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幼兒園教師觀

幼兒園教師觀

發布時間: 2021-07-17 12:09:01

Ⅰ 幼兒教師綜合素質中教師觀有哪幾點

我認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應具備綜合素質和能力。
第一,
要以身作則,樹立好榜樣。教師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所以,我們老師平時
第二,有句歌詞唱得好:我們的愛是你的翅膀,給你穿越風雨的力量,你的幸福是我們的願望;是的我們也將要用愛心去溫暖每位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在我們愛的環境下健康、快樂地茁壯成長!
在平時日常生活中,孩子都非常在乎老師對他的態度,如:在排隊過程中,孩子都喜歡主動去牽著老師手去站隊,這時給孩子一個微笑,孩子都會興奮不已。所以有時,老師的一個擁抱,一個微笑,摸摸他的小腦袋,拉拉他的小手,和他聊天,你都會收獲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一名優秀教師,她要很有耐心地觀察孩子,關心幼兒的需要,是一個細心的觀察者
,教師要根據孩子的需要和觀察所得,建立一個適合孩子發展的環境、空間,特別是在生活方面,教師更要細心的觀察,比如:在飯前洗手、飯後漱口等,要觀察到每位孩子是否能夠做到了,同時也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生活習慣。
第四,教學技能、技巧,是我們幼兒教師,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無味的,幼兒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灌輸。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於生活和游戲之中。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注重在游戲、生活中教育幼兒,玩中學,學中玩,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之,幼兒教師要不斷地充實自我,然後才能提高綜合素質,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Ⅱ 幼兒教師應該樹立什麼樣的教育觀

一、樹立良好的觀念 觀念是教師的靈魂,它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育行為,進而影響著幼兒的學習和長遠發展。 (一)、樹立正確兒童觀 1、兒童是獨立存在的人。兒童的各項合法權益、兒童的人格和基本需求要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滿足。 兒童和成人一樣,是享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他們的需求應受到尊重並得到滿足。兒童的人權就是生...存和發展。因此教師與幼兒交往時的態度、方式都應讓幼兒感到安全、沒有壓力、受重視,讓孩子感受到教師的愛和尊重。在幼兒園教師必須做到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幼兒。幼兒園工作的出發點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開展各種活動。(比如:教師與幼兒對話時,微笑著俯下身來,目光與幼兒平視,他們會從教師的眼神、表情、話語和行為中,感到安全,感受和體驗到愛和尊重,老師很可親,從而受到鼓勵得到滿足。) 2、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是長大後獨立生存的人。 兒童一生下來是一個有生命力、生長力,能夠分辨與取捨外界刺激,具有學習能力的積極個體,是一個對環境的主動探索者。「幼稚時期(從出生到七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時期,它將決定兒童的人格和性格;人一生的習慣、知識技能、言語、思想、態度和情緒都要在此時期打下基礎。這個時期是發展智能、學習言語最快時期,是道德習慣養成最易時期」(即最佳期)。兒童主動學習是與生俱來,孩子來自於不同家庭,生活環境不同,他們原有認知結構和經驗水平是不同的,同樣的事物或現象對不同的孩子來說會有不同的意義。教師要把孩子看做主動學習者,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來學習,教師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興趣,在活動中成為孩子的一個玩伴,跟他們一起玩,觀察他們,發現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大限度的實現幼兒的興趣,滿足他們的需求,進一步獲得經驗,提高原有水平。讓我們從習慣於「教孩子學習」、讓孩子的「學」適應教師的「教」的傳統模式中走出來,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創設適應孩子的教育。培養他們的各種能力,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 3、兒童是在成長過程中的人,他們有獨特認知特點 幼兒的認知特點不同於學齡兒童,更不同於成人。最突出的特點是: *直接興趣性: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受興趣的直接影響,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學起來積極主動性高,而不感興趣的東西就不願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調動人們學習積極性的內動力,因此教師要把所教的東西變成幼兒的需要,使他們感興趣,調動他們探究和學習慾望。(讓孩子知道節約用水,老師講中國有許多地方每水喝……可不是我們孩子經歷的,沒有生活經驗,那教師就要設計活動情節,小水滴在哭,他找不到媽媽啦……,或水管哭啦,讓孩子把水管的眼淚收起來,看是什麼效果,哭了一夜的水管淚水集滿一盆,怎麼辦?用它洗毛巾、擦地、修水管等。) 直接經驗性: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是感性的、具體的、形象的,思維常常需要動作的幫助。他們認識事物必須以事物和材料為中介進行,因此需要教師根據他們的需求,站在幼兒的角度看問題,創設適宜幼兒的環境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通過操作來學習,並接納幼兒的看法、觀點和認知水平,哪怕是錯誤的也要接受,但此時需要教師給予正確的指導。 4、兒童有很大的個體差異 幼兒之間個體差異很大,而且,年齡越小,差異越大。 幼兒性格上的差異,帶來了需求上的差異,使得幼兒在對安全感的需要上、對新體驗和活動的需求上都有很大的差異。《綱要》總則第五條:「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教師要給予個體差異的指導和評價,提供可供幼兒選擇的學習內容,促進各具特色、有差異的全面發展。從而使每一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不斷發展。從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講,人的智能有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關系智能、自我認識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這八種智能的發展不是均衡發展的,每個人生活環境及文化背景造成每個人的個體差異,教師在接受差異的同時,要培養幼兒的獨立個性。(發現其長處給予肯定、表揚、鼓勵,鼓勵其彌補不足。) (二)、樹立科學的幼兒教育觀 1、幼兒教育為幼兒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綱要》總則第二條: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的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也就是所作為人生起始階段的幼兒教育,要為一個人終身學習和發展做准備。那教師要調整教育目標、價值取向和「教與學」的方式,不是我教你學,而是使幼兒獲得樂學、會學這些大的教育目標和價值。 樂學,就是幼兒對學習有興趣、感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如果在幼兒期就培養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麼,孩子就有了終身學習和發展的動力機制。 會學,強調的是獲取知識的能力、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個人如果學會了學習,他就能不斷運用這些方法去尋求不知道的知識,解決不斷出現的新問題。 (書山有路勤(玩)為徑,學海無崖苦(樂)做舟) 2、教育的作用是引起和促進學習,培養終身受益的品質 當我們把幼兒看做是主動的學習者,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教師教了,不等與幼兒學了,教師教完了,不等與幼兒學會了。老師准確地把握把「教」,什麼時候「教」, 「教」什麼。教師的作用不再只是「講」和「直接告訴」,不在是拿出範例或操作實驗向幼兒分步講解和示範。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綱要》第三部分組織與實施第十條內容)。在幼兒園中重教育過程,輕教育結果。教育內容是全面地、啟蒙性的,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形式,以培養興趣為前提教育活動。活動中重視幼兒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傾向發展,教育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生活,選擇幼兒感興

