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標兵答辯ppt
一、教師要樹立明確的職業理想 理想,簡單說就是自己成為一名什麼樣的教師?達到什麼樣的水準?教師對自己的發展首先要有一定的標准和尺度。沒有目標,無以至千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同的教師從事著不同學科的教學工作,或教語文,或教數學,或教美術,或教科學......。同時任教一門或多門學科,結合實際,選其一二,劃定標准,確定目標。如學科知識達到什麼水準,普通話達到什麼水平,課堂教學達到什麼要求,班主任工作達到什麼程度等等,認真研究,不斷實踐,實現理想。當教師就是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 二、愛護學生,熱愛教育事業 愛,能產生力量。因為愛,自己樂意去做,自己願做的事不覺得累,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教育家,都把愛當作教育成功的法寶。一名教師只有熱愛自己的學生,才會把教育當作自己一生的事業來經營,才會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才會用心來和學生交朋友,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沒有足夠的愛心,就沒有辦法與學生進行正常的交流,也就沒有辦法真正去了解學生,進而幫助學生。 1、提高修養,師德表率。師德是教師執教的靈魂,正所謂正人必先正已,立已方能育人。古人雲:以身立教,其身亡而其教存,反之,其身雖存則其教已廢。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優秀教師要率先加強學習,模範遵守教師職業道德,提高自身修養,依法執教,為人師表。 2、面向全體學生。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讓學生掌握知識,讓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學會思考,讓學生學會做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他們是祖國的未來,是父母的孩子,是祖國將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老師眼中無差生,只有有差別的學生。教師的工作就是要培養他們,教化他們,轉變他們。只有明確了這一點,才具備了作一名合格教師的資格。在教師眼裡所有學生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盡力關注每個孩子,為了一切孩子是優秀教師努力追求的目標。 3、因材施教。指頭伸出有長短,孩子千差萬別,教師的任務就是要讓他們不斷發展,不斷完善自我與提高。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發揮孩子的潛能。 三、正視壓力,不斷探索,悅納任務 優秀教師不是培訓出來的,工作能力是在實際的工作崗位上干出來的。所謂熟能生巧、勤能補拙就是這個道理。有任務就有壓力,怎樣對待工作任務,持什麼樣的態度,是迎接挑戰還是逃避?直接關繫到教師的成長,因為挑戰與機遇並存。要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必須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正確看待任務,歡心接受任務。對待任務態度不正,屈於權利的壓力,憋著心去干,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往往會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不會有真正的收獲。態度正了,為提高自己而迎接挑戰,即使沒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成功和失敗都是一筆很大的財富。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發明電燈時為了找到一種耐高溫的燈絲,用了1600多種材料做實驗,終於找到了用一種炭絲來做燈絲,世界上第一批炭絲白熾燈問世了。有人問他:你是怎樣看待你的前1500多次失敗,愛迪生說,我不認為前1500多次實驗是失敗,如果沒有這些實驗作基礎,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功。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只要實踐了,成功也好,失敗也罷,我們都會在過程體驗中有所收獲,這樣日積月累,定能厚積薄發,出類拔萃。所以一個人,特別是年輕的教師,一定不要怕出力,應該把每一次的任務都看作是一次錘煉自己的機會。這就是一個人對待任務的不同心態,套用一句老話就是:吃虧是福!任務產生壓力,壓力產生動力,動力則是提升能力的發動機。一個人能以一個良好的心態,以積極飽滿的熱情去對待工作,對待任務和壓力,就能使自己在愉悅的氛圍中工作著,收獲著,快樂著!積極的態度是人生的一種寶貴財富。 四、不斷學習,勤奮進取 深厚的教學底蘊、超前的教學理念和高超的授課技藝,是優秀教師的追求。古代教育家告誡說: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則非師也。亞聖孟子曰:人不學不如物。只有高素質的老師才有可能帶出高素質的學生。要提高素質,必須從自覺學習抓起。教育者必須先學習,教育在不斷發展,教育理念在不斷更新,只靠培訓是不能成就為一名優秀教師的。自覺、主動地不斷學習和積累,勤學廣集,才能厚積薄發。 1、學會學習。加強學習,學會學習,是優秀教師的必備條件。現代化教育教師的科學文化素質應當是多層的、寬廣的。首先要求精和深,其次是寬和新。精和深,是指對其所教專業知識應當精確掌握、深刻理解。所謂寬,即知識面寬。知識之間是相通的,是可以遷移的。新則是指追求時代的發展,追求新的知識、方法和理念。把台上三分鍾,台下十年功用在優秀教師身上並不過分。優秀教師需要高超的授課技巧,需要扎實的基本功,需要廣博的知識和良好的綜合素質,這需要教師自覺不斷學習。教師在課堂上簡潔精練的語言,准確生動的闡釋,都是靠平時的學習和積累得來的。 2學會思考。思,讓人思維敏捷。思,使你工作效率事半功倍。師傅領進門
㈡ 大家回答一下,一個老師帶了兩個學生,只給了一個學生論文題目還一直
專家視點:怎樣寫好學位論文?
