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老師講因果
1. 孩子身體不好,因為信佛,病已經有點見好,但丈夫不信,還不敬佛,這樣會影響孩子而使孩子身體不好嗎
學佛沒有錯,不學佛也沒有錯,你不要一味的強調想讓你的愛人也相信,因為他沒有感受到那大無為的愛和道德,平和的心態是你以後能對他做的態度,不要聽他罵和凶,你做你的善,以後的生活孩子和你一定會好人有好報的,但是我也想提醒你一下孩子如果發生了病痛還是應該就診,會好的快些,誰的孽由誰來還別想太多隻要你和孩子好
2. 向初一班主任介紹自己作文結尾
我的班主任老師是一位美麗善良認真盡責的好老師。
她有一頭如今最流行的卷發,一雙洞察秋毫的眼睛,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再加上苗條的身材,簡直就是一仙女下凡。我們班的同學都為有這位美女班主任而自豪。
她是一個心腸特別軟而且還很幽默的人。記得有一次上課時,一個同學上課講小話,嚴重影響了課堂紀律,我的班主任老師開始是心平氣和的說讓那位同學認真聽講。但過了一會兒,那同學就把老師的提醒當成了耳邊風,又開始肆無忌憚的講開了。這下老師火了,惱羞成怒的讓那位同學滾出教室,我們都以為這個同學要遭殃了。誰知道,剛過了一會兒,趁我們在討論問題的時候,老師就走出教室摸著這位同學的頭面帶微笑的講著些什麼,然後就讓同學進教室繼續上課了。老師說:「我不能因為這位同學不小心犯了一點點錯,就讓全班同學來跟著遭殃,所以我們繼續上課吧!不過,鑒於你們表現都不錯,為師講個笑話犒賞一下你們如何啊?」我的班主任就是這么一個即時心裡惱火表面也要給犯錯的學生面子,寬容學生的人。
她還是一個特別會愛護學生的老師。記得有一次晨會上,我們班的楊敏同學因為體質弱,差點暈倒。我的班主任心急如焚的立即將楊敏送去衛生所。可真不巧,哪天衛生所的醫生正好不在。老師焦急萬分,只好打電話給家長,可家長不接電話,這可急壞了老師。自己送回去吧,又耽誤了其他同學學習。無可奈何之下,老師只好想出一個權宜之策,讓我和副班長護送楊敏回家(老師說因為我們倆學習好,放學後花幾分鍾時間就給我們補了),並將自己的電話交給我們,讓我們一到就給她打電話,可我們還沒到,老師就打電話來問情況。老師在左顧右盼,希望我們早點回校帶來「楊敏平安到家」的好消息。
3. "什麼是面積"教學實錄與反思 楊敏
《面積》這一單元的主要內容包括什麼是面積、量一量、擺一擺、鋪地磚。《什麼是面積》是本單元的起始課。本套教材為了改變過去偏重面積計算和單位換算,不重視培養和發慌學生空間觀念的現象,把面積的含義單獨列開教學。教材安排了以下幾個實踐活動:一是創設生活具體情境讓學生初步感知面積的含義,二是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活動體驗比較面積大小策略的多樣性,三是通過畫圖的活動加深學生對面積的認識。教學中,要充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多多舉例說出身邊物體的表面或圖形的大小,使學生對面積有更感性的認識,真切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比較過程中,讓學生親歷活動的整個過程,體驗知識的形成,培養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本節課也注重了學生創造意識與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讓學生在活動中溝通、交流,自覺地使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生分析】
之前,三年級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也認識了正方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了解了它們的特徵,也學習了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到五年級時,他們還將學習不規則圖形面積的估計。對物體表面大小的認識,學生也有比較豐富的經驗。在學習中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對兩個圖形面積大小進行比較,在這一活動中將讓學生大膽利用學具,想出多種解決問題的策略,思考並擇出更科學准確的方法。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體驗面積的含義,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封閉圖形面積的大小。
2、通過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讓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同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創設有目的的活動,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與團結協作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准備】
1、教師准備:多媒體課件、學具袋(正方形與長方形每生各一個,剪刀、固體膠、小紙片、硬幣等)
2、學生准備:學具袋(正方形與長方形每生各一個,剪刀、固體膠、小紙片、硬幣等)
【學法引導】
觀察比較、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與團隊協作
【教學重點】
理解面積的含義,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
理解面積含義,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游戲導入
1、聽算10道,集體對得數。重點講解25×16
2、師:全對的同學舉手,請兩位同學帶大家一起唱《拍手歌》表示鼓勵。好嗎?(全班齊動)
[評析:藉助拍手歌的情境導入新課。學生情緒高漲。]
二、初步感知,認識面積
1.揭示面積的含義。
師:我們拍手的時候,兩只手碰擊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誰來摸一摸老師的手掌面?(學生摸老師的手掌面)
師:你們的手掌面在哪兒?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學生摸自己的手掌面)
師:(摸數學書的封面)這是數學書的封面。老師的手掌面和數學書的封面比,哪一個面大?
生:數學書的封面大,手掌的面小。
師:把剛才的話說完整,好嗎?
生:數學書的封面比手掌面大,手掌面比數學書的封面小。
師:伸出你們的小手,也擺在數學書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1:數學書的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生2:我的手掌面比數學書的封面小。
師:數學書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個面大呢?
生:數學書的封面比黑板的面小,黑板的面比數學書的封面大。
師:(指黑板面)像這里,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積。(板書:面積)你能說一說什麼是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嗎?
生:數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數學書封面的面積。
2.摸一摸,說一說。
師: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物體,桌子、凳子、練習本、文具盒等等。這些物體都有面,這些面的面積有大有小。現在,請同學們選擇其中的兩個面比一比,哪個面的面積大,哪個面的面積小?
生1:課桌面的面積比凳子面的面積大。
生2:練習本封面的面積比課桌面的面積小。
三、比較大小、揭示定義。
1、觀察比較。
師:我們把物體的表面畫在紙上就是平面圖形,觀察這些圖形,它們有什麼特徵,有大小嘛?
(課件出示、學生判斷,比大小)
2、明確封閉圖形也有大小。它們的大小就是圖形的面積。
3、揭示定義: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4、(課件出示)判斷下面哪些圖形是封閉圖形,鞏固概念。
四、操作實驗、研究方法。
1、出示面積相近的兩個圖形,學生比大小。
師:這兩個圖形的面積相近,你能看出它們面積的大小嘛?
