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想與做
一、駕馭思想情緒,營造積極心態。
有說,班主任是沒有級別的「官」,因為走進教室你就是老大,大小事情你說了就算;有人說,班主任是「保姆」,因為全班學生在校的吃喝拉撒你都的管;有人說,班主任是「出氣筒」,因為班級管理不好領導要發火,成績上不去家長有意見,課堂紀律渙散任課老師不找班主任找誰?還有人說,班主任是「陀螺」,因為從早操到集會到晚自習、從紀律到衛生到學習等等,哪一樣你不抄心?……以上觀點既形象又實在,我非常贊同。正因為班主任是「官」,肩上就有責任,是「保姆」就應該勤勞,是「出氣筒」就得學會容忍,是「陀螺」 就得不停的轉,因為你若一停就得倒下。
的確,當班主任不但身累,而且心累,這是很多班主任的共同心聲,同時,也是班主任產生消極心態的本源。做為班主任,面對這種現狀,就應該學會駕馭自己的思想情緒,營造積極向上的心態。就象李鎮西說的那樣:「做為班主任,對待領導的評價要冷靜,對待同事的議論要寬容,對待家長的批評要平和,對待學生的意見要豁達;要做一個襟懷寬廣心靈自由的班主任,就是要有永遠振作的精神、永遠熱切的希望、永遠頑強的意志和永不停息的人生追求。」我想,這是作好班主任工作的關鍵。
二、抓好關鍵「四頭」,促進班級管理。
班主任工作繁多,如果面面俱到,只能是出力不討好。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事半功倍。我在班級管理中,重點抓了建設"龍頭"、促好"帶頭"、抓好"苗頭"、凈化"後頭"這四個方面的工作:
1、建設"龍頭",就是建一支有朝氣、有戰鬥力的班幹部隊伍。班幹部隊伍,乃班級工作核心,是一個班能否形成良好班風的決定因素,因此,"龍頭"建設應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選拔任用班幹部我堅持推薦——競選——試用——調整任命——定期考核——期末獎勵等程序。"龍頭"建立後,我對他們進行責任分工,熱心扶持、大膽使用,並基本上每月召開一次班幹部會議,對他們的工作進行悉心指導,提高能力。使其有壓力、有動力、有戰鬥力,真正成為班級管理前沿陣地的生力軍。
2、促好「帶頭」,就是指榜樣的模範帶頭作用。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在抓學習方面堅持實行「學習標兵」和「進步生」的評選制度,並認真落實。每月評選一次,在教室張榜公布,並以書面或小型家長的形式通知家長,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評出的標兵多給他們鼓勁、督促,使其在學習上應時時為表率,處處是先鋒,並擔任學習小組的組長。這樣,有利於樹立班級正氣,形成優良學風,擴大優生群體,提高班級整體成績。
3、抓住苗頭,就是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善於捕捉學生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的不良苗頭,把其消滅在萌芽狀態,防微杜漸。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一個班級在學風、紀律、衛生、成績等方面經常出現問題時,十有八九是因為班主任沒有用心規劃班級管理,方法簡單,缺乏預見性,使學生的不良行為逐步蔓延,進而形成習慣,這時再想扭轉就非常難了。尤其是現在的學生警惕性、自覺性和自控力都非常的差,很容易出現早戀、拉幫結派、吸煙、無心向學等不良行為,作為班主任不能掉以輕心,應善於捕捉苗頭,掌握學生在不同環境和條件下的特有心態,根據學生性格特點,因材施教。因此,我經常這樣想:明天班上有哪幾項工作,可能會發生哪種情況,如何處理,先前沒有處理的問題,明天怎樣解決等等,做到心中大致有數,這叫「預則立,不預則廢」。
4、轉化"後頭",就是要認真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我認為當前後進生有三類:其一是學習差生,表現為無心向學,學習成績極差;其二是思想品德差生,表現為沾染上不良習氣、不遵守校規班紀,不在乎老師,隨心所欲;其三是"二合一"的雙差生。他們雖然人數不多,但在班內影響很大,是班主任為之嘔心瀝血的對象。對待他們,我的做法是:
(1)堅持疏導、鼓勵、情感交融與嚴肅紀律相統一原則,堅決不能對著干並一干到底。否則,只能是我們自己下不了台。
(2)堅持五步曲,一是爭取家長配合,發揮家庭教育作用,形成合力,同步進行;二是採取「分層次」談話、「開小灶」教育,耐心施教,解決其學習上的「吃不到」或「吃不了」現象;三是分散其座位,避免他們相互傳染,並充分發揮先進群體對後進生的感染作用;四是課堂以表揚為主,批評訓斥放在課下,維護其自尊心,發現後進生的閃光點並委以重任,給他們「用武之地」,激勵其轉化;五是「導之以行,持之以恆」,耐心細致,反復教育。
三、堅持細處人手,密切師生關系。
一句話,便足以讓一個學生銘記終生;
一個小小的舉動,便足以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貳』 第一次做班主任,要怎麼做呢
