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蠟燭
A. 把老師比喻成蠟燭的句子
1、老師像一支蠟燭,燃燒了自我,照亮了咱們。
2、您像一支蠟燭,專雖然細弱,但有一分熱,屬發一分光,照亮了別人,耗盡了自我。
3、老師就像蠟燭,燃燒自我,照亮別人。
4、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5、老師是辛苦的,她有蠟燭一樣的奉獻精神。但她不像蠟燭那樣,在奉獻自己時毀滅自己,而是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人,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延伸。
6、您像一根紅燭,為後輩奉獻出所有的光和熱!您的品質和精神,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燃燒!不停的燃燒!
B. 「教師是燃燒的蠟燭」這一定義是否正確
這是抄一個比喻句,「是」襲是象的意思。全句把教師傾其知識、能力、心血、青春歲月傳授知識給學生比作燃燒的逐漸縮短的蠟燭,消耗了自己,照亮了學生。如果說成是一定義,那老師就成了真正的蠟燭了,顯然與事實不符。因此把這個句子理解為比喻句是正確的,理解為是一個定義是不確切的。
C. 為什麼喜歡把老師比作蠟燭
教師是「蠟燭」、「春蠶」。長期以來,這種比喻幾乎成了教師的「專利」,它刻畫出教師工作的艱辛與奉獻精神,至今仍有不少教師以此作為激勵自己勤奮工作的座右銘,仍有不少領導以此來贊揚、抑或要求教師。誠然,現代教師依然需要弘揚奉獻精神,但是,從教師的角度來看,他的價值是否僅僅是奉獻?當我們在經意不經意地運用「蠟燭、春蠶」與教師作類比時,我們需要進一步思考比喻之後被忽略的幾個問題:
一是教學方面的問題。一味以「蠟燭、春蠶」精神作為好教師的象徵,違背了現代教學規律的要求。這是因為:其一,「蠟燭」、「春蠶」精神隱含著這樣的假設,只有全部奉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把學生培育成人才。然而,現代教育科技的發展不僅為花費最少的時間贏得最大的教學效果提供了可能,而且也提出了這樣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捨得在教學上花時間,更要提高單位時間效率。其二,過分強調「蠟燭、春蠶」精神不利於培養學生有效學習的觀念和能力。現代社會對學生的要求是如何學會知識和學會如何學會知識。它要求學生能夠花費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學習效果。如果一個教師沒有有效教學的觀念,很難想像他會教會學生有效學習。其三,過分強調「蠟燭、春蠶」精神,實際上等同於「殺雞取卵」,會有損教師的身體健康。教師是人而不是機器,不能不停地運轉。完全不顧及自己的「蠟燭」精神固然可贊,但不可取。經常有報載中年教師英年早逝,不是令人十分痛心嗎?試想,如果他們健康長壽,不是能為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么?
二是價值取向方面的問題。一味以「蠟燭」、「春蠶」作為對好教師的歌頌,在價值觀上表現出功利主義的取向:其一是犧牲小利,以獲大利;其二是客觀上宣傳了義利之間的對立。「蠟燭」與「春蠶」都是以「捨生取義」為取向的,是取義不取利的,這種精神固然可嘉,但卻違背了義利對立統一的道德基本原理。
三是師德方面的問題。這一功利主義的價值取向掩蓋了教師進行道德行為選擇時面臨的種種沖突與困境。作為教師,他不僅受著「蠟燭」與「春蠶」這種理想人格的影響,也受著職業群體內以及社會其他群體的道德觀念的熏陶與沖擊。「蠟燭」與「春蠶」是教師的一種理想人格,是我國社會中教師道德原則規范的結晶和道德的完善典型。但這種理想人格在社會價值日益多元的今天,勢必與某些教師具體個人人格的道德性規定發生沖突,使他們在選擇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時面臨種種困境。
「蠟燭」、「春蠶」,多麼可歌可泣的教師形象,多多少少也使教師有了一個悲劇角色的意象一一燃燒、流淚、毀滅!從「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到「風燭殘年」再到「蠟炬成灰淚始干」,教師通過奉獻自己、犧牲自己、毀滅自己使學生獲得發展,自己卻無法獲得可持續性發展,而社會卻視之為教師的必然本分,這既不利於教師社會地位的提高,也有悖於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所倡導的終身教育思想及當代的可持續發展觀念。因此,我想人們不應再歌頌教師的「紅燭」精神,有誰知道那淚滴中的辛苦?也不要再以「春蠶」作為教師的代名詞,又有誰知道那春蠶的悲傷與苦惱?更要請做教師的不要去做蠟燭、春蠶,蠟燭叫人平庸、渺小,光亮微小短促;春蠶叫人封閉、保守,缺乏創新。既做教師,就要有比蠟燭更多的光亮照耀世界,就要比蠟燭的生命更加永久,更加輝煌,就要有比春蠶更多的打破常規的精神。
D. 教師是什麼比如:教師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學生
教師是園丁,奉獻了自己,培育了學生
教師是橋梁,磨損了自己,載過了學生
教師是燈塔,點亮了自己 ,照亮了學生
教師是春雨,消耗了自己,滋潤了學生
教師是蠟燭,燃燒了自己,啟迪了學生
E. 贊美老師的詩句就像蠟燭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出自(李商隱、無題)。
老師就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贊美老師無私奉獻為了教育事業犧牲了自己的一生的高尚品質。
無題:
作者:【李商隱】 年代:【唐】
體裁:【七律】 類別:【閨情】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贊美老師的詩句:
吐盡心中萬縷絲,奉獻人生無限 務學不如務求師。 ---楊雄
經師易遇,人師難遇。---司馬光
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呂不韋
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 ---斯大林
舉世不師,故道益離。 ---柳宗元
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程頤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關漢卿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
為學莫重於尊師。 ---譚嗣同
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後道尊。---歐陽修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韓愈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韓愈
F. 蠟燭比喻老師的詩句
