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論文
⑴ 班主任德育論文
1、營造一種家庭式的和諧班級氛圍,讓班級充滿氣息和活力
師愛是一種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親其師,信其道」,班主任愛護和關心每位學生,學生就樂於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為了盡快地使自己對新生產生真誠的師愛,我充分利用各種機會與他們接觸、交往。課間、飯後找他們聊天、說笑;在他們遇到困難時,想辦法幫助解決;在他們出現思想問題時,找他們談心,耐心細致地說服教育。同時與他們的家長保持聯系,取得家長的密切配合。在我們共同努力下,學生對陌生環境的焦慮和不安很快被新奇和歡樂所取代,逐漸的喜歡這個集體並安心開始學習。
班主任還要積極參與學生的各種活動,既做組織者,又做普通一員,讓學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親".在軍訓期間,我和學生頂著烈日,共同進退,短短四天的共同生活,很快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在他們入校後的第一次運動會,我和同學們一起寫標語、做小旗,為運動員們吶喊助威,雖然嗓子啞了、曬脫皮了,但師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們感受到新集體的溫暖,增強了新集體的凝聚力。
2、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級管理制度,讓班級管理充滿「人情味」
俗語說得好:「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班風正,學風盛」,班規是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約束和糾正。利用通常的強制手段迫使學生遵守往往會適得其反,多設獎勵機制,減少懲治手段,如班級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往往會為了彌補自己的扣分而積極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甚至是額外工作。另外,「人無完人」,我們應該允許學生犯錯,班規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響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學生犯錯後不要馬上處罰,可先提醒、後警告,或罰以娛樂節目等等。
對於新班級,開始階段的常規工作抓得好,就能為以後的深入教育打下基礎,班級會出現積極向上穩步前進的局面。班集體的凝聚力增強了,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增強了,班級的綜合評比也就會有很大的進步,每月一次的流動紅旗既是見證更是進一步前進的動力。
3、建立一支優良的班幹部隊伍,使班級「分權」、「分層」合作
小學的孩子較為單純,有著強烈的表現慾望,都希望在參與班級管理時大展身手。如果權力過於集中在幾個同學手中,既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不利於營造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圍,並且會大大減弱班級自身的教育力和感染力。實行班級工作「分權」,班幹部、課代表、小組長、各級各類管理員以及班主任「小密探」都應當各司其職、分工協作、相互制約,力爭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能使班級工作更加有序。
當然,選出的這些班級幹部畢竟不是完人,對他們不能過分苛求、指責,特別是在工作出現失誤的時候。定期對班幹部的工作能力進行培訓指導,給他們講解各部分的工作要點,組織他們學會指定計劃及具體措施,定期召開班幹部會議,檢查落實情況,總結得失,並加以糾正。同時必須嚴厲批評班幹部在班級中的不良行為,鼓勵他們以身作則並帶動其他同學,促進整個班級樹立良好班風。
4、培養一班充滿自信的學生群體,盡快適應緊張的初中學習生活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能否成功有三條:自信、專注、條件。自信,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它建築在對自己能力的清醒估計上,並能認清自己潛在的能力,相信今天辦不到的事,經過努力明天一定能辦到。由此可見,自信是成功的起點。要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能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養樹立他們相應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特別是開學初,很多學生會因為跟不上進度,出現「消化不良」或「欠債」的現象,嚴重的還會產生厭學心理,導致惡性循環。