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績效工資標准
什麼是績效工資 教師績效工資如何計算
績效工資是指通過對員工的工作業績、工作態度、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綜合考核評估,確立員工的績效工資增長幅度,以科學的績效考核制度為基礎。
教師工作量計算及績效工資發放辦法:
一、教師工作量計算方法
教師工作量用教分來衡量。教師的教分為教師各種工作的教分之和。
(一)課堂教學教分值按公式N= 計算。其中 為教師所授第i班學時數, 為所授第i班課時折算系數。 的計算以教務科正式下達的學期教學計劃及實際授課學時數為基本依據。按不同情況 取值如下:
1.與教學內容有關的
(1)教師擔任不同班級同一學科,但授課內容要求及側重等差異較大,且按不同教學大綱、計劃或教材授課,並編寫了不同教案(簡稱「兩個頭」),則 =1.00
(2)教師擔任同教材同進度的重復課,其 =0.9。
(3)新開課(不包括新教師所開第一門課) =1.2。
(4)教師同時講授兩門課,教分較少的課 =1.2。
(5)在學期進行中,因教學任務需要,臨時安排接(代)課時,在前兩周,所接(代)課與任課若為兩門課,所接(代)課的 =1.4,所接(代)課與任課若為兩個頭,所接(代)課的 =1.2,否則所接(代)的課, =1.0。其餘課時按正常情況計算。
(6)其餘情況授課, =1.0。
2.與授課班級內學生人數有關的
(1)1~20人, =0.8
(2)21~35人,=0.9
(3)36~50人,=1.0
(4)51~65人,=1.1
(5)66~80人,=1.2
(6)81人以上以20人為間隔類推。
教師所擔任的授課如涉及上述多種情況,則 可根據其具體情況復合計算。
(二)在校外帶領並指導學生野外操作實習按每周每班40教分計,由參加指導實習的教師按情況分配,但每個教師最高不得超過每周22教分。
(三)無課教師指導校內停課實習、畢業設計、課程設計、大型作業等按周學時×0.6進行計算。
(四)有授課任務的教師,同時又指導校內停課實習、畢業設計、課程設計、大型作業等,按如下標准核定教分。
課堂教學教分值按公式N= 計算。其中 為教師所授第i班學時數, 為所授第i班課時折算系數。
在校外帶領並指導學生野外操作實習按每周每班40教分計,由參加指導實習的教師按情況分配,但每個教師最高不得超過每周22教分。
無課教師指導校內停課實習、畢業設計、課程設計、大型作業等按周學時×0.6進行計算。
有授課任務的教師,同時又指導校內停課實習、畢業設計、課程設計、大型作業等,按如下標准核定教分。
除教學授課計劃以外所開展指導的各項文體活動,另計工作量。
教師因公出差,每周工作量按10教分計。
由專業科、教研室指定並經教學校長批準的指導教師,有指導計劃並予以實施,有檢查考核,期滿有鑒定,視其指導情況每學期計0~12教分工作量。
由學校安排教師編寫教材(無稿酬)及其他教學資料,按全稿(包括審定、校核)每1000字計1教分工作量。
學校統一停課考試的學科,任課教師出考卷每套(包括標准答案、評分標准)2教分,改卷(包括成績單、成績分析、整理上交試卷)每班2教分。
教師受學校委派在校外任課,其工作量計算與校內任課相同。
教師完成其他零星工作任務,一般均不再計算工作量,非凡情況可由專業科申報,由教務科會同教學校長決定其工作量。
教師工作量由所在專業科(部)填報,教務科核定和匯總。
教師業務檔案中,工作量按實際授課時數及完成的其他教學任務填寫。
假如教師每月教學工作量摺合教分超過50分,超過部分每1個教分的效益工資增加5元(指導校內外停課實習、畢業設計、課程設計、大型作業等不計超教分)。
見習教師在見習期內任課,在18教分/月內,不計發任課效益工資,超過18教分/月,超出部分每1教分計發10元效益工資。
③ 教師的績效工資到底國家有沒有規定
沒有的,但是《教師法》有規定「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版工資水平,並逐步權提高。」
④ 高中教師績效工資標准與義務教育階段績效工資標准有區別嗎
初中與高中的標准相同,沒有區別
教師績效工資是根據教師的教學效率而發放的工資。經國務院同意,自2009年1月1日起,首先在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分配政策。
這是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體現黨中央、國務院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對教師的親切關懷。對於依法保障教師收入水平,激發廣大教師積極投身教書育人事業,吸引和鼓勵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具有重大意義。
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在此基礎上,中小學教師有10%的比例提高作為獎勵。另外,還有一項優惠政策:教齡滿30年的教師,都是100%計發。
(4)教師績效工資標准擴展閱讀:
績效工資跟職稱、職務工資制度是2個不同的概念,實行績效工資後,廢除原來的職務職稱工資。
