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工作總結
Ⅰ 培訓工作總結怎麼寫
培訓工作總結,無非是某一單位部門,對一部分新員工或需要提高進步的老員工,在某一工作或技能方面進行全面的培訓,使其有所提高而更好的應用在工作中,以開展更高層次的工作內容。要寫一篇總結性的文章,應包含以下內容: 二、根據員工培訓需求,制定相關的培訓方案。 1、 公司文化的培訓。 2、 業務知識的培訓。 3、 安全知識的培訓。 六、計劃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以下是一篇關於班主任的培訓總結,僅供大家參考。 根據我區進修學校的中小學班主任培訓工作要求,我鎮總校為了切實提升班主任的整體素質和管理能力,我們一直堅持對班主任工作進行動態管理和定期總結匯報,及時組織班主任進行相關的學習和交流,已較圓滿地完成了本年度工作。特將班主任培訓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認真組織 為了搞好班主任培訓工作, 總校成立了以高曉蕾任組長、路建宇為副組長,各校主任為成員的「班主任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班子成員研究班主任培訓工作專題會議。會議要求各校校長為培訓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我鎮的培訓工作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我校一直堅持組織班主任教師以校為單位參加開平進校網路培訓。同時要求班主任老師除了學校組織的統一學習外,還要求自己加強學習,加強反思,加強合作,加強交流,讓一個人的經驗變成多人的財富,堅持在做中學, 也可以在學中做, 使得我鎮的班級管理水平日漸提高,構建著和諧而充滿活力的課堂。 二、制定相關培訓方案 為了切實作好這項工作,總校制定了培訓方案,選擇並確定了培訓內容《新時期中小學班主任培訓教程》、《小學班主任》及主題,對於確定的主題除了規定的這些以外,根據教學的實際及時機,我們還會隨機向班主任老師推薦相關的班主任管理方面的文章或者經驗,讓老師們學有所依, 做有所靠, 在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再創新, 從而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三、制定培訓內容1、關於班主任常規工作及基本要求,探究班主任工作的一般規律的有關內容。2、優秀班主任的經驗和方法專題分享。3、關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加強班主任與任課教師密切配合,主動與家長聯系, 爭取家長的支持與配合。4、提高班主任工作中的案例, 分析和經驗總結能力。定期召開班主任經驗交流,並開展「高招、妙招、我來支招」的「班主任金點子」交流活動。 四、制定靈活多變的培訓方式1、學員上網學習。通過培訓平台網上交流,可以瀏覽網上培訓的相關通知、方案、視頻、文本等學習資源,了解培訓特點、課程安排和培訓要求。2、採用德育理論學習與德育實踐相結合, 集中學習與分散實踐活動相結合的形式。3、利用好班級博客群這個交流平台,針對自己班級管理中的棘手問題展開討論與交流,共同尋找棘手問題的解決策略。 五、培訓成效顯著1、班主任工作理念和方法得以更新。2、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更加堅定。
Ⅱ 教師教育教學主要工作業績
漫步儒學廣場,品味論語經典,彷彿穿越千年,匍匐孔老夫子腳下,靜靜地聆聽先生的教誨。一抬頭,「勤學、樂學、會學」的殷切期盼鑲刻在凌雲樓上,激勵著學生們爭分奪秒刻苦學習;再回首,「敬業、樂教、善教」的神聖誓言展現在天驕樓前,彰顯著教師們殫精竭慮培養人才。
俗話說:要想給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師的這桶水不是永不枯竭、永遠鮮活的,「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從這種意義上說,教師也是學生,「勤學、樂學、會學」也是教師應有的追求。不過,就我的理解,這幾個詞可以調換一下位置,即「樂學、勤學、會學」。
先說「樂學」。提到學習,我們都明白活到老、學到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為教師,我們面對的學習、培訓也不少。這些學習、培訓都是上級主管部門反復論證、精心組織的,對我們的個人成長和專業發展也是大有裨益的。如果不「樂學」,我們可能會以為是額外的負擔,就會很抵觸、很難受;反之,如果「樂學」,我們肯定會認定為難得的機會,就會很主動、很享受!
最近的「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我就深有體會。開始認為自己的技術、能力還行,覺得沒啥意思,就當完成任務吧。一個個視頻看下來、一個個專題學下來,發現里邊都是實實在在的干貨,獲益匪淺。所以,既然學習是必須的,我們何不更新觀念,變被動為自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以學習為樂,快樂地學習?