我主張學生在自我暗示中培養自信,自我暗示有一種神奇的威力,它能控制並指導人的行為,使之按預想的目標活動,最終達到目的。例如,當一個人心情沮喪時,反復在心裡默念:「我精神抖擻,心情愉快。」很快就能幫助人從不良情緒中擺脫出來。所以,經常讓學生在心裡鄭重其事地默念一些暗示語,比如「我一定能學好英語」,「我的語文成績越來越好」,考前默念「這次考試一定能考好」等,不僅對學生能力的提高,而且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有了自信,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就能引導學生採取相應的對策。開學初,我就邀請了幾位學習成績優異的老生來到班上進行學習經驗交流,介紹他們是怎樣較快適應中專學習生活的,一方面請他們從整體講他們的學習經驗體會,另一方面講學好各科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老生的現身說法,對新生是大有幫助的,使他們建立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同時我還經常與任課老師保持聯系,請任課老師進行各科學習的具體指導,包括聽課習慣、作業要求、學法指導等,引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真正地學會學習。對一些學習較差的同學,加強個別指導,幫助學生分析問題所在,有針對性提出改進措施。
「萬事開頭難」,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但一個班級的管理如果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這位班主任在管理這個班級時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⑵ 班主任德育論文怎麼寫
做個「六家」型班主任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專是班級工作的執行者,是學生學屬習生活的帶領者。一個班級的成功與否,與班主任工作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然而班主任工作:多、雜、繁、重,要想做好,那非得有一定的方法與技巧。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下面我就我的所做、所見、所聞,發表一下我的認識。 第一、班主任得是個釋家
要想將班主任工作當作是一份事業,而不是一份職業,這首先得充滿對學生的愛,就像釋家一樣普渡眾生,博愛仁德。這樣學生才會樂於接近你,真心地聽從你的教導。班主任的愛既有像夥伴般的友愛,又有慈母般的仁愛,更有嚴父般的關愛。不要吝嗇你的愛,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付出終有回報,每逢節日,看著案前來自全國各地的賀卡,我深深沉浸在幸福的喜悅,濃烈地感受到來自學生對老師的那份敬愛。愛,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最關鍵、最重要、最核心的內容。只因擁有對學生那份疼愛,你才會平靜地面對學生所犯的錯誤,才不會認為他(學生)給你找麻煩;只因擁有對學生那份關愛,才不會認為班主任工作繁雜苦累,反而覺得有意思、有意義;只因擁有對學生的那份真執的愛,你才會想方設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學生的今天負責,為學生的今後謀造未來。
⑶ 大專班主任德育論文
、營造一種家庭式的和諧班級氛圍,讓班級充滿氣息和活力師愛是一種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親其師,信其道」,班主任愛護和關心每位學生,學生就樂於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為了盡快地使自己對新生產生真誠的師愛,我充分利用各種機會與他們接觸、交往。課間、飯後找他們聊天、說笑;在他們遇到困難時,想辦法幫助解決;在他們出現思想問題時,找他們談心,耐心細致地說服教育。同時與他們的家長保持聯系,取得家長的密切配合。在我們共同努力下,學生對陌生環境的焦慮和不安很快被新奇和歡樂所取代,逐漸的喜歡這個集體並安心開始學習。班主任還要積極參與學生的各種活動,既做組織者,又做普通一員,讓學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親".在軍訓期間,我和學生頂著烈日,共同進退,短短四天的共同生活,很快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在他們入校後的第一次運動會,我和同學們一起寫標語、做小旗,為運動員們吶喊助威,雖然嗓子啞了、曬脫皮了,但師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們感受到新集體的溫暖,增強了新集體的凝聚力。