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齡家訪
『壹』 中班教研活動《如何培養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
一、充分發揮家庭教育資源的作用,為幼兒創造一個合作的家庭環境
我調查了解幼兒社會性交往及家庭教育的現狀,根據調查結果發現,家長的認識不到位,對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重視不夠,所以我們開展了家庭教育指導,通過講座、座談、專題討論、相互交流經驗、家訪、家長園地、家園聯系冊等方式使家長從觀念上轉變,從行動上更新。如,家長都知道在家庭中樹立良好的榜樣,與鄰居關系融洽,互相幫助,對來訪客人有禮貌、健談、開朗,主動邀請鄰居的孩子到自己家裡玩,鼓勵自己的孩子到鄰居家串門。當孩子之間發生沖突時,認真引導,使孩子和好如初。建議家長即使在農忙季節也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帶幼兒外出遊玩、參加各種活動,開闊幼兒視野,創造條件讓自己的孩子結識更多的朋友。
二、發揮教師的團隊精神作用,樹立良好的榜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同伴群體及幼兒園教師集體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應充分發揮這一資源的作用。」如果說家庭是幼兒生活的「搖籃」,那麼幼兒園就是幼兒的「學步車」,為了很好地發揮「學步車」的作用,教師首先要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幼兒園的教師是一個小的團體,教師集體要努力營造一種溫馨、和諧、向上、團結的生活氛圍,不僅班內教師之間、班際教師之間、教師領導之間,而且教師幼兒之間,都是一種平等關系。工作中,我們要求教師從語言上做幼兒的表率。我們列印了幼兒教師禮貌用語和對幼兒忌語,人手一份,要求教師和幼兒一起學禮貌、講禮貌。幼兒在教師的影響教育下,語言交往能力提高了,合作意識增強了。
三、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社會領域目標中指出:「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分享,有同情心」。游戲是幼兒交往的場所之一,游戲中幼兒能自由自在地探索,它使幼兒處在一個安全、溫暖、寬容的環境中,便於平等交往與合作,使幼兒養成文明、健康、樂群、會玩的良好品質,能夠完成綱要提出的這一目標。如,我們經常開展一些集體競賽活動,讓幼兒自己當演員、當觀眾,目的是讓幼兒從活動的熱烈場面中,激發參與合作的興趣。活動的開展為幼兒的合作交往提供了動力,幼兒感受到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
四、利用戶外自然資源,讓幼兒在廣闊的環境中交往、合作
每次外出鍛煉活動,我還增加合作的內容。為了使活動收到實效,採取混齡活動的形式,讓幼兒在大自然中互相幫助、共同體驗活動的樂趣。孩子們你幫我背背包,我給你系鞋帶,爬小山時你拉著我、我拉著你等景象,使人倍感親切。特別是他們在樹林里玩過家家、捉迷藏等游戲時,合作已不再是問題。
五、學前教育教材是對幼兒進行教育的主渠道
在選擇教育內容時,有意選擇那些有教育意義的主題,如,主題活動《幫幫弟弟妹妹真好》,使中大班幼兒很自覺地給弟弟妹妹系鞋帶,帶他們玩;故事《送你一把傘》意在讓孩子懂得幫別人解決困難也是件快樂的事;美術《手拉手,郊遊去》、歌曲《迷路的小花鴨》等教學內容則很好地結合了合作與交往的學習目標。
『貳』 幼兒園訪後感想簡短
你可以從中挑選幾段
希望對你有幫助!
