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老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只有善於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中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例如學習《熱空氣》一課,出示一個自製的熱氣球,當點燃中間的酒精棉後,熱氣球飛起來。看到這種現象後,學生的興趣頓時高漲,議論紛紛。此時,我不失時機地提問:「你們想到什麼問題?」問題一提出,活躍了學生的思維:「熱氣球為什麼會飛?」「是什麼力量讓它飛起來的?」「它能飛多高?」「怎樣才能讓它飛的時間更長一點」……通過觀察、討論,喚起了學生探索的慾望,激發了學生質疑的興趣,使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探索未知的活動。
②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出自何文
出自《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第1版,第144頁。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並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
《愛因斯坦文集(套裝共3冊)》收錄了愛因斯坦關於自然科學哲學問題和一般自然科學方面比較有代表性的論述,內容主要是愛因斯坦自己寫的文章、講稿和通信,也包括別人寫的愛因斯坦的談話記錄。此外,還收了幾封別人寫的有關的通信,作為附件。
(2)興趣是老師擴展閱讀: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美籍德裔猶太人,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奠基人,相對論——「質能關系」的創立者,「決定論量子力學詮釋」的捍衛者(振動的粒子)——不擲骰子的上帝。
他創立了代表現代科學的相對論,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在現代科學技術和他的深刻影響下與廣泛應用等方面開創了現代科學新紀元,被公認為是自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物理學家。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③ 為什麼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
因為你只有對一件事物起了興趣,才能有動力去學好它,去關注它,讓它成功,有了興趣等於擁有了上升的動力。但是有時候,興趣太多,就像田裡的草,互相爭取養分,你得得顧及的面面俱到,養分沒了,同時也沒有一棵草真正的存活了下來。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向著自己的興趣去做,才是會心甘情願的!才不會勉強自己!這是你自己的心聲!所以說,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
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600字作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有人說,興趣是一種動力。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情,如果這件事情是他比較感興趣的事,那麼他一定非常願意去做。既使再苦再累,困難重重,他都心甘情願地去做。
比如,過去的小朋友喜歡做"捉迷藏"的游戲,玩到天黑了,還想玩,忘了回家,忘了吃飯,急得家長到處找。好不容易找著了,可孩子還是沉迷在玩的興奮中,不想回家,家長們有的是連哄帶勸,有的是連拉帶推,有的是連打帶罵,孩子們這才很不情願、戀戀不舍地回家去了。現在的小朋友,大都愛玩電子游戲,玩起來什麼都忘了,作業忘了寫,家忘了回,飯忘了吃。不僅是利用雙休日去網吧玩,就是在平時,有的也是背著家長,瞞著老師,偷著去玩,而且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甚至通宵。但仍覺得時間短,沒玩夠。
事實說明,興趣,使人不怕吃苦;興趣,使人廢寢忘食;興趣,使人執著而願意付出努力。人一旦對某種事情產生了興趣,那麼他會竭盡全力投入到從事這件事情的活動中去。試想,如果一個學生把玩"捉迷藏"、打電子游戲的那種積極態度和熱情用於學習中,那麼,他的學習情況會是怎樣的呢?毫無疑問,他的學習一定是很棒的,甚至是非常好的。因此,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不可忽視的一項任務。對於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大膽質疑、勇於探索的強大動力。如果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那麼,他在學習中所付出的精力和在學習方面產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如何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始至終主動參與學習,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教師一定要根據低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玩游戲、愛活動的特點,精心創設有趣的學習情境。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使學生樂學、愛學。在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學習中,教師還要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給學生營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的活動空間,讓學生在經歷動手活動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堅定學好知識的信心。由於學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有所不同,所以對某一問題的看法和思維的層次也不同,在學生交流討論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想法和思路,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樣,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有好處的。
