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處理突發事件
㈠ 班主任怎樣處理突發事件
1、處理突發事件時方法選擇的重要性。2、不能忽視任何一件小事。班內無小事,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心知肚明,心裡有數。都應得到重視,多加分析,都應謹慎處理,決不可簡單草率。3、不要把突發事件看作是壞事,應把它看作一個教育的契機,讓當事人和全班同學在事件的發生,發展,和處理中受到教育,幫助他們提升思想,樹立正確的是非觀,認識到自己應該做才是正確的。4、突發事件處理中,要保持冷靜的頭腦,要考慮周全,在不知道前因的情況下,要先考慮後果。考慮好後果再去控制局面。5、班級有突發事件是正常的,不要大驚小怪。學生正處在成長階段,應該允許他們出現問題,不出現問題才是不正常的,不能因為學生有過突發事件就把他們認定為問題學生,這只是他們成長路上的一個小山坡。班主任正確的處理事件,恰當的引導能幫助他們成長。爬上山坡。6、要善於換位思考,多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才能抓住契機,利用好突發事件,達到教育目的。7、要多與學生溝通,與學生做朋友,讓學生有什麼心裡話敢跟老師說,有什麼問題先跟老師溝通,或者匯報,能主動找老師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形成和睦的班級氛圍。減少班級突發事件。
㈡ 班主任如何處理突發事件
所謂突發事件是指班主任在上課及日常的班級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突然的出乎意料的事情。比如學生之間的沖突、學生與老師的頂撞、學生的突然的情緒表現等等。這些突發事件歸結起來有這樣的共同點:突發性、情緒性、破壞性等等。對突發事件的處理意義非常重大。處理得好,會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處理不當,則會產生不良的後果。所以處理突發事件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門藝術,班主任必須深入了解學生現狀,認真分析突發事件的特點,深刻認識把握育人的本質特點和規律,結合學生心理特點採取科學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表現出班主任應有的高度的教育機智。記得一次課後,有學生來打報告,「老師,小楊同學打我們男生。」我問小楊,他也理直氣壯地說:「因為有些男生嘲笑我,所以我就要打他們。」有錯還那麼理直氣壯……我壓下心頭的不滿,把相關的學生都叫到身邊,細細詢問緣由,原來是小楊衣服胸前上的商標掉落了一半,上體育課是站著還挖鼻子,一些男生說小楊穿的都是舊衣服和臟衣服,還在哪裡挖鼻子,臟死了,因此,小楊一下子火上來,打人了。聽了這個陳述,讓我有些哭笑不得,現在的孩子就那麼敏感,一點受不起委屈,將來到了社會怎麼辦啊……我花了整整一節品社課的時間,為他們做思想工作,同時讓他們換位思考,學生們也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相互道歉了。 通過這件事的處理,我深刻體會到,要處理好突發事件,班主任應注意:一、沉著冷靜,機智果斷。處理突發事件需要冷靜應對,如果一遇到突發事情就怒氣沖冠,大發雷霆,失去理智,就不可能冷靜思考並選擇最佳的處理問題的措施,雖然學生被老師罵了,受了處罰,可是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二.要民主。班主任不能武斷,班主任在處理問題時不要一聽到或一看到就下結論。要多方了解情況,不能單憑小楊平時就是個調皮的孩子,打了人肯定是小楊不對,而處罰他。如果這樣,小楊肯定會口服心不服,下次還是會打人。三.讓學生受到教育而不是單一的懲罰。學生接受教育不是消極被動的,應該是主觀能動的。處理突發事件尤為重要的一條原則就是要隨時注意啟發學生改正錯誤。教師必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明確指出他的錯誤。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所犯錯誤的性質和危害,誘導他們依靠自身的積極因素去克服消極因素,而不是單一的懲罰。四.要愛護學生。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是一朝一夕而形成的,要把對學生的愛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從情感上來感化學生,使他覺得你時刻為他著想。作為班主任,我關心每一位學生,知道他們的脾氣性格。