工資總額:基本工資(看學歷)+工齡工資(看教齡)+崗位工資(具體的工作崗位)+工作業績(考核結果)
教師(含職工)舉辦經學校批準的講座,每次發給講座津貼100元。
教師按規定進行早、晚自習輔導,並到班級認真答疑和治理,每輔導1次(早 晚)自習發給津貼10元。
教師(含職工)參加由教務科正式排定的監考,每次發給監考津貼10元。
職工兼課,每學時發給兼課津貼10元。
學校將在教學質量,教書育人、教學治理、第二課堂、實驗室建設,教學研究、論文撰寫、實習、設計的預備和指導、文體活動的輔導和組織等方面設置一些單項獎,以獎勵有突出表現和成績的人員,其獎金額根據具體情況由校長決定。
社會要理解、關愛教師,要監督政府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做好績效工資的發放;教師也要經得起績效的檢驗,無愧於社會的厚愛與期待。
⑤ 河南教師績效工資標准
河南省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實施意見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省財政廳 省教育廳
(二○○九年七月二十日)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教育部關於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8〕133號),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實施范圍和時間
按國家規定執行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的義務教育學校正式工作人員,從2009年1月1日起實施績效工資。
二、績效工資總量的核定
績效工資總量暫按學校工作人員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資額度和規范後的津貼補貼水平核定。其中,義務教育教師規范後的津貼補貼平均水平由縣級以上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部門按照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的原則確定。
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同清理規范義務教育學校津貼補貼結合進行。除國家規定的基本工資(含工資標准提高10%部分)、特殊崗位津貼補貼(不含班主任津貼)和按國家規定保留的改革性補貼外,原地方性津貼補貼、國家規定的年終一次性獎金、學校現行發放的其他津貼補貼及我省在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時對義務教育學校預增發的補貼要全部清理歸並。
績效工資總量原則上每年核定一次,並隨基本工資和學校所在縣級行政區域公務員規范後津貼補貼的調整相應調整。省或省轄市直屬學校隨省或省轄市公務員規范後津貼補貼的調整相應調整。
各學校的績效工資總量由學校主管部門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部門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提出具體的分配方案。學校主管部門具體核定各學校績效工資總量時要合理統籌,逐步實現同一縣級行政區域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水平大體平衡;對農村學校特別是條件艱苦的學校要給予適當傾斜,在調整績效工資總量時,其績效工資總量增長幅度要適當高於其他學校績效工資總量增長幅度。
三、績效工資的分配
(一)績效工資分為基礎性和獎勵性兩部分。1.基礎性績效工資。基礎性績效工資占績效工資總量的70%,設崗位津貼和農村學校教師補貼項目,其標准由縣級以上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教育部門確定,一般按月發放。
崗位津貼主要體現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崗位職責等因素,可按崗位職務適當拉開差距。農村學校教師補貼是對農村學校特別是條件艱苦學校的政策傾斜,可根據農村學校的地理環境、艱苦程度等因素,按照不超過績效工資總量10%的原則適當區分補貼等次。2.獎勵性績效工資。獎勵性績效工資可設班主任津貼、超課時津貼、教育教學成果獎、優質服務獎等項目,主要體現工作量和實際貢獻等因素。
獎勵性績效工資在考核的基礎上,由學校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自主確定分配方式和方法,合理拉開差距。各項目及標准由學校根據本校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辦法確定並報主管部門批准後實施。
