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老師一

老師一

發布時間: 2020-11-22 14:45:52

老師這一稱呼的來源

在我國,「教師」一詞最早《學記》中:「教師者所以學為君也。」

古代稱「教師」為「師」,與軍隊有關。西周立國之初,為了加強軍隊統治力量,統治者便開始辦學校,培養貴族子弟。這些貴族子弟在學校主要是學習射箭、駕駛等軍事技能,而後才是學習文化。因此,西周初期的學校教師都是高級軍官擔任,因其職名未變,人們稱他們為「師」或「師氏」。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文官人叫任教的也逐漸多起來,因而教師便成為社會上一部分人的職業。由於「教」是傳授知識的主要手段,因此,人們便逐漸把「教」和「師」合起來,成為「教師」。

老師,尊稱傳授文化、技術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學習的人。老師一詞最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後來把教學生的人也稱為「老師」。

【古代的含義】

1.年老輩尊的傳授學術的人。

「田駢之屬皆已死,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自賢士大夫、老師宿儒、新進小生,聞先生之死,哭泣相吊。」——唐·韓愈《施先生墓銘》
「自秦之焚書,六經盡矣,至漢而出,皆其殘脫顛倒,或傳之老師昏耄之說,或取之冢墓屋壁之間。」——宋·歐陽修《問進士策》
「名孚實副,許為老師。」——王闓運《今皇上七年以疆域為紀》

2.泛稱傳授文化、技藝的人。

「其樂工舞郎,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賈、州縣避役之人,又無老師良工教習。」——《新五代史·雜傳十七·崔梲》
「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兒,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金·元好問《示侄孫伯安》詩

3.明清兩代,生員、舉子稱座主和學官為「老師」。

「至分宜當國,而諛者稱老翁,其厚之甚者稱夫子。此後門生稱座主俱曰老師。」——明·王世貞《觚不觚錄》
「自科舉之學興,而師道亡矣。今老師門生之名徧於天下,豈無師哉!」——清·黃宗羲《廣師說》
「這學里老師是朝廷制下的,專管秀才,你就中了狀元,這老師也要認的。」——《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4.對僧侶的尊稱。

「從頭石上留名去,獨向南峯問老師。」——唐·王建《尋李山人不遇》詩
「年小未受戒,會解如老師。」——唐·姚合《贈盧沙彌小師》詩
「那普靜老師跏趺在禪床上敲木魚,口中念經。」——《金瓶梅詞話》第一百回

5.指軍隊出征日久而疲憊。

「老師費財,亦無益也。」——《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方今關中之禍,暴兵二載,征戍之勞,老師十萬。」——《晉書·江統傳》
「語及額勒登保、德楞泰屢次奏捷,則皆為將信將疑之詞,意存忌妬,以揜己老師南山、縱賊隴西之失。」——清·魏源《聖武紀》卷九

② 公務員和老師,哪一個更有前途

老師和公務員選哪個?先看現實吧,只聽說有教師擠破頭、托關系、考試進公務員體系的,沒有聽說有公務員願意改行去當教師的。我當年有些男同學,畢業後當老師,有本事的就轉公務員的,都要擺酒請客,親戚朋友都要祝賀的。

第一,公務員長期發展有托底,退休之後待遇好,社會資源豐富,社會福利占據最好地段。

如果是女性,要考慮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如果性格外向、嘴皮溜、會寫材料、臉皮厚、膽子大、敢犧牲,可以進官場體系。在官場混得好的女性,一定是潑辣的,像男人,但又有女性的優勢,否則,女性很難混出頭。

如果你不是這樣的女性,不適應混職場混官場,還不如去學校呢。單純自在,如果教學業務搞得好,社會地位、社會形象比較高,通過賣課、輔導等手段,越老越吃香,賺錢的數量級一定超過公務員。

③ 運用細節描寫。你的一位老師

考試時,監考老師的眼睛橫掃過每個同學的賊眉鼠眼,以防哪個同學抄答案,看到哪個同學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走了過去,支支吾吾的說,你 你 就是你,你在干什麼