我知道小楊和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也很喜歡得到老師的認可同學的肯定。我告訴他,不管你有什麼理由,打人總是不對的。我問他:「你願意和打你的小朋友做朋友嗎?」他直搖頭。我便說,那以後你就沒有朋友了,小朋友也不和你玩了。他急忙說:「不要,我可不想沒有朋友,那我以後和誰玩呀。」我接著說,「那你覺得打人對嗎?以後還打其他同學嗎?」他說,「老師,我錯了。」由於我了解小楊,這樣更能讓小楊接受我的建議,從而為處理好事件提前做好准備。五.有的放矢,因勢利導 突發事件的經常發生,給班級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班主任在處理突發事件的過程中,還應高瞻遠矚,不要只滿足於某件事情的暫時解決,應有的放矢地適時地對全班學生加強教育,因勢利導,抓住契機,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引導他們從內心嚴格要求自己,達到防患未然的目的。,譬如在班上組織了一次相關的主題班會,讓教育後醒悟的同學在班上公開談自己的體會。其他學生都能從他們身上明白道理,獲得了很深的感受。因此,班主任處理突發事件如能達到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那就確實收到了提高學生素質的優良效果了。處理突發事件,前提是要有愛心和耐心。其次是講究藝術和方法,作為一個教師要「多用情,少用氣」,要以情感人、親切和藹、心平氣和。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課堂中的突發事件層出不窮,我們應以「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理解學生、體貼學生」的原則來謹慎、恰當地處理好課堂的突發事件。
㈢ 班主任怎樣處理班級里發生的突發事件
所謂突發事件是指班主任在上課及日常的班級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突然的出乎意料的事情。比如學生之間的沖突、學生與老師的頂撞、學生的突然的情緒表現等等。這些突發事件歸結起來有這樣的共同點:突發性、情緒性、破壞性等等。對突發事件的處理意義非常重大。處理得好,會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處理不當,則會產生不良的後果。所以處理突發事件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門藝術,班主任必須深入了解學生現狀,認真分析突發事件的特點,深刻認識把握育人的本質特點和規律,結合學生心理特點採取科學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表現出班主任應有的高度的教育機智。現結合一些例子談以下幾個方面:
一、沉著冷靜,機智果斷。
如果一遇到發生的事情就「怒氣沖冠」,大發雷霆,失去理智,也就不可能思考和選擇最佳的處理問題的措施,而且使全班學生的思想,注意力集中到這個事件上,容易激發師生之間的矛盾,有損教師的形象。
有一次,中午休息時,有學生來告訴楊嘉誠將一名女生推倒了,我聽了,一股怒氣竄了上來:這傢伙又給我惹事!剛走到辦公室門口,我提醒自己要冷靜。我把他們找來,先查看一下女生的情況,還好,只擦破點皮。我又簡單問了一下當時的情況,並沒有立即訓斥楊嘉成,而是先帶他們進了教室。我問大家誰願意扶那位女生去衛生室處理一下傷口?許多同學都搶著舉手,我看著忐忑不安的楊嘉誠,說:「有一位同學做錯了事,心裡很難過,大家能不能給他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大家都同意了。我又對楊嘉誠說:「你願意嗎?」他點點頭,我又派了一位同學和他一起扶女生去衛生室。回來之後,我把楊嘉誠叫到身邊,讓他說說當時的情況,他如實說了。我對他說:「你今天很誠實,剛才你的行動已經表明你知道錯了,你想一想,同學摔破膝蓋多疼啊,消毒的時候也很疼,現在你要說說你准備怎樣取得同學的諒解?」他想了想,表示要對她說對不起,要替她做值日等,我摸了摸他的頭表示肯定。過後我又在全班開展了一次友愛教育,楊嘉誠也進步了不少。
二、個別提醒,掌握分寸。
有一些突發事件,屬於個別現象,不正當的處理,往往會打亂集體正常的秩序。掌握寸很重要,稍有偏頗,就可能把成功變為失敗,把學生推向對立面。
一次課堂作業時,教室里靜悄悄的,同學們認真地做著練習,我發現一名學生低頭往課桌里看著什麼,我走過去一看,原來她在看《水滸傳》。為不影響其他同學,我悄悄地拿過書,對她說,你先做作業,書借給老師看看。課後,我先表揚她愛讀書,又給她講清上課開小差的危害,並告訴她,只要她上課認真專心,作業及時完成,自習課時,老師給他做小老師的機會,教同學學習課外古詩。她非常高興,上課也認真多了。
