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明師德政路

明師德政路

發布時間: 2021-09-10 01:01:27

A. 顯宗,密宗,的各明師

你要想拜明師,必須自己有擇明師的智慧眼。
佛教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盤)是衡量其法是不是佛法的標准,所以,你先不要急於找明師,而要從心中明白什麼是正信的佛教,然後再看一個法師講的是不是正知正見,這樣,你才能夠找到明師的;如果自心不明,明師在你面前你也不會知道的,也許你會把他作為一般人看待。
明師,就是明心見性的人,他的內心沒有迷惑顛倒,便其外表卻與一般人無異。《菜根譚》有句話講得特別好:「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修行路上陷阱多,所以,要以無求之心,行平常之道。「佛在心中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只在靈山塔下修。」只要樓主息滅妄念,佛性自然現前。
南無阿彌陀佛!

B. 張三豐晚年才遇明師,經歷了什麼苦才修成真人

在哲學家眼裡,神就是最完美的人。因而蘇格拉底說:“人需求越少,就越接近神,越接近神,就越接近人的完美。”

換一種說法,神性是人的天性,人只有寡慾,才有可能回歸這種天性。這與中國古人說的“嗜欲深者,天機淺”,道理相類。人回歸天性的過程,用道家的話講,就是歸真,最後修成真人。

自古以來,想做“真人”的人如過江之鯽,但真能修成的卻是鳳毛麟角。被明朝15位皇帝苦苦追尋的蓋世真人張三豐,因屬大器晚成,更是難能可貴。看他修成真人的過程,可見修行之難。

他32歲離家,用了30多年天南地北尋訪,67歲始在終南山遇火龍真人。這種尋明師求真法之難暫且不說,只說他在得火龍真人真傳之後所吃的苦,就不是常人所能想像。

人最耐的就是寂寞之苦,吃不了這苦,男人會變壞,女人會變心。這種苦,能摧毀人,也能成就人。九年面壁,有多寂寞,有多苦,我們難以想像,也無法感受。張三豐曾為他的這九年面壁靜修寫了兩首詩,叫《太和山口佔二絕》。

C. 廣州明師復讀學校的地址在哪裡

明師中四日校2010年報讀有關事項

招生對象: 1、具有廣州市常住戶籍(含藍印戶口)廣州學籍社會考生,

包括:往屆生,外地回穗生,港澳台及國外回穗生。

2、全市應屆生

收費標准:

學費6000元/學期,雜費(含教輔資料、試卷、秋遊、午休、晚修費、校服費等項目)3500元/學期。午餐及晚餐費用另計

招生指標: 德政CEO校區4個班、江南CEO校區4個班和農林下路校區4個班(根據報名人數會有所變動)。每教學班均採用精英小班制度(區別於學校的傳統大班),確保學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照顧。

報名時間:2010年7月3日至8月27日

開學時間:2010年9月1日(上課周期與公辦學校完全一致)

報讀需提交學生的相關資料:

1、戶口本(包括首頁和學生本人頁)

2、二代身份證

3、初中畢業證

4、中考成績單

5、小一寸紅底相片6張

6、初中階段學生綜合表現評價證明(加蓋原學校公章)

以上資料包括原件和復印件,並需用A4紙復印

報考事項: 往屆生到戶籍所在區招生辦處進行報名(我校會統一安排)。

報名地址:

明師教育市內各大校區

中四日校上課校區:

(1)農林下路校區:農林下路19號旺潮坊四樓全層

電話:87610928 87610938

(2)江南CEO校區:江南大道中108號廣東土產大廈B座三樓

電話:84426828 84426838

(3)德政CEO校區:德政北路486號一至三樓全層

嘿Man~~我也是准備明師復讀的~我在市二宮校區~你呢?~~

D. 想出家修心密、藏密也成,不知道去哪裡拜明師

228570406加這個QQ是常濟乘一法師的
上乘下一法師,法名常濟,字登覺,俗姓梅。1994年依上海母音金剛上師修學禪凈密。1997年於福安萬壽寺閉關修學三年三月三天。2000年接印心宗法脈代師灌頂傳法。2007年接深圳弘法寺本煥大師禪宗臨濟正宗第四十五世法脈。
師承茗山長老、本煥大師、慧律法師、晉美彭措法王、白瑪格桑活佛、母音老人、徐恆志上師,從事禪宗、凈土、密法的教學,講授楞嚴、法華、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等大乘經論和修行法門。

