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班主任文化建設

班主任文化建設

發布時間: 2021-07-13 03:00:10

班主任如何定義文化,對文化建設又有怎樣的觀點

班主任定義,班級文化對於班級的文化建設,應該要有正能量,要有一個好的班級班風才能帶出一個好的班級。

⑵ 班主任怎樣進行班級文化建設

當你走進一間地面整潔、窗明寂靜、環境優美的教室時,你能亂扔紙屑,隨地吐痰嗎?你能在教室追跑,大聲喧嘩隨便吵鬧嗎?不能。這些不良現象都會悄悄退避,這就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魅力。班級文化是班級內部形成的獨特價值觀,共同思想,作風,行為准則的總和。它是班級的靈魂所在,是班級自下而上發展的動力和成功的關鍵。班級文化主要表現為教室環境,班級設施,班級文化團體,人際關系,班風學風等。可以說:班級文化是一種無形的教育課程,具有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它將有利於班級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班主任要十分重視班級文化建設。一、美化教室環境,發揮教育功能心理學認為:自然環境對人的影響主要是通地客觀現實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的。優美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與學習的樂趣,消除學習後的疲勞。更重要的是:它有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陶治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感情,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另外優美的教室與環境還可以增強班級的向心力、凝聚力。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凡是教室環境整潔、優美的教室,其師生榮譽感都比較強,班級的內聚力都比較大。班主任要重視教室環境的美化,力求教室搜爛虛的牆壁「會說話」。可以舉辦一些優秀日記專刊、優秀美術作品和優秀書法展覽。黑板報可以期期做到圖文並茂,由於美化了教室環境,講文明,講衛生,蔚然成風,在常規管理評比中班級還可以名列前茅。二、優化人際關系,提高教育實施人際關系對人的影響通常是通過人與人的交往,群體輿論的監督來實現的,班級人際環境是班主任、任課教師、學生之間的關系互相構成的,從某種意義歷好上說說:人際關系是一種高級形式的班級文化,良好的人際環境能使人心曠神怡。如果一個班級的班主任與學生,任課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都能相互理解,團結幫助,平等、友好相處,那麼就能形成一種使人奮發向上的氣氛。良好的人際環境,不僅可以使人奮發向上,還可以使班級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良好的集體意識是一種向上的群體規范,是對學生思想品德的一種無形的巨大的力量,充分發揮班主任的協調功能,班級形成了一種齊心協力、積極進取的良好班風,就能產生強大的凝聚力。三、抓學風,促德育一般來說,學風與德育緊密相關。良好的學風會促進班級的德育工作。它不僅能制約著學生個體的行為方式和習慣,指引他們品德發展的方向,而且會作用於學生的個體意識,從而對學生,形成了嚴謹、進取、創新的良好學風,用此來促進班級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發展。班級文化是一門潛在的課程,它有著無形的世燃教育力量,就像一句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要使它的作用就像這春雨一樣,班主任就得做個有心人,搞好班級的文化建設。

⑶ 班級文化建設需要哪些方面

班級文化主要指班級內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是一個班級內在素質和外在形象的集中體現。
班級文化的主要內容是班級形象、班級精神、班級凝聚力、班級目標、班級制度、團隊意識、班級文化活動等。班級文化的核心是班級精神和價值取向。

一、班級環境文化建設

教室環境是班級形象的標志之一。美化教室環境,既建設了良好的班級形象,也可以用優美的環境陶冶人。心理學研究證明,自然環境、社會現實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巨大影響。優美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和學習的樂趣,消除學習後的疲勞。更重要的是,優美的學習環境有助於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情感,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1.教室的凈化。教室衛生是班級的窗口,是文明的標志。要保持干凈的教室環境,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制訂嚴格的衛生制度,人人參與,加強檢查和監督,保持教室的清潔和美觀。

2.教室的綠化。綠色象徵青春和活力,代表著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後面擺放一些綠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讓教室充滿綠色,充滿青春的氣息。

3.教室的美化。發動學生精心設計,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諧、高雅。教室布置包括:班級發展目標(可貼於教室顯眼的地方,比如黑板右上方);班級文化宣傳內容(板報,班訓,名人名言,學習園地等,可分別布置於教室的不同的地方)。

二、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班級制度文化建設,主要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的相關制度為依據,同時根據班級實際,體現班級特色。班級制度文化建設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必要條件,要十分重視。我班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制度,班級學生綜合素質考核制度,班級一周工作總結制度,班幹部定期會議制度,突發事件處理制度,衛生管理制度等。

制訂和實施制度應從四個方面加以注意:

1.抓好開頭。俗話說「好的開始等於成功了一半」。新生入校之際、班級成立之初都制度建設的好時機。學生剛入校門,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讓每一位學生了解規范,重視行為規范的落實,同時制定班級的規章制度。

2.重視學生意見。學校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是班級的主人,所以在班級制度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班級制度可以通過學生討論、班委修改、最後全班學生投票的方式來制訂。這樣制定出來的制度才會得到學生的認可,才會有生命力和實效性。

3.制度的實施要持之以恆。制度的執行一定要長期堅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執行。要長期堅持,要注重落實。

4.制度的實施要公開、公平、公正。班級制度是針對全體學生的,不能因為某些學生成績好或者老師偏愛某個學生,就對這個學生的問題迴避或從輕處理。一定要保證規章制度的公開、公平、公正。制度從實施之日起,就要保證它的公正性。

三、班級精神文化建設

班級精神文化屬於觀念形態層,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內容,包括班級精神、班級凝聚力、團隊意識、班級文化活動等內容。這些內容反映價值觀、人生觀深層次的文化。

1.班級精神的培養。一個班級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級精神。這種精神要在班級成立之初有意識地培養,逐步讓學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體學生的心裡。例如,我在建班之初,就把「擁有青春,快樂生活每一天」「珍惜青春,邁好青春每一步」「無悔青春,美好回憶每一刻」等理念灌輸給學生,抓住一切機會給學生講解這些理念的含義,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慢慢培養並形成這種班級精神。

2.班級凝聚力的培養。班級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調動一個班級學生情感的,最能體現班級凝聚力的莫過於一年一次的校運會。在校運動會期間,一方面,我盡可能地動員每一位學生參加運動會,同時把沒機會參加運動會的學生組成宣傳組、後勤服務組、衛生清潔組、安全保衛組,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校運動會中去,讓他們懂得每一個人都應為班集體出一份力。每次運動會,我班的各項活動都能在緊張而又有序的氣氛下運行,往往是既取得了良好的運動成績,又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收獲非常大。

3.班級活動的開展。人的能力在活動中得到培養和鍛煉。班級活動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之一。班級活動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學校組織的活動,如軍訓、運動會、藝術周等。這類活動規模大、影響深,對於形成健康向上、團結進取的班級團隊精神起很大作用。鑒於此,在軍訓過程中,我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和團隊意識;積極對待校運會,培養班級凝聚力;認真組織學生參與藝術節,培養集體榮譽感。另一類是班級內部的活動,如班會、辯論會、演講會、興趣小組等。這些活動內容廣泛、形式多樣,能對學生的思想、觀念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4.優化人際關系。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對精神文化建設有著重要意義。班級里有兩種非常重要的人際關系要處理好:生生關系和師生關系。

教育學生處理好同學關系,包括以下內容:提倡助人為樂;心中有他人;看人要先看別人的優點和長處;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培養學生的幽默感;要有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

處理好師生關系,則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教師首先要熱愛學生;教師要提高自身素養和人格魅力,讓學生喜歡自己;教師應通過自己的言行樹立威信;教師要培養民主作風;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教師對學生不抱成見和偏見,公平對待全體學生;當與學生發生沖突時,要善於理解學生。

在現代教育中,班級文化建設受到越來越高的關注和重視,作為班主任,必須在班級文化建設上進行大膽的探索,不斷創新,以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

什麼是「班級文化」,你是班主任的話,你怎樣進行班級文化建設

班級文化指的是一個班級的團結理念和凝聚力所在。
作為班主任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班級文化建設:
1、定期組織主題班會,創造學生積極參與班級活動的機會
2、民主選舉班幹部,讓學生選出自己喜歡的負責人,提高學悉虧生參與班級活動的積極性
3、設立班級睜伍神活動項目,例如組織班級外出活動、策劃板報和創辦班級刊物等
4、做好學生的心理工作,與學生同心協力,共同進步
5、鼓勵學生參與學校集體活動項目,增強班級橘襲凝聚力