生:不能,但我們可以用重疊法。(學生上台演示)。
2、課件出示出示面積接近的正方形和長方形,學生判斷面積的大小。
師:不能用重疊法怎麼辦?(學生小組討論)
師:為了方便大家比較,老師為你們提供了一些材料:4個小方塊、紙條、硬幣。大家可以藉助這些材料,想辦法比較它們的大小。
學生動手操作,利用學具袋中的學具想出多種方法比較兩個圖形的大小。師巡視指導。
3、學生演示不同方法並由學生選擇測量面積比較准確的方法。
4、師引出數格子的方法。
五、實踐運用,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用數格子的方法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生觀察後舉手回答。
2、出示兩個正方形,學生討論並判斷是否可以用數格子的方法。讓學生知道比較時格子的大小要一樣。
3、書本40頁畫一畫。
明確面積一樣,圖形的形狀可以不一樣。
六、 拓展(小小設計師)
在方格紙中小組合作完成一個圖形貼畫。
1、由智慧老人送禮物引出。2、教師提出活動具體要求。
3、展示學生部分作品,並比較圖形面積大小。
七、總結
在今天的學習中,你都知道了些什麼?
教學反思:「面積」是《數學課程標准》中「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內容,本節課的內容是幫助學生初步建立面積的概念。北師大版數學教材把面積概念獨立教學,目的是改變以往偏重面積計算及單位換算,不重視培養和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現象。「面積」的概念是學生學習幾何形體的基礎,因此要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這一概念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材中所提供的大量「比一比」、「猜一猜」、「擺一擺」都將成為課堂中學生親身經歷的活動過程。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我創設了各種活動情境,充實學生的實踐活動,把培養和發展空間觀念的目標落到實處。
一、數學課堂教學緊密聯系生活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學習內容來自學生生活實際,在學生已有的經驗的基礎上學習,可使學習更有效。因為,學習內容貼近學生知識經驗,符合學生心理特徵,容易形成知識結構,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學習生活化的理念。面積的概念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為了使學生較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積」這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我從生活入手,讓學生找生活中物體的面,感知物體的面有大有小,進行物體面的大小比較,通過物體面的大小比較揭示物體表面的面積。這樣層層深入,環環相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面積的含義,有種水到渠成的感覺。體現了現代教育思想所倡導的「數學課堂教學應向學生提供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系的、有價值的、富有趣味的教學內容」這一基本理念。
二、給學生的活動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本課教學過程中我為學生創設了從事數學學習活動和交流的空間。例如:在教學平面圖形面積大小比較時,我先讓學生分組探討出比較的方法,然後通過實踐、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測,學生用剪拼、數方格、重疊、擺硬幣的方法等,這樣學生全面、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不同的發展,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讓學生經歷了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加深了學生對面積含義的理解,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與合作意識。
三、評價尤為重要教師在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還應把激發調動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慾望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還應充分發揮課堂評判語的激勵功能。教師通過對學生學習的激勵性評價,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激發繼續學習的動機,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尤其對後進學生產生鞭策作用。評價的可持續性更是應該加強的。這節課,我注重了以下幾點可持續性的評價:在學生猜測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大小之後,我的評價:剛才同學們說的都是我們的猜測,猜測是科學發現的前奏,我們已經邁出了精彩的一步!但要想離正確答案更進一步的話就應該去驗證你的猜測。
4. 請問中科院生態中心楊敏老師怎麼樣
嘿嘿!我也一樣,當年他給我的回信說「競爭很激烈,你要是覺得自己有實力就報考」,我們學校一年只給一次機會,而且還是好不容易才排到的,嚇得我沒敢報。後來也決定報考其它學校。
5. 諸葛亮死前李福問他,若百年之後說可接替丞相 他說蔣公琰和費文偉。
蔣公琰是蔣琬,公琰是他的字,費文偉是費禕,文偉是他的字。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率軍第五次北伐,由漢中出發,取道斜谷,穿越秦嶺,進駐五丈原。
在此,蜀軍與魏軍對峙了100餘天。八月,諸葛亮病情日益惡化。諸葛亮病重之際,蜀主劉禪派遣尚書僕射李福前來軍前問候,同時詢問國家大事。