專家簡介:
林崇德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全國勞模、全國師德標兵。
任定成 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胡智鋒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選擇合適的論文題目
林崇德說,不管本科生、碩士生還是博士生,好的選題是自己論文成功的一半。我提倡我的研究生不一定都跟著我的課題、我的研究方向來選擇論文題目。有兩個問題需要重視。一要考慮學生研究基礎:學生曾經做過哪些研究工作,學術興趣是什麼;二論文選題要具有開創性,具有一定理論上的和實踐上的意義。經過這樣的考慮,題目定下來,就能進入到開題。
任定成提醒,有的研究生在寫論文的時候,題目很大,但寫作過程中就會發現自己其實很難駕馭。所以,寫論文一定要學會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要做封閉研究,比如可以做一些數據統計分析、做一些深入實際的調查研究等。
胡智鋒指出,合適的論文題目應是大小適度的,總的來說需要注意幾點:一是選題要體現專業性,符合本專業的要求和規范;二是題目大小適中;三是要具備問題意識才能使論文具有針對性,有的放矢;四是要有學術意識。要分析學術界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到什麼程度,在他們研究的基礎上想辦法找到一個新的點,才會有學術意義。五是與指導老師、有經驗的人的溝通也很重要。
寫作論文要突出自己所做的工作
任定成說,每一種論文都有其特定的規范,只要先把研究做好了、做扎實了,論文就好寫了。理科學生寫作論文的壓力來自於要在國際上高水平刊物上發表,要產生一定的影響。文科學生的壓力則源於對國際學術規范不了解,一些碩士生、博士生還在用高考作文的標准來寫畢業論文。要想寫好自己的畢業論文,主要應該花費時間和精力找出可以成為比較好的研究對象的問題,然後確定適合的研究方法,通過艱苦細致的工作找出結果。在此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突出自己所做的工作,清晰地表達出自己對問題的認識和觀點,這樣才能稱為一份合格的學術論文。
合理運用參考資料的問題
在寫作論文的時候,經常需要引用資料。很多學生特別是本科生有這樣的困惑:到底引用資料到什麼程度算「抄襲」?怎樣合理運用材料?看資料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很容易被資料「帶跑了」,從而導致頻繁更換題目,這又是什麼原因?
胡智鋒教授說,界定引用和是否抄襲有個重要的標准就是在整體上是不是有自己的觀點,有沒有自己的立論,別人的文獻是不是作為自己觀點的一個補充和引證。如果沒有形成自己的觀點和判斷,完全是把別人的東西搬過來,堆砌起來,這就難免會有抄襲之嫌。如果有自己的觀點,資料是為你的觀點作注腳,這就是合理的引注。
胡智鋒解釋,本科生經常出現被資料「帶跑「、更換題目,是因為本科生階段也是一個學習別人的過程,不能形成自己的一些東西,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其根本原因是被「帶著走」的同學缺乏一種定力,沒有形成自己的一個基本的立場和觀點。怎樣不讓別人帶著走,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丟掉自己原始的問題,要有一個自己的判斷,明白自己關注什麼,對什麼感興趣。
學會做二手文獻清單、工作清單
林崇德說,文獻綜述既是主觀的又是客觀的。客觀是因為它反映了某學科相關研究材料,他人、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觀是因為綜述是對前人、他人成果的總結歸納,歸納是否准確,是文獻綜述最重要的部分。我要求我的研究生文獻綜述一定要堅持兩個標准:第一,必須要有心理學的基礎理論;第二,必須涵蓋國內外近5年的學術成果。主張看新文獻,這樣就可以知道國內外研究動態,把握整個研究趨勢,論文也就有了一定依據。沒有好的文獻綜述,不要寫論文,不要做研究。
任定成說,現在做研究、寫論文的條件很好,圖書館有豐富的材料,電子圖書、互聯網使用起來也十分方便,只要充分利用,研究信息就會源源不斷,這就為進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在進行研究的時候,要學會進行研究和寫作學術論文的規范。要學習做二手文獻清單,學會寫工作清單,學會搜集材料、做索引,要充分學習別人已經做過的研究。只有建立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自己的研究才有可能做得扎實,論文才有可能科學嚴謹,才有可能進一步創新。
學生要主動加強與導師的溝通
