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班主任標准
班級是教育教學和管理最基層的學生組織,是學校培養教育學生的基本單位,學校的各項教育和管理目標的落實以及教學計劃實施,均須通過班級來完成。班級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校工作的正常開展,影響人才培養規格和質量。因而班主任必須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那麼,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首先,班主任必須明確班級管理工作目標,然後確定班級管理內容,並採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完成班級管理內容,實現班級管理目標。科學合理的班級管理目標其實就是優秀班集體標准。
優秀班集體標准
第一、要有優秀班主任
班主任是班級教育與管理的領路人,是班級靈魂,在班級當中起到直接的關鍵作用。班主任工作好壞直接影響班級管理質量,因而班主任都必須向優秀班主任看齊。優秀班主任條件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充分信任學生、平等對待學生、勇於為學生負責。
第二、要有得力的班幹部
班幹部是班級核心,是實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主要力量,大部分工作需要他們來完成。班幹部工作就是班級工作,是班級工作直接反映。班主任應建立優秀班幹部集體。
優秀班幹部集體標准為:班長得力,班幹部團結,班干思想品德高,學業成績好,在同學中威信高,樂於為同學服務,敢於同不良現象作斗爭,工作講求實效。
第三、要有良好班風、學風
良好班風、學風、為班級工作基本要素。
班風是指班級成員共同具有的思想和行為方面的穩定風格。它是班級整體形象概括,具有相對穩定性,是所有班級成員共同的精神面貌。班風一旦形成,班風就具有無形的制約、管理、促進提高的長效效應。
班風效應有如下幾方面:一是具有約束作用;二是具有保證作用;三是具有激勵作用;四是具有維護作用。班風也可以用一些詞語來概括,比如,團結、求是、進取、創新等。
學風是班級成員共同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精神上的穩定風格。學風建設是班級建設重點。其中,學風是核心,是根本。
優秀學風標准如下:成員學習態度端正,學習目的明確,學習動力充足,學習方法得當,學習成績出色。
第四、具有健全的班級工作制度
古人雲: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優秀班集體必須要有健全的完善的規章制度。既要有獎勵制度,也要有處罰制度。包括:三好學生、優秀班干、推薦制度、學習優秀獎制度,學習進步獎制度,促進綜合素質提高的措施,創新獎勵制度,班規公約,班級違紀處罰條例。
第五、成員整體素質高
一是成員要有集體凝聚力和集體觀念;二是成員學業成績好;三是成員愛好廣泛,特長明顯,知識面廣,組織能力強。
如何使優秀班級獲得持續發展?
---------- 班級文化是班級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因為,一個群體有什麼樣的文化,就有什麼樣的群體精神。在班級實踐中,我試圖從班級自然環境的設置,學生自我管理的制度認同,班級主體人文責任意識的激發等方面,培養一種班內學生認可的思想精神。使班級教育在思想上,成為潛移默化、春風化雨式的熏陶與滲透;在行為上,喚起學生作為「人」的自覺與自律,從而形成班級師生和諧互動的良性發展效應。實踐證明,只要班主任用心著力去營建班級的特色文化,這一嘗試與探索,必將成為班級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一、營建「環境文化」,確立班級全面發展的特色目標
每當學生走近一個新的班級,他們首先直覺感受到的是班級環境向自己提供的視覺信息。把班級建成學生生活的家,這常常使我在面對一個新的班級所做的第一項工作。對班級的美化設置,如何代表我「這一個」對班級的環境建設的獨特理念與思考?十餘年的班主任經歷,我基本形成了這樣的認識:即在教室黑板的正方向,確立班級班風的發展目標。在最中間處,製作一塊「文明之家」牌匾,以示班級總體的發展方向。在牌匾的兩側,設計出富有特色的「團結、拼搏、求實、創新」八字。