④ 怎樣才能做好一個老師呢

如何做一個好老師 當老師並非是我從小的夢想,倒是父母一直希望我當一個老師,工作穩定又有假期而且還受人尊重。大學畢業前的實習,我和班裡很多同學一樣去了學校實習。就是在這個階段我的觀念漸漸發生了轉變,從原來的不想當老師到想要把老師作為自己終生的事業而非謀生的職業來做。這里我想談的並非是我的觀念如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是想就此引出如何當一名好老師的思考。 既然我選擇了老師這個職業,我就開始思考如何才能當好一個老師的問題。記得在培訓期間一位老師曾說過,當一個好老師必須做到六點: 1.學會學習 這里的學習既包括對人的研究,也包括對事的學習。老師從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於觀察、研究、思考,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那麼相對來說,這個老師的工作就會做得得心應手些。 2.學會分享 與學生分享知識,並且善於表達知識。同時也應該把自己好的學習方法拿出來與學生分享。學生在學校里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學習文化知識,老師不僅要「授之與魚」,更應該「授之與漁」。 3.學會寬容 我覺得這一點也是最難做到的。這里包含了對人對事的寬容。老師對優等生有偏愛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那麼能不能分一點給後進生呢?或許這樣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呢。老師在學校里也要注重自身的愉悅,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老師就像一個巨大的染缸,學生好比尚未著色的布料。投入了不同顏色的染缸中,染出來的布必定是不同的。 4.學會選擇 選擇學習的對象,合作的對象,處事的方法。我認為老師這個崗位是需要經驗累積的。因此,作為年輕老師,就必須虛心謹慎地向老教師學習,同時要做一個有心人。 5.學會合作 老師其實是處在一個巨大體中的一員,學會與學生、其父母以及其他任課老師的合作就會讓我們的工作如魚得水。 6.學會創新 我認為這一點是尤其重要的。記得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老師的工作同樣需要創新。要嘗試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緊緊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創新課堂。這樣我們才不至於落後。 除了以上六點,好老師應該有著開闊的的胸懷,勇於接受各種批評與自我批評,充滿愛心與責任感。做一個好老師很不容易,對於一個新老師來說更是認識膚淺。我們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思考和探索,才有可能向之邁進一步。老師是一個受人尊重的職業,那麼就讓我用實際行動來證明這一點,努力做一個好老師。 ------------------------- 如何做一個好老師 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滅一個學生。成長中的學生需要更多的關心、鼓勵和激發。給學生一點陽光,他們就會燦爛,而對學生動輒斥之以「笨豬、蠢才,孺子不可教」等責罵之語,會嚴重刺傷學生稚嫩的心,使其在惶恐和不安中逐漸喪失信心,迷失自我,淪為後進生。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對處在困境中的學生進行關心、鼓勵、幫助、引導,時常對他們報以「你真行,你真棒」的暗示,這猶如涓涓細流,流淌在學生心靈之間,讓他們享受到教育的溫暖,激發起求起的慾望。 我想要做一個好老師,在教育教學中應從以下幾點來嚴格要求自己: 1、真心實意,關心愛護學生,體貼與理解學生; 2、對待學生講原則,一視同仁,不歧視後進生; 3、平易近人,有親和力,號召力和凝聚力; 4、經常地鼓勵學生,不諷刺、挖苦、體罰學生; 5、能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減輕學生心理負擔; 6、為人師表,給學生樹立榜樣,不一味給學生講大道理; 7、能接受學生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8、講課語言生動、形象、有啟發性,有幽默感; 9、珍惜學生時間,不在課堂上做與教學無關的事; 10、不以考試成績高低作為衡量學生好壞標准。 學生的茁壯成長,是我們教師的不可推御的責任。學生的未來系國家的希望。這是我們每一個負責的教師都要思考的問題。 ------------------------- 老師在人們的心中一直是非常神聖的,甚至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可是現在一些教師認為「老師難當」,為什麼呢?出力不討好,好心辦壞事。 那麼如何才能成為學生們心中的好老師呢?我想有以下幾點: 第一,要了解學生。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有的學生問:「老師,咱們上課你是老師我是學生,下可我們是朋友可以嗎?」在我看來上課下課都可以和學生成為朋友。因為只有成為朋友,他才會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你,你才能了解他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你才可以「對症下葯」。 第二,要尊重學生。現在提倡「以人為本」,學生也是一個獨立個體的人,他的人格應該受到充分的尊重。古有「不吃嗟來之食」的教訓,我們現在的人民教師擔負的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如果不充分的尊重學生的意見和人格尊嚴,就會出現「出力不討好,好心辦壞事」的現象。 第三,要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學生。記的有一次,某大學請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講課,陶老師並沒有像其他老師那樣手拿教案去上課。他左手抓了一把米,右手抓了一隻餓了三天的大公雞,走上講台,他先把米放在講台上 ,然後雙手抓住大公雞,讓它嘴對著大米,10分鍾過去了,大公雞就是不吃。陶行知改變了方法,他把大公雞放在地上自己走的遠遠的,結果奇跡出現了,大公雞飛快地飛上講台,三下五去二就把大米給吃完了。陶行知再次走上講台向大家鞠了個躬說我的課講完了。既然我們不能改變他人,就先改變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同樣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們要改變以往的「灌輸」為「潛移默化」。現在的學生逆反的心理特別的嚴重,惡劣的態度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有時候還是需要「溫聲細氣」、需要「和風細雨」,學會寬容和理解學生,多一些耐心「擺事實,講道理」,用情感人、用實際行動感化人。 第四,要充分代表學生的利益。學生的利益不容侵犯,因為他們是一個社會的人、一個有獨立人格尊嚴的人,如果他們的利益受到侵犯,他們會產生一系列不良反映,將會嚴重影響到你的教學和他們的學習。 第五,注意你自己。「德高為師,學高為范」,作為人民教師應該注意你的一言一行,「上要所好,下必盛焉」,一個人可以影響一批人。「不讓學生做的,老師堅決不做;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首先做到。」我們有些老師要加強自身修養,「在學習中不斷改變自己,在教學中不斷影響祖國下一代」。教師有三個任務:一,教會學生做人;二,教會學生學習;三,教會學生如何適應這個社會。做人是關鍵,學習是重點,適應社會是核心。我們培養人才的最終目標就是讓這個個體的獨立的人能夠在這個社會更好的生存發展。 其實,做名好老師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我們有一顆善於發現的眼睛。如果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我們的素質教育才真正不會落空 -------------------------------- 淺談「如何做一名好教師」 通過為期50天的實習,我深深地感受到「做一名教師容易,做好一名教師卻非常不容易。」因為相對來講,做一名好教師必須擁有普通教有、並且沒有的標准,應該有更高的要求。就我個人認為,的確做一名好教師不容易,然而,我們一旦從教,那麼必須為之奮斗,在此,我只是淺析一下我在實習過程所引起的思考: 一、教師的知識結構 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書育人」,教育是用已知的知識去為未來培養人才的過程。在知識逐漸信息化的今天,作為一個教師,我們必須具備所教學科的知識,同時還應具備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水之積也不厚,負大舟也無力。」打鐵先須身板硬,這就要求做一名好教師,必須擁有深厚的學術功底,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深遂獨到的教育學思想。那麼我們作為一名教師站在三尺講台,是不是就是擁有廣博知識呢?有句話說得好,要想給人一杯水,自己須有一桶水,而且這一桶水最好還在不斷地增加,的確,作為某一專業課的教師,我們可以不懷疑他的專業素質,那麼是否可以忽略其他方面素質呢?