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五心
① 班主任要做到哪"五心"
一、班主任要有一顆「童心」中學生處於生理發育的高峰期,一方面他們的身體長高了,變壯了,另一方面,他們的心理並沒有與身體同步發展,因此他們的逆反心理特別嚴重,他們喜歡與同齡人交往,而對老師、長輩、家長則心理封閉,認為沒有共同語言,這就是所謂的「代溝」問題.他們在一起的交往不管對與錯,只看是否談得來,這就使得他們之間的交往經常會出現誤區,如果不能夠及時加以引導,這一部分學生就會容易產生問題.怎麼辦?這時候需要班主任具有一顆「童心」,要忘記自己的年齡,忘記自己的身份,放下老師的架子,主動與學生交朋友,「打入學生內部」,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 ,及時做好引導工作,將學生的錯誤化解在「想」的階段,而不是等到「做」出來以後再去收拾爛攤子.事實上,根據我的親身體會,只要老師採取主動,學生們是很願意結交班主任這個「有權有勢」的大朋友的.二、班主任要有一顆「愛心」 記得有這樣一句話:「教育者,愛勝過一切」.可見「愛心」對於班主任來說的重要性.這愛心包括對工作的熱愛和對學生的熱愛.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愛才能產生工作的動力,才能在工作中傾注滿腔熱情,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班主任工作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有了愛你才會捨得付出.而對全班學生熱愛之心是凌駕於對工作的熱愛之上的,愛學生體現在以真誠、平等、信任的態度對待學生,全心全意地為學生服務,真心實意地熱愛、尊重和關心每一個學生,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的心田.在班級中既是學生的"大家長"又是學生的知心朋友.用愛感化學生、教育學生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就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當然,對學生的熱愛不是無原則地溺愛與遷就,而是嚴格要求,真正做到嚴與愛的有機結合.三、班主任要有一顆「公心」常聽同學們在背後悄悄地議論說某某老師看面子,成績好的同學犯了錯輕描淡寫的批評一下,成績不好的同學犯了錯大罵特罵……聽到這些議論我就會想到陶行知先生的"小孩歌"——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你比小孩還要小.作為一個班主任,我們應該知道每個班級總是有優秀生、中等生和後進生組成的,在你不知不覺的工作中寵壞了一半,同時也失去了另一半.現代學生因為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合理造就出了不少以自我為中心的「小皇帝」 .他們如果覺得「老師對我好」了,還能認真學習,彬彬有禮,一旦覺得老師有失偏頗了,則往往立即會露出撒潑的一面,輕則蠻不講理,胡鬧一通,嚴重的則會「躺倒不幹」,甚至會干出離家出走,輕生尋死的荒唐事,這一類教訓不在少數.因此,班主任要特別注意工作的「公平性」:對待成績好的和差的要公平一致;對待家庭經濟條件好的與不好的要公平一致;對待家長是幹部的和普通百姓的要公平一致;甚至對待長相漂亮的和一般的也要公平一致…….這里所說的公平一致包括平時的表揚、批評、參加班級或學校的活動、評比先進 ,甚至有的學生連老師的眼神、說話的語氣都很在乎.說實話,要做到這些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我們真正擁有一顆公正之心,學生會看出來的.當然,對於那些確實有這樣或那樣特殊情況的學生(比如學困生、特困生等),有時候班主任適當運用一下「偏心」,往往還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四、班主任工作要有「耐心」 調皮是孩子的天性,正因為班主任面對的是一群活蹦亂跳的孩子,才有了班主任工作的復雜性和挑戰性.一個好的班主任往往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高手,但是即使是最優秀的班主任,也不可能一次將一個非常調皮的學生徹底教育好――因為這一類學生往往有一個共性,那就是「記不住」.前兩天看到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封信》里有這樣一段話:「當學習困難的兒童跟能力較強的兒童在一起上課學習的時候,需要對他們加以特別的關心和有耐心.不要有一句話,不要有一個手勢使得這種兒童感到教師已經對他的前途失掉信心.」對於自製能力強的學生和自製能力弱的學生來說,不是與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學習困難兒童與能力較強的兒童」的道理是一樣的嗎?