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教師和幼兒

教師和幼兒

發布時間: 2021-07-13 14:44:46

❶ 幼兒與教師的三大關系

教師與幼兒的關系就好像是廚師與菜的關系。每一位幼兒都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體,沒有好壞之分,就像用於做菜的原料。一個好的廚師能把一些普通的菜料做的朗朗上口,即所謂的化腐朽為神奇。如何使菜做的朗朗上口呢!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懂得如何與幼兒溝通,要引導幼兒主動的去學習。教師要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處處有教育,讓教育目標變成幼兒發展的要求。支持幼兒按自己的想法作用於環境,幼兒可以自主的選擇學習材料、地點和共同學習的夥伴,使幼兒快樂的投入並參與到活動中來。

同時還要努力創造和提供有利於幼兒自主學習的物質環境,物質環境是幼兒學習的刺激物,中介和橋梁,因此,教師要努力將教育目標和內容,將期望幼兒獲得的經驗蘊含在物質環境中,同時教師還要支持、啟發、引導幼兒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學習。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須具備在恰當的時機,給予幼兒恰到好處的指導。當教師發現幼兒對游戲失去興趣,已不能專心於活動中時,就應當進行師幼互動。教師可以走到幼兒的活動中去,詢問幼兒已經做了哪些游戲,還要進行哪些游戲。在詢問過程中,要對幼兒已取得的游戲成果給予肯定,鼓勵他們繼續活動。教師也可以陪幼兒共同探索,引導和激發他們重新對游戲產生興趣。如果幼兒確定不願進行原來的游戲,教師應當允許他們選擇其他活動,或參與到其他幼兒的探索活動中去。

當幼兒的游戲遇到困難時,教師應當進行師幼互動。如果教師能夠很快地發現幼兒的困難所在,那麼可通過提問的方式或言語點撥的方式提醒困惑中的幼兒,也可以通過實際操作或指導幼兒操作的方式來幫助和引導幼兒繼續進行探究。有時,對於幼兒遇到的困難,教師可能一時難以解決,這時教師應當通過提供工具或思考路徑的方式來幫助幼兒,如給幼兒指點可能用來解決問題的工具、書籍以及具備相關知識的人才等等,讓幼兒自己決定下一步的游戲。

總之,教師身為幼兒生活中的重要他人,要想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與幼兒開啟良好的師幼互動行為,就應該愛孩子、尊重孩子、融於孩子、接納孩子的一切。

❷ 幼兒與教師應該建立怎樣的關系

師幼關系是幼兒園教育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師幼關系對幼兒認知、情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是保證教育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幼兒教師要想做好幼教工作,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技巧,更要重視與幼兒關系的培養與建立。只有這樣,才能使幼教工作順利展開,使幼兒主動地接受教師的教導。如何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呢?我認為教師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一、幼兒教師要用純真、無私的愛心,幫助幼兒適應環境的變化,消除分離焦慮。愛孩子是教師實施教育的重要前提,沒有對孩子的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愛是幼兒的一種迫切的心理需要。教師與幼兒之間建立起良好的感情關系,能使幼兒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如小班孩子剛入園時,離開朝夕相處的父母,進入一個陌生的學習環境,難免會感到焦慮、擔心和恐慌,情緒不穩定,能否順利適應新的環境,對其能否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影響。教師應當理解幼兒的這種表現,對幼兒多一些愛心,多一分耐心,時時以親切的態度對待幼兒,和藹可親地與幼兒說話。要用無私的愛消除孩子的戒備心理,使他們很自然地融入到新的集體生活中。

❸ 幼兒教師和小學教師有什麼區別

區別如下:

1、小學教師重在給學生傳輸知識,學生知識掌握的怎樣,教師要反復的講解;

2、幼兒園教師的重要任務不是教知識,而是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通過做游戲,培養幼兒的潛力、智力的發揮;培養幼兒體能方面的鍛煉;身體的平衡能力、協調能力的掌握等等方面的培養。



(3)教師和幼兒擴展閱讀:

教師,這個職業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職業之一。按照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在規定的時間節點內,根據學校設施條件和個人職稱專業,安排座位、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引導輔導幫助學生學習、組織聽課練習,組織考試、傳授科學文化基本知識,開展主持學術交流、提高學生的觀察學習、記憶認知、動手溝通、操作等綜合實踐能力,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經驗技術。

他受社會的委託對受教育者進行專門的具有建設性的教育,執行各項教育政策,維護社會穩定,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各類高素質或實用人才。在社會發展中,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對學生來說,又是學生智力的開發者和個性的塑造者。

因此人們把「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崇高稱號給予人民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是起主導作用的,他是學生們身心發展過程的教育者、領導者、組織者。教師工作質量的好壞關繫到我國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質提高的程度,從而影響到國家的興衰。

教師的角色不只是向學生傳授某方面的課本知識,而是要根據學生的發展實際及教育目標、要求,在特定的環境中採用特定的教學方法,通過特定的途徑來促進學生成長,教師這種角色是一種性質復雜的職業角色。一個人成長為這種角色需要經過復雜的、長期的學習過程。

❹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幼兒哪個更重要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組織引導幼兒開展各項活動外,觀察幼兒在活動中起到的作用也是舉足輕重的。沒有教師對幼兒的觀察,就沒有真正的活動,就看不到孩子要表達的意願、聽不到孩子想要說的、猜不到孩子所想的,那又何能用心來感知孩子的世界、走進孩子的心靈?只有通過對幼兒的觀察,我們才能了解孩子學習的方法、了解孩子經驗的獲得,甚至更有效地指導幼兒進行教學活動。並且針對綱要指出的能針對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因人施教地教學,使得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成功和滿足。 在活動中觀察雖然是重要的,但要真正在活動中觀察、察知每個幼兒,又談何容易。為了在每次活動中能有效地了解、觀察每個幼兒,確定觀察的目標、對象、內容是非常重要的。

