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老師
區別就在於,班主任不僅要教課,還要管理整個班級人員的情況,總體來說這個班級的一切都是班主任來負責,而一般老師只負責授課,其他的什麼都不用管。
B. 班主任是什麼
班主任是一個教育型的管理者。 班主任首先是管理者。「管理」包括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和協調等職能,作為班主任要擬訂班級工作計劃,組織班級一切活動,要指揮和控制學生,要協調各科任課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或學校與家長之間的關系,由此可見,班主任不是一般的管理者,而是「教育型的管理者」,說班主任是「教育型的管理者」是為了區別與工廠、軍隊、公司、機關的管理者,同樣作為管理者,班主任面對的不是成年人,而是少年兒童,是一個受教育者,因此管理方式、方法有著質的區別。班主任作為「教育型的管理者」,教育為重,管理為輕,因為管理的目的不是為了使學生就範,而是使他們受到教育。這一點正是我們絕大多數班主任所忽視的。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重在管理,認為管理就是緊抓不放,就是讓學生怕老師,或者是哄學生聽話,特別是對問題學生更是如此。因此,王曉春老師說,「能管住學生是一種本領,但不等於有水平。看一個教師是不是好教師,不能光看他是否管住了學生,還要看他的『管』中有多少教育因素。」 班主任是一個學習指導者。 班主任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我的理解是班主任應該從思想到行動、從精神到方法給予學生科學的指導,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勤學」為「會學」。但王曉春老師在這一章節里沒有談及這些。他首先從班主任是教師的角度來切入,認為班主任要想讓學生覺得你有水平、讓學生佩服你,作為班主任必須要把書教好。其次,他提出不要企圖以教育手段來解決教學問題,也不要企圖以教學手段來解決教育問題。他舉了一個課堂提問的例子,就是當課堂上發現學生不認真聽講時,有的班主任老師是通過課堂提問來提醒學生注意。他認為這屬於懲罰式提問,這樣做降低了提問的學術含金量,增加了學生對思維的反感。他認為這是用教育手段來解決教學問題,這種做法不可取。對於懲罰式提問是否一定降低了提問的學術含金量,增加了學生對思維的反感,我保留自己的意見,但這些論述對班主任是學生學習指導者這個角色的認定或證明是沒有任何說服力的。 班主任是學生的平等對話者。 這是從師生關系的角度切入的,這是一種全新而又先進的教育理念,這是把學生視為現實的、活生生的人,這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這就要求班主任要放下長期以來的師道尊嚴的架子,擯棄自古以來居高臨下的「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定位,真正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包括問題學生,真正蹲下來和學生零距離接觸,和學生坦誠對話。做學生的平等對話者,需要班主任要有平等的意識,學習和探究的心態,真正開放的現代人心態。 班主任是一個學習者。 這不僅是對班主任的要求,所有老師都應該是一個學習者。王曉春老師在這一章節的最後,明確指出,「學習者」並不是班主任老師的標志性角色,因為所有教師、所有從事腦力勞動的人都應該做「學習者」,擴大一點說,作為現代人,每個人都應該成為「學習者」。但事實上我們許多老師是「拒絕學習」,王曉春老師援引自己的著作《尋找素質教育的感覺》來論證這個觀點。教師「拒絕學習」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原因,但這是不爭的事實!王曉春老師繼續深入探究認為,老師教學方法不當與老師本人學習方法不當有必然聯系。他說:「教師的教學方法是教師自己的學習方法翻版而已。」他還援引海德格爾的《人,詩意地安居》中的內容來說明教師不僅應該是一個學習者,而且應該是一個能夠引導學生學習的人。這是很有道理的,教師對學習不感興趣,怎麼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教師不讀書,怎麼能夠讓學生讀書呢?營造書香校園,應該從老師讀書做起。 班主任是一個心理工作者。 這是一個非常高的要求。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和發展,學生的心理問題日漸突出,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得到高度的重視,但心理教育人才或心理工作者的短缺,致使班主任老師不得不臨時客串這個角色,對於這個全新的角色,班主任老師是很不熟悉的,僅憑師范院校里學的那麼一點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就想客串這個角色顯然只能是應付,而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班主任是一個家庭教育指導者。 這又是一個比較新的角色。