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班主任普訪

班主任普訪

發布時間: 2021-07-11 20:41:15

班主任家訪主要了解哪些方面

班主任家訪要了解:首先,介紹學生有哪些優點及學生在校的表現。其次,了解孩子在家回的表現答。最後,指出孩子的哪裡有待改進,希望家長也能積極配合老師。同時還可以與家長溝通如何教育孩子,讓他們也談談自己的看法,我相信他們一定樂意與老師交流!

什麼叫普訪(家訪)

普訪就是班主任到班上每個學生家裡進行家訪,一般是學生入學後第一年進行,或班主任接手一個班級的第一年進行,主要是了解每個學生各方面的情況,熟悉學生和學生家長,與家長進行溝通。第二年開始進行有針對性的家訪,對象一般是班裡有某些特殊情況的學生,比如學生生病、學生某方面進步比較明顯、學生在學習或紀律或思想等方面出現問題等都會進行家訪。

③ 班主任家訪該怎樣接待

這個要看班主任是個什麼樣性格的人。
如果班主任比較隨和熱情,其實就坦誠相待是最好的了,學生也不要感到懼怕,像對待朋友一樣交流最好了,父母也不要責備孩子,只需要認真和班主任交流,以表同意就行。准備一些水果、飲品等是最好不過了。因為能夠去家訪的班主任應該還是比較負責熱心的,而且也希望得到家長的協助,並希望能和家長成為朋友。這樣的老師只需要你的真誠,不需要太客氣。可以適當的留班主任吃飯,當然一般老師是不會留下的。
如果班主任是個非常苛刻的人,專門去家裡批評抱怨孩子,那麼其實不需要太聽從,反而是需要適當的表揚維護孩子,給孩子以自尊心,當然也要表現的客氣熱情。以平息班主任的氣憤心情。

④ 小學班主任普訪手記中,家庭成員構成怎麼

父母或者親屬

⑤ 家長對家訪(普訪)的看法,請做學生或家長的回答!

要有信心!和家長像聊天一樣談談家常逐步進入孩子的話題,這樣更有親切感。
年輕老師和孩子的距離近、更容易溝通。

⑥ 班主任如何做好家訪工作

作為教師,除了抓好學生的學習之外,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有計劃、經常性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能夠成人、成才。如何利用多渠道對學生進行教育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是一門藝術。家訪便是一條很好的途徑。要想全面了解學生,真正關心、愛護學生,就要家訪。只有在家訪中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聽取家長的意見,互相溝通,形成合力,才能共同教育好學生。勿庸置疑,一個家訪工作做得好的老師,他必將贏得學生的愛戴,獲得教育教學的成功。然而對家訪工作的重視和處理方法不同,對學生產生的作用與效果截然不同。如何做好家訪工作,下面就自己的工作體會談幾點做法和建議。
一、端正家訪態度,多與家長溝通
教師與家長不是敵人,共同的目標都是為了教育好孩子,所以我們要相信大多數家長是通情達理的,要主動地與家長溝通。人說心誠則靈,只要我們拿出誠意,家長就一定會支持我們的工作。同時,我們教師要牢記,我們也只是一個普通人,不比別人強多少,不要動不動就甩出兩句臭詞兒來這是大多數家長最反感的,雖然他們可能不說。要放下架子,與家長平等相待,坦誠相待。
二、改變觀念,家訪不是向家長告狀
提起家訪總是讓人想到壞事。學生想我是否犯了什麼錯誤?家長想這孩子不知又惹了什麼禍?傳統的教育方法,使家訪這個詞等同於做壞事、沒事不家訪、家訪沒好事。個別教師亦把家訪作為罰治學生的一種手段,學生有錯誤,做錯事時動輒就恐嚇說家訪、見家長,讓家長責罰及打罵學生,以期收到教育效果。孰不知如此下來卻適得其反,學生會討厭你,對抗你,甚至發展到惡性循環,我們教師首先要明確家訪的目的在於全面了解學生,更好地開展工作,並不是非要把學生的一舉一動都要匯報到家長那裡去,讓家長代替老師去管教學生。如果老師動輒就向家長告狀,那隻能說是他教育的失敗,他的家訪也不會收到什麼好的效果的。因此,首先要改變對家訪的觀念。家訪的目的並非是向家長告狀,而應理解為了解情況,解決問題,關懷幫助,讓學生明白老師是在關心他們,讓家長知道老師對其子女的重視。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從心理上抗拒家訪轉化為相信你,信賴你。
三、改變家訪的時間,家訪工作應貫穿於整個教育教學之中,不要有事才家訪。
我們每一位老師的手下都有幾十號人馬,同時進行家訪是不現實的。所以,這家訪也得有個輕重緩急。安排得好了,就可以事半功倍,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安排得不好,沒有目標、沒有重點,很有可能就要誤事。我的家訪原則是:在一個學期內,每位學生家至少家訪一次,重點學生要隨時訪,但優先考慮以下因素困難學生必訪,雙差學生必訪,學生進步較大時必訪,學生連續兩天以上未到校上課的必訪,學生思想波動較大時必訪,學生家裡有重大變故時必訪。而這些在我的安排順序里是從緩到急依次排列的,急的就要優先考慮,其他的就可以從長計議了。
在部分老師進行的家訪總是拘於這么一些情況:學生違紀犯錯,未現場進行教育,鼓著氣去秋後算賬;或是學生犯錯,教師對其的教育遇到挫折,去家訪爭取力量、搬救兵。總而言之,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其實,家訪是學校、家庭和社會三結合教育的重要手段,應貫穿於整個教育教學之中,不要有事才家訪。作為老師每接一個新班集體後,不防盡快在三至五周內完成大部分學生的家訪工作,讓家長接觸新的老師,總結過往存在問題,交流教育方法。而自己也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掌握學生信息,了解學生的各種困難,使自己開展班工作能心中有數,便於自己在思想上,行動上制訂措施去解決問題,讓學生及家長感受到老師的關懷。

熱點內容
感恩教育詞 發布:2025-09-19 01:46:11 瀏覽:26
江北語文網 發布:2025-09-19 00:51:35 瀏覽:370
七年級下冊地理同步 發布:2025-09-18 21:49:01 瀏覽:253
大學城英語 發布:2025-09-18 21:32:25 瀏覽:589
七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試題 發布:2025-09-18 19:59:33 瀏覽:531
干電池化學 發布:2025-09-18 16:30:48 瀏覽:733
何猷君怎麼讀 發布:2025-09-18 16:07:13 瀏覽:158
2017個人師德總結 發布:2025-09-18 16:04:58 瀏覽:8
教師資格證統考一年幾次 發布:2025-09-18 14:01:59 瀏覽:922
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發布:2025-09-18 07:59:57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