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老師
1、要修佛法,就要吃苦。現在人吃不了苦,所以南老這么說。
2、要修佛法,就要改變自己的習氣,去除貪嗔痴慢疑,現在人放不下財色、名利、爭斗、酒肉,所以南老這么說。
3、不著法相。法無我。佛法非佛法。
4、不著人相。人無我。若認為「我在修佛法」則著我相。
5、佛法不是修來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本自圓成,修個什麼?
『貳』 請教諸位師兄南老師接棒人的問題
個人認為:說輕點,雷雷、晴朗的天是在無事找事,嘩從取寵;說重點,是惹是生非,心懷鬼胎。全然忘記了南懷瑾老師本人多次強調他沒有一個學生,他也只是一個當演員的老師(當然,這是我們最尊敬的南老師這個人一貫的虛懷若谷,心無所住)。全然忘記了我們的首愚師父多次強調要做一個老實本分的人的教導。退一萬步,就是南老師要確定什麼唯一的接棒人(個人認為這既無必要,也無可能,純屬畫蛇添足,多此一舉),是神降臨了嗎?是佛再世了嗎?對我們的身心轉換有什麼益處!
『叄』 南老師千古! 國慶回老家沒上網,回來從網上得知南懷瑾老師過世了,謹向南老師致以虔誠的敬意!
同感。南師已修得十地菩薩,此番圓寂,令我輩悲喜交集啊。我現在正搜集並珍藏南師所有的文集ing
『肆』 南老師講論語的一本書名叫什麼
論語別裁,我有電子版,要的話郵箱
我發了,還有錢穆的論語新解
『伍』 怎樣應聘南方老師
中國教育在線, 教師招聘網站, 先注冊後登陸, 再進入系統進行操作就可投遞簡歷.
『陸』 轉載:松月老和尚 南老師 有聯系嗎
摘自----我讀南懷瑾 「三個夢決定了我一生的命運。」南老師的這句話,連同他講的三個夢的故事、我聽過好多次,開始的時侯,我都沒有在意,聽過去也就算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還在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就這么說的。每個人都會做夢,幾乎每天晚上都有夢,各種各樣的夢;夢中的境況,一醒來就變得模糊了,很難留下清晰的記憶。寫文章的人,白天搜斷枯腸找不到的好句子.往往在夢中會出現,但一旦醒來再去追憶時,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了。南老師同常人一樣,也愛做夢,特別是他小的時侯,也許是體弱多病,夢也特別多,常常從惡夢中驚醒,又哭又鬧,弄得全家不得安寧.童年時做過那麼多的夢,醒來都忘了,只有這三個夢記了一輩子;他每次給人家講自己的故事,總會講到過三個夢,而且總是說;「這三個夢決定了我一生的命運。」 我這本書初稿完成,第四次到南老師那兒去的時侯,又一次聽到了「三個夢」的故事,我一下子懂了,他講的話可能有道理,於是,我把他的三個夢也寫到這本書里。 第一個夢:母親抱著他到海邊玩。海邊離家不遠,也就幾里的路。站在海邊,放眼東望,茫茫一片。忽然.烏雲密布,海浪翻騰,天空中出現了幾百幾千條龍,數不清的龍在空中飛舞。他伸出小手去抓,抓住一條,拿雙手一扯,把一條龍扯成兩段,扔在地上.再抓一條,又扯成兩段,又扔在地上。到最後,空中的龍被他抓光了,只剩下一條龍,一條巨大的黑龍,在空中張牙舞爪,南老師伸手去抓,怎麼也抓不住,在又氣又急之中,被驚醒了,原來是一個夢。 第二個夢:南老師說自已小時候很怕黑,很怕鬼。同一般小孩一樣,又怕鬼有想聽鬼的故事。晚上睡覺,都十幾歲了,還跟媽媽睡。老式的床很大.像一間小屋,他睡在里頭,媽媽睡在外頭,保護著他,有一種安全的感覺。有一次,他夢見自已一人來到一個地方,很黑很黑的地方,他心裡很害怕。慢慢地,前方出現了一線光明.他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忽然,半空中出現了一隻大老虎,渾身黑色的大老虎,老虎撲過來,趴在了他的身上,並沒有想吃他或傷害他,但他被嚇壞了。一下子醒了。 第三個夢:一次,南老師夢見自己不知怎麼站到了磨盤的上面。石磨是當年溫州一帶家庭常用的東西,農村裡幾乎家家必備。石磨有大有小,或一個人推.或兩個人推,把米磨成粉,做米餅做年糕。南老師站在磨盤的當中,磨盤在轉,也沒有人推,在那兒不停地轉。