2、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級管理制度,讓班級管理充滿「人情味」俗語說得好:「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班風正,學風盛」,班規是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約束和糾正。利用通常的強制手段迫使學生遵守往往會適得其反,多設獎勵機制,減少懲治手段,如班級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往往會為了彌補自己的扣分而積極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甚至是額外工作。另外,「人無完人」,我們應該允許學生犯錯,班規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響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學生犯錯後不要馬上處罰,可先提醒、後警告,或罰以娛樂節目等等。對於新班級,開始階段的常規工作抓得好,就能為以後的深入教育打下基礎,班級會出現積極向上穩步前進的局面。班集體的凝聚力增強了,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增強了,班級的綜合評比也就會有很大的進步,每月一次的流動紅旗既是見證更是進一步前進的動力。3、建立一支優良的班幹部隊伍,使班級「分權」、「分層」合作小學的孩子較為單純,有著強烈的表現慾望,都希望在參與班級管理時大展身手。如果權力過於集中在幾個同學手中,既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不利於營造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圍,並且會大大減弱班級自身的教育力和感染力。實行班級工作「分權」,班幹部、課代表、小組長、各級各類管理員以及班主任「小密探」都應當各司其職、分工協作、相互制約,力爭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能使班級工作更加有序。當然,選出的這些班級幹部畢竟不是完人,對他們不能過分苛求、指責,特別是在工作出現失誤的時候。定期對班幹部的工作能力進行培訓指導,給他們講解各部分的工作要點,組織他們學會指定計劃及具體措施,定期召開班幹部會議,檢查落實情況,總結得失,並加以糾正。同時必須嚴厲批評班幹部在班級中的不良行為,鼓勵他們以身作則並帶動其他同學,促進整個班級樹立良好班風。4、培養一班充滿自信的學生群體,盡快適應緊張的初中學習生活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能否成功有三條:自信、專注、條件。自信,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它建築在對自己能力的清醒估計上,並能認清自己潛在的能力,相信今天辦不到的事,經過努力明天一定能辦到。由此可見,自信是成功的起點。要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能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養樹立他們相應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開學初,很多學生會因為跟不上進度,出現「消化不良」或「欠債」的現象,嚴重的還會產生厭學心理,導致惡性循環。我主張學生在自我暗示中培養自信,自我暗示有一種神奇的威力,它能控制並指導人的行為,使之按預想的目標活動,最終達到目的。例如,當一個人心情沮喪時,反復在心裡默念:「我精神抖擻,心情愉快。」很快就能幫助人從不良情緒中擺脫出來。所以,經常讓學生在心裡鄭重其事地默念一些暗示語,比如「我一定能學好英語」,「我的語文成績越來越好」,考前默念「這次考試一定能考好」等,不僅對學生能力的提高,而且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有了自信,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就能引導學生採取相應的對策。開學初,我就邀請了幾位學習成績優異的老生來到班上進行學習經驗交流,介紹他們是怎樣較快適應中專學習生活的,一方面請他們從整體講他們的學習經驗體會,另一方面講學好各科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老生的現身說法,對新生是大有幫助的,使他們建立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同時我還經常與任課老師保持聯系,請任課老師進行各科學習的具體指導,包括聽課習慣、作業要求、學法指導等,引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真正地學會學習。對一些學習較差的同學,加強個別指導,幫助學生分析問題所在,有針對性提出改進措施。「萬事開頭難」,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但一個班級的管理如果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這位班主任在管理這個班級時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望採納
