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教拼音引爭議
Ⅰ 老師教拼音引爭議:南方口音讀法和北方的一樣嗎
我們老師教的也是Wen,詳細可參考新華字典。
教師的「教」讀【ào】
Ⅲ 老師教拼音引爭議:是 「名稱音」還是口音
一個字母有名稱音、呼讀音、本音三種讀音。 」
「名稱音」就是漢語拼音字母表中每個字母的名稱,而常用的「啊玻雌得鵝佛哥,喝衣基科勒摸訥」是「呼讀音」,「本音」是指輔音在音節中的實際讀音。輔音在讀的時候聲帶不振動,不發出聲音,「當輔音加上不同的母音,讀出來就是呼讀音。」
由於小學階段更注重學生拼讀識字,因此為了方便教學,一些學校只教授「呼讀音」的讀法。
《漢語拼音方案》字母表是有讀音標識的,標的就是名稱音。就像人都有名字一樣,每個字母都有它的讀音。」李老師稱一個字母的身份是多元的,就如同一個人的身份有的時候是子女,有的時候是父母,因此應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正確的讀法。
Ⅳ 老師教拼音引爭議 網友:教給小孩這個真的有用嗎
漢語是說的,聽的,幾萬年了。中文是寫的,是讀的,幾千年而已。要把漢語搭配/配對內漢字,要麼是老容師教怎麼讀漢字,小孩子死記硬背,後來找著了用拉丁字母或者叫做羅馬字母的東西,編成了漢語拼音,就成了漢語到漢字的橋梁,過渡,拐棍。可以不學,幾千年都沒有漢語拼音。但是更難把漢語跟漢字搭配起來,就是掃盲。
其他的自己可以考慮了。
Ⅳ 教師如何教好拼音
拼音教學教學怎樣才能教好? 剛跨入小學學前班的學生,對學習充滿了幻想和希望,首先接觸到的漢語拼音教學是他們要面對的第一關,這部分知識內容單調、枯燥、抽象,如果老師只是讓孩子們簡單地一遍一遍地讀寫拼,學生肯定不感興趣。而拼音又是學習語言語素基礎,拼音學不好,會給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帶來障礙。如何才能順利闖過這一關,讓孩子們從拼音開始就對學習充滿興趣,愛學樂學呢?經過幾年的學習和探索,我積累了一些粗淺的經驗,深切地感受到,新的課程理念激活了生硬、死板的漢語拼音教學。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
為了上好漢語拼音的第一課,我在課前把顏色鮮艷的及時貼剪成了蘋果、桃子等各種形狀,在上面寫上了孩子們的姓名,並一一拼上了拼音,貼在了學生課桌的桌角上。上課了,面對孩子們好奇的眼睛,我笑著問:「誰告訴我貼在你們桌角上的是什麼?」大家爭搶著說:「是我的名字」「是個蘋果」……我又問:「還有什麼?」有幾只小手勇敢的舉了起來,「還有字母」「還有拼音」,我抓住契機,追問了一句:「你會拼嗎?」孩子們笑著搖搖頭。我笑著告訴學生:「從今天起我們就開始學習拼音,學會了拼音,不但會拼自己的名字,還會拼其他小朋友的名字,自己識字,自己讀書講故事呢!」聽了我的話,孩子們想學拼音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從那以後,課上只要學了新的字母,我就讓全體同學在自己的名字中找出這個字母。每當一個新字母出現在某個同學的名字中時,孩子們都會快樂地叫出聲來。
二、自製卡片,在動手實踐中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興趣有了,怎樣才能讓興趣持久呢?隨著拼音的深入學習,我又動起了腦筋;拼音可以貼在桌上,為什麼不可以貼在別的地方?我可以制卡片,為什麼不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制卡片呢?很快我把這個想法變成了行動。不久,我們的教室成了「拼音王國」:學生本子上的姓名是帶拼音的;黑板上方是我工工整整書寫的字母表;教室里的每一種物品都被孩子們貼上了各種形狀的「拼音標簽」;黑板報也變成了用拼音和學生新學的生字書寫的「混血兒」。在整個過程中,孩子們始終以一種飽滿的熱情積極參與著,很多孩子在家長的幫助下把家中的物品也都貼上了標簽。這樣既鞏固了拼音,又認識了好多生字,使所學知識從課內拓展到了課外。
三、利用自編兒歌,實現拼音與識字的和諧統一。
冀教版的語文課本拼音部分極具特色。即在學習拼音的同時還同步出現了漢字,這樣的安排雖有他的優點,但同時也加重了拼音部分的教學任務。為了讓拼音和識字有機地融合,我採用了自編兒歌、繞口令、謎語等方法,來增加生字復現,鞏固拼音教學。
