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工齡怎麼算
㈠ 教師工齡的計算方法
需要計算的年份-參加工作年份=工齡
㈡ 教師工齡怎麼算
1、連續計演算法
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如果職工被錯誤處理,後經復查、平反,其受錯誤處理的時間可與錯誤處理前連續計算工齡的時間和平反後的工作時間相加,連續計算為連續工齡。
2、合並計算
也叫合並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後兩段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如精簡退職的工人和職員,退職前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連續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
(2)教師工齡怎麼算擴展閱讀
職工發生以下情況,其前後工齡連續計算:
1、凡經企業管理機關、企業行政方面調動工作、安排下崗者,調動、下崗(與企業保持勞動關系)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2、經企業管理機關、企業行政方面調派國內外學習者,其學習期間以及調派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3、因企業停工歇業或者破產,職工經企業管理機關調派到其他企業工作者,調派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4、企業經轉讓、改組或者合並,原有職工仍留企業工作者,其轉讓、改組或者合並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5、職工在疾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醫療期間,在6個月以內者,連續計算為本企業工齡;超過6個月病癒後,仍回原企業工作者,除超過6個月的期間不算工齡以外,其前後工齡應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6、因工負傷或者職業病停止工作醫療期間,應全部計算為連續工齡。
㈢ 教師工齡工資怎麼算
教師工齡工資計算方法:
一、教職員實行以職務工資為主要內容的結構工資制
(一)職務名稱
1.教學人員。按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的職務分列。
2.科研人員和其它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按照國務院各有關主管部門確定的職務名稱系列分列。
3.實驗人員。按高級實驗師、實驗師、助理實驗師、實驗員分列。
4.行政人員。高等學校按正副院(校)長、研究生院正副院長、正副教務長、正副總務長、正副處長、正副科長(正副主任科員)、科員、辦事員分列。
其他需要新增加的職務名稱,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批准後另列。
(二)教職員的結構工資由基礎工資、職務工資、工齡津貼和獎勵工資四個部分組成。
1.職務工資。按教職員職務分列工資等級,一職數級,相近職務之間工資額上下交叉。
(1)高等學校教學人員基礎工資、職務工資標准表(見附表一)。
(2)高等學校行政人員基礎工資、職務工資標准表(見附表二)。
(3)高等專科學校行政人員基礎工資、職務工資標准參考表(見附表三)。
(4)高等學校實驗技術人員基礎工資、職務工資標准表(見附表四)。
(5)政治工作人員參照同級行政人員工資標准執行。
(6)其它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職務工資標准,按照國務院批準的各有關主管部門同類人員的職務工資標准執行。
2.基礎工資、工齡津貼、獎勵工資,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標准執行。
(三)高等學校的工人,原則上執行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人的結構工資制及其工資標准。
生產性工人崗位(技術)工資標准,由學校參照國家機關工人基礎工資、崗位工資標准表,結合學校的特點擬定,但需報經學校上級主管部門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3)教師工齡怎麼算擴展閱讀:
教師工資制度是中國實施的關於教職工工資的規定和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50—70 年代實行職務等級工資制,1985 年開始實行以職務工資為主要內容的結構工資制。結構工資由基礎工資、職務工資、工齡津貼和獎勵工資四部分組成。中小學、幼兒教師同時實行教齡津貼。高等學校教學人員職務名稱按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分列;實驗人員按高級實驗師、實驗師、助理實驗師、實驗員分列;科研人員及其他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按國務院有關部門確定的職務名稱系列分列。中小學教學人員職務名稱按高級、一級、二級、三級教師分列。
高等和中初等學校行政管理人員也有相應的職務名稱。職務工資以職務確定。工資的前三部分按國家統一標准規定,獎勵工資以個人勞績而定。工齡和教齡工資標准統一,數量因工齡和教齡長短而異。1993 年 10 月後實行職務等級工資制,與國家機關職務級別工資制脫鉤,以體現教育事業單位特點。教學人員工資由職務等級工資和津貼兩部分構成。職務等級工資為工資構成中相對固定的部分,占工資的 70%,主要體現工作能力、責任、貢獻、勞動的繁重復雜程度,適當體現年齡差異;津貼具有浮動工資的職能,主要體現各類人員崗位特點、工作實績和勞動的數量與質量,占工資的 30 %。教學人員職務系列名稱不變。
㈣ 民辦教師的工齡如何計算
關於民辦教師工齡計算問題的復函
國家教委
為了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吸引更多的合格人才從事教育工作,民辦(代課)教師被招收錄用為國家正式職工或經組織批准進入各級各類學校學習畢業(或結業)後,成為國家正式職工,並繼續從事教育工作的,其成為國家正式職工前最後一次經組織批准任民辦教師的工作時間可以與
成為國家正式職工後的工作時間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在兩個以上單位連續擔任民辦教師的時間,凡經組織批准調動的,應當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四川省勞動人事廳關於民辦教師連續工齡計算的答復
來源:四川省人事廳發布單位:人事勞動處 發布時間:2006-3-10已閱覽:1614次
川勞人險[1985]27號
萬縣地區勞動人事局:
你局一九八五年十月九日函悉。關於民辦教師的連續工齡計算問題,現答復如下:
一、中小學民辦教師調動(招收)到其他部門,仍從事教育工作的,可按四川省教育廳川教人字[1980]第277號文的規定辦理,即原最後一次經組織批准任民辦教師的時間,可與調動(招收)到其他部門繼續從事教育工作的時間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調動(招收)到其他部門,若不再從事教育工作的,可參照省勞動局川勞發[80]412號文的規定辦理,即在一九七九年七月二十三日以前調動(招收)的,從調動(招收)到本單位工作之日起計算連續工齡,在一九七九年七月二十四日以後調動(招收)的,其最後一次經組織批准任民辦教師的時間,可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二、中小學民辦教師考入普通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畢業分配後的工齡計算問題,可參照省勞動局川勞險[82]2號文的規定辦理,即其入學前最後一次經組織批准任民辦教師的時間與畢業後的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中小學民辦教師在一九七○至一九七八年進入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學習期間的工齡計算問題,可參照教育部 [80]教計字279號文的規定辦理,即「其學習時間,都應計算為連續工齡」。