在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創造性地應用教學資源,精心創設情境,就能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形成,將變成一種學習的動力和信念,這種信念將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敢於質疑、敢於挑戰。
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學生學好知識的重要基礎和保障,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⑤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是誰說的
愛因斯坦說的。
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的一生正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兒時的愛因斯坦口齒不清,性格孤僻,不喜歡與人交往,老師都認為他「做什麼都將一事無成」。但他從小就充滿了旺盛的求知慾,興趣愛好廣泛。
愛因斯坦5歲時,父親送給他一個羅盤。他發現指南針總是指向固定的方向,覺得非常驚奇,於是他對這個羅盤愛不釋手,天天研究,執著地想弄清楚原因。直到他老了還記得這個羅盤,他覺得,正是這個小小的玩意,將他引進了一個神奇的科學世界。
眾所周知,大學畢業以後愛因斯坦成了瑞士聯邦專利局的一名公務員,但因為對物理學濃厚的興趣,使他堅持在工作之餘繼續自己的研究,從而提出了革命性的著名理論——相對論,成為了舉世矚目的物理學大師。正是因為愛因斯坦從小培養起了個人的興趣,點燃了他生命的熱忱,所以他才取得了這么偉大的成就。
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如何理解
這句來話是有道理的對吧。每一個源家長從孩子一出生開始,就寄希望於從孩子的各種行為裡面發掘他的興趣愛好。雖然家長會將很大一部分精力投放在孩子的學業上面,但興趣的挖掘也是教育事業的重中之重。因為我們深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不僅可以提高效率,帶給人無限的動力、熱情以及面對挫折的力量,它還可以培養人的情操,修養人的氣質,甚至興趣可以發展為一個人的終身事業。
⑦ 怎樣理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其實初中歷史學習的是最基礎的概念性知識,就是理解性的東西,很多的知識是靠自己去學習去理解的,因此一定要培養自己的興趣,這樣再配合好的學習方法,是很容易的。
第一,興趣至上——對歷史學習保持濃厚的興趣
如果一個人覺得歷史很難,學習很苦,從而把學習歷史看作一件苦役,那麼他只會被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不是積極主動地學習。其實,歷史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東西,試想漫漫歷史長河中的燦爛文明、古今中外的英雄傳說、轟轟烈烈的歷史事件,這本身都讓人產生無限遐想。
第二,方法為主
1.「溫故知新」和善於思考。歷史的學習是以記憶為基礎的,所以不斷地回顧以前所學知識和對新的歷史知識進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不僅能增強記憶,還能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閑暇之餘,突然想到一個歷史名詞或者某個故事中涉及歷史,應該馬上回憶教材上的知識,如果有可能的話追本溯源,思考通過其他渠道得到的歷史知識和教材所述知識的聯系,把知識弄清楚,這樣也算是時間的充分利用。
2.整理、整合歷史知識。針對歷史知識比較瑣碎的問題,我們就需要自己動手去整理和整合所學知識,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實根據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加以整理,簡化成歷史線索,以建立主幹知識的結構和知識間的相互聯系。當然,在整合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下試題調研,把上面的精彩總結內容摘抄或剪下來,反復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
3.讀歷史教材。讀歷史教材需要「讀」目錄、引言、課文、插圖、材料、地圖、引文、注釋、思考題和大事年表。第一,在理解章節目錄及內在聯系的基礎上明確此章節講了什麼問題,以及圍繞此問題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第二,根據教材,分析、歸納每個方面講了幾點,每點都包括哪些基礎知識,並用簡明扼要的文字表達出來。第三,找出書上的核心詞、關鍵語,明確哪些是必須記住的,劃出來加強記憶。
4.上課要專心聽,下課後多記、多背,對一些歷史年代要聯繫上下文的內容來記憶。學到某個歷史事件時,首先要對歷史事件的背景有個清晰的了解,然後弄清它的意義、作用、影響等,做到理解記憶。多閱讀一些歷史課外書,除了能增長見識外,還幫助你理解歷史課文。
5.解題的思考。策略需要結合自己的需要相應作出調整,而解題則需要注意:一是「解」,即想盡一切辦法解答問題;二是「思」,即解題後的回顧和反思,總結出解題方法並糾正思維誤區;三是「歸」,即將獲得的知識經驗與教材相印證,回歸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