Ⅲ 幼兒園教師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有哪些

幼兒園教師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是有差別的,首先,幼兒園的教師在教導對象是幼兒,一定要考到幼兒本身的行為特點和心理特點和教育觀要相結合。

Ⅳ 什麼是幼兒教師觀

幼兒教師觀是針對幼兒這樣的特殊群體,提出來的幼兒教師行業規范,是約束幼兒教師的行為規范。

Ⅳ 幼兒園新課改的教師觀是什麼

一、創設有利於幼兒構成良好個性品質的環境和氣氛 「孟母三遷」的故事通知我們教育環境的重要性,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心理學的研討也標明,個體的品質是在後天的環境中,在與四周其別人互相交往的過程中逐步構成和開展起來的。品德的發作需求具備兩個最根本的條件:一個是交往的社會性,另一個是自我認識的產生。...幼兒到一歲多,開端學會一些簡單的言語,從成人那兒理解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什麼是對的.什麼錯的,開端取得了一些初步的道德標准和行為原則,如曉得打人罵人不好,獨占玩具不好,不和其他小朋友一同玩不好等。隨著與成人交往的不時增加,幼兒從成人那裡取得了越來越多的道德觀念,開端能盲目按成人請求去做。創設有利於幼兒構成良好個性品質的環境要留意兩個問題:一是約束和禁令相對要少。金科玉律,不只約束孩子的手腳,也會約束孩子的頭腦,這樣不許,那樣不行,你必需如何如何。在這樣的環境里,天長日久孩子們只能循規蹈矩、戰戰兢兢、思想凝滯,有礙於智力的正常開展。關於幼兒來說,權威主要來自成人,假如成人過多下令管束,一味地請求幼兒服從,幼兒只能被動地承受,消極地順應,幼兒就會習氣於聽命別人,依附別人,構成自卑無主意的心態,這就不利於幼兒個性品質良好地開展。二是創設開放式的環境。用豐厚多彩的、富有啟示性的教育手腕,積極誘導幼兒勇於去想、去說、去做。這種開放式教育環境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思想才能,養成動腦、動口、入手的好習氣。父母和教員要給孩子提供顯現本人才乾的時機。 二、展開多種教育活動,讓孩子在快樂中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幼兒園是幼兒一日生活的主要場所,它所展開的各種教育活動關於幼兒構成良好的個性品質至關重要。首先,憑仗言語文學的方式對幼兒停止道德行為教育。普通幼兒園常用兒歌、謎語、講故事等生動形象的言語教學,向幼兒解說粗淺易懂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原則,從而進步幼兒的道德認識。 其次,經過音樂、舞蹈、美術、體育等藝術范疇活動,豐厚幼兒的積極情感體驗,減少消極情感惰力。音樂、美術等活動對幼兒來講是自我表現的方式,也是調理心情的手腕。我們素日常看到一些孩子喜歡用粉筆在地上畫,有時拿起筆來在本上,以至在白牆上「塗鴉」。關於這種現象,大人不能責罵%應積極引導、啟示,給他們買「簡筆畫」,開展其對繪畫自身的興味。有條件的還可組織繪畫小組,停止正軌鍛煉。在體育活動方面,家長和教師最好能和孩子們一同玩游戲、一同玩滑雪、滾雪球、做雪人、一同騎車、一同打球等等。這些活動不但能促進孩子的身體安康,更能讓孩子笑口常開,構成悲觀向上,不畏困難的個性品質。要想方設法讓孩子們在藝術范疇活動中笑起來,最好讓你的家庭充溢笑聲,充溢歡樂。第三,為了讓孩子們能對付現今社會的應戰,家長常用各種各樣的辦法控制孩子的時間。