(二)充分發揮績效工資分配的激勵導向作用。各省轄市、縣(市、區)教育主管部門要制定績效考核辦法,加強對學校內部考核的指導。學校應根據教師、管理、工勤技能等崗位的不同特點,分別制定詳細的考核細則和分類考核辦法,健全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完善內部考核制度,提高考核工作質量,增強考核結果的客觀性、公正性。績效考核結果要作為績效工資分配的主要依據,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一線教師、骨幹教師和做出突出成績的其他工作人員傾斜,同時統籌兼顧學校內部各崗位人員之間績效工資分配關系。
(三)校長、書記的績效工資,在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部門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由學校主管部門根據對校長、書記的考核結果統籌考慮確定。校長、書記的基礎性績效工資納入本學校績效工資中按月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由學校主管部門按照考核結果確定。(四)學校制定績效工資分配辦法要充分發揚民主,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廣泛徵求教職工的意見。分配辦法由學校領導班子集體研究,經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後報學校主管部門批准,並在本校公布,確保教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保障教職工的合法權益。
四、相關政策
(一)學校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對學校現有津貼補貼的項目、標准和資金來源等進行清理規范。《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監察部財政部人事部審計署關於嚴肅紀律加強公務員工資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廳字〔2005〕10號)下發前學校發放的改革性補貼,除超過規定標准和范圍發放的之外,暫時保留,不納入績效工資,另行規范。在規范辦法出台前,一律不得出台新的改革性補貼項目、提高現有改革性補貼項目的標准和擴大發放范圍。
實施績效工資後,學校不得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外自行發放任何津貼補貼或獎金,不得違反規定的程序和辦法進行分配。對違反政策規定的,要按照廳字〔2005〕10號等文件規定,堅決予以糾正,沒收違規資金並上繳國庫,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二)將原國家規定的班主任津貼和績效工資中的班主任津貼項目歸並,不再分設,納入績效工資管理。原國家規定的班主任津貼標准,計入績效工資總量。
(三)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時,對完全中學中從事非義務教育教師的津貼補貼問題,由學校統籌考慮。
(四)在實施績效工資的同時,對義務教育學校離退休人員發放生活補貼。離休人員生活補貼標准按省紀委、省委組織部、省監察廳、省財政廳、原省人事廳、省審計廳、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於解決離休人員待遇有關問題的通知》(豫紀發〔2009〕5號)執行。退休人員生活補貼具體標准由縣級以上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部門研究制定。績效工資不作為計發離退休費的基數。
(五)義務教育學校中按國家規定執行見習期(初期、學徒期、熟練期)工資標準的人員,其崗位津貼和農村教師補貼標准由縣級以上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教育部門按照其見習期(初期、學徒期、熟練期)滿後擬任職務(崗位)所執行標準的一定比例確定;獎勵性績效工資由學校在核定的獎勵性績效工資額度內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六)義務教育學校工作人員確因工作需要在兩類崗位上任職的,其績效工資標准按明確其基本工資的崗位執行。
五、經費保障與財務管理
(一)將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確保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所需資金落實到位。縣級財政要優先保障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所需經費,省財政和設區市級財政要加強經費統籌力度,幫助縣(市)做好義務教育學校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經費保障工作。
