。」「以於闐國為毘沙都督府,分其境內為十州,以於闐王尉遲伏闍雄為毘沙都督。辛未,吐蕃遣其大臣論吐渾彌來請和,且請與吐谷渾復修鄰好;上不許。」「大破吐蕃,復取四鎮。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發兵戍之。」吐蕃通過賄賂唐朝邊官楊矩,取得青海東南部的九曲之地。
唐玄宗時期,唐朝在東邊將戰線推到青海湖以西,在西北將吐蕃趕出大小勃律,從東到西北壓制吐蕃,吐蕃贊普向唐玄宗求和。唐在河隴戰場上已佔明顯優勢。在西域戰場,唐軍在高仙芝、封常清的率領下,也是捷報頻傳,唐在對吐蕃的戰爭中即將取得了全面勝利。
《資治通鑒》:「甲子,薛訥與吐蕃戰於武街,大破之……前後殺獲數萬人。」「隴右節度使郭知運大破吐蕃於九曲」「吐蕃大將悉末朗寇瓜州,都督張守珪擊走之。乙巳,河西節度使蕭嵩、隴右節度使張忠亮大破吐蕃於渴波谷;忠亮追之,拔其大莫門城,擒獲甚眾,焚其駱駝橋而還。辛卯,左金吾將軍杜賓客破吐蕃於祁連城下。時吐蕃復入寇,蕭嵩遣賓客將強弩四千擊之。戰自辰至暮,吐蕃大潰,獲其大將一人;虜散走投山,哭聲四合。」「嵩乃遣疏勒副使張思禮將蕃、漢步騎四千人……擊吐蕃,大破之,斬獲數萬。」「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攻吐蕃石堡城,拔之。……自是河隴諸軍游弈,拓境千餘里。」
「吐蕃贊普表稱:「甥世尚公主,義同一家。中間張玄表等先興兵寇鈔,遂使二境交惡。甥深識尊卑,安敢失禮!正為邊將交構,致獲罪於舅;屢遣使者入朝,皆為邊將所遏。今蒙遠降使臣,來視公主,甥不勝喜荷。倘使復修舊好,死無所恨!」自是吐蕃復款附。」
「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奏破吐蕃大嶺等軍;戊戌,又奏破青海道莽布支營三萬餘眾,斬獲五千餘級。庚子,河西節度使王倕奏破吐蕃漁海及游弈等軍。」「皇甫惟明引軍出西平,擊吐蕃,行千餘里,攻洪濟城,破之。」「以王忠嗣為河西、隴右節度使……與吐蕃戰於青海、積石,皆大捷。又討吐谷渾於墨離軍,虜其全部而歸。」「隴右節度使哥舒翰擊吐蕃,拔洪濟、大漠門等城,悉收九曲」「安西節度使封常清擊大勃律……大破之,受降而還。」「制以仙芝為行營節度使,將萬騎討之。……會吐蕃連雲堡下。有兵近萬人,不意唐兵猝至……自辰至巳,大破之,斬首五千級,捕虜千餘人……仙芝虜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而還。」《舊唐書 列傳第五十四》:「築神威軍於青海上,吐蕃至,攻破之;又築城於青海中龍駒島……名為應龍城,吐蕃屏跡不敢近青海。」《冊府元龜 卷三百九十八》:「哥舒翰……築神威城於青海上,旋為吐蕃所破。又築城於青海中龍駒島上……名為應龍城。吐蕃自此遁逃,不復近青海……」
從安史之亂開始,之後100年有朱泚之亂藩鎮之禍牛李黨爭甘露之變等等,唐朝不斷內斗,吐蕃趁機逐步佔領青海東部、隴右、河西,792年佔領北庭,唐朝失去與安西的聯絡,不知安西存亡。唐安史之亂嚴重削弱自己,唐朔方軍因為與唐廷的矛盾而故意放吐蕃軍東進,吐蕃軍趁機占長安15天,聽說郭子儀與唐勤王軍來了,吐蕃軍就撤了。在不斷內斗的情況下,李晟韋皋史敬奉等唐軍多次重創吐蕃軍,張議潮收河西隴右北庭,吐蕃王國內外交困先滅亡了。
