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著裝
對於剛剛踏上講台的年輕教師來說,太過保守有脫離時代之嫌,太過時尚又有不夠端莊之惑。作為老師,你有過著裝不當的困惑嗎?對此,生活秀形象顧問王穎認為,老師在工作時、在課堂上,就應該是親切、大方的,體現教師職業特色,穿著要給學生留下成熟、穩重的印象。而下班後,可以穿一些自己喜歡的,前衛、花哨的衣服。
原則:不土不俗不暴露
不能穿著「土氣」。否則起不到「嚴肅」的教育目的。人常說「親其師,信其道」,如果教師穿著過於隨便,甚至口袋外翻、褲腿上挽,那麼學生不僅會感到教師邋遢,而且還會在背後譏諷老師。
不能穿著「俗氣」。否則就會給學生思想教育帶來負面的影響。尤其是在這物慾橫流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耳朵上墜的、脖子上掛的、手上戴的,過於招搖,不僅讓人感到俗氣,而且會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追求「萬能的金錢」。
不宜穿著「清涼裝」。杜絕穿背心、超短裙、拖鞋進課堂。吊帶衫、無袖上衣等「局部暴露」的服飾也別穿。設想一下,當一個穿著暴露的女教師轉身抬手書寫板書時,從講台下射來的目光很容易就能探視到老師不經意間露出的腰身或是內衣,就會很尷尬。人們不願看到的是在課堂這樣肅穆的場所,學生因為老師的衣著而產生的無聊騷動和無謂想像。要贏得學生的尊重,老師必須垂範在先
B. 教師標准化著裝有哪些
(一)整潔大方,具有職業性
教師儀表在學生的心目中具有職業美,整齊、清潔、大方的服飾搭配不僅僅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同時也展示著教師職業的風采和魅力,特別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著裝更有嚴格的要求,必須符合教師職業規范和日常行為守則。女教師不應穿露背裝、吊帶裝、超短裙上講台,發型要清新、自然;男教師不應穿背心、短褲、拖鞋進教室,發型要整潔大方、長短適宜。佩帶的裝飾要簡單、大方,不過分追求時尚。
(二)合乎時宜,具有適切性
合乎時宜具有適切性是指教師在服飾選擇的過程中,要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異,服飾的選擇和搭配一是要與自我的生理特點相吻合,選擇與自己年齡、性別、體形、外貌、身高等相協調的服飾;二是要與自己的職業特點相吻合,選擇與具體的教育教學情境和具體的人際交往對象相協調的服飾;三是要自然特點相吻合,選擇與季節、氣溫、環境相協調的服飾。
二、教師著裝的一般原則
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著裝在緊跟時代的同時,還要考慮適應其職業特點,起到教育、師表、授業的作用。筆者根據教師著裝的禮儀要求,提出幾點自己的建議。
(一)根據自己的外形、膚色、年齡、氣質選擇著裝
在一般情況下,膚色在明度、色相和純度方面都有相對穩定性,盡管人的膚色差異天生生成,但是通過恰到好處的服飾搭配,大都能彌補其膚色之不足,盡顯美感。在考慮膚色與服飾色彩搭配協調美感時,注意拉開兩者之間的明度差、純度差、色相差之間的距離,拉開對比度。例如,膚色較白的若穿綠色衣服,顯得高雅,若穿明度較高的服飾則感到有失嚴謹,膚色較黑的穿著綠色使膚色更加難看,給人以不健康感。另外在體形上,X型穿衣法適合腰間有贅肉和臀部寬大的女性,Y型穿衣適合腿部短或粗的女性,而個子瘦小的女生採用I型穿衣法會更好。不同年齡的教師,在著裝上應有所不同。青年教師的自然條件優越,只要衣著得體,看上去就會很美,中老年教師身體開始發「福」,應注意自己的著裝和修飾,使之顯得熱情而富有朝氣。
(二)根據自己的職業特點、性格特點、學識水平著裝
風格上,質朴、儒雅、沉靜、大方、活潑、典雅、矜持等都能體現教師職業的特色,但重要的是能給學生留下成熟、穩定、練達的印象。由於每個人穿著受自身形體氣質的限制,只有抓住自身特點,恰到好處地表現有追求、有品位的自我。比如,性格外向的人傾向於選擇牛仔裝、運動裝等,給人以自由自在感。文靜的則推崇柔美優雅的服飾。性格開朗的人偏向於暖色或色彩純度高的紅、橙、黃、玫瑰紅等服飾,而青灰、藍、黑色等色彩是氣質內向的人。但是外向的人也可嘗試深色的搭配,內向的人也可偶爾嘗試暖色系的服飾,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
(三)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依據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著裝