但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需求帶著童真的想像力縱情地遊玩,需求有時間去抓螢火蟲、打雪仗、看蜘蛛做網和螞蟻搬家。讓孩子依照童趣去探究世界,讓他們有時間享用不受限制的快樂。 三、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質,協助幼兒取得自自信心、剋制自卑感、維護自尊心 悲觀向上、豁達開朗,自信自強是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中心。家長和教員要堅持正面教育,應用幼兒好學向上的積極要素去克制其消極要素。看待常做錯事的孩子更應多褒揚少批判,維護他們自尊、自愛、自信之心。當孩子做好一件事或控制了一種技藝的時分,不要總是簡單地說好,要詳細指出他們勝利的細節之處,好在什麼地方。幼兒對本人在環境和社會中所處的位置的認識,反映了他們評價本身才能的價值。他們常常依據家長、教師的態度和評價來認識本人,有時也依據本人在生活中某件事勝利與否來認識本人。這種別人對幼兒的認識和評價,沒有一個科學的尺度,常常有誤差。而不恰當的自我認識,過高或過低,都影響幼兒的態度、信心和價值觀,從而影響自我評價,這就需求協助幼兒調整認識評價本身的情況。有的幼兒自尊心強,感情也比擬脆弱,動不動發脾氣,動不動哭,缺乏接受公開批判的才能,所以教師批判這種孩子時要謹慎,要留意批判方式和幼兒的承受才能。有個別教師採取孤立的辦法,很容易使幼兒產生抵觸心理,教育效果反而不好。有的幼兒有著激烈的自卑感,缺乏自自信心,對本人的評價,請求過低,做事思前想後、畏畏縮縮。關於這些孩子,要採取多鼓舞、多褒揚的辦法,協助他們克制畏難心情,樹立自自信心。每當勝利的完成某種事情,哪怕是獲得點小的進步,教員和家長都要及時予以鼓舞,讓孩子感到本人是能行的,這有助於構成他們良好的自我感受。 四、科學教育是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保證 幼兒經過與環境中的人和事物互相作用取得的理性認識必需上升到理性去認識,這就必需停止科學教育。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起幼兒的認識興味和探求願望。杜威曾說過:兒童有調查和探求的本能,探究是兒童的本能激動,獵奇、好問、好探求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性。幼兒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精心呵護與扶植幼兒對四周事物和現象,及其互相關系的獵奇心、認識興味和探求願望。這也是科學啟蒙的關鍵所在。教員要盡量發明條件讓幼兒參與探求活動,親身閱歷真實的研討過程,真正地學科學、做科學。不時地用手操作,動腦考慮,取得豐厚的科學學問和經歷,再運用已知的學問對未知的事物停止察看、剖析、比擬取得新的學問。在活動中,幼兒象蜜蜂采蜜一樣勤勞地探究,從中取得豐厚的情感體驗。對科學奧妙的驚奇,對大自然美的感受和觀賞,那種親身入手操作、探究取得滿足和勝利的喜悅,關於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開展和構成都起到促進作用。科學教育還應親密聯絡幼兒的實踐生活停止,應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究的對象。科學教育內容生活化,會使幼兒發現和感遭到四周世界的神奇,體驗和領悟到科學就在身邊,這為幼兒認識四周世界提供了取得直接概念的前提和可能。幼兒科學教育應更多地在一日生活中隨機生成,使幼兒感到科學就是他們每天所做的事。而這種生成系列要不時地深化,教員要敏銳地察覺到幼兒隨時呈現的探求興味和關注的事物,積極引導幼兒向科學概念邁進,逐漸接近科學概念。