⑷ 求關於班主任德育的論文一篇。3000字左右,謝謝。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作為班主任,每天面對的,是多少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每天接觸的,是幾十顆等待滋潤的心靈。如何讓這一雙雙的眼睛充滿智慧之光?怎樣使這一顆顆心靈健康成長?這不僅需要班主任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和一定的育人之法。從一踏上三尺講台,我就從事班主任工作,從中也體會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艱辛與勞苦,但同時我又更加難以忘懷的,是成功的喜悅以及甘為人師的幸福。今天,我結合幾年來自己的工作實際,談一談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體會:
一、以身作則,引導學生
大教育家烏申斯基曾有過這樣一段話:「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小學生,對班主任有著一種特殊的信任和依賴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質,道德修養,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形之中會成為全班幾十個孩子模仿的榜樣。如果老師隨手扔短小的粉筆頭,專撿好用的寫字,學生就會學著挑選、丟掉短鉛筆,扔去小橡皮,外殼破裂的鋼筆不要……因此,為了學生,我們老師要言行謹慎,因此,在班級工作中我時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從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範,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學生。平時,凡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我曾經在一次班會上鄭重地向全班同學承諾:「孩子們,向我看齊!」就拿「師生問好」這一最簡單的禮儀習慣來說。我首先把「見到老師先問好」變為「見到學生要問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培養學生的禮貌習慣,學生看到自己的老師居然向他們主動問好,他們很快就學會了。每一次的班級大掃除,我不是站在現場「指揮」,更不是坐在辦公室里「遙控」,而是和我的學生一起揮汗如雨,老師這樣,學生會不認真打掃嗎?在教室里或校園中,我只要看見地上有紙屑,都會主動彎腰撿起來。還把喝完水的塑料瓶拿到班級積攢起來,孩子們見老師如此,也都紛紛效仿,有的學生在上學的路上看見塑料瓶也不忘撿回教室。有一次,學校在操場上召開全校家長會,會議結束後,其他班的學生都帶著家長陸續離開了,只有我們班的孩子們在滿操場地跑來跑去,干什麼呢?原來是在收集家長丟棄的塑料瓶子呢?不一會兒,郭雙倩、崔文娟、王新魁等幾個學生就興奮地跑到我跟前說:「張老師,你看我撿了兩塑料袋的瓶子!」看著孩子們由於興奮而變得紅紅的小臉,我笑了。這一行為,我們班學生已堅持三年多了,一周我們都能賣五元錢,其他班主任都說我是「大財主」。我利用這些錢為孩子們購買一些獎狀、墨水、垃圾斗等。所有這些,不就是榜樣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嗎?
二、批評一個缺點,先表揚兩個優點
「當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冷眼裡有牛頓,譏笑中有愛迪生」,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的一句話。告誡我們教育學生的班主任們,在教育那些「問題」學生時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簡單粗暴。我的方法是-------要批評一個缺點,先表揚兩個優點。也就是老師在批評孩子不對之前一定要注意先肯定他一、兩點成績,再批評他的缺點不足,效果會很好。因為這讓學生明白,老師不但看到自己的缺點,也看到了自己的成績,是實事求是的,切記誇大孩子的錯誤,這是他們最反感的。
