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婁師德的腿

婁師德的腿

發布時間: 2021-09-10 13:16:04

① 新唐書·婁師德傳的翻譯

婁師德身長八尺,嘴方,嘴唇很寬大。他為人深沉、有度量,有人觸犯了他,版他就謙虛退讓以權求得別人的原諒,不在臉上露出惱怒的顏色。他曾與李昭德一起走路,婁師德長得肥胖,不能走快了,昭德嫌慢,生氣地說:「被鄉巴佬拖累!」婁師德笑說:「我不做鄉巴佬,又有誰做呢?」他的弟弟被朝廷派去守代州,在上任前向他告辭,他教導他的弟弟遇事要忍耐。他弟弟說:「有人把痰吐在我臉上,我自己把它擦乾凈就行了。」婁師德說:「還不行。你自己把它弄乾凈,是想躲開別人的怒氣,應該讓它自己幹了。」
狄仁傑當宰相之前,婁師德曾在武則天面前竭力推薦他,但狄仁傑對此事卻一無所知。狄仁傑一再排擠他到外地。武則天察覺此事後,便問狄仁傑:「婁師德稱得上賢德嗎?」狄仁傑說:「為將很恪盡職守,至於是不是賢德我就不知道了。」武則天又問:「他稱得上知人嗎?」狄仁傑說:「我與他共過事,沒聽說他知人。」武則天笑著說:「我能用你,是師德推薦的,確實稱得上知人。」並隨手拿出以往婁師德推薦狄仁傑的奏章,讓狄仁傑觀看。狄仁傑看後,十分慚愧,嘆息道:「婁公有高尚的德行,我被他包容竟然不知,我不及他太遠了!」

② 婁師德授智廚人的故事講的是什麼

唐朝大臣婁師德,字宗仁,鄭州原武(今河南原陽)人。進士出身。唐朝高宗上元初年,為監察御史。時吐蕃勢力東進,威脅關中,乃自請從軍,屢有戰功,遷殿中侍御史,兼河源軍司馬,並知營田事。後官累至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聖歷二年(699),突厥入寇,轉檢校並州長史,天兵軍大總督。一次他出使至陝,地方官接待他,廚人進肉食。當時武則天時令嚴禁屠宰,婁師德問廚人:「敕禁屠殺,何為有此肉?」廚人說:「豺咬殺羊。」婁師德便放心地食肉。廚人又為他進魚。婁師德又問:「敕禁屠殺,何為有此魚?」廚人說:「豺咬殺魚。」婁師德大聲呵斥道:「智短漢,何不言獺咬殺魚!」於是,廚人改口說是獺咬殺魚。婁師德才又放心地吃魚。

③ 狄梁公與婁師德的介紹

狄梁公與婁師德同為相。狄公排斥師德非一日,(武)則天問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對曰:「臣以文章直道①進身②,非碌碌因③人成事。」則天久之曰:「朕比④不知卿,卿之遭遇⑤,實師德之力也。」因命左右取筐篋⑥,得十許通薦表⑦,以賜梁公。梁公閱之,恐懼引咎⑧,則天不責。出於外曰:「吾不意⑨為婁公所涵!」而婁公未嘗有矜色⑩。(選自宋·王讜《唐語林》)

④ 婁師德傳的翻譯

師德曰:「未也。潔之,是違其怒,正使自干耳。」
譯文:
婁師德神色憂慮地說:「此所以為吾憂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干,當笑而受之。」