《舊唐書》:「劍南節度使崔寧大破吐蕃故洪等四節度兼突厥、吐渾、氐、蠻、羌、黨項等二十餘萬眾,斬首萬余級。」《新唐書》:「朔方朔方先鋒兵馬使白元光合回紇兵於靈台,會雪雰嚴晦,吐蕃閉營撤備,乃縱擊之,斬首五萬級,生擒萬人」「寧破西山三路及邛南兵,斬首八千級。」《資治通鑒》:「東川出軍,自江油趣白壩,與山南兵合擊吐蕃、南詔,破之。范陽兵追及於七盤,又破之,遂克維、茂二州。李晟追擊於大度河外,又破之。吐蕃南詔飢寒隕於崖谷死者八、九萬人。」「韋皋遣其將曹有道將兵與東蠻、兩林蠻及吐蕃青海、臘城二節度戰於州台登谷,大破之……殺其大兵馬使乞藏遮遮。乞藏遮遮,虜之驍將也,既死,皋所攻城柵無不下;數年,盡復州之境。」 「韋皋屢破吐蕃,轉戰千里,凡拔城七,軍鎮五,焚堡百五十,斬首萬余級,捕虜六千,降戶三千」「吐蕃遣其大相兼東鄙五道節度使論莽熱將兵十萬解維州之圍,西川兵據險設伏以待之。吐蕃至,出千人挑戰,虜悉眾追之,伏發,虜眾大敗,擒論莽熱,士卒死者太半(即三分之二)。」「吐蕃節度論三摩等將十五萬眾圍鹽州,黨項亦發兵助之。刺史李文悅竭力拒守……敬奉自它道出吐蕃背,吐蕃大驚,潰去。奉敬奮擊,大破,不可勝計。」「張義潮發兵略定其旁瓜、伊、西、甘、肅、蘭、鄯、河、岷、廓十州,遣其兄義澤奉十一州圖籍入見,於是河、湟之地盡入於唐。」《新唐書》:「秦州刺史高駢誘降延心及渾末部萬帳。」《資治通鑒》:「拓跋懷光以五百騎入廓州,生擒論恐熱,先刖其足,數而斬之,傳首京師。其部眾東奔秦州,尚延心邀擊,破之,悉奏遷於嶺南。吐蕃由是衰絕,乞離胡君臣不知所終。」……
高宗武則天到中宗太平公主時期,唐朝(武周)內訌。突厥趁機崛起強大,《舊唐書》:「默啜盡抄掠趙、定等州男女八九萬人,從五回道而去,所過殘殺,不可勝紀。」「河北道元帥、納言狄仁傑總兵十萬追之,無所及。」唐中宗時「中宗即位,默啜又寇靈州鳴沙縣。靈武軍大總管沙吒忠義拒戰久之,官軍敗績,死者六千餘人。賊遂進寇原、會等州,掠隴右群牧馬萬余匹而去,忠義坐免。」
之後唐朝有效對付默啜,《舊唐書》:「仍命左屯衛大將軍張仁亶攝右御史台大夫,充朔方道大總管以御之。仁亶始於河外築三受降城,絕其南寇之路。」默啜派其子與女婿率軍進攻唐朝北庭,其子被殺,其女婿投降於唐軍,《舊唐書》:「開元二年,遣其子移涅可汗及同俄特勒、妹婿火拔頡利發石阿失畢率精騎圍逼北庭。右驍衛將軍郭虔瓘嬰城固守,俄而出兵擒同俄特勒於城下,斬之。虜因退縮,火拔懼不敢歸,攜其妻來奔」,突厥人不斷投降於唐朝「明年,十姓部落左廂五咄六啜、右廂五弩失畢五俟斤及子婿高麗莫離支高文簡、睟跌都督崿跌思泰等各率其眾,相繼來降,前後總萬余帳。」「阿布思率眾來降。」,默啜被拔曳固的殘眾擊殺,其首級被送到唐朝京師。……
唐玄宗時期唐朝有效對付了突厥汗國,突厥汗國毗伽可汗認唐玄宗為父。《舊唐書》:「毗伽可汗……本蕃號為小殺。……又遣使請和,乞與玄宗為子,上許之。」《新唐書》:「毘伽可汗默棘連,本謂『小殺』者,……固乞和,請父事天子,許之。」……
唐太宗時期,契丹臣服於唐朝。《舊唐書》:「貞觀二年,其君摩會率其部落來降。」「太宗伐高麗,至營州,會其君長及老人等,賜物各有差,授其蕃長窟哥為左武衛將軍。二十二年,窟哥等部咸請內屬,乃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為左領軍將軍兼松漠都督府、無極縣男,賜姓李氏。顯慶初,又拜窟哥為左監門大將軍。其曾孫祜莫離,則天時歷左衛將軍兼檢校彈汗州刺史,歸順郡王。」「又契丹有別部酋帥孫敖曹,初仕隋為金紫光祿大夫。武德四年,與靺鞨酋長突地稽俱遣使內附,詔令於營州城傍安置,授雲麾將軍,行遼州總管。」……