有人反映,現在學生論文水平逐年下滑,甚至有學生只用一兩天時間寫論文,草草了事。
胡智鋒說,現在學生普遍水準不高的狀態,導師應該也有一定責任,盡管導師負擔大壓力重,但既然招收了學生就應該負起責任來,督促、監督、給學生加擔子來敦促學生好好做論文。
林崇德說,導師要把握學生論文寫作中的每個細節。我的研究生在第二個學期(一年級)開題。我認為早開題能夠讓學生對論文的研究早動手,便於接下來的論文指導。導師還要把握學生內心的動態,了解學生的切實困難。學生的論文好壞,取決於導師的要求和引導。
科學安排才能分散壓力
胡智鋒自己帶了很多研究生,他發現現在的年輕人確實不容易,面臨工作、學業、感情、生活等很多壓力,所以他建議學生應該在這種激烈的競爭中學會科學安排時間,未雨綢繆,要具有提前安排問題的意識。
胡智鋒總結自己帶研究生的經驗說,首先,在學生進門之時就要給他畫好三年或兩年的「大藍圖」,做好規劃,告訴他們可能需要什麼時間、多少時間用於學業、實習、找工作和處理個人生活問題。第二,進行階段性的檢查,督促這一階段學生應該在做什麼、下一階段應該去做什麼。第三,提前安排一些事情,比如說實習。不能在快畢業時一邊忙實習一邊忙工作還要一邊忙論文。有的同學安排不科學,前兩年閑著,最後一年才開始一起忙,這就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壓力。
怎樣順利通過答辯
答辯前應怎樣准備,怎樣介紹自己的論文效果最好?
胡智鋒說,論文答辯是學生水平、能力、人格等的綜合考驗。總的來說最重要的是水平+態度+要點。我的經驗就是讓同學合上自己的論文,撇開它,把自己當成一個評委,來對這個論文提問,回答「是什麼」、「為什麼」和「怎麼樣」三個問題。其實答辯不是重復論文內容,而是把論文放在一個大盤子里看它的意義和價值。在介紹論文時如果要達到好的效果,也要緊緊圍繞這三個問題,不要跑題。
答辯老師最看重的幾個要點
林崇德說,評委老師會從三個方面重點考察:一是理論功底,即學科基礎知識;二是創造性;最後,看文章是否自己獨立完成。
胡智鋒說,評委老師首先會看選題的重要性。選題的價值差不多佔論文成敗的一半因素。判斷選題的好壞可把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看作標准,看論文是否在理論上、學術上有新的發現,是否對某個領域的實踐有參考和指導意義。第二,看結構的邏輯性。看整個論文的架構是否有邏輯性、章節之間的邏輯性是否周嚴,能看出學生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第三,看文獻是否豐富、有無重大遺漏。看論文所涉領域的重要文獻是否都被涵蓋,以判斷閱讀量夠不夠。第四,看作者的寫作水平。看文字表述是否清晰、流暢,概念界定是否清楚等。
答辯中最容易犯的錯誤
胡智鋒提醒,學生在答辯中最容易犯的錯誤和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有這樣一些:
第一,概念不清:隨便抄來概念,不理解或是自己胡編亂造;
第二,表達不到位:自己做的、說的、寫的和自己想的不是一回事;
第三,以偏概全:抓不住要領和主要問題;
第四,邏輯混亂:概念之間、觀點之間缺乏有機聯系。
㈢ 有綜合實踐活動經歷的教師在中小學高級教師評審中還要答辯嗎
一、申報材料如何准備、填寫、報送。
(一)材料袋的要求
手提材料袋一人一袋,淺色,袋外標明級別、系列、專業、姓名、單位類型、單位(統一樣式顏色,分高中級),內裝3個檔案袋。第1個裝申報材料,包括畢業證(認證報告或有效期內的電子學歷注冊備案表)、資格證、聘任證、教師資格證、繼續教育證書,年度考核表原件及公示評議情況確認表等相關證明原件和復印件。原件和復印件不要裝訂在一起,分別歸類。袋上標注「申報材料」;第2個裝能力與經歷材料(要提供單位相應證明和佐證材料,包括論文)。能力和經歷材料按照順序整理,例如「評價標准」中「第十二條」內含有10項要求,第一是「專業知識和能力」……第十是「支教」,要標識清楚每一項,並按照這個順序整理材料、裝袋。袋上標注「能力與經歷材料」;第3個裝業績材料:只裝條件中要求的,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要裝,否則會劃掉,劃掉的簡表不允許更換,因此劃得越多,可能對評審越不利,袋上標注「業績材料」。此外,一式三份的《評審表》和《評審簡表》直接放置手提袋中。
(二)各類表的填寫
需要填寫的表有《評審表》、《評審簡表》、《材料審核表》、《真實性保證書》等。
1、評審表
評審表中有關內容要與評審簡表內容相一致。真實性保證欄內填寫文件規定的內容,見「本人承諾:……」
2、簡表
在錄入信息時,要注意填寫正確的主管單位代碼及名稱,單位代碼及名稱。聯系方式不要忘記填寫。
填寫學歷詳情時要寫明學校、專業、學制。
填寫優質課、示範課、觀摩課及獲獎情況時要標名時間,內容,文件號,發證單位等詳細信息。
3、材料審核表
材料審核表要求A4紙列印一式兩份,本人及單位要對材料內容真實性負責。