李福與諸葛亮談話完畢,辭別而去,幾天之後又回來。諸葛亮說:「我知道您回來的意圖,近來你雖然整天與我交談,但有些事還沒有對你交待,所以你又回來聽取。你所要問的事蔣琬最適合。」
李福連忙道歉說:「日前確實不曾詢問,等到您百年之後,誰可以擔負國家重任,所以就又返回。再請問蔣琬之後,誰又可承擔重任?」諸葛亮說:「費禕可以繼任。「李福又問費禕之後誰可接任?諸葛亮沒有回答。當月,諸葛亮在軍中去世。
(5)楊敏老師講因果擴展閱讀:
人物資料:
1、蔣琬
蔣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鄉縣(今湖南省湘鄉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宰相,與諸葛亮、董允、費禕合稱「蜀漢四相」。
蔣琬最初隨劉備入蜀,為廣都縣長。因其不理政事,惹怒劉備,在諸葛亮的勸說下才免於一死。後重獲啟用,受到諸葛亮的悉心培養,累官丞相長史兼撫軍將軍。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去世,蔣琬繼其執政,拜尚書令,又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再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
延熙元年(238年),受命開府,加大司馬,總攬蜀漢軍政。曾制定由水路進攻曹魏的計劃,但未被採納。
延熙九年(246年),蔣琬病逝,謚號「恭」。
2、費禕
費禕(?-253年2月),字文偉,江夏(今河南信陽市羅山縣人)人,三國時期蜀漢名臣,與諸葛亮、蔣琬、董允並稱為蜀漢四相。
深得諸葛亮器重,屢次出使東吳,孫權、諸葛恪、羊茞等人以辭鋒刁難,而費禕據理以答,辭義兼備,始終不為所屈。孫權非常驚異於他的才能,加以禮遇。
北伐時為中護軍,又轉為司馬。當時魏延與楊儀不和,經常爭論,費禕常為二人諫喻,兩相匡護,以盡其用。諸葛亮死後,初為後軍師,再為尚書令,官至大將軍,封成鄉侯。
費禕主政時,執行休養生息的政策,為蜀漢的發展盡心竭力。費禕性格謙恭真誠,頗為廉潔,家無余財。後為魏降將郭循(一作郭脩)行刺身死。葬於今廣元市昭化古城城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費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蔣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諸葛亮
6. 求問這位碩士導師的方向有人了解嗎
非常高興有機會來這里與大家交流「怎樣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導師」。首先我要祝賀福建中醫學院升格為福建中醫葯大學!我認為這是非常重大的事件,是福建省,也是我們國家中醫葯事業發展中值得記一筆的一個重大事件。是國家、社會、公眾對福建中醫學院五十年來所做出的成績、學術水平、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質量,以及對社會貢獻的一個綜合評價。今天講座的主題是「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導師」,原來我起草時寫的是「談談」,後來改為「雜談」。為什麼?因為我覺得我講話不太有條理,信口說來,條理性不強,就改為雜談吧。關於研究生導師水平的問題,現在社會輿論評論很多,有人甚至提出問題,我們中國合格的研究生導師到底有多少?一些比較著名的海外歸來的教授說,與國外一些大學,像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的導師比較,中國研究生導師不合格的佔90%,也就是說大部分不行,大部分甚至可以說是「爛貨」,這引起了很大的爭論。有人認為這番話根本就是不對的,是崇洋媚外。經過辯論以後,有點改口了,說十之八九不合格,從90%變成80-90%不合格,還是堅持說中國的研究生導師很多不合格。我的觀點認為我們中國的研究生導師基本上是根據我國國情,國家的研究生條例以及合格導師學位點要求的條件評審出來的,大部分應該是合格的,少數是不合格的,的確是有一批不合格的。為什麼說會有不合格的?因為根據我所在的單位的了解,就是如此。確有「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情況,是有不合格的。近年,北京市對41萬名科技人員做了一次調查,認為20%以上在人品上、在學術上、在科學誠信上是存在問題的,只有80%是合格的。我相信研究生導師隊伍里也是會有這些問題的,是有把次品當成正品來用了,所謂「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了。後繼人才的培養和研究生導師水平很有關系,值得關注。三國的時候,蜀國初期是很重視人才培養的,當時有趙雲、關羽、張飛,還有馬超,到後期人才培養就不被重視了,不行了,所以讓「廖化當先鋒」了。關於合格的研究生導師究竟有多少,要有個評估,當然也有個逐步提高問題,有從不高到較高到高的那麼一個過程。培養研究生的質量也同樣有一個提高的過程。1978年,我國恢復研究生制度以後,我第一批就開始做研究生導師,一開始就是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醫學學科評委組成員,三十多年以來,培養博士後人員、博士、碩士合計110名,繼承人員4名。現在已經超過了這個數字,因為今年又招了一些。子曰:「三十而立」,我有了這三十多年的經歷,似乎應該可以說一點實在話了,但不一定都對,是一管之見。子曰:「六十而耳順」,也就是說,六十歲了,應該能聽得懂講的是真話還是假話了;我就雜談一些感受吧,與大家交流一些經驗和體會。子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說,過了七十歲,就一般做事不會違規了。從現實情況看,我感覺這句話還得打個問號。原則上應該是這樣子的,這么大歲數了,應該知道如何為人了,但是我覺得我們社會上在各個領域里,確實還是有一些科研機構,確實有一些年齡比較大的研究生導師,還是出了問題的,包括在科學道德、科學精神方面,還是出了問題的。所以,我覺得就加強對研究生的教育而言,加強對研究生導師的教育同樣是很重要的。楊敏老師上個月初打電話到北京,對我說,陳老師你再講一個題目:「怎麼樣做一個合格的研究生導師」,做一個報告。我說我考慮考慮,沒有立即答應她,說過幾天再答復。