能用蠟燭比喻老師的詩句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該詩句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借用春蠶到死才停止吐絲,蠟燭燒盡時才停止流淚,詩句的原句是用來比喻男女之間的愛情至死不渝,後人也用來贊美老師無私奉獻為了教育事業犧牲了自己的一生的高尚品質。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原文如下: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白話文釋義: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雲的鬢發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6)教師蠟燭擴展閱讀
這首詩原文是以女性的口吻抒寫愛情心理,在悲傷、痛苦之中,寓有灼熱的渴望和堅忍的執著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綿邈,極為豐富。
「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絲」字與「思」諧音,全句是說,自己對於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蠟炬成灰淚始干」是比喻自己為不能相聚而痛苦,無盡無休,彷彿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一樣。
思念不止,表現著眷戀之深,但是終其一生都將處於思念中,卻又表明相會無期,前途是無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將終生以隨。可是,雖然前途無望,她卻至死靡它,一輩子都要眷戀著;盡管痛苦,也只有忍受。
所以,在這兩句里,既有失望的悲傷與痛苦,也有纏綿、灼熱的執著與追求。追求是無望的,無望中仍要追求,因此這追求也著有悲觀色彩。
G. 形容老師像蠟燭的詩句
詩句來:春蠶到死絲方盡,源蠟炬成灰淚始干。
意思: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出處:《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作者:唐代·李商隱
賞析:這兩句詩歌原意是詩人以象徵的手法寫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愛情追求,「春蠶到死絲方盡」表示自己對於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蠟炬成灰淚始干」是比喻自己為不能相聚而痛苦,無盡無休,彷彿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一樣。後用來形容老師為了學生的付出,也是如此的不求回報只是一味的成全,因而用在了贊美老師高尚品格的方面。
(7)教師蠟燭擴展閱讀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唐代: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翻譯:
相見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同樣難舍難分,在這東風吹拂的天氣里,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
女子清早對鏡打扮,不過是擔憂青絲變白,容顏易老。男子晚上長吟不寐,應該是感到冷月侵人。對方的居所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沒有能到達的路,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H. 老師是蠟燭後面填什麼
老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
關於贊美老師的句子:
01、老師是辛勤的園丁,培育出祖國的花朵。
02、老師是燃燒的蠟燭,燃燒了自己,卻照亮了他人。
03、教師的春風,日日沐浴我心一位好老師,勝過萬卷書。
04、經歷了風雨,才知道您的可貴,走上了成功,才知道您的偉大。
05、您的辛勞是我們的動力,我們的成功是您的驕傲,然而我們會為您自豪!
06、我虔誠得不敢尋覓詞彙,因為老師這兩個字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崇高的敬詞。
07、在我們從幼稚走向成熟,從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為我們開道。
08、您是一朵花,美麗無比,芳香四溢;您還是朵智慧之花,同學們都為您著迷。
09、因為您的一片愛心的灌澆,一番耕耘的辛勞,才會有桃李的絢麗,稻麥的金黃。
10、我們從幼稚走向成熟,從無知走向文明,是您用生命的火炬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
11、流星的明亮和短暫,帶給我們最美好的祝願和希望,而它卻劃過天空永遠消失在那兒。
12、老師是學海中指路的燈塔,老師是攀登中相摻的大手,老師還是成長中永遠的守護。
13、您的工作在今朝,卻建設著祖國的明天;您的教學在課堂,成就卻是在祖國的四面八方。
14、人生旅程上,您豐富我的心靈,開發我的智力,為我點燃了希望的光芒。謝謝您,老師!
15、您的崗位永不調換,您的足跡卻遍布四方;您的兩鬢會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卻百年不衰。
16、白色的粉筆末,一陣陣的飄落。它染白了您的黑發,卻將您青春的綠色映襯得更加濃郁。
17、春雨,染綠了世界,而自己卻無聲地消失在泥土之中。老師,您就是滋潤我們心田的春雨。
18、在我的心目中,您是最嚴厲的父親,又是最慈祥的媽媽;您是無名英雄,又是教壇名師。
19、老師,說您在培育祖國的棟梁,不如說您就是祖國的棟梁,正是您,支撐起我們一代人的脊樑。
20、江河把我們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給我們帶來明媚的早晨;親愛的老師,您把我們引向壯麗的人生。
21、老師,像大海一樣澎湃的是您的內心,像天空一樣高遠的是您的胸懷,像高山一樣深重的是您的恩情。
22、初涉知識海洋的我,差點兒「窒息」,是老師您,默默地給我補充知識的「氧氣」,無私無價。
23、成功源自您的栽培,優秀出自您的耕耘。為今天喝彩的同時,也永遠銘記您當初的教誨和箴言!
24、您講的課,是那樣豐富多彩,您的每句話猶如久旱的樹苗得到滋潤,我們就是在您的滋潤下,長成參天大樹。
25、我尊敬的老師,我的成功是您給於的支持,千言萬語一聲「謝謝」——您是我永遠的老師,永遠的朋友!
I. 為什麼說老師是蠟燭
教師拿到的薪水屬於國家教育支出,並不是簡單地將我們所交的學費分給教師那樣,師生之間並不存在簡單的僱傭關系。至於家教之類,屬於學生家庭的一種教育投資,另當別論。
任何職業的任何人,都是社會人,必須要以經濟收入來維持自己的生活。
蠟燭是燃燒自己,但製造蠟燭也需要錢吧,買蠟燭要錢吧。
從社會現實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不能按照比喻的誇大集中而強求現實生活,這就將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