三、耐心細致,全面了解
由於一些突發事件的發生較為頻繁,班主任也經常被這些事情弄得身心疲憊,但處理事情時的耐心細致實在是很關鍵的。班主任了解情況要詳細,處理問題要細致,要深入了解事件的前因後果,並且加以科學的分析,根據問題的性質進行相應的處理,這樣面對學生才會言之有據、言之有理、曉之以情,才會使學生口服、心服,從而收到良好的處理效果。
我曾遇到過這樣一個突發事件,一個我很器重的班幹部突然鬧情緒甩擔子,而且態度相當堅決,令我措手不及。我沒有聽他的一面之詞,而是一邊耐心地做他的工作,一邊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情況,原來這個班主幹部在維持班級紀律時,只知道自己的出發點是好的,而不注意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自習課紀律不好時,他就粗暴地拍桌子或者大吼幾聲以示警告,同學對他頗為不滿,令他很是苦惱,所以他乾脆就打退堂鼓了。了解情況後,我和他一起分析事情的前前後後,並引導他換位思考,肯定了他正確的動機,指出其不足,並給以方法上的指導,他又愉快地走馬上任了。從以上事例中可以看出,對於突發事件的處理,班主任越耐心細致,了解情況越全面,則越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四、以退為進,循序漸進
發生了突發事件,學生犯了錯誤後,班主任有時可不急於批評,而是有意「冷落」,耐心「等待」,以退為進,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對有些比較復雜的突發事件,又必須有計劃、按步驟地進行。在事件發生的初始階段,要通過正當的方式「移情」,疏散雙方的矛盾,以冷對熱,以靜制動。心理學研究表明,外界的教育作用,在人們情緒激動時,常表現為零效應,甚至產生負效應。職高生由於學業負擔較輕,精力不能完全放在學習上,課余時間同學之間的接觸較為廣泛,矛盾也相應產生,經常為一些小事臉紅脖子粗,各執一詞,「戰爭」似乎隨時都會爆發。因此,要處理好雙方的矛盾,首先必須冷卻雙方的怒火,待雙方平靜下來後,抓緊了解事件發生的經過,抓住主要矛盾,尋求解決問題的突破口,與此同時,引導學生進行逆向思維,讓他們設想矛盾激化可能帶來的後果,從而進行冷靜的反思。最後,指出解決問題應當尋求的正確途徑和方法。這樣,便可使矛盾雙方的認識得到提高,問題提到圓滿解決。
五、有的放矢,因勢利導
突發事件的經常發生,給班級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班主任在處理突發事件的過程中,還應高瞻遠矚,不要只滿足於某件事情的暫時解決,應有的放矢地適時地對全班學生加強教育,因勢利導,抓住契機,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引導他們從內心嚴格要求自己,達到防患未然的目的。,譬如在班上組織了一次相關的主題班會,讓教育後醒悟的同學在班上公開談自己的體會。其他學生都能從他們身上明白道理,獲得了很深的感受。因此,班主任處理突發事件如能達到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那就確實收到了提高學生素質的優良效果了。
六、班主任要對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摸查,尤其是對有先天疾病的學生老師要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從而避免因不了解學生情況造成不良後果的情況。
面對學生突然暈倒,教師先對其進行一般性救治:如掐人中等。並及時拔打電話120;在學生被救治的同時及時聯系家長,了解其病史。從而避免危及學生生命的情況發生。
對突發事件或校園安全事件,應對學生經常開展必要的安全救助常識,做到有突發事件時不麻木、不慌張,及及時上報老師或找大人幫忙。
讓學生學會一些應對突發事件的基本常識和方法。其實,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我們也應該讓學生學會一些應對突發事件的基本方法和常識。如110、119、120等電話的使用、突發事件時應該採取的基本程序等等,還有教師和學校的一些電話號碼也最好告訴學生,以便有事時能夠隨時通報。
總而言之,學生由於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發生的突發事件是層出不窮的,處理突發事件是一個靈活、復雜的過程,班主任要迎難而上,要有滿腔的熱情、萬分的耐心,一切從學生的發展出發,應用現代教育心理學知識,努力增強處理突發事件的藝術性。
㈣ 班主任如何處理學生突發事件