高宗武則天到中宗太平公主時期,唐朝(武周)內訌。契丹趁機擊敗唐軍。公元696年(武則天萬歲登科元年),「詔令右金吾大將軍張玄遇、左鷹揚衛將軍曹仁師、司農少卿麻仁節率兵討之。與萬斬戰於西硤石谷,官軍敗績。」公元696—697年,契丹首領李盡忠自稱「無上可汗」,推萬榮為帥率部起兵,攻佔羈縻少數民族的幽州,「萬斬乘勝度其眾入幽州,殺略人吏。清邊道大總管、建安郡王武攸宜遣裨將討之,不能克。」公元697 年(神功元年),「又令夏官尚書王孝傑、左羽林將軍蘇宏暉領兵七萬以繼之。與萬斬戰於東硤石谷,孝傑在陣陷沒。宏暉棄甲而遁。」很快李盡忠死,萬斬代領其眾。不久萬斬窮蹙被殺,其頭顱被送到唐朝東都。「萬斬窮蹙,乃將其家奴輕騎宵遁,至潞河東,解鞍憩於林下,其奴斬之。張九節傳其首於東都」。
唐玄宗時期,契丹再次歸降,「開元三年,其首領李失活以默啜政衰,率種落內附。失活,即盡忠之從父弟也。於是復置松漠都督府。封失活為松漠郡王,拜左金吾衛大將軍兼松漠都督。其所統八部落,各因舊帥拜為刺史,又以將軍薛泰督軍以鎮撫之。」契丹可突於造反,唐朝李禕、張守珪平定之,可突於被傳首唐朝東都。「詔禮部尚書信安王禕為行軍副大總管,領眾與幽州長史趙含章出塞擊破之,俘獲甚眾。可突於率其麾下遠遁,奚眾盡降,禕乃班師。」「詔以張守珪為幽州長史兼御史中丞以經略之。可突於漸為守珪所逼,遣使偽降。俄又回惑不定,引眾漸向西北,將就突厥。守珪遣管記王悔等就部落招諭之。時契丹衙官李過折與可突於分掌兵馬,情不葉,悔潛誘之,過折夜勒兵斬可突於及其支黨數十人。二十三年正月,傳首東都。」……
安祿山為了爭奪邊功,多次殺掠契丹人,逼迫已臣服於唐朝的契丹人殺死唐朝公主(假公主,不是皇帝的女兒。而且不是宗室女,而是宗室出女、貴族女)而造反,安祿山率軍多次與之交戰。《資治通鑒》:「安祿山欲以邊功市寵,數侵掠奚、契丹;奚、契丹各殺公主以叛,祿山討破之。」「安祿山屢誘奚、契丹,為設會,飲以莨菪酒,醉而坑之,動數千人,函其酋長之首以獻,前後數四。」《舊唐書》:「天寶十年,安祿山誣其酋長欲叛,請舉兵討之。八月,以幽州、雲中、平盧之眾數萬人,就潢水南契丹衙與之戰,祿山大敗而還,死者數千人。」《新唐書》:「發幽州、雲中、平廬、河東兵十餘萬,以奚為鄉導,大戰潢水南。祿山敗,死者數千。自是祿山與相侵掠未嘗解,至其反乃已。」 《資治通鑒》:「安祿山奏擊奚破之,虜其王李日越。」「安祿山奏破奚、契丹。」
不久契丹再次歸附於唐朝,《舊唐書》:「至十二年,又降附。迄於貞元,常間歲來修籓禮。」「十一年,遣使獻名馬。爾後每歲朝貢不絕,或歲中二三至。故事,常以范陽節度使為押奚、契丹兩蕃使。自至德之後,籓臣多擅封壤,朝廷優容之,彼務自完,不生邊事,故二蕃亦少為寇。其每歲朝賀,常各遣數百人至幽州,則選其酋渠三五十人赴闕,引見於麟德殿,錫以金帛遣還,余皆駐而館之,率為常也。」唐朝張仲武、劉仁恭有效對付契丹,《新唐書》:「。劉仁恭窮師逾摘星山討之,歲燎塞下草,使不得留牧,馬多死。契丹乃乞盟,獻良馬求牧地,仁恭許之。復敗約入寇,劉守光戍平州,契丹以萬騎入,守光偽與和,帳飲具於野,伏發,禽其大將。群胡慟,願納馬五千以贖,不許。欽德輸重賂求之,乃與盟,十年不敢近邊。」……
在唐朝扶植下,南詔強大起來,南詔臣服於唐朝。《新唐書》:「。當是時,五詔微,歸義獨強,乃厚以利啖劍南節度使王昱,求合六詔為一。制可。」「又以破渳蠻功,馳遣中人冊為雲南王,賜錦袍、金鈿帶七事。於是徙治大和城。」「初,安寧城有五鹽井,人得煮鬻自給。玄宗詔特進何履光以兵定南詔境,取安寧城及井,復立馬援銅柱,乃還。」……