過了一個禮拜,我想想不行,我還得為故鄉福建這里堅持做點事,我還是要講,和大家多交流,就答應了她,可以來講。那麼,我下面就雜談幾個問題。一、導師的社會地位與定位二、導師培養人才的任務三、師生情誼與教學相長四、以責任心為首的六個心態五、因材施教與實踐先導六、中西醫並重與面向社會需求七、作為研究生導師,我的座右銘八、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我就講這幾點。所謂「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不是說叫我們大家去「出家」,我的意思是說,我們要淡泊名利,我們還是要用科學發展觀的精神來做工作,要淡泊名利去處理一些事情,是這個意思。我本來沒有這幾個提綱,前天晚上,維養問我要講些什麼,我順便和她說了說,她說,你這人每次做報告都不講究條理,要不然,你臨時加個提綱,戴上帽子。所以,有了以上這八條。一、導師的社會地位與定位我們通常都說「天地君親師」,這天地是虛的,也有人說天地不是虛的,天地是實在的,天地我說是虛的;君就是過去講的君王或皇帝,現在我就比喻作是我們國家;親是雙親,父母;師是老師;我覺得老師的地位很高,老師在這里居第三位;君親師嘛,排在了第三位。我曾參加過國務院領導召開的一個座談會,知道了我們教師的工資在全國是排在第一位的,最高的。銀行界、金融界是第二位的。我們衛生系統是老九,衛生系統的工資是排在第九位的。所以說,君親師,老師的地位是很高的。老師的任務是要「傳道,授業,解惑」的,這是韓愈《師說》里講到的,是很對的。但是現在全球網路大行其道,信息如潮,上網就很容易可以看到很多新的學術進展,我們每一位老師到底經常看多少文獻?學生有時候也很好啊,上網看到很多,所以就可能出現了韓愈說的「弟子不必不如師」啦,確實是有這樣情況。可見,做老師也並非容易,有相當水平才能夠指導研究生,並不那麼容易。由於老師不見得是「全能選手」,不見得是「網路全書」,研究生導師的使命就很重了。我就講一個故事吧,據說是有一個人在高樓上看見有一年輕人在一處比較昏暗的燈光底下走步,晃來晃去,徘徊了很長時間,就總是在那兒轉。後來才知道此人在干什麼,他在找鑰匙,他把鑰匙給丟了,找一把鑰匙,沒找著。為什麼他老在那兒轉呢?因為只有那一處是燈光照到亮光的地方,他只能在此處看得見到底鑰匙有沒有丟在這里,他就不會到別的地方去找,就是這個意思。老師的知識面很窄,就跟這個燈光照的地方一樣,就這一點亮光處,有很大的局限性。做一名合格的和與時俱進的老師不容易。譬如說我自己吧,我從事的是心血管內科和老年醫學專業,其它方面我就可能懂得很少了。所以,老師的知識面不一定很全面,不可能是網路全書,不可能是全能選手!但是老師的作用卻非常重要,老師的師表風采卻非常重要。所以,我剛才在前面放了一張幻燈片,那是北京師范大學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他那個師范大學當然是要提倡學習的,以便學為人師呀。作為研究生導師,你的表現應該能夠被研究生們視為模範才對,師表應當看成是重要的精神財富!二、導師培養人才的任務我們的事業發展靠人才,人才的成長靠教育,所以我們需要追求整體素質高的、質量好的教育。剛才羅螢書記也提到,就是要注重做人。首先應該講人生大課,人生是一本書,怎樣做好人,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改變人生,思想決定生活,我們老師指導研究生,是做好研究生的課題研究工作、業務工作,但是,更重要的是培養全面人才,教育研究生能夠比較好地適應全社會要求的生活模式,學會與人相處並參與學術競爭。我舉個例子,我們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只允許一對夫婦生一個孩子,我見到有的研究生他就「不管你什麼政策不政策,我就要生兩個孩子」。研究生到期因此不能如期畢業,沒關系,拖呀,拖了一年也沒關系,這樣就多生下了一個孩子;當然這也不完全是老師的責任,但是研究生的全面教育,適應當今社會要求,還是很重要的。在這一方面,我們可以舉出很多的例子。老師在培養學生方面,在工作、在思想方面都應該負有責任。我想我們在指導研究生方面,最大的成果之一應該還是要培養他們有一個團隊精神、團隊意識、集體意識。因為研究生的思想和工作成長,它可不能夠離開團隊,不能夠離開科室,做研究或者是做醫療工作,都一樣。我們需要培養一些群體人才,大家都要互相幫助。最近在北京首演的那個電影《孔子》,我們已經看過電影了,我和維養、謝元華博士都參加了首映式,我們看了很受感動,建議大家看看這個電影,演得不錯,周潤發主演。我們知道孔夫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很不錯啊!孔夫子他是「述而不作」,他沒寫過什麼著作,但是他的弟子,所謂七十二賢人,他培養的這個學生梯隊人才成果出來了;他的儒學學派,兩千五百多年以來傳下來了,在全世界都有影響。可見,這個人才梯隊有多麼重要啊,儒學學派形成並發展了。中醫葯學的傳承也應是這樣的,需要培養人才,培養團隊人才。當然,研究生帶教的時候應考慮到質量,我們每個導師不可能帶太多。像我,過去有的時候帶的稍微多一點,忙得照顧不周全;我現在一般一年招收兩個,不應該帶多了,帶多了可能誤人子弟;因為每個人的精力有限,老師自己的專業水平也有限制。現在我們就怕假的真學位,到時候他真畢業了,也拿到真的博士或碩士文憑了,他是真的博士、碩士?而實際上,課也沒有好好上,研究工作也沒有好好做,七拼八湊一篇文章就畢業了。現在假的真學位很多了,和老師也沒見過幾次面;就跟賽跑一樣,起跑的時候,槍「啪」的一聲起跑,完了以後影子都不見了,見不到人了。培養人才,就是人加才,人字加個才字,人才。所以要求要有創新精神,提倡卓越,提倡整體素質教育。國內外都是這樣提倡的,品格要健全,要懂得什麼是好事,要懂得做好事,走上真正的成才之路。我們有的研究生不是這樣的,在病房裡工作,互相打架,互相不團結,不合作,病人有事也不互相關照和照看;我的研究生,也有打架的,還動了手,很糟糕的,社會影響不好;所以說做人非常重要,做好事,很重要。當然,對於研究生,我們還是要多表彰,多說一些鼓勵的話。我有個研究生,他考取了博士,素質也不錯,但是醫院不讓他上,因為我招收的名額滿了,他很失望,我就勸他下一屆再來考;第二年他又考上了,單位也沒話說,就讓他上了。他做的也很好,在我們單位,現在是博士生畢業了,課題獲中國中醫科學院當年的研究生論文一等獎。所以說,有的時候老師的一兩句鼓勵的話對學生卻很重要,我感到要多表彰,多鼓勵,培養他們有自信的心理狀態,有自信的理念。培養研究生人才同樣是要道德教育和科學教育同行。