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教師具備的信息素養

教師具備的信息素養

發布時間: 2021-07-12 12:44:35

㈠ 簡述21世紀教師應該具備哪些信息素養

一要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不傳播、散步損害國家主權、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言論;不傳播宗教和宣傳封建迷信。

二要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有強烈的責任心,樹立育人為本、做人民滿意教師的理念,勤奮工作,盡職盡責,靜心教書,潛心育人,甘為人梯,樂於奉獻,自覺履行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奉獻與獲得之間的關系,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認真完成備課、教課、作業批改、課後輔導等環節的教學工作,並積極承擔教科研任務。做到未備課、無教案不上課,不曠課,不隨意調課或私自找人代課。

三要關愛幼兒。堅持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關心愛護全體幼兒,尊重幼兒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幼兒。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同時堅持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中,採取適當方式對幼兒進行批評教育,促進幼兒全面、主動、健康發展。對幼兒嚴慈相濟,做幼兒的良師益友。保護幼兒安全,關心幼兒健康,維護幼兒權益與尊嚴。不偏袒、歧視、諷刺、挖苦、辱罵、體罰或變相體罰幼兒,杜絕侮辱幼兒人格尊嚴的行為。

四要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幼兒良好品行,激發幼兒創新精神,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嚴謹公布幼兒考試成績,不以考試成績或升學率給班級、幼兒排列名次;不得按考試成績給幼兒安排座位、考場。嚴禁對幼兒有償補課和有償家教,不私自在校外兼課、兼職,不組織幼兒統一征訂教輔材料。

五要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具有良好的儀表,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不在上課前飲酒;不在課堂上吸煙、使用通訊工具;不在工作時間及工作場所打牌、下棋、上網聊天或玩游戲;不參與賭博活動。不得透露各類考試內容或組織、參與幼兒考試作弊;不得在招生、評估考核、職稱評審、科研教研等工作中弄虛作假。嚴禁利用職務之便向幼兒或家長謀取私利。

六要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掌握先進教育教學方法,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潛心鑽研業務,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及各種形式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不斷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水平。要把「修身、敬業、愛生」作為自覺行為,通過教育敘事、師德反思、業務自傳、校本研修等方式增強職業道德修養,提升職業道德水平。不得以任何手段抄襲、剽竊和侵佔他人勞動成果。

㈡ 現代教師應當具備什麼樣的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是一種復對信息社制會的適應能力。對信息素養目標的表達目前大多集中在學生上,但教師至少也應該具備相同的素養。根據美國九大信息素養標准,現代人至少應具備以下內容(復制來的把主語換成教師就OK了)標准一:具有信息素養的學生能夠有效地和高效地獲取信息。
標准二:具有信息素養的學生能夠熟練地和批判地評價信息。
標准三:具有信息素養的學生能夠有精確地、創造性地使用信息。
標准四:作為一個獨立學習者的學生具有信息素養,並能探求與個人興趣有關的信息。
標准五:作為一個獨立學習者的學生具有信息素養,並能欣賞作品和其他對信息進行創造性表達的內容。
標准六:作為一個獨立學習者的學生具有信息素養,並能力爭在信息查詢和知識創新中做得最好。
標准七:對學習社區和社會有積極貢獻的學生具有信息素養,並能認識信息對民主化社會的重要性。
標准八:對學習社區和社會有積極貢獻的學生具有信息素養,並能實行與信息和信息技術相關的符合倫理道德的行為。
標准九:對學習社區和社會有積極貢獻的學生具有信息素養,並能積極參與小組的活動探求和創建信息。
可以再加上個與課程內容整合的能力。

㈢ 信息時代的教師應該具備哪些方面的信息素養

信息時代的教師應該具備哪些方面的信息素養
2014年執業醫師技能考試成績查詢時間一般都是在考後半個月的時間公布,全國各地的查詢時間都差不多。
實踐技能考試採用多站測試的方式,考區設有實踐技能考試基地,根據考試內容設置若干考站,考生依次通過考站接受實踐技能的測試。
每位考生必須在同一考試基地的考站進行測試。
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筆試於9月中旬舉行,具體時間以衛生部醫師資格考試委員會公告時間為准。
執業醫師考試時間為2天,分4個單元;執業助理醫師考試時間為1天,分2個單元,每單元均為兩個半小時。
醫學綜合筆試全部採用選擇題形式。
採用A型和B型題,共有A1、A2、A3、A4、B1五種題型。
助理醫師適當減少或不採用A3型題。
醫師資格考試總題量約為600題,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總題量為300題。