(二)要規范學校財務管理,嚴格執行國務院關於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等費用的規定,嚴禁一邊免費、一邊亂收費。對學校的國有資產實行統一管理,各類政府非稅收入一律按照國家規定上繳同級財政,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嚴禁利用收費收入和公用經費自行發放津貼補貼。
(三)學校績效工資應專款專用,分賬核算。績效工資應以銀行卡的形式發放,原則上不得發放現金。具體發放方式按地方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有關規定執行。實行工資財政統一發放的地方,基礎性績效工資按規定程序直接劃入個人工資銀行賬戶,獎勵性績效工資經學校主管部門審核後由同級財政部門劃入個人工資銀行賬戶。
六、組織實施
(一)各省轄市、縣(市、區)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財政、教育部門按本實施意見和國家有關規定製定本行政區域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的具體實施辦法,報上級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財政、教育部門批准後實施。
(二)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統籌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與當地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完善農村教師工資經費保障機制、深化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等各項工作;要及時研究和妥善處理實施中出現的問題,確保實施工作平穩開展。
(三)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工作政策性強,社會關注度和敏感度高。在實施過程中,各地要切實加強義務教育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妥善處理各方面關系,堅決維護學校穩定。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強工作指導,建立健全有效的監督檢查工作機制,嚴格把握政策和程序,指導和督促學校等單位嚴格執行實施績效工資的有關政策。
⑥ 教師績效工資怎麼算的
教師績效工資計算方式:
1、與教學內容有關的
(1)教師擔任不同班級同一學科,但授課內容要求及側重等差異較大,且按不同教學大綱、計劃或教材授課,並編寫了不同教案(簡稱「兩個頭」),則=1.00
(2)教師擔任同教材同進度的重復課,其 =0.9。
(3)新開課(不包括新教師所開第一門課) =1.2。
(4)教師同時講授兩門課,教分較少的課 =1.2。
(5)在學期進行中,因教學任務需要,臨時安排接(代)課時,在前兩周,所接(代)課與任課若為兩門課,所接(代)課的
=1.4,所接(代)課與任課若為兩個頭,所接(代)課的 =1.2,否則所接(代)的課, =1.0。其餘課時按正常情況計算。
(6)其餘情況授課, =1.0。
2.與授課班級內學生人數有關的
(1)1~20人, =0.8
(2)21~35人,=0.9
(3)36~50人,=1.0
(4)51~65人,=1.1
(5)66~80人,=1.2
(6)81人以上以20人為間隔類推。
教師所擔任的授課如涉及上述多種情況,則可根據其具體情況復合計算。
(二)在校外帶領並指導學生野外操作實習按每周每班40教分計,由參加指導實習的教師按情況分配,但每個教師最高不得超過每周22教分。
(三)無課教師指導校內停課實習、畢業設計、課程設計、大型作業等按周學時×0.6進行計算。
(四)有授課任務的教師,同時又指導校內停課實習、畢業設計、課程設計、大型作業等,按如下標准核定教分。
(1)所任課時6學時,實習教分=(1周總學時-所任課時)×0.6
(2)所任課時6學時,實習教分=(1周總學時-6-所任課時/2)×0.6
(五)除教學授課計劃以外所開展指導的各項文體活動,另計工作量,其計算標准為:
(1)每領做一次早操按0.5教分計。
(2)每領做一次課間操按0.2教分計。
(3)組織開展輔導課外文體活動每小時按0.5教分計 。
(4)組織籌備校運動會,根據其工作量由體育組寫出報告,經教務校長審核後由校長批准發給一次性獎金,不另計教分。5)練習代表隊參加經學校批準的校外文體比賽活動,每次實際練習時間達1小時以上的計0.6教分;如比賽取得好成績,可按取得的名次,由基礎部寫報告,經教學校長審核後由校長批准發給體育組一次性獎金。
(六)教師因公出差,每周工作量按10教分計。
(七)由專業科、教研室指定並經教學校長批準的指導教師,有指導計劃並予以實施,有檢查考核,期滿有鑒定,視其指導情況每學期計0~12教分工作量。
(八)由學校安排教師編寫教材(無稿酬)及其他教學資料,按全稿(包括審定、校核)每1000字計1教分工作量。
(九)學校統一停課考試的學科,任課教師出考卷每套(包括標准答案、評分標准)2教分,改卷(包括成績單、成績分析、整理上交試卷)每班2教分。
