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老師嚴厲的詞語
形容老師嚴厲的詞語有:
一、疾言厲色 [ jí yán lì sè ]
1.【解釋】: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2.【出自】:《後漢書·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3.【示例】:對於這種學生,我易於~,似乎予人以難堪,事後往往後悔。 ◎鄒韜奮《經歷·一種有趣的工作》
二、疾言遽色 [ jí yán jù sè ]
1.【解釋】:疾:快,急速;遽:倉猝,急。言語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對人發怒時說話的神情。
2.【出自】:《後漢書·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3.【示例】:襄公把個盟主捏在掌中,臨時變卦,如何不惱。包著一肚子氣,不免~。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十三回
三、聲色俱厲 [ shēng sè jù lì ]
1.【解釋】:聲色:說話時的聲音和臉色;厲:嚴厲。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
2.【出自】:《晉書·明帝紀》:「(王)敦素以帝神武明略,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日:『皇太子何以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
3.【示例】:達夫更決絕地說了一句,「不停辦我是不寄稿的!」說得有點~的程度。 ◎郭沫若《革命春秋·創造十年》
四、正言厲色 [ zhèng yán lì sè ]
1.【解釋】:正:嚴正;厲:嚴厲,嚴肅;色:臉色。形容板著臉,神情非常嚴厲。
2.【出自】:《漢書·王莽傳》:「盱衡厲色,振揚武怒。」《後漢書·翟酺傳》:「目見正容,耳聞正言。」
3.【示例】:黛玉見他說的鄭重,又且~,只當是真事。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九回
五、疾言怒色 [ jí yán nù sè ]
1.【解釋】: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同「疾言厲色」。
2.【出自】:清·戴名世《張驗封傳》:「為人寬厚和平,平生未嘗有疾言怒色,有犯者皆不與校。」
B. 形容老師嚴厲的詞語
疾言怒色、正言厲色、疾言遽色、聲色俱厲、辭嚴義正。
一、疾言怒色
白話釋義: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同「疾言厲色」。
朝代:清
作者:戴名世
出處:·《張驗封傳》:「為人寬厚和平,平生未嘗有疾言怒色,有犯者皆不與校。」
翻譯:為人寬厚平和,平時不曾有病說發怒,有犯的人都不與他計較
二、正言厲色
白話釋義:言談鄭重,表情嚴厲。
朝代:東漢
作者:班固
出處:《漢書·王莽傳》:「盱衡厲色,振揚武怒。
翻譯:盱衡嚴厲,振揚武生氣。
三、疾言遽色
白話釋義:疾:快,急速;遽:倉猝,急。言語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對人發怒時說話的神情。
朝代:南宋
作者:范曄
出處:《後漢書·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翻譯:即使在匆忙,沒有疾言厲色
四、聲色俱厲
白話釋義:指說話時的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俱:都。厲:嚴厲。
朝代:唐
作者:房玄齡
出處:《晉書·明帝紀》:「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曰:『皇太子以何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
翻譯:大會百官,問溫嶠說:『皇太子有什麼德行著稱?』聲色俱厲;一定要讓有說
五、辭嚴義正
白話釋義:辭:言詞,語言。義:道理。言辭嚴厲,義理正大。
朝代:宋
作者:張孝祥
出處:·《明守趙敷文》:「歐公書豈惟翰墨之妙,而辭嚴義正,千載之下,見者興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賜也哉。」
翻譯:歐公難道只有筆墨之妙,而辭嚴義正,千年之後,出現的興起,我有什麼值得辱沒你這賜啊。
C. 形容老師在課堂上嚴厲的成語有哪些
恪盡職守(kè jìn zhí shǒu)
恪:謹慎,恭敬。盡:完善。盡自己的努力,嚴守自己的職業或崗位。
疾言厲色(jí yán lì sè)
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目光如炬(mù guāng rú jù)
意思為目光發亮得像火炬一樣。形容憤怒地注視著。也形容眼光明亮有神或見識高明。
一絲不苟 (yī sī bù gǒu)
形容做什麼事都認真,連最細微的地方也不馬虎。苟:敷衍了事,馬馬虎虎。絲:計量單位
冷若冰霜(lěng ruò bīng shuāng)
意為冷得像冰霜一樣。藉以比喻待人接物毫無感情,態度嚴正冷淡像冰霜一樣,不可接近。
聲情並茂(shēng qíng bìng mào)
指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達的感情都很動人。
寓教於樂(yù jiào yú lè)
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把教育寄予在樂趣里。
深入淺出(shēn rù qiǎn chū)
指講話或文章的內容深刻,語言文字卻淺顯易懂或內容或道理很深刻,但表達得淺顯通俗
舉一反三(jǔ yī fǎn sān)
反,類推,意為列舉出一件事情,進而類推知道其他許多事情,用以比喻善於學習,能夠由此知彼。
妙語連珠(miào yǔ lián zhū)
連珠:串珠。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D. 形容老師嚴厲的成語,有哪些
疾言厲色、目光如炬、冷若冰霜、聲色俱厲、不苟言笑
E. 寫幾個描寫老師嚴厲的四字詞語
凶神惡煞
趾高氣揚
目中無人
聲色俱厲
外國的老師是為了教育而工作
中國的老師是為了工資而工作
F. 形容老師嚴厲的句子 詞語(5個及以上,成語最好)
恪守教規,疾言厲色,目光如炬
,一絲不苟,冷若冰霜
G. 形容老師批評人嚴厲的詞語
恪守教規.疾言厲色.目光如炬. 一絲不苟. 冷若冰霜.