㈣ 教師的信息素養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1、基本信息素養

即傳統的信息基礎知識和計算機基本技能教師必須了解信息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了解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學科課程整合的基本知識;

必須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操作Word文字處理、 Excel電子表格、列印機及一些常用應用軟體的安裝和使用,並能熟練應用計算機處理學生考試成績編寫測驗試題等。只有具備了基本的信息素養,才能培養信息處理的能力。

2、多媒體素養

信息時代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媒體為提高教育教學質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學科特點和教育對象,圍繞教學目標、授課內容選擇和使用不同的媒體。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掌握計算機教學的基本過程並盡量學會使用 PowerPoint Authorware和 Flash等應用軟體製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3、網路素養

網路時代的教師應具有網路基本知識和素養。教師應當掌握電腦網路的一般原理,學會利用網路搜索數據、傳輸文件和網路互動式教學,能利用電子郵件跟同行或學生進行交流,利用博客或自己製作的網站(頁)發布自己的認識和觀點,同時必須具備尊重知識產權和遵守網路道德的素養。

4、課程整合素養

教師要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必須具備把信息技術和不同媒體優化組合將信息技術有機融入學科教學過程的能力和素養,真正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里。

(4)教師具備的信息素養擴展閱讀:

信息素養是信息社會中人的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於信息素養,已有的研究已經就其內涵達成共識,認為信息素養是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修養和能力。具體來說,信息素養是指能夠恰當理解信息,並能准確查找、分析、加工、利用和評價信息的能力。

信息時代,教育理念、環境與模式的變革,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才能有效地開展教學。信息時代的教育不僅重視對學生的知識教授與技能訓練,更強調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而信息素養便是信息時代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教師信息素養則是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前提。

㈤ 教師信息素養應該包括哪些層面的內容

教師信息素養的要求
(一)教師信息素養的內涵
信息知識成為社會中的基本資源,滲透到社會生活與工作的各個方面,信息素養成為信息社會每個公民必須具備的一種基本素質,信息的獲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與傳統的「讀、寫、算」方面的知識與能力一樣重要,是信息社會對新型人材培養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教師的信息素養是指教師在基於信息化的教學實踐基礎上,根據社會信息環境的 發展要求,對信息進行檢索、獲取、分析、處理以及利用信息解決教育、教學及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在 現代的教育信息化的工作當中,主要指學科教師能夠熟練的應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與本學科相結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二)教師的信息素養及教師新角色的關系
信息化社會教師的信息素養具體表現為:信息意識、信息道德、信息知識、信息能力。
目前我國教師的信息素養低的主要表現為:
(1)信息意識弱、信息敏感度低。教師的學位和學歷層次普遍偏低,這是因為我國教師的知識結構不合理,信息面窄,缺乏對信息的敏感和處理能力,甚至有不適應現代化教學的現象發生。
(2)對現代教育技術掌握不夠,因此缺乏信息意識和觀念,許多時候教師不是去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而是逃避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而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發展,他們更是裹足不前。因此,當前對我國教育界而言,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促成新形勢下的角色轉換,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
信息素養的內涵概述
概括地說,完整的信息素養應包括三個層面:文化素養(知識層面),信息意識(意識層面),信息技能(技術層面)。
1998年美國圖書館協會和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在其出版的《信息能力:創建學習的夥伴》一書中制定了學生學習的九大信息素養標准。這一標准從信息素養,獨立學習和社會責任等3個方面進行了表述,進一步明確和豐富了信息素養在技能、態度、品德等方面的要求。
1.信息素養
標准一:能夠快速地有效地獲取信息;
標准二:能夠熟練地批判性地評價信息;
標准三:能夠精確地創造性地使用信息;
2.獨立學習
標准四:能探求與個人興趣有關的信息;
標准五:能欣賞作品和其他對信息進行創造性表達的內容;
標准六:能力爭在信息查詢和知識創新中做得最好;
3.社會責任
標准七:能認識信息對民主化社會的重要性;
標准八:能履行與信息和信息技術相關的符合倫理道德的行為規范;
標准九:能積極參與小組活動來探求和創建信息。
從上述有關信息素養的定義及信息素養的標准可以看出,信息素養不僅僅指諸如信息獲取、信息檢索、信息表達、信息交流等信息技能,而且包括獨立學習的態度和方法,以及在信息社會中合理生活和學習的責任,將信息技能用於信息問題解決和進行創新性思維的綜合的信息能力。具體而言,信息素養主要表現為以下8個方面的能力:
1.運用信息工具:能熟練使用各種信息工具,特別是網路傳播工具;
2.獲取信息:能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有效地收集各種學習資料與信息,能熟練地運用閱讀、訪問、討論、參觀、實驗、檢索等獲取信息的方法;
3.處理信息:能對收集的信息進行歸納、分類、存儲記憶、鑒別、遴選、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表達等;
4.生成信息:在信息收集的基礎上,能准確地概述、綜合、履行和表達所需要的信息,使之簡潔明了,通俗流暢並且富有個性特色;
5.創造信息:在多種收集信息的交互作用的基礎上,迸發創造思維的火花,產生新信息的生長點,從而創造新信息,達到收集信息的終極目的;
6.發揮信息的效益:善於運用接受的信息解決問題,讓信息發揮最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7.信息協作:使信息和信息工具作為跨越時空的、「零距離」的交往和合作中介,使之成為延伸自己的高效手段,同外界建立多種和諧的合作關系;
8.信息免疫:浩瀚的信息資源往往良莠不齊,需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甄別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調節能力,能自覺抵禦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擾和侵蝕,並且完善合乎時代的信息倫理素養。