E. 大將名師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詩句出自哪裡

出自:陳慶之。

「 大將名師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指的是梁朝儒將陳慶之。

其主要戰績為:征戰渦陽、北伐北魏。

陳慶之出身庶族,受傳統觀念影響較小,用兵靈活。陳慶之指揮藝術的最大特色是重視士氣,善於把握戰機,善於打運動戰。陳慶之不但在戰場上注重士氣的作用,在平時也注意士氣的積累。在滎陽之戰中,陳慶之的演講讓梁軍將士沒有了任何顧慮,於是梁軍在陳慶之指揮下「相率攻城」,創造了兩晉南北朝時期少有的戰例。陳慶之的戰績在歷史上赫赫有名,因平時愛穿白色袍子,因此所以當時有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拓展資料:

政治成就

在陳慶之坐鎮江淮期間,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發展邊境城市的生產,兩年的時間,邊境一帶府庫充足。陳慶之又表請精簡南司州為安陸郡,置上明郡。豫州鬧飢荒,陳慶之開倉放糧濟災民,使大部分災民得以度過飢荒。以李升為首的800多名豫州百姓請求為陳慶之樹碑頌德。

軍事成就

陳慶之出身庶族,受傳統觀念影響較小,用兵靈活。陳慶之指揮藝術的最大特色是重視士氣,善於把握戰機,善於打運動戰。陳慶之不但在戰場上注重士氣的作用,在平時也注意士氣的積累。

在滎陽之戰中,陳慶之的演講讓梁軍將士沒有了任何顧慮,於是梁軍在陳慶之指揮下「相率攻城」,創造了兩晉南北朝時期少有的戰例。陳慶之的戰績在歷史上赫赫有名,因平時愛穿白色袍子,因此所以當時有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不善弓馬

陳慶之身體文弱,難開普通弓弩,不善於騎馬和射箭,但是卻富有膽略,善籌謀,帶兵有方,深得眾心。陳慶之性格祗慎,每次奉詔,都要洗沐拜受;生活儉朴,只穿素衣,而且不好絲竹;雖身為武將,但善撫士卒,能使部下為其效死力。

F.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明師指路。

時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有些人只說到名師指路這兒,有些人是全部說完,似乎沒有名師指路或自己去悟人就不能成功,片面地強調某一點。這樣就進入一個認識的誤區:讀書有何用,做的再多有什麼用!我認為,這句話應該連起來看。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就,必須多讀書,讀好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它可以啟迪人,一本好書改變一個人的想法從而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這種事非常多。可見書對一個人的成長具有多麼重要的意義。讀了很多的書,知道了很多的理論、方法、技巧,可是不去運用到生活工作中去,這對推動我們社會的發展起不到任何作用。為什麼現在又開始流行讀書無用論,就是基於許多的大學生學了很多知識出來卻不能有效的和現實實踐相結合,不能產生效益這種現象才造成的。古語說要「學以致用」。行萬里路就是指的行動、實踐,只有多做,你才能建立自己的信心,才能真正的掌握學到的這些技能和方法。

掌握了這些技能和方法是為了什麼呢?就是為了服務於人類。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一個孤立的人,人的屬性是社會性的,我們必須和周圍的人打交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知識、閱歷、經驗,這些都是智慧的體現。閱人無數就是要跟更多的、不同的人打交道,,這樣才能更清楚的了解人的本性,吸取每個人的優點,擯棄缺點,為我所用,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社交技巧和洞察能力。
我們學了很多、做了很多、也跟很多的人打過交道,為什麼我們還會有困惑?如果我們在這樣的困惑中走不出來,我們就會很迷茫,慢慢地就會迷失方向,放棄自己所追尋的。在這個時候,有高人的指點就非常重要,他可以幫你理清思路,找到關鍵點,我們就可以更清楚自己的方向、更輕松的上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名師指路這些都是外在的,是外因,最重要的一定是要把這些外在的智慧變成我們自己的東西,這就是「悟」。「悟」就是思考,是認識,是內因。一個成功的人一定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所以就有了拿破倫.希爾《思考致富》這本書。人類的進步都是思考的結果。
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一定是這樣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名師指路+自己悟

