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班主任形象分析

班主任形象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7-13 16:53:17

『壹』 學生心目中的好班主任形象有那些

【華圖教師培訓參考答案】:我心目中的好班主任應該是一個有愛心的人。當然,這個世界上絕對沒有愛心的人幾乎不存在,但真正有愛心並懂得怎樣付出愛的人更難能可貴。有愛心的班主任應當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好老師、好長輩、好朋友,最起碼的,他不會體罰和侮辱學生。在他眼中,所有的學生都是平等的,沒有什麼好生和差生之分。他會尊重學生,一視同仁,讓學生健康地成長。最重要的是,他懂得寬容學生,能夠原諒和寬容學生,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他懂得關懷學生,在學生受到挫折時去安慰他們,在學生煩惱時去開導他們,在學生迷茫時去幫助他們。我認為,一個創造了高升學率的「成功」班主任未必就是一個好班主任。作為一個班主任,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有很好的管理能力,使得班級紀律嚴明,風氣良好,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健康的思想和正確的學習方法,以提高班級的整體素質,而不是只盯著成績。點此查看更多關於教師招聘考試試題的文章!

『貳』 《班主任》中謝慧敏的人物形象

回答:聖彼得的貓
新手
6月24日 11:45 小王子拿槍好看^-^ 還有主角拿槍其實也不錯的啦~~

如果是MM的話 日本MM形象的那個不錯~~

男生最好看還是小王子@@@@@@@@呼呼

『叄』 學生心中的好班主任形象有那些

負責,善解人意,懂得和學生溝通。

『肆』 班主任的形象素養包括

班主任的形象素養,不但包括班主任的形象,而且也包括班主任各個方面的素養,比如班主任的思想,比如班主任的禮貌,比如班主任對學生的關心程度,都是班主任的形象素養。

『伍』 班主任的性格特點

我們班任好聽點是鍛練我們的能力,難聽就是不管事

『陸』 班主任特點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導者,是學校與學生、家長之間聯系的紐帶和橋梁。所以我認為,做一個合格的班主任應具備責任心、寬容心、公平心、愛心和細心。
一、 責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心是道德的基點,在日常工作中即表現為自覺地把份內的事情做好。班主任工作是連接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責任心表現在上對學校負責,下對學生負責兩方面。對班主任工作負責就能充分發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全面執行學校布置的各項工作,做到迅速及時、准確無誤,並能積極帶領全班同學,通過各種教育形式,組織各種活動,使學校的各項工作得以很好的貫徹落實。另一方面應做到經常深入學生,全面了解學生,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通過日常的學習和工作等各項活動,在思想上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觀念,並及時積極地把在班級工作的問題向學校反饋,從而達到學校和學生雙方滿意。
二、 寬容心是給後進生的一劑良葯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時常會用同一個要求,同一種模式來塑造我們的學生,但是我們經常會發現:有很多的學生並沒有按照你所設置的軌道去走。因為我們的學生千差萬別,他們有著各自的特點,各自的愛好,這就需要我們班主任有一顆寬容的心。班主任的寬容心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寬容學生的不足,古語說得好"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是人總會犯錯,總會有不足,就看你看待不足的心情,如我班的戎亮,成天調皮搗蛋,,我接班後不幾天,他就打架了,當時以為小孩教育一下就了事了,沒想到幾天後又打架了,火氣沖天的我把他狠狠訓了一頓,自以為這下沒事了,可沒幾天故事又重演了,想想軟的不行,硬的也不行,正當我為難之際,班裡的孩子告訴了我一個不知的事實:二年級時他天天要打架的,現在已經好多了。我的心裡明白了,於是找來戎亮,先表揚他比上學期有進步,打架的次數減少了,再明確告訴他打架是不文明的,老師願意看到一個講文明的孩子……現在的戎亮對於打架已經開始陌生。所以說對於學生所表現出來的不足應該用寬容的心態去面對,但寬容應有一定的限度,過度了就成了縱容了。
三、 公平心能得到全班同學的愛
常聽孩子們在背後悄悄地議論說某某老師看面子,成績好的同學犯了錯輕描淡寫的批評一下,成績不好的同學犯了錯大罵特罵,某某同學的爸爸是幹部,他表現不好也當班長,還是三好生……聽到這些議論我就會想到陶行知先生的"小孩歌"--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你比小孩還要小。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出現這樣一直現象:我們時常教育孩子學做真人的同時卻在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學生做一個"假人"。作為一個班主任,我們應該知道每個班級總是有優秀生、中等生和後進生組成的,在你不知不覺的工作中寵壞了一半,同時也失去了另一半。所以我在接班的第一天我就告訴學生,不管你過去表現怎樣,不管你父母是誰,你在我的班級里就是我的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有平等受表揚和受批評的待遇,不僅要這樣說,更要這樣做,在班級里我通常會把很多事情放到班級中讓大家一起解決,正因為有了一顆公平心,我也就擁有了整個班級。
四、 愛心是班主任走進學生的法寶。
我們的校園里有一塊牌子上赫然寫著:教育者,愛勝過一切。每次走過我都會看上一遍,讓他銘記於我心,因為我深知愛心對於班主任來說的重要性。這愛心包括對工作的熱愛和對學生的熱愛。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愛才能產生工作的動力,才能在工作中傾注滿腔熱情,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班主任工作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有了愛你才會捨得付出。而對全班學生熱愛之心是凌駕於對工作的熱愛之上的,愛學生體現在以真誠、平等、信任的態度對待學生,全心全意地為學生服務,真心實意地熱愛、尊重和關心每一個學生,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的心田。在班級中既是學生的"大家長"又是學生的知心朋友。用愛感化學生、教育學生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就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當然,對學生的熱愛不是無原則地溺愛與遷就,而是嚴格要求,真正做到嚴與愛的有機結合。
五、 細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助手。
細心就是用心細密,做事細心,就會認真周密地考慮各種問題,精益求精地把事情做好。工作中有細心就能及時發現出現的問題,防微杜漸,避免事態擴大;工作中有細心就能幫助我們全面分析問題和正確處理問題;工作中有細心還能夠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避免出差錯。班主任工作有細心體現在日常工作中處處留心,做有心人,體現在對全班同學的他細觀察和詳細了解,如某一學生的突然缺課;某位同學的遲到、突有的變化;班級中流行的玩具等等。細心的注意自己的的學生才能真正地了解他們,從而正確在引導他們。
讓責任心、寬容心、公平心、愛心和細心始終陪伴著你,因為他們能讓我們的班級擁有凝聚力、擁有活力。
本回答由提問者推薦