(十)教師受學校委派在校外任課,其工作量計算與校內任課相同。
(十一)教師完成其他零星工作任務,一般均不再計算工作量,非凡情況可由專業科申報,由教務科會同教學校長決定其工作量。
(十二)教師工作量由所在專業科(部)填報,教務科核定和匯總。
(十三)教師業務檔案中,工作量按實際授課時數及完成的其他教學任務填寫。
(十四)假如教師每月教學工作量摺合教分超過50分,超過部分每1個教分的效益工資增加5元(指導校內外停課實習、畢業設計、課程設計、大型作業等不計超教分)。
(十五)見習教師在見習期內任課,在18教分/月內,不計發任課效益工資,超過18教分/月,超出部分每1教分計發10元效益工資。
(6)教師績效工資標准擴展閱讀:
教師工資標准:
1、基本工資
辦事員2800元;科員3000元;副科級3100元;正科級3300元;副處級3600元;正處級4000元;副廳級4400元;正廳級5000元;副部級5500元;正部級6000元。
辦事員三周年按科員對待;科員五年按副科級對待;副科級十周年按正科級對待;正科級十周年按副處級對待;副處級十周年按正處級對待;正縣級十五周年按副廳對待;副廳級二十周年按正廳級對待;初次套改以累計年限對應的職務待遇確定基本工資。
2、工齡工資
每年60元,以虛年計算,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3、獎勵工資
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1月停發,直至考核合格的次年1月繼續發放。三年一調。
(1)車補,隨工資每月發放,標准=基本工資÷5,逢一進十。
(2)取暖補助,一年發放一次,標准=基本工資÷3,逢一進十。
(3)出勤補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無顧不至每日扣發30元,經單位領導批準的病假、事假和國家規定的節假日等0元。三年一調。
(4)山區補助,農村和山區公務員享受山區補助,標准=基本工資÷10,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5)地區差別補助,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地區差別工資。
除養老、醫療補助按現行政策執行外,公積金、獨生子女費等一切現行補助全部廢止。
(6)新參加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確定方法
高中、技校、中專以辦事員確定;大專以科員確定;本科以副科級確定;碩士以正科級確定。
(7)退休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退休生活費
退休前工資×80%。三年一調。
(8)政治工作人員參照同級行政人員工資標准執行。
(9)其它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職務工資標准,按照國務院批準的各有關主管部門同類人員的職務工資標准執行。
(10)基礎工資、工齡津貼、獎勵工資,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標准執行。
(11)高等學校的工人,原則上執行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人的結構工資制及其工資標准。
(12)生產性工人崗位(技術)工資標准,由學校參照國家機關工人基礎工資、崗位工資標准表,結合學校的特點擬定,但需報經學校上級主管部門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師績效工資
⑦ 教師的績效工資各級別標準是多少
國人部發[2008]6號教師績效工資 [原創 2008-05-22 10:38:01]
國人部發[2008]6號教師績效工資
日前,中央已發文(國人部發[2008]6號):事業單位從2008年5月起兌現績效工資,人均:中學高級教師(副高,處級)2.8萬元/年,中級(高級工,科級)2.3萬元/年,初級(中級工,辦事員)1.8萬元/年,員級1.1萬元/年。從2006年7月1日補發,但要扣出已發的各種獎金和津貼。
待實行新的崗位聘任後,再按等級發放:
管理崗位
五級(正處)30000元/年
六級 26000元/年
七級 23800元/年
八級 19600元/年
九級 15800元/年
十級 11400元/年
專業技術崗位
五級 34000元/年 副高(中高、副教授)
六級 32000元/年
七級 30000元/年
八級 26000元/年 中 級(講師、中一、小高)
九級 24800元/年
十級 23800元/年
十一級 19600元/年 初 級
十二級 15800元/年
十三級 11400元/年
工勤技能崗位
技術工 一級 26000元/年
二級 24800元/年
三級 23800元/年
四級 19600元/年
⑧ 高中教師績效工資標准與義務教育階段績效工資標准有區別嗎
區別可能會有,但不會太大。能弄上義務教育的績效工資,就抓緊趕上這班車,誰知道還有什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