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小學教師專業標准

小學教師專業標准

發布時間: 2020-11-19 10:06:11

1. 為什麼要設置小學教師專業標准

為什麼要設置小學教師專業標准? 發布者:白梅鮮 發布時間: 2012-9-18 23:22:44 通過學習,我明白了為什麼要設置小學教師專業標准,從以下三點說明:
(1) 變化:從1980年確定「轉、招、關、辭、退」五字方針,解決民辦教師問題開始,中國教師隊伍發生了巨大變革。從「隨便進」到「容易進」再到「很難進」,教師專業的理念與行為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在世界各國,教師都已經成為重要的公共政策。對自己:專業認同;對社會:專業問責,專業標準是專門職業必備的構件。(2) 規模與分布: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字,2010年,全國普通小學專任教師規模達1065.8萬人,分布在我國的東南西北,城市、村莊。基本等於西班牙全國的人口,平均每百名從業人口中就有1.36個人是中小學專任教師。專業標準是「聚沙成塔」的基礎,是混凝土構件中的「鋼筋」。(3) 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涉及機構多,時間長:作為一個專門職業,專業培養機構、工作機構、持續的專業發展是三個基本特徵,教師專業標准使各類機構步調一致。大學有特色,但都要包括學科、教育教學、通識知識;學校要有定位,但都探討教育教學,建對學生、家長、社會友好的學校;教師有個性,但積極、樂觀、衣著整潔是共同的特徵。專業標準是明確的方向。

2. 中國教師專業標準是什麼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包括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三個維度:它是從職業與認識、對幼兒的態度與行為等十四個領域進行闡述的,基本要求如下:
專業理念與師德
(一)職業理解與認識 1.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規。
2.理解中學教育工作的意義,熱愛中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和敬業精神。
3.認同中學教師的專業性和獨特性,注重自身專業發展。
4.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修養,為人師表。
5.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積極開展協作與交流。

(二)對學生的態度與行為
6.關愛中學生,重視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保護中學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學生獨立人格,維護中學生合法權益,平等對待每一個中學生。不諷刺、挖苦、歧視中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中學生。
8.尊重個體差異,主動了解和滿足中學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中學生,積極創造條件,促進中學生的自主發展。

(三)教育教學的態度與行為
10.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將中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發展與品德養成相結合,重視中學生的全面發展。

11.尊重教育規律和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一個中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12.激發中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培養中學生學習興趣和愛好,營造自由探索、勇於創新的氛圍。
13.引導中學生自主學習、自強自立,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四)個人修養與行為
14.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

15.樂觀向上、熱情開朗、有親和力。
16.善於自我調節情緒,保持平和心態。
17.勤於學習,不斷進取。
18.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






(五)教育知識
19.掌握中學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0.掌握班集體建設與班級管理的策略與方法。
21.了解中學生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與特點。
22.了解中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過程及其教育方法。
23.了解中學生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發展的過程與特點。
24.了解中學生群體文化特點與行為方式。

(六)學科知識
25.理解所教學科的知識體系、基本思想與方法。

26.掌握所教學科內容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與技能。
27.了解所教學科與其它學科的聯系。
28.了解所教學科與社會實踐的聯系。

(七)學科教學知識
29.掌握所教學科課程標准。

30.掌握所教學科課程資源開發的主要方法與策略。
31.了解中學生在學習具體學科內容時的認知特點。
32.掌握針對具體學科內容進行教學的方法與策略。

(八)通識性知識
33.具有相應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

34.了解中國教育基本情況。
35.具有相應的藝術欣賞與表現知識。
36.具有適應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知識。






(九)教學設計
37.科學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

38.合理利用教學資源和方法設計教學過程。
39.引導和幫助中學生設計個性化的學習計劃。

(十)教學實施
40.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激發與保護中學生的學習興趣。

41.通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多種方式,有效實施教學。
42.有效調控教學過程。
43.引發中學生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究,發展學生創新能力。
44.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滲透應用到教學中。

(十一)班級管理與教育活動
45.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中學生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46.注重結合學科教學進行育人活動。
47.根據中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德育活動。
48.針對中學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活動。
49.指導學生理想、心理、學業等多方面發展。
50.有效管理和開展班級活動。
51.妥善應對突發事件。

(十二)教育教學評價
52.利用評價工具,掌握多元評價方法,多視角、全過程評價學生發展。

53.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54.自我評價教育教學效果,及時調整和改進教育教學工作。

(十三)溝通與合作
55.了解中學生,平等地與中學生進行溝通交流。

56.與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經驗和資源,共同發展。
57.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合作,共同促進中學生發展。
58.協助中學與社區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關系。

(十四)反思與發展
59.主動收集分析相關信息,不斷進行反思,改進教育教學工作。

60.針對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現實需要與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
61.制定專業發展規劃,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

