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師生情的
『壹』 關於師生情的名人事例
1、程門立雪
宋朝時,有游酢、揚時兩人跟著程頤老夫子學習,他們對老師非常的恭敬。在冬季的某一天,這兩位學生陪著老師,並聽老師教誨。說了一會兒,夫子便閉目養神,不知不覺地睡著了。他們兩個不敢離開,又怕吵醒夫子,就靜靜地站在兩旁等夫子醒來。
夫子醒來見他們兩位還站在旁邊,便說了:「你們還沒走啊!」他們兩個回答:「我們是因為先生睡著了,沒有請命,不敢離去!」於是再把書中有疑問的地方請教夫子,最後才向夫子拜辭。出門的時候他們才發現雪已經積了三尺深了。這兩位學生,後來也都成為很有名的人。
2、華羅庚成名不忘師恩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成名之後不止一次說過:「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師栽培。1949年,華羅庚從國外回來,馬上趕回故鄉江蘇金壇縣,看望發現他數學才能的第一個」伯樂「,王維克老師。
他在金壇作數學報告時,特地把王老師請上主席台就座,進會場時讓老師走在前面,就座時只肯坐在老師的下首。
3、毛澤東感恩老師
建國之初,毛澤東盡管政務十分繁忙,仍忘不了他與徐特立之間的師生情誼。一次,毛澤東特地派人來到徐特立的住地,邀請他到中南海家中吃飯。席上,還專備了幾樣家鄉風味的菜餚招待老師———一碗湘筍,一盤青椒,這是兩人都愛吃的。
毛澤東抱歉地說:「徐老,請你來,沒有好菜吃。」徐老笑著說:「人意好,水也甜嘛!」主席要讓老師坐上席,徐老說:「你是全國人民的主席,應該坐上席。」毛澤東馬上說:「您是主席的老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您更應該上坐。」硬是讓徐老坐了上席。
4、朱德敬禮
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雲南政治學校禮堂看戲。開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邊觀眾談話。這時,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務員引了進來,朱德一眼便認出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葉成林,匆忙起身上前,破正敬禮。
禮畢又緊緊握住老人的雙手,親切地召喚:「葉老師!」,而後請葉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後他才坐下。
5、魯迅尊敬老師
魯迅對啟蒙老師壽鏡吾一直很尊敬。他18歲到南京讀書,每當放假回紹興時,總要抽空看望壽先生。
1902年至1909年,在東渡日本留學的8年間,他經常寫信向壽老師匯報自己在異國的學習情況。一次,他奉母命從日本回紹興辦婚事,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時間專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壽先生。
魯迅在日本還拜章太炎先生為師學文字學。章太炎先生逝世後,他連續撰文兩篇紀念。
『貳』 關於「師生情」的作文題目有哪些
老師,我愛您,2.感受師愛 3.謝謝您,老師4.我最尊敬的人——老師,5.師恩難忘,6.小學的那些老師7._____的老師。
師生情是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3課。《師生情》是看圖學文的課文。課文描述了三位女同學在老師生病時。
代表全班同學,冒雨去醫院看望老師的情景,表達了學生尊敬老師、愛戴老師的一片深情。插圖上畫的是醫院病房門口。
三位女同學擠在一起趴在玻璃門上向里看的情景。在她們身邊放著滿滿的一籃雞蛋,門房立著一把雨傘。
『叄』 表達師生情的詞語
師生情:良師益友 尊師重教 師恩難忘 舐讀之愛 友情:八拜之交 情深厚誼 高深厚誼 情深義重 惜別:依依不捨 戀戀不舍 難舍難分 依依惜別
『肆』 關於師生情的句子有哪些
1、三年憶,留筆端,不過小文一則矣;憶三年,於眼前,怎能忘卻師生情!