之後唐朝邊官張虔陀等苛待南詔,逼反了南詔,楊國忠昏招迭出、唐玄宗糊塗,無將才的鮮於仲通、李宓先後率軍進攻南詔,補給短缺,瘴疫病餓而死者眾多,損失慘重。第一次唐軍士卒死六萬人,第二次唐軍士卒罹瘴疫及飢死戰死七萬人。《舊唐書》:「鮮於仲通為劍南節度使,張虔陀為雲南太守。仲通褊急寡謀,虔陀矯詐,待之不以禮。舊事,南詔常與其妻子謁見都督,虔陀皆私之。有所徵求,閣羅鳳多不應,虔陀遣人罵辱之,仍密奏其罪。閣羅鳳忿怨,因發兵反攻,圍虔陀,殺之。」「仲通率兵出戎、巂州。閣羅鳳遣使謝罪,仍與雲南錄事參軍姜如芝俱來,請還其所虜掠,且言 :『吐蕃大兵壓境,若不許,當歸命吐蕃,雲南之地,非唐所有也 。』仲通不許,囚其使,進兵逼大和城,為南詔所敗。」《資治通鑒》:「進軍至西洱河,與閣羅鳳戰,軍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侍御史、俞南留後李宓將兵七萬擊南詔。閣羅鳳誘之深入,至太和城,閉壁不戰。宓糧盡,士卒罹瘴疫及飢死什七八,乃引還;蠻追擊之,宓被擒,全軍皆沒。」
779年,唐朝李晟等大破南詔、吐蕃聯軍,使其損失慘重,《資治通鑒》:「上發禁兵四千人,使晟將之,發邠、隴、范陽兵五千,使金吾大將軍安邑曲環將之,以救蜀。東川出軍,自江油趣白壩,與山南兵合擊吐蕃、南詔,破之。范陽兵追及於七盤,又破之,遂克維、茂二州。李晟追擊於大度河外,又破之。吐蕃南詔飢寒隕於崖谷死者八、九萬人。」 《新唐書》:「德宗發禁衛及幽州軍以援東川,與山南兵合,大敗異牟尋眾,斬首六千級,禽生捕傷甚眾,顛踣厓峭且十萬。」……
不久,南詔再次歸附於唐朝,《新唐書》:「遣弟湊羅棟、清平官尹仇寬等二十七人入獻地圖、方物,請復號南詔。帝賜賚有加,拜仇寬左散騎常侍,封高溪郡王。」「明年夏六月,冊異牟尋為南詔王。以祠部郎中袁滋持節領使,成都少尹龐頎副之,崔佐時為判官;俱文珍為宣慰使,劉幽岩為判官。賜黃金印,文曰「貞元冊南詔印」」「相者引異牟尋去位,跽受冊印,稽首再拜;又受賜服備物,退曰 :「開元、天寶中,曾祖及祖皆蒙冊襲王,自此五十年。貞元皇帝洗痕錄功,復賜爵命,子子孫孫永為唐臣 。」」829年,杜元穎不曉軍事,武備廢弛,且苛待士卒,導致士卒引南詔入寇,攻破成都外城,掠走數萬人。830年,唐朝李德裕前來鎮守,蜀地遂安,《資治通鑒》:「德裕乃練士卒,葺堡鄣,積糧儲以備邊,蜀人粗安。」《新唐書》:「明年,(南詔)上表請罪。比年使者來朝,開成、會昌間再至。」
後來唐與南詔還有幾次交手,髙駢等率唐軍擊敗南詔軍,南詔「屢覆眾,國耗虛」,唐朝害死南詔3位重要謀臣,南詔衰落,在南詔的唐人後裔奪權滅亡南詔。幾年後,唐朝也滅亡了。
《新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中》:「……駢以選士五千度江,敗林邑兵於邕州,擊南詔龍州屯,蠻酋燒貲畜走。酋龍遣楊緝思助酋遷共守安南,以范脆些為安南都統,趙諾眉為扶邪都統。七年六月,駢次交州,戰數勝,士酣斗,斬其將張詮。李溠龍舉眾萬人降,拔波風三壁。緝思出戰,敗,還走城。士乘之,超堞入,斬酋遷、脆些、諾眉,上首三萬級,安南平。」
「帝遣東川節度使顏慶復為大度河制置、劍南應接使,兵次新都,博野將曾元裕敗蠻兵,斬二千級。南詔騎數萬晨壓官軍以騁,大將宋威以忠武兵戰,斬首五千,獲馬四百尾。南詔退屯星宿山,威進戍沱江……蠻聞鳳翔、山南軍且來,乃迎戰毘橋,不勝,趨沱江,為伏士所擊,又敗。城中出突將,夜火蠻營,酋龍、坦綽身督戰。後三日,王師奪升遷梁,蠻大敗……」
「(南詔)屢覆眾,國耗虛……」「駢至不淹月,閱精騎五千,逐蠻至大度河,奪鎧馬,執酋長五十斬之……」「築戎州馬湖、沐源川、大度河三城,列屯拒險,料壯卒為平夷軍,南詔氣奪。」