古人說「積德自有人見、誠心自有天知」,要有自覺性。作為醫生來說,很大一部分是臨床教育,要教育有博愛精神,人道精神,要關懷病人。我們有的研究生,他在病房裡面不是很認真工作,對病人不是很細致負責,就出錯了。有的研究生上午查病房處理完了,整天人就不見了。我們提倡有關懷精神,互相幫助,研究生之間有時候有的課題是彼此相關聯的,互相要幫助,不要專門只是為了名利,只是為了學位。現在韓國提倡一個口號,就是「要愛國、要盡孝」,這很好。愛國家,同時還要孝順父母。我參加一個座談會,中組部和民政部門開的一個座談會,就說現在有很多人不盡孝,甚至寫信給父母,說我沒有責任供養你;沒有責任,為什麼呢?因為他也有工作,在外地,供養不起。所以說,在那個會上大家就說,培養提拔幹部,不孝順的不能提拔,要愛國盡孝。培養人才,道德觀念很是重要,我們導師也要關注到這些問題。每一位研究生都是有培養前途的,我認為每一位研究生都是一顆星星,就看我們怎麼樣去培養他;這些研究生選擇中醫葯做終生職業,這是人生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個選擇,我們應該愛護他,幫助他在這方面做出貢獻、成才。子曰:「有教無類」,這就有幾種解釋了,就是說,學生不分類別,都應該一樣的教;還有的說,就是有好的教育的話,個個都可以成才。所以我們對學生還是要多多愛護。當然,對研究生很關鍵的方面還是要在學術上的負責任的指導,學術上的指導要有特色,如果沒有特色就不行,難以立住腳。像我們福建這里骨科王和鳴、劉獻祥教授,骨科隊伍,培養出了不少人才。今天我聽說山東文登醫院也有研究生導師來參會,文登醫院骨科也是很有特色的。我們中國有幾所中醫骨科有特色的醫院,還包括佛山、洛陽等地的骨科醫院,要能培養出人才特色來才好。所以說培養研究生學術上就是要講特色,用老師的強項來指導學生,來立題。老師自己要有自我的估計,你到底自己能夠指導什麼?你的強項是什麼?如果你沒有支撐能力,沒有這方面能力,你最好不要選這個題。我們要培養學生希望能幹事,能做實驗,或者干臨床,能做,能寫,能說,工作做了文章也寫得好。我有的研究生,講話頭頭是道,幹事也能幹,但是寫文章他一年半載整理不出一篇,他就寫不來。所以培養研究生要培養全面一點的人才,鍛煉成能做(臨床或實驗),能寫、能說、能表達的人才。三、師生情誼與教學相長我們要提倡尊師愛生,老師和研究生應該是朋友,也是同道,要多溝通、多交流,說真話、真事、講真情、求真知。事業上互動,「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嘛。我們大家很多人到過成都武侯祠,里邊有一副對聯,提到:「不審勢則寬嚴皆誤」,這對我體會很深。我對研究生有時候太嚴,有時候又太寬了。太嚴引發了遺憾和教訓,我好幾位研究生被我訓哭過,有事就不找我了,找我老伴了;因為我要求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某一任務,或者把弄錯的東西改過來,研究生未能按時完成;有的搞中西醫結合學科史,他連余雲岫是何許人概不知道;有一些中醫本科畢業的研究生,而且業已工作多年,《臨證指南醫案》、《溫熱經緯》和《時病論》的作者是誰概不知道,就是說「你本科白念了」,也就有點叫做「惡語傷人」了;想來作為老師對研究生還是要多鼓勵,少一些不好聽的話,這是非常重要的;太寬了,那也不行;太嚴了,也許會傷感情。最近我到湖北漢陽去,去看歸元寺,里邊有個對聯:「問菩薩為何倒坐,嘆世人不肯回頭」,橫批:「回頭是岸」。這是一座聞名天下的古廟,面對後門坐的是韋陀,其背後,面對正門坐的是彌勒佛,韋陀那是倒著坐了,和彌勒正好是背靠背,韋陀憐憫世人不肯回頭是岸,所以倒坐著。對研究生還是要實事求是,有不對的,面對實際,改了就好,還是要說一些實事求是的話;這就是武侯祠的對聯說的了:「不審勢則寬嚴皆誤、能攻心即反側自消」,我到成都後,朋友送給我檀木鎮紙用的這副對聯,對我也很有教育意義。關於師生情誼方面。我是側重做臨床科研的、做醫療服務的,所以我提倡病人第一,療效第一;不要把學生當打工仔,當學術民工,當奴才,只是給老師幹活。要啟發研究生的服務意識和創新思考,最近我聽到劉延東同志的一個報告,她說與李政道座談時,問李:你培養人才的主要經驗是什麼?李政道說:要有向權威挑戰的思想,這是李政道的經驗,我想這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四、以責任心為首的六個心態責任心,就是主要強調知識責任,知識責任實際上也就是社會責任。我們對指導研究生做課題要有承擔風險的責任心。我從研究生開題開始,差不多每一個月有一次集體匯報,因為我帶的研究生不止一個,一般好幾個,每一個月有一次集體匯報,每一個人都在匯報會上講一講,互相交流,互相批評,強調過程教育。這過程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說開了題,就完事了;實際上,每個月開會匯報已經晚了,有的人還是要經常要個別的談,了解情況;我為什麼要集體開會呢,因為開會有一個好處,就是很多人聽,每個人都必須認真准備。很多人聽了以後,互相提意見,能夠促進大家做的更好。教育學生學習專業和工作要勤奮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通常說的成功,一個人成為人才這成功是個人努力佔95-99%,天才佔5-1%。那天我跟維養討論了,她說那機遇怎麼算啊,你光說努力和天才,機遇也很重要啊,機遇佔百分之幾我可難說,不知道,大家可以討論去。我們說成功人才還是要天時、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環境,科室氣氛的和諧等,都很重要。每個人還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天生我材必有用」關鍵還在於你把你自己放在了什麼位置上了。譬如說你做什麼題目,做臨床的,或者機理的研究,或者某個專科,適合你的才能,可以設計去做。每個題目完成都不容易,完成得好更不容易,要靠自己有責任心去努力;天上沒有掉下來的餡餅,要自己去找吃的;用西方的話講,就是上帝分配食品給每一隻鳥的時候,不會把食物放進鳥巢,鳥要自己去動,要去找尋;為了課題的完成,要教導研究生不是僅拿出50%的努力,而是要拿出150%的努力。前不久,羅螢書記和陳立典校長都說得爭取做到「跳一跳才夠得著」,也就是這個意思,要用150%的努力。跳一跳還夠不著,那當然也有一個可能是目標定得太高,不太合適哦。研究生課題的目標要合理,我們現在大部分研究生還應該側重臨床,臨床研究不容易,但你要是設計得好,確實會取得一定的效果的。所以,目標要合理,設計要嚴謹。