我是這樣向學生解釋班風八字的:一個集體,走向文明發展之路,這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在文明之路引導下,團結出人心,出凝聚力,這是第一位的。但是,團結不等於一團和氣,只有拼搏,班級才有發展奮進的希望。班級的發展,不能擺花架子,圖形式,要遵循教育規律,實實在在。但求實,不意味著班級發展「墨守成規」,人雲亦雲。只有創新,班級發展才有生機和活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在教室後黑板的正上方,我向學生提出個人發展的全面目標。正中間,我一般布置一面國旗,讓學生時刻銘記自己的祖國並忠於祖國。國旗的兩邊,鐫刻了個人發展的八字目標——「做人、求知、健體、共處」。讓學生明確學校教育的核心是一切為了人的全面發展,而在人成長發展的諸要素中,做人,是第一位的,做不好人,也做不成事。同時,掌握獲取知識的正確方法,通過經常鍛煉擁有健康的體魄,學會在集中與人和諧共處,這也是人生成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在教室的左牆上,我一般向學生提出班級學風的核心要求——「勤」和「恆」。勤是學習態度,恆是學習精神,簡簡單單知識兩字,但直指良好學風形成的靈魂。在教室的右牆上,我一般每一學年在學生中開展一次「名言警句」征選活動。通過評選,把大多數學生認可的,符合班情的警策之語,製作成牌匾,懸掛於牆壁之上。
為了使師生了解班級的現狀,班級在講桌上設計一副台板。下面布置有學生室位示意圖,班團幹部名單及職責,作息時間表與課表,班級基本管理思路與制度。班級總體設計突出一個「變」字,隨班情而變,隨時間而變。「班級美化表我心,一字一語總是情」。班級布置得每一處設計,都代表了我對班級學生的希望與要求。它作為一種無形力量,無不每時每刻在激勵影響著每一位學生,我將這一靜態教室環境的設置與美化,稱其為「環境文化」。
二、創設「制度文化」,形成班級有規可依的認同意識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的最基本單位。在建設法治國家的今天,通過民主參與形成班級特色的管理制度,在動態管理中不斷充實完善修訂班級管理制度,並將這些系列制度宣傳給每一個受眾對象,使他們在思想上形成認同意識,在行為中自覺去實踐,從而形成班級有規可依,有規必依的制度氛圍。我將這一制度的民主制定、宣傳推廣、修訂完善、大眾認同、形成自覺地過程,稱其為「制度文化」。
在班級管理實踐中,我基本確立了班級的框架管理制度如下:
1、在管理秩序方面:班級先後相繼確立了班團支部定期選拔任用制度;班團幹部崗位責任制度;班團幹部輪流值周制度;班主任工作作風制度;班級「愛心」救助制度;班級「1+1」幫扶制度;班級評優樹模製度;學生座位定期輪換制度,家長聯系信訪制度;建立學生「信用檔案」制度等。
2、在學習成績方面:班級相繼確立了學生作業學號登記制度;科代表定期座談制度;學習方法交流制度;科任教師與學生聯絡制度;學習園地管理制度等。
3、在文體安全衛生方面:班級相繼確立了每日「兩操」出勤檢查制度;每兩周舉辦一次「班級文體活動」制度;班級安全防範責任落實制度;衛生小組輪流值周制度等。
班級每一項制度從民主討論到形成意見,從宣傳推廣到貫徹實施,從發現問題到解決矛盾,從再次討論到修訂完善,這一民主參與的過程,使學生認識到了有規可依,有規必依的重要性與現實性。作為一個班級,班級制度不在多少,關鍵在於制度的形成是否符合班情,是否代表班級大多數人的需求,並被學生認可接受。以制度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這是「依法治國」思想在班級管理中的具體體現,是班級實現民主規范化管理的重要保證。
三、培植「責任文化」,激發學生自我管理的熱情
班級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班主任引導每一名學生在思想深處紮根做「班級主人」的責任意識,這是班級人本教育思想的必然要求。班主任的價值,存在於班級學生之中。只有班級一個個主任被激活了,並形成「舍我其誰」的責任意識,班級才能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長效運行機制。
培植班級「責任」文化,首先,要從幹部抓起。在班級實行幹部值周制度,調動幹部的責任意識。班級印製了幹部值周表,要求值周幹部逐天逐人登記班級在紀律、學習、秩序、安全、衛生等各方面發生的現狀,並在每周一主持召開班會,總結上周工作,提出本周工作建議。同時,幹部工作要接受學生監督,建立重大責任事故辭職制度及定期選拔制度。班級在班費管理方面,建立由班長任會計,團支部書記任出納的自收自支、發票簽字、盈虧定期向學生公開公布的財務管理制度。
其次,班級建立了「班情日記」,充分發揮每一名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班級每學期購買一本「班情日記」本,在扉頁上有全班學生手拉手的簽名與班主任的贈言。每天有一名學生在「班情日記」上抒寫自己對班級活動的真實感悟與建議,並在本周的班會上,作為學生代表,評析班級現狀與幹部工作。
