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學習筆記
❶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精選6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教師讀書筆記(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1
湖北一所「子弟中學」有一位周教師,教化學。個子很高,又英俊,很受學生喜歡。但這個教師有個毛病:上課時,他從不拿正眼看他的學生。一旦上課,眼睛就牢牢地盯著右邊的窗戶,即使提問學生,眼睛也是牢牢地盯著右邊的窗戶,不會正眼看他的學生。
以上所提的周教師是劉良華教授在《評價的秘密》一文敘述到課堂教學的反饋和矯正的「現場感」時所舉的一個例子,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感觸也極深。
像周教師這樣的教師,我們學校也有。他們在上課時,或者看著天花板,或者看著牆壁,或者明明是看著學生,卻視而不見,自顧自地講課,全然不理會學生。
上學期我隨堂聽了同年級一位教師的課,這位教師由始至終手捧著教案自我在講,很少抬起頭來正眼看學生。這樣的課即使教案准備得很充分,也不成功,因為她沒把學生裝在心裡,因為課堂教學是教和學的雙邊活動。作為教師,就要善於觀察學生面部流露出來的表情,從而把握他們的思維脈搏。當學生表情反映出困惑(皺眉、目呆、啃筆頭……)時,說明學生已經碰到不解的難題。這時,教師如果不注意觀察學生,沒有發現他們的困惑,未能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只顧滔滔不絕地講解下去,就會無意地給學生積蓄疑難,增加他們的困惑感,使他們產生厭學怕學的情緒,根本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正如劉良華教授所述:「現場感」意味著這個教師既沉浸於自我的教案、講課思路和講課活力中,又經常從自我的教案、講課思路和講課活力中抽身出來,抬頭觀察、閱讀他面前的學生。具有「現場感」的教師總是善於從教學的現場捕捉調整教學的信息。這樣的教師才是好教師。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2
劉良華教授在《教師應具備哪些教學智慧》里的授業部分提到學生迷戀上網路游戲的原因是網路游戲能及時反饋,讓學生從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到一種成就感,不斷讓學生看到下一步的期望。他的這個觀點對我觸動很大,也使我反思:作為教師,我們應如何做到及時反饋,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接下來我就這一問題談談自我的看法。
首先,教師要及時批改學生的作業、作文、試卷,給他們一個評價。正如劉教授在書中提到的:經過這種及時的反饋,能夠幫忙他們及時反思自我做對、做錯的原因,讓他們從中受到啟發、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不斷地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熱情,推動他們朝一個又一個更高的目標前進。
其次,教師要會問課。很多教師在每次教學後也有過問課,問自我上課有哪些不足,哪些地方處理得比較滿意,問問同事對自我上課的意見,想要經過這樣的問課,來改正自我的教學,以求精益求精。但我認為單在課後問、單向自我及同行問是不夠的,我們應「課前問、課中問、課後問」,應問學生。
1、課前教師要問自我「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上課?」「應當怎樣上好這堂課?」「這樣上是不是體現了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可能會有哪些突發性事件,該如何調控?」如此等等,經過這樣問課,我們就能夠明白自我要給學生一個怎樣樣的課堂,應當怎樣上這堂課,如何科合理地使用教材。
2、課中教師要不斷問自我:我實現教學目標了嗎?我控制教學節奏了嗎?我處理好突發事件了嗎?教師只要在課堂上學會了「捫心自問」,就能夠適當調整難度和節奏,游刃有餘地調整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進取性,讓課堂教學隨時並發出智慧的火花,充滿生機和活力。我覺得自我在這一點做得不夠,今後我應加倍努力。
3、課後教師要及時反省、反思本節課的效果,不斷詢問自我:語言精彩生動嗎?讓知識走進課堂了嗎?教學效果達成了嗎?學生從這節課學到了什麼?遇到了什麼問題?構成了哪些本事?這節課的成功之處和敗筆之處在哪裡?對於成功之處,我們要及時捕捉瞬間的靈感,抓住智慧的火花,以構成自我獨特的教學風格,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對於敗筆之處,我們要認真思考、回顧、梳理,並對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尋找補救和改善措施。
4、問學生就是在下課後不要急著走,找幾個學生聊聊,向他們詢問從課堂中學到了什麼,教師准備是否充分,課堂感覺如何,還有什麼樣的問題以及期望教師以後怎樣上課。經過向學生求教,下一步該怎樣做,教師的心裡就有譜了。
我認為只要教師能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評價,能把問課當成習慣,教師就能夠營造出一個親切、和諧、生機勃勃的課堂,課堂就會成為學生喜歡的陣地,課堂的有效性也就提高了。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3