你們班來級里一定會有一個比較有領自導能力的孩子,讓他做你的助手,而你,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做好榜樣,說話有時候要考慮一下會不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現在的孩子,有些容易鑽牛角尖所以要好好的斟酌一下自己的語言是不是有問題,可能這樣子比較困難也會比較難以實施但是我覺得很有必要和孩子交朋友,讓他們把你當朋友看待,這樣對你以後的工作會帶來很大的便利。。。。具體的我也不知道怎麼說比較好,你可以找我。。。
『叄』 班主任要做什麼工作
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實現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工作要求,要更多地體現在班主任工作當中,班主任和學生接觸最多,最密切、溝通最便利、影響最深刻,必須通過班主任努力把德育工作,育人工作落到實處。
可是今天我感覺到自己特別傷心,在我擔任班主任一年裡讓我感覺到特別累的一天;級部主任找我談話,說是代課教師反映上課紀律差,學生不想學習,有的還與教師頂撞,不服從管理等等;讓我把班級紀律管嚴些,對於一些不聽話的學生要嚴厲管教;說實在的我對班主任工作很有激情,我感覺到與學生在一起很快樂、有時與學生談心,有時候與學生討論學習和生活,以及做人應該遵守的原則,還有時候與學生一起分享自己所寫的想法和感悟;可是在有些代課教師眼裡,學生學不好都是班主任的責任,學生的成績上不去與班主任有直接的關系,在他們眼裡所有的時間都應該學習;就連下課十分鍾的時間也讓他們佔用了,作為班主任的我來說與學生交流溝通的時間沒有了;交流和溝通的前提是相互了解。現在的教師對學生究竟了解多少?社會變化越來越快知識也日新月異;因此沒有了交流和溝通;就不可能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學習的情況;
作為教師要關愛每個學生、關愛每個學生的成長進步,以真情,真心,真誠教育和影響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高尚的師德,是學生最生動最具體最深遠的教育,把個人理想、本職工作與祖國發展,人民幸福緊密聯系在一起,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為人梯,樂於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做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現實中班主任在各科教師眼裡只是個負責監督,維護紀律的警察角色,完全顛倒了位置,忽視了學生也是人的教育,需要人的尊重,需要理解的支持,需要愛的教育,需要心理的疏導。尊重學生是教育學生的前提,沒有尊重不可能有成功的教育;成績、成功應該是快樂的副產品,教育一定要讓孩子品嘗到快樂的滋味,一定要體驗到幸福的感覺,教育就是要讓孩子一生幸福,一生快樂。學生也是人而不是機器,需要人的尊重和溝通;多數學生感到有壓力,沒有休息的時間,而是像犯人一樣被盯在教室里。作為教師更應該關注的是學生心情好不好;學生學習成績不好,往往不是態度問題,更不是智力問題、而是心情問題,心情好、一好百好,學生生命狀態好,才能健康成長。如果一個人的智力正常,決定他將來能不能成才,能不能成人的關鍵是什麼呢?應該是他的個性品質,是他的非智力因素。
還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培養學生獨立健康的人格,不要再為了自己狹隘的私利而去控制學生的學習自由;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育是技藝,更是哲學,是藝術,是詩篇,是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教育需要用我們的熱情和生命去擁抱。如果早早讓學困生走向社會,那麼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埋下禍根;這難道我們的教師和學校沒有一定的責任嗎?學校是教育人的地方,不僅讓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的人格品質得到教育。
如果我們忽視了那些學困生的人格培養和思想品德教育;那就是我們教師的失職,作為班主任對於學生思想教育猶為重要,不僅是學生學習的養成教育,更重要的是學生人格品德教育;不是向有的教師說的那樣只要你整天看著學生,監督學生的學習,以及學生做作業的情況就行了,別的事情就不用你問了;難到這樣就是班主任的全部工作嗎?如果向這些教師們所說的那樣,我還有擔任班主任的必要嗎?我不就成為了各課教師教學成績表現的輔助工具了嗎?我不就失去作為班主任教育學生人格、思想以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幫手和生活中的朋友嗎?我現在不知道該怎樣去做,我不想成為別人的輔助工具;我想用自己的思想來教育學生學習和生活;教育學生一生有用的知識和做人的准則
『肆』 怎麼樣才能做好班主任