狄仁傑未輔政,師德薦之,及同列,數擠令外使。

譯文:狄仁傑當宰相之前,婁師德曾在武則天面前竭力推薦他,但狄仁傑對此事卻一無所知。他認為婁師德不過是個普通武將,很瞧不起他,一再排擠他到外地。

⑤ 婁師德唾面自乾的典故 婁師德是怎樣的一個人

婁師德,生於公元前630年,卒於公元前699年,是鄭州原武也就是現在的河南原陽人,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將軍,曾經官至宰相,是不可多得的文武雙全的大臣。因為他為唐朝所作出的突出事跡和貢獻,而被唐德宗列入三十七個宰臣上等之一,與房玄齡和杜如晦等名臣齊名。
婁師德在二十歲的年紀便考取了進士,隨後被任命為江都(即現今江蘇揚州)縣尉,因為政績突出隨後便升任監察御史職位。婁師德是文臣出身,但是他也曾經隨軍征戰過。那是在678年,唐高宗命令當時的宰相李敬玄為統領,率軍討伐吐蕃,並在河南、河北一帶招募兵士。婁師德挺身而出,前去應募。高宗十分高興,便任命他為散朝大夫,跟隨宰相出征。沒想到宰相李敬玄對戰事一竅不通,結果導致大敗,手下的大將劉審禮也被俘。婁師德在這種危急關頭,整備殘存兵力,他陳說利害關系,以自己的雄辯之才說服了吐蕃將領論贊婆,解救了這次危機。他隨後便被任命為中侍御史和河源君司馬職位,主持屯田工作。後來在吐蕃侵犯河源軍時率軍迎戰,八次作戰無一敗績,完全展示了他作為將領的雄才大略的一面。
因為他突出的功績,他曾經先後兩次擔任宰相的職位,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足以看出皇帝對他的信任和器重。他在699年九月病逝於現在的甘肅靖遠,享年七十歲,也算是壽終正寢。
縱觀婁師德的一生,不管是擔任文臣還是武將,他都勤勉奮進,有所作為,而且他生性寬厚仁愛,對人親切友好,始終保持一顆謙卑謹慎的心。他的這種高貴品質和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崇敬。
婁師德唾面自乾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成語叫「唾面自乾」,意思是如果別人往自己臉上吐唾沫,不能還擊,也不能把唾沫擦掉,而是應該讓唾沫被自然吹乾。這個成語形容的是那種受了巨大的侮辱卻仍然能夠忍耐,不會反抗的人。這個成語並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它的來歷跟我國古代一個著名的大臣有關,這個人就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官至宰相和將軍之位的婁師德。
婁師德,是生活在唐代初期的一位具有過人謀略和智慧的大臣。他字宗仁,出生在鄭州原武即現在的河南原陽。他二十歲的時候便考取了進士,起先擔任江都縣尉的官職,隨後因為政績突出而升遷至監察御史。此後又以文官的身份應征從軍,跟隨軍隊遠征吐蕃,建立了一番戰功,之後便被任命為殿中侍御史和河源軍司馬等職位。之後便是兩次拜相,直到公元699年病逝,此後皇帝為了表彰他做出的卓越功績,追贈他為涼州都督,謚號為貞。
婁師德能夠在官場上一路高升除了他自己確實是有才能之外,跟他的容忍和寬厚的性格是分不開的。有一次,他的弟弟被朝廷派去做代州刺史,在臨別之際,婁師的說道:「我現在是宰相,你也做了高官,我們這一家的身份現在是很高貴了,但是如此一來肯定斛招來有心之人的嫉恨,那麼我們一個怎麼辦呢?」他的弟弟回答:「如果今後有人朝我吐口水,我也決不會反抗,把口水擦去就行了。」但是婁師德卻不以為然:「這還不夠,人家朝你吐口水是生氣的表現,你把口水擦掉,會使別人更加憤怒。你應該欣然接受,讓口水慢慢變干。」這就是成語「唾面自乾」的來歷。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婁師德博大的胸懷和強大的忍耐力,這也正是幫助他在朝堂之上與人和平相處的重要品質~

⑥ 《婁公盛德》文言文的翻譯是什麼

1.翻譯:

婁師德身長八尺,嘴方,嘴唇很寬大。他為人深沉、有度量,有人觸犯了他,他就謙虛退讓以求得別人的原諒,不在臉上露出惱怒的顏色。他曾與李昭德一起走路,婁師德長得肥胖,不能走快了,昭德嫌慢,生氣地說:「被鄉巴佬拖累!」婁師德笑說:「我不做鄉巴佬,又有誰做呢?」他的弟弟被朝延派去守代州,在上任前向他告辭,他教導他的弟弟遇事要忍耐。他弟弟說:「有人把痰吐在我臉上,我自己把它擦乾凈就行了。」婁師德說:「還不行。你自己把它弄乾凈,是想躲開別人的怒氣,應該讓它自己幹了。」

狄仁傑當宰相之前,婁師德曾在武則天面前竭力推薦他,但狄仁傑對此事卻一無所知。他認為婁師德不過是個普通武將,很瞧不起他,一再排擠他到外地。武則天察覺此事後,便問狄仁傑:「師德賢乎?」狄仁傑說:「為將謹守,賢則不知也。」武則天又問:「知人乎?」狄仁傑說:「臣嘗同僚,未聞其知人也。」武則天笑著說:「朕用卿,師德薦也,誠知人矣。」並隨手拿出以往婁師德推薦狄仁傑的奏章,讓狄仁傑觀看。狄仁傑看後,十分慚愧,嘆息道:「婁公盛德,我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遠矣!」

⑦ 狄仁傑和婁師德的那段故事是什麼

這是好像一篇類似短文中的句子: 狄仁傑與婁師德一同擔任相國。(而)狄仁傑排斥婁師德不止一天了,武則天問狄仁傑說:「朕重用你,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狄仁傑回答說:「因為(我的)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做官,並不是無所作為而依靠別人。」過了一會兒,武則天對他說:「我曾經並不了解你,你做官,實際是婁師德的提拔之力啊。」於是令侍從拿來文件箱,拿了十幾篇(婁師德)推薦狄仁傑的奏摺給狄仁傑。狄仁傑讀了之後,害怕得連忙認錯,武則天沒有指責他。狄仁傑走出去後說:「我沒想到這是婁公在包容我!」而婁公從來沒有自誇的表現。(譯文)
通不是一個字,句子里是通薦表,其中「令侍從拿來文件箱,拿了十幾篇推薦狄仁傑的奏摺給狄仁傑。」中的 奏摺應該就是你說的話的意思了吧

⑧ 婁師德唾面自乾的故事

婁師德的弟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臨行之時,婁師德問道:「我是宰相,你專也擔任州牧,我屬們家太過榮寵,會招人嫉妒,應該怎樣才能保全性命呢?」弟弟道:「今後即使有人吐我一臉口水,我也不敢還嘴,把口水擦去就是了,絕不讓你擔心。」

婁師德道:「這恰恰是我最擔心的。人家朝你臉上吐口水,是對你發怒。你把口水擦了,說明你不滿,會使人家更加發怒。你應該笑著接受,讓唾沫不擦自干。」

(8)婁師德的腿擴展閱讀:

婁師德簡介:

婁師德(630年-699年),字宗仁,鄭州原武(今河南原陽)人,唐朝宰相、名將。

婁師德進士出身,由江都縣尉累遷至監察御史。後以文官應募從軍,西征吐蕃,立有戰功,被任命為殿中侍御史兼河源軍司馬,主持屯田。又升任左金吾將軍、檢校豐州都督。

長壽元年(692年),婁師德回朝,任夏官侍郎,次年拜相,不久又任河源等軍檢校營田大使,內遷秋官尚書。後因征討吐蕃兵敗,被貶為原州員外司馬。

萬歲通天二年(697年),婁師德再次拜相,改任納言,次年出任隴右諸軍大使。699年(聖歷二年),婁師德病逝,追贈涼州都督,謚號貞。

⑨ 婁師德舉薦狄仁傑,為何狄仁傑還說他的壞話呢

婁師德舉薦狄仁傑,為何狄仁傑還在武則天面前說婁師德的懷化呢,這實際上是狄仁傑的一種策略。因為狄仁傑揣摩對了武則天的心理。武則天最討厭的就是朝中官員拉幫結派,因此的話她對婁師德狄仁傑兩人的關系有所懷疑。而狄仁傑為了打消武則天這種懷疑心理,就故意在武則天面前說婁師德壞話,來顯示兩人的交情一般打消武則天心中的疑慮。這實際上也是變相的在保護了他和婁師德兩人的性命安全。