『柒』 班主任應該是怎樣的形象1

有的學生說:「我們的班主任像慈母一樣關懷照顧我們,讓我們在愛的懷抱里學習成長。」有的學生說:「我們的班主任像一隻惡狼一樣每天監視著我們,發現誰在貪玩、誰在搗亂,被她就會狠狠咬上一口。」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可以說基本上代表了班主任在眾多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可親或可恨。其實「親」「恨」之外,一個班主任還應有多重角色。
毋庸諱言,越來越多的教師感到今天的班主任不像過去那樣「好當了」。中國的獨生子女一代已經成為課堂的主力軍,這些孩子聰明健康、活潑好動,但同時,往往由於家庭的溺愛,他們的性格帶有不同程度的弱點:偏執、暴躁、善於以自我為中心。
一位從教30多年的小學教師,至今已當了20多年的班主任,她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事例:十多年前,她當班主任,偶爾離開教室,提前布置作業,強調課堂紀律,讓學生上自習,學生一般都能認真完成作業、遵守課堂紀律;而現在只要教師離開三分鍾,課堂就會亂成一窩蜂。學校最初在每節課正式鈴響前還有預備鈴,後來發現大多數同學都能在鈴響前坐回教室,學校便取消了預備鈴;可現在,一到課間休息,孩子們便玩瘋了,一遍鈴聲根本拉不回教室,只好在一年前又恢復了預備鈴。即使這樣,教師開始講課了,發現許多同學還未做好上課准備。對於今天的學生,所有的班主任恐怕都會異口同聲地說道:「太難管了,現在的學生根本不怕老師。」
班主任工作其實是一門藝術,一項技巧。不僅是教書,還要育人;不僅是教師,還要是朋友。只要用心去愛,就會得到學生們的愛戴、尊重與支持。
一、永遠親近學生
「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我認為班主任要善於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教師對他的親近——「愛」。這是班主任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
如:每當下課來到班級,融入學生當中,與他們聊天,和他們交流。在這過程中,用眼睛去觀察,用耳朵去傾聽,用心去體會,耐心、細心、真心、熱心地干好各項學生工作。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逐漸創建良好的班風、學風;了解班級及班級學生主要的優缺點並分析其原因所在,找到亟待糾正的弱點;同時還要研究學生的個性特徵(包括能力、氣質、性格、愛心等),了解學生個人的生活環境等,以便於對症下葯地教育每一個學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教育工作中,我一直堅信這一點。我們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們。在親近與研究學生的過程中,努力展現自身廣博的文化與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學生對你「既親近又崇拜,既認定你是值得信賴的教師,又把你當做好朋友」,樹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使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切記「為人師表」
如:我就曾聽過這樣的議論:「要我們到校別遲到,可他不是打鈴了才匆匆進課室?」「要我們爭分奪秒學習,可他做事不也一樣拖拖拉拉?」「要我們書寫工整,可瞧他的板書……」所以,教師要特別自尊、自愛、自信、自強,讓自己的良好風范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要有儒雅的舉止及浩然之氣,讓自己的神韻、風采使學生折服。這樣才能讓學生從情感上接納你,為你的班主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的榜樣對學生是無聲的教育和有力的鞭策!
三、充分尊重學生
在傳統教育中,教師的地位是擁有絕對權威的。教師多以「我」為中心去要求學生,容不得學生的半點違抗。而今天,學生要求教師拋棄「警察形象」。教育者不能再以為當了教師就有權威,就能高高凌駕於學生之上;也不能再成天板著一副面孔,擺著「班主任天生不會笑」的形象,而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平等對待。你要去了解他們、感受他們、理解他們、寬容他們、鼓勵他們、幫助他們,做他們的良師益友。要讓他們感受到你的鼓勵、你的笑、你的尊重、你的愛,從而敞開心扉、接受你、聽你的話,而不再是「你不懂我的心」。
要培養和建議師生之間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友愛的人際關系,對後進生要堅持不歧視、不放棄,要以更多的理解和尊重來感化他們。
