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與文化
要麼是老師太敬業,要麼就是學校的要求,要麼老師太無聊
『貳』 淺談班主任為什麼要重視班級文化建設
班級文化主要指班級內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是一個班級內在素質和外在形象的集中體現。
班級文化的主要內容是班級形象、班級精神、班級凝聚力、班級目標、班級制度、團隊意識、班級文化活動等。班級文化的核心是班級精神和價值取向。
一、班級環境文化建設
教室環境是班級形象的標志之一。美化教室環境,既建設了良好的班級形象,也可以用優美的環境陶冶人。心理學研究證明,自然環境、社會現實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巨大影響。優美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和學習的樂趣,消除學習後的疲勞。更重要的是,優美的學習環境有助於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情感,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1.教室的凈化。教室衛生是班級的窗口,是文明的標志。要保持干凈的教室環境,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制訂嚴格的衛生制度,人人參與,加強檢查和監督,保持教室的清潔和美觀。
2.教室的綠化。綠色象徵青春和活力,代表著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後面擺放一些綠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讓教室充滿綠色,充滿青春的氣息。
3.教室的美化。發動學生精心設計,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諧、高雅。教室布置包括:班級發展目標(可貼於教室顯眼的地方,比如黑板右上方);班級文化宣傳內容(板報,班訓,名人名言,學習園地等,可分別布置於教室的不同的地方)。
二、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班級制度文化建設,主要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的相關制度為依據,同時根據班級實際,體現班級特色。班級制度文化建設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必要條件,要十分重視。我班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制度,班級學生綜合素質考核制度,班級一周工作總結制度,班幹部定期會議制度,突發事件處理制度,衛生管理制度等。
制訂和實施制度應從四個方面加以注意:
1.抓好開頭。俗話說「好的開始等於成功了一半」。新生入校之際、班級成立之初都制度建設的好時機。學生剛入校門,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讓每一位學生了解規范,重視行為規范的落實,同時制定班級的規章制度。
2.重視學生意見。學校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是班級的主人,所以在班級制度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班級制度可以通過學生討論、班委修改、最後全班學生投票的方式來制訂。這樣制定出來的制度才會得到學生的認可,才會有生命力和實效性。
3.制度的實施要持之以恆。制度的執行一定要長期堅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執行。要長期堅持,要注重落實。
4.制度的實施要公開、公平、公正。班級制度是針對全體學生的,不能因為某些學生成績好或者老師偏愛某個學生,就對這個學生的問題迴避或從輕處理。一定要保證規章制度的公開、公平、公正。制度從實施之日起,就要保證它的公正性。
三、班級精神文化建設
班級精神文化屬於觀念形態層,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內容,包括班級精神、班級凝聚力、團隊意識、班級文化活動等內容。這些內容反映價值觀、人生觀深層次的文化。
1.班級精神的培養。一個班級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級精神。這種精神要在班級成立之初有意識地培養,逐步讓學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體學生的心裡。例如,我在建班之初,就把「擁有青春,快樂生活每一天」「珍惜青春,邁好青春每一步」「無悔青春,美好回憶每一刻」等理念灌輸給學生,抓住一切機會給學生講解這些理念的含義,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慢慢培養並形成這種班級精神。
2.班級凝聚力的培養。班級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調動一個班級學生情感的,最能體現班級凝聚力的莫過於一年一次的校運會。在校運動會期間,一方面,我盡可能地動員每一位學生參加運動會,同時把沒機會參加運動會的學生組成宣傳組、後勤服務組、衛生清潔組、安全保衛組,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校運動會中去,讓他們懂得每一個人都應為班集體出一份力。每次運動會,我班的各項活動都能在緊張而又有序的氣氛下運行,往往是既取得了良好的運動成績,又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收獲非常大。
3.班級活動的開展。人的能力在活動中得到培養和鍛煉。班級活動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之一。班級活動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學校組織的活動,如軍訓、運動會、藝術周等。這類活動規模大、影響深,對於形成健康向上、團結進取的班級團隊精神起很大作用。鑒於此,在軍訓過程中,我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和團隊意識;積極對待校運會,培養班級凝聚力;認真組織學生參與藝術節,培養集體榮譽感。另一類是班級內部的活動,如班會、辯論會、演講會、興趣小組等。這些活動內容廣泛、形式多樣,能對學生的思想、觀念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4.優化人際關系。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對精神文化建設有著重要意義。班級里有兩種非常重要的人際關系要處理好:生生關系和師生關系。
教育學生處理好同學關系
『叄』 班主任如何布置班級文化
作為班主任,你想讓你的學生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想讓你的班級擁有一個什麼樣的文化氛圍,這些都與班級文化建設有著很大的關系.如果你想讓你的所有的學生都向著一個方向努力,那麼就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告訴你的學生我們這個班級努力的方向,我們所有的同學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班級文化一定是要積極向上的.作為語文老師更應該是班級文化的創建者與開拓者.注重班級文化.我經常告訴學生,每一天都要好好學習,認真讀書,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為了自己成材這個共同的目標,相互鼓勵,相互促進。 我想,如果要讓你的班級有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的話,作為班主任的老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所有的學生都向著同一個方向努力.我想這樣的班級一定是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一定是一個讓所有授課教師滿意的班級.同樣,在這個班級的學生,一定每一個學生都是陽光的積極向上的.所以我認為,每一個做班主任的教師一定要想方設法創造一個積極的,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