而他的表現也被上報到了武則天的那邊,再加上狄仁傑時常還在自己的耳旁邊說婁師德的懷話,武則天心中的疑慮終於消除了。最後的實話告訴了狄仁傑說他能回到朝廷之中還是因為婁師德,讓他不要忘了別人的恩情,做個忘恩負義的人。

語文文言文中婁師德傳的答案

原文:
師德長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輒遜以自免,不見容色。嘗與李昭德偕行,師德素豐碩,不能遽步,昭德遲之,恚曰:「為田舍子所留。」師德笑曰:「吾不田舍,復在何人?」其弟守代州,辭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潔之乃已。」師德曰:「未也。潔之,是違其怒,正使自干耳。」在夏官注選,選者就按閱簿。師德曰:「容我擇之可乎?」選者不去,乃灑筆曰:「墨污爾!」
狄仁傑未輔政,師德薦之,及同列,數擠令外使。武後覺,問仁傑曰:「師德賢乎?」對曰:「為將謹守,賢則不知也。」又問:「知人乎?」對曰:「臣嘗同僚,未聞其知人也。」後曰:「朕用卿,師德薦也,誠知人矣。」出其奏,仁傑慚,已而嘆曰:「婁公盛德,我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遠矣!」

參考譯文:
婁師德身長八尺,嘴方,嘴唇很寬大。他為人深沉、有度量,有人觸犯了他,他就謙虛退讓以求得別人的原諒,不在臉上露出惱怒的顏色。他曾與李昭德一起走路,婁師德長得肥胖,不能走快了,昭德嫌慢,生氣地說:「被鄉巴佬拖累!」婁師德笑說:「我不做鄉巴佬,又有誰做呢?」他的弟弟被朝延派去守代州,在上任前向他告辭,他教導他的弟弟遇事要忍耐。他弟弟說:「有人把痰吐在我臉上,我自己把它擦乾凈就行了。」婁師德說:「還不行。你自己把它弄乾凈,是想躲開別人的怒氣,應該讓它自己幹了。」
狄仁傑當宰相之前,婁師德曾在武則天面前竭力推薦他,但狄仁傑對此事卻一無所知。他認為婁師德不過是個普通武將,很瞧不起他,一再排擠他到外地。武則天察覺此事後,便問狄仁傑:「師德賢乎?」狄仁傑說:「為將謹守,賢則不知也。」武則天又問:「知人乎?」狄仁傑說:「臣嘗同僚,未聞其知人也。」武則天笑著說:「朕用卿,師德薦也,誠知人矣。」並隨手拿出以往婁師德推薦狄仁傑的奏章,讓狄仁傑觀看。狄仁傑看後,十分慚愧,嘆息道:「婁公盛德,我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遠矣!」

熱點內容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
師德教師學習永恆 發布:2025-05-12 10:35:37 瀏覽:846
學生調戲老師 發布:2025-05-12 06:02:30 瀏覽:14
抗癌生物 發布:2025-05-12 05:09:05 瀏覽:656
巨鵬生物 發布:2025-05-12 03:15:27 瀏覽:869
絲足老師 發布:2025-05-12 01:30:24 瀏覽:608
當教師好還是公務員好 發布:2025-05-12 00:53:30 瀏覽:853
考研英語真題下載 發布:2025-05-12 00:24:07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