班級突發事件是指班級中突然發生的,預料之外的不良事件 。比如學生之間的沖突、學生與老師的頂撞、學生的突然的情緒表現等等。 由於事出突然,老師與學生事先都沒有思想准備,也往往沒有充裕的時間仔細考慮處理對策。因而,突發事故往往都是棘手的事故,而處理這些事情恰恰是老師(特別是班主任)不可避免的工作。處理得好,可以迅速平息事端,將惡性影響到最小,有效地提高教師的威信,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會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一旦處理不當,極容易使事態惡化,導致師生之間產生矛盾沖突,甚至發生難以挽救的惡性事故,則會產生不良的後果。因此,班主任如何處理好班級突發事件,是每位班主任必須思考的問題。那麼,班主任如何才能處理好班級突發事件?我准備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我自己的看法:
一、班主任必須了解突發事件的特點
1、突發性和緊迫性。突發事件總是在突然之間就發生了,在什麼場合、什麼時間、誰的身上表現怎樣,班主任都難以預料和防止。 2、危險性和多樣性。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有的涉及到個別人,有的關聯到整個集體。對個別人的,會給他的思想品德,個性和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有的甚至會產生不少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而關聯到班集體的,則會使班級產生震盪性的效應,引起全體學生或大多數學生思想情緒上的強烈震動,處理不當,會造成混亂而難以收拾的局面。
突發事件總是人們意想不到的事件或是突然發生的緊急情況,需要在最短的時間里,以靈活應變的能力,臨場機敏地應付和平息、抑制事件的發展,否則問題就會越來越復雜,後果也越嚴重。
二、班主任要有對突發事件的防範措施
1、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當前的初中生思想特點主要體現為求知慾強,求實精神差;上進心強,吃苦精神差;敏銳性強,組織紀律性差;可塑性強,鑒別能力差;活潑性強,思想穩定性差。加強思想道德教育,關鍵是營造氛圍,學習先進人物的務實精神;樹立榜樣,開展競賽活動,引導學生刻苦學習,練就過硬本領;倡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引導學生養成健康向上的生活習慣;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陶冶學生思想道德情操。
2、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班主任要調動學生學習主體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體驗學習滿足感,排除學習的恐懼感,增大學習的實踐性。
3、正確施教。首先,先要有一顆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的心。如果你認為這很容易辦到,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之所以說難,是因為大多數教師只關心學習成績好,把成績好的學生當成了重點培養的苗子,而對一些成績較差,默默無聞的學生則冷漠無情,這樣便是很不公平。偏向好學生,則會使成績較差的學生心理產生嫉妒,或者更加反叛,時間長了成績較差的學生會放棄學習,追求自己更加感興趣的事物。其次要經常與學生溝通,這也需要老師的耐心,放下架子,像朋友一樣在課堂下交流,聊聊天,開開玩笑,或許老師很忙,沒有太多時間,這很正常,其實並不需要太多時間,就能達到較好的效果。總之一句話,交流重在心靈。
4、進行安全教育管理。班主任可利用班會課在班中開展安全知識教育。正確應對已發生的事件。
5、 及時平息防止事態的擴大。一發現不良現象的苗頭,班主任要主動出擊,將事件解決在萌芽狀態,不讓其發展、蔓延而變得復雜化。當事態有可能繼續發展和擴大時,班主任必須用果斷的語氣和措施,及時制止事態的發展,抑制沖突。
三、 班主任如何處理班級突發事件
1、要沉著冷靜
遇到突發事件,不要大發雷霆,失去理智。要具有很高的教育修養和心理調控能力,特別是發生師生沖突時,要做到豁達大度,為人師表,這也就往往要求教師要有超乎尋常的剋制力。
2、要機智果斷
遇到突發事件,不要馬上在激烈的沖突時解決問題,做出最終的決定,而是要盡可能地平息事件,為當事人平靜感情,為思考進一步解決問題的辦法贏得時間。
3、要公平民主