㈥ 教師的信息素養應該包含哪些方面

教師的信息素養應該包含以下方面:

一、信息獲取能力

在網路尚未到來之前,教學信息主要是通過教學參考書、 報刊、雜志等常規途徑獲取的。而在網路時代,除了常規途徑,還可以大量地從互聯網上獲取信息。網路信息具有數量龐大、

二、資源整合能力

從互聯網上獲取的教學資源, 能否在教學中得到有效的應用, 還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資源整合能力。這種能力包括資源的篩選、組合和應用三個方面:資源篩選能力、資源組合能力、需要的新資源。

三、網路工具應用能力

具備應用計算機和網路的一些基本技能, 能夠應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於教學中的一個基本前提。

四、基於網路的教學設計能力

教學設計能力本是教師所應具備的基本功之一, 但現代信息技術環境對教學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教師要能夠設計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協作學習策略、 設計基於網路資源和工具的學習任務、依據學習者在網路環境下的心理特徵設計學習目標、 利用信息技術的智能化優勢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診斷等。

五、 網路環境下的課堂駕御能力

現代信息技術環境與課程整合的主陣地在課堂, 網路環境下的課堂對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教師

的信息素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網路課堂上對教師提出的挑戰不僅有技術方面的, 更多的是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管理方面的。

六、 信息時代的學習評價能力

主要是要具備確定評價標準的能力。 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環境的學生評價標准應當是多元的,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關注個體差異。如在英語學習中,有些學生英語口語

講得相當流利, 然而對於考試中的一些細節問題就是 「毛手毛腳」,對這樣的學生, 應當綜合地、長遠地做出客觀的、積極的評價,如果僅用當前的考試成績來衡量顯然是片面的。

七、利用網路進行交際的能力

網路為交際創造了一個無疆域的世界, 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在網上進行交流, 然而不同地域的人們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忽視文化差異的交際可能導致交際失敗, 因而網路時代對人的交際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八、網路道德修養

網路不僅為教學帶來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也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網路道德問題,如電子 「海洛因」、電子黑客、網戀等,它不僅改變著教師的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而且改變著他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精神世界。加強網路道德建設,創建網路文明,不僅僅學生需要,教師也是需要的。

九、終身學習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 知識經濟的出現,科技的競爭和人才的競爭日趨激烈, 學會學習、具備終身學習能力, 是現代社會教師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 首先,應當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將繼續教育作為自身的需要,不斷學習。

熱點內容
干電池化學 發布:2025-09-18 16:30:48 瀏覽:733
何猷君怎麼讀 發布:2025-09-18 16:07:13 瀏覽:158
2017個人師德總結 發布:2025-09-18 16:04:58 瀏覽:8
教師資格證統考一年幾次 發布:2025-09-18 14:01:59 瀏覽:922
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發布:2025-09-18 07:59:57 瀏覽:944
師風師德評價表 發布:2025-09-18 07:01:17 瀏覽:886
實施的英語 發布:2025-09-18 03:25:05 瀏覽:151
教研組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9-18 01:09:50 瀏覽:611
壞老師吧 發布:2025-09-17 22:02:36 瀏覽:643
化學能力培養 發布:2025-09-17 20:28:02 瀏覽: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