三、深深的愛,感動學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世界上什麼東西會越分越多?那就是愛。十幾年來,我努力的做到於細微之處見真情,真誠的關心孩子,熱心的幫助孩子。當教師真誠的付出愛時,收獲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愛!平日里,學生病了,我會打個電話通知家長,或者親自把他送回家;並且時時注意天氣情況,提醒學生添減衣服。每到乾燥的季節,我還會「強迫」 孩子將自帶的水喝完……這些雖然都是小事,但在學生的心目中留下的記憶卻是很深的。我送出的是真情,收獲的是更多的真心回報:今年冬天天氣極冷,幾場大雪下來,路滑難走,一日,我手提皮包出門上班,一不小心一個趔趄,這時,我聽到了人間最美妙的聲音:「張老師,您小心點兒。」那聲音帶著急切,帶著無比的關愛,競使我心頭一熱。 又有一日,我推開教室的門准備上第一節語文課,剛要走上講台,一雙小手伸了過來,我低頭一看,啊!是羅漢果。「張老師,這是羅漢果,下了課你就把它掰開泡茶喝,可以治嗓子,特別是您的咽炎。」當時,我的眼睛就濕潤了,當時,你就是給多少錢我也不會和他交換那個羅漢果的。那一節課,我的心情好極了。下了課,我給家長發了一條感謝他們培養了這么一個懂得愛的孩子的簡訊。不久,家長就給我回了信,這是孩子的母親寫的:張老師你好!要說感謝的應該是我們,你和孩子們一起六年了,為學生們付出的心血不比父母少,對孩子的了解堪比父母,是你的教誨使學生把你已當作了親人,並學會了關心,懂得了愛,要說謝謝的應該是我們家長。那天我因嗓子不適只是說了句羅漢果清嗓子,沒想到孩子就馬上說要給您拿去,孩子知道關心和愛我也很欣慰。其實有些父母養孩子不圖回報,有時是會害了孩子的。試想一個連父母都不知回報的人對別人,對國家又會好到哪兒去呢?我經常會問我的孩子一句話:「我養你何用?」而孩子呢,每次都是在幫我做了一些事情後,得意地對我說:「看!你養我很有用吧!」讀著家長給我發來的簡訊,有一種幸福的感覺充盈心頭。在班級里,我經常會肯定這種懂得感恩,懂得關愛的言行,孩子們也慢慢地體會到了老師的良苦用心。這不,2008年的鼠年春節,班級里有近三分之一的孩子給我發來了祝福的簡訊,我也一一給予了回復,雖然費事勞神,但我卻樂此不疲。那種被關愛的感覺真好。
四、多樣的活動,豐富學生
班集體,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一方沃土。我從來都把我教的班級,看作是一個大家庭,我們的班級標語就是:六一是我家,干凈整潔靠大家。在這個大家庭中,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是這個家庭中的一員,而這個大家庭,要有豐富的家庭活動!在本學期,為鼓勵學生增加語言的積累,我班的四面牆壁上,開辟了展示自己的舞台,那一張張習作、小報、資料等,都是學生的得意之筆,充分發揮自主,促進其不斷提高!元宵佳節到了,在班裡舉行個「猜燈謎慶元宵」的活動,要求孩子們自製燈籠,並寫上謎語,准備好糖果。一則展示誰的燈籠有創意,二則是瞧瞧哪個同學的燈謎寫得妙。獲勝的同學會得到棒棒糖一根的獎勵。我們班葛暢同學自製的燈籠------小桔燈,獲頭獎。郭林之的謎語獲創意獎。「三八節」到了,給媽媽和老師做一張賀卡。召開班級溜溜球大賽、籃球比賽。讀書交流會等等。多樣的氛圍,使學生的生活豐富了,也十分願意融入到班級這個大家庭之中了!
五、家校聯系,幫助學生
帶好一個班,只靠教師的工作是不夠的,更應該得到家長的協助。因此,我認真閱讀了家庭教育的多本書目,充實的理論支持,多種方法的掌握,豐富了我在具體實施環節的經驗。每學期的班級工作中我都有目的地聯系學生家長,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密切配合。定期召開家長會,個別家長培訓班等。在個別家長的培訓班上,我提議家長在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時採用冷卻法:就是任憑孩子施展各種手段,只要不合理,家長就置之不理,使他的手段不能奏效,自討沒趣。幾次下來,他就會認識到任性是無效的手段,不能滿足他的願望,他就會放棄,而努力調整自己,使自己的要求合理化。這是糾正孩子不良習慣的關鍵,也需要家長橫下心來,積極配合教育。公布老師電話,為家長24小時開通,我把它叫做,家校聯系熱線。這條熱線方便那工作忙而不能到學校的家長,可通過電話詢問孩子在校的表現情況。「小手拉大手------父母孩子同成長」,在家長會上,我告訴家長要做一個愛讀書的家長,為孩子做出榜樣,家長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我們班裡的孩子要求每月讀一本好書,家長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讀這本書,並讓孩子在書後簽字證明。孩子接到這樣的作業很是興奮,終於有一個可以管爸爸媽媽的機會了。最近,我針對目前離婚率較高的現象,我為家長推薦了《愛的五種語言》一書,沒有買到此書的李皓旭同學的家長,焦急地給我打來電話,詢問在哪裡可以買到此書,他的孩子對他不按時完成讀書作業,很是不滿意,希望父母給他做個好榜樣。堅持按要求讀書的家長,紛紛給我寫來了讀後感,其中劉志鵬的媽媽在信中這樣寫到:我的孩子劉志鵬用了兩天時間就讀完了《青銅葵花》這本書,平時讀書他總是在應付,而這次你叫他出去他都不出去。我也讀了這本書,可以說,我是流著眼淚讀完了這本書,您為孩子們推薦的這本書寫得太好了,太感人了。真希望我的孩子能從這本書中學到什麼是愛?該怎樣去愛?如何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我一定要把此書推薦給我們家其他人讀。感謝張老師的良苦用心。來自劉志鵬的家長。讀了這封信,你還能否認: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嗎?有了家長的配合,我們班的每月讀一本好書的活動開展的轟轟烈烈。