要用心,要教育研究生用心做事,誠信做人,所以我建議組織研究生多開中小型會議,比如說研究生在一起開會,你讓研究生來做學術會議的主持人,或者每一次輪流做演講,或者提問,你幫助他。包括讀書、讀雜志心得的報告會(JournalWatch),或者中午時間開會(LunchMeeting),用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談談進展。關於參考外文文獻的問題,中醫葯專業學生,當然中醫葯經典著作以及中醫葯的文獻、雜志經常要讀,至於外文文獻怎麼樣呢?我主張還是要求要選讀有價值的外文文獻,對你的專業、課題有意義的文獻,你還得要讀。因為國外的進展你一點都不知道,怎麼行呢?你如何談超越呢?你不可以隨意說「老子天下第一」,不找出證據就說是國際水平吧,要進而做嚴密嚴格的研究和比較,拿出證據才行,所以有價值的外文文獻,問題,觀點,方法,以及國外的一些做過類似課題的框架,思路,信息,還是要了解,追求完美,要用心。要耐心,耐心是一種成熟的標志,是人們修身制勝的關鍵;此外,還要有忍受悲劇和失敗的思想准備。我的研究生中2-3位在做冠心病血瘀證基因組學的研究中,都有過教訓,開頭都失敗了,因為很多慢性病都是多基因致病,它不是單個基因起作用,所以你要找一個目標基因,哪一個是最主要的,或者證明是關鍵的,這很難。雖然我們陰性的結果在《科學通報》上發表了,但還得說那是一個失敗,所以,心理上要有允許失敗的准備。要有耐心,要有信心,還要有決心。不知道大家看了《李政道傳》沒有,李政道講「科學教育天下事,創新見解談笑間」,說科學教育創新要與耐心相結合,也許可能在隨便聊天中一個思路出來了,創新的思維出來了;要多思想,多思出智慧,不要急躁,要耐心。真心,標志著我們永遠年輕,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不可以造假,剽竊,抄襲,說大話,說廢話,說假話,說套話,說空話。要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是《漢書》裡面的原話,是中國人的好傳統。造假,這個現象不是沒有,我的研究生裡面也發現過,你要他寫綜述,他這里一段那裡一段,搞抄襲。所以我在科室每次學術會議上,有機會就說要講求科學道德,不僅是研究生,工作人員也得強調。臨床科研結果有效就有效,沒效就是沒效。特別是碩士研究生,主要是學習方法、科研態度的問題很重要;博士研究生就還要有一定的創新;不可以「認認真真走過場」,看起來很認真,但實際上是假的。醫學本身具有兩重性,要有人文教育的滋養,不能只看學位和職稱,不事耕耘。最近在《自然》(Nature)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稱在中國做了調查:1/3的中國研究人員有造假,有急功近利的行為,認為這個是與急功近利的思想,與官僚干預有關系。該文題目翻譯過來就是《中國科研是發表還是滅亡?》,我認為「滅亡」兩個字說得不夠准確,也不大好聽,應該是發表或者失敗(「PublishorperishinChina」)。醫學科學研究人員千萬不可以造假,要真心、真情、真實地對待工作。《柳葉刀》(TheLancet)2010年1月9日,就是前幾天,也有一篇題為「科學造假---中國需要採取行動」(Scientificfraud:actionneededinChina)的文章,很應該引起大家警惕。中國現在發表的科學論文數量全球排名第二,數量之多,很可觀,很受國際注意;但假的陸續有發現,影響不好。以責任心為首的六個心中還有一個好奇心,很重要。不要小看研究生,年紀輕輕,「焉知後者不如前者」,要重視研究生的好奇心,「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對研究課題要有興趣。譬如你治療某個病,關節疾病的疼痛和腫脹,他有興趣就能很好地去探討去研究,研究怎麼消腫、怎麼止痛。沒有興趣,沒有了好奇心就不行。如果他提出各種各樣的思路來供你參考,這就是研究生的潛力,要注意挖掘和發揚。如果研究生有這個潛力,你讓他去思考,去提出問題,做個學術報告,可以採用他的有潛力的思路到研究工作或實際中去。我有一個研究生,他的中醫水平並不是太高,西醫水平也不能說高,但他有研究的好奇心,他的畢業論文就是《高血壓病的血壓峰值與中醫晝夜時辰理念的聯系》,很有意義。因為高血壓的血壓高峰有的人上午起床就高,有的人午後三四點高,不一樣,有的人夜間高。血壓水平為什麼有不同高峰時間,跟晝夜時辰及陰陽消長有何關系,做出分析,有一定的規律性,所以要尊重研究生的思路,也要尊重他的好奇心。愛心,就是我們要與學生彼此真誠相見,付出一片真情,給他關愛。有時候幾個研究生在同一科室工作,實際上分工的題目可能有主次之分,有的是主角的題目,有的是配角的題目,有的人高興,有的人不高興,我們要鼓勵他們分別做好工作,互相配合協作。福建老鄉冰心說的:「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端」,就是說要給他們以關愛,千萬不要追求過分的「十全十美」。知足常樂,除去浮躁,回到實際,做配角一樣也是貢獻。五、因材施教,實踐先導要德才並重,因材施教。有的人操作能力比較好,有的人古典文獻水平比較好,所以不要千軍萬馬都去過獨木橋。關鍵還是要保持和發揚導師的學術特色特長,老師的學術水平要繼承下來,加以發展並創新,發現自我,回到實際里來,不要都去「趕時髦」,做不切實際的文章。現在真正好的臨床研究文章比較少,要因材施教,還要以實踐為先導。首先要做好計劃,想法很重要,我想我們大部分提倡做點實際臨床研究,強調有嚴格設計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的研究工作,真正有指導臨床實際的意義,提高臨床水平,也符合社會需求。在臨床設計方面,我再三強調要適合導師的特長,這樣可以少走彎路,優勢始於老師自己的強項;所以,不要站在錯誤的起跑線上。有這樣的人,因為國家課題中有一項是古典文獻的題目,他就想做,實際上他文獻不行,經典的書看得很少,很多中醫葯書名都不知道,他也要搶這個課題,因為有錢有經費呀!那可不行,害了自己,也貽誤規劃。有的人做實驗不行,自己不會動手,拿錢雇別人做,這都不行。所以導師要指導研究生站在正確的起跑線上。你的水平是什麼樣子的,你就應該側重哪一方面,這是很實際的問題,不要一個方案所有人都來做。陳可冀院士
7. 楊敏虹的光輝時刻
鞍山人榮獲全國話劇最高獎項金獅獎
楊敏虹得意舞台風景