如聲母教學中,我把一些聲母編成小兒歌,來幫助學生鞏固字形記憶。「兩扇大門藏你我,蒙上眼睛m m m」
「l像拐棍送爺爺,教敬老人更體貼」「一個雞蛋加鉛筆,分清b d靠自己」等等。又如在教學單韻母「i、u、ü」時,我考慮到這三個字母既是聲母,同時又與「y、w」構成了整體認讀音節,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i、u、ü」的拼讀規律,我在學完每一個字母後,都編了繞口令或兒歌,來幫助孩子們對韻母和音節知識的辨別記憶。以「u」為例:
小王(wáng)屋(wū)中練武(wǔ)術(shù),小吳(wú)樹下看圖(tú)書(shū),只有小木(mù)最最酷(kù),霧(wù)中教豬(zhū)做算(suàn)術(shù)。
在繞口令中,我有意識地做了三點努力:⑴初步感知u做為韻母時與聲母相拼的規律;⑵wu的四聲再現,知道wu做為整體認讀音節與做為韻母出現時的不同;⑶再現所學生字。
學習復韻母時,我發現孩子們在拼讀時常把復韻母分開,如把liú讀成l-i-u,而且對聲母的拼讀也常會讀錯甚至忘掉,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為每一個復韻母都編了順口溜、兒歌等,盡量實現所學韻母與不同聲母拼讀,鞏固拼音知識,舉例說明:
以復韻母iu為例:
Liú家有個小niū niū,今年liù歲叫xiù xiù。爸爸出去把車xiū,告訴xiù xiù去放niú。xiù xiù只顧看足qiú,忘了院中大哞niú。niú兒弄灑瓶中jiǔ,啃壞門外饅頭liǔ。xiù xiù一看把niú diū,急忙去把警察qiú。
Ⅵ 老師教拼音引爭議「名稱音」讀法小學生有必要掌握嗎
年由當時的國民公布,年進入小學的注音字母是我國第一套法定的漢語拼音注音字母,是《漢語拼音方案》頒布之前最主要的拼音方案,我國大陸在年以前,小學語文都是教學注音字母,一直在使用注音字母. 《漢語拼音方案》自年2月11日經第一屆全國第五次會議討論通過,公布並實施以來,結束了 「國語注音字母」的歷史,將一套更先進、更科學、更完善的漢語拼音體系推向基礎教育以及社會的各個領域.由於《漢語拼音方案》具有字母國際通用、表音準確的特點,不僅在我國為推廣漢民族共同語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同時,也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年國際標准化組織把《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准.近年來,的一些地名也開始使用漢語拼音.美國國會圖書館的中文目錄檢索已全部改為漢語拼音.新加坡多年來都在漢語教學中使用漢語拼音.可以說《漢語拼音方案》是我國現行漢語拼音教學的唯一範本. 《漢語拼音方案》幾個表中的字母共有三種讀法:本音、呼讀音、名稱音. 本音是字母的實際讀音.大多數輔音字母是清音,即讀不出聲音的音,只有a、o、e、i、u、5個母音和m、l兩個濁輔音能讀出聲音.因此,在初等教育中,不採用本音教學.但在實際教學中,現在倡導的直呼音節其實就是直接用本音拼讀. 呼讀音就是讀聲母表或兩拼、三拼音節時的讀法,是在本音(輔音字母)後面加上一個母音o、e、i或-i構成的.如b(bo)、p(po)、g(ge)、k(ke)、j(ji)、zh()、z(zi)等.加上母音以後,讀音響亮,這是一種為教學方便而採取的變通方式,但不在字母表中使用. 名稱音是一種為誦讀和記憶的便利,專為字母表設計的一套讀音.我國的漢語拼音字母表也是參照了世界許多國家的字母表的順序和讀音而創設出來的,因此,它具有讀音標准和國際化的特點,同時,考慮民族語言的特點、習慣以及兒童學習的規律,按照漢語詩的格律將26個字母組成四句:前兩句各七個字,後兩句各六個字且每三個字後加一空拍,句末押韻,相當於七言絕句,非常上口,便於誦讀. 為了能夠清楚地了解和辨認字母表的名稱讀音,筆者將漢語拼音字母表的26個字母,分別用「注音字母」和漢語拼音加以標注,並整理出「漢語拼音字母」供大家參考和掌握. 本人於年上學,在沈陽 「東北機器廠(七二四)」子弟小學讀書. 當時正是《漢語拼音方案》剛剛頒布實施的第三個年頭,老師們運用漢語拼音還不是很熟練.如果音節是帶有介母並且是第四聲讀音的話,就要在三拼的基礎上,再拼四次聲調.如「創」(chùang)字就要拼成「ch-u-ang-窗-床-闖-創」.