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輟學學生家訪方案
家訪是家長和學校老師溝通的橋梁,是共同教育好孩子的有效途徑。
小學家訪記錄中,家版長可以反饋以下幾權方面的內容:
1、感謝學校、老師對孩子的關愛和教導。
2、反饋孩子在家的表現情況,包括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的表現。反饋時應實事求是,優點和缺點都要說,不要隱瞞,也不要小題大作。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盡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前向老師反饋孩子的缺點。
3、表示家長會用心地糾正孩子的缺點,讓孩子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督促孩子慢慢地改正缺點。
4、請學校、老師對孩子多加督促、教導。
B. 小學教師家訪計劃
家訪計劃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面臨著許多新的課題。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育工作面臨的一個新的課題是指導家庭教育,而抓家庭教育又是提高學校教育工作水平的新途徑,因此,作為班主任不可避免地要掌握與家長交往,指導家庭教育的科學方法。
一、聯系與溝通
成功的家訪首先是能讓家長接納你,信任你。因此,第一次見面的講話,就顯得非常重要。
幽默 幽默的談話不僅能吸引聽者的注意力,而且能與聽者建立親密的關系。
委婉 說話委婉是指在不便於直接說出本意的時候,抱著尊重對方的態度,採用同義代替、側面表達、模糊語言等方法,含蓄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本意。
靈活 語言靈活指說話人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場合,確定自己的談話內容和談話方式,並且在情況突然變化時能迅速地調整其說話的內容與方式。
分寸 學校家訪時要注意斟酌語言,措詞要有分寸,千萬不可因失言導致失禮。
二、家訪也要提前備課
學生減輕了課業負擔,自由時間多了,活動空間大了,對缺乏自製能力的小學生來講,如果引導不好,很容易誤入歧途。此時,學校應抓時間擠時間,經常到學生家裡去家訪。家訪前也要提前「備課」,做好充分准備,這樣家訪才能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
1、目的性和期望值
每次家訪前,學校要認真細致地「備」此次家訪要達到什麼目的?如何達到這個目的?對本次家訪成功與否的期望值?這個期望值符不符合學生的實際?
2、了解學生
家訪前,學校要對家訪學生的在校表現、各科學習、興趣愛好、習慣、優缺點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訪時能信手拈來,提高家訪的實效。
3、提前預約
家訪前,必須與學生家長提前約定好家訪的時間,切不可盲目家訪,這樣學生家長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也會大大影響教師的情緒。
4、時間的選擇與控制
家訪時間最好選擇在學生放學後或雙休日,這樣學生也可以在場,家訪的效果會更好。家訪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耽誤家長的工作。
5、內容和方法
家訪的內容應多種多樣,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可以家訪,學生取得進步可以家訪,發現學生有問題可以家訪,學生家庭有困難可以家訪。家訪的談話方法,注意不要千篇一律,要因人制宜,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三、家訪——學校教育的延伸 家庭教育的補充
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是學校、家庭、社會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最主要的是學校教育。但學校教育是否有效,還要得到家庭和社會的配合和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作用更為突出。
1、變「請進來」為「走出去」
把家長「請進來」變為主動到學生家裡,和家長聯系。在家庭這一特定環境中,教師教育人的口氣自然而然地發生了變化,語氣趨於平緩,大家真正做到了平等,家長願意把心裡話、真心話跟教師說,教育產生了一致性。
2、變「被動家訪」為「主動家訪」
主動家訪,防患未然,使家長能主動配合學校做好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變「談話方式家訪」為「請家長參與教育活動」
我們深深感到,學校單一的教育收效甚微,應加大與家長的交流,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增強教育的力度。
總之,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提高全體學生素質,要靠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
C. 如何做好小學學生家訪工作
談話講究藝術,力求做到「三忌三宜」。家訪時的談話是最講究技巧方式的,談話是指通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親切交談以進行說服的方法,是了解學生的重要方法,通過談話可以更有意識地、主動地探索學生的情況及其內心活動。談話要有目的、有準備、更要講究技巧。其一,宜多鼓勵,忌多批評。其二,宜全面忌片面,教育是雙向的,談話同樣是雙向性活動,要注意彼此間的相互聯系。其三,宜多啟發,忌武斷妄下結論。家訪作為溝通家庭和學校教育的重要橋梁,而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又是教育的重要組織部分,具有復雜性,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上的各種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響到學校和家庭的教育,所以家訪同時更是一項社會性的工作,其內容及形式均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該如何更好地做好家訪工作將成為新時期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將不斷根據實際的需要,想方設法,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真正實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實現教育的目的。
D. 班主任家訪輟學的同學家時,應如何做
了解情況,苦口婆心——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問問有事么困難或者折中的辦法,自己可以幫上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