【罷馬不畏鞭箠】:罷:同「疲」;箠:鞭子,這里指鞭打。非常疲乏的馬,就是用鞭子抽打也不會走動。比喻極端窮困的人並不害怕嚴厲的法律和刑罰。
【撐眉努眼】:豎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態度嚴厲而專橫。
【詞嚴義正】:詞:言詞,語言;嚴:嚴謹;義:道理;正:純正。指言辭嚴厲,道理純正。
【詞言義正】:詞:言詞,語言。義:道理。言辭嚴厲,義理正大。
【辭色俱厲】:措辭和神色都十分嚴厲。
【辭嚴氣正】:言辭嚴厲,義理正大。同「辭嚴義正」。
【辭嚴義正】:辭:言詞,語言。義:道理。言辭嚴厲,義理正大。
【辭嚴誼正】:言辭嚴厲,義理正大。同「辭嚴義正」。
【辭嚴意正】:言辭嚴厲,義理正大。同「辭嚴義正」。
【當頭棒喝】:佛教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常常用棒一擊或大喝一聲,促他醒悟。比喻嚴厲警告,促使人猛醒過來。
【惡言厲色】:說話和臉色都很嚴厲。
【行峻言厲】:行:行為;峻:嚴厲。指一個人的行為和言語都非常嚴厲。
【回霜收電】:比喻改變原來冷漠嚴厲的態度。
【疾聲厲色】: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疾言厲色】: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口沸目赤】:形容人情緒激動,聲音臉色都很嚴厲的樣子。
【苦葯利病】:良葯苦口對病有好處。比喻嚴厲的勸誡或批評有利於人的進步。
【雷動風行】:①指萬物運動變化迅速。②比喻推行政令的嚴厲迅猛。
【雷厲風飛】:①象雷那樣猛烈,象風那樣快。同「雷厲風行」。②嚴厲威猛。
【雷厲風行】:厲:猛烈。象雷那樣猛烈,象風那樣快。比喻執行政策法令嚴厲迅速。也形容辦事聲勢猛烈,行動迅速。
【雷令風行】:猶言雷厲風行。象雷那樣猛烈,象風那樣快。比喻執行政策法令嚴厲迅速。也形容辦事聲勢猛烈,行動迅速。
【美疢不如惡石】:疢:病;石:砭石,古代用以治病的石針。美言疾病,不如用砭石去治療疾病。比喻明知有害而一味順從,不如嚴厲批評。
【美疢葯石】:疢:病;葯石:古時指葯和治病的石針。比喻虛偽的逢迎不如嚴厲的批評。
【內峻外和】:內心嚴厲而外貌和藹。
【聲色並厲】: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同「聲色俱厲」。
【聲色俱厲】:聲色:說話時的聲音和臉色;厲:嚴厲。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
【死無葬身之地】:死了沒有地方埋葬。形容慘死或嚴厲的懲罰。
【死無葬身之所】:形容慘死或嚴厲的懲罰。同「死無葬身之地」。
【碎屍萬段】:極言對罪大惡極者予以嚴厲的懲罰。
【問罪之師】:問罪:宣布對方罪狀,作為出兵的理由。討伐犯罪者的軍隊。也比喻前來提出嚴厲責問的人。
【夏日可畏】:象夏天酷熱的太陽那樣使人可怕。比喻為人嚴厲,令人畏懼。
【盱衡厲色】:盱衡:舉眉揚目;厲:嚴厲;色:面色。橫眉怒目,面色嚴厲。
【懸為厲禁】:懸:公開揭示。公開嚴厲禁止。
【嚴懲不貸】:懲:處罰;貸:寬容。嚴厲懲罰,絕不寬恕。
【嚴詞拒絕】:用嚴厲的話加以拒絕。
【嚴詞厲色】:色:臉色。說話很嚴厲,臉色很嚴肅。
【嚴父慈母】:嚴:嚴格;慈:慈愛。嚴厲的父親,慈祥的母親。
【嚴如鈇鉞】:鈇:鍘刀;鉞:古兵器;鈇鉞:指刑戮之具。指揭發、指斥、抨擊壞人壞事極其嚴厲。
【嚴師出高徒】:嚴:嚴厲,嚴格。嚴格的師傅才能培養出手藝高強的徒弟。
【嚴於鈇鉞】:鈇:鍘刀;鉞:古兵器;鈇鉞:指刑戮之具。指揭發、指斥、抨擊壞人壞事極其嚴厲。
【折笄之杖】:笄:簪子。折斷簪子的棍棒。比喻對晚輩進行嚴厲的教訓。
【正色厲聲】:態度嚴正,言辭嚴厲。
【正色立朝】:正色:嚴肅或嚴厲的神色。在朝廷上態度嚴肅。比喻不阿諛逢迎。
【正言厲色】:正:嚴正;厲:嚴厲,嚴肅;色:臉色。形容板著臉,神情非常嚴厲。
【正顏厲色】:顏:面容。形容板著臉,神情非常嚴厲
H. 形容老師很嚴厲成語
形容老師嚴厲的成語:疾言厲色、聲色俱厲、夏日可畏、正顏厲色。
1、疾言厲色
【拼音】:jí yán lì sè
【釋義】: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出處】:《後漢書·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例句】:對於這種學生,我易於~,似乎予人以難堪,事後往往後悔。