3. 對照《中小學教師專業標准》,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學

(一)師德為先
熱愛中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履容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依法執教。關愛中學生,尊重中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中學生,做中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二)學生為本
尊重中學生權益,以中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中學生的主動性;遵循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中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三)能力為重
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研究中學生,遵循中學生成長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
(四)終身學習
學習先進中學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中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範。

4. 《中小學教師專業標准》和《教師教育課程標准》的區別

《中來小學教師專業標准》自體現了國家對小學和中學合格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是教師實施教育教學行為的基本規范,是引領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准則,是教師培養、准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教師教育課程標准(試行)》,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部關於教師教育課程的國家標准,是國家對教師教育課程的基本要求,是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後培訓的依據,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指南。

中學教師是履行中學教育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需要經過嚴格的培養與培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而中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師德為先,學生為本,能力為重, 終身學習。

5. 為什麼要設置小學教師專業標准

設置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原因
1、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對教育事業和教師隊伍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要求教育工作者,和教師隊伍的規范化和專業化。小學教師是履行小學教育教學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需要經過嚴格的培養與培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2、《專業標准》是國家對合格小學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是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教學行為的基本規范,是引領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准則,是小學教師培養、准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3、作為小學教師准入,考核等的依據。所謂學有所專,這是對你在所學的某個專業領域的評價與肯定!
4、小學教師專業標准,是判斷一個人是否是能勝任小學老師工作的依據。
5、對教師的專業技能有嚴格的要求,減少學生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減少走彎路的可能,節省時間,有效利用教育的各種資源。
6、無規矩不成方圓,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相關標准,只有有了標准,才有個衡量好壞的依 據,才能有所進步和提高。

6. 小學教師專業標准

尊重小學生權益,以小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小學生的主動性;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小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

(二)師德為先

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關愛小學生,尊重小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為重

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研究小學生,遵循小學生成長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

(四)終身學習

學習先進小學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小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範。
教育教學的態度與行為

1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將小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發展與品德養成相結合,重視小學生全面發展。

2.尊重教育規律和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一個小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3引導小學生體驗學習樂趣,保護小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培養小學生的廣泛興趣、動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4引導小學生學會學習,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四) 個人修養與行為

1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

2.樂觀向上、熱情開朗、有親和力。

3善於自我調節情緒,保持平和心態。

5勤於學習,不斷進取。

6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

專 業 知 識

(五)小學生發展知識

1了解關於小學生生存、發展和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

2了解不同年齡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掌握保護和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策略與方法。
3了解不同年齡小學生學習的特點,掌握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知識。22.了解幼小和小初銜接階段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掌握幫助小學生順利過渡的方法。

4了解對小學生進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識和方法。

5了解小學生安全防護的知識,掌握針對小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侵犯與傷害行為的預防與應對方法。