六、優良學風,塑造學生
身為班主任,抓好班級學風,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因為,優良的學風,是班集體的生命線。一個班集體,是否優秀,最主要的是看它在學習上的表現。勤奮的學風是促進班級不斷發展的動力,可以有效地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針對課程改革的理念,我在班級管理中鼓勵學生多問,使學生養成善思好問的習慣。期末結束時,我會設立「勤學好問獎」。樹立互愛互幫的風氣,經常教育男生要像紳士,女生要像淑女,男子漢要保護弱小者。設立「紳士風度獎」和「淑女儀表獎」。久而久之,班級里男生欺負女生,以強凌弱的現象少多了,尤其是男生和女生發生矛盾,會被看作是很丟男人面子的事情,為男生所不齒。並在班級里下大功夫,樹立一個班級人人讀書的好風氣------建立班級圖書角、每周五召開班級讀書交流會、每月寫一篇讀後感等。課下,打鬧得現象少了,在教室里安靜地讀書多了。
記得著名青年詩人汪國真有這樣一句詩:
既然選擇了方向,
便只顧風雨兼程。
那麼,既然我選擇了教師,我便會義無返顧,一路走下去。「痴心一片終不悔,心血澆開希望花」。
⑸ 小學班主任德育論文,
一、 基本功的准備工作,是撰寫德育論文的前提
1、理論准備。我們應經常學習教育學、德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品德心理學,尤其是要注意最新的德育研究成果。
2、實踐准備。對工作認真負責,不斷探索、創新,善於積累,班級管理上要想點子、出主意,善於學習他人長處以及各種先進經驗。總之一句話,在工作中要做有心人。
3、寫作能力。有人肚子中有貨,但總是倒不出。這說明沒有一定的文學表達水平以及不能掌握寫作論文的一些基本常識和格式,終究不可能寫出一篇好的德育論文。
4、研究態度。我們有人認為寫德育論文就是寫一篇德育工作總結,只要想寫就能寫出來。其實,寫德育論文不同於寫總結,工作總結無需創造性,而論文是研究成果的文字描述,任何閉門造車或絞盡腦汁的「造文章」,只會浪費時間。作為反映研究成果的論文,應該體現創造性、現實性、前瞻性、科學性等特徵。從以前交上來的德育論文看來,總得來說,還缺少自己的的思想、內容。
二、掌握德育基本理論,是寫好德育論文的基礎
首先,對德育范疇的認識。它包括道德、思想、政治、心理、法制、國防等。
其次,對德育本質的把握。德育究竟是什麼?所以准確地可以表述為:德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規律,採用多種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覺積極參與的互動中,通過內化和外化,發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幾方面素質的系統活動過程。
再次,認識德育的目標、內容、原則、方法等。
附:(一)高中階段德育目標的要求
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開放的形勢,具有與祖國休戚與共的感情。
有振興中華,建設家鄉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能夠把個人前途與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結合起來。
進一步樹立與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相適應的價值觀念、競爭觀念和改革、開放的意識。
初步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和方法觀察分析社會現象。
2.道德行為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相結合的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精神。
樹立勞動觀點,有良好的勞動習慣、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艱苦奮斗的思想作風;
遵守公民道德;懂得現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禮儀。
3.個性心理素質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形成堅毅勇敢不怕困難、敢於創新的品格。
