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老師古文

老師古文

發布時間: 2020-11-22 09:00:45

⑴ 關於「老師」的古文有哪些

1、[唐]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原文選段: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白話釋義: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2、[戰國]荀子《荀子修身》

原文選段:

君子隆師而親友

白話釋義:

君子尊崇老師而親近朋友。

3、[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原文選段: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白話釋義:

您的學子遍布了天下,何必需要親自在房前再種花呢。

4、[唐]柳宗元《師友箴》

原文選段:

舉世不師,故道益離。

白話釋義:

假如整個社會的人都不當老師,不尊重老師,那麼這個社會就會更加的背離道統。

5、[清]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原文選段: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白話釋義:

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⑵ 贊美老師的文言文有哪些

1、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釋義:令公的學生遍布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

2、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出自清代詩人羅振玉的《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

釋義:哪怕只當了你一天的老師,也要終身作為父親那樣敬重。

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釋義: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4、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出自清代詩人鄭燮的《新竹》

釋義:個人能夠超過老師和前輩,是因為老師和前輩的養育和培養。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西漢詩人劉向的《史記·李將軍列傳》

釋義:桃樹和李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便走成了一條小路。

⑶ 贊美老師的文言文

1、《無題》唐代:李商隱

原文: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譯文: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雲的鬢發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

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2、《詠懷古跡五首·其二》唐代:杜甫

原文: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台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譯文:落葉飄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風流儒雅堪當我的老師。悵望千秋往事灑下同情淚水,身世同樣凄涼可惜生不同時。江山依舊故宅猶在空留文藻,雲雨荒台難道真是荒唐夢思。最可嘆楚王宮殿早盪然無存,駕船人還指點遺跡讓人生疑。

3、《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唐代:白居易

原文: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譯文:綠野堂開著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說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學生遍布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

4、《聽穎師彈琴》唐代:韓愈

原文: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譯文:聽了你這琴聲忽柔忽剛,振人起強人坐令人低昂。倉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擋,淚潮呀早已經洶涌盈眶。

5、《己亥雜詩(其五)》清代:龔自珍

原文: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浩浩盪盪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⑷ 關於寫老師的詩句 古文 現代文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為人師表,無上光榮
(葉聖陶將「上」寫成「尚」)

⑸ 贊美「老師」的文言文有哪些

1、身教重於言傳。——出自清代學者王夫之

譯:為師者,要教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如何做人。

2、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出自唐•陸贄《奉天論奏當今所切務狀》

譯:言語去打動人的,其感染力不深;用行動去打動人的,其效應一定很快。

3、一日之師,終身為父。——元.關漢卿

哪怕只當了你一天的老師,也要終身作為父親那樣敬重。

4、君子隆師而親友。——出自戰國末思想家、教育家荀子《荀子修身》

譯:君子尊崇老師而親近朋友

5、事師之猶事父也。——出自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呂不韋《呂氏春秋勸學》

譯:對待老師要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表明對老師的尊重.

6、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出自戰國末思想家、教育家荀子《荀子.大略》

譯:國家想要振興,必須尊敬教師,重視傳授專長技術的師傅

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論語》

譯: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的缺點。

8、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出自〔宋〕李覯《廣潛書》

譯:一個人是否善就看他受的教育如何,他受的教育如何又應看他的老師的水平如何。

9、、片言之賜,皆事師也。——出自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譯:即使是一句話的賜教,都要把(他)當成老師

10、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出自唐.韓愈《師說》

譯: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與主動學習得可貴品質。

⑹ 關於老師的古詩文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譯文賞析:

綠野堂開著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說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學生遍布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

此詩運用借代的修辭,以桃李代學生,綠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這首詩通過寫裴度房子不用種花就占盡了萬物的精華(房子顯眼氣派)。表現了對一個老師桃李滿天下芳名遠播的贊美。

(6)老師古文擴展閱讀:

作者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稱香山居士,河南鄭州新鄭人,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影響極大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在《與元九書》中,他明確說:「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之則為詩。

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諷喻、閑適、感傷、雜律四類詩中,前二類體現著他 「奉而始終之」的兼濟、獨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視。

同時提出了自己的文學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而他的詩歌主張,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諷諭詩的創作而發的。

⑺ 關於寫老師的文言文有哪些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釋義: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2、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二》

釋義:草木凋零是因知宋玉的悲傷,文采灑脫學問淵博可當我師。

3、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釋義:老師,是(可以)依靠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釋義:孔子說:「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學習,看到別人缺點,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加以改正。」

5、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釋義:令公的學生遍布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

⑻ 關於尊重老師的古文

《呂氏春秋·尊師》節選:

神農師悉諸,黃帝師大撓……吳王闔閭師伍子胥、文之儀,越王勾踐師范蠡、大夫種。聖賢者,未有不尊師者也。今尊不至於帝,智不至於聖,而欲無尊師,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絕,三代之所以滅。

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聞,不學,其聞不若聾;使其目可以見,不學,其見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學,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學,其知不若狂。故凡學,非能益也,達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敗之,是謂善學。

譯文:

神農以悉諸為師,黃帝以大撓為師……吳王闔閭以伍子胥、文之儀為師,越王勾踐以范蠡、大夫文種為師。聖人賢者沒有不尊重老師的。如今,(人們)地位的尊貴沒有達到帝王,才智沒有達到聖人,卻想不尊奉老師,(那)通過什麼能達到(帝王聖人的境界)呢?這就是五帝廢絕、三代滅絕的原因。

況且上天造就人,使人的耳朵可以聽見,(如果)不學習,人耳朵能聽見還不如耳聾(聽不見);使人的眼睛可以看見,(如果)不學習,人眼睛能看見還不如眼瞎(看不見);使人的嘴可以說話,(如果)不學習,人嘴能說話還不如口裡有病說不出話;

使人的心可以認知事物,(如果)不學習,人心能認知還不如狂亂(無知)。因此凡是學習,不是能增加(什麼),而是(使人)通達天性。能夠保全上天賦予人的(天性)而不使它受到傷害,這叫作善於學習。

(8)老師古文擴展閱讀

名人尊師

1、毛澤東向教師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同志來到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他特意邀請自己在私塾讀書時的教師毛宇居一起用飯,席間熱情為老師敬酒。毛宇居不勝榮幸,感慨地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卻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2、周恩來不忘師恩

1952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苓突患腦血栓逝世,周總理參加了治喪委員會並送了花圈,輓聯上寫著:「張伯苓老師千古,學生周恩來敬輓。」

張伯苓病故後,周恩來一直惦記著張家的生活,自然災害時期,周恩來把自己的購物證給張伯苓夫人,還派人給張夫人送去500元,並囑咐交際處對張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關照。

3、朱德給老師讓座

1959年,朱德同志在雲南政治學校禮堂看戲,開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務員引了進來,朱德一眼便認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葉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禮,禮畢又緊緊握住老人的雙手將座位讓給老人,待老人坐定後,他自己才坐下。

熱點內容
小學二年級教學總結 發布:2025-09-17 16:05:57 瀏覽:320
小學教師學習筆記 發布:2025-09-17 15:10:22 瀏覽:380
2014年小學師德師風總結 發布:2025-09-17 14:19:55 瀏覽:129
教師1對1 發布:2025-09-17 13:05:38 瀏覽:317
粵菜教學 發布:2025-09-17 12:15:54 瀏覽:604
安徽省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09-17 09:07:06 瀏覽:940
英語字母英語 發布:2025-09-17 08:43:00 瀏覽:850
小學班主任師德師風自查材料 發布:2025-09-17 06:44:53 瀏覽:451
從化教育局 發布:2025-09-17 06:16:02 瀏覽:247
歷史課評課 發布:2025-09-17 05:02:47 瀏覽: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