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關於尊敬老師的名言

關於尊敬老師的名言

發布時間: 2020-11-22 12:08:51

⑴ 關於"尊師孝親"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1、哀哀父母,生我勞瘁。——《蓼莪》先秦:佚名

2、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蓼莪》先秦:佚名

3、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渡遼水》唐:王建

4、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唐:李商隱

5、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其五》清:龔自珍

6、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新竹》清:鄭燮

7、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聽穎師彈琴》唐:韓愈

8、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9、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勸報親恩篇》

10、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經》

11、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勸報親恩篇》

12、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離婁上》

13、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增廣賢文》

14、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弟子規》

15、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弟子規》

⑵ 關於尊師重教的名言警句

1、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也。——唐代:韓愈

2、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朝·韓愈

3、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北周書》

4、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荀子·勸學》

5、舉世不師,故道益離。——柳宗元

6、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7、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和自由地發展。——羅素

8、把完善的教育留給,就是最佳的遺產。——英國:司各特

9、教師的職業是一種責任重大的、最光榮的職業。這一職業的意義和作用必將日益提高和增加。——克魯普斯卡婭

10、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韓愈

11、尊師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志。——曲嘯

12、師以質疑,友以折疑。師友者,學問之資也。——李惺《西漚外集·冰言補》

13、善者一日不教,則失而入於惡;惡者勤而教之,則可至於善。——宋朝:歐陽修

14、君子之學也,說義必稱師以論道,聽從必盡力以光明。——《呂氏春秋》

15、應當把我們人民教師提高到從未有過的,在資產階級社會沒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這是用不著證明的真理。——前:列寧

16、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荀子》

17、學校,王政之本也。——宋朝:歐陽修

(2)關於尊敬老師的名言擴展閱讀:

「尊師重教」出自《禮記·學記》,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是中國古代一部典章制度專著《禮記》中的一篇,寫作於戰國晚期。

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為孟子的學生樂正克。尊師重教這個成語出自《後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可見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⑶ 寫幾條關於尊敬老師的名人名言

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⑷ 關於尊師的名言警句

1,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 ——程頤

2,善之本在教,專教之本在師。 ——李覯

3,片言之屬賜,皆事師也。 ——梁啟超

4,師道既尊,學風自善。 ——康有為

5,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 ——荀子

6,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 ——呂不韋

7,經師易遇,人師難遇。 ——司馬光

8,一日之師,終身為父。 ——關漢卿

9,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 ——《荀子 大略》

10,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後道尊。 ——歐陽修

11,務學不如務求師。 ——楊雄

12,舉世不師,故道益離。 ——柳宗元

13,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韓愈

14,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 ——斯大林

15,人冀子孫賢,而不敬其師,猶欲養身而反損其衣食也。——佚名

16,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晉 葛洪

⑸ 關於尊師贊師的名言警句二

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意思是:愛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對別人的老人不好;敬愛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別人的老人。出自《孝經。天子章》
不師者,廢學之漸也。
意思是:不向老師學習,這等於開始漸漸地放棄對學問的追求。出自《呂衡州文集•與族兄皋請學春秋書》。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
意思是:國家想要振興,必須尊敬教師,重視傳授專長技術的師傅。出自《苟子》。
古之學者必有師。
意思是:古來學習的人必須有老師教導。出自韓愈《韓昌黎集•師說》。
疾學在於尊師。
意思是:要很快學得知識才幹,首先在於尊敬老師。出自《各氏春秋•勸學》。
君子隆師而親友。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師並和善地對待朋友。出自「《荀子•修身篇》。

君子之學也,說義必稱師以論道,聽從必盡力以光明。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學問、說明道理時必稱老師是如何教導的,並努力發揚光大。出自《呂氏春秋》卷四《尊師》。
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
意思是:重視教育是建國的根本,培養人才是治理國家的首要任務。出自《朱舜水集•勸興》。
人不可以不就師矣。
意思是:人不能沒有老師指導學習。出自(漢)王符《潛夫論•贊學》。就:靠近。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意思是:人不是生下來就有知識的,怎能沒有疑難問題呢?有了疑問不向老師請教,最後還是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出自〔唐〕韓愈《師說》。
人冀子孫賢,而不敬其師,猶欲養身而反損其衣食也。
意思是:人希望自己的子孫有作為,卻不知道重視老師的作用,這就好比想保養自己的身體。但又不穿衣,不吃飯似的。出自(清)王卓《今世說》卷一。冀:希望。敬:重視;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辨知,必將求賢師而事之,擇良友而友之。
意思是:人即使本質很好,又有聰明才智,但也要向老師學習,這擇高尚的朋友互相幫助。出自《荀子•性惡》。辨:慧。
若要好,問三老。
意思是:要想把事情辦好,要向有經驗的老年人請教。見於(明)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師以質疑,友以折疑。師友者,學問之資也。
意思是:拜師解答疑難,交友辨析疑難,師、友對做學問很有幫助。出自(清)李惺《西漚外集•冰言補》。
師友貴隆親,古學當自反。
意思是:師友之間貴在尊敬和親熱,考察古代文化應當反躬自問。出自(宋)劉過《湖學別蘇召叟》。
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敬學。
意思是:教師得到敬重,然後知識才有較高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視學問。出自(漢)韓嬰《韓詞外傳》。
師者,人之模範也。
意思是;當老師的人,是人們學習的榜樣。出自(漢)楊雄《法言•學行》。
師哉!師哉!桐子之命也。
意思是:老師呀老師,簡直是兒童的生命,致力於求學,不如下功夫去找尋好的老師。出自(漢)楊雄《法言•學行》。
師道立則善人多。
意思是:形成尊師重教的風氣,則具有良好行為的人就多。出自《海瑞集•贈陳元山任古田司訓序》。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個人同路走,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師長的人。我選擇他們的優點加以學習,把他們的缺點作為自己的借鑒而改掉。出自《論語•述而》。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意思是:善於學習的人,不用老師費大勁就能收到雙倍的效果,並感謝老師的功勞;不善於學習的人,老師辛勤地教,結果卻事倍功半,他不檢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師。出自《禮記•學記》。逸:安逸;輕松。庸:功勞。
為學莫重於尊師。
意思是:學習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師。出自(清)譚嗣同《劉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務學不如務求師。
意思是:努力求學不如努力找位好老師。出自(漢)楊雄《法言•學行篇》。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
意思是;學習要有老師講授,也要有朋友間的切磋。出自(明)唐甄《潛書•講學》。
學莫便乎近其人。
意思是:為學之道,再沒有比接近良師更便利的了。出自《荀子•勸學》。
尊人共客語,側立在傍聽。莫相前頭鬧,喧亂作亞鳥鳴。
意思是:長輩同客人說話,應站在旁邊聽,不要跑到人前去嬉鬧喧叫。出自《全唐詩補逸》卷二(王梵志詩)。
擇師,不可不慎也。
意思是:選擇老師不可不慎重。出自《禮記•學記》