G. 請問佛教典籍中的一句話【因地不真 果招紆曲】具體有哪些含義呀

因地不真,果招紆曲:學佛人易犯的毛病
學佛人易犯的毛病
---南懷瑾先生 講述
(1)見地不對。平常人到廟里花百元錢,供上香蕉,然後燒香,磕頭,求丈夫女兒好,陞官發財,然後把香蕉帶回去,自己慢慢吃。學佛人誤以為沒有這種心理,其實是方式不同而已,也想打坐就能成道,雖不求香蕉,卻在求腿。都喜歡打坐的功夫和境界,只要聽說那個人有功夫,反正好奇就去追求了,至於道與功夫是什麼定義,也搞不清楚,這就是見地不清。
(2)不信因果。不信六道輪回、三世因果,學禪也好,學密也好,學凈土也好,根本基礎是錯誤的,等於想在沙灘上建房子,這是不可能的。學佛人在理論上搞清楚的沒有,在事實上求證到的更是沒有。這是值得大家反省的地方。
(3)喜歡神通。佛法道理談得頭頭是道,卻沒有研究心行。多少人說自己的奇經八脈打通了,三脈七輪打通了。打通了又怎樣呢?又比如神通,神通又怎麼樣?先知又怎麼樣?多少個自稱有神通的人死於高血壓、糖尿病。真正的修行,最後就是一個路子:行願。什麼叫行願?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行為。
(4)好尋明師求法。我們做功夫、打坐為什麼不能進步呢?大家一定以為方法不對,拚命找明師求方法。不是的。不要自己騙自己。為什麼不能得定?是因為心行沒有轉。學佛的人只高談理論,對於生命根源沒有掌握住,經一萬劫也證不到聖人的境界。
(5)不慈悲。學佛人有一個基本毛病要反省。因為學佛,先看空這個人世間,所以先求出離,跳出來不管。因為跳出來不管,慈悲就做不到。我們口口聲聲談慈悲,自己檢查心理看看,慈悲做到多少呢?
(6)傲慢。據我所知,凡是學了佛的人,或信了其他宗教的人,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傲慢。以為別人不信,就是魔鬼,自己自認是聖人。學佛人同樣犯這種毛病,不過換了一個說法:「他唉呀!很可憐,地獄種子啊!」尤其是有點功夫的人,只要學佛打坐三天,然後「天上天下,惟我獨尊」起來了,別人的功夫都不行。
(7)不謙虛。易經六十四卦中,沒有一卦全好,也沒有一卦全壞,好中有壞,壞中有好。只有一卦比較起來算是六爻皆吉,那就是謙卦。所以佛家教我們學空,戒律上第一個要做到謙虛。試問幾個人做到了?自己反省一下,誰做到了?
(8)神經兮兮。什麼是修行人?是永遠嚴格檢查自己的人。所以,不要認為有個方法,有個氣功,什麼三脈七輪啊,或念個咒子啊,然後一天到晚神經兮兮的。那是不相乾的。
(9)不知不覺跟著煩惱轉。每個人,尤其是學佛人,隨時在煩惱中,一天24小時當中,有幾秒鍾身心都是愉快的?維摩經上講:煩惱即菩提。把煩惱轉過來就是菩提。因煩惱的刺激,引起我們的覺悟,發現自己在煩惱中,知道不對,立刻警覺,這一轉,當下就是菩提。但是我們不知不覺中,總是跟著煩惱在轉。
(10)見不得老師罵。大家都佩服木訥祖師(密勒日巴),但學不到。木訥祖的教師故意整他,四幢房子蓋起來後要他拆掉,把背上都磨破了,流濃流血,他沒有怨恨。你們天天想要教師傳密法,只要教師開口罵兩句,你們就要罵教師了。像這樣的心行怎麼行嘛!都想自己當祖師、當六祖。可六祖慧能到五祖那裡求法,五祖叫他舂米舂了三年。我們不必舂米,反過來好像老師欠學生的。

H. 覓明師一定要靠緣分嗎如何尋找明師

關於老師和學生,有個非常經典的例子,就是孔子和孟子。

孔子是至聖先師,孟子是亞聖,孔子最好的弟子,不是七十二賢,而是孟子。

孟子向孔子學習的時候,孔子已經不在人世了,孟子是從孔子所著的書籍中去學習的。

這個情況,古代非常常見,也非常有效,稱之為私淑弟子。

如果您對祖師大德信得過,其實現代也一樣,您可以找一個明師,您最尊重的,最敬仰的,真對他信得過的,去學習他的著作,這就是那位明師的私淑弟子。

在歷史上最傑出的,做私淑弟子有成就的司馬遷,漢朝的司馬遷,中國第一位史學家,他也是學孟子的方法,以古人為老師。他依什麼人?他依左丘明,左丘明跟孔子同時代的人,當然早就不在了。但是左丘明的著作在,《春秋左傳》,他是專攻這一門,所以「教之道,貴以專」。我們要懂這個道理,不專你就不能成就,專就成就了,所以一定要身體力行,他學得非常成功,成為漢朝的大文學家,學《左傳》。唐朝出了一個韓愈,唐宋八大家他排名第一。唐代跟宋代這兩代合起來差不多四百年,大文學家在歷史上享受盛名的八位,韓愈排名第一。韓愈也是用私淑弟子這個方法學成的,他學誰?他學司馬遷,一生專攻《史記》,他學成了。