磨的周圍,擠滿了豺狼虎豹等各種凶惡的野獸,個個呲牙裂嘴,張著血盆大口、南老師站在磨盤上,面對如此恐怖的場景,無路可逃,一下於被嚇醒了,嚇出了一身的冷汗。 摘自----我讀南懷瑾 南老師一生中的一件大事,一件常人很難做到又很難理解的大事,那是在一九四三年秋天,南老師離開袁煥仙,沒有打招呼,一個人悄然上了峨眉山,「閉關」去了。「閉關」是佛門當中的事,道家也有類似的做法·剛「入園辦道」.一般讀者也許都不太了解「閉關」是怎麼一回事。「閉關」一詞,最早見之於《易經》復卦象辭;「先王以至曰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是齋戒安身靜養的意思.後世談到閉關,就拿釋迦牟尼掩室於摩竭.維摩緘口於毗耶等來說明。中國的禪宗盛行此風。到了後來,不管什麼宗.動不動就是閉關,什麼「拜經關」、「念佛關」,名目繁多.宗門相傳:「不破本參不入山,不到重關不閉關。」峨眉山是國內的名山之一,歷史上有數不清的神話傳說。南老師「閉關』的大坪寺,在中峰頂上。要到達大坪寺,只有懸崖峭壁上的兩條山路,一條則猴子坡,一條叫蛇倒退,光聽這兩個名字,就知道大坪寺不是一般人可以上得去的地方,所以,這里幾乎常年很少有什麼遊人香客。山上吃水困難,只靠一個蓄水池.積存雨水和冬天的雪水。南老師在這里同出家人一樣,也是「過午不食」;吃的菜叫做「萬年菜」,辣椒、鹽巴和乾菜;初一、十五,有一點豆腐吃,就算「開葷」了.每年農歷十月以後,大雪封山,好幾個月寸步難行,南老師有兩句詩描述當時的情況;「長憶峨眉金頂路,萬山冰雪月臨扉。」關於大坪寺,也有很多傳說。據說大坪寺的開山祖師叫松月老和尚,大概是明末避世的得道高人,出家以後,獨自住在中峰絕頂的草茅叢中,同猴子、老鴉和蛇為伍.還有一隻為他巡山的黑虎;沒有吃的,只能吃烏頭,烏頭有毒,而這個老和尚吃了居然沒事。後來,大坪寺每年冬天,全體僧眾都要吃一次烏頭,來紀念松月老和尚的苦行精神。南老師到這樣一個地方「閉關」,他的勇氣,他所面臨的困難,常人是難以想像的。山下有一個「山王廟」,山王,山中之王,大老虎也。「山王廟」中供著一隻泥塑的大老虎,渾身黑色的大老虎.相傳就是保護松月和尚的那隻黑虎。南老師進到廟里,第一個感覺.自己好像來過這個地方,他童年時代「三個夢」當中的第二個夢,在這里得到了應驗,夢中趴在他身上的那隻大黑虎,同「山王廟』里供的這只大黑虎一模一樣。南老師後來說,命中註定他要到峨眉山「閉關」,而他的閉關一定是順利的,因為有這只大黑虎保護。大坪寺高處中峰之頂,和尚們的糧食給養,全靠兩位苦行僧從山下挑上來。這兩位苦行憎。一位又聾又啞,都稱他為啞巴師兄,據說聰明絕頂;還有一位叫通永法師,貴州人,早年投身行伍,不通文墨。他比南老師年長,同南老師結成了深厚的情誼,他們兩人之間,互稱師兄。五十年後,南老師到廈門南普陀寺主持「禪七」,也把通永法師請去。這是他們分別了半個世紀後的第一次見面,通永法師已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看起來身板還很硬朗;我想從他嘴裡了解一點南老師當年「閉關」的情況,可惜他閉口不談,我只好作罷。南老師一生有兩次「閉關」,這次在大坪寺閉關是頭一次.當時他只有二十多歲,做出了一般人特別是年輕人難以想像的事情,現在.我們這些方外之人要想了解南老師的那段經歷.也是難以理喻的、南老師在「閉關』期間,留下了好幾首詩,從他的詩中,或許能看到一點南老師那時的心路歷程。南老師的一首詩是這樣寫的:雲作錦屏雨作花. 天饒豪富到憎家. 住山自有安心葯, 問道人無泛海槎。 月下聽經來虎豹, 庵前伴坐侍桑麻。 渴時或飲人間水.但汲清江不煮茶。南老師的這次「閉關」,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現在家鄉有的人,一提起南老師,就說他是個老和尚;其實他一生中並沒有當過和尚,只有這一次「削發為僧」的經歷,當的還是一個假和尚。南老師當時已經成家.他有妻子兒子,他不想出家;但為了修證佛法,他要到這里閉關、寺廟的規定.在這里閉關必須當和尚.要削發,要穿僧衣,南老師接受了.只是沒有受戒。在這三年中,南老師獨處幽室,與外界斷絕了一切聯系,埋頭閱讀《大藏經》。