8日早上9 點整我們開始參觀永紅幼兒園, 一進幼兒園大門,我們就被它現代的外部設計所引。園長和善的笑容和有特色的介紹透出了這所幼兒園的恬靜與獨特。步入門廳,看到寬敞的空間,協調的色彩,現代與童趣味結合著各個布局,整個人讓舒服包圍著。我們先觀看了教學活動,然後在園長的帶領下參觀了她們的教室,各班的活動室布置各具特色,主題牆面、空間掛飾、區域設置整個環境布置充滿了童真和人性化。這所幼兒園的教育體現了人文關懷、注重幼兒的個性發展,充分給幼兒一個創造和想像的空間。參觀過程中我和園里的老師作了簡短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我發現他們很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可謂是腹中有書卻自發,他們的老師外出學習的機會也很多,更勤讀書、善讀書,每個教師發言都是頭頭是道,聽了他們的發言我真的覺得自己與他們的差距太大了。
21 日上午我們參觀了華中師范大學附屬幼兒園。我們先觀看了她們的升旗活動,接著園長又為我們介紹了園的歷史和園所文化,然後我們又進行了自由參觀,並欣賞了游戲活動。這所幼兒園 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幼兒園不算大,只有一棟樓,院子不大,外觀感覺還沒我們幼兒園大。可當進入樓內參觀一圈後,一下子改變了我的想法。讓我想到一位古人說的話:「不能以貌取人」。這所幼兒園是人性化很濃的幼兒園,走進園區,樓內的空間比我想像的大得多,而且色調大多以淡黃、淡綠、淡藍為主,給人以溫暖、清新、舒適的感覺。它的格局以環抱狀設計,中間是一個很寬的活動區域,這里有孩子的區角場所,卧室和活動室分開,互不幹擾。洗手池也要比我們成人的小上很多倍,顏色和圖案都很鮮艷。洗手池的旁邊有一面小鏡子,這是孩子的儀容鏡,可謂她們很注重從小培養孩子的注重儀容,樓梯兩側都有很低的扶手,很符合孩子的身高和年齡特點。孩子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應該很方便,快樂。樓道內有很多百寶格,裡面擺放著很多幼兒的物品。他們給我的體會是:精緻而不傷大雅,管理嚴謹、理念新、特色教育濃厚。 尤其是特色閱讀活動和游戲活動讓人印象深刻,從內到外注重幼兒思想和體質的雙修。還有對混齡班的探索,讓孩子去照顧孩子,孩子去幫助孩子,鍛煉了幼兒的自理能力和交往互助的能力。多彩的游戲活動讓每個孩子都樂在其中,難度和強度的不同變化讓幼兒獲得了更大的挑戰,更大程度的鍛煉了他們的膽量和意志,更強壯了她們的體魄。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二、所悟
參觀學習,讓我體會到我們的理念和他們的理念有一些差距,首先是環境布置方面,他們的幼兒園室內外的環境凸現了 「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教育價值與審美價值同時存在,他們是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 這一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流連在各班級中最大的感觸就是她們的牆壁會說話: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牆壁,把平面和立體布置結合起來,不但形成一定的空間層次感,還為幼兒提供了自主的操作空間,各班的牆飾均能抓住幼兒年齡特點,體現師生共同參與的精神,隨著活動的開展,活動材料隨著主題活動的開展不斷填充、明確了每一個牆飾的教育價值。活動區材料琳琅滿目,體現了自製性、豐富性,可操作性。其次和她們交流過程中,讓我感受到幼兒園非常保育工作,特別是永紅幼兒園首先強調 「保在前,育在後」理念下,對每位教師要求都非常嚴格,從中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該幼兒園的工作摸得著看得見。這些理念和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三、所思
這次學習看到那些幼兒園的發展和變化我心情非常激動,聽著幼兒園負責人介紹他們的辦園特色和辦園理念,我深受感動,參觀回來後我覺得自己和她們真的有很大的差距我認為應該盡快行動,做到取別人之長補己之短,我的思路是:
1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採取多種形式學習。(自學。即:督促教師多讀一些專業方面的書,也可以利用網路學習。請學。即:派出去向好的幼兒園請教學習。園學,即:園本培訓)。
2 、環境創設做到尊重兒童,以後我們要做到給教師和家長看的在成人高度。給小朋友看的全在低處,「成人處」的牆報做到與時俱進,處處體現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幼兒園的教師也應該學習時政。低處的牆面,留給幼兒一些展示和想像的空 間。
3 、培養教師「三心」精神。即:細心、耐心、虛心。細心、耐心、虛心是我們每位教師應該所具備的。我們應該做到,做每一件事都要細心。對家長、對孩子要有耐心。在工作中做到虛心請教每個問題,要有不恥下問的精神。歸根結底就是我們對待自己的工作要有責任心。
4 、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教師在組織活動中,要做到始終以 「 支持者、合作
者、引導者 」 的角色參與其中。多給孩子一些思考問題的時間和空間。
總之,通過此次學習,我們感悟頗深。一方面讓我們看清了自己存在的差距與不足;另一方面,也增強了我們加快幼兒園品牌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是啊!所謂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你可以從中挑選幾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