20xx年5月份,我榮幸地被建議為廣東省骨幹教師,6月底在華師第一階段的培訓期間,第一次領略了劉良華教授那幽默、睿智的講演風格。因為很喜歡他的課,所以當我看到一位素未謀面的教師手裡剛好捧著劉教授的一本叫《教師專業成長》的書時,我情不自禁地跑過去冒昧地問他借看了5分鍾(不好意思讓人家等著我看書)。然僅此5分鍾,「專業素養」或叫「專業智慧」和「人格魅力」這兩個概念就深深地烙在我的腦海,因為劉教授在書中說這兩樣東西塑造了我們心目中所期待的好教師的形象。也許自我正是很想做一名真正的好教師,並且一向在努力著,所以我十分贊同劉教授的這個觀點。
20xx年10月份,當我們興奮地來到深圳沙頭角中學李紹平名師工作室參加第二階段的跟崗學習時,沒想到李教師送給我們的第一份禮物竟然就是劉良華教授的這本《教師專業成長》!當有機會再度拜讀劉教授的大作後,我對他的風格越加喜歡了,讀他的講演錄,彷彿就在聽他現場演講,語言很朴實,案例很詳實,語句中透露著幽默、飽含著真情,一個個的理念不斷地飛入我們的腦海,一口氣看完整本書,越是對劉教授個人淵博的學識、教學的智慧佩服得五體投地,他不就是我心目中的一位好教師么!雖然我根本無法與他相比,但我覺得我也適合構成跟他類似的教學風格,所以我會一點一點地慢慢地學習,經過自我在教育教學上的行動研究,促進專業成長,所以我一向在學習、我此刻正在行動、不久的將來我還要發表!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4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感觸很深。讀時的心情是隨著保爾.柯察金的成長、命運而起伏。細細品味著這本書,品味著保爾的精神。越發覺得我們應從保爾精神中汲取營養,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記得書中有段名言膾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應該為碌碌無為而悔恨……」
小說的主人公是保爾。柯察金。保爾既是一名革命鬥士,又是一個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青年人。保爾是蘇聯第一代共青團員的縮影。他的個人命運與十月革命與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保爾精神的主要之點在於他對革命理想的無限忠誠、百折不撓的戰斗精神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他也做過傻事`錯事,犯過軍紀,在生活中、愛情上也有過失望和悔恨,在陷入絕境的時候,他也曾一度動搖絕望。但正如保爾自己所說,「這都是由於缺乏經驗,由於年輕,然而多半是由於無知造成的。」保爾。柯察金這一形象可敬而尤可親。他既是一個特定歷史條件下的革命英雄,又是一個超越時空局限的人性英雄,人類精神世界中的永恆強者。保爾.柯察金關於人生意義的許多哲理性思想已成為我的人生箴言,特別是他那段關於「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以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全部經歷,都已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的名句將成為我的座右銘和樹立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坐標。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5
我們是老師,是普通人,但我們從事的是神聖的事業。我們每天都面對著,我們的學生,他們天真,可愛,充滿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們對我們無限的信任和敬佩。我們付出愛,得到更多的愛。
閱讀老師人讀這本書,感受最深的愛,教育,學生在整個愛,最愛。閱讀這本書,經常想到的問題是:如何確定自己在生活中的'大船上的位置,是船員或舵手,是一個伴侶或士兵。每個人在世界上的作用是不同的,關鍵在於定位。某個地方在大手中的指揮我,從老師學習藝術到工作的教學班似乎是不相乾的東西。但你想教一個好的類不是藝術嗎?
有一句話:住在這一刻。事實上,每個人的命運或在自己的手中。雖然從出生到成長,基本是父母在自己打電話的時候。但在未來有幾十年,仍有自己的選擇機會,是選擇努力工作或空出,都在自己的。在學校由專業到現在也不能接。生活中的家務和事情的工作沒有時間,沒有心情(事實上,我知道這些是借口)。由於經常思考,我認為這件事很快就會在我的人生日程的。
每次你看到這本書的某一塊,總是在反思自己,他們對學生的態度,家庭的態度。我哀嘆他太普通了,普通人沒有一雙眼睛,找到學生的優勢和潛力。普通沒有一對技術,學生導致一個更廣闊的世界去。
工作了幾年,能夠得到學校領導和家長的肯定,我的心自然很高興,但覺得他們做的太少,有點不願父母的信任,領導認可。
公平公平的愛教師發展教師專業等,新教育為教師做出了如此多的努力方向。所謂的堅持,所謂的勤奮,所謂的所謂。老師自己的前進勢頭,外在動力,無論怎麼樣,都要做一個當之無愧的老師,老師的努力。
在老師的人類閱讀,也包括許多古代和現代中國和外國的各種類型的文章,每一個讓我受益。學習革命一我告訴你:先讓老師相信你所有的學生都是天才,你會認真地教大家。我意識到,教學的藝術不是教技能,而是啟發,喚醒和啟發;教育不是改變一個人,而是幫助一個人。
教育本體論是教育。如何使一個人在教育過程中有崇高的品格?我認為:一個高貴的品格,無論是為錢還是為了爭取理想的斗爭,只要正常的斗爭,只是為了斗爭。在斗爭過程中沒有忘記他們的父母,永遠不會忘記幫助別人,他可以說是高尚的人。
