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課件
❶ 今天,教師應該怎樣上課.ppt
今天,教師應該怎樣上課
現代教師主要應具備三種能力:更新自我的能力,教會學生學習的能力,科學評價學生的能力。這三種能力會集中表現在課堂教學中。今天,教師應該怎樣上課?怎樣使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有效發揮?怎樣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從教學管理的角度,我認為有如下幾點。
一、課堂教學要有「三聲」。
構建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所有教師追求的基本目標。一次,我問一位優秀教師:「你上課成功的最大秘訣是什麼?」那位老師說:「課堂教學中,當我的心和學生的心融在了一起,教學肯定成功!」這位教師的話對我們很有啟發,課堂教學的效率,實際上就表現在教師「用心」教和學生「用心」學上。怎樣做到師生心心相融呢?我提倡課堂教學要有「三聲」: 1. 要有「笑聲」。
我們有些教師上課,嚴肅有餘,活潑不足,課堂「火葯」味太濃。課堂上教師綳著臉,用嚴厲鎮住學生。課堂上常出現斥責聲、挖苦聲,甚至出現非感動的哭聲。這樣的課堂教學活動是無效或低效的。我們要懂得,師生之笑能舒緩緊張情緒,激發師生教學的積極心態,形成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要樹立歡樂課堂觀念,使課堂有教學內容引發的笑聲,有教學情境設置引發的笑聲,有教師幽默語言引發的笑聲,有學生機敏語言動作引發的笑聲……有笑聲的課堂,師生關系和諧,學生學習參與度更大。每一節課,教師至少要讓學生笑一次。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在快樂中學習,學習更主動,接受知識更快。有笑聲的課堂教學,教學效率會更高。 2 .要有「贊美聲」。
有些教師上課,習慣做「糾錯」工作,課堂上常出現「批評聲」、「嘆息聲」,容易造成學生「無聲」。其實,課堂就是學生出錯的地方。教學中,我們要改變那種一味批評糾錯的方式,用激勵贊美聲來促使師生進入教學的興奮狀態。課堂教學中要有師生對教學內容的贊美;有教師對學生學習進步和取得成績的贊美;有學生對教師精湛教學技藝的贊美;有學生對學生學習創新的贊美……這些「贊美」,催發師生學習進取精神,激活師生沉澱的潛力,提高師生的美感品位。這樣教學,使教學的內涵更加豐富,師生教學互動更加豐富,師生教學互動更為融洽,必將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3. 要有「驚訝聲」。
有些老師上課,比較注重教學任務按部就班完成,但沒有特點,少有亮點。有的教師只強調學生的機械記憶,容易使學生產生學習上的枯燥感,缺乏激情。課堂每一教學內容必有令學生「驚訝之處」,關鍵看教師是否能挖掘教學內容並巧妙設置情境。教師本身也能呈現「驚訝之舉」,要看教師是否具有較高的素質並教學絕活。「好奇」是孩子的天性,課堂教學要激發學生的驚奇感,引發學生的驚訝聲。這樣的教學,能夠引導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啟迪學生的創新意識。
❷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教師》.ppt 全文
一、教師要樹立明確的職業理想 理想,簡單說就是自己成為一名什麼樣的教師?達到什麼樣的水準?教師對自己的發展首先要有一定的標准和尺度。沒有目標,無以至千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同的教師從事著不同學科的教學工作,或教語文,或教數學,或教美術,或教科學......。同時任教一門或多門學科,結合實際,選其一二,劃定標准,確定目標。如學科知識達到什麼水準,普通話達到什麼水平,課堂教學達到什麼要求,班主任工作達到什麼程度等等,認真研究,不斷實踐,實現理想。當教師就是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 二、愛護學生,熱愛教育事業 愛,能產生力量。因為愛,自己樂意去做,自己願做的事不覺得累,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教育家,都把愛當作教育成功的法寶。一名教師只有熱愛自己的學生,才會把教育當作自己一生的事業來經營,才會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才會用心來和學生交朋友,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沒有足夠的愛心,就沒有辦法與學生進行正常的交流,也就沒有辦法真正去了解學生,進而幫助學生。 1、提高修養,師德表率。師德是教師執教的靈魂,正所謂正人必先正已,立已方能育人。古人雲:以身立教,其身亡而其教存,反之,其身雖存則其教已廢。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優秀教師要率先加強學習,模範遵守教師職業道德,提高自身修養,依法執教,為人師表。 2、面向全體學生。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讓學生掌握知識,讓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學會思考,讓學生學會做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他們是祖國的未來,是父母的孩子,是祖國將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老師眼中無差生,只有有差別的學生。