2、聲色俱厲
【拼音】:shēng sè jù lì
【釋義】:聲色:說話時的聲音和臉色;厲:嚴厲。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
【出處】:《晉書·明帝紀》:「(王)敦素以帝神武明略,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日:『皇太子何以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
【例句】:達夫更決絕地說了一句,「不停辦我是不寄稿的!」說得有點~的程度。
3、夏日可畏
【拼音】:xià rì kě wèi
【釋義】:象夏天酷熱的太陽那樣使人可怕。比喻為人嚴厲,令人畏懼。
【出處】:《左傳·文公七年》:「鄷舒問於賈季曰:『趙衰、趙盾孰賢?』對曰:『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杜預註:「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I. 形容老師嚴厲的成語
疾言怒色、疾言厲色 、聲色俱厲、正言厲色、不苟言笑。
一、疾言怒色
【解釋】: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同「疾言厲色」。
【出自】:清·戴名世《張驗封傳》:「為人寬厚和平,平生未有疾言怒色。」
【近義詞】疾聲厲色、疾言厲色
二、疾言厲色
【解釋】: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引證】:對於這種學生,我易於疾言厲色,似乎予人以難堪,事後往往後悔。 鄒韜奮《經歷·一種有趣的工作》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近義詞】疾言遽色、聲色俱厲、正言厲色、金剛怒目、正顏厲色、疾言怒色
【反義詞】和顏悅色、巧言令色
三、聲色俱厲
【解釋】:聲色:說話時的聲音和臉色;厲:嚴厲。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
【出自】:達夫更決絕地說了一句,「不停辦我是不寄稿的!」說得有點聲色俱厲的程度。 郭沫若《革命春秋·創造十年》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說話的語氣
【近義詞】正言厲色、疾言厲色、正顏厲色、辭嚴義正
【反義詞】不動聲色、和顏悅色、巧言令色
四、正言厲色
【解釋】:正:嚴正;厲:嚴厲,嚴肅;色:臉色。形容板著臉,神情非常嚴厲。
【出自】:黛玉見他說的鄭重,又且正言厲色,只當是真事。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九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褒義
【近義詞】聲色俱厲、冷若冰霜、正顏厲色、疾言厲色、不苟言笑
【反義詞】和藹可親、和顏悅色
五、不苟言笑
【解釋】:苟:苟且,隨便。不隨便說笑。形容態度莊重嚴肅。
【出自】:且說這位鄭伯才君,向來是個講宋學的,不苟言笑。 清·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形容表情莊重、嚴肅
【近義詞】道貌岸然、成熟穩重、老成持重、正襟危坐、寵辱不驚、正言厲色、緘口結舌、一絲不苟、一本正經、言笑不苟
【反義詞】嬉皮笑臉、手舞足蹈、不倫不類、虛頭滑腦、油腔滑調、油頭滑腦、插科打諢、嘻皮笑臉、談笑風生、高談闊論
J. 描寫老師嚴肅的詞語
不苟言笑[ bù gǒu yán xiào ]
生詞本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 bù gǒu yán xiào ]
苟:苟且,隨便。 不隨便說笑。形容態度莊重嚴肅。
出 處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第三十六卷:「其為人也;高古簡儉;不苟為言笑矣。」
例 句
這孩子從小就哭喪著臉,~,別人逗他,他也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