2、無論我成為挺拔的白楊,還是低矮的小草,老師,我都將以生命的翠綠向您致敬。
3、世界上有一種情,超越了親情、友情。那就是老師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之情,對我們細心教導之情。
4、我是一棵綠樹,沐浴著智慧的陽光,在您知識的土壤里,茁壯成長。天的深情,地的厚愛,銘刻在我心裡,生生世世,永不忘懷。
5、憶那時沙沙楓葉聲,想當初泛泛師生情。
6、思念,將我絲絲思念化作殷殷祝福,捎給遠方的您——曾經給我陽光、雨露、春風的老師。
7、我們喜歡你,我的老師;您像雲杉一般俊秀,像藍天一樣深沉;您有學問,還有一顆和我們通融的心。
8、獻給敬愛的老師:我們搜尋那些美麗耐人的回憶,也默默遙遠地祝福您永遠健康快樂!
9、我虔誠得不敢尋覓詞彙,因為老師這兩個字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崇高的敬詞。
10、雖然看不見您,也聽不到您的聲音,但我們仍象過去,時時聆聽您的都誨 。
11、歌頌粉筆。它給予我學問,勾勒我的靈魂,指點我的前程,那美麗的粉筆不正是您的化身嗎?謝謝您,老師!
12、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學生,而您卻是我最崇敬的老師。
13、我們從幼稚走向成熟,從無知走向文明,是您?親愛的老師,您用生命的火炬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
14、是誰給了我們文明語言?是誰教會了我們人生的哲學?是誰教會我們怎樣做人?是您!辛勤的園丁!
15、您是橋,我們就是路人;您是樹,我們就是鳥兒。
『伍』 關於師生情的成語
關於師生情的成語有:良師益友、程門立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尊師重道、良師諍友
1、良師益友
讀音:liáng shī yì yǒu
解釋:使人得到教益和幫助的好老師和好朋友,用於形容和自己亦師亦友的朋友。
出處:《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 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的缺點。
近義詞:情同手足、莫逆之交
反義詞:一丘之貉、狐群狗黨
用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例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遇到許多良師益友。
2、程門立雪
讀音:chéng mén lì xuě
解釋:舊指學生恭敬受教,現指尊敬師長。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
出處:元末脫脫和阿魯圖先修撰《宋史·楊時傳》:」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譯文:有一天去見程頤,程頤偶然閉目休息而坐,楊時侍立門外一直沒有離開,程頤醒來後,就發現門外下雪已深至一尺了。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比喻非常尊敬老師。
近義詞:尊師重教、程門度(ó)雪、立雪求道
例句:這位青年學者求學堅持不懈、程門立雪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3、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讀音:yī rì wéi shī,zhōng shēn wéi fù
解釋:哪怕只教過自己一天的老師,也要一輩子當做父親看待。比喻對待老師要像對待父親一樣敬重。
出處:清代詩人羅振玉《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弟子事師,敬同於父,習其道也,學其言語。……忠臣無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譯文:學生侍奉老師,應當像對待父親一樣恭敬,要學習老師的文化知識和道德為人,還要學習老師說話的方式和技巧……忠臣不應該有境外的私交,學生應該有主動給老師柬修的好意。哪怕只當了你一天的老師,也要終身作為父親那樣敬重。
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書面語。
例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見這師弟的情分也不是可以薄得的。
4、尊師重道
讀音:zūn shī zhòng dào
解釋:指尊敬師長,重視自己的教育事業。道:指教師指引的應該遵循的道理。
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敬道。」
譯文:臣聽說聖明的君王,沒有不尊敬師長,重視自己的教育事業的。
用法 :聯合式;作定語;含褒義。
同義詞:尊師重教
例句: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
5、良師諍友
讀音:liáng shī zhèng yǒu
解釋:是指很好的老師,可以夠直言相勸的朋友。諍:敢於直言。
用法:聯合式,褒義詞,一般作賓語。
近義詞: 良師益友、莫逆之交、情同手足
反義詞: 狐群狗黨、一丘之貉
例句: 坦率無私的工人師傅,不就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嗎!
『陸』 關於師生情的名言
務學不如務求師。
-----楊雄
聖人無常師。
-----韓愈
經師易遇,人師難遇。
-----司馬光
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
-----呂不韋
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
-----斯大林
舉世不師,故道益離。
-----柳宗元
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
-----程頤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關漢卿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
-----唐甄
為學莫重於尊師。
-----譚嗣同
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後道尊。
-----歐陽修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韓愈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韓愈
『柒』 關於師生情的句子
1.三年憶,留筆端,不過小文一則矣; 憶三年,於眼前,怎能忘卻師生情!...