但是,老師教得認真,學生學得也認真,並且漢語拼音字母表正是按照標準的名稱音讀法進行教學的,我們也學得蠻有興趣,學得也很好,至今不忘. 年隨「下放大軍」回到老家---蓋縣農村後,在小學里仍然是教學這套讀音.可40多年過去了,社會科技文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漢語拼音字母表的讀音不知什麼時候被悄悄地改頭換面了.如今在許多學校里,學生們讀字母表的26個字母都像讀聲母表一樣,讀它的呼讀音---a啊、b波、c次、d得、e俄、f佛、g哥---.問老師們,許多老師雖也知道有名稱音,但卻不知名稱音怎麼讀.當提示老師:《漢語拼音方案》字母表中的字母下面分別有注音字母標注了對應的名稱音時,老師們普遍說不認識,不知是啥東西.當我們給學生們做示範讀它的名稱音時,卻引來陣陣好奇的笑聲,覺得很好玩.有的老師和學生說:這種讀法和拼讀音節時的讀法也不一樣啊,為什麼還要這樣讀呢?乍一聽,似乎有這個問題,但他們都忽略了一個細節:採用拉丁字母作為文字的國家,其字母的讀音和拼讀單詞時的讀音也是不一樣的,如英語、法語等等.我們的漢語拼音字母表當初在制定時,既考慮到我們的民族習慣,又考慮到與國際接軌,所以說,它是可行的.特別是當今在世界的許多國家都有越來越多的人學習漢語,而且能把漢語說得非常地道,難道不是漢語拼音在起作用嗎?再者,我們學習英語不也是先從英語字母表學起的嗎?我們也沒有聽到哪一位說英語字母表的讀法和單詞中字母的讀音不一樣,就覺得麻煩,或不學字母表的. 筆者認為,現在我們的基礎教育階段的拼音教學有以下幾種傾向: 一、我們的語言文字是表意的漢字,漢語拼音只是一種輔助的、為學習漢字而創設的學習工具,只要會拼讀就可以了,不足重要. 二、有了26個英文字母,且小學三年級以上都要學英語,只要能背讀英語字母表也就記住了漢語字母表.甚至認為,既然就是那麼26個字母,乾脆就用英語字母讀音代替算了. 還有一些人認為,管它是呼讀音還是英文字母讀音,代而已,無所謂. 以上認識都是模糊的甚至是錯誤的. 理由一:由於基礎教育對漢語拼音教學不重視,低年級教師對漢語拼音掌握不準確、不精到,造成拼音教學不利,從而導致(我地區的)人們漢字的發音在聲母(平翹舍、R聲母)、韻母(唇形圓展、帶有介音的)、聲調(四聲調均不到位)方面都存在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問題.即使是在普通話測試時,也依然存在那些幾乎克服不了的毛病.以致極少有人能達到一級水平.一些自以為自己普通話不錯的人,測試員給他指出存在問題時,他不理解,甚至覺得有些天方夜譚. 理由二:自年開始,國家即開始著手研究和擬定《漢語拼音方案》的工作,提出了幾種方案草稿,從上至下召開多次會議,徵求方方面麵包括海外人士的意見和建議;徵求了與拼音字母關系比較密切的郵電、海軍、鐵道、盲人教育等部門的意見,可以說《方案》的並非一蹴而就.因此,從頒布之日起,就作為一種規范固定下來了,它既是國家標准,又是國際標准,是被國際組織和國際社會承認和接受的.誠然,哪套方案、哪個國家的方案都可能存在不足的地方,但就像樂譜一樣,簡譜和五線都有優點和不足,有誰能說簡譜比五線好,或者說五線就一定比簡譜好,或說五線譜就盡善盡美,不也是造就了無數的音樂來了嗎?沒聽說過哪位普通話專家或一級證書持有者,不是通過漢語拼音的學習就被造就出來了. 再者,即使《方案》真的存在不足,需要改進或修改,也要全民達成一個共識,通過國家會議程序,才可實施,否則就是對國家的法律法令、政策規范權威性的侵犯和褻瀆.在實施過程中,不按照標准要求讀和教,不論是按漢語拼音呼讀音去讀,或是按英語讀法去讀,都應該說是錯誤的. 理由三:有人說漢語字母表和英語字母表一樣,都是26個字母,乾脆就用英語字母讀法算了.筆者不禁要問:一個中國人學前接受了6年的母語口語教育,從上學開始就學習漢語拼音,就學字母表,到了三年級才開始接受英語教育,才學習英語字母表,為什麼我們自己的字母表學不好卻偏要用英語字母表代替?一個學習英語的人,在他又學習法語的時候,能夠因為兩種字母表一樣,就用英語字母表的讀音來代替法語字母表的讀音或反之,這難道不荒唐嗎? 另外,當今社會上重外語輕母語的傾向,不能不讓我們憂慮.現在,社會上有許多人,特別是家長一族,非常看重孩子的外語(主要是英語)學習,不管孩子的接受水平怎樣,不管孩子的漢語漢字水平怎樣,不遺餘力地培養孩子的外語能力,似乎學好了外語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以致現在的許多孩子能寫一手漂亮的英文字,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但中國話卻說不明白,中國字更是寫得七扭八歪,錯字連篇.