絕對不可以,我們還要求教師在德育、美育等方面的素質,美國當代教育學家布盧姆說:人人都能學好,95%以上的學生的能力差異只不過是一種學習速度的差異,而不是智能上的差異,因此大多數學生都能夠掌握所教授的學科。因此,教師在學生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的階段,是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於是,要作為一名好的教師,我們不僅要重視專業知識,還不可忽略相關知識結構體系,比如說教育學、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學、計算機操作與應用,還要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求普通話能夠過關。陶行知說過「教師的職務就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的做真人』。教師的任務很明確了,所以我們作為教師有了知識,就得救授於學生,教人求真和學做真人。「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做到「學高為師」。 二、教師的個人行為 中小學生正處於生理、心理不成熟、發展的階段,如果沒有很好的引導方向,就會很容易走上生活的彎路,誤入歧途,所以教師的責任是任重道遠,而且作為這個階段的學生是特別「信任」老師,模仿能力極強的。因此教師,更應該注重為人師、以身作則。作為教師,他的一言一行,可以說學生來說,可以產生不小的影響。比如我在實習階段時遇到這樣一件事,一位男教師在給學生講授《No Smoking》教導學生們要防微杜漸,愛惜自己和他人的身體,No Smoking,而他就在當天的自習課上,在教室里公然吸煙,我們可以猜測到學生見狀後的議論紛紛。同樣道理,我們在教學生要注意公共衛生、公共秩序等一些社會道德常識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從我做起,以身作則呢?作為一個教師,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要想「教書育人」,要想你的理論在講台上有說服力,我們是否應該從小處著眼,處處注意一下個人行為,做到真正為人師表,以身作責,而非學生們戲謔的「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是道貌岸然的,披著羊皮的狼。」雖然學生的評價有些過火,但是並非無所指的,因此,我覺得作為一個學識淵博的教師,如果他的道德品質惡劣,不能「身正為范」,又有什麼用呢? 三、能夠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 作為一個教師,今天能夠站在講台稱作教師,那麼他必定是從昨天的學生時代走過,從學生轉換到老師,只是一個身份的轉變,同樣經歷了學生時代,那麼我想對於學生在這時期和階段的思想和行為,我們應該是很能了解和體會的,所以對於學生的所作所為我們不應該感到不可思議,很稀奇,而是應該抱著一顆理解的心去接受、包容,去處理和解決。現在仍然崇尚理解萬歲,而那種「棍棒底下出秀才」的體罰式教育法是應該杜絕的。比如我實習時所帶的那個班級高一(4)班,以前是上課時老師嘰哩呱啦熱熱鬧鬧,而學生都低頭一片死氣沉沉,不喜歡回答,不喜歡思考問題,因此縱隊任課老師帶來很大壓力,一進教室就也提不起興趣。於是玉主任開始實施行動計劃:逐個點名站起來說話,不說話站著,甚至進行「人身攻擊」。將本來就膽小害怕回答問題的同學更嚇得魂飛魄散,哪有什麼勇氣回答問題,連班主任說「死豬不怕開水燙」站起來的勇氣都沒有了。在我任班主任期間,我也很關鍵,我當時就替學生叫屈,認為他們班主任不應該如此「教導」學生,我想如果是我,我也會受不了老師把我比作「死豬」的。在我上課時,我提倡民主、自由,給每個學生充分自由,把學習、回答、反饋的權力從老師手中轉接給學生,同時輔以精神鼓勵,言語表揚,比如「請大家勇敢站起來,亮出自己來,充分展示你們的『領袖』風范」,結果首先從英語課,再到語文課等其他科目,學生都有了回答問題的主動、積極意識。相同的事件,不同方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這不是很好。同時青少年出現早戀現象應該說是正確的,然而有的教師一開始就採取高壓,強制措施,而不是說服教育、正確引導,反而造成了很嚴重的後果。我想,作為教師,他們應該很容易體會學生的某種逆反心理,那麼為什麼讓其產生,促其發展呢?我覺得是缺乏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 總之,作為一名好教師,優秀教師,我們必須具備道德高尚,品格優秀,謙虛、好學、熱情、開朗,更要有民主、公正、耐心、寬容、幽默、尊敬他人和良好的與人合作的精神品質,做到對教、育「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⑤ 如何問老師一個問題