4、真實性保證書
一份放在「申報材料「檔案袋中。一份交評審會。
(三)材料的准備與報送
優質課、表彰、課題應在簡表中說明舉辦部門、證書編號,有文件號的需要提供文件號。
一、優質課的范圍:1、基礎教研室優質課;2、電教館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類優質課;3、職教室優質課只認可職業技術學科。
除此之外的優質課不認可。
報送時須附評課表及相關佐證材料。
二、課題的范圍:1、教科所課題;2、基礎教研室課題。
除此之外的課題不認可。
課題報送盡可能表現環節的完整性及周期性。
三、政府綜合表彰:政府名義開展的綜合性表彰和教師節期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教育部門聯合表彰的模範教師、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
四、綜合表彰:由政府授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開展的綜合性表彰以及教師節期間經政府或授權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部門聯合表彰的模範教師、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
五、單項表彰:指教育行政部門授予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名師、文明教師、教學標兵、模範教師、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師德標兵。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專職從事共青團、少先隊工作人員獲得的先進團委(團支部)、少先隊、優秀團(隊)輔導員、模範團(隊)干。
除此之外的表彰不認可。
六、教學成果獎:2013年以來全國、全省舉辦評定的予以認可;以前的論文、課件、課例等成果不作為評審條件。
七、輔導獎不算綜合實踐、課程改革、素質教育成果。
八、班主任、班集體表彰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綜合性班主任、班集體表彰。單項或在某次活動中進行的表彰的不予認可。
整理順序按照評審條件的項目,按序排放,同一項目內,要把分量最重的業績放前面。
此外,另交2張1寸近期證件照。一張用於講課答辯通知書,一張用於辦證。
答辯時帶身份證,答辯通知書
二、答辯
教師答辯參照事業單位招聘模式進行。具體如下:
教師答辯採取的是講課方式,不是說課,請大家注意理解。從流程上講:
1、報到
評審前會將答辯通知放在人社局和教育局網站,由本人或單位職稱負責同志到教育局人事科領取通知書。答辯人員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臨時身份證、駕駛證不能使用),按通知書上的要求到答辯考點報到。報到時要簽本人姓名。按專業組簽到。同時上交通訊工作以及與答辯無關的材料(輔導教材或其他)。
2、組織抽簽
報到結束後,由工作人員帶領應試人員至候考室,按專業組抽簽並由本人簽字確認。
3、備課
備課時間不超過15分鍾。將採取隨機抽取或抽簽方式,或者是自帶書本,由工作人員隨機抽取,具體視實際情況而定。所抽取的講課內容須由工作人員簽字,本人不得簽字。一張留備查,一張送至答辯室。備課時不能翻閱輔導類的書,只能看教材。A進去答辯,B開始備課,10分鍾後,C開始備課。
講課答辯
教育管理專業講課5分鍾,答辯10分鍾。
其他專業講課10分鍾,答辯5分鍾。
講課答辯內容:
分高中、初中、小學、幼兒教育四個學段,講課內容根據所教學段、課程版本和學科隨機抽取。答辯內容為中小學教師所應具備的教育教學基本理論和學科專業及相關知識。
答辯室內放置攝錄器材,全程錄相以備查。
答辯結束後直接離開考點。一、申報材料如何准備、填寫、報送。
(一)材料袋的要求
手提材料袋一人一袋,淺色,袋外標明級別、系列、專業、姓名、單位類型、單位(統一樣式顏色,分高中級),內裝3個檔案袋。第1個裝申報材料,包括畢業證(認證報告或有效期內的電子學歷注冊備案表)、資格證、聘任證、教師資格證、繼續教育證書,年度考核表原件及公示評議情況確認表等相關證明原件和復印件。原件和復印件不要裝訂在一起,分別歸類。袋上標注「申報材料」;第2個裝能力與經歷材料(要提供單位相應證明和佐證材料,包括論文)。能力和經歷材料按照順序整理,例如「評價標准」中「第十二條」內含有10項要求,第一是「專業知識和能力」……第十是「支教」,要標識清楚每一項,並按照這個順序整理材料、裝袋。袋上標注「能力與經歷材料」;第3個裝業績材料:只裝條件中要求的,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要裝,否則會劃掉,劃掉的簡表不允許更換,因此劃得越多,可能對評審越不利,袋上標注「業績材料」。此外,一式三份的《評審表》和《評審簡表》直接放置手提袋中。