難道漢語漢字打造了一個偉大的民族,造就了一個民族的特質,這些都視而不見了嗎?況且漢字在信息處理方面越來越表現出巨大的優勢,這些也都視而不見了嗎? 綜上,筆者並沒有闡述正確讀好語拼音字母表有多麼重要,也沒有說讀不好字母表就學不好漢字.也並非說學英語不重要,但卻要問一句:一個連自己母語的字母表都不會讀的老師能夠精通漢語拼音么?能夠教好漢語拼音么? 建議基礎教育工作者們,尤其是低年級的老師們,還是按照《方案》要求,規範字母表的讀音,進而更進一步全面正確掌握漢語拼音,正確地進行漢語拼音教學,不要誤人子弟.像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普通話推廣處袁鍾瑞先生最近發表文章所說:小學漢語拼音教學不能削弱,只能進一步加強! 漢語拼音字母表:聲母表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單韻母表 a o e i u ü 復韻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vn ang eng ing ong 整體認讀音節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預覽:
Ⅶ 我想找一個老師教我拼音
漢語拼音是一種抽象的表音符號,對於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是比較難學的,因而,大都不喜歡上漢語拼音課。一年級的孩子好說、好動、好玩,注意力易分散,為了讓他們喜歡學習漢語拼音,使他們對漢語拼音感興趣,並且在一個多月內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同時准確地拼讀音節,以及正確地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作為家長也應該配合老師給孩子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場景。因此,抓特點、進行對比、展開聯想,並將游戲融如其中,對拼音產生興趣,感到學拼音是一件「樂事」,對學好拼音充滿信心。
運用兒歌突破難點
單韻母只有6個,看似容易,但對初次接觸拼音的學生來說也是困難的。抓住單韻母字形的特點,運用形象化的語言,結合插圖編成兒歌:
圓圓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aaa;
大公雞,哦哦叫,攏圓嘴巴ooo;
水中游來一隻鵝,水中倒影eee;
漂亮小i帶帽帽,咧開小嘴iii;
樹上有個烏鴉窩,翹起小嘴uuu;
小魚吐個小泡泡,吹起笛子uuu。
朗朗上口的兒歌,能立刻吸引了兒童的注意力,形象化的語言幫助孩子們記住了字形和發音,同時也激發了孩子想學下去的慾望。枯燥無味的符號,注入了詩情畫意的語言,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感到學拼音很有意思。
學習單韻母的同時還要分別學習單韻母的四個聲調,這是難點也是重點。運用形象化的兒歌,再配上手勢,降低了難度,就能牢牢地記住了。
一聲高高平又平,
二聲好像上山坡,
三聲下坡又上坡,
四聲就像下山坡。
家長可以和孩子進行比賽,你讀一遍,我讀一遍,孩子會格外認真和積極,因為想贏嘛。二聲、三聲比較難讀,但配上小兒歌和手式後,大部分同學能准確讀出單韻母的二聲、三聲。
單韻母學完後,緊接著要學23個聲母。聲母中的一些字母的外形相似易混,這對分辨力較差的孩子來說,掌握起來困難更大,要想解決這個困難,就要藉助兒歌將抽象的字母變為貼近生活的形象化的語言,通過形近字母的對比,幫助孩子加強記憶。
右下半圓bbb,右上半圓ppp,左下半圓ddd,左上半圓qqq。
女孩聽廣播bbb,舉旗上坡ppp,鼓錘鼓面ddd,氣球上天qqq。
Ⅷ 微信有個視頻是老師教學生讀拼音,學生一直讀錯的那個,有點搞笑的
哦,這種視頻很多
我們一般看過一個就刪除一個
不會留著的
Ⅸ 老師教拼音「阿掰猜嘚」,這不是誤人子弟嗎
就是,既然沒有那水平,就不要誤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