對不良影響有一定識別能力和抵制能力,並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等能力。
(二)高中階段的主要內容
1.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
初步的科學人生觀和世界觀教育。經濟常識教育。政治常識教育。
2.愛國主義教育:
為祖國富強、人民幸福貢獻青春的教育。正確認識中華民族思想文化優良傳統,抵制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影響的教育。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教育。 遵守民族政策,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教育。
3.國際主義教育:
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熱愛和平的教育。發展各國人民之間友好合作的教育。獻身人類進步事業的教育。
4.理想教育:
進一步的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教育。立志成才的教育。
5.道德教育:
社會主義社會人際關系的教育。現代文明生活方式和交往禮儀的教育。 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相結合的社會主義集體主義觀念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提倡共產主義精神的教育。
6.勞動教育:
進一步加強勞動教育與社會實踐指導。社會主義勞動態度和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的教育。艱苦奮斗、勤儉建國的教育。
7.民主、法制與紀律教育: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教育。進一步的法制與紀律教育。
8.身心衛生與個性發展教育:
繼續進行青春期教育。加強心理保健指導。加強良好意志性格的教育。
三、論文的選題、審題、擬定提綱、編排結構是寫好德育論文的關鍵
1、選題。有思想火花,就有論文主題,不要走別人的路,要把握朝代脈搏,以小見大,枯樹發新芽,選題要有價值和現實意義,並且切實可寫。在我校即將成為上海市重點中學、寄宿制學校在之際,在學校業已形成的德育特色基礎上,在石化城區學生越來越多的時候,在學校將要招收外省市學生之際,我感到,我們作為戰斗在第一線的德育工作者,有許多課題值得我們深思,甚至直接面對。要抓住時機,對德育工作進行思考和探索。選好題後要搜集相關資料,研究各種德育資料。
下面介紹兩種常見的選題方法。一種是瀏覽捕捉法。這種方法就是通過對佔有的德育資料快速地、大量地閱讀,在比較中來確定題目的方法,但不能看了一些資料,有了一點看法,就到此為止,急於動筆,也不能「先入為主」,以自己頭腦中原有的觀點或看了第一篇資料後得到的看法去決定取捨。
另一種是追溯驗證法,這是一種先有擬想,然後再通過閱讀資料加以驗證來確定選題的方法。這種選題方法必須先有一定想法,即根據自己的積累,初步確定準備研究的題目或選題范圍,這種主觀臆想絕不是「憑空想像」,必須以客觀事實、客觀需要作依據。
2、審題。一要把握題目的中心。如現在我們提倡「自主教育」,可以寫這個題目「自主教育——個體發展的最佳選擇」,這個題目的中心應是自主教育,所以應圍繞自主教育內涵、目的、內容、方式方法來寫。二要把握題目深度和寬度,如有的人以「素質教育與班主任工作」為題來撰寫德育論文,那麼就難以把握其深度和寬度。前幾次德育論文交流中,我感到一位班主任以「寬容的藝術」為題寫的一篇文章,其對題目的深度和寬度把握得很好。這篇文章既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同時又容易動筆,不容易走題。
3、擬定提綱。有了一個好的提綱,就能綱舉目張,提綱挈領,掌握全篇論文的基本骨架,並按照各部分的要求組織利用資料,決定取捨。下面簡單說明編寫德育論文提綱的方法:①先擬標題;②寫出總論點;③考慮全篇總的安排;④再考慮每個項目的下項論點直到段一級;⑤依次考慮各個段的安排,把准備使用的材料按順序編碼,以便寫作時使用。在寫提綱時可使用標題式寫法或句子式寫法,當然寫好後還要推敲和修改。
4、結構。要注意避免如下毛病:①結構不完整、不平衡。如頭重腳輕、無頭無尾等;②結構鬆散、缺乏條理。如有的老師寫論文時只有兩大點;③論證不得力,缺少邏輯性。如使用「由此可見」、「大量事實證明」等語句,而不作深入分析,犯以偏概全、以點代面的錯誤;④結論不深刻,論證方法單調。如有的論文總是千篇一律,走「三部曲」即現狀、原因、對策。所以要學會喻證法、類比法、對比法、反駁法、歸繆法等方法。
四、根據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認真撰寫和修改德育論文,形成文字成果。