……
《新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下》:「……駢次峰州,大破南詔蠻,收所獲贍軍……」「當是時,蠻攻雅州,壁廬山,聞駢至,亟解去。駢即移檄驃信,勒兵從之。驃信大懼,送質子入朝,約不敢寇。」
(《資治通鑒》:「駢以五千人先濟,約維周發兵應援;駢既行,維周擁余眾,不發一卒以繼之。九月,駢至南定,駢掩擊,大破之,收其所獲以食軍。」「監陳敕使韋仲宰將七千人至峰州,高駢得以益其軍,進擊南詔,屢破之。」「是月,駢大破南詔蠻於交趾,殺獲甚眾,遂圍交趾城。」「駢至,復督勵將士攻城,遂克之,殺段酋遷及土蠻為南詔鄉導者朱道古,斬道三萬余級,南詔遁去。駢又破土蠻附南詔者二洞,誅其酋長,土蠻帥眾歸附者萬七千人。」「慶復至新都,蠻分兵往拒之。甲午,與慶復遇,慶復大破蠻軍,殺二千餘人,蜀民數千人爭操芟刀、白以助官軍,呼聲震野。乙未,蠻步騎數萬復至,會右武衛上將軍宋威以忠武二千人至,即與諸軍會戰,蠻軍大敗,死者五千餘人……甲兵服物遺棄於路……」「高駢至成都,明日,發步騎五千追南詔,至大渡河,殺獲甚眾,擒其酋長數十人,至成都,斬之……」
……)
唐朝前中期,回紇(回鶻)臣服於唐,《舊唐書》:「太宗幸靈武,受其降款,因請回鶻已南置郵遞,通管北方。太宗為置六府七州,府置都督,州置刺史,府州皆置長史、司馬已下官主之。以回紇部為瀚海府,拜其俟利發吐迷度為懷化大將軍,兼瀚海都督……」「永徽二年,賀魯破北庭,詔將軍梁建方、契苾何力領兵二萬,取回紇五萬騎,大破賀魯」「以賀魯種落分置州縣,西盡波斯。加婆閏右衛大將軍、兼瀚海都督。」「天寶初,其酋長葉護頡利吐發遣使入朝,封奉義王。三載,擊破拔悉密,自稱骨咄祿毗伽闕可汗。又遣使入朝,因冊為懷仁可汗。」……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為避免回紇(回鶻)幫助叛軍,徵兵於回鶻。唐肅宗為了早日收復長安,而允許回紇劫掠洛陽,回紇劫掠洛陽3天而止。「上欲速得京師,與回紇約曰:『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 《資治通鑒》:「廣平王拜於葉護馬前曰:『今始得西京,若遽俘掠,則東京之人皆為賊固守,不可復取矣,願至東京乃如約。』葉護驚躍下馬答拜,跪捧王足,曰:『當為殿下徑往東京。』即與仆固懷恩引回紇、西域之兵自城南過,營於滻水之東。」《舊唐書》:「初,收西京,回紇欲入城劫掠,廣平王固止之。及收東京,回紇遂入府庫收財帛,於市井村坊剽掠三日而止。」「回紇至東京,以賊平,恣行殘忍,士女懼之,皆登聖善寺及白馬寺二閣以避之。回紇縱火焚二閣,傷死者萬計,累旬火焰不止。」
回鶻可汗以女為唐朝煌郡王承寀之妃,《資治通鑒》:「敦煌王承寀至回紇牙帳,回紇可汗以女妻之。」《舊唐書》:「冊回紇可汗女為毗伽公主」「燉煌王承寀自回紇使還,拜宗正卿;納回紇公主為妃」
唐朝公主嫁給回鶻可汗作可敦(可汗的妻子),回鶻可汗起身接受冊命,說自己是唐朝皇帝的半個兒子,可汗與唐朝公主接受回鶻人的朝拜,《資治通鑒》:「回紇可汗遣使上表稱兒及臣……」。《舊唐書》:「可汗乃起奉詔,便受冊命。翼日,冊公主為可敦」「虜先設大輿曲扆,前設小座,相者引公主升輿,回紇九姓相分負其輿,隨日右轉於庭者九,公主乃降輿升樓,與可汗俱東向坐。自此臣下朝謁,並拜可敦。」……