在培植「責任文化」方面,尤其針對班級的特殊學生,班級為其設置了「信用檔案」,讓其自己紀錄違規言行,自己提出教育方法,自己對照檢查並為班級做好事。一系列措施的施行,使班級發展的主人翁意識得到空前提高,由此激發起的責任意識,成為班級和諧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營建「環境文化」,創設「制度文化」,培植「責任文化」,是我在班級管理中的一次探索與嘗試。如何構建「班級文化」,這是新時期班級管理中的新課題。教育的真諦在於學生對教育文化的認同,作為一名實踐者,只有教育者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與熱愛,用自己無私的愛心,勇於反思的耐心,甘做人梯的誠心,與時俱進的雄心,方能構築起「班級文化」建設的不盡長廊,也才能使未來受教育者感受教育事業的崇高與偉大,從而喚起中華民族教育春天的來臨。
② 班主任管理中批評與懲罰要注意哪些原則
1.了解和研究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包括學生個體的了解和學生群體的了解。
(1)觀察法:這是班主任了解學生最基本的方法。
(2)談話法:這是班主任了解學生、管理班級時常用的一種方法。通過集體談話和個別談話深入了解真實可靠的信息。
(3)書面材料和學生作品分析法:班主任可以通過書面問卷調查、心理測驗等書面材料以及學生的作業了解學生。
(4)調查訪問:這是一種間接了解學生的方法。班主任可以通過家訪、走訪學生前任班主任或任課教師等,了解學生個體或群體的成長經歷,深入了解有關背景原因。
2.組織和培養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
班主任應有計劃、有組織地在短時間內有效地組建班集體。
3.建立學生成長檔案(是班主任的基礎性工作)
建立學生成長檔案一般分為四個環節:收集——整理——鑒定——保管。
學生成長檔案有兩種:集體檔案和個體檔案。
4.組織班會活動和課外活動
(1)班會是班主任向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和重要陣地,是培養優良班集體的重要方法,也是養成學生活動能力的基本途徑,所以它成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
班會活動的特點:集體性、自主性、針對性
班會的種類:常規班會、生活班會和主題班會(最主要)
課外活動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徑,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是豐富學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5.協調各種教育影響
第一,協調任課教師的教育影響;
第二,協調學校領導的教育影響;
第三,協調班委會的教育影響;
第四,協調少先隊或共青團的影響;
第五,協調學生家庭的教育影響;
第六,協調社會教育影響。
6.操行評定
評定步驟:學生自評——小組評議——班主任評價——信息反饋。
7.班主任工作計劃與總結
班主任工作總結是指班主任對一個時間段(一般是一學期,或一學年)的整個班級工作過程、狀況和結果根據一定的標准做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評估。
班主任工作總結一般分為全面總結和專題總結兩種。
二、個別教育工作
1.優等生的個別教育
(1)優等生的特點
優等生,又叫「優秀生」或「先進生」,是指那些品學兼優,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都得到較全面發展的學生。
(2)對優等生的教育
①嚴格要求,防止自滿;②不斷激勵,提高抗挫折能力;③消除嫉妒,公平競爭;④發揮優勢,帶動全班。
2.中等生的個別教育
(1)中等生的特點
中等生,又叫「一般學生」或「中間生」,是指那些在班級中各方面都表現平平的學生。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思想基礎較好、想干而又干不好的學生;第二類是甘居中游的學生;第三類是學習成績不穩定的學生。
中等生有兩個共同點:一是信心不足;二是表現欲不強。
(2)對中等生的教育
①重視對中等生的教育。因為對中等生的教育不僅關繫到中等生自己的發展,而且關繫到整個班級的進步。
②根據中等生的不同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個別教育。
③給中等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3.後進生的個別教育
(1)後進生的特點