首先要尊重老師舉手發言,得到允許後站起來畢恭畢敬得提出你的問題,向老師求解,請老師一一給於解答。

⑥ 一個贊美老師的日記!

老師!您的工作在今朝,卻建設著祖國的明天。

⑦ 是一個好老師

他是一個好老師,就應該好好的。負責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的素質和知識,是最好的。老是以為他負責任。每個學生都會喜歡這樣的老師哦。

⑧ 課文我的老師一課全解

1. 人物特點:
溫柔、美麗(慈愛、公平、偉大)
2. 多角度選材的特點:
(版1)作者回憶了蔡老師幾件權事?
答案:七件事,即假裝發怒、教跳舞、觀察蜜蜂、教讀詩、模仿老師、為我們排解糾紛、夢里尋師。
(2)這幾個材料的角度有什麼不同?
答案:這幾件事涉及到課內、課外、校內、校外,時間上有上學時的事,也有假期時的事,有主要體現老師愛學生的,也有體現學生愛老師的。
方法總結:
作者從多個角度選材,充分體現了蔡老師溫柔、美麗的特點,表達了對老師的熱愛和思念之情,可謂頗具匠心。我們在做寫人的作文時,也要學會這種選材的技巧。
3. 材料的詳略安排
作者詳寫了「老師為我們排解糾紛」和「夢里尋師」這兩件事。「排解糾紛」這件事觸及到「我」的心靈,老師的影響深入內心,也更能體現蔡老師美麗的心靈,高尚的人文情懷。因而體現老師愛學生這個角度的五件事,作者詳寫了這一件。與之角度不同的,作者還詳寫了「夢里尋師」這件事,夢里尋師是學生愛老師的有力體現。

⑨ 讓我難忘的一位老師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就到了初一年級。細細回想,最令我難忘的老師,還屬四年級時才來教我們的數學老師
梁老師。那是四年級開學的第一天,教室里突然走進了一個陌生的老師,她40來歲,中等的個頭,戴一副紅色的眼鏡,額頭上布滿了絲絲細紋。她自我介紹說:
我姓梁,你們可以叫我梁老師,從今以後我就是你們的班主任。
隨後梁老師讓我們讀《小學生日常行為守則》,這個在學校里是沒有讀過的,當時大家心裡想著這會是個什麼樣的老師呢?我的心中也是一驚,出現了各種嚴肅
孔夫子
的面孔,課後有人還給梁老師起了個外號
梁老
。然而,
梁老
教我們的時間長了,
梁老
的好和風細雨般滋潤著我們,讓人一生難忘。記得有一次,一位作業做的不理想的同學被
梁老
請到了辦公室,平時囂張的他顯得忐忑不安,低著頭,步履沉重。不曾想回來後,他似乎輕鬆了許多。大家奇怪,同學說
梁老
並沒有批評他,只是提醒提醒他,並且把管理路隊的重任交給了他。那位同學十分內疚,不久學習態度端正了,學習成績有大幅提高。梁老師的
梁老
形象慢慢在我們心中消失了,但是
梁老
這個外號我們一直保留著。"梁老
好似一個
兩面派
,幽默時能逗的全班捧腹大笑,嚴肅時能讓全班靜的連扔根針都能聽見!一次上課,講到有些人做作業不仔細時,她說:
我上一屆的學生很粗心,有道題20乘70,他算成了200,我問他你怎麼算的哦,他說我把70看成10了!後來他在作業本上說我要改正缺點,不再祖心了,我開始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後面明白了原來是粗心的把粗字寫成了祖字!
梁老
話未說完,全班哈哈大笑。她又說:
我這一屆的學生也很粗心,把16寫成了10,結果自己害了自己,你們說可笑么?
這回,教室靜的可怕。相信許多老師都以嚴肅聞名天下,古語雲:嚴師出高徒嘛!可終究沒有梁老師這種幽默的嚴肅那麼一針見血,直痛人心吧!最令我難忘的還屬梁老師的
大道理
。上課時,梁老師常說一些意味深長的話語:人要有良知;數學是一門很有規律的學科
聽起來是不是很煩?我原來也是這么認為的。有一次我做奧數,這道題目可真難呀,我都想了30分鍾了,還是沒有辦法。反正這個題目一定不會考的,我在心裡自我安慰著,我決定放棄。突然梁老師的
大道理
在我耳朵邊響了起來:數學是一門很有規律的學科
,我急躁的心平靜了下來。按梁老師的
大道理
,經過不斷的嘗試,我終於找到了規律,很順利的解決這道奧數題。而以後的一次考試中,出現了同這道奧數相似的附加題,這對我來說是soeasy,我不費力的就解答了,並得到了高分。誰說數學不是一門很有規律的學科呢?如果說老師是園丁,我們是花朵,那梁老師就是最辛勤的那一位園丁。可是一次優秀教師評選,校廣播里卻沒有念梁老師的名字,全班同學都很不理解,大家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後來我們聽其他老師說是梁老師主動放棄了評選的機會,她要把
優秀教師
的稱號留個年輕的老師。這就是我們的梁老師,一個有耐心,有幽默感,還會講
大道理