(二)各類表的填寫
需要填寫的表有《評審表》、《評審簡表》、《材料審核表》、《真實性保證書》等。
1、評審表
評審表中有關內容要與評審簡表內容相一致。真實性保證欄內填寫文件規定的內容,見「本人承諾:……」
2、簡表
在錄入信息時,要注意填寫正確的主管單位代碼及名稱,單位代碼及名稱。聯系方式不要忘記填寫。
填寫學歷詳情時要寫明學校、專業、學制。
填寫優質課、示範課、觀摩課及獲獎情況時要標名時間,內容,文件號,發證單位等詳細信息。
3、材料審核表
材料審核表要求A4紙列印一式兩份,本人及單位要對材料內容真實性負責。
4、真實性保證書
一份放在「申報材料「檔案袋中。一份交評審會。
(三)材料的准備與報送
優質課、表彰、課題應在簡表中說明舉辦部門、證書編號,有文件號的需要提供文件號。
一、優質課的范圍:1、基礎教研室優質課;2、電教館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類優質課;3、職教室優質課只認可職業技術學科。
除此之外的優質課不認可。
報送時須附評課表及相關佐證材料。
二、課題的范圍:1、教科所課題;2、基礎教研室課題。
除此之外的課題不認可。
課題報送盡可能表現環節的完整性及周期性。
三、政府綜合表彰:政府名義開展的綜合性表彰和教師節期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教育部門聯合表彰的模範教師、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
四、綜合表彰:由政府授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開展的綜合性表彰以及教師節期間經政府或授權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部門聯合表彰的模範教師、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
五、單項表彰:指教育行政部門授予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名師、文明教師、教學標兵、模範教師、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師德標兵。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專職從事共青團、少先隊工作人員獲得的先進團委(團支部)、少先隊、優秀團(隊)輔導員、模範團(隊)干。
除此之外的表彰不認可。
六、教學成果獎:2013年以來全國、全省舉辦評定的予以認可;以前的論文、課件、課例等成果不作為評審條件。
七、輔導獎不算綜合實踐、課程改革、素質教育成果。
八、班主任、班集體表彰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綜合性班主任、班集體表彰。單項或在某次活動中進行的表彰的不予認可。
整理順序按照評審條件的項目,按序排放,同一項目內,要把分量最重的業績放前面。
此外,另交2張1寸近期證件照。一張用於講課答辯通知書,一張用於辦證。
答辯時帶身份證,答辯通知書
二、答辯
教師答辯參照事業單位招聘模式進行。具體如下:
教師答辯採取的是講課方式,不是說課,請大家注意理解。從流程上講:
1、報到
評審前會將答辯通知放在人社局和教育局網站,由本人或單位職稱負責同志到教育局人事科領取通知書。答辯人員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臨時身份證、駕駛證不能使用),按通知書上的要求到答辯考點報到。報到時要簽本人姓名。按專業組簽到。同時上交通訊工作以及與答辯無關的材料(輔導教材或其他)。
2、組織抽簽
報到結束後,由工作人員帶領應試人員至候考室,按專業組抽簽並由本人簽字確認。
3、備課
備課時間不超過15分鍾。將採取隨機抽取或抽簽方式,或者是自帶書本,由工作人員隨機抽取,具體視實際情況而定。所抽取的講課內容須由工作人員簽字,本人不得簽字。一張留備查,一張送至答辯室。備課時不能翻閱輔導類的書,只能看教材。A進去答辯,B開始備課,10分鍾後,C開始備課。
講課答辯
教育管理專業講課5分鍾,答辯10分鍾。
其他專業講課10分鍾,答辯5分鍾。
講課答辯內容:
分高中、初中、小學、幼兒教育四個學段,講課內容根據所教學段、課程版本和學科隨機抽取。答辯內容為中小學教師所應具備的教育教學基本理論和學科專業及相關知識。
答辯室內放置攝錄器材,全程錄相以備查。
答辯結束後直接離開考點。
㈣ 如何成為優秀教師.ppt
文庫中有:
http://wenku..com/link?url=_5f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