在我們佛門私淑弟子,在明朝出了一個蕅益大師,蕅益大師那時候學佛,他對於蓮池大師非常仰慕,蓮池已經往生,蓮池大師的著作在世間,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蓮池大師全集》。現在印的是精裝本四冊,蕅益學成功了,成為凈宗一代祖師。這就是說明,佛在此地教給我們求明師受戒,實在找不到好老師,找古人。也跟親近老師一樣的,學一家之言,專跟一個老師學,不能跟第二個老師。為什麼?一個老師他的思路方法不一樣,學多了你無所適從,你不可能有成就。自古以來,凡是成就的人,中國講師承,師承就是跟一個老師學,我們才能有成就。

至於您說的那種情況,是指有一個實體的人,來指導您,那個真要看緣分了,正如善導大師所說:「總在遇緣不同。」

不過緣也是可以改變的,萬法由心,您心地真正誠懇,就能感得明師現前(當然,是在您相信佛所說的這個真相的前提下)。

I. 「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的意思

意思是:賢明的老師的恩情,簡直勝過了天地的博大,比我的父毌對我付出的還要多。

出處:晉代醫葯學家葛洪創作的一篇散文《抱朴子·勤求》

《抱朴子》內外篇共有8卷,內篇20篇論述神仙吐納符篆勉治之術;外篇50篇論述時政得失,人事臧否,詞旨辨博,饒有名理。

(9)明師德政路擴展閱讀

《抱朴子內篇》主要講述神仙方葯、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災卻病,屬於道家(指神仙)。其內容可以具體概括為: 論述宇宙本體、論證神仙的確實存在、 論述金丹和仙葯的製作方法及應用、討論各種方術的學習應用、論述道經的各種書目,說明世人修煉的廣泛性。

《抱朴子外篇》則主要談論社會上的各種事情,屬於儒家的范疇,也顯示了作者先神仙後儒教的思想發展軌跡。其內容可具體概括為:論人間得失,譏刺世俗,講治民之法; 評世事臧否,主張藏器待時,克己思君; 論諫君主任賢能,愛民節欲,獨掌權柄;論超俗出世,修身著書等。