在話劇這個舞台上,楊敏虹舞過了幾十個春夏秋冬,舞過了花開花謝,舞過了別人、自己的故事。在人生的第45個年頭,他終於舞出了最絢麗的一幕。近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第五屆中國話劇金獅獎頒獎典禮上,身為國家二級演員、鞍山話劇團團長的他捧回了全國話劇最高獎項——金獅表演獎獎杯。昨日,記者在市話劇團見到了剛剛載譽歸來的楊敏虹。
與宋丹丹、呂涼齊肩
中國話劇金獅獎是我國話劇界最高榮譽規格常設的專業獎,三年一屆,於1989年經中宣部、文化部批准,由中國話劇藝術研究會主辦設立。至今,已有李默然、於是之、林連昆等431位優秀話劇工作者獲得此項殊榮。在本屆金獅獎中,全國共有21個省58個院團申報參評,其中共有109位話劇工作者獲獎。頒獎典禮上,楊敏虹憑借在《決堤之後》、《死無葬身之地》、《屈原》、《鼓王》等話劇中的傑出表演和近幾年的話劇成就,與國內著名話劇演員呂涼、宋丹丹、張凱麗、肖雄等63人共同獲得金獅獎表演獎。鞍山話劇團則獲得「為表彰為繁榮話劇藝術做出的團體成員」頒發的團體獎。
楊敏虹說:「當時頒獎的時候,我真的很激動,沒想到,在舞台上表演了這么多年,今天總能有個收成,但照比那些知名的話劇演員,我做的還遠遠不如他們,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
縱橫舞台30載
楊敏虹師從於《蘆笙戀歌》男主角汪潔。上世紀七十年代,他在吉林遼源市總工會文工團工作,1980年轉入吉林四平市話劇團,1985年調入鞍山藝術劇院話劇團。三十年的話劇生涯中,楊敏虹共出演過幾十部話劇,其中由他主演的《牆》獲得東三省優秀表演獎,《鼓王》獲省文化部大獎,《奉軍兵變》、《決堤之後》獲省優秀表演獎等。
縱然在話劇舞台上表演了三十年,獲得了全國話劇界最高獎項金獅獎,楊敏虹還清晰記得當初老師汪潔的一句話:「如果你是名牌大學學文學的學生,那麼來這里當一名話劇演員也一點不受屈。」他解釋說:「年輕的時候,我在外形和聲音等方面都特別突出,老師怕我驕傲,不肯下功夫學習基本功,於是就給我講,當一名話劇演員首先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那樣,用樣兩個人演一出話劇,文學功底深厚的人自然理解人物就到位,會准確地刻畫出人物性格。」楊敏虹深諳老師的教誨,在以後的日子裡,看書成為他苦練基本功之外最常做的事。
最愛話劇
楊敏虹也從事過電影、電視劇的拍攝,但最後,他還是選擇了自己酷愛的話劇舞台。他說:「那時,演話劇真的不賺錢,於是拍了幾部電視劇和電影。但電影與電視劇的拍攝與演話劇完全是兩回事。話劇很真實,沒有深厚的基本功就會在舞台上露出破綻。而演戲由於在短時間時拍出大容量的東西,所以總有一種不能將演技發揮到極致的感覺。」
記者 鍾蕾《鞍山日報》
歌頌長征
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鞍山市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電視文藝晚會《長征頌》於昨日舉行。來自市藝術劇院、市歌舞劇院、市戲曲劇院、鞍鋼建設公司合唱團的200多名演員,以合唱、重唱、舞蹈、歌伴舞等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為全市人民奉上了一台精彩的「長征頌歌」。由鞍山市藝術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楊敏虹領銜主演紅軍李有國。
首席記者周石劉一鳴攝影報道 《千山晚報》
《雪蠶》飾劉漢傑與溫崢嶸
《先鋒1931》飾斯拉瓦與高小俐
藝術之路
話劇《決堤之後》飾演譚明遠(一號角色)獲遼寧省第五屆藝術節優秀表演獎。憑借《決堤之後》《屈原》《死無葬身之地》的表演,榮獲了第五屆中國話劇表演金獅獎。《商鞅》片段飾商鞅,獲鞍山市專業藝術業務考核一等獎。《茶館》飾秦二爺獲鞍山市文化局業務考核優秀獎。《斷線風箏》飾瑪爾獲四平市專業考評一等獎。
反腐話劇《最後一夜》飾韓石(一號角色)多次在省內外各地演出,得到了省市領導的接見和充分肯定。並在遼寧省第七屆藝術節中獲得省政府第一屆文化藝術政府文華獎「優秀劇目獎」,個人獲得「優秀表演獎」。
大型無場次話劇《驚雷》飾賀小春(一號角色)榮獲遼寧省第八屆藝術節優秀個人表演獎,受到省市領導及專家的好評。
在鞍山市紀委、鞍山市委宣傳部舉辦的大型反腐警示話劇《鍾聲在彎道敲響》中擔任統籌和排練演出的管理工作,該劇在鞍山及海、台、岫地區已演出三十餘場得到領導和廣大觀眾的充分肯定,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和經濟效益,《驚雷》《鍾聲在彎道敲響》還要繼續到省內外擴大演出,使我們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收入最大化。
在中央提出全面學習郭明義同志的先進事跡,弘揚雷鋒精神做時代先鋒的活動中,通過反復學習《郭明義同志的先進事跡調查報告》《平凡崗位上偉大的人》等多篇報道,對自己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決心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服務群眾、勤勤懇懇、扎實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學習「雷鋒的傳人」。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一周年,由鞍山市委、市政府舉辦的大型文藝演出《紅詩鞍山、紅歌鞍山》中有幸代表鞍山藝術劇院參加演出,朗誦郭明義同志創作的詩《我能給你什麼、我的朋友》受到了領導的贊譽、現場產生了強烈的反響,本人也接受了一次深深的洗禮。
最近,鞍山市藝術劇院接受鞍山市委宣傳部的工作安排排演大型話劇《郭明義》,全院上下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態度、最強大的陣容完成此劇的排練,聘請全國著名的導演劉喜廷指導,由省內著名的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張傑、著名的國家一級燈光設計師關中奎共同創作,由國家一級演員楊敏虹飾演郭明義,在最近的演出當中反響強烈,受到各級領導和觀眾的一致好評,並為鞍山市人大、政協兩會做匯報演出,正積極籌備進京向全國總工會做匯報。
話劇《郭明義》廣受歡迎
14日,話劇《郭明義》在勝利會堂上演。由鞍山市藝術劇院排演的大型話劇《郭明義》,目前已演出三十餘場,郭明義這一角色由鞍山藝術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演員楊敏虹扮演,下一步劇組將到各基層單位巡演。劇組已接到上海方面邀請,預計四月份《郭明義》將在上海演出。