老師的人類閱讀也為我們指出了一種新的教學觀。這是老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提高學生素質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教學創造思維,鼓勵探索教學情況環境,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知識和信息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心理發展的過程。同時,作為傳道者,贈與行業,教育者的疑問也應該是終身學習哲學實踐的典範。注意和加強繼續教育,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總之,終身學習是我們的老師可以走在時代前沿的前沿。
老師人文讀者給了我很多新的啟示,我將在自己的普通立場,盡職調查,努力向上。最後,讓我用徐匡迪先生的話結束這篇文章!教育是事業,意義的事業在於奉獻;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尋求真理;教育是藝術,藝術生活是創新。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6
一位優秀的教師應當是一個出色的「課程工作者」,他不是一個簡單的「教教材」的人,他首先是一個「調整教材」、「補充教材」或「重新開發教材」的人。優秀的教師總是在調整、補充或開發教材,或者說,優秀的教師一向在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我們的學生多麼期待有這樣的好教師啊。而我們的教師們卻總是在抱怨:今日,我在上課的時候學生們一點都不配合我,堂上提問他們問題時一點反應也沒有,叫他做練習時他也不做,有的甚至在做別的科目的作業,學生的學習進取性一點也調動不起來。當然,有的學生確實是不愛學習,不守課堂紀律。然而,我們的教師也該反思一下:是否我們的教學資料太難、太多了,太枯燥無味了,讓學生聽不懂、跟不上了,讓學生厭煩了,放棄了。還是我們的教學資料太簡單了,太少了,讓學生不屑一顧了?
作為教師,我們應當時刻關注學生的動態,依據堂上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教學資料。沒有不想學好的學生,也沒有不想教好學生的教師。讓我們共同努力,為社會貢獻更多的人才。教師們在上課前必須認真備課,也就是說去了解教材,吃透教材,在掌握了教學資料的重點,難點後,再從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景出發,整合教學資料,或增加,或減少,進而成為學生最受歡迎的教師。
❷ 小學語文老師學習筆記內容
1、課堂教學中要有「笑聲」
我們有些教師上課,嚴肅有餘,活潑不夠。課堂「火葯」味太濃。課堂上教師老綳著臉,想用嚴厲來鎮住學生。有時課堂上會出現斥責聲、挖苦聲,甚至出現哭聲(不是感動)。可想而知,這樣的課堂,教學活動只會停滯或低效。課堂教學中要有「笑聲」,我們要懂得,師生之笑能舒緩緊張情緒,激發師生教學的積極心態,形成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要樹立歡樂課堂的觀念,使課堂有教學內容引發的笑聲;有教學情境設置引發的笑聲;有教師幽默語言引發的笑聲;有學生機敏語言動作引發的笑聲……有笑聲的課堂,師生關系和諧,學生注意力集中,學生學習參與度更大。我認為,每一節課,教師至少要讓學生笑一次。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在快樂中學習,學習更主動,接受知識更快。有笑聲的課堂教學,教學效率會更高。 但這笑聲,應是教師教學智慧的高度體現,決非為了笑而笑,庸俗的搞笑,課堂是活躍了,收效卻沒了,學生的笑應源於教學內容,是一種會心的笑,豁然的笑。
2、課堂教學中要有「贊美聲」
我們有些教師上課,習慣於做「糾錯」的工作(這也是必要的),教學中經常出現「批評聲」、「嘆息聲」,這樣容易造成學生「無聲」。其實,課堂就是學生出錯的地方,教師要允許學生出錯,如果沒有錯,那就不需要教學了。教學中,我們要改變那種一味批評糾錯的方式,用激勵贊揚之聲來促使師生進入教學的積極興奮狀態。課堂教學中要有「贊美聲」,教學中要有師生對教學內容的贊美;要有教師對學生學習進步和取得成績的贊美;要有學生對教師精湛教學技藝的贊美;要有學生對學生學習創新的贊美……這些「贊美」,催發師生學習進取精神,激活師生沉澱的潛力,提高師生的美感品位。這樣教學,使教學的內涵更加豐富,師生教學互動更為融洽,必將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3、課堂教學中要有「驚訝聲」
我們有些教師上課,比較注重教學任務按部就班地完成,但教學沒有特點,少有亮點。有的教師只強調學生的機械記憶(對某些知識是必需的),容易使學生產生學習上的「枯燥感」,學習缺乏激情。課堂教學中要有「驚訝聲」,我們要明白,每一教學內容必有令學生「驚訝之處」。這要看教師是否能夠挖掘教學內容並巧妙設置情景。教師本身也能呈現「驚訝之舉」,這要看教師是否具有較高的素質並拿出教學絕活。「好奇」是孩子們的天性,課堂教學要激發學生的驚奇感,要引發學生的驚訝聲。這樣的教學,能夠引導學生學習自覺性,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啟迪學生的創新意識。有驚訝聲的課堂,教學質量一定很高。
課堂教學中的「三聲」,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使教師與學生心心相通,心心相融。這時的教學定能迸發出成功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