《大藏經》是漢文佛教經典的總稱,也叫《藏經》、《一切經》,內容分經、律、論,包括了印度和中國的佛教著述,南北朝開始編輯,至唐代已有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以後各代有新譯經和著述入藏、近年來,海峽兩岸都影印出版了《中華大藏經》和《敦煌大藏經》,我曾抽了一本翻翻,只能望書興嘆,恐怕沒有見個人能讀完這部經典。我問過好幾個出家人還是頗有名氣的法師,有沒有讀過《大藏經》.都是以搖頭來回答我。而南老師在峨眉山閉關時,把整部《大藏經》從頭到尾讀了一遍,這就為他日後被奉為「禪宗大師」奠定了甚礎。峨眉山大坪寺。在南老師的人生軌道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驛站;在他的心路歷程中,是一個抹不去的記憶。幾十年後在他開始同國內聯系時,最關切的一批朋友中,就有大坪寺的師兄弟們.可是後來,師兄弟們請南老師出資修建大坪寺.重續大坪寺的香火,南老師卻沒有答應。這本來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南老師只要一點頭,一張嘴.就會有人願意出錢來做。南老師不做,不願意做,我看大概有兩個原固:一個原因是,南老師熟心鑽研佛學、傳播佛學.但他對純粹的宗教活動並不很熱心,他認為那是宗教界的事,他自己不想涉足宗教界,他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另外一個原因,南老師也是人,同凡人一樣,南老師也有懷舊倩結.到了晚年,對自己當年生活過的地方,自然有一種懷念之情。但南老師同凡人的不同之處,正在這種地方。南老師不原意花錢修建大坪寺。正同他不答應修建他的故居一樣,為了不給別人留下一個為自己樹碑立傳的印象。南老師不搞個人崇拜,他也不願意別人對他搞個人崇拜,凡是有一點點這種味道,他都不會答應
『柒』 南老師已不認洪文亮為學生
善清師兄找洪文亮有事情嗎?為什麼拿些東家長短的事情來問呢?這個問題對你研習佛法有幫助嗎?如果沒有幫助還是好好做該做的事情吧。我這么說請不要錯怪我啊,師兄。
『捌』 南老師:為什麼數息
為什麼數息----南老師 為什麼要數息?數息的目標再講一遍,你打起坐來數息一二三,為什麼用數呢?能數的是心念,不管你數不數呼吸,同呼吸沒有關系,不過借用呼吸把這個心念拉回來,跟呼吸配合。大家學佛學道,拚命在那裡數息,我說你們是學佛還是學會計啊!呼吸是生滅法耶,進來又出去,出去一定是空的嘛,你數那個空的東西幹嘛!可是佛為什麼叫你用數息呢?因為你心拉不回來,所以用呼吸往來做工具,把心拉回來,心回來你就不要數了嘛!不數干什麼?隨。 第二步是隨息。呼吸出去知道出去,進來知道進來,旁邊那些思想妄念一概不要理。那等於昨天我講禪宗祖師的一句話——「龍銜海珠,游魚不顧」。聽懂了嗎?心念專一,旁邊的雜念思想,一概不理。「龍銜海珠,游魚不顧」這句話,初步可以借用到這里來。你專一了嘛!專一了就隨息,氣進來心念知道它進來,你管它到哪裡!但是你有感覺的。這個氣進來,莊子說「眾人之息以喉」,記住哦!普通人的呼吸只到胸部肺部,或者身體不好,只到喉部。「真人之息以踵」,得道的人,有工夫的人,氣一進來,一直灌到腳底心。我老實告訴你一個經驗,像我呼吸,沒有感覺到身體有呼吸,但四肢腳心腳趾頭氣都到了。你氣長命就長嘛,氣短命短了,這叫隨息。你看唱京戲、崑曲,那個小姐同那個書生,相隨來也。就是跟著來了,這叫隨息。你不要去用心的,有一些雜念妄想一概不理,你已經知道了嘛!還去管雜念妄想於什麼!你知道雜念妄想,妄想就已經跑開了,所以你只管這個息。這樣聽懂了吧! ----《答青壯年參禪者問》
『玖』 有聽說南懷瑾老先生認為兒童不宜打坐。不知道這樣的說法出自南老師的哪部著作哪位知道詳情請給個說法!
我看過南禪7日視頻,裡面打坐的孩子特別多,您說兒童不合適打坐,道理不太通。
個人的建議是父母必須要也會打坐,才好讓孩子一起練,不然自己都不懂,孩子有問題跟誰問啊。如果您自己打坐了,就能夠了解打坐是否適合孩子了,不必要「問道於盲」。
我自己兩個孩子都打坐!!沒啥問題的。
『拾』 南老師是什麼意思
樓主了,無法就是男老師的意思了,還能啥意思,還女老師樓主,真會開玩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