Ⅵ 幼兒園教師觀的基本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教師資格證考試會延期,但不會缺席,眼瞅著10月底就要筆試了,但很多小夥伴還沒開始准備。雖說還有3個多月,但去除節假日、去除偷懶迷茫,去除不認真對待,真正可以利用的備考時間還真不多。
說到這大家應該就意識到備考的緊迫性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幼兒園教資的備考問題,先說考什麼,再說如何備考,帶你輕松搞定筆試!
一、考什麼
幼兒園教資筆試主要考兩科:科目一《綜合素質》和科目二《保教知識與能力》,都包含什麼內容呢?
《綜合素質》的知識點模塊主要包括五部分,具體如下:
(一)職業理念
1.教育觀
2.兒童觀
3.教師觀
(二)教育法律法規
1.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幼兒園工作規程》、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等。
2.教師權利和義務
3.幼兒保護
(三)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1.教師職業道德
2.教師職業行為
(四)文化素養
具有一定的文化常識,了解中外科技發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熟悉常見的幼兒科普讀物。了解中外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尤其是常見的兒童文學作品。
(五)基本能力
1.閱讀理解能力
2.邏輯思維能力
3.信息處理能力
4.寫作能力
那這幾部分都是如何考察的呢?讓我們來看看試卷結構:

其中材料分析題和寫作題占據了分數的大頭,所以大家務必重視!
說完了科一,再來說說科目二《保教知識與能力》的考察內容,這部分的考點主要涵蓋下面這7大模塊:
(一)學前兒童發展
(二)學前教育原理
(三)生活指導
(四) 環境創設
(五)游戲活動的指導
(六)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七)教育評價

Ⅶ 幼兒園教師的教育觀念有哪些

一. 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

幼兒教師要以幼兒為本,以促進幼兒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作為幼兒園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 「活動主導」的教育理念。

教師要認識到游戲活動是幼兒階段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幼兒教師要組織豐富多彩和富有教育意義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豐富感性認識,在活動中得到身心發展;同時,樹立「從做中學」和「活動主導」的教育理念還有助於克服當前在幼兒園工作中實際存在的「小學化」等不良傾向。

三. 「因學而教」的教育理念。

教師要認識到幼兒的學是教師教的依據和原因,幼兒教師的教要基於幼兒的學,為了幼兒的學並促進幼兒的學。

四. 「個性化」的教育理念。

教師要認識到每個幼兒都是獨特的,與其他幼兒相比,都有自身獨特的身心發展特點、成長成才之路以及學習方式和風格。因此,教師要尊重、保護和發展幼兒的獨特性,把幼兒的獨特性作為寶貴的教育資源,而與此相適應的教育理念就是個性化教育,使幼兒得到有差異的發展。

總之,教育理念在幼兒教師的保教工作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幼兒教師的教育理念又因為其內隱性往往被忽視。因此,而在當前,樹立學前教育新理念很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通過教育理論的傳授與普及,在提升幼兒教師素養的過程中促進老師樹立新理念。

Ⅷ 幼兒園教師分析兒童觀教育觀

兒童觀、教育觀的核心是如何處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不同的兒童觀、教育現在教育活動中反映出的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也是不同的,並將對幼兒的發展產生不同的影響。從傳統的兒童觀、教育現看教師與幼兒的關系,教師是長者、教者,幼兒是服從者、接受者,反映在教育活動中,就形成了教師與幼兒的特定關系,即「給予」和「接受」的關系。

熱點內容
教學創新論文 發布:2025-09-15 14:31:43 瀏覽:118
新班主任古麗君電視劇 發布:2025-09-15 14:15:39 瀏覽:771
佛太極拳教學 發布:2025-09-15 11:23:27 瀏覽:712
小學二年級奧數學 發布:2025-09-15 10:26:29 瀏覽:594
文綜地理題 發布:2025-09-15 08:45:41 瀏覽:3
美女日本老師 發布:2025-09-15 06:42:10 瀏覽:717
霧霾文言文 發布:2025-09-15 04:23:26 瀏覽:571
實拍老師扇 發布:2025-09-15 03:38:35 瀏覽:437
涿州老師招聘 發布:2025-09-14 21:13:55 瀏覽:347
零五網初二物理同步練習 發布:2025-09-14 20:51:19 瀏覽:678