9世紀中期,數十萬回鶻南下,與唐發生沖突,唐軍幾次擊敗南下的回鶻,前後殺獲十幾萬,其中有上千回鶻侯王貴族,《舊唐書》:「時回鶻有將勒那頡啜擁赤心宰相一族七千帳,東逼漁陽。仲武遣其弟仲至與裨將游奉寰、王如清等,率銳兵三萬人大破之。前後收其侯王貴族千餘人,降三萬人,獲牛馬、橐駝、旗纛、罽幕不可勝計。」「幽州節度使張仲武遣弟仲至率兵大破那頡之眾,全收七千帳,殺戮收擒老小近九萬人。」「烏介諸部猶稱十萬眾……河東劉沔率兵奄至烏介營,烏介驚走東北約四百里外……烏介部眾至大中元年詣幽州降,留者漂流餓凍,眾十萬,所存止三千已下。」「雄乃鑿城為十餘穴,引兵夜出,直攻可汗牙帳。……斬首萬級,降其部落二萬餘人。」「回鶻特勒龐俱遮、阿敦寧二部,回鶻公主密羯可敦一部,外相諸洛固阿跌一部,及牙帳大將曹磨你等七部,共三萬眾,相次降於幽州,詔配諸道。有特勒霢沒斯、阿歷支、習勿啜三部,回鶻相愛耶勿弘順、回鶻尚書呂衡等諸部降振武。」……
時代的發展,幼教的改革,社會的進步,對我們每個幼教工作者提出了挑戰,呼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師。我們順應時代的發展和教師的需求,勇於開拓,大膽創新,在幼兒園管理中為教師提供創新的空間。 1.營造合作互動的寬松氛圍 園長和教師的角色,決定了彼此間的上下級關系,因而在平常的交往中,教師難免會有一些緊張感。久之,無形中或多或少地讓教師心中對園長有了一份畏怯感。作為園長要了解教師的這種心理,工作上應放下架子,主動接近他們、關心他們,與他們保持親密的關系,平等自然地與他們相處。而對於那些積極進取、富於自信又似乎自傲的教師,園長應表現出應有的寬容,而且應給予愛護,因為自信心是創造性勞動的重要條件和源泉之一。很難想像,一個十分缺乏自信心的人,會有足夠的創造勇氣與毅力,有了自信心,思想就容易解放,創造的思路就容易暢通。 園長應尊重不同性格的教師,要善於尋找教師身上的閃光點,多看到他們的長處。多看長處能使其特點得到發揚,並在發揚中自然抑制某些弱點。當教師自己的長處能被別人看到,並受到尊重和愛護時,又極有利於增強自信心。有了自尊、自愛、自重,在此基礎上才會煥發出自強不息,發奮向上的精神。因此,園長不僅要多用欣賞的眼光,接納每一位教師,同時還要有意識地以這種態度影響和幫助教師之間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營造一種和睦、寬松的工作環境,使教師在輕松愉快、無拘無束的狀態下投入工作。這樣其主體性的發揮,便有了一個良好的人文基礎。 開展「傳幫帶」活動,培植典型。為了促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骨幹教師不斷成熟,我們開展了「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的互動活動。建立園長、業務園長—骨幹教師—青年教師三級「傳幫帶」培養網路,每位園長帶兩位骨幹教師,每位骨幹教師帶兩名青年教師,從師德、教育技能、組織能力、家長工作等方面制定計劃,進行有針對性的「傳幫帶」。我們採取點撥引路、實踐指導、解困答疑、共同反思等方法,將「傳幫帶」輻射到課程研究的全過程,使教師在合作互動中共同成長。 2.知人善任,發揮個人優勢 教師亦存在著個體差異,有的活潑開朗;有的內向靦腆;有的擅長歌舞;有的精於美工;有的愛好寫作;有的善於教學。