❺ 教師怎樣與幼兒溝通

要想與幼兒很好的溝通,教師必須要有意識地改變與孩子溝通的方式與方法,主要應注意以下六個方面內容:第一 學會了解。了解幼兒師生溝通的首要條件。了解幼兒方能深刻理解學生,在互相理解的基礎上,才能達到心理上的共鳴。這也是老師的本職。我們老師要了解幼兒的家庭、性格、興趣愛好等,只有這樣才能使談話達到要求。工作中要多問,特別是組成一個新的班級時,會不會適應新班級和新環境他們的興趣與愛好等等,在與家長接觸中要經常詢問其在家裡的生活、性格特點、家庭教育等,以求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同學各個方面的情況,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和存在問題,第二、 愛心感化與幼兒在溝通的內容方面,講道理應該只佔5%,而愛心要佔95%;對於幼兒來說,教師的愛是一種神奇而又偉大的力量,是除了母愛之外,世界上又一偉大的愛。這種愛是無私的。但師愛不同於母愛,因為師愛是一種理智與心靈的交融,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第三、 平等對待溝通需要真正平等的「太空時間」,即創造沒有任何干擾的溝通氛圍和條件;為一名老師,愛優生並不難,難得是愛差生,尤其是愛「雙差生」。老師熱愛教育,熱愛學校,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第四、 面帶微笑在人際關系中,微笑的魅力是無窮的。教師在與幼兒交往中,臉上常帶三分笑,就能得到幼兒的好感。幼兒會感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而更願意接受教師的教育引導。人與與之間的一個微笑可以把兩個不相關的人拉近。對教育而言,老師更應該對幼兒保持微笑,如此細小的一個動作卻可以得到豐收,我們老師何樂而不為?微笑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藝術,不要吝嗇你的微笑和稱贊的話語,哪怕是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會意的微笑,都會讓幼兒感到你的親近。在當今,幼兒大多為獨生子女,在家當慣了「小皇帝」,對老師嚴厲的硬性說教並不十分願意接受;反而友善的氣氛中,以平常談話形式輸入你要求他怎樣做會更有效。

❻ 幼兒園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兩者是平等的關系,教師則是平等中的首席,但這並不是說教師就是主導者,有著絕對權威。 比如說在幼兒園的師幼互動中,幼兒居於主體地位,而教師是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所以說教師很多時候應該出於輔助地位,在幫助幼兒學習等等。 但幼兒園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❼ 教師和幼兒在教育活動中的關系是什麼

師幼關系是指教師和幼兒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態度等。教師與幼兒的關系,實際上是人與人的關系。它是幼兒園教育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師幼:不是單純的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不僅擔負著組織幼兒學習和活動的教育職責,而且也要擔負幼兒的生活養育職責。首先,師幼關系是相互平等和民主的關系。正確定位好自身的角色身份,以平等、民主、對話、開放的心態與幼兒進行交流和互動。其次,師幼關系是相互依賴和接納的關系。面對的既是帶有共同年齡特徵的幼兒群體,也是帶有明顯個體差異的幼兒個體。尊重、接納、肯定的態度去面對所有的幼兒。幼兒向教師學習,教師向幼兒學習。

❽ 教育活動對幼兒和教師的要求分別是什麼

一)觀念要更新 要樹立新型的兒童觀 將兒童看成一個對社會有積極貢獻的貢獻者,教師要學會發現兒童,解放兒童,即讓每一個兒童的潛能在一個有利的環境中得到自我發展,表現出更好、更和諧的個性。 具體講,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提倡八大新型兒童觀(價值觀、權利觀、親子觀、健康觀、發展觀、學習觀、養育觀、性別觀) (二)主導作用要發揮好 1 .探索知識的探索者。學會幫助兒童解惑與做夢 2 .幼兒潛能的發掘者,學會捕捉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催發兒童心靈深處智慧的種子萌芽。 3 .幼兒學習的榜樣 a .為幼兒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b .對家長形成較強的影響力

❾ 幼兒教師和幼兒之間的關系應如何處理好

耐心、細心、童心、責任心 耐心是作為幼兒園老師最基本的心理素質,人總有情緒煩躁的時候,但作為幼兒園老師,只要在工作崗位上,就要抑制自己負面情緒,耐心地面對小朋友的提問和哭鬧。 細心是很多老師容易疏忽的一點,因為孩子多,為了便於管理,不管什麼樣的孩子都是用同一種方法去教的,但是小朋友是不同的個體,都有自己的特性,不一定就適應這種一刀切式的管理方式,作為老師就要細心觀察每個小朋友的特點,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會很有幫助的。 保持一顆童心是獲得孩子們信任與認可的最好的方法,也是成為「孩子王」的至勝法寶。 責任心當然是最重要,以上的三心都是建立在責任心的基礎上的,沒有責任心,別的都是空話。

熱點內容
教研組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9-18 01:09:50 瀏覽:611
壞老師吧 發布:2025-09-17 22:02:36 瀏覽:643
化學能力培養 發布:2025-09-17 20:28:02 瀏覽:584
師德師風演講稿格式 發布:2025-09-17 19:57:15 瀏覽:728
國畫培訓教學內容 發布:2025-09-17 18:11:05 瀏覽:464
公教育網 發布:2025-09-17 17:52:26 瀏覽:706
小學二年級教學總結 發布:2025-09-17 16:05:57 瀏覽:320
小學教師學習筆記 發布:2025-09-17 15:10:22 瀏覽:380
2014年小學師德師風總結 發布:2025-09-17 14:19:55 瀏覽:129
教師1對1 發布:2025-09-17 13:05:38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