如果條件允許,教師可以利用穿著「特殊服飾」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幫助學生理解和領悟學習內容,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如果一位語文老師在上《紅軍長征》一課時,身著紅軍的衣著,一定會引起學生的新鮮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根據教育對象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著裝
幼兒園教師著裝可以除了要注意親和性,還可以選擇一些造型可愛或誇張的服飾,以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受到小朋友的喜愛。小學教師最好以親和力、大方的衣著為主,色彩可以鮮亮一點,整體感覺可以活潑一點。中學教師則應以穩重、端莊、裁剪精緻、色調、款式不張揚的服裝為首選。大學教師除經典的學者形象外,在藝術院校或藝術課上可看見扎馬尾的男教師和標新立異的女教師,然而適度修整邊幅與休閑系列的恰當運用,仍是極有必要的。因為一個張弛有度的形象比完全的個性渲泄似乎更具理性,更有說服力,學生在欣賞教師個人氣質的同時,更需要的是從教師身上獲取知識。一般來說,學生的年齡越大,教師的服裝越應簡潔、樸素以強調嚴謹性和權威感。
C. 教師如何穿著得體
上半身:
忌露、忌透、忌緊,以休閑又不失正式為主,例如襯衫,顏色、圖案以簡單為主,不宜太花俏。不一定都要穿戴衣領的衣服,比如冬季,教師不穿高領就可以適當搭配些素雅的絲巾。
2.下半身:
有些人會覺得以牛仔褲裝扮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並不建議女老師這樣穿,因為對老師而言,建立教師威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然而牛仔褲是屬於較年輕的打扮,也會對教師的專業知識有所懷疑。
因此建議諸位盡量以端莊成熟的打扮為宜,事實上,及膝裙、西裝褲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對服裝搭配沒什麼概念,我們建議你可以選擇連身洋裝,輕松又不失莊重。
3.配飾:
在服裝上,如果搭配一些小飾品,會讓整體更亮眼。但是,學校畢竟是個書香味濃厚的地方,所以配飾不宜太炫麗奪目。其實,手錶是教師們的最佳配件。
4.發型:
發型以整齊、清爽為首要。時下許多教師們都會想為自己做些不一樣的變化,像染個與眾不同的頭發,但試想想,目前許多中學都對學生的頭發管制很嚴,如果為人師表的我們都不當表率,那麼,我們還有什麼權利管教學生呢?因此,較不建議教師們在頭發上做獨特、個性的改變。
5.鞋子:
鞋子也屬服裝的重要一環,建議盡量不要選擇太新潮流行的鞋子,應避免馬靴,拖鞋,而高跟鞋、素麵皮鞋、休閑鞋是較好的選擇。
(3)老師的著裝擴展閱讀:
1.教師穿著除了得體,還能有自己的個性。展示個性,並不是過分追求新奇,趕時髦,不顧社會規范,而是指穿戴要適應場所、地區的變化,要合乎時宜。例如我們在參加一些優質課評選時,男教師一般著正裝顯示沉穩干練,女教師小西裝配長褲,彰顯簡約大方。
2.教師著裝還應注意色彩的搭配。調查研究表明,人們在觀察物體的時候,色彩的感覺佔到五分之四。而服飾的協調主要是色彩的協調。一般說來,暖色調和中性色彩是我們經常選擇的。比如白、蘋果綠、檸檬黃、天藍、粉紅、湖藍、橘黃等顏色,就是女教師的首選。
3.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注意服飾上的文字和圖案的信息。衣著傳遞的信息應該永遠是積極向上的,是與自己的風格相統一的宣言。在服飾上設計的文字和圖案是有一定意義的,我們要弄懂其涵義,否則可能會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4.此外,教師的著裝還應與所教學生的年齡階段相協調。例如幼兒教師的服飾色彩是明快鮮艷的、溫暖的。中學教師服裝色彩顯示溫暖足矣,無需鮮艷。
教師的服裝還需結構完整,衣服的破損、紐扣的缺少等也是我們極易忽略的細節。所以教師在著裝時,要及時更換破損的衣服,要檢查紐扣是否完整,要保證衣著的整齊性。
5.俗話說,身教重於言教。有怎樣的老師就有怎樣的學生,在學生身上往往能看到教師的「影子」。教師服飾與學生發展並不是無關的,相反,學生對待教師的態度、師生關系的狀態與教師服飾是相關的。因此,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著裝得體還是非常重要的喲!