園長應對每一位教師做到心中有數,為教師提供鍛煉和施展才乾的機會,並在安排上做到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園長應根據教師各個方面的不同情況,搭配組建班組,如以老帶新,將有工作經驗和無經驗的搭配組合,發揮老同志的傳幫帶作用;又如根據工作人員身體強弱、能力及個性特點等各個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合理搭配,平衡力量,這樣,既能發揮各人所長,又能優勢互補,減少矛盾沖突,為產生較好工作效益奠定基礎。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需要教師把握教育目標,對活動課程的內容、時間進行調整,這對於年輕教師有一定的難度,我們就把這樣的活動交給骨幹教師,給他們提供展示自己才華的舞台。 3.放手工作,充分調動教職員工的積極性 有管理經驗的園長一般都善於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形成工作的合力。這樣的園長的管理特點是該放權的放權,該放手的放手,該放心的放心,大膽讓教師去干,從不婆婆媽媽的說三道四。這種給予教師充分的自主權,提供表現的機會的做法,有利於激發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從另一方面來講,大凡有進取心的教師,他們也特別希望自己的特長及才能在工作中得到表現、發揮,對於自己的成績也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承認。園長應注重研究教師的這種需要,為其提供充分表現的機會,滿足他們的要求。我們所指的「放權」、「放手」、「放心」,不是說園長撒手不管,只是要注意少一些管理痕跡,多一些支持、協調與服務。只有把教師當作主人來對待,才能真正增強教師的主人翁意識。 4.採取激勵方式,強化行為動機 在幼兒園管理活動中,當然也應當制定相應規章制度來鼓勵教職員工在工作崗位勇於開拓,大膽創新。經過實踐,我認為以下幾種激勵方式切實可行,便於園長操作。 (1)贊許。即以當面稱贊、誇獎、書面表揚等形式,對受贊許者的行為給予肯定,以強化其行為動機。 (2)獎勵。獎勵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或物質、精神獎勵並用。獎勵要根據論功行賞的原則,慎重、准確、公正地進行。 (3)參與。參與有多種形式:讓教師參與重要會議,並鼓勵他們在會上發言;鼓勵教師和園長在一起討論他們的目標與計劃,允許他們表達意見、提出設想,或者將他們提出的問題列在報告或備忘錄上;選拔骨幹教師人員參與家長委員會、園務工作委員會,或聘請當顧問,等等。 (4)競賽。競賽也是激勵上進的一種有效方式。開展競賽應注意:一是要事先公布競賽目標及具體規則;二是評定標准要具有可測性和可比性;三是競賽的結果要公布;四是許諾的獎勵要及時兌現。應當強調的是,整個競賽過程要體現客觀、公平的原則:才會有好的效果。實踐證明,恰當運用激勵方式,有利於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地將幼兒園的發展目標與個人奮斗目標結合起來,發揮自身最大的潛能。 濟寧市任城區機關幼兒園 邵明真
6. 山東省有哪幾所重點高中
山東有如下重點高中:
名次 中學名稱 所在城市 城市排名 狀元人數
1 五蓮一中 日照 1 5
1 萊州一中 煙台 1 5
3 德州一中 德州 1 3
3 東營一中 東營 1 3
3 滕州一中 棗庄 1 3
6 平度九中 濟南 1 2
6 萊蕪一中 萊蕪 1 2