後進生是指那些在學業成績和思想品德等方面均暫時落後的學生。典型特徵:求知慾不強,學習能力較低,意志力薄弱,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卑,多疑心理和逆反心理嚴重;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和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
(2)對後進生進行教育
①關心熱愛與嚴格要求相結合。
②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
③善於發掘後進生身上的「閃光點」。
④針對後進生的個別差異。
⑤對後進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恆。
③ 班主任發放校服步驟操作的合格標准及優秀標准
班主任應該先統計好班上每一個學生的所穿校服的尺碼,然後把班上所有校服安尺碼分類放好,再根據統計好的尺碼發放給每一個人。
④ 深圳今年的優秀班主任評選活動標準是什麼
是一位稱職的人民教師! 帶過班級並很優秀的班集體的班主任! 班上的學生成績都很優異,孩子們的成長都很健康! 更多你可以再網上查一下咯!
⑤ 一個優秀班主任的標準是什麼
從現象上來看是有大多數同學都喜歡你,即使算不上喜歡,也應該是敬佩你!從你自己的角度是不論他們喜不喜歡你,你都盡力做好本職工作.另外要說的是不要太看中什麼職稱之類,這種老師是永遠不成功的!忘了告訴你,我就是學生.
⑥ 優秀班主任的標準是什麼
博學、不啰嗦、不能老找學生家長、不能放棄學習不好、鬧的、愛講話版的學生(他們更需權要幫助、而非那些學習好、愛拍馬屁、和老師套近乎的學生)品質良好、不收學生家長(黑)錢、盡量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為學生著想、能體諒學生、為學生打抱不平、不能只講大道理、和學生打成一片、錯怪學生時要道歉、品質優秀、學會注意學生、觀察他們、以便能正確認出他們是不是在撒謊。
這是我作為一個學生想的完美老師、建議你看看極道鮮師1、2、3部!!!
⑦ 優秀班主任怎麼帶班級
以人為本,通過班主任的正確引領,讓學生由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確立明確的可實現目標,從細節入手,就可以形成一個健康向上、團結奮進的優秀班集體。對學生公平、公正,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和愛護,這樣,學生就會從心底里感激班主任,並越來越聽話,班主任工作就會越來越得心應手,達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
優秀班主任管理班級的經驗分享
一、健全班級的規章制度。
依章「治」班這個班有學生70人,學生素質參差不齊,紀律鬆懈,生活散漫,尤其是班裡的幾位思想、學習後進生,無視校紀校規,一切以「我」為中心,給班風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如果任其發展,這些學生就會形成一種無視紀律約束的自由意識,而且還會對其它同學造成負面影響。為此,我決定從整頓班風入手,進行從嚴管理,從下面兩個方面開展工作:
a.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
一個班要管理好就必須制定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如考勤制度、紀律衛生檢查制度、公物保管制度等。這些制度教師協同班幹部制定,然後交全體同學討論、修改、補充。最後由班主任發布實施。制度建立之後,關鍵看執行。這時教師一定要率先垂範,起領導帶頭作用。
b.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實行「班務」自治。
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適用未來社會競爭的需要。在教師的統一安排下,由學生自己組織一些活動。來鍛煉他們的組織領導能力和積極參與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潛在的創造性。
二、關愛關心學生,培養學生自覺意識。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應該是愛孩子。對全班學生,無論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或是令人頭疼的後進生,均應一視同仁,愛得公正,才能讓學生信服。多一份耐心,給學生一點信心,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小孩,班級就象一個大家庭,教師就是家長,要對自己的子女充滿愛,這就要求我們得扮演多重角色,既是教師任的角色,又扮演家長的角色,當學生有困難時,我們總是盡心盡力地關心,讓學生在校讀書有一種在家裡的感覺,時時對學生有一種牽掛。