過去,按照我國的傳統,家庭教育是家長的事,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家庭教育明顯滯後:獨生子女的家庭結構很容易帶來孩子的個性問題、社會化障礙、非智力因素的欠缺;家庭富裕程度的提高很容易腐蝕孩子,造成他們畸形的消費觀和幸福觀;傳媒發達和信息爆炸很容易促使孩子畸形早熟,使他們注意力分散,無法認真學習;社會的開放和寬松的環境勢必使今日學生的個性彰顯;沉重的就業壓力和激烈的競爭水漲船高地提升了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學校之間的競賽又迫使學校不斷向家長施壓,孩子和家長都受到了史無前例的壓力。在此情況下,殛待需要對家庭教育進行指導,誰來指導?自然又是班主任老師!但班主任沒有這種本事,因為「冰動三尺,非一日之寒」,冰消雪化,也不是片刻之功。 班主任同時扮演這么多角色,其角色負荷是十分沉重的。難怪有的心理學家說,教師的角色是「彌漫性」的,也就是說,他要認同的角色之多,簡直沒有界限,其它哪種職業也沒有這么多的角色期待。這也就是班主任活得很累、教師往往不愛當班主任的重要原因。
C. 班主任與一般任課教師有什麼不同
一般任課老師只管自己的學科 ,班主任就相當於這個班是他的管轄范圍。
一個班的老師領頭人,也就是你們班的監護人
D. 如何當好班主任
你這個班主任也是當得差勁了,你知道人的動力在哪裡嗎?就是無限的希望和憧憬。你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就行,那就是給你班的每一個學生不管是基礎差還是成績好的都有一個好的盼頭(願望),當然一開起是大部分就行。樹立榜樣的力量,不要被一些遲到之類的瑣事和個別學生的小事蒙蔽了你的眼睛。你要作的是顧全大局,用你雪亮的眼睛看到這個班學生好的地方,有事沒事都多表揚學生,讓他們覺得自己原來也有不錯的地方,有一種自豪感,那樣做事就會積極主動學習也會努力,也會配合你的工作。另外你要學會「懶」,學生的事不要每一件都幫他們做完,能讓他們自己完成的一定要讓他們自己完成,有困難你就知道決不能包辦,只有這樣才能樹立他們的主人翁精神,也能鍛煉他們的能力能力,畢竟他們出到社會什麼事還是得靠自己,包辦只會害學生。帶班我經常都是故意偷懶讓他們知道那些他們的事情。很多人覺得我懶但是我只說一句:做事是靠方法的不是靠莽干就行的。不管是我帶的哪個班班裡學生學生活潑開朗,精神狀態飽滿,都是大踏步前進,這種情況紀律上出現的也是一些小問題了。
不管帶的是好班還是差班開學的第一天我都會告訴他們一句:「在我眼裡沒有差生,只有懶人和勤奮的人,勤奮創造奇跡。我不會看不起學習差的人,但我回看不起懶人,懶人在我這里是沒有立足之地的。」雖然只是一句簡單的話,但我相信你看了回知道什麼意思。
E. 不明白班主任老師是什麼意思
班級交費,
交班費和空調費,
由於你沒有上交,
老師給你墊付,
是四月底墊付的,
那麼到現在你沒有還老師,
老師可能以為,
你在拖賬,
才沒有還他。
才催你繳費。
至於別人說起的事情,
不要理他們,
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告訴老師,
等爸爸開了工資,
就能還上他們。
F. 對班主任老師的建議和要求是什麼
班主任要給任課教師創造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
任課教師要盡量的完成自己份內的事,
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
當然大家共同的基本任務是育人,
要有愛心責任心,
同時好好教學
G. 為什麼班主任老師一般都是主科老師
因為主科是升學考試的考察科,目所以需要重視,班主任的課誰敢不好好學~~~
H. 如何成為嚴厲的班主任老師
立威誰都會立,隨隨便便幾個檢討幾千字字或幾百個下蹲,制定嚴格的班規以及嚴懲制度,多叫幾次家長,經常殺進班上殺雞儆猴,實在不聽話動手,就那麼簡單。但是你要想一下你不是去當監獄長的。讓同學們信服你,就要學會融入他們,雖然我知道這會讓很多老師摸不著頭腦。以古代孟子的思想,以德服人,我認為上課開玩笑,氣氛活躍一點,紀律有點點亂,這都沒有太大關系,重要的是你能陪他們一起笑,並不是一味的喊「安靜」,也許你會覺得上課跟當班主任有什麼關系,但是就從課上,你可能用你的幽默風趣或是微笑走近了學生的心,當起班主任來也會得心應手,因為你給班上籠罩的除了威嚴以外則是溫柔。其次還要懂得退讓,如果同學課後壓力太大,可以適當調整自己的學科給予放鬆,但是關鍵的問題上絕不鬆手,學生也是人,再混也是個人,人會有羞恥心,這就是他們改正錯誤的源泉。給學生錯誤的時候留點面子,只要事情不嚴重,耐心下來跟他隨便談一談,這都是可以的。其實這就是嚴厲與溫柔的分界線,你完全可以請家長震懾,這也是老師的權利,也是為了讓家長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情況,但是這種事情少做為妙,因為還是有一定的副作用。威信也得先有信,先讓他們信任你,再去下馬威,一點一點的植入學生的心中。所以歸結立威,倆字,堅決。(當然我並不是想說立威就是錯誤的,只是希望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管理好班級的話,可以不一定那麼嚴厲,就像前幾位說的,還是要結合。畢竟得人心者得天下,班主任更是要記住這個道理。這也是學生心裡希望擁有的。還有記得了解好每個人的脾氣以及其他情況有必要再調整班干,隨意動班干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I. 我真的不知道應不應該去見我班主任老師
這么多年過去了,去看看你的班主任老師,也沒有什麼不對的,小時候調皮和不懂事,老師是一點都不會計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