㈤ 教齡和工齡如何計算
教齡是指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連續累計時間,以年為單位。比如從2012年1月1日開始任教當老師,到2018年1月1日,教齡就是6年;
工齡是指職工以工資收入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
工齡的長短標志著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的長短,也反映了職工對社會和企業的貢獻大小和知識、經驗、技術熟練程度的高低。
工齡可分為一般工齡和本企業工齡。一般工齡是指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的總的工作時間。
比如2012年1月1日開始參加工作,當教師,到2018年1月1日,工齡是:2018-2012+1=7,工齡是7年;工齡是現在年份-參加工作年份+1。
拓展資料:
日常是如何計算工齡,有3種常用方法:
1、連續計演算法,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如果職工被錯誤處理,後經復查、平反,其受錯誤處理的時間可與錯誤處理前連續計算工齡的時間和平反後的工作時間,連續計算為連續工齡。
2、合並計演算法,也叫合並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後兩段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如精簡退職的工人和職員,退職前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連續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
3、工齡折演算法。從事特殊工種和特殊工作環境工作的工人,連續工齡可進行折算。如井下礦工或固定在華氏32度以下的低溫工作場所或在華氏100度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工作的職工,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在此種場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個月計算。在提煉或製造鉛、汞、砒、磷、酸的工業中以及化學、兵工等工業中,直接從事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職工,在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從事此種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個月計算。
㈥ 教師工齡怎麼算 m.sjz
教師的來工齡是指參加工作至今源的時間,基本是連續計算的,有時還將在校讀書時間也計算在內(還有以前是做別的工作的,與教學無關的,但也計算在內)。
工齡是指職工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的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工齡的長短標志著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的長短,也反映了職工對社會和企業的貢獻大小和知識、經驗、技術熟練程度的高低。
連續計演算法
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如果職工被錯誤處理,後經復查、平反,其受錯誤處理的時間可與錯誤處理前連續計算工齡的時間和平反後的工作時間相加,連續計算為連續工齡。
合並計算
也叫合並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後兩段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如精簡退職的工人和職員,退職前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連續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
㈦ 教師工齡如何計算
教師的工齡是指參加工作至今的時間,基本是連續計算的,有時還將在校讀書時間專也計算在內(還有以前是屬做別的工作的,與教學無關的,但也計算在內).
而教齡是指參加教育工作至今的時間,上述的一些特殊情況都不計算在內.
㈧ 教師工齡與退休工資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教師抄退休工資計算方法:
退休工資=工資X(工齡/法定工齡)X((75-法定退休年齡)/(75-退休年齡))
總退休工資=退休工資X12X(75-退休年齡)
註:75是指75歲。30年教齡教師的退休待遇為檔案工資的100%。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㈨ 公辦教師工齡 怎麼計算
教齡=現在年號-參加教育工作時年號。如:1982年參加教育工作至今(2009年),教齡就是2009-1982=27(年)
由各級各類學校調入上述學校的教師,原專職從事教師工作的年限可與調入後的工作年限合並計算為教齡。民辦教師或長期頂編代課教師轉為上述學校公辦教師後的教齡計算,應按其工齡計算的有關規定辦理。
教師連續病休超過六個月的時期不計算教齡。領取教齡津貼的教師調離上述學校後,教齡津貼即行取消。
(9)教師工齡怎麼算擴展閱讀:
1985年頒布的《關於教師教齡津貼的若干規定》中聲明,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下達的《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和國務院工資制度改革小組、勞動人事部《關於實施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若干問題的規定》有關條文,現對教師教齡津貼的實施作如下規定:
一、教師教齡津貼執行范圍:中等專業學校、教師進修學校、技工學校、普通中學、職業中學、農業中學、工讀學校、盲聾啞學校、小學、弱智兒童學校和幼兒園的公辦教師,均可實行教齡津貼。
從事教師工作滿20年,因工作需要,經領導批准,調離教師工作崗位,仍在學校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員,以及從事教師工作不滿20年,調任學校行政工作並繼續兼課的人員,也可以實行教齡津貼。
二、教齡津貼標准:教齡滿5年不滿10年的,每月3元;滿10年不滿15年的,每月5元;滿15年不滿20年的,每月7元;滿20年以上的,每月10元。
三、教齡即教師直接從事學校教育工作的年限。
㈩ 教師的工齡、教齡如何計算我經歷從老師像工人的轉變
按照現行的勞動政策中關於工齡的計算辦法,在參加工作前在大專院校學習的時間可合並計回算為工齡;但對答在任教前在某校院校學習的時間卻不能計算為教齡。工齡、教齡都直接影響工資待遇,這樣的兩種政策明顯有悖於《教師法》規定的教師待遇不低於公務員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