教師的工作就是要培養他們,教化他們,轉變他們。只有明確了這一點,才具備了作一名合格教師的資格。在教師眼裡所有學生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盡力關注每個孩子,為了一切孩子是優秀教師努力追求的目標。 3、因材施教。指頭伸出有長短,孩子千差萬別,教師的任務就是要讓他們不斷發展,不斷完善自我與提高。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發揮孩子的潛能。 三、正視壓力,不斷探索,悅納任務 優秀教師不是培訓出來的,工作能力是在實際的工作崗位上干出來的。所謂熟能生巧、勤能補拙就是這個道理。有任務就有壓力,怎樣對待工作任務,持什麼樣的態度,是迎接挑戰還是逃避?直接關繫到教師的成長,因為挑戰與機遇並存。要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必須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正確看待任務,歡心接受任務。對待任務態度不正,屈於權利的壓力,憋著心去干,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往往會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不會有真正的收獲。態度正了,為提高自己而迎接挑戰,即使沒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成功和失敗都是一筆很大的財富。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發明電燈時為了找到一種耐高溫的燈絲,用了1600多種材料做實驗,終於找到了用一種炭絲來做燈絲,世界上第一批炭絲白熾燈問世了。有人問他:你是怎樣看待你的前1500多次失敗,愛迪生說,我不認為前1500多次實驗是失敗,如果沒有這些實驗作基礎,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功。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只要實踐了,成功也好,失敗也罷,我們都會在過程體驗中有所收獲,這樣日積月累,定能厚積薄發,出類拔萃。所以一個人,特別是年輕的教師,一定不要怕出力,應該把每一次的任務都看作是一次錘煉自己的機會。這就是一個人對待任務的不同心態,套用一句老話就是:吃虧是福!任務產生壓力,壓力產生動力,動力則是提升能力的發動機。一個人能以一個良好的心態,以積極飽滿的熱情去對待工作,對待任務和壓力,就能使自己在愉悅的氛圍中工作著,收獲著,快樂著!積極的態度是人生的一種寶貴財富。 四、不斷學習,勤奮進取 深厚的教學底蘊、超前的教學理念和高超的授課技藝,是優秀教師的追求。古代教育家告誡說: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則非師也。亞聖孟子曰:人不學不如物。只有高素質的老師才有可能帶出高素質的學生。要提高素質,必須從自覺學習抓起。教育者必須先學習,教育在不斷發展,教育理念在不斷更新,只靠培訓是不能成就為一名優秀教師的。自覺、主動地不斷學習和積累,勤學廣集,才能厚積薄發。 1、學會學習。加強學習,學會學習,是優秀教師的必備條件。現代化教育教師的科學文化素質應當是多層的、寬廣的。首先要求精和深,其次是寬和新。精和深,是指對其所教專業知識應當精確掌握、深刻理解。所謂寬,即知識面寬。知識之間是相通的,是可以遷移的。新則是指追求時代的發展,追求新的知識、方法和理念。把台上三分鍾,台下十年功用在優秀教師身上並不過分。優秀教師需要高超的授課技巧,需要扎實的基本功,需要廣博的知識和良好的綜合素質,這需要教師自覺不斷學習。教師在課堂上簡潔精練的語言,准確生動的闡釋,都是靠平時的學習和積累得來的。 2學會思考。思,讓人思維敏捷。思,使你工作效率事半功倍。師傅領進門
❸ 教師教育培訓課件 如何說課.ppt
相信大家對於寫說課稿一點都不陌生,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說課八股」: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准備、說教學過程、說板書,結構和步驟大家是非常熟悉的,下面就具體介紹如何寫好說課稿;
首先是說教材這一部分可以出彩,說教材顧名思義就是自己對於教材的理解,尤其是理科,更加註重教材前後的聯系,對於教材的理解程度越深越能得到考官的認可。一般來說,對於教材的理解可以從教材的主要內容和知識點的概述、地位(作用和前後聯系)、對於學生知識能力方面的培養作用和教師將採用的教學方法三方面去寫,在這里還是需要大家盡量說的詳細,說的越詳細越能體現出自己對於教材理解的深度。
其次是說學情部分,在這一部分可以從認知和思維特點、生活經驗儲備、學習知識的儲備和喜好興趣這四個部分來寫,同時需要注意要融入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和本地區的學情聯系、教師的教學方法這三個方面。但是大部分考生在書寫的時候不具有針對性,都是很籠統的說高中或是初中,在這里就建議大家盡量寫的具體到年級,想想年級之間學生的差異性,這樣會更詳細。
再次是教學過程,在書寫教學四部曲過程中,一定是採用什麼樣的方法,具體做法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教學生,這三步來寫,但是在說課的過程中,很多考生都會遺漏第三步為什麼這樣教,所以大家在說課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環節上不要有所遺漏。另外大家還需要注意如果能夠具體到某一個環節,最好是能夠具體到某一個活動,這樣會更加具體一些。