著 名 京 劇 表 演 藝 術 家(筱)楊月樵百年誕辰 (1913—1976)
(楊敏虹父親筱)楊月樵先生河北玉田人,出身梨園世家,父親楊雙龍(藝名楊月樵),著名京劇大武生,藝兼梆子、皮簧。伯父楊雙繼,京劇架子花臉,多才多藝。
筱楊月樵自幼在家中受到藝術薰陶與嚴格培訓,養成良好的藝術氣質和扎實的功底。隨父親、伯父學戲,練功十分勤奮刻苦,8歲登台,他沒有進過科班,但由於父親、伯父要求嚴格,備嘗辛苦,終於打下深厚功底,為日後成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父親楊雙龍(楊月樵)曾與李少春父親李桂春(小達子)師出同門,私交甚好,不幸的是父親楊雙龍(楊月樵)36歲暴病身亡。李桂春(小達子)驚聞噩耗,捶胸頓足、痛不欲生。
後來李家進京,楊家奔向東北。相繼在哈爾濱、滿洲里、齊齊哈爾、牡丹江、長春、四平、沈陽、營口、錦州等地巡迴演出。建國後(筱)楊月樵在沈陽京劇院工作,1955年由於吉林省遼源市為紀念解放戰爭烈士陳儒漢,成立儒漢京劇團,由遼源京劇團時任團長李岱親自與沈陽京劇院協商,為支援遼源儒漢京劇團的成立,由(筱)楊月樵帶領各行當演員二十餘人奔赴遼源,組建儒漢京劇團。
1958年遼源京劇團根據小說《林海雪原》改編由陳國珍、王品一執筆、劉金忠導演的現代京劇《智擒慣匪座山雕》(筱)楊月樵在劇中飾演楊子榮,演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轟動,在沈陽演出期間,時任東北局第一書記宋任窮同志觀看後大為贊賞,高度肯定,合影留念,並指示排成戲曲電影。上海京劇院觀摩此劇並參考此劇本進行加工整理。參與了1964年全國現代京劇匯演,也就是後來被評為八個樣板戲之一的《智取威虎山》。(筱)楊月樵先生是現代京劇楊子榮扮演者的第一人。
(筱)楊月樵先生功底扎實、扮相英俊,長靠、短打、文武昆亂不擋。曾長期與方榮翔、殷寶忠、宋久齡、郭慶蘭、於仲伯、齊嘯雲、林燕茹、林燕霞、八齡童、高永秋、趙秉楠、陳世良、劉梅霞等各行當名家合作。
代表劇目:《智擒慣匪座山雕》《挑滑車》《長坂坡》《群英會》《鐵公雞》《伐子都》《華容道》《古城會》《千里走單騎》《走麥城》《連環套》《黑松林》《三岔口》《大鬧天宮》《夜奔》《大名府》《獵虎記》等。搭班打炮戲,由於他扮相俊俏,常以旦角戲作為開場,如《起解》《五家坡》《拾玉鐲》等。以《鐵公雞》《伐子都》《華容道》《長坂坡》等為大軸。《鐵公雞》一劇,台上舞動的大旗被認為全國同劇目中的大旗,楊家最大。經他自編、自導、自演的《真假美猴王》演出數百場,得到各地觀眾的贊譽。還曾演出全本《西遊記》被譽為東北美猴王,影響極為廣泛,被載入中國京劇名家史冊。
其妹楊桂舫京劇科班出身,專功刀馬旦、花旦、彩旦,造詣頗深,工作在遼寧省營口市評劇團,在戲曲教育工作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可謂桃李滿天下。
其大女兒楊秀玉著名京劇演員。功青衣、花旦、刀馬,代表作《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狀元媒》《白蛇傳》《鎖麟囊》《花田錯》《紅娘》《四郎探母》《梁山伯與祝英台》《玉堂春》《鳳還巢》《沙家浜》《平原作戰》《春草闖堂》等。在整個東三省享有很高盛譽,為京劇事業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從清末從事梆子、皮黃的舞台演出,至今日的中央戲曲學院附中的課堂,楊家幾代人為京劇事業的發展和傳承,孜孜不倦,刻苦努力,其中飽嘗了多少心酸與磨難,楊家人始終沒有放棄對京劇事業繁榮發展的努力和追求。
8. 黃絲中學楊敏老師的詳細資料
楊敏,女,侗族,1988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地理教育本科,
2008年9月參加工作。教學工作中,楊敏老師謙虛謹慎、求真務實、際敢於創新、勇於開拓、時時以實際行動影響帶動學生。積極參加由市教育局和學校組織的各項教研活動。在市教育局組織的地理優質課比賽和論文比賽中多次獲獎,有多篇論文在省級正式刊物上發表。曾多次榮獲市、鎮「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優秀班主任」、「優秀共青團幹部」等榮譽稱號。所任學科,教學成績優秀,地理平均分一直排列全市前列。
一個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一個平平凡凡的中學老師,她懷揣著教育夢想,活躍在三尺講台,用行動詮釋著對教育事業的執著於勤勉。
9. 初一作文我的班主任劉老師六百字左右
我的班主任老師是一位美麗善良認真盡責的好老師。
她有一頭如今最流行的卷發,一雙洞察秋毫的眼睛,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再加上苗條的身材,簡直就是一仙女下凡。我們班的同學都為有這位美女班主任而自豪。
她是一個心腸特別軟而且還很幽默的人。記得有一次上課時,一個同學上課講小話,嚴重影響了課堂紀律,我的班主任老師開始是心平氣和的說讓那位同學認真聽講。但過了一會兒,那同學就把老師的提醒當成了耳邊風,又開始肆無忌憚的講開了。這下老師火了,惱羞成怒的讓那位同學滾出教室,我們都以為這個同學要遭殃了。誰知道,剛過了一會兒,趁我們在討論問題的時候,老師就走出教室摸著這位同學的頭面帶微笑的講著些什麼,然後就讓同學進教室繼續上課了。老師說:「我不能因為這位同學不小心犯了一點點錯,就讓全班同學來跟著遭殃,所以我們繼續上課吧!不過,鑒於你們表現都不錯,為師講個笑話犒賞一下你們如何啊?」我的班主任就是這么一個即時心裡惱火表面也要給犯錯的學生面子,寬容學生的人。
她還是一個特別會愛護學生的老師。記得有一次晨會上,我們班的楊敏同學因為體質弱,差點暈倒。我的班主任心急如焚的立即將楊敏送去衛生所。可真不巧,哪天衛生所的醫生正好不在。老師焦急萬分,只好打電話給家長,可家長不接電話,這可急壞了老師。自己送回去吧,又耽誤了其他同學學習。無可奈何之下,老師只好想出一個權宜之策,讓我和副班長護送楊敏回家(老師說因為我們倆學習好,放學後花幾分鍾時間就給我們補了),並將自己的電話交給我們,讓我們一到就給她打電話,可我們還沒到,老師就打電話來問情況。老師在左顧右盼,希望我們早點回校帶來「楊敏平安到家」的好消息。
我的班主任老師真讓我敬佩,她的教誨之恩,我終身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