『肆』 班級文化班主任寄語大全
高一要學會適應、學會學習;高二要學會探究、不隨大流;高三要學會執著,相信困難是暫時的,分數和名次上升是你的最大樂趣。
『伍』 班主任如何定義文化,對文化建設又有怎樣的觀點
班主任定義,班級文化對於班級的文化建設,應該要有正能量,要有一個好的班級班風才能帶出一個好的班級。
『陸』 談談班主任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堅定文化自信,是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對於我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強烈的時代意義。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
文化自信的意義
從國際發展的趨勢看,文化自信是國家文化軟實力激烈競爭的必然要求。20世紀後期,隨著知識經濟、人工智慧、生命科學、互聯網、新能源等的發展,人們認為文化變成了當代國際競爭中的新焦點。
從理論上看,將三個自信拓展為四個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是對傳統社會主義觀念和模式的重大突破和創新,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提供廣闊的視野和空間。
從新時代的歷史方位看,文化自信指明了新時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實踐方向。
從我國要實現由富變強的歷史性飛躍看,文化自信是實現這一新飛躍的必然要求。「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
『柒』 什麼是「班級文化」你當班主任後,准備怎樣進行班級文化建設
學習氛圍的營造吧,各科都有,可以利用黑板報設各科專欄,定期更換,借部分班會時間可以舉行小型辯論賽。
『捌』 聯系實際,談談班主任應如何營造班級文化環境
1、確立目標。因為目標具有激勵和導向的作用。確立班級目標的方法要因班而異,目前普遍採用的有兩種:(1)、系列化目標法:根據班集體主體目標,建立起貫穿學年或學期班級教育教學各個方面的次目標系統。(2)、具體化目標發,將班集體宏觀目標分解和細化,一方面將學校教育目標變為班級具體的可操作目標;另一方面每個班級成員要結合自己的情況,圍繞班集體目標制定個人目標。
2、建立班委會。班委會是班主任做好各項工作的有力助手。建立一個勤奮學習、團結友愛的班集體必須組建好班級的領導核心。挑選出能團結同學、辦事認真、關心集體、樂意為班級服務的積極分子來參與班級領導工作。
3、培養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認識。(2)、抓好常規訓練,嚴格行為規范。(3)培養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4)、獎懲強化。
4、組織開展班級活動。主要是組織開展主題活動。(1)、要精心設計主題。(2)、要有針對性,能切實解決問題。(3)、善於開拓創新,具有鮮明的時代性。(4)、要生動活潑,具有趣味性。(5)、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調動和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祝您心情愉快!
『玖』 班主任怎樣進行班級文化建設
當你走進一間地面整潔、窗明寂靜、環境優美的教室時,你能亂扔紙屑,隨地吐痰嗎?你能在教室追跑,大聲喧嘩隨便吵鬧嗎?不能。這些不良現象都會悄悄退避,這就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魅力。班級文化是班級內部形成的獨特價值觀,共同思想,作風,行為准則的總和。它是班級的靈魂所在,是班級自下而上發展的動力和成功的關鍵。班級文化主要表現為教室環境,班級設施,班級文化團體,人際關系,班風學風等。可以說:班級文化是一種無形的教育課程,具有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它將有利於班級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班主任要十分重視班級文化建設。一、美化教室環境,發揮教育功能心理學認為:自然環境對人的影響主要是通地客觀現實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的。優美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與學習的樂趣,消除學習後的疲勞。更重要的是:它有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陶治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感情,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另外優美的教室與環境還可以增強班級的向心力、凝聚力。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凡是教室環境整潔、優美的教室,其師生榮譽感都比較強,班級的內聚力都比較大。班主任要重視教室環境的美化,力求教室搜爛虛的牆壁「會說話」。可以舉辦一些優秀日記專刊、優秀美術作品和優秀書法展覽。黑板報可以期期做到圖文並茂,由於美化了教室環境,講文明,講衛生,蔚然成風,在常規管理評比中班級還可以名列前茅。二、優化人際關系,提高教育實施人際關系對人的影響通常是通過人與人的交往,群體輿論的監督來實現的,班級人際環境是班主任、任課教師、學生之間的關系互相構成的,從某種意義歷好上說說:人際關系是一種高級形式的班級文化,良好的人際環境能使人心曠神怡。如果一個班級的班主任與學生,任課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都能相互理解,團結幫助,平等、友好相處,那麼就能形成一種使人奮發向上的氣氛。良好的人際環境,不僅可以使人奮發向上,還可以使班級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良好的集體意識是一種向上的群體規范,是對學生思想品德的一種無形的巨大的力量,充分發揮班主任的協調功能,班級形成了一種齊心協力、積極進取的良好班風,就能產生強大的凝聚力。三、抓學風,促德育一般來說,學風與德育緊密相關。良好的學風會促進班級的德育工作。它不僅能制約著學生個體的行為方式和習慣,指引他們品德發展的方向,而且會作用於學生的個體意識,從而對學生,形成了嚴謹、進取、創新的良好學風,用此來促進班級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發展。班級文化是一門潛在的課程,它有著無形的世燃教育力量,就像一句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要使它的作用就像這春雨一樣,班主任就得做個有心人,搞好班級的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