最後,再提醒一下大家,我們通常所說的A部分(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准備)一定要和B部分(說教學過程、說板書)統一,之前學習過什麼或是用到了哪些教學方法一定要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有所體現,建議大家在寫完說課稿之後再重新檢驗一遍,確保說課稿的前後統一。另外需要大家多多練習,把每一個部分的過度語練熟練,達到張口就來的程度。除此之外,還需要大家多多熟悉新課標,裡面還是有很多東西可以用到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盡量熟練說課稿,更多的是一種交流,而不是背書的感覺,多多練習,更加具體才能出奇制勝。
❹ 教師如何製作教學課件
一、課件製作定位要准
教師在設計製作課件時,應清楚地認識到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只是實施教學的一種手段,多媒體本身只是一種教學工具,課件的作用只能定位於「輔助」上,所以動手製作課件時,教師首先要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明確要做的這一節課或是幾個相關聯的知識點、甚至一個章節中,教學的目標是什麼?要重點解決的是什麼問題?要把精力用在每堂課一兩個重點、難點的突破上,用恰當的表現方式來解決教材中的問題,能使抽象、深奧的知識簡單化、直觀化,縮短客觀實物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教學難點。因此,可以預先准備好相應的文字稿本。在揣透文字稿本的基礎上反復構思,這樣可以大大提高課件製作的效率和質量。不要面面俱到,教師能用多媒體特有的優勢把感到難以講清楚的問題講清楚就可以了。不能一味地追求華麗,多媒體課件的應用要以教學效果為目的,在內容上下工夫避免重形式輕實質的現象。
二、設法減少重復勞動
在製作課件的過程中,有些工作需要大量的重復性勞動,如設置幻燈片的背景、字體、版面格式等等。對此,我們可以通過設置「模板」的方式來減少重復性的勞動,以提高課件的製作效率,如用P0werpoint2003製作數學課件時,可以建立例題、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等各類模板,事先設計好這些模板的背景、字體、按鈕、版面、動畫效果、幻燈片切換效果後,選擇「文件」菜單中的「另存為」——「模板」即可。在以後製作課件時,若需用該類演示,可直接調用它們,輸入文字或插入相應的圖片即可。
三、充分利用網路資源
Internet上的信息資源是一個巨大的「寶藏」,有條件的教師可通過它搜索下載信息,使我們的課件製作少走彎路、提高檔次。如中央電教館、課件吧等教育站點中的教學課件資料琳琅滿目,讓人大開眼界。採用上網瀏覽的方式,了解當今CAI科技的成果,對我們改進課件製作質量、提高課件製作效率大有幫助。
❺ 教師如何做ppt
1.學會使用PowerPoint
2.學會上網查資料,借鑒修改,因為很多現成的課件都可以收藏以備不時之需
3.學會創新(題材、模板、專業知識的融會貫通)
4.多與同學溝通交流,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
❻ PPT怎麼做,教師上課用
1。首先打開powerpoint軟體,要製作幻燈片,我們得先確定幻燈片的板式即是幻燈片的初步模板,我們可以自己設計PPT的模板或者在「設計」菜單的主題挑選一個自帶的PPT模板,裡面的文字大小顏色樣式,幻燈片背景,幻燈片的大概輪廓都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2。加入幻燈片模板,輪廓有了但是內容還需要我們去增加,在菜單「插入」中,你可以插入「圖片」、「文本框」、「視頻」、「音頻」、「表格」還有「圖標」等更多內容對象。
3。內容填充好了,現在來完善幻燈片的動畫,在PowerPoint中單獨對對象的動畫有「自定義動畫」,幻燈片自定義動畫在哪裡設置呢?在菜單「動畫」中有個「添加動畫」,包含了對象的「進入」「強調」「退出」動畫,當你要設置一個對象的動畫的時候,點擊你的對象(文字,圖像,圖表),然後點擊「添加動畫」中的某個動畫(例如「進入」的「淡出」)便可以啦。
4。製作幻燈片到現在,你的一個幻燈片基礎模型就出來了,這個時候你可以點擊「幻燈片放映」裡面的「從頭開始」放映你的幻燈片文件,幻燈片文稿就會全屏播放。
5。這個時候你可能會想,一張張的幻燈片還需要點擊到下一張,如何讓幻燈片自動播放呢?我們可以來設置下:菜單「切換」裡面有一個「換片方式」的「設置自動換片時間」,能設置你的本張幻燈片切換的秒數,還可以在「切換方案」中選擇一個幻燈片切換的動畫效果。
6。現在再次預覽一下幻燈片,效果滿意的話,就將幻燈片保存吧。幻燈片製作後保存的方法:點擊菜單「文件」,選擇「保存」或者「另存為」,然後在打開的對話框裡面幻燈片的名字即可啦。
❼ 教師應該如何製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1、多媒體效果:課件的製作和使用上是否恰當運用了多媒體效果。
2、交互性:課件的交互性較高。
3、穩定性:課件在調試、運行過程中不應出現故障。 4、易操作性:操作簡便、快捷。
5、可移植性:移植是否方便,能否在不同配置的機器上正常運行。
6、易維護性:課件可以被方便地更新,利於交流、提高。
7、合理性:課件是否恰當的選擇了軟體的類型。
8、實用性:課件是否適用於教師日常教學
❽ 老師的ppt課件的作用
相當於板書,是講課的大綱,根據PPT的內容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