當學生之間發生了矛盾,我們要以事實為依據,秉公辦事,不偏袒幹部和優生,也不歧視差生,不以老眼光看人。尋求事件的處理辦法時,不搞主觀武斷,要徵求學生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相信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獨特的見解。
4、要教育引導
把處理偶發事件看成是一次了解情況,教育引導學生的契機,在處理過程中,要善於從不良事件中找出學生的閃光點,善於努力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要注意維護學生的自尊心。
㈤ 班主任如何處理突發性事件
所謂突發事件是指班主任在上課及日常的班級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突然的出乎意料的事情。比如學生之間的沖突、學生與老師的頂撞、學生的突然的情緒表現等等。這些突發事件歸結起來有這樣的共同點:突發性、情緒性、破壞性等等。對突發事件的處理意義非常重大。處理得好,會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處理不當,則會產生不良的後果。所以處理突發事件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門藝術,班主任必須深入了解學生現狀,認真分析突發事件的特點,深刻認識把握育人的本質特點和規律,結合學生心理特點採取科學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表現出班主任應有的高度的教育機智。現結合一些例子談以下幾個方面:
一、沉著冷靜,機智果斷。
如果一遇到發生的事情就「怒氣沖冠」,大發雷霆,失去理智,也就不可能思考和選擇最佳的處理問題的措施,而且使全班學生的思想,注意力集中到這個事件上,容易激發師生之間的矛盾,有損教師的形象。
有一次,中午休息時,有學生來告訴楊嘉誠將一名女生推倒了,我聽了,一股怒氣竄了上來:這傢伙又給我惹事!剛走到辦公室門口,我提醒自己要冷靜。我把他們找來,先查看一下女生的情況,還好,只擦破點皮。我又簡單問了一下當時的情況,並沒有立即訓斥楊嘉成,而是先帶他們進了教室。我問大家誰願意扶那位女生去衛生室處理一下傷口?許多同學都搶著舉手,我看著忐忑不安的楊嘉誠,說:「有一位同學做錯了事,心裡很難過,大家能不能給他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大家都同意了。我又對楊嘉誠說:「你願意嗎?」他點點頭,我又派了一位同學和他一起扶女生去衛生室。回來之後,我把楊嘉誠叫到身邊,讓他說說當時的情況,他如實說了。我對他說:「你今天很誠實,剛才你的行動已經表明你知道錯了,你想一想,同學摔破膝蓋多疼啊,消毒的時候也很疼,現在你要說說你准備怎樣取得同學的諒解?」他想了想,表示要對她說對不起,要替她做值日等,我摸了摸他的頭表示肯定。過後我又在全班開展了一次友愛教育,楊嘉誠也進步了不少。
二、個別提醒,掌握分寸。
有一些突發事件,屬於個別現象,不正當的處理,往往會打亂集體正常的秩序。掌握寸很重要,稍有偏頗,就可能把成功變為失敗,把學生推向對立面。
一次課堂作業時,教室里靜悄悄的,同學們認真地做著練習,我發現一名學生低頭往課桌里看著什麼,我走過去一看,原來她在看《水滸傳》。為不影響其他同學,我悄悄地拿過書,對她說,你先做作業,書借給老師看看。課後,我先表揚她愛讀書,又給她講清上課開小差的危害,並告訴她,只要她上課認真專心,作業及時完成,自習課時,老師給他做小老師的機會,教同學學習課外古詩。她非常高興,上課也認真多了。
三、耐心細致,全面了解
由於一些突發事件的發生較為頻繁,班主任也經常被這些事情弄得身心疲憊,但處理事情時的耐心細致實在是很關鍵的。班主任了解情況要詳細,處理問題要細致,要深入了解事件的前因後果,並且加以科學的分析,根據問題的性質進行相應的處理,這樣面對學生才會言之有據、言之有理、曉之以情,才會使學生口服、心服,從而收到良好的處理效果。
我曾遇到過這樣一個突發事件,一個我很器重的班幹部突然鬧情緒甩擔子,而且態度相當堅決,令我措手不及。我沒有聽他的一面之詞,而是一邊耐心地做他的工作,一邊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情況,原來這個班主幹部在維持班級紀律時,只知道自己的出發點是好的,而不注意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自習課紀律不好時,他就粗暴地拍桌子或者大吼幾聲以示警告,同學對他頗為不滿,令他很是苦惱,所以他乾脆就打退堂鼓了。了解情況後,我和他一起分析事情的前前後後,並引導他換位思考,肯定了他正確的動機,指出其不足,並給以方法上的指導,他又愉快地走馬上任了。從以上事例中可以看出,對於突發事件的處理,班主任越耐心細致,了解情況越全面,則越有利於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