再說「勤學」。「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奮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勤學多半兒是苦學,沒有「樂學」這個前提,以苦為樂、苦中作樂的學習是非常痛苦、甚至難以持久的。這一點我也深有感觸。我在教務處主要負責排課、學籍管理、統考考務、教師工作量核算,這些工作通常時間緊、任務重、責任大,必須依靠嫻熟的計算機操作技術、甚至自行編寫程序才能確保順利完成。
我這個人比較笨,很多事情都後知後覺。但在自主編制軟體輔助教育教學管理方面,也還算是「有才」:近年來先後編制的成績分析、學籍照相、課程管理、檔案徵集、學生評價等軟體,都能夠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其中,課程管理系統已被縣教育局投入使用,檔案徵集系統即將投入使用,學生評價系統如果進展順利,也可能被上級主管部門選用。而我這點兒所謂的「才」,是在1987年首次接觸計算機以來,以近30年、超50%的「八小時之外」的時間與汗水堆砌起來的。
最後說「會學」。當前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有人綜合計算,全世界的知識總量,七到十年就會翻一番。面對如此浩瀚的知識,如果不「會學」,什麼都想學,什麼都去學,結果無異於置身無邊無際的沙漠,肯定會被弄得身心俱疲、一籌不展。
我認為,「會學」首先表現為會選擇。選擇那些與我們的專業發展密切相關、與我們的興趣特長高度契合、為我們的修身養性錦上添花的知識;選擇那些適合我們的學習方式、技巧與載體。
其次表現為會思考。傳統的紙媒體知識容量小、內容單一,但都經過作者、編輯的字斟句酌、反復推敲,體系嚴謹,錯誤與疏漏較少;現代的網路媒體知識容量大、內容豐富,但很多是「剪刀加漿糊」,東拼西湊,體系鬆散、錯漏隨處可見。「會學」不是純粹的拿來主義,不要總糾結於「XX書上說……」、「XX網友說……」,而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再次表現為會創新。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發現別人的錯漏,會體會到「學習是快樂的」;能夠深入研究並糾正別人的錯漏,就會深切體會到「學習是快樂的」。我最近受命做檔案徵集系統,其中需要實現郵件群發功能,這個東西我不會。上網搜了幾段代碼,反復測試,選定了其中效果最好的一段。這段代碼發送163郵件正常、發送其他郵件不正常,提供下載的所有網站也這么說。我偏不信邪,經過數十次的修改與測試,在換了兩處單引號為雙引號後,奇跡終於出現了:所有郵件都可以正常發送了。
最後表現為會堅持。任何學習都會遇到困難與挫折,有些困難與挫折在未被攻克之前,感覺就是永遠的攔路虎。如果繞道走或裹腳不前,就永遠與成功失之交臂了;如果咬咬牙挺過去,哪怕碰得頭破血流,也總會收獲站上巔峰的喜悅。
在我與教育教學、計算機結緣的近30年裡,「樂學」、「勤學」、「會學」的場景總是在不斷地上演著,很多次都幹得筋疲力盡、沒有信心、想放棄了,過兩天卻峰迴路轉、柳暗花明、豁然開朗,最終激勵我走到現在。而現在,學校的新課改已隆重啟幕,面對大量的新觀念、新思想、新做法,我們與其埋怨拖延,不如主動參與,切實踐行「樂學」、「勤學」、「會學」,讓我們的生命始終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讓我們的職業永遠綻放著淡淡的書香。
Ⅲ 怎樣加強教師進修學校培訓工作總結
在強調教育內涵發展的今天,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教師培訓被賦予新的歷史使命,那就是從培養數量充足、學歷合格的教師走向培養質量達標、能力勝任的教師。然而與教育發展的要求相比,當前中小學教師培訓還有諸多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培訓目標重知識、輕技能,培訓內容重理念、輕務實,培訓方式重講授、輕互動,培訓評價重結果、輕過程等等。基於這些問題,結合我市的實際做法,談談如何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具體做法是:
一、加強培訓隊伍建設
培訓者原來均為進修學校教師,現調整為進修學校專業教師,縣教研室教研員、市縣學科帶頭人、各學校校長、省市教育學院教科所專家、北京大學教授等,保證了培訓者的素質,提升了培訓的檔次。同時加強了培訓的組織管理,我們明確中小學校長是各校教師培訓的第一責任人,縣級以上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和兼職教研員是校本培訓的主要實施人,所有教師培訓工作均納入學校教學質量綜合評估。這些措施保證了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有序、高效地進行。
二、充實培訓內容,注重培訓內容的構建和更新
在完成教育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所規定內容的前提之下,緊扣教師的教學實際和素質教育的需要,在我市組織了全市中小學骨幹教師培訓、學科帶頭人「優質課」送課下鄉活動。緊扣中小學教師的教學實際,選擇好培訓內容是增強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前提。
培訓內容是師資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培訓內容構建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培訓的實效。但是,傳統的師資培訓內容由於知識載體與傳播手段落後,傳授途徑單一,傳授速度慢,周期長、范圍窄等原因而過於陳舊,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使得整個師資培訓整體上流於形式,沒有取得應有的成效。因此,師資培訓的內容需要更新,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理念,增加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並具有時代感的新內容,把文本資源、網路資源、個體資源以及在教學互動中產生的資源融為一體,體現培訓內容的群眾性、實用性、靈活性和多樣性,並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共同構建包括知識課程、情意課程、活動課程和自我發展課程的完整課程體系,進一步優化課程結構,創設具有個人特色的課程表,使每一位參加培訓的教師能得到充分的發展,使培訓內容既體現先進性、理論性的要求,又突出實踐性、針對性和實用性。
三、拓展培訓模式
1、校外集中培訓。如學科骨幹教師培訓、新教師培訓班主任培訓等,全部集中在縣教師進修學校進行。
送教下鄉。如新課程示範課,組織中小學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雙休日到各鄉、校進行現場示範教學,較好地解決了「理論性培訓」與「操作性培訓」相脫節的問題。
2、校本培訓。通過縣級培訓的骨幹教師和兼職教研員,以校為單位,利用每周教研活動時間進行,將「點」上的培訓擴大到「面」上的培訓。
3、為保證培訓的實效性,我們在充分調研、確立專題內容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專題的特點,認真研究選擇最佳的培訓模式,力求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徹底改變了培訓形式單一化的現狀,且充分利用了網路教育資源,不僅開闊了教師的視野,調動了教師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增強了教師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觀念,提高了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提高了培訓的實效。
總之,培訓中以緊扣中小學教師的教學實際,選擇好培訓內容是增強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前提;以加強學校硬體建設,加強培訓組織管理,改革培訓模式等是提高中小學教師培訓實效性的重要保障;以爭取領導支持,提升培訓教師的思想認識,是提高中小學教師培訓實效的有效途徑。我市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中小教師培訓的路還很長,我們將在今後的培訓實踐中探索和革新,以取得更佳的培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