『捌』 關於師生情的名言有哪些
一、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要熱愛兒童。
出自:〔蘇〕贊科夫《和教師的談話》
介紹:贊可夫(Занков Леонид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1901~1977年),蘇聯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他的主要著作有:《教學與發展》、《教學論與生活》、《和教師的談話》、《論教學論研究的對象與方法》、《論小學教學》等。
二、對學生的愛,首先應當表現在教師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識,以便在對自己學生的教學和教育上,在他們的精神成長上取得最好的成果。
出自:〔蘇〕贊科夫《和教師的談話》
三、永遠要愛自己的老師,永遠要以尊敬的口吻來稱呼「老師」這兩個字。
出自:〔意〕亞米契斯《愛的教育》
介紹:艾德蒙托·德·亞米契斯(1846年10月31日—1908年3月12日),義大利因佩里亞人,兒童文學作家。亞米契斯少年時於都靈就學,十五歲加入摩德納軍事學院,開始了軍旅生涯。亞米契斯的代表作品有《愛的教育》。
四、當教育者贏得了學生的信任時,學生對接受教育的反感就會被克服而讓位於一種奇特的情況:他把教育者看作一個可以親近的人。
出自:〔奧地利〕布爾貝:《品格教育》
五、在教師與學生兩人之間,不需要第三者參加,常常在一起成為偉大而精選的伴侶。
出自:〔德國〕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
介紹:約翰·弗里德里希·赫爾巴特(德語: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年5月4日-1841年8月14日)是19世紀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
『玖』 有哪些關於師生情的故事(只要故事!!)
一、周恩來不忘師恩
1952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苓突患腦血栓逝世,周總理參加了治喪委員會並送了花圈,輓聯上寫著:「張伯苓老師千古,學生周恩來敬輓。」
張伯苓病故後,周恩來一直惦記著張家的生活,自然災害時期,周恩來把自己的購物證給張伯苓夫人,還派人給張夫人送去500元,並囑咐交際處對張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關照。
二、毛澤東向教師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同志來到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他特意邀請自己在私塾讀書時的教師毛禹珠一起用飯,席間熱情為老師敬酒。毛禹珠不勝榮幸,感慨地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卻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五、顏回攫食
孔子在陳國和蔡國之間的地方(缺糧)受困,飯菜全無,七天沒吃上米飯了。白天睡在那,顏回去討米,討回來後煮飯,快要熟了。孔子看見顏回用手抓鍋里的飯吃。一會,飯熟了,顏回請孔子吃飯,孔子假裝沒看見(顏回抓飯吃的事情)。
孔子起來的時候說:「剛剛夢見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凈的飯然後才給他們吃。」顏回回答道:「不是那樣的,剛剛碳灰飄進了鍋里(弄臟了米飯),丟掉又不好,就抓來吃了。」孔子嘆息道:「(按說)應該相信看見的,但是並不一定可信。
應該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們記住,要了解一個人不容易啊。」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難啊,孔子認為要了解一個人更難啊。
『拾』 關於寫師生情的詩句
1、飲其流者懷其源,學其成時念吾師。——南北朝庾信《征調曲》其六
譯文:喝到河中的水,便想到了河水的源頭,學有所成的時候,便會感謝我的恩師。
2、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新竹》清代:鄭燮
譯文: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比喻老師)扶持。
3、師恩難忘意深濃,桃李人間茂萬叢。——《師恩難忘》近代劉紹棠
譯文:老師的恩情深厚很難忘記,老師所教的學生遍布天下。
4、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勤求》晉代:葛洪
譯文:賢明的老師的恩情,,簡直勝過了天地的博大, 比我的父毌對我付出的還要多。
5、玉壺存冰心,朱筆寫師魂。諄諄如父語 ,殷殷似友親 。——《酬問師》唐代:劉商
譯文:玉做的壺存著一顆冰一樣的心,紅色的筆書寫著老師偉大的靈魂。回憶依稀恩師所說得話,教導之心如同親父,憶惜與恩師相處的日子,雖然所別師徒,但是之間的情義對同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