三、堅持班主任與各科任教師相結合,科學完美地管理班級。
特別是數學科任教師冉松教師,充分發揮出了主導作用。上學期他所教的數學科目在期末統考時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四、培優輔差,發揮學生合力優勢,使學生學業共同提高培優轉差是我們教學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我們看任何一個學生都是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中差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因勢利導,給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學生的「優」與「差」並不重要,關鍵在於如何去「培」與「轉」。作為教師重要的是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用思考什麼方法去鼓勵學生,讓學生有信心有動力去學。比如我班的陳秋萍、何岳等同學,在上學期考試時,數學都在50分以下,後來在老師的指導與優等生的幫助下,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在期末統考時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總之,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我們只有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因勢利導,做到愛生如子,這樣我們就成功了一半。
⑧ 幼兒教育如何更好的經營人才,你怎麼看呢
一、國家有明確的管制要求
幼兒園直接涉及到祖國未來的花朵啟蒙教育,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質量對孩子養成好的習慣起最為關鍵的作用。所以,國家對幼兒園在幼兒園教室,活動場所,會議室、師資力量及園內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安全、衛生、飲食等都有明確規定。如為了保證孩子安全問題,超過3樓則不能再設教室都有要求。
二、每個班必須要有“2教1保”
2教1保——是幼兒園的教師必須分配形式。
“2教”——1個主班老師1個配班老師,主要負責孩子的教育教學工作;
“1保”即保育員,主要負責孩子生活上的一些工作,比如負責室內衛生,負責孩子一日三餐。
工作的側重點不同,但都是為了孩子在幼兒園一日生活有序進行,現在崇尚保教結合,保教不分家。
三、大中小班都會限制孩子人數
為保證教學質量和孩子安全,國家對各班人數有明確規定,具體標准如下:
大班:最多35人;中班:最多30人;小班:最多25人;小小班:最多20人;
四、班主任是幼兒園的核心競爭力
幼兒園的每一個老師都必須要有《幼兒園教師資格證》,而班主任則是主要和家長溝通的負責人,班主任除了要教育和照顧好孩子以外,同樣需要與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因為家長會根據孩子的成長情況以及班主任的反饋決定是否繼續就讀該幼兒園。
⑨ 幼兒園優秀班主任評比標准
幼兒園優秀班主任評比標准
1. 班級工作積極主動,認真負責,一日生活常規活動優良。班級一
日活動、周活動、戶外活動,安排豐富有序。班級環境創設優秀,包括主題牆、自然角、家園欄、美術作品的及時更換與整理。(10分)
2. 班級保育工作細致,一日生活細則執行到位。在各項保育工作檢
查中獲獎者優先。(10分)
3.重視安全工作,班級無責任事故。(10分)
4.關心愛護幼兒,對幼兒能耐心指導,熱情幫助,無體罰或變相體罰幼兒現象,不挖苦、諷刺、排斥學習有困難或行為有缺點的幼兒,教育效果明顯。(10分)
5.在家長反饋表中深受好評,家長投訴率為0的老師。(10分)
6. 率先垂範,發揮班主任帶頭作用,與配班關系和諧,班級工作配
合默契。(10分)
7.主人翁意識強,服從領導安排,具有協作精神,對個人份外的事,積極主動,不計較得失,為幼兒園做出貢獻者優先。(10分)8.愛惜班級財產,班級管理能充分利用現有財物,物盡其用,保管妥善,無一丟失,班級物品擺放整齊有序。(10分)
9. 積極參與幼兒園各類比賽活動並獲獎,班級幼兒在各項活動中參加者多、獲獎者優先。(10分)
10. 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坐班制度,執行園內各項規章制度,晨練不遲到,出全勤者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