⑸ 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具有班級特色、書香氛圍濃厚、環境優美整潔、富有激勵性,關注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長、長遠發展。 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級口號、班風、班訓等,努力營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長氣息的班級文化氛圍。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 2、發揮每一位學生的創造力,積極參與班級布置並定期更換,讓每一堵牆都「說話 」 ,形成班級良好的物質文化環境。 3、建立健全的班級制度,包括班級公約、獎懲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以此約束學生的言行。 4、建立班級崗位責任制,實行崗位輪換制度,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來,培養學生的責任感,鼓勵學生發揮主人翁精神。 5、定期組織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班級凝聚力。 6、建立班級圖書角,努力擴大班級藏書量,調動每一位學生的讀書積極性,鼓勵學生製作讀書卡片,寫好讀後感,讓全體學生「感激書籍,享受閱讀」。 二 、 具體內容: 班級名字 : 追趕太陽077 班魂 : 優、雅、勤 班級形象 : 面必凈,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 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 氣象勿傲、勿暴、勿急, 顏色宜靜、宜庄、宜和。 班級公約 : 學風嚴謹 奮勇拼搏 優雅大方 文明守信 心胸寬廣 表裡如一 尊師愛友 團結互助 自立自強 知恩圖報 靜凈敬競 永不言棄 班級口號 :揚帆擺舵 奮勇拼搏 看我七班 氣勢磅礴 三、 形式內容: 公告欄:課程表、班級考核分數、報刊雜志名單,臨時通知等。 生日欄:張貼每月的小壽星照片。 追趕太陽077班:班級整體面貌,班級口號、 班級形象 ,班級公約。 雛鷹爭章:孩子們在學習生活各個方面(勞動、聽講、作業、發言、紀律、單元測試等等)取得的一些成績和進步。 榮譽榜: 孩子在課外取得的一些成績,展示出來給大家,營造一個競爭的氛圍。 心語心願:孩子的心願卡 。 讀書驛站:孩子們讀過文章,書,電影等之後寫出自己的感受,或者給大家推薦好書等等。 書畫天地:孩子自己滿意的字、畫、作業展示。 (一些板塊的內容會不定期的更換,讓更多的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 四、具體內容安排 : 1、 每月主題 :4月,自信月,組織活動開展,提高學生自信心 5月,目標月,根據考試成績,制定人生、長短期目標 6月,練字月,開展各種活動,促使學生把字跡寫好,洗好自己的臉,為假期練字做准備 7月,沖刺月,結合期末考試,讓學生品嘗沖刺後的喜悅,為假期的繼續學習做准備 2、 主要抓手 : ① 抓閱讀教學,用閱讀指導和閱讀啟迪把學生從不良課外書籍和網路中引出來; ② 抓班級考核,利用班幹部的力量,做好班級考核,定期和家長結合,促進學生上課思考、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促使課下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③ 充分利用好家長學校這個招牌,使家長、學校擰成一根繩,合力對學會上進行教育,促使學生良性成長; ④ 和各任課老師緊密結合,多表揚,揚良好行為習慣,多關注,發現並和學生中不良行為斗爭。

⑹ 談班主任如何進行班級文化建設

我在一所縣城中學擔任過班主任,其間我特別注重班級文化建設,從環境布置、情感交流、集體觀念培養等方面去努力營造一個寬松、清新、充滿人文關懷的班級文化,在這種氛圍下,我感覺學生活潑、天真、可愛,天天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教室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陣地,溫馨的教室環境,可以讓學生學習的更輕松、生活的更舒適,每學期開學之初我就十分注重班級的布置並在平時教育學生上下課都要保持課桌、凳的整齊,教室里懸掛的四幅標語全由學生自己動手用拼音創作,每個月我都在班上徵集名人名言,每月更換一次,通過這種方式逐漸讓學生懂得了條幅的教育意義,班級的學習欄、制度欄,全部歸類,分別放置在後黑板的兩側,並規定任何人(包括我自己)都不能在教室四周亂貼亂畫。除此之外,還做了兩件獨具特色的事情,一是在教室開設班級風采展示欄,專門登載本班學生創作的繪畫、剪紙、手工製作的藝術品以及優秀文學作品,以此激發學生自己創作的熱情,二是開辟班級名人廣告宣傳,我平時很注重觀察學生的表現,每個月都在班上開展一次班級名人推選活動,把那些在當月表現突出的學生推選為當月班級名人,並對他們的事跡作一簡介,配上他們的照片、座右銘,製成名人廣告,這些「名人」是從班級中走出來的,孩子們很熟悉、有親切感,我做這項工作的目的在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昨天我羨慕你,現在我將成為你,明天我將超越你。 學生情感智力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個人與他人、集體、社會相互作用的過程。

⑺ 淺談班主任為什麼要重視班級文化建設

班級文化主要指班級內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是一個班級內在素質和外在形象的集中體現。
班級文化的主要內容是班級形象、班級精神、班級凝聚力、班級目標、班級制度、團隊意識、班級文化活動等。班級文化的核心是班級精神和價值取向。