J. 有哪位大德告知一下,四川偏僻的道教宮觀本人想去四川出家,拜得明師

可以去四川第二大道觀(僅次於青城山)四川省三台縣雲台觀(千年古觀,皇家道觀,明神宗皇帝下聖詣重建雲台觀,賜尚方寶劍,玉印,頒發明《正統道藏》7千多冊,建九重殿,修三洞山門,山門外立石華表,賜千畝良田歸觀內道士使用。),雲台觀系九龍捀聖的風水寶地,真武祖師83化身的大道場[武當游駕至飛烏(飛烏古地名即現在是三台縣),茅屋雲台天下無,九轉神丹思再煉,孜孜本為救凡夫。](真武祖師於宋寧宗慶元元年間(1195年)三月初三日誕生,轉世投胎於三台縣菊河鄉趙村埡,改名換姓趙名肖庵,7歲出家於雲台山,14歲招集門徒於雲台山修了兩重大殿,一正殿玄天宮供奉真武祖師少年皇太子出家合金塑像,一拱宸樓供奉真武祖師中年82化身塑像,20歲了道脫殼飛升,於嘉定6年7月初1日作偈雲:″脫落一貧道,謫凡有十九,若問歸去時,再注重陽酒″。果然第二年9月初9日辰時趙肖庵祖師端坐羽化,時年20歲。人以他是玄天上帝轉世,祈禱屢應,宋光宗封其為"妙濟真人"。)早在東漢時,張道陵率弟子趙升,王長至雲台山煉大丹服之,時永壽二年九月九日,(公元156年)乃與夫人登雲台峰白日飛升。此後聲名遠播,初有屋舍建立。三國時,劉備入川駐扎郪王城(今三台縣郪江鎮)。一日,諸葛亮登雲台山觀其為"九龍捧聖"之風水寶地,利於建都城,心大喜遂於山頂布玄陣擺七星燈(其遺址至今猶在),意為照九龍藏身,變山為水,利於建都。忽一晚子時聽山頂上有神仙擺條說話,鍾鼓齊鳴的聲音,諸葛亮掐指一算此地被神仙佔了,劉備無福享受,只有到成都平原去建都了。清康熙43年(1703年),湖北武當山太子坡龍門派五名高道入川傳教,大師兄陳清覺道長住持青城山,二師兄張清夜道長住持成都青羊宮二仙庵,五侯祠,三師兄張清雲道長住持雲台觀,四師兄住持眉山熙磨觀,五師兄穆清風未有建樹。站在雲台山頂俯視雲台觀,綿延起伏,九條龍脈圍繞雲台山,藏風聚氣。立向為一倒掛金鉤,結合雲台觀九重殿建在同一中軸線上,整個建築布局為地界,人界,天界,喻為自始至終一個輪回發展過程,其千年古建築群構成一部完整的洛書。1995年一江蘇考古學家來此觀瞻,稱其為"西南獨尊"。雲台觀於1986年5月,被省市縣級人民政府批准為道教開放活動場所,1988年正式成立為三台縣雲台觀道教協會,1997年被確認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綿陽市宏大規模的古建築群,方圓三里路遠。雲台觀的主要宗教活動為道教節日活動,每年節日有:農歷2月15日老君會,農歷2月19日觀音會(慈航道人生日),農歷3月初1日祖師會(真武祖師生日),農歷5月18日城隍會,農歷6月19日觀音會,農歷9月19日觀音會,屆時,前來朝拜的遊人香客絡繹不絕,多達數萬人。雲台觀道士平時晨鍾暮鼓,早晚課誦,朝真禮斗,貢祀諸天,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為民消災解厄,祈福延壽,祭祖超度,履行了道教徒修身護國為本的宗旨。1981年版《中國名勝詞典》輯四川名勝數處,其中道教宮觀青城山建築群,成都青羊宮,三台縣雲台觀鼎足並峙。1986年,中國道教副會長傅元天大師先後三上雲台觀親臨指導工作,時開放條件已經成熟,並在1986年底調青城山天師洞出家的傅元法道長到雲台觀協助開發。1989年冬,國際道教老子聯誼會會長:台灣中華道教太乙宗宗師黃史先生率尋祖朝覲團一行20人來雲台觀認祖歸宗。1990年3月,中央軍委委員梁光烈同志來雲台觀題字留名稱"千年古剎"。現雲台觀住持付元法道長的恩師為李真果仙師。1983年9月李真果仙師住青城山圓明宮內修養,時為四川省道協籌備委員會常務委員。當時付元法道長師從李真果仙師數十年,李真果仙師(搜網路:、《對李真果仙師的回憶錄》)很重視雲台觀,在擺談中指出傅元法道長會在雲台觀長住,當時傅元法道長尚不知有雲台觀這個地方,但後確切在1986年來到雲台觀長住至今。李真果仙師在世,內外功深厚,磨道數百載,日日常居卧室,但有緣人士忽然在千里之外相見。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傅元天大師也十分關心他,多次囑咐其靜養長壽。1984年一陣雷霆震天下,天空隕石墜,年冬奉天命歸去,羽化時顯象於貴州(李真果仙師傳),轉世在四川遂寧等地度眾生,經遂寧王明海等同志多次相見。風光綺麗,景色秀美的雲台山充分體現了中國道教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為世人譜寫了一首身心盪漾的玄曲。如今以嶄新的面貌笑迎八方賓客。
迎賓客
雲游古聖名山,雲台中外巍名。
五嶽游山不辭,心香繚繞祥煙。
到此必生妙義,感悟聖地遺跡。
玄學疏通背理,暗示人生未來。
立大智
到此間,生妙義,凶化吉,常浴心,享天福,報國恩。
——傅元法道長題。

熱點內容
泰益欣生物科技 發布:2025-05-13 23:45:47 瀏覽:206
好未來語文 發布:2025-05-13 23:30:47 瀏覽:798
胃有哪些 發布:2025-05-13 21:28:01 瀏覽:31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
師德教師學習永恆 發布:2025-05-12 10:35:37 瀏覽:846
學生調戲老師 發布:2025-05-12 06:02:30 瀏覽:14
抗癌生物 發布:2025-05-12 05:09:05 瀏覽:656
巨鵬生物 發布:2025-05-12 03:15:27 瀏覽: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