四、熱愛學生
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是順利開展班級工作和教育好每一名學生的重要前提。愛學生既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也是對班主任的基本要求,更是推行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班主任要把自己愛的陽光灑向每一位學生身上,讓他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之中茁壯成長。有人說:「愛可以創造奇跡。」
的確,如果能讓每個孩子都沐浴在愛的陽光下,那麼,一個個奇跡便會呈現在我們面前。
在工作中,我們要時常帶著微笑出現在學生們面前。我覺得,在一種用愛心營造的氛圍里,學生更容易接受教育,更容易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對學生們多一點關心、多一點幫助、多一些肯定、多一些鼓勵,他們就會還給你一個奇跡。
五、把微笑送給學生
愛生,不一定有轟轟烈烈的行為才是愛生。微笑面對學生,相信每一位教師都能做到,這「微笑」是春風細雨,吹綠大地,使萬物復甦。平常教師如果微笑著友愛地對待學生,他們碰見老師問好,教師常以微笑回報他們的友好,並向他們點頭或主動回問他們,學生就會願接近教師,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他們都會主動找教師傾訴,請教師幫他們解答。這樣,微笑便會縮短師生間的距離,融洽師生間的感情。
很多人在提到教師時,總會將他們與「嚴肅」「不苟言笑」聯系在一起。其實,「微笑」的力量才是無窮的。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說過:「孩子們求學的慾望是由教師激發出來的,假如他們是溫和的,是循循善誘的,不用粗魯的辦法去使學生疏遠他們,而用仁慈的感情與言語去吸引他們;假如他們和善地對待他們的學生,他們就容易得到學生的好感,學生就寧願進學校而不願停留在家裡了。」每天給學生燦爛的微笑,會讓學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發展。中國有句諺語:「誰也說不清哪塊雲彩會下雨。」而我相信每塊「雲彩」都會「下雨」。
如:有位學生,剛開始每天的作業總是愛拖著不做,因此考試成績總是不盡如人意。怎麼辦呢?訓一通吧,不行!教師試著尋找他的優點,結果發現他這個人還真有不少優點:比如愛勞動,每次教室里的飲用水一吃完,他總是自告奮勇地去總務處把水給換來了;另外他非常懂禮貌,每次見了教師總會笑嘻嘻地打招呼。於是,教師開始對他格外關注,一旦發現他做了好事,老師便在晨會課上表揚他,然後在課後再悄悄地微笑著問他:「作業做好了嗎?要抓緊一點啊!」他總是邊紅著臉邊搔著頭說:「還有一點點了。」教師還是笑著對他說:「等一下老師可是要來查的。」他經常從教師的目光里讀到鼓勵,久而久之,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後來還變得在課上敢於發言,取得了好成績。
在學生取得成功時,用微笑送去欣賞;在學生感到失落時,用微笑送去鼓勵;在學生犯錯時,用微笑送去寬容。微笑能夠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所以,微笑,是一把閃閃發光的金鑰匙,能開啟教育成功的大門,幫助學生們茁壯成長。
六、把真情送給學生
真誠關心和愛護學生,不僅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給予關心,而且要具體體現在實際行動上,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無論是成績好的還是成績差的,無論是家庭富裕的還是條件較差的,也無論他是否犯過錯誤,班主任都要一視同仁,不搞特殊化,不偏見。要尊重學生人格,公平、公正、平等地對待班上每一位同學,融洽師生關系,增強師生情感交流渠道,讓學生有一個溫馨和諧的學習場所,這樣他們才能好好學習,才會有學習的動力。
比如,學生病了,打個電話通知家長,或者親自把他送回家;學生病假後回校,主動為他補課;並且時時注意天氣情況,提醒學生添減衣服。這些雖然是小事,但在學生的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卻是很深的。這樣送出的是真情,收獲的是更多的真心回報。
關心學生可以說是教師走進學生心靈的金鑰匙,可以起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作用。作為班主任,不僅在學習上、生活上要多關心學生,還要在身心發展方面多關心他們,問候他們。從日常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文/王紅軍)