梁老
,我希望長大後能她一樣,做一盞明燈,領著懵懂中追求知識的人,步入美好而又憧憬的未來

⑩ 網課老師一個月工資多少

注冊成為線上教師的有在校學生和已畢業大學生,在校學生需要提供學生證、校園卡等,畢業生要求學歷證,要會貼標簽,像「985」、「三年教學經驗」等,這些都直接影響課程銷售,而課程銷售量直接與收入掛鉤。

「高收入」的老師首先得有真本領,線上這塊是實力的展現,比如PPT要做得漂亮,課程介紹話語幽默,可以吸引學生,因為打分、選擇權在學生手上。不僅課程內容切合學生的學習訴求、課程形式更要抓住學生眼球。高收入對應的可是高水平的教學,不是一般的老師能夠做到的。

而且有些老師前期為了積累資源,接近半年的時間都在免費上課,並不是一開始就收費。做在線教育老師似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能像上述一樣授課,「月入過萬」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

在線教育除了與老師、學員相關外,還與為教育付費的家長息息相關。家長對於在線教育的態度還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家長的想法就比較保守,對線上課程並不是特別信任。即便是選擇線上課程,有的家長也是沖著名師授課才去的。可見,教師的自身水平是多麼重要。

一些幫孩子選擇了網路課程的家長表示,孩子在學習一段時間後,的確有一些進步,但是同時也能看出一些問題,這類型課程都是錄制好的,可以反復播放,但是不足之處在於學生和老師缺少及時的互通,缺乏面對面溝通的溫度。至於那些不給孩子報名的家長,則是認為對這種新模式缺乏信任。

熱點內容
七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試題 發布:2025-09-18 19:59:33 瀏覽:531
干電池化學 發布:2025-09-18 16:30:48 瀏覽:733
何猷君怎麼讀 發布:2025-09-18 16:07:13 瀏覽:158
2017個人師德總結 發布:2025-09-18 16:04:58 瀏覽:8
教師資格證統考一年幾次 發布:2025-09-18 14:01:59 瀏覽:922
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發布:2025-09-18 07:59:57 瀏覽:944
師風師德評價表 發布:2025-09-18 07:01:17 瀏覽:886
實施的英語 發布:2025-09-18 03:25:05 瀏覽:151
教研組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9-18 01:09:50 瀏覽:611
壞老師吧 發布:2025-09-17 22:02:36 瀏覽: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