一是全面了解學生的能力。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是一名班主任的基本工作要求,班主任既要做到了解全班學生的整體情況,又要做到對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所掌握。只有這樣,班主任才能夠准確地確定班級的發展方向,並且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最終實現學生的個性成長和全面發展。
二是善於激勵學生的能力。班主任只有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對待學生,才能使學生對教育充滿期待心理,才能促進全體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才能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益。此外,班主任的評價要有激勵性,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激發學生的「鬥志」,提升班級發展的內驅力。總體來說,班主任只有對學生正確進行評價,教育才會顯現出其教書育人的本質。
三是轉化後進生的能力。在教育和感化後進生的過程中,班主任的實際行動是無聲的教育,也是最有意義的教育。因此,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首先必須做到。班主任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後進生,再加之後續及時的教育引導,最終帶給他們心靈的震撼,使他們潛移默化發生轉變。此外,班主任也要學會抓住有利時機。比如,在學生躍躍欲試、正待奮起時,你能送去及時的鼓勵;在學生深陷迷途、尋路不得時,你能給予及時的指點;在學生失群、深感孤獨時,你能及時給予關懷,送去溫暖;在學生犯了錯誤、深感內疚時,你能及時給予語重心長的勸告和引導。抓住這些機會,就可以很好地在情感上與後進生建立交融的基地,搭建心靈溝通的橋梁,最終實現後進生的進步與持續發展。
四是選拔、培養學生幹部的能力。一個班級的集體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幹部決定的。選拔和培養好班幹部隊伍,放權給他們,達到學生自治的效果,班主任工作也能從繁重走向簡單與輕松。如何建立一支良好的班幹部隊伍?這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
班主任在選拔班幹部的過程中,首先要對全班學生有一個總體了解,可以通過學生推薦和班主任調研,將班裡能力較強、認可度較高的學生篩選出來,再根據每個學生的個人選擇和班級的考察討論確定其擔任的職位。之後,班主任通過科學的培訓指導幫助學生幹部迅速進入角色,引導班幹部團結、高效完成工作,創建班級學生競爭機制,完善班幹部定期考核制,實現班幹部隊伍高效有序運行。
五是組織班級活動的能力。班級活動組織的成功與否關系著學生的團結性、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好的班級活動可以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並促進學生的
『伍』 怎樣做一個優秀班主任
一、加強自身修養
班主任
首先是老師,而教師在學生眼裡是神聖的,應該什麼都懂。因此,教師只有具備廣博的學識,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在教學中才能回答學生千奇百怪、各種各樣的提
問,講課做到深入淺出、風趣有味,也才能和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從而促進班級工作的開展。為此,班主任教師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保證講課
中不出差錯。否則,差錯太多,學生就會逐步產生不信任感。要知道,學生最不能原諒的就是教師學識上的無能。另外,平時要加強學習,多讀各類有益書籍、報刊
雜志,要把各方面的有益知識,恰當地安排在教學中,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教師的感召力。
二、轉變教育觀念,以「生」為本
「以人為本」是西方人型管理的重要理論思想。在班級的管理中應以「以生為本」,「以生為本」,是指班主任在對班級的學生管理中要樹立以學生為基本的觀念,用人本主義的管理原則和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搞好對學校的管理。
轉變教育觀念,在這里主要是變「師本位」為「生本位」。傳統的教育思想,總是將教師置於「本位」,教師是「傳道」者,學生只能處於被動的「納道」地位。
結果,學生在長期的「現實處境」中,漸漸放棄了表現「個性」的願望,一切以老師的是非觀為標准;他們會有意無意地培養自己的「服從性」,甚至有少數人學會
了曲意「逢迎」。當然也有人會通過各種形式來進行「抗拒」,但大多隻能是「地下」的,無法觸動「師本位」的權威地位。「師本位」教育的最大弊病在於:它使
人類道德「前行」在學校教育這一最重要的領地遭到了強硬的「軟性攔截」。試想,如果老師永遠是對的,學生不可能超越老師,人類的道德還能完成一次又一次的
超越嗎?