一、班級環境文化建設

教室環境是班級形象的標志之一。美化教室環境,既建設了良好的班級形象,也可以用優美的環境陶冶人。心理學研究證明,自然環境、社會現實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巨大影響。優美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和學習的樂趣,消除學習後的疲勞。更重要的是,優美的學習環境有助於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情感,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1.教室的凈化。教室衛生是班級的窗口,是文明的標志。要保持干凈的教室環境,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制訂嚴格的衛生制度,人人參與,加強檢查和監督,保持教室的清潔和美觀。

2.教室的綠化。綠色象徵青春和活力,代表著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後面擺放一些綠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讓教室充滿綠色,充滿青春的氣息。

3.教室的美化。發動學生精心設計,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諧、高雅。教室布置包括:班級發展目標(可貼於教室顯眼的地方,比如黑板右上方);班級文化宣傳內容(板報,班訓,名人名言,學習園地等,可分別布置於教室的不同的地方)。

二、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班級制度文化建設,主要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的相關制度為依據,同時根據班級實際,體現班級特色。班級制度文化建設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必要條件,要十分重視。我班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制度,班級學生綜合素質考核制度,班級一周工作總結制度,班幹部定期會議制度,突發事件處理制度,衛生管理制度等。

制訂和實施制度應從四個方面加以注意:

1.抓好開頭。俗話說「好的開始等於成功了一半」。新生入校之際、班級成立之初都制度建設的好時機。學生剛入校門,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讓每一位學生了解規范,重視行為規范的落實,同時制定班級的規章制度。

2.重視學生意見。學校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是班級的主人,所以在班級制度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班級制度可以通過學生討論、班委修改、最後全班學生投票的方式來制訂。這樣制定出來的制度才會得到學生的認可,才會有生命力和實效性。

3.制度的實施要持之以恆。制度的執行一定要長期堅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執行。要長期堅持,要注重落實。

4.制度的實施要公開、公平、公正。班級制度是針對全體學生的,不能因為某些學生成績好或者老師偏愛某個學生,就對這個學生的問題迴避或從輕處理。一定要保證規章制度的公開、公平、公正。制度從實施之日起,就要保證它的公正性。

三、班級精神文化建設

班級精神文化屬於觀念形態層,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內容,包括班級精神、班級凝聚力、團隊意識、班級文化活動等內容。這些內容反映價值觀、人生觀深層次的文化。

1.班級精神的培養。一個班級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級精神。這種精神要在班級成立之初有意識地培養,逐步讓學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體學生的心裡。例如,我在建班之初,就把「擁有青春,快樂生活每一天」「珍惜青春,邁好青春每一步」「無悔青春,美好回憶每一刻」等理念灌輸給學生,抓住一切機會給學生講解這些理念的含義,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慢慢培養並形成這種班級精神。

2.班級凝聚力的培養。班級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調動一個班級學生情感的,最能體現班級凝聚力的莫過於一年一次的校運會。在校運動會期間,一方面,我盡可能地動員每一位學生參加運動會,同時把沒機會參加運動會的學生組成宣傳組、後勤服務組、衛生清潔組、安全保衛組,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校運動會中去,讓他們懂得每一個人都應為班集體出一份力。每次運動會,我班的各項活動都能在緊張而又有序的氣氛下運行,往往是既取得了良好的運動成績,又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收獲非常大。

3.班級活動的開展。人的能力在活動中得到培養和鍛煉。班級活動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之一。班級活動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學校組織的活動,如軍訓、運動會、藝術周等。這類活動規模大、影響深,對於形成健康向上、團結進取的班級團隊精神起很大作用。鑒於此,在軍訓過程中,我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和團隊意識;積極對待校運會,培養班級凝聚力;認真組織學生參與藝術節,培養集體榮譽感。另一類是班級內部的活動,如班會、辯論會、演講會、興趣小組等。這些活動內容廣泛、形式多樣,能對學生的思想、觀念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4.優化人際關系。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對精神文化建設有著重要意義。班級里有兩種非常重要的人際關系要處理好:生生關系和師生關系。

教育學生處理好同學關系

熱點內容
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發布:2025-09-18 07:59:57 瀏覽:944
師風師德評價表 發布:2025-09-18 07:01:17 瀏覽:886
實施的英語 發布:2025-09-18 03:25:05 瀏覽:151
教研組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9-18 01:09:50 瀏覽:611
壞老師吧 發布:2025-09-17 22:02:36 瀏覽:643
化學能力培養 發布:2025-09-17 20:28:02 瀏覽:584
師德師風演講稿格式 發布:2025-09-17 19:57:15 瀏覽:728
國畫培訓教學內容 發布:2025-09-17 18:11:05 瀏覽:464
公教育網 發布:2025-09-17 17:52:26 瀏覽:706
小學二年級教學總結 發布:2025-09-17 16:05:57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