D. 教師應該如何著裝
對於剛剛踏上講台的年輕教師來說,太過保守有脫離時代之嫌,太過時尚又有不夠端莊之惑。作為老師,你有過著裝不當的困惑嗎?對此,生活秀形象顧問王穎認為,老師在工作時、在課堂上,就應該是親切、大方的,體現教師職業特色,穿著要給學生留下成熟、穩重的印象。而下班後,可以穿一些自己喜歡的,前衛、花哨的衣服。
原則:不土不俗不暴露
不能穿著「土氣」。否則起不到「嚴肅」的教育目的。人常說「親其師,信其道」,如果教師穿著過於隨便,甚至口袋外翻、褲腿上挽,那麼學生不僅會感到教師邋遢,而且還會在背後譏諷老師。
不能穿著「俗氣」。否則就會給學生思想教育帶來負面的影響。尤其是在這物慾橫流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耳朵上墜的、脖子上掛的、手上戴的,過於招搖,不僅讓人感到俗氣,而且會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追求「萬能的金錢」。
不宜穿著「清涼裝」。杜絕穿背心、超短裙、拖鞋進課堂。吊帶衫、無袖上衣等「局部暴露」的服飾也別穿。設想一下,當一個穿著暴露的女教師轉身抬手書寫板書時,從講台下射來的目光很容易就能探視到老師不經意間露出的腰身或是內衣,就會很尷尬。人們不願看到的是在課堂這樣肅穆的場所,學生因為老師的衣著而產生的無聊騷動和無謂想像。要贏得學生的尊重,老師必須垂範在先。
E. 中學女教師該怎麼著裝
整體上以突出文雅、整潔、智慧的共性為主,不求張揚個性。前衛、花哨、華麗、回高貴等的答著裝形象及流行的發型、配飾還是留待節假日展示。過於天真浪漫的孩子氣及灑脫不羈的學生氣形象缺乏權威、可信感。質朴、儒雅、沉靜、大方、活潑、典雅、矜持等都能體現教師職業特色,但重要的是給學生留下成熟、穩定、練達、智慧的印象。
教師的著裝可以分為兩個時段:上班時間和下班休息時間。在工作時、在課堂上,老師就應該是親切、大方的,體現教師職業特色,穿著要給學生留下成熟、穩重的印象。
F. 教師該如何穿著
周一早上,我像往常一樣很平靜地走進教室,孩子們都在安靜地學習。就在我 踏上講台的一剎那,我聽見孩子們都在「啊」「哇噻」地驚叫著。我疑惑地看著他們想找到答案,卻見他們都興奮地看著我,從上到下那麼深情地打量著我。正疑惑著,只聽有孩子說:「老師真漂亮。」「老師太美了!」聞後驚訝:「我漂亮?是嗎?」「是啊,你穿這身衣服真好看。」「你就像個青春美少女。」「哈哈哈……」我們全體笑成了一團。 在接下來的整堂課上,孩子們的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情緒很高漲,一節課很快就過去了。 一下課,孩子們就聚攏在我身邊,對我的這身衣服「評頭論足」。其實,這套黑色唐裝衣裙是去年春節買的,當時我非常喜歡它的古典與高雅。裙擺上有綉花,古色古香的。上衣袖子與領子嵌著的紅色花布,與黑色的衣裙搭配顯得古樸文明,胸前的刺綉圖案更增添了衣服的靚麗。 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套普通衣裙竟會讓孩子們贊不絕口。我更沒想到,孩子們對老師的穿著打扮也有著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我喜歡每周一的時候,老師都能穿一套上周沒穿的衣服進教室,這樣能給我一種新的感覺。」「就是、就是……」很多孩子都深表贊同。「我也是,我不喜歡老師總是穿一套同樣的衣服,這周穿了下周還穿,看都看夠了。」「老師穿的衣服最好是既時尚又穩重,就像語文老師這樣,每次穿的衣服都很漂亮,而且花錢還很少。」 「哈哈……」孩子們都知道我從不買品牌衣服,我的衣服都很便宜。一陣大笑後,田宇繪聲繪色地說:「我喜歡每個星期一的早上,老師都能穿著鮮艷一點的衣服,臉上帶著陽光一樣的笑容,挺起腰板,輕輕走進教室,然後大聲說:上課!那乾脆的聲音可以調動千軍萬馬,我的情緒就會好極了!」他誇張的動作惹得每個人都大笑不止。 從那以後,我也記住了每周一一定不穿上周穿過的衣服,希望能讓孩子們眼前一亮。