三、對學生要有博愛之心
「親師」是「信道」的前提。「親」的程度越深,師生心理距離越近,交流的渠道就會越暢通,心理疏導工作就越容易取得成果。
每個學生在學校都需要得到關愛,老師的愛對他們成長如雨露和陽光,一句簡單的寒冷問候,一聲簡單的生日祝福,都會給他們帶來溫暖,給他們增添信心和勇
氣,種種愛的言行都會感化著同學的心靈。2010年,我班有一位學生:從小父母離異,他跟父親生活,而其父不務正業,整天東游西盪,對子女漠不關心,正是
這種缺少關懷的家庭,使他產生了極其孤獨的心態,表現出玩世不恭的樣子,但我深知,表面無所謂的他,特別需要關心,我主動給他寫信,談我自己,談我們班
級,談我們學校,談社會,也談他本人,我與他一起散步,一起聊天,在他生日的時候,給他很久沒有的問候,在他考試前給他祝福,不斷鼓勵他,讓他知道他並不
孤獨。(優秀班主任 www.banzhuren.cn)
起初他淡漠、觀望、不屑,但我沒有因此而放棄,我相信我的真誠會徹底地感動他。一學期過去,不管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上,我給他無微不止的關愛,他的態度發生
了巨大的變化,他開始成為一個活潑好動的學生。他主動跟我談許多從來沒出口的心事,自己的家庭,過去的,現在的,還有未來的憧憬。後來他被一所本科院校錄
取。
四、要賞識學生
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個「四塊糖果」的故事。當時陶
先生任育才小學校長。一天,他發現學生王友用泥塊砸同學,當即制止了王友,並令王友放學時到校長辦公室。放學後陶先生來到校長室,見王友等在門口,陶先生
當即掏出一塊糖果送給他:「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里,我卻遲到了」。當王友懷疑地接過糖果後,陶先生又掏出一顆糖果放到他手裡:「這也是獎給你
的,因為當我不讓你打人時,你立即停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說完,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塊糖果塞到王友手裡:「我調查過了,你砸他們,是因為他們欺負女學
生,這說明你很正直,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這時,王友哭了:「校長,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是我的同學呀……」陶先生滿意地笑了,當
即掏出第四塊糖果過去:「為你正確地認識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我的糖果完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完了。」
這個故事發人深
省。人在社會中存在,都希望自己的學習,工作人品等受賞識。我們的孩子呢?他們同樣需要老師、家長的賞識,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在很久以前就指出:「應當像
尊敬上帝一樣尊重孩子」。為此,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嘗試開展「賞識教育」,一年來,孩子們在賞識氛圍中的種種表現,無不證實一句「賞識促進成功」,賞識的
作用非同一般。
總之,作為班主任,必須能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喜學生之所喜,憂學生之所憂,將自己的全部心血、智慧、情感都傾注在學生身上,才有可能將班主任工作做得扎實、細致、深入。
『陸』 班主任要做什麼
低年級學生需要愛.他們在逐步適應學生生活的過程中比較脆弱,遇到困難容易退卻,這就需要老師的關愛,使他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老師常去關心他,照顧他,那怕是一句話,在他心裡都會產生很大的作用.班主任應會學會利用這一點,及時發現那些需要關愛的同學,及時獻上一片真誠,那將是對學生的最好獎勵,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信任感,更好地聽從你的教導.