老師對於自製力不強的學生 ,千萬不要因為一時失去耐心而「有一句話」、或是「有一個手勢」讓他們感到老師的冷漠和放棄,當然更不能出言不遜甚至大打出手,因為這樣很可能將這名學生推向你的對立面,甚至將他推向犯罪的邊緣.「耐心」與「毅力」是教育這一類學生的兩大法寶.五、班主任工作要注意「細心」 細心就是用心細密.做事細心,就會認真周密地考慮各種問題,精益求精地把事情做好.工作中有細心就能及時發現出現的問題,防微杜漸,避免事態擴大;工作中有細心就能幫助我們全面分析問題和正確處理問題;工作中有細心還能夠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避免出差錯.班主任工作有細心體現在日常工作中處處留心,做有心人;體現在他對全班同學的細觀察和詳細了解,如某一學生的突然缺課;某位同學的遲到、突有的變化;班級的風氣等等.細心注意自己的每一個學生才能真正地了解他們,從而正確地引導他們.班主任工作是一件以「心」換「心」的工作 ,當你用你的真心換來學生的信任之心的時候,你才會體會到班主任工作的甜蜜,你才會感受到現代學生的可愛之處。
總結為:童心,愛心,公心,耐心,細心
望採納
② 五心教育的範文
談中學語文教學中「五心」教育的滲透語文教學是一門融思想性、趣味性、知識性、藝術性為一體的工具學科。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 語文學科對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具有重要 意義。」古人雲:「文以載道」。這不僅說明了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有強烈的藝術性,它還是德育因素最豐 富的基礎工具學科。那麼,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如何運用這一工具去引導學生理解學習的內容,汲取文中營 養,培養「四有」新人,就是我們語文教師的責任。尤其是目前在我市中小學生中轟轟烈烈地開展的「五心」 教育活動怎樣在語文課堂上充分體現出來,更是我們應該認真研究的課題。「五心」教育的核心是情感教育, 語文教師的責任就是要以此為契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通過語文課堂的教學,完成「五心」教育的任 務。 一、選准最佳結合點,潛移默化 語文教材內容廣泛,較其它學科相比,進行思想教育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那些情文並茂的文字無不具有 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五心」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體現即是情感的滲透、語言的感染,是師生感情的交流。現行的中學語文教 材中古今中外的許多優秀作品無不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人民的生活情景 、斗爭業績,字里行間洋溢著高尚的道德情操、朴實無華的生活態度、平凡而偉大的人生道路,這些都是我們 進行「五心」教育的極好教材。語文教學要緊緊把握住作品的時代脈搏及其所具有的一定的現實意義,有的放 矢地對學生進行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的教育,激發學生內在的情感,與作品產生共鳴,「五心」教育即會 收到良好的效果。 對學生進行思想素質教育不要只局限在宏篇大論或典型形象上,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平凡的話語、樸素的感 情、真實的事件中所體現出來的深刻的內涵,去進行入情入理的滲透。教學中要認真尋找最佳結合點和具有豐 富內涵的知識點,使之附著有物,「牽一發而動全身」。如在講解《馮婉貞》一文時,要緊緊抓住她的「情、 謀、志、智」四方面的特點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其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她的「吾村將齏粉乎」的「戚然」這 情;「莫如以吾所長攻敵所短」之謀;「吾必盡吾力以拯吾村」之志;「急逐弗失」之智,無不是中國人民近 代抗暴斗爭的光輝寫照,會強烈地感染著學生,使他們看到我們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斗爭精神,喚起他們熱愛 祖國的感情。那美好的形象、美好的心靈,朴實的語言,果敢的行動將潛移默化為動力,成為鼓舞學生為中華 民族富強而奮發學習的力量。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優秀短篇小說《七根火柴》中的「無名戰士」在犧牲前「 用盡所有的力氣舉起手來,直指向正北方」的捨生忘死的高大形象,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中,他一心想著戰 友,一心想著部隊的舍己為人的精神不正是共產主義精神的寫照嗎?