孩子們小小年紀,對老師的穿著打扮都有著自己的看法和審美標准。私下裡與孩子閑聊時,經常聽他們說喜歡這個老師的打扮,不喜歡那個老師的打扮,還有孩子說最討厭老師染頭發,黃的、紅的、紫的都很難看,也不喜歡老師燙頭發。作為教師,在穿著打扮方面,是不是應該更多地考慮一下自己的學生是否能接受、是否喜歡和認可?如果學生不能夠接受老師的穿著打扮,又怎能發自內心地接受老師的教育呢?所以,教師且不可盲目地追求時尚,追求時髦,追求新潮而忽視學生的存在,無視學生的感受。曾有一位中學老師燙了新頭發,美滋滋地走進教室,滿以為學生一定會像她一樣覺得很美、很時尚。然而,沒想到的是全班90%以上的學生覺得老師燙了頭發很難看,不如先前的直發青春靚麗。老師當天晚上又花了一百多元錢把頭發拉直成了原樣。 人人都知道現如今是時尚、時髦泛濫的年代,各種穿著打扮令人眼花繚亂。很多時候,新潮、時髦並不代表「美」,盲目地追求時尚、新潮只會迷失自己。其實,適合自己才是最美的!
G. 教師如何穿著得體
Ⅰ前言:在大學四年中,每位同學都修了很多教育學分,其中包括許多教育理論以及教學方法。但是有一科目,是每位同學都沒有修過,甚至在課堂上,教授們也很少提及,那就是有關教師的儀容。上從發型、化妝、配飾,下至穿著、鞋子等等。相信,每個人都同意:認識一個人,一定是先從觀看外表,然後再深入內在。同理可知,當我們畢業後,進入校園,開始面對學生,學生第一眼看到的,一定是一位教師的穿著打扮。他們會借著教師的外表,來衡量這位教師是怎樣的一個人。例如: 如果教師的打扮很流行,那麼他應該是一位活躍前衛的教師,但是,如果這位教師的打扮很呆板,那麼他可能就是一位保守傳統的教師。記得當我們還是中學生時,每個學期都會有新的教師來到我們班級,下課時,我們總是會對新老師的打扮穿著議論紛紛,然後偷偷觀察他們的儀容。前陣子,風靡建國中學的麻辣女教師事件,使教師的儀容又再度被搬上檯面來討論。也許有人認為她過於招搖,也有人認為這不算什麼。在這里,我們不對這個事件做過多的評論,但是,此一事件,讓我們重視到教師儀容的問題。教師儀容是否會帶給學生任何影響? 甚至影響學生上課的情緒? 這是值得注意的焦點,尤其是現今社會有過多的文化刺激,現在的學生,已經不像以往一樣。他們重視的,已不單純只是教師的教學方法或是教師的人格,而是還要加上教師的衣著。這就是我們這組,想要對教師的儀容做深入探討的原因。Ⅱ女老師的穿著之道人要衣裝、佛要金裝,好的穿著會讓自己的整體感覺加分,贏得別人的第一印象,尤其是在現今這樣競爭激烈的時代,得體的穿著就更顯重要。在此,先討論女老師在穿著方面所需注意的事項,概可分成面試和平時穿著二部分:1.面試:在面試時,如果你能給人良好第一印象,那麼你就成功了一半;然而,我們的第一印象,大都來自於個人的儀容、談吐、氣質等等,尤其要為人師表的教師們,是莘莘學子仿效的對象,因此在儀容上更不可怠忽。在目前許多教師甄試,儀容通常會被列為評分項目之一,在此我們給予女教師們一些建議,在參加教師甄試時,最好著正式套裝,高跟鞋1─2吋最適宜,顏色以素麵為主,讓整體感覺端莊大方,另外,最重要的一點,頭發要梳妝整齊,給人精神抖擻的印象。2.平時:平時,因為常常有許多活動,穿套裝難免會不方便,因此我們會建議:*上半身:以休閑又不失正式為主,例如襯衫,顏色以素麵為主,不宜太花俏。除此之外,因為我們要考慮目前學生的生理狀態,女老師的衣服盡量不要太貼身,或者有隱隱若現的感覺,不然會很容易引起學生的遐想。*下半身:有些人會覺得以牛仔褲裝扮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我們並不建議女老師這樣穿,因為對新進老師而言,建立教師威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然而牛仔褲是屬於較年輕的打扮,學生會質疑老師有足夠的教學經驗嗎?也會對教師的專業知識有所懷疑,因此我們建議諸位盡量以端莊成熟的打扮為宜,事實上,及膝裙、西裝褲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對服庄搭配沒什麼概念,我們建議你可以選擇連身洋裝,輕松又不失莊重。