7. 小學教師專業要求是什麼

一、基本理念
(一)師德為先
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依法執教。關愛小學生,尊重小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二)學生為本
尊重小學生權益,以小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小學生的主動性;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小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
(三)能力為重
小學教師專業標准
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有機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研究小學生,遵循小學生成長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
(四)終身學習
學習先進小學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小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範。
二、基本內容
維度 領域 基本要求
專業 理 念 與 師 德 (一)職業理解與認識 1.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規。2.理解小學教育工作的意義,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和敬業精神。3.認同小學教師的專業性和獨特性,注重自身專業發展。4.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修養,為人師表。5.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積極開展協作與交流。
(二)對小學生的態度與行為 6.關愛小學生,重視小學生身心健康,將保護小學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7.尊重小學生獨立人格,維護小學生合法權益,平等對待每一位小學生。不諷刺、挖苦、歧視小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小學生。8.信任小學生,尊重個體差異,主動了解和滿足有益於小學生身心發展的不同需求。9.積極創造條件,讓小學生擁有快樂的學校生活。
(三)教育教學的態度與行為 10.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將小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發展與品德養成相結合,重視小學生全面發展。11.尊重教育規律和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一個小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12.引導小學生體驗學習樂趣,保護小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培養小學生的廣泛興趣、動手能力和探究精神。13.引導小學生學會學習,養成良好學習習慣。14.尊重和發揮好少先隊組織的教育引導作用。
(四) 個人修養與行為 15.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16.樂觀向上、熱情開朗、有親和力。17.善於自我調節情緒,保持平和心態。18.勤於學習,不斷進取。19.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
專 業 知 識 (五)小學生發展知識 20.了解關於小學生生存、發展和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21.了解不同年齡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掌握保護和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策略與方法。22.了解不同年齡小學生學習的特點,掌握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知識。23.了解幼小和小初銜接階段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掌握幫助小學生順利過渡的方法。24.了解對小學生進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識和方法。25.了解小學生安全防護的知識,掌握針對小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侵犯與傷害行為的預防與應對方法。
(六)學科知識 26.適應小學綜合性教學的要求,了解多學科知識。27.掌握所教學科知識體系、基本思想與方法。28.了解所教學科與社會實踐、少先隊活動的聯系,了解與其他學科的聯系。
(七)教育教學知識 29.掌握小學教育教學基本理論。30.掌握小學生品行養成的特點和規律。31.掌握不同年齡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2.掌握所教學科的課程標准和教學知識。
(八)通識性知識 33.具有相應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34.了解中國教育基本情況。35.具有相應的藝術欣賞與表現知識。36.具有適應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知識。
專 業 能 力 (九)教育教學設計 37.合理制定小學生個體與集體的教育教學計劃。38.合理利用教學資源,科學編寫教學方案。39.合理設計主題鮮明、豐富多彩的班級和少先隊活動。
(十)組織與實施 40.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小學生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41.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根據小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教學活動。42.調動小學生學習積極性,結合小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激發學習興趣。43.發揮小學生主體性,靈活運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式。44.發揮好少先隊組織生活、集體活動、信息傳播等教育功能。45.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整合應用到教學中。46.較好使用口頭語言、肢體語言與書面語言,使用普通話教學,規范書寫鋼筆字、粉筆字、毛筆字。47.妥善應對突發事件。48.鑒別小學生行為和思想動向,用科學的方法防止和有效矯正不良行為。
(十一)激勵與評價 49.對小學生日常表現進行觀察與判斷,發現和賞識每一位小學生的點滴進步。50.靈活使用多元評價方式,給予小學生恰當的評價和指導。51.引導小學生進行積極的自我評價。52.利用評價結果不斷改進教育教學工作。
(十二)溝通與合作 53.使用符合小學生特點的語言進行教育教學工作。54.善於傾聽,和藹可親,與小學生進行有效溝通。55.與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經驗和資源,共同發展。56.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合作,共同促進小學生發展。57.協助小學與社區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關系。
(十三)反思與發展 58.主動收集分析相關信息,不斷進行反思,改進教育教學工作。59.針對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現實需要與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60.制定專業發展規劃,積極參加專業培訓,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
三、實施建議
(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將《專業標准》作為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本依據。根據小學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充分發揮《專業標准》引領和導向作用,深化教師教育改革,建立教師教育質量保障體系,不斷提高小學教師培養培訓質量。制定小學教師准入標准,嚴把小學教師入口關;制定小學教師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師合法權益,形成科學有效的小學教師隊伍管理和督導機制。
(二)開展小學教師教育的院校要將《專業標准》作為小學教師培養培訓的主要依據。重視小學教師職業特點,加強小學教育學科和專業建設。完善小學教師培養培訓方案,科學設置教師教育課程,改革教育教學方式;重視小學教師職業道德教育,重視社會實踐和教育實習;加強從事小學教師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建立科學的質量評價制度。
(三)小學要將《專業標准》作為教師管理的重要依據。制定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規劃,注重教師職業理想與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教師育人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開展校本研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完善教師崗位職責和考核評價制度,健全小學教師績效管理機制。
(四)小學教師要將《專業標准》作為自身專業發展的基本依據。制定自我專業發展規劃,愛崗敬業,增強專業發展自覺性;大膽開展教育教學實踐,不斷創新;積極進行自我評價,主動參加教師培訓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專業發展水平。

8. 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具體要求是什麼

教育復部師范教育司負責人表示,隨著我制國經濟社會發展,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總體上還有些不適應。此次制定教師專業標准,主要包括四個特點:
一是突出師德要求,要求教師要履行職業道德規范,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二是強調學生主體地位,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為學生提供適宜的教育,促進每個學生主動、生動活潑地發展。
三是強調實踐能力,要求教師要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不斷研究,改善教育教學工作,提升專業能力。
四是體現時代特點,要求教師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的要求,不斷優化知識結構,不斷提高文化修養,做終身學習的典範。

熱點內容
職校家訪活動 發布:2025-05-17 03:05:09 瀏覽:998
天盾生物 發布:2025-05-17 02:23:17 瀏覽:788
物理過程模擬 發布:2025-05-16 19:11:36 瀏覽:878
賞識教育作文 發布:2025-05-16 18:49:59 瀏覽:234
集英語 發布:2025-05-16 17:04:47 瀏覽:492
老師被虐漫畫 發布:2025-05-16 14:44:27 瀏覽:702
生物中規律 發布:2025-05-16 10:58:44 瀏覽:154
班主任種子 發布:2025-05-16 09:59:57 瀏覽:333
財富地理博客 發布:2025-05-16 08:15:18 瀏覽:567
語文練習與測試六年級上冊 發布:2025-05-16 05:07:12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