當同學們讀到:「那同志一隻手抖抖索索 地打開紙包,那是一個黨證,揭開黨證,裡面並排著一堆火柴,象一簇火焰在跳起。」無不更加庄嚴肅穆,更 加感動,這哪裡是火柴,這分明是一個紅軍戰士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的紅心啊!這愛心聚集在無名戰士在生命 最後時刻與死神搏鬥中,這愛心體現在無名戰士對戰友對部隊的深情厚意之中,這不是最誠摯的愛的奉獻嗎? 巴爾扎克說:「感情是一種熏陶的力量」,本文來自:範文網(www.fanwenwang.org)原文鏈接: http://www.fanwenwang.org/lunwen/yuwen/12290.html
③ 樹立五心的目的是什麼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導者,是學校與學生、家長之間聯系的紐帶和橋梁。工作中我注重做到以下幾方面:
1.責任心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心是道德的基點,我覺得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高度的責任心,責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家長把孩子送到我們手裡,就表示對我們的信任,我們不能辜負孩子和家長。在工作中,我把學校的事情放在首位,我把班級的孩子看得很重,沒有極特殊的情況,我輕易不請假,因為我不放心班裡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有病時,幾乎都是奶奶和爸爸帶他去看病。在這里我不是想說自己有多高尚,而是高度的責任心在支撐著我必須這么做。
2.寬容心是轉化差生的一劑良葯
班主任工作每天面對的是幾十個來自不同家庭,有著個性差異的孩子。古人雲:人無完人,孰能無過。面對學生的不足,班主任就要有一顆寬容的心。我們班的李雙軍同學,在我面前是一隻溫順的綿羊,離開我就是一隻脫韁的野馬。剛分到我們班時,天天有人告他的狀。我並沒有大發雷霆,而是先抓住他的閃光點——愛勞動這一方面表揚了他,然後對他不能嚴格要求自己進行思想教育,我對他提出一個建議,如果今後再不犯類似錯誤,期末我就評你為三好學生,請同學們監督他,他欣然接受。現在的他和以前判若兩人,不但紀律上嚴格要求自己,課堂還能主動學習。所以,對學生所表現出的不足應該用寬容的心態去面對,但寬容應有一定的限度,過度了就成了縱容。
3.公平心使班主任擁有全體同學的愛
作為班主任,我們都知道每個班級學生都有差異,成績也不同,在你寵壞好孩子的時候,也失去了另外一半。所以在我接這個班的時候,我告訴孩子,不管你過去表現的怎樣,成績如何,家境如何,你來到我的班級就是我的孩子,你們都是平等的。我做到:課堂提問人人有機會,集體活動人人都參與。最令我感動的是教師節的主題班會,孩子們自行組織,每個同學都有節目,聽到平時上課不主動發言的同學的詩朗誦,句句傳情,同學們情不自禁的為他鼓掌,喝彩。正是有了一顆公平的心,我才擁有了整個班級。
4.愛心是班主任走進學生的法寶
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所說:「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
有了愛你才會捨得付出。班級就象一個大家庭,教師就是家長,要對自己的子女充滿愛,這就要求我們得扮演多重角色,既是教師任的角色,又扮演家長的角色。當學生有困難時,我總是盡心盡力地關心,讓學生在校讀書有一種在家裡的感覺,時時對學生有一種牽掛。課堂上我總是親切的稱他們為孩子們,在作文中學生寫到,我們的董老師看上去很嚴厲,其實她非常愛我們,你聽-----那一聲聲「孩子們」叫得多親切,課下我還和他們一起跳皮筋,談心。這樣我在學生心中既是老師,又是家長,更是他們的朋友,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和尊重。
5.細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
班主任的工作繁雜而勞累的,細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工作中有了細心就能及時發現問題,避免事態擴大;工作中有了細心就能全面分析問題和正確處理問題;工作中有了細心還能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避免出錯。在日常工作中我處處留心,做有心人,時刻注意觀察全班同學的言行舉止,如同學缺課,遲到,了解其原因;每到春冬兩季,是流感的高峰期,我都囑咐孩子們注意預防,吃一些清熱解毒的葯物。