*配飾:在服裝上,如果搭配一些小飾品,會讓整體更亮眼。但是,學校畢竟是個書香味濃厚的地方,所以配飾不宜太炫麗奪目。其實,手錶是教師們的最佳配件,令你意想不到吧!*發型:發型以整齊、清爽為首要件。然而,時下許多教師們都會想為自己做些不一樣的變化,像燙個米粉頭或黑人頭、染個勁爆色系的頭發,但試想想,目前許多中學都有實施發禁制度,如果為人師表的我們都不當表率,那麼,我們還有什麼權利管教學生呢?因此,我們較不建議教師們在頭發上做太大的改變。*鞋子:鞋子也屬服裝的重要一環,我們建議盡量不要太新潮流行,應避免馬靴及矮子樂,高跟鞋、素麵皮鞋、休閑鞋是較好的選擇。*化妝:事實上,化妝是一種基本禮儀,然而,因為教師在學校所面對的大都是學生,所以我們會建議女老師盡量以淡妝為主,不要太誇張。Ⅲ男老師的服裝儀容:*頭發:在頭發方面,身為老師應給人一種清新、整齊的感覺,長度大概以耳朵、頸部上為主,不應太過於長,否則會給人很頹廢的感覺。最重要的是,應該按時修剪,盡量保持適當長度,並且要經常洗頭,維持干凈、舒爽的感覺。至於顏色,應以黑色發色為主,盡量不要染發,學校是一個單純的場所,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如果老師自己做不到不染發,那麼老師就沒有權力要求學生一定要中規中矩。如此,學校各式各樣發色都有,就成了無人管制的校園!*面部儀容:每天早晨刷牙洗臉時,應徹底把臉部清洗干凈,尤其是嘴角、眼睛部分,因為臉部是一個人外表的核心之處,如果能保持的乾乾凈凈,不僅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同時,也顯得自己教學較有精神些。此外盡量不要留鬍子,應按時刮鬍子,因為鬍子比較容易給人感覺不幹凈的感覺,所以,清除干凈能讓人覺得更有精神。*領帶:在重要場合,當穿著西裝時,應搭配一條合適的領帶,花色不應太過復雜,並配合襯衫、西裝的顏色選擇一條適合的領帶。*衣服:1. 重要場合:在重要場合,比如說是接待重要外賓、研討會……等之類,應穿著正式的西裝,給人一種穩重的感覺,在襯衫花色方面,應盡量以素麵為主,搭配一條合適的領帶。同時在穿著之前,應保持衣服不折皺,不然會顯得很邋遢。2. 一般場合:在一般場合,比如是教學時,可以穿著較為輕便的衣著,像是米色牛仔褲、素麵T-shirt或襯衫,並系一條皮帶,同時上衣應該要扎進褲子里,不可放在褲子外,很不美觀、整齊。另外,在衣服方面,要以素麵為主,或者是細格子襯衫也可以,切忌不可穿著太過於花俏、復雜的衣服。3. 運動場:當遇有體育課或者是運動會之類的活動時,應穿著體育服,在教學或活動時都比較輕松、方便。*鞋子:在鞋子方面,應配合情況而定,比如正式場合穿著西裝時,則應搭配皮鞋;一般場合,穿著輕便時,則可搭配較為輕松的休閑鞋;至於體育課時,一定要搭配球鞋,在運動或跑步時都比較安全,保護雙腳。鞋子不僅是要搭配適合的服裝,最重要的是,不管何種類型的鞋子,一定要按時清洗或擦拭,將它保持干凈。
H. 教師著裝要求
一、教師著裝的基本要求
2008年修訂版《中小學教師道德規范》中對教師著裝的要求是:衣著得體,舉止文明。南京市教育局2010年9月下發了一份《給南京市中小學教師15條禮儀建議》,指出:教師著裝要「忌臟、忌露、忌透、忌短、忌緊、忌異」等『六忌』」。那麼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著裝應該注意哪些呢?筆者結合現實提出幾點建議:
(一)整潔大方,具有職業性
教師儀表在學生的心目中具有職業美,整齊、清潔、大方的服飾搭配不僅僅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同時也展示著教師職業的風采和魅力,特別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著裝更有嚴格的要求,必須符合教師職業規范和日常行為守則。女教師不應穿露背裝、吊帶裝、超短裙上講台,發型要清新、自然;男教師不應穿背心、短褲、拖鞋進教室,發型要整潔大方、長短適宜。佩帶的裝飾要簡單、大方,不過分追求時尚。