6 青島二中 青島 1 2
6 寧陽一中 泰安 1 2
6 泰安第一中學 泰安 1 2
6 青州第二中學 濰坊 1 2
6 青州一中 濰坊 1 2
6 淄博實驗中學 淄博 1 2
14 北鎮中學 濱州 1 1
14 勝利第一中學 東營 2 1
14 平度一中 濟南 2 1
14 章丘四中 濟南 2 1
14 濟寧育才中學 濟寧 1 1
14 嘉祥縣第一中學 濟寧 1 1
14 曲阜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濟寧 1 1
14 膠州一中 膠州 1 1
14 萊蕪市實驗中學 萊蕪 2 1
14 萊西一中 萊西 1 1
14 沂南一中 臨沂 1 1
14 沂水縣第二中學 臨沂 1 1
14 即墨一中 青島 2 1
14 日照實驗高中 日照 2 1
14 日照一中 日照 2 1
14 東平高中 泰安 3 1
14 肥城泰西中學 泰安 3 1
14 乳山一中 威海 1 1
14 文登二中 威海 1 1
14 文登一中 威海 1 1
14 昌邑市文山中學 濰坊 3 1
14 昌邑一中 濰坊 3 1
14 高密一中 濰坊 3 1
14 臨朐實驗中學 濰坊 3 1
14 壽光二中 濰坊 3 1
14 壽光一中 濰坊 3 1
14 濰坊一中 濰坊 3 1
14 龍口一中 煙台 2 1
14 牟平第一中學 煙台 2 1
14 煙台三中 煙台 2 1
14 煙台市中英文學校 煙台 2 1
14 煙台一中 煙台 2 1
14 棗庄八中 棗庄 2 1
14 棗庄一中 棗庄 2 1
14 桓台一中 淄博 2 1
14 淄博七中 淄博 2 1
14 淄博中學 淄博 2 1
山東省省級規范化學校。山東省實驗中學擁有教學樓,辦公樓、體育館、圖書樓、塑膠田徑場、 各類實驗室、網路教室、閱覽室、多媒體教室、藝術專用教室等設施完善的教育教學場館。特別是2001年09月實驗科苑的建成,使山東省實驗中學實驗教學,網路信息教學設施居國內領先水平。山東有哪些高中 山東省高中排名 山東省重點高中名單一覽2018年山東高中排名 山東最好的十大高中
7. 唐朝名人內容
唐三藏
8. 教師資格證考生太多會刷下來嗎
教師主要是為了給學生教授課程,在講課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如果在教師資格證考試的時候筆試成績很高,但是面試被刷下,說明口語表達能力不強,就算走上講台也無法將自己的知識講給學生。
9. 濟寧市任城區第二高級中學的教師隊伍
學校地處農村,這里的教師具有好多學校難以具備的勤勞、朴實、肯乾的特點,再加上近幾年學校對於教師團隊的培養和引進,教師的師德水平、業務素質又上了一個新台階。目前,學校有高級教師15人,中級教師46人,市區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優秀教師師德標兵38人。學校加大教育教學改革,使教師做到了「五個優化」:一是優化教學理念,變教師主宰學生為教師適應學生;二是優化教學環境,變強制、封閉為民主、開放;三是優化教學過程,變教師傳授知識為學生主動參與;四是優化教學方法,變灌輸式為啟發式、誘導式;五是優化教學手段,變傳統教學的「黑板、粉筆」為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教育教學改革,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