寫作德育論文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密切關注德育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同時要掌握德育理論,認識德育規律。立論要科學,觀點要創新。判斷一篇論文有無價值或價值大小,首先要看文章觀點和內容科學性如何。在寫作中所用論據要翔實,論證要嚴密,文字表達要有較強的邏輯性,忌啰嗦,不能主觀或極端,特別是標題要嚴謹,精煉。
文章初稿出稿後要認真進行修改。文章寫好後要虛心徵求別人意見,通過朗讀,錘煉字句。在修改時可用熱改法與冷改法交替使用,並要養成修改文章良好習慣。熱改法是指寫好後立即修改,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記憶清晰、印象鮮明,改動及時,避免遺忘。缺點:需要修改的不易看出,難以割捨。所謂冷改法:初稿完成後,放一段時間再修改。這種方法可以避免熱改法不夠冷靜、清醒的缺點。當重讀初稿時,就容易擺脫原來固有的思路的束縛。
總之,德育論文中要顯現「三性」: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有創新性。應堅持三個貼近:貼近實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五個方面有效整合:「有形與無形」、「隱性與顯性」、「近期發展和持續發展」、「共性與個性」、「規范與自由」。
五、論文類型及稿件事宜
1、論文類型。論文類型分一事一得、多事一得,數據統計、分析報告、課題研究報告、理論探索等。
2、稿件事宜。
>(1)論文字數 3000字左右為宜。
(2)4月1日年級組長收好後,交給學生工作部。
(3)評出優秀德育論文,參加德育論壇交流,並予以獎勵。
(4)德育論壇交流論文擬請專家當場點評。
(5)優秀德育論文向區進修學院德研室推薦,參加市級評比。
(6)德育論文可一文多用。
⑹ 小學德育論文《 淺談如何做好一個班主任 》
下面就從我的班主任管理實踐出發,談談自己的心得。
一、要有一顆大愛之心,去關愛每一個學生。
作為班主任,要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彼此信賴,猶如親密的朋友,攜手共進。
(一)、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二)、要指導學生從「學會」走向「會學」。
(三)要有像父母一樣的愛心。
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像魚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班主任都應像父母那樣疼愛自己的學生,關心他們的生活。但這決不是姑息縱容和溺愛,而是慈母嚴父之愛,益友之愛。和藹可親,細致入微地體察學生的內心世界。在跟學生談心時班主任應擺脫「教育者」角色,深切關心地傾聽、平等的交談,為學生提供情緒、思想及個性心理品質的分析,調動他們自身內在的力量進行自我疏導,自教、自律、自強。
(四)注重班集體文化建設。
班集體不僅是實施教育管理的場所,也是師生追求發展的利益共同體,更應是學生獲得激勵和賞識、滿足和愉悅的「精神家園」。精心引導學生設計班訓、班歌,布置班級板報和牆報,讓教室「每一面牆都會說話」,使廣大學生在自己的家園中實現自我教育、自主發展。
二、應時時處處滲透德育。
作為班主任,要時時處處對學生滲透德育,讓每一個學習內容都有德育教育的體現。比如說,在學習「對不起」一句話的時候就要讓學生認識到,我們在平時一定要使用禮貌用語,做個講文明的好孩子。在小學生中,真正有效的德育應該為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為,而且這種道德行為是發自內心的自覺行為,為使學生具有一個良好的品質,老師必須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耐心細致,潛移默化地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也不可忽視家庭對學生的影響,所以老師還應該充分利用家長會的機會反饋信息,並與家長及時聯系,為學生營造更好的成長環境。學校組織的各種集體活動也是的與的一個重要環節。
三、要用一顆寬容之心,正確評價每一個學生。
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班主任對學生的評價習慣於「一俊遮百丑」(只要考試成績好,就永遠是好學生),或「一丑蓋百俊」(考試成績差,別的方面再好也是枉然)。「差生」到處是,沒有哪一個班主任高興得來。新課程理念促使班主任「洗腦」,轉變觀念,更人性化的評價方式,班主任灰色的天空將會呈現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變學習評價為綜合評價,不再單以學業成績高低論學生。根據新課程標准,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及「學習過程與方法也應該成為評價關注的內容。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評價產生的激勵作用更大。況且在與學生長時間接觸中,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