⑹ 關於尊師的名言

1、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2、一日之師,終身為父。——元。關漢卿

3、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宋〕李覯《廣潛書》

4、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北宋。程頤

5、學貴得師,亦貴得友。——明末清初。唐甄

6、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前蘇聯。斯大林

7、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8、為學莫重於尊師。——清。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⑺ 關於尊敬老師的名言

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⑻ 有關於尊師的名言

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2、一日之師,終身為父。——元.關漢卿

3、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4、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5、疾學在於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6、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7、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8、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經:途經.好其人:愛戴教授自己的人,虛心向他 們求教。隆禮:尊崇禮義)——《荀子.勸學》

9、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晉.葛洪《勤求》

10、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12、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13、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宋〕李覯《廣潛書》

15、師者,人之模範也。——楊雄

16、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北周書》

17、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

18、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

⑼ 關於尊師重道的格言

1、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意思是:國家想要振興,必須尊敬教師,重視傳授專長技術的師傅。出自《苟子》。

2、古之學者必有師。意思是:古來學習的人必須有老師教導。出自韓愈《韓昌黎集'師說》。

3、疾學在於尊師。意思是:要很快學得知識才幹,首先在於尊敬老師。出自《各氏春秋'勸學》。

4、君子隆師而親友。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師並和善地對待朋友。出自「《荀子'修身篇》。

5、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敬學。意思是:教師得到敬重,然後知識才有較高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視學問。出自(漢)韓嬰《韓詞外傳》。

6、師者,人之模範也。意思是;當老師的人,是人們學習的榜樣。出自(漢)楊雄《法言'學行》。

7、師道立則善人多。意思是:形成尊師重教的風氣,則具有良好行為的人就多。出自《海瑞集'贈陳元山任古田司訓序》。

8、為學莫重於尊師。意思是:學習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師。出自(清)譚嗣同《劉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9、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意思是:人不是生下來就有知識的,怎能沒有疑難問題呢?有了疑問不向老師請教,最後還是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出自〔唐〕韓愈《師說》。

務學不如務求師。
-----楊雄
聖人無常師。
-----韓愈
經師易遇,人師難遇。
-----司馬光
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
-----呂不韋
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
-----斯大林
舉世不師,故道益離。
-----柳宗元
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
-----程頤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關漢卿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
-----唐甄
為學莫重於尊師。
-----譚嗣同
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後道尊。
-----歐陽修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韓愈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韓愈

⑽ 關於尊敬老師的名言名句

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2、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佚名

3、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

4、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萬龍孫繞鳳池。――鄭燮

5、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大略》

6、師道既,學風自善。——康有為

7、疾學在於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8、身教重於言傳。——王夫之

9、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大略》

10、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葛洪

11、一日之師,終身為父。——元。關漢卿

12、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陶行知

13、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14、不管一個人取得多麼值得驕傲的成就,都應該飲水思源,應當記住自己的老師為他的成長播下最初等種子。——居里夫人

15、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16、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17、師以質疑,友以折疑。師友者,學問之資也。——李惺《西漚外集·冰言補》

18、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19、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經:途經。好其人:愛戴教授自己的人,虛心向他們求教。隆禮:尊崇禮義)——《荀子·勸學》

20、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後道尊。——歐陽修

2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

22、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23、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北周書》

2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宋]李覯《廣潛書》

25、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26、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大略》

27、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28、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荀子·勸學》

29、疾學在於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30、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

31、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32、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33、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荀子

熱點內容
實施的英語 發布:2025-09-18 03:25:05 瀏覽:151
教研組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9-18 01:09:50 瀏覽:611
壞老師吧 發布:2025-09-17 22:02:36 瀏覽:643
化學能力培養 發布:2025-09-17 20:28:02 瀏覽:584
師德師風演講稿格式 發布:2025-09-17 19:57:15 瀏覽:728
國畫培訓教學內容 發布:2025-09-17 18:11:05 瀏覽:464
公教育網 發布:2025-09-17 17:52:26 瀏覽:706
小學二年級教學總結 發布:2025-09-17 16:05:57 瀏覽:320
小學教師學習筆記 發布:2025-09-17 15:10:22 瀏覽:380
2014年小學師德師風總結 發布:2025-09-17 14:19:55 瀏覽: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