二,要研究心理; 小學階段,無論是從心理上還是從生理上都處於幼稚的時期,有些問題處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一定心理上的障礙.所以作為班主任老師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要多考慮學生的心理狀態,從實際出發去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對那些在心理上有些不健全的學生,應格外注意,要分別對待,注意交心.老師要平易近人,平等待人,當發現某些學生有心理障礙時,要注意學習解決它的辦法,絕不能等待.三,要培養習慣;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該有一個比較習慣的方法,即規矩.不能朝令夕改,自己破壞自己的規矩,那麼班級管理就很難自動運行.班主任要多設計班級,通過什麼樣的管理,達到什麼樣的結果,管理中立下的規矩絕不輕易修改.到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什麼事情由什麼人來做,從方法到要求都要明確下來,特別要重視那些別人看來很小的事,逐步實現班級管理的自動化.當有時要違背一些規矩時,應該向學生講清楚,以保持班級管理的良好習慣.同時也要教育和培養學生自身形成良好的習慣.四,要嚴於律己; 班主任老師堪稱學生之楷模,方方面面都有學生學習和效仿的地方.就是說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帶來很大影響.老師言不雅,行不正,學生就不佩服,老師就容易失去威信,給班級管理帶來不利.老師每天早來晚走,認真備課和教學,儀表端正,說到做到,這種嚴於律己的態度往往會給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班主任也要寬以待人,處理好與家長的關系,尤其是在學生面前更要表現出這一點.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是一門琢磨不完,研究不透的學問.每一名班主任都有其特長,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作為學生,能遇上一個好班主任,肯定地說對他的學習生涯乃至整個人生都是有益的.讓我們努力,做一名學生認可的,確實值得信賴的好班主任,為學生的成才做出我們的貢獻.——6.2
『柒』 班主任怎樣做學生的思想工作
當前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是一項教育思想的深刻變革,是一次教育內容與教育方法深刻變革,是一次育人模式深刻變革。其涉及范圍之廣,在我國教育史上是空前的,其意義之重大,關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成敗。那麼,作為一個教師必須由傳統觀念轉變為適應新潮流的變革。教書只能是傳授知識的一種手段,而育人才是最終目的。教師的對象是學生,如果教師離開了學生,那將又是怎樣呢? 現在隨著社會物質文明的快速發展,面對著當今的這么多「小皇帝」、「小太陽」,面對他們的頑皮,搗蛋甚至橫蠻無理,面對著他們因受成人影響而日漸復雜的心態,我們教師必須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以靜制動,以情感人,從各方面去感化學生,教育學生。 瑞士有一位心理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曾經這樣說過:「我們必須牢記,教育的終極目標不是圓滿地完成學業,而是適應生活;不是養成盲目服從規定和勤奮學習,而是培養自主的行為。我們必須牢記,一個學生不論他屬於哪個社會、階級,不論他打算從事哪種職業,人類天性中具有的某些才能,對所有的人來說都是一樣的;這些才能構成了一個人基本能力的主幹。我們沒有權力阻止兒童發展那些他們目前或許還沒有想到,對他們未來職業或生活地位將是至關重要的才能。」因此,對於我們教師來說,要了解班級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及道德行為。善於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寓教育於幫助之中,然後培養每個人的基本能力主幹。教他們愛國做人的道理。 