『捌』 學生心目中的好班主任形象有哪些

根據你的描述,這種問題學生心目中最好的班主任形象,出發點就是換位思考,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能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真正從心裡把他們當朋友。還有一點,就是有一個能拿的出手的技能或者特長愛好。

『玖』 《班主任》劉心武 謝惠敏的人物形象解析

新時期文學的第一階段是以劉心武為代表的《班主任》開端,用現實主義手法對極左路線的專製作揭露和批判,繼承與發揚了「五· 四」優秀傳統,啟迪著人們對文學的功能的再認識。
劉心武在《班主任》中,以不凡的勇氣和識見,通過兩個表面上的好壞分明,實質上都被極左思想扭曲而畸形的中學生形象,揭露和批判了極左思想對青少年的毒害。尤其是「好學生」謝惠敏的思想僵化,也達到了令人怵目驚心而非「救救」不可的地步。《班主任》控訴了十年浩劫造成的隱患,並為真實地反映「文革」生活打開了通道。
謝惠敏形象的出現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在「文革」的異常語境中,人們的思想都不可抗拒地被僵化,精神營養匱乏,思想方式簡單,「忠誠」被導向盲從,「堅定」被扭曲為偏執,純朴和荒謬糅合在一個積極上進的女學生身上,曾經是一種普遍的狀況。然而在「文革」之後,再來審視謝惠敏式的心靈傷痕,就令人震驚了。作者通過張老師發出「救救被坑害的孩子」的呼喚,正好與當時解放思想的社會需要合拍,因而這篇小說也是一篇社會問題小說。「文革」剛剛過去,精神上的傷痕並不容易即刻消逝。《班主任》從對她的描寫來突破當時的創作模式,使人激起「強烈的痛惜與希望相交織的復雜感情」,的確難能可貴。作者特別敏感地發現了謝惠敏,塑造出這個帶有時代印痕的典型;而謝惠敏形象的意義又超出了作者的思想,並在一段時間里成為一種特殊性格的代名詞。

熱點內容
教研組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9-18 01:09:50 瀏覽:611
壞老師吧 發布:2025-09-17 22:02:36 瀏覽:643
化學能力培養 發布:2025-09-17 20:28:02 瀏覽:584
師德師風演講稿格式 發布:2025-09-17 19:57:15 瀏覽:728
國畫培訓教學內容 發布:2025-09-17 18:11:05 瀏覽:464
公教育網 發布:2025-09-17 17:52:26 瀏覽:706
小學二年級教學總結 發布:2025-09-17 16:05:57 瀏覽:320
小學教師學習筆記 發布:2025-09-17 15:10:22 瀏覽:380
2014年小學師德師風總結 發布:2025-09-17 14:19:55 瀏覽:129
教師1對1 發布:2025-09-17 13:05:38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