(二)合乎時宜,具有適切性
合乎時宜具有適切性是指教師在服飾選擇的過程中,要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異,服飾的選擇和搭配一是要與自我的生理特點相吻合,選擇與自己年齡、性別、體形、外貌、身高等相協調的服飾;二是要與自己的職業特點相吻合,選擇與具體的教育教學情境和具體的人際交往對象相協調的服飾;三是要自然特點相吻合,選擇與季節、氣溫、環境相協調的服飾。
二、教師著裝的一般原則
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著裝在緊跟時代的同時,還要考慮適應其職業特點,起到教育、師表、授業的作用。筆者根據教師著裝的禮儀要求,提出幾點自己的建議。
(一)根據自己的外形、膚色、年齡、氣質選擇著裝
在一般情況下,膚色在明度、色相和純度方面都有相對穩定性,盡管人的膚色差異天生生成,但是通過恰到好處的服飾搭配,大都能彌補其膚色之不足,盡顯美感。在考慮膚色與服飾色彩搭配協調美感時,注意拉開兩者之間的明度差、純度差、色相差之間的距離,拉開對比度。例如,膚色較白的若穿綠色衣服,顯得高雅,若穿明度較高的服飾則感到有失嚴謹,膚色較黑的穿著綠色使膚色更加難看,給人以不健康感。另外在體形上,X型穿衣法適合腰間有贅肉和臀部寬大的女性,Y型穿衣適合腿部短或粗的女性,而個子瘦小的女生採用I型穿衣法會更好。不同年齡的教師,在著裝上應有所不同。青年教師的自然條件優越,只要衣著得體,看上去就會很美,中老年教師身體開始發「福」,應注意自己的著裝和修飾,使之顯得熱情而富有朝氣。
(二)根據自己的職業特點、性格特點、學識水平著裝
風格上,質朴、儒雅、沉靜、大方、活潑、典雅、矜持等都能體現教師職業的特色,但重要的是能給學生留下成熟、穩定、練達的印象。由於每個人穿著受自身形體氣質的限制,只有抓住自身特點,恰到好處地表現有追求、有品位的自我。比如,性格外向的人傾向於選擇牛仔裝、運動裝等,給人以自由自在感。文靜的則推崇柔美優雅的服飾。性格開朗的人偏向於暖色或色彩純度高的紅、橙、黃、玫瑰紅等服飾,而青灰、藍、黑色等色彩是氣質內向的人。但是外向的人也可嘗試深色的搭配,內向的人也可偶爾嘗試暖色系的服飾,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
(三)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依據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著裝
(四)根據教育對象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著裝
I. 教師在學校的著裝有什麼要求
教師一直都是很神聖的職業,他們有著正確引導孩子、塑造孩子正確價值觀的義務。因此,對於教師行業的從業要求是很嚴格的,並且對於教師的方方面面都有著明確的要求,包括對於其他行業較為自由的著裝方面,在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中,對於教師的儀表要求是應該朴實大方,所以教師在學校的穿著上是不能夠穿奇裝異服的。
所以老師要以身作則,培養孩子最基本的審美標准。雖說現在的教師,越來越年輕化,對於時尚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但這些時尚的經驗終究是基於我們自己的選擇上,孩子的三觀尚未建成,過早的讓他們接觸有著強烈個性特徵的穿著,很容易對他自己還未形成的基礎審美觀造成影響,因此,教師在學校的著裝上要尤其的注意,不要穿過於個性的衣服,盡量的以大眾可接受的審美標准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