一、洞悉學生的興趣愛好 譬如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興趣愛好,有的愛好文學、數學,有的愛好美術、音樂、體育等等。不同的愛好應採取不同方式方法衽施教,培養他們自主的追求行為。這就需要我們做班主任的平時經常深入到學生的學習、勞動、游戲和課外活動中中去,與學生打成一片,處處當有心人,從學生的各種表現中觀察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興趣、活動能力和生理性格等情況,見微知著,善於捕捉「苗頭」,抓住「火候」。逐步洞悉學生的內心世界,掌握思想動態,並把觀察的結果轉變或體現為對兒童施加個別影響的方式和方法。學生的點滴優點,我們要抓住給予及時表揚,樹立榜樣,來影響全班同學。同時提出要求,每一個人都來關心集體,都要為他人做一兩件或幾件好事,這樣就形成良好的風氣,這與平時所講的相比較,所取得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解關心學生的學習 關心學生的學習是每一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在接任一個班級時,班主任難免碰到這樣或那樣頑皮生,而這些頑皮生平時頑皮好動,學習成績處於中下游,但又熱愛體育、勞動肯干。對於這樣的學生,我們當教師的就要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平常多採用鼓勵的方法教育他們。對他說:「要是你的學習成績也像體育這樣提高得這么快,學習興趣也像體育、勞動這樣熱忱那就好了。相信你能夠得到體育與學習雙重冠軍」。同時也要肯定他在勞動當中比別人積極肯干,將來肯定是有很大出息,大有作為的人。這種貌似鼓勵實是批評的方法較之訓斥和責備其效果要好得多。在教育上應採用循循善誘,把鼓勵和鞭策寓於批評之中,在鼓勵中包含著信任和期望,在信任中維護其自信和勇氣,使其明確自己的不足而又不沮喪氣餒。是人都有喜歡聽贊揚話,喜歡被他人恭維的習慣。卡耐斯說過:「要發展他人的特點,最好的方法是誇贊與鼓勵。」凡是人都「喜歡聽褒獎話,也是人性有偏愛的一種弱點。」連成人都如此,更何況是一個孩子呢?通過教育幫助,鼓足他們的信心,學習上給予督促、關心。頑皮生腦子並不笨,會體會到教師的愛心,這樣學生的學習成績一定會提高得很快。 三、幫助學生建立協調的人際關系 有一位教育學家曾經這樣說過:「學生學習成績的失敗,就是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失敗。」協調好人際關系,是學生學習上一大進步,也是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個人與別人心裡疙疙瘩瘩甚至相互抵觸,尖銳對立,處於互存戒備狀態,不僅心理健康受損害,而且學習成績也會受到影響。 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我們班主任不可忽視的一項工作。我們的責任首先應該把朝夕相處的學生的事看成是自己的事。處理好這件事應當看成是教師一種責任,把學生視為自己的兄弟姐妹、自己的孩子、朋友相處,親切、真摯。把自己的微笑、幽默、詼諧的言詞,寬容的態度,嚴格的要求融合一起,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從而願意對你暴露思想,講心裡話。這種交往應掌握一視同仁原則,並且要因時而異,因人而異,因事而異,既可在課堂上,也可以是活動中;既可在校內,也可在校外。緊緊抓住學生某一動態、言行上的錯誤,主動熱情地溶化學生心中的「冰」。從而建立起師生之間誠摯感情,架起心靈交流的橋梁。雖然這樣的工作是一項細致而辛苦的工作,我們必須要用一顆崇高而純真的愛,像涓涓細流去滋潤學生的心田。 四、應該傾聽、理解學生 尊重學生的人格,就要傾聽學生的心聲,當學生有了難處,或者在提問、陳述、傾訴甚至不滿宣洩時,一定要耐心,仔細誠懇和恰如其分的開導,使之對教師有親切感。這樣學生的心靈世界就開始向教師敞開,而無話不談,被教育者與教育者之間的真正交流就自然地出現了,真正教育過程也就從此開始了。 理解學生就是我們教師在工作中應該多一些移情易性的理解。這種理解對學生的思想情感與道德品性不作是非判斷,而只對學生表示認可、尊重、同情、理解和恰當的評論。盡管學生的思想情感有時是膚淺的、片面的、激進的,這對於學生而言是正常的,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