總之,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我們只有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痴心一片終不悔,心血澆開希望花」。記得著名詩人汪國真有這樣一句詩:既然選擇了方向,便只顧風雨兼程。我願我的心血澆灌出的一朵朵希望之花,盛開在祖國肥沃的土地上。
④ 幼兒教師的五愛,五心
首先,老師要有愛心。熱愛學生的老師,學生才能熱愛老師,才能接受他的教育。學生是很單純的,誰喜歡他,誰為他著想,他就聽誰的。這些年來,我每當看到學生的可愛之處,喜悅之情油然而生;每當學生考試或參加什麼活動取得了好成績,自己是多麼的自豪和驕傲,好像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就是自己取得了成績一般。可有時,學生不聽話,做錯事的時候,我也很生氣,看到他們內疚知錯的樣子,我鬆了一口氣,當他們改正錯誤後,自己感到很欣慰。當送走一屆學生時,我又不免為一些不能進入高中的學生為他們的前途感到憂心忡忡,擔心他們文化不夠,將來生活不如意。我熱愛我的教育事業,我愛我的學生,離開我的事業,我的學生,我的人生價值沒法體現,他們是我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舞台。 其次,老師要有耐心。老師的教育有時不可能立竿見影,說過的道理學生不可能都能做得到,我們自己知道的道理很多,能做到的又有多少條?老師要有耐心,有等待的意識,講過的道理並不是水過鴨背什麼也沒有,它會留在學生的潛意識里,有一天他會突然對這個道理體會很深,就真的做到了。我有時在公車上,在逛街時,常會遇到我教過的學生跟我打招呼,我很驚訝,當年的毛頭小子,怎麼轉眼間變成了個帥小伙;當年的朴實小女孩變成了個氣質美女了,學生說,老師我當年很調皮,不懂事,讓您費了不少心。我聽了這些話,就趕緊反思自己,平時有沒有因為太生氣而狠狠的罵過學生?我心想千萬不能這么做,學生是不懂事的孩子,他現在調皮不聽話,犯錯誤,屢教不改,可是有一天他會突然反省自己的錯誤,變得成熟又彬彬有禮的,所以我總結經驗,覺得做老師第一條:要有耐心,有等待意識,你說的道理學生不一定馬上能接受,可是你說多了,總會對他有影響的,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他變得比你想像的希望的還要好。 再次,老師要有恆心。教育學生不能一蹴而就,老師們時有抱怨說學生的錯誤老是改不了,覺得他無葯可救。其實不是,錯誤是後天養成的,一定能改得掉,只是錯誤易犯難改,需要老師有恆心,幫助學生,監督學生逐步改正錯誤。我一向的原則是允許學生犯錯,但是不能不認錯,錯了就好好的反省自己,下次再犯,再反省,反復的反省,總有一天我相信他會改掉壞毛病。 比如我的一個學生老喜歡打架,性格沖動,脾氣火爆,我也知道他不是不想改,而是他總控制不了自己。每次打架後他也有後悔的表現,認錯的態度也很好,我不斷的鼓勵他,要他遇到什麼事跟老師說,不要動不動就拳頭解決,心胸放寬,寬容比人,慢慢的經過三年的努力,他到初三的時候和同學們相處的很好,是個很樂於助人的小夥子了。 最後,老師要有信心。對自己有信心,對學生有信心。自信的老師是有力量的,學生才會信任他,接受他的教育,自信滿滿的老師能感染學生,把一些自信心不足的學生培養成信心十足的學生。有信心的人的精神世界才能陽光明媚,才有信心做好事情。老師對學生也要有信心,特別對一些犯過錯誤的孩子,一些自認為不夠優秀的孩子,老師對他的信心鼓勵,能讓他相信自己能變得更好,我期望我的學生是怎樣的人,我總是去鼓勵他成為那樣的人,我相信他做得到,我總是設法向他傳達我的這一信心。 教師還要有平常心,有時我們會遭學生誤解,家長誤解,我們會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這時我們需要平常心,保持平靜的心態,才會帶著微笑去上課,否則,教師在哪受了委屈,課堂上火氣大,學生莫名其妙的挨罵,這節課的效果可想而知,不小心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可沒那麼容易修復。
⑤ 五年級五心,五會是什麼
中學生快速掌握學習要訣
——五先、五會、五要、五心、六到
五先:
1、先預習後聽課;
2、先嘗試回憶後看書;
3、先看書後做作業;
4、先理解後記憶;
5、先知識整理後入眠。
五會:
1、會制定學習計劃;
2、會利用時間充分學習;
3、會進行學習小結;
4、會提出問題討論學習;
5、會閱讀參考資料擴展學習。
五要:
1、要圍繞老師講述展開聯想;
2、要理清教材文字敘述思路;
3、要聽出教師講述的重點難點;
4、要跨越聽課的學習障礙,不受干擾;
5、要在理解基礎上扼要筆記。
五心:
1、開始學習有決心;
2、碰到困難有信心;
3、研究問題有專心;
4、反復學習有耐心;
5、向別人學習要虛心。
六到:
心到:開動腦筋,積極思維;
眼到:勤看,多方面增加感性知識;
口到:勤問、勤背誦,熟記一些必需知識;
耳到:要勤聽,發揮聽覺容量的最大潛力;
手到:要勤寫,抄寫、記錄是讀書關鍵;
足到:要勤跑,實地考察或請教別人。
⑥ 教師的「五心」是什麼
一是愛心,二是責任心,三是細心,四是耐心,五是童心。
具體分析:
一、愛心。用愛心關心和愛護每個學生。魯迅先生說過一句話:「教育是根植於愛的。」我國現代教育家夏丐尊說:「教育之沒有感情、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所以愛是教育的源泉。但在教育實踐中,有的教師只滿足於課堂教學,只顧完成教學任務,片面追求分數和升學率,諷刺、歧視學生,體罰和變形體罰學生。把教學當做是一種謀生的手段。那麼他講課時眼神是空洞的,神情是冷漠的。相應地,學生是冷漠的,甚至的敵視。這樣會激發師生的矛盾,這樣教學過程就沒有了樂趣,也不可能完成教學任務。所以教育的力量源於對學生的愛。
首先,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關心學生,才能主動接近學生,了解學生。只有了解學生才能因材施教,把教學工作做到了點子上。其次,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充分尊重、信任學生,從而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學生才會向教師傾吐心聲,教師才會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再次,只有熱愛學生,使學生的人格受到尊重與信賴,才能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心理氛圍和學習氛圍,更重要的是,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有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
二、責任心。用責任心做好日常工作。責任心即是對教學的精益求精,兢兢業業,認認真真的上好每一節課,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在教育實踐中,有的教師沒有全身心投入到本職工作中去,不花時間學習,不深入鑽研教材,無心鑽研業務,上課沒有激情,教法簡單,照本宣科,泛泛而談,得過且過,沒有把教育當作自己的責任,這樣勢必影響到整個教育工作。教師無小節,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教育作用。教師沒有盡責,勢必會影響和誤導學生。所以教師應以自己的學識盡心盡責去教育學生。
三、細心。用細心觀察體會學生的點滴。一個班的學生各有不同,有的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的學生學習方法不當,有的是家庭和社會環境的干擾、思想包袱重,有的則是基礎差。中學生處於青春期階段,有些學生心智水平和生理發展沒有同步,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等,學習生活容易出現問題。所以教師特別要留意關注體會差生的表現。平時要勤於細心觀察,注意他們的表情變化。有的差生課堂注意力不能集中持久,需要明確紀律、不斷的提醒,嚴格要求。對學困生應多用鼓勵的目光注視他們,以真誠的微笑面對他們,細心教導,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耐心。用耐心教育引導每個學生。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厭煩。耐心是教師必備的優良品質。青少年學生正處在不斷發展變化之中,他們的成長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有極其復雜的性質,構成了教育工作是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是一個反復教育的過程。學生在取得進步後可能有退步、改正錯誤後可能又重犯。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應該不急躁,苦口婆心,滿腔熱情、以足夠的耐心循循善誘,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向上的信心,誘導「後進生」轉變成長。把犯有某些過錯的學生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五、童心。用童心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了解學生是教師熱愛學生的基礎,是進行針對性教育的前提。要深入了解學生重要的途徑教師有效的溝通。而有效的溝通則需要教師有一顆童心。首先,教師要擴大與學生的交往范圍,積極參與他們的活動,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平等交流。其次,教師應放下格子去貼近學生生活,這樣和學生溝通起來更得心應手,更容易把握學生的內心思想活動,以適當方式教育指導學